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盈亏 » 根据一月效应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根据一月效应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3-06-02 19:42:04

‘壹’ 临近过年股市一般会怎么走

之前在文章里提过,春节前后行情都不错,这个是经验值。因为我在股票市场待了很多年,有过这总体印象。但是,没有做过统计。

今天,做了个统计,还真是特别有意思。

我们离今年春节还有10个交易日,我就统计了春节前的10个交易日行情。结果发现,从2000年到2019年这20年里,春节前10个交易日,市场平均涨了2.6%。春节后10个交易日,市场平均涨了1.6%。

用年化收益来算,就不得了了,年化收益率要吓死人。10个交易日涨了2.6%,一年下来就是年化90%,快翻倍啦。

这是具体的数。

里面的数据,还更有意思。如果春节前10个交易日市场表现差了,这一年股市都会特别特别差。

2001年,春节前跌了2.8%,当年上证指数跌了20.6%,是A股时间最长的大熊市开端。

2008年,春节前跌了5.6%,当年上证指数跌了65.4%,是A股最吓人的熊市。

2016年,春节前跌了5.2%,当年上证跌了12.3%。不过这一年在1月熔断就跌完了,后面反而是机会。

2018年,春节前跌了8.1%,这一年上证跌了24.6%,这轮熊市刚结束不久,大家记忆犹新。

从上涨和下跌的年份数量来看,春节前上涨的年份占了16年, 春节前下跌的年份占了4年,有显着的胜率,上涨的年份占了80%。

如果看春节后的涨跌情况,上涨的年份有15年,下跌的年份有5年,上涨的年份占了75%。

我在网上找了一下,发现还居然有人把它写成论文来研究了。在中国知网上查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A股市场春节效应研究》。

在网上也看到,券商的分析师也做了类似的统计,她的统计比我的详细多了,大家可以看一看里面的数据。

在市场待久了,总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现象,从原因来讲,真不知道具体原因。其实,这个数量也达不到统计分析的要求,但是就跟美国市场那样,有显着的一月效应。美国那边的学者认为这与美国“资本增值税”的税务安排、基金粉饰厨窗、员工的年终花红及美国年尾的重要假期(感恩节、圣诞节、元旦)有莫大关系。

其实,我们A股也有一月效应,基本上1月走得好,全年就稳了。今年1月上旬过完了,A股表现的不错,大家有理由期待全年下来应该还是很好的。

‘贰’ 金融 和 “应用心理学”是怎么结合起来的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力图解释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的规律。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股票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股票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 即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对股票的价格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

行为金融学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行为,以及在了解潜在陷阱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是必然的,行为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早已渗透在金融学当中,只是一直在边缘位置上应用。

直到Kahneman和Tversky(1979)研究发现人类在决策的过程中存在普遍的、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偏见和启发,并揭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尽管这些发现源于心理学,但它对金融界的影响非常重要。

很多金融研究者借鉴了此研究成果,用于研究股票市场的投资行为和价格表现特征。这些研究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流派——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为有效市场所面临的许多异常现象提供了答案,例如,短期动量、长期逆转、一月效应、周末效应、股权溢价、封闭式基金折/溢价和小盘股效应等。

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不同

标准金融学理论假设市场是有效的。认为金融市场的价格能够及时的反应所有信息。有效市场假设(EMH)是由Eugene Fama在1965提出的。按照有效程度,EMH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叁’ 为什么弱式有效市场假说成立,则股票价格的技术分析失去作用

某个规律被市场所有人都利用,那么这个规律就不起作用了。
比如说上升趋势股价回落到趋势线会反弹这个规律。当所有人都等着股价回落到趋势线后一起买入,就会产生当股价每当回落到趋势线就发生瞬间涨停板,没人能买到的情况。你买不到当然就无法获利了。该技术分析方法就失效了

‘肆’ 股市的周二效应是什么意思

如果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一般周二容易发现市场的转折点,例如:印象最深的是5.30半夜鸡叫后,指数连续以超大阴线爆跌,当跌至6月5日周二上午11.09分之后,


其原因为何?根据数据流量我们可以发现,周二往往是每周的人气最高点,这也意味着,周二实际上是多空力参与博杀量最多的日子,而博杀后则意味着短期多空方向明确。
其二是周一往往市场受周末消息面影响出现受消息影响的走势,但周二市场相对明朗后,短期资金也敢于实施对本周的操作计划。
因此,在很多时候个人交易的时候,做多做空在周二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就像在分时操作中,博杀在9:50分以前完成,而如果当天走弱,往往大盘的高点也产生在9:50-10:10分区间。

‘伍’ 不同时节买什么股票解释一下理由 谢谢!

什么时候入市最容易赚钱

历史资料告诉我们:我国股市5月份和8月份的回报率最高,11月份获利的机会最大,最佳入市时间是3月底4月初和10月底。

国外证券市场的一月效应

西方学者在一项对在NYSE(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股票的月回报率研究中发现了明显的季节性规律。虽然没有任何明显的理由可以期望某个月的股票回报率会高于另一个月,但研究结果却表明在NYSE挂牌的股票1月份的平均回报率高于其它任何月份的平均回报率。下表给出了不同时期的1月份和其它11个月份的平均回报率,从图中可得出1904-1974年之间1月份的平均回报率比其它月份的平均回报率要高出约3%。

纽约股市的1月效应

时期(年)1月份股票的平均回报率其它月份股票的平均回报率回报率差异

1904-19281.30%0.44%0.86%

1929-19406.63-0.607.23

1941-19743.910.70.21

1904-19743.480.423.06

这种现象也并不是美国所独有的。通过对东京股票交易所的研究,发现在日本也存在1月效应。在1959-1979年期间东京股票交易所1月份的平均回报率比2月到12月的平均回报率要高出约3.3%。

东京股市的1月效应

时期(年)1月份股票的平均回报率其它月份股票的平均回报率回报率差异

1952-19804.5%1.2%3.3%

研究人员发现不能用有效市场概念对1月效应的异常现象进行解释,只能将其归结为投资者对股票流动性的要求由于时间的不同每日每月都在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这种现象也不是由某种资产定价模型所能解释的,只能将其称为经验规律,反常现象。若投资者掌握了这种规律,并将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就能取得较高的效益率。

我国证券市场的时间效应

根据法码教授提出的市场有效理论的观点,股市可以区分为弱式市场、半强式市场、强式市场三种形态,并确定与之对应的信息集分别为所有历史的相关信息、所有公开可获得的相关信息、所有公开或尚未公开的相关信息。由于我国股市波动与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呈负相关,还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状况评价功能;我国股市的股价对其内在价值严重偏离,短期投机盛行,不具备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功能;我国股市是“政策市”、“消息市”,在影响我国股市的各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宏观经济的景气状况,而是与股市有关的政策、重大消息。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我国股市与弱式有效市场还有一段距离,还处于非有效市场阶段,过去的股价变动对其未来变化仍有强烈的的影响和一定的解释力。因此股市的时间因素和时间周期对我国的股市投资者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实证研究中,常用股票指数代替市场组合。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股市中所有的股票。因此,选取上证指数作为研究对象。我们把研究的时间定在1990年12月-1999年11月。本文所用的原始数据取自(1)STOCK股票分析系统(2)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统计月报》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整理、计算,得到各年各月的回报率及标准差如后表所示:从统计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1990-1999年期间5月份的回报率是最高的,达到18.599%,其次是8月份的为14.811%,大大高于1990-1999年期间的月平均回报率3.752%。对各个月的回报率与其相对应年份的月平均回报率相比较来看,11月份的回报率超过其对应年份的月平均回报率在9年中其共有6次,其次是8月份的5次,2、4、9、10四个月各有4次,1、3、5、6四个月有3次,12月有2次,7月只有1次,由此可看出在一年中11月份股票的回报率超过其对应年份的月平均回报率的概率最大,而7月份的概率最小。

虽然5月份和8月份的回报率最高,但我们若从此就得出5月份和8月份是一年中入市的最佳时机,那就违背了马柯维茨的“现代组合理论”。马柯维茨认为典型的投资者不仅要求“高的回报率”,还要求“回报率是可以确定的”,因此除了考虑股票的收益率外,还应考虑其风险水平。通过对5月份和8月份的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在这两个月分别出现了沪市月回报率的最高和第二涨幅,即1992年5月份的177.23%和1994年8月份的135.19%,这就使得5月份和8月份的平均回报率大大提高。这一点也可以从这两个月的收益率标准差中得出,5月份的标准差为61.292,8月份的标准差为46.833,同样位居沪市一年12个月标准差的第一和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年中5月份和8月份股价最不稳定,其风险水平最高。在一年中收益率标准差最小的是2月份和9月份,分别为6.896和7.508,说明这两个月的股价最稳定,波动幅度最小。

针对收益率和标准差的特点,为了测度相对于总风险的回报率,我们引入回报变动比率(RVARp)测定指标,它是一个建立在事后资本市场线(CML)之上的风险调整业绩测定。RVARp的计算公式为:

RVARp=(arp-arf)/op

(其中arp为该月的回报率,arf为无险收益率,Op为标准差)

在本文我们用1990-1999年之间的平均月回报率来代替arf.通过计算得出RVARp值最高的是11月份0.289,其次是5月份的0.243,8月份的0.237,4月份的0.222,6月份及1月份的0.093和0.066,RVARp值分别为负值的为2月份的-0.022,12月份的-0.211,3月份的-0.232,10月份的-0.271,9月份的-0.336,以及7月份的-0.784。结合收益率、风险水平和月回报率与该年的月平均回报率之间的差异来看,可以认为我国最佳入市机会为11月份,因为11月份的回报变动比率是最高的,同时它的月涨幅超过月平均涨幅的概率也是最高的。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我国并没有象美国、日本一样具有明显的一月效应,而是具有11月效应。也许这一点与我国近几年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不如人意有关,再由于我国股市目前还处于非有效市场阶段,各种投机行为比较严重,一些证券公司或投资机构为了使自己的财政年度报表尽量好看,会抓住年终结算前的最后一次机会进行股票炒作,拉抬股价,提高自己的收益率。而机构选择炒作的最佳时间是11月份,若选在12月就太迟了,到时外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年终收益已基本有所了解,机构要想拉抬股价就比较困难,因此9年中11月份的回报率超过月平均回报率的有6年,12月份的回报率超过月平均回报率的只有2年。一年中回报率最低的月份是7月份,在9个有效年份中只有1年的回报率超过月平均回报率,这与上市公司的中报公布时间有关,上市公司的中报一般在6月份已全部出完,许多公司的中报业绩出乎投资者意料,导致投资者对该公司信心动摇。

综合各方面考虑,我们可得出一年12个月中较佳的入市月份为2月、4月、6月、5月、8月、11月;而一年中比较差的入市月份则为1月、3月、9月、10月、12月、7月。既然我们了解了一年中综合回报率较佳与较差的月份后,在实际投资操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利用这些经验规律。如果想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应尽量避免在入市较差月份的月初购买股票,特别是12月初与7月初,较合理的时机是在3月底4月初介入,在6月底退出,从而逃离一年中最差的月份-7月份。另一时机是在10月底进入市场,11月底12月初退出,从而抓住一年中涨幅最高的月份。
以上仅是参照沪市历年指数涨跌幅得出的一些经验规律,这些经验规律仅是根据历史情况得出的,并不能保证按其行事就能带来财富。但作为一名投资者或市场研究人员应了解股市的历史,只有在通晓股市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够说明未来市场的运动周期,并能在每个重要的时间循环(以往重复次数最多的循环)的尾声,警惕转势的出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战胜市场,获了较高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