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盈亏 » 港股抗癌药股票大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港股抗癌药股票大涨

发布时间: 2023-05-27 05:01:04

❶ 华东医药和复星医药和恒瑞医药营收都差不多,为什么市值差那么多

其实,相差还是蛮大的!

从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 总资产净利润率(%)等多项指标来看,恒瑞医药都是要比复星医药、华东医药要强很多的 !

并且,恒瑞医药主要是以抗肿瘤、麻醉、造影、其他等收入为主的。

其中抗肿瘤药:胃癌、乳腺癌、胰腺癌、肺癌。

中国前五大癌症: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

等等。

可以说是世界医药的核心!


而且从研发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

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远远比其他药企要高得多。

市场也会随之更大。

更重要的是!

从地位来看,恒瑞医药的身上诞生过很多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史上的第一:

第一家将注射剂卖到美国和欧盟的中国医药企业;

第一家对外转让创新生物药品的企业;

抗肿瘤药和手术用药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位。

最后,再从ROE的技术指标角度去看:

恒瑞医药常年保持在20%以上的ROE指标;

而复星医药的年化ROE只有12%;

所以,综合来看的话,差距自然不小,况且人家已经走出了主升浪,受到了资金的抱团。而华东医药和复星医药的走势则相对弱很多,主升浪走势并不强!

公司市值的高低,有两个因素来决定。

根据市值=净利润*估值的公式,影响企业市值只和净利润和估值有关。

我们先来看看三者之间的净利润情况。

恒瑞2019年营收232.89亿,净利润53.28亿。

复星医药2019年营收285亿,净利润33亿。

华东医药2019年营收354亿,净利润28亿。

在营收规模差不多的情况下,恒瑞的净利润是最多的,几乎是华东和复兴净利润的总和。

在影响市值的第一个因素净利润这块,华东和复兴就已经败下阵来。

再看影响市值的第二个因素——市盈率

市盈率的高低反映了市场的情绪。一般情况下,对于有发展潜力,成长空间大,研发投入高的公司,市场会给予高估值。我们来看看近五年来,三家公司的研发投入规模和占营收的比例。

从图表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研发费用上恒瑞几乎是对华东和复兴进行碾压的。

能够大比例的,大规模的投入研发,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所在。

只有如此,市场才会给到高估值。

截止到2020年三季度,恒瑞的静态市盈率为90倍,华东为16倍,复兴为45倍。


最后,影响企业市值的因素只和净利润和估值有关,不能单单看营收的规模。

这个其实不能看营收的 ,股票市值的高低应该看的是利润和估值, 从盈利角度上来看是市场给予该股票的未来的盈利预期,利润和营收都属于滞后指标,股票市场交易的其实是市场对于股票未来盈利的预期。 最后,就是估值,估值影响因素较多,市场整体流动性、市场的风险偏好等等因素。

首先,从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角度来分析,恒瑞医药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6%,复星医药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52%,华东医药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7.61%。再看负债率华东医药的负债率为39%,复兴医药负债率为50%,恒瑞医药的负债率仅有12%。 简单的来看,恒瑞医药的高净资产收益率靠的是自身经营,而华东医药和复兴医药净资产收益率有很一部分是杠杆的功劳。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就算市场给与复星医药、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同样的估值( 当然这个肯定不可能 )。那么市值=利润*估值, 我们来看最近3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恒瑞医药的利润分别为32亿、40亿、53亿,复兴医药23亿、20亿、22亿,华东医药17亿、22亿、25亿。因此,就算给与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复星医药同样的估值,恒瑞医药依然是最大。,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 市场不可能给与三者同样的估值, 一则是三者未来的想象空间不一样,再则就是从 历史 业绩来看恒瑞的成长性也是更高,三则从国外的医药行业成长路径来看,未来生产创新药的企业未来市值成长空间也是最大。因此市场会给未来想象空间更大,成长性更高,已经有成熟的市场经验的创新药更高的估值。 目前,三者的动态PE估值也支撑这个观点,截至到2021年2月20日,恒瑞医药的动态PE为98倍,复兴医药的动态PE为37倍,华东医药的动态PE为17倍。 从医药行业的相对估值来看,肯定是华东医药低估,但是看股票不能从绝对的PE估值看,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银行、地产、保险的估值更低。

从主营业务来看,恒瑞医药的主营业务为抗肿瘤药物、麻醉、造影剂等,且产品的毛利都在75%以上, 且主营收抗癌药品的毛利率高达93%。 复兴医药的产品相对较杂,占其主要营收的非高毛利的抗癌药,而是抗感染和消化相关的药物产品,其中还有原材料药品,其毛利率只有27%,产品相对较多且毛利率高低不等,会拉低整体毛利率。最后是华东医药占营收比例最大既然是商业,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医药公司既然不做药确做商业,商业的毛利率既然只有7.58%, 就算其他医药和医美的毛利在高,其整体毛利率肯定也是三者其中最低的。

最后,国家政策和相关产业的红利,带量采购影响很多医药、医疗器械公司。但是, 国家对于创新药确是不遗余力的鼓励和支持。在加上国产替代的概念提出和未来人口老龄化,创新药的研发迎来需求和政策的双重刺激, 作为中国创新药的研发实力最强的龙头企业,恒瑞医药尤其特有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华东医药主要产品糖尿病口服药本身面临很多替代产品的竞争,布局医美对与该公司未来或许有一定带动,但是目前市场面临着龙头华熙生物、爱美客的竞争。

最后, 从利润角度来看,恒瑞的利润是最高。从估值角度来看,恒瑞具有高增长、可持续、确定性强的特点 ,在叠加人口老龄化和国产替代化政策的双重刺激,市场更愿意给其更高的估值。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恒瑞作为国内创新药研发的龙头,多款产品研发已经进入临床实验,后续产品量丰富。抗癌药本来技术壁垒就相对较高,决定其具有较高的毛利率,且产品一旦批准上市,可实现迅速放量。 在盈利相对较高,且市场给予比其他两家公司更高的估值情况下,市值比其他两家高是一个很正常和合理的情况。

重仓华东医药,估值低,利润年年增长。

营收差不多不代表利润会差不多,利润差不多不代表利润构成差不多。

市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的预期,是一种心理的期望值。所以才会有某些公司市盈率特别高,某些公司市盈率只有一位数了。所以,在同样情况下,一个公司的市场预期越高,市值自然就越大。

那什么会影响市场预期呢?那就是未来的空间。这个未来可以从利润构成上看出来,先说下复星医药吧:

复星医药的营收构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医药商业。其持有国药控股50%股权,财务上自然会并表,因此复兴的营收上,占很大比例的就是国药控股那些不挣钱的医药商业。医药商业虽然营收很大,但毛利率太低,竞争也比较激烈,成长性也很弱,自然不会给予太高的估值。

华东医药也差不了多少,医药商业在其营收中占的比重太高。毛利率却连8%都不到。并且华东医药生产的药品中,仿制药占很大比重。随着医保改革的深入,仿制药利润会逐渐降低,几乎完全变成了医药工业品了。中国的医药公司躺在仿制药红利上太舒服了,根本没有心思做创新药,仿制药利润比原研药还要高。并且华东医药的神操作,简直可以用傲慢来形容。 在集采中,作为阿卡波糖的原研药厂家,报出的价格是0.18元/片;绿叶报出了0.32元/片。而作为仿制药的华东医药,竟然报出了0.47元/片,高出德国拜耳161%!!! 最后自然不可能入围。华东医药在自己的核心产品中被扫地出局,所以股价开始了跌跌补休。但其核心,还在于长期享受仿制药红利,对原研药重视不够。当仿制药红利不再时,营收利润自然会遭到暴击。

与之不同的是恒瑞医药,恒瑞医药虽然也有很多仿制药,但其营收更加合理。其三大主要产品抗肿瘤药、麻醉剂和造影剂,抗肿瘤药和造影剂虽然也有很大比例的仿制药,但原研药也很多,麻醉剂属于我国1类管制类药品,目前不参与集中采购。并且恒瑞医药在研发上特别舍得投入,仅仅上半年研发投入就高达18亿,而同期,华东医药的研发费用是4.79亿,几乎只是恒瑞医药研发费用的四分之一。在如此巨大差距之下,新药的上市速度自然差距更大,投资者自然更不看好华东。

总结一下,股票投资投资的是未来。华东医药和复星医药无论是从毛利率还是成长性,和恒瑞医药都有很大的差距。即使其营收相差不大,但因为营收构成不同,利润自然也相差较多,最后导致其市值有很大差距。


因为集采,仿制药没前途,华东医药转型之路晚了。


以上研发营收我们可以发现复星这几年营收一直遥遥领先恒瑞,华东。为什么总营收这么高纯利润却没得恒瑞多?复星用在广告推广最多的,每年用在打广告上55亿!复星医药一直在创新医药推广上布局,为抢站市场!未来收益扩大化努力中,超越恒瑞成为创新药龙头不是梦。未来可期!而复星则相对依赖并购,并购可短期增加业绩,但旗下五十多家控股或参股公司也导致商誉一路飙升,万达的转型复兴应该借鉴!不管怎么分析,努力改变上进的公司都是我们值得投资的,我们都希望自己买的股票大涨,但是还是要看市场认可不!唯一强势让市场认可就是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华东医药营收高,但大部分是医药商业。小部分是医药研发制造。大部分营收来自低毛利的倒药,估值当然上不去。

❷ 抗肿瘤概念股有哪些

让高手带代你炒股,信不信由你!反正不要钱,不妨试一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不需要注册,不需要会员费,可先免费体验,再合作!

打开这个网址,点击里面的【免费索取牛股】你将在盘中免费得到我们推荐的一支短线牛股:www.dncg777.com/

000790【华神集团】 300006【莱美药业】 600267【海正药业】 600276【恒瑞医药】 600200【江苏吴中】 抗癌药【癌症】 600594【益佰制药】 疫苗 医药 300158【振东制药】 300273【和佳股份】 电磁
抗癌概念股票炒作契机及抗癌概念股票汇总★ 抗癌概念股主要炒作还是新品抗癌药,癌症概念股海细分为癌症诊疗机构、癌症疫苗、癌症检测、癌症辅助治理其次。

联动概念:医药板块

活跃龙头:莱美药业、海正药业、恒瑞医药、江苏吴中、华神集团、益佰制药、振东制药

抗癌概念股相关上市公司汇总:

癌症诊疗机构:

和佳股份(300273)癌症诊疗机构
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能提供较为完整的肿瘤微创综合治疗解决方案的企业。成功开发出系列化肿瘤微创治疗的专业设备,设备覆盖了体内放疗、射频消融、介入热化疗、体外热疗、免疫恢复治疗、肿瘤后期胸腹水治疗等肿瘤微创治疗的主要核心领域,其中介入热化疗灌注系统和免疫治疗系统均属于独创性发明产品,已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推荐设备名单。待后续的电磁定位穿刺导航系统、双频电磁热疗机等产品的陆续开发后,将使公司实现自产设备对肿瘤微创治疗主要技术领域的覆盖。目前公司肿瘤微创治疗设备覆盖了155家三级医院(覆盖率达到12.57%)和172家二级医院(覆盖率达到2.64%)。

华神集团(000790)癌症诊疗机构/抗癌药
公司拥有的原发性肝癌药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是国家一类创新药,是全球第一个运用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肝癌的基因药品,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中晚期肝癌治疗。合作建设了三个癌症诊疗中心。

独一味(002219)癌症诊疗机构
公司出资1.2亿元受让红十字肿瘤诊疗中心15年85%收益权。经资产评估红十字肿瘤诊疗中心15年85%的经营收益权评估价值为1.42亿元。2012年1-11月诊疗中心实现净收益3144.1万元。此外,公司与红十字肿瘤医院拟将肿瘤诊疗中心的医疗管理及业务的开展委托给尧禹公司执行。

癌症检测相关:

华测检测(300012)致癌物检测技术
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并能通过胎盘和乳汁引发后代肿瘤,还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公司成功开发11种主要关注的亚硝胺物质检测;磷酸酯类阻燃剂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畸性、神经毒性等毒性,公司开发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此五种物质的检测方法;有机氯杀虫剂会对人类和动物产生大范围、长时间的危害,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生殖和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并诱发癌症和神经性疾病,为此,公司开发了AAFA规定的34种有机氯杀虫剂的检测方法,以上3项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西陇化工(002584)癌症检测试剂
拟收购新大陆生物75%股权,新大陆生物册资本2000万元,已开发了肿瘤检测试剂、总抗氧化状态(TAS)检测试剂盒(FRAP法)、多类生化试剂等,在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具备一定市场规模;若完成收购,公司将进入生化试剂行业,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泰格医药(300347)临床医学实验
公司主要为医药产品研发提供I至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注册申报等临床研究服务。公司作为临床试验CRO(合同研究组织)企业,临床研究水平较高,是为数不多有能力进行国际多中心试验的本土CR O企业之一,在创新药的临床研究领域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拥有35种一类新药的临床研究经验,涉及肝炎、肿瘤、内分泌、心脑血管、艾滋病等多个领域。

荣之联(002642)癌症基因组序列
华大科技携手南德克萨斯START公司展开圣安东尼奥千人癌症基因组项目,2013年9月12日,全球最大基因学研究机构华大基因的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大科技”)与南德克萨斯START公司(South Texas Accelerated Research Therapeutics)正式宣布双方将联合开展及推进圣安东尼奥千人癌症基因组项目(San Antonio 1000 Cancer Genome Project,SA1kCGP)。该项目开创性地将遗传变异与临床表征相结合,将进一步促进药物特异性标记的个性化医疗发展。SA1kCGP的项目资金完全由私人捐赠,研究中所获得的10种常见癌症的全基因组数据将全部向全球科研人员免费公开。荣之联(002642)半年报显示,使用自有资金1,500万元,参股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复星医药(600196)肿瘤化疗用药检测
公司出资2240万美元认购429.94万股SALADAX公司D轮优先股,本次认购完成后公司将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同时SALADAX授权公司子公司复星长征中国区域排他性的分销权和产品制造权。SALADAX拥有当今世界领先的检测技术及肿瘤化疗用药监测产品组合,通过此次合作,将有效提升公司在医学诊断领域的创新能力,有望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独创推出一种生化检测平台,该平台将能够对肿瘤化疗药物浓度等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帮助更好的分析肿瘤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预计未来该产品线将在国内形成相当的销售规模。

大恒科技(600288)癌症检测设备
公司医疗设备中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全身肿瘤三维立体定向适形及调强放疗系统(3DCRT,IMRT)”,以及领先一代的“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3DTPS)及数字化虚拟人体技术(VHP)”是将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放射治疗设备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疗装置。由于产品拥有无可争议的技术水平优势,现已装备在全国二百余家着名医院,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癌症疫苗相关:

海欣股份(600851)肠道癌症疫苗/抗癌药
自主研发国家一类新药,该药品叫“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可用于治疗直肠癌,由海欣生物技术公司(公司持股51%)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合作研发,国家一类新药,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正式批准,针对晚期大肠癌APDC治疗性疫苗。海欣生物研发的“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是针对大肠癌开发的新一代治疗性的肿瘤疫苗。(2012年7月26日,APDC项目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同意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批件。)

沃森生物(300142)宫颈癌疫苗
控股上海泽润(持股比例50.69%)。上海泽润在预防性和治疗性宫颈癌疫苗(HPV)研发方面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研发的重组HPV预防性疫苗是国内第一家采用真核表达系统研发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HPV疫苗。

智飞生物(300122)宫颈癌疫苗
公司与默克公司的关联公司--默沙东就“宫颈癌疫苗”(HPV疫苗)签署协议,约定协议产品上市后,许可公司在协议区域内(中国大陆区域)独家经销。默沙HPV疫苗(商品名:佳达修)是全球第一个癌症疫苗,也是唯一获准上市的用于预防由HPV6、11、16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官癌前病变的癌症疫苗,目前已在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

癌症药物:

国农科技(000004)抗癌药
控股子公司华泰制药计划总投资21348万元在蓬莱进行异地扩建生产基地。项目规模为年产普通小容量注射剂2200万支,普通冻干粉针剂2200万支,抗肿瘤冻干粉针剂1000万支,建设期拟定为2.5年,投产期1.5年。从长远来看,项目中的产品有的是国内目前进口的,现在的市场比较好,销售较稳定。

国药一致(000028)研发期
公司参股企业万乐药业(占其35.19%)研发的抗肿瘤药多拉达唑。

丰原药业(000153)抗癌药
公司与中人科技合资的丰原中人药业(公司占60%股权)保证顺铂植入剂抗癌新药在2012年9月底前上市;公司大力投入癌症辅助治疗新药研发工作。

四环生物(000518)抗癌药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一类抗癌新药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用于肾癌、恶性黑色素瘤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液、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其中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是国家项目“基因工程人白细胞介素-2的研制、中试生产及临床应用”产业化基因工程产品;目前仍持有55%股权的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是我国最早从事基因工程药品和诊断试剂研究生产的企业,其专有技术包括白介素2(用于肝癌治疗)、干扰素、EPO、G-CSF等舌下含片。

海南海药(000566)抗癌药
子公司海口市制药厂苯达莫司汀是具有氮芥和嘌呤类似物的双重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国内尚无苯达莫司汀上市或进口,属于化药3.1类新药。公司生产的紫杉醇注射液是国内首家上市产品,紫杉醇主要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及NSCL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对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也有一定的疗效,拥有品牌和价格优势。

长春高新(000661)抗癌药
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控股70%)是全国制药企业中唯一的国家级基因工程制药孵化基地,其生长激素系列产品已经在全国乃至亚太居第一位,成为儿童生长发育治疗领域的领导者,在烧烫伤、辅助生殖、抗衰老、肿瘤等多个领域也正在建立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先地位。金赛药业继续保持生长素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普洛股份(000739)抗癌药
公司持有98.07%的浙江普洛康裕制药生产的百士欣是国家二类抗肿瘤新药;公司2010年上半年申报的“基因工程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山西省大同市开发区医药工业园区(二园区)进行制药、研发基地的开发和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产能规模为水针剂1亿支/年,冻干粉针剂2000万支/年。项目总投资25000万元,分两期投资。该公司目前已完成心脑血管类注射剂4个产品的申报,正在药品审评中心排队待审评。同时已完成了4个特色肿瘤注射剂产品的前期研究工作。

北大医药(000788)研发期
公司与方正医药研究院合作的康普瑞丁磷酸二钠(CA4P)及注射剂是一种血管靶向药物或内皮破坏药物,其机理是引起肿瘤血流供应迅速中断导致肿瘤由于供氧不足和营养饥饿而死亡,该药生产批件需耗时5-6年左右。盐酸帕洛诺司琼是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及预防中度和重度致吐化疗引起的急性恶心、呕吐,临床多作为肿瘤辅助用药及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该药品上市后,将对公司未来的业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华润三九(000999)抗癌药
公司持股83.68%的安徽金蟾生化主要生产抗癌用药华蟾素注射液,可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得治疗。

华邦颖泰(002004)抗癌药
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华邦、重庆华邦胜凯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左亚叶酸钙原料药”及“注射用左亚叶酸钙”(化学药品第3.1类)药品注册批件。注射用左亚叶酸钙是重庆华邦肿瘤领域的第二个药物,对进一步完善肿瘤领域产品线具有积极影响。临床上注射用左亚叶酸钙与氟尿嘧啶联合,用于胃癌、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可延长存活期。注射用左亚叶酸钙作为注射用亚叶酸钙的对应异构体,产品疗效和安全性有明显优势。

双鹭药业(002038)抗癌药
公司入选“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十百千工程”重点培育企业。公司在肿瘤治疗,抗炎镇痛,心脑血管和肝病等领域已储备多个具有国内外市场潜力的优势大品种,力争推出3个以上的抗体和疫苗药物。在肝病治疗领域不断培育重磅品种,力争成为国内肝病治疗领域的重要企业。公司主打品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1,门冬酰胺酶,抗肿瘤产品等10余个品种正陆续进入东欧,亚洲,南美市场。

信立泰(002294)临床试验期
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清华大学-信立泰小分子联合研发中心”,提高心脑血管、抗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筛选创新药物能力,提升研发效率;引进国家1类创新药——阿利沙坦酯所涉制剂生产技术,并取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300MG规格生产批件及乐卡地平片临床批件。

众生药业(002317)抗癌药
与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和四川大学签订三方技术合作协议,共同针对新药项目进行开发。首期开发的三个项目分别为:针对肺纤维化的化学一类新药QU100项目、针对Ⅱ型糖尿病的化学一类新药WCH-016项目及针对癌症的DXZ923纳米制剂项目。

精华制药(002349)研发期
研发第二代靶向抗肿瘤药物倍他替尼:该药物已打通合成路线,完成盐及晶型筛选,制备少量样品,正进行原料药的初步质量稳定性考察。

誉衡药业(002437)抗癌药
盐酸吉西他滨--抗肿瘤用药: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属于抗代谢肿瘤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我国仅有美国礼来、江苏豪森和誉衡药业三家药厂生产。

莱美药业(300006)抗癌药
公司核心技术有淋巴靶向治疗的纳米药物技术、药物微纳米分散及混悬制备技术和无菌原料药制备技术,其中,淋巴靶向治疗的纳米药物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抗肿瘤药物主要为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肠外营养药主要为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注射液,填补了国内空白,临床应用价值巨大。公司肿瘤药占产品结构的比重将不断提升,公司目前抗肿瘤药比例在20%左右,三年内有望超过抗感染药,达到40%左右。公司产品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主要用于淋巴示踪,其作为诊断用淋巴示踪剂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该类药物首个通用名药物,相关产品制备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保护,公司在全球率先推出该产品。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适用于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治疗,据统计,在国内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市场,公司占有10.35%的市场份额,市场排名第3位。

安科生物(300009)抗癌药
公司拟引进抗肿瘤药物替吉奥片剂项目,替吉奥是一种复方抗肿瘤新药,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预计2012年投产,年生产能力为3000万片。

香雪制药(300147)研发期
新药公司已按约定向KINEX公司共计支付150万美元。预计KX02研发成新药需要5-6年以上的时间。2013年6月,KINEX公司获美国FDA的IND批准,在递交和修改相关文件后可以启动复合物(KX2—361)在美国的一期临床研究工作。同时KINEX公司也将按计划启动KX02项目的一期临床研究工作。KX02是一种亲脂性、能通过血脑屏障和作用机理清晰的抗肿瘤化合物,经动物实验证明能有效抑制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有可能研发成为脑肿瘤治疗有效新药。

人福医药(600079)临床试验期
公司持有81.07%股权的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是一家专业从事甾体激素类原料药、生育调节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生产企业;公司持有52%股权的深圳新鹏生物工程正在研发国际领先的抗癌基因药项目TR-1药品,有望在3-5年内取得一类新药证书。

太极集团(600129)抗癌药
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发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抗癌药物新制剂、糖尿病(并发症)新药及 2 个心血管新药,其中2个已获临床批件,1个正在申报生产批件,自主筛选了 901、902、903、904、905新产品项目。国内外首创抗肿瘤药物新剂型DXJS已完成工艺研究,临床前研究进入全面总结阶段,预计2013年完成临床申报,。

江苏吴中(600200)临床试验期
控股子公司吴中医药目前在研“国家一类生物抗癌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获得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处于申请三期临床研究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2006年曾获国家“863”项目支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

太龙药业(600222)研发期
公司决定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将抗肿瘤类和治疗心脑血管类产品作为新的研发方向,产品剂型以小容量注射剂和冻干粉针为主。

中恒集团(600252)研发期
公司同意十年内向北京大学提供不超1亿元合作科研经费,第一年为1000万元,以后每年按研究进度和经费预算,支持其进行单细胞测序癌症早期诊断的研究,项目相关研究应结合公司相关产品(如二去水卫矛醇等)的治疗机理和方向,以利于产品的推广。

海正药业(600267)抗癌药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公司在建制剂出口基地项目年产细胞毒抗肿瘤药水针剂2500万瓶、冻干粉针2500万瓶、固体制剂1.6亿片粒;公司基因药物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目前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

恒瑞医药(600276)抗癌药
公司单一对映体的手性药物—左亚叶酸钙可用于增强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活性,主要治疗骨肉瘤经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后与叶酸拮抗相关的症状和结肠癌、肾癌;公司多种抗肿瘤药品在国内排名第一,其中3个产品为国内独家生产,现有仿制药奥沙利柏、多西他赛处于成长期,伊利替康也正在进入快速成长期;公司要拥有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

美罗药业(600297)抗癌药
抗肿瘤药物阿米福汀:抗肿瘤药物阿米福汀是公司的主打产品,药物标准名称注射用氨磷汀,属于西药注射类。它能选择性保护正常器官免受化疗、放疗的毒性攻击,适用于各种肿瘤患者的放疗和化疗过程中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有治疗作用。公司承担的"提高氨磷汀及制剂质量和技术标准研究"列入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亚宝药业(600351)抗癌药
抗肿瘤药注射用硫酸长春地辛等冻干粉针类制剂。

康恩贝(600572)临床试验期
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康恩贝公司参股的远东超级实验室研发的“重组高效复合干扰素”取得新加坡一期临床试验许可,该药是使用蛋白质空间调控技术,成功研制出的一种具有全新空间构象的非天然的新型干扰素,可用于抑制病毒复制、抗肿瘤治疗。远东实验室于2005年10月28日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主要从事以重组高效复合干扰素(RSIFN-CO)产品、技术为基础的癌症治疗药品的研发。

益佰制药(600594)抗癌药
公司拥有基因技术的抗肿瘤中药艾迪注射液产品,另外购买的可使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取多肽链类产品的VEGI专有技术,可直接激活不同类型免疫细胞以抑制或消除癌细胞。艾迪注射液的研究已达到基因水平(艾迪注射液为抗肿瘤中药,是公司的独家产品)公司一线产品艾迪为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独家品种,收入占比约45%。艾迪在三级医院的销售额占该品种销售额的80%左右,洛铂为最新上市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是国内5个铂类抗肿瘤药中唯一独家品种,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神奇制药(600613)抗癌药
公司子公司贵州金桥药业小容量注射剂(抗肿瘤药)已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昨日已过公示期。据悉,此次通过GMP认证的为斑蝥酸钠注射液这一抗癌药。公司持有金桥药业92.58%的股权,斑蝥酸钠注射液适用于原发性肝癌等肿瘤的治疗。2013年中报显示,斑蝥酸钠注射液及相关产品构成公司主营收入近20%。

哈药股份(600664)
生物工程公司主要致力于生产和销售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肝病药品。目前上市的产品有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商品名:利分能)、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商品名:雪达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商品名:里亚金)等多个生物工程医药产品以及前列地尔脂肪乳等新型化学制剂,其中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和前列地尔注射液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非医药主业涉抗癌概念相关上市公司:

中珠控股(600568)研发期
控股子公司潜江制药与美国TNI公司合作研发血液、骨髓造血系统癌症及癌症患者免疫力恢复抗癌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潜江制药临床试验前费用预计为人民币1000万元,若未获通过取得临床批件将退回支付的临床试验前费用的80%。

尖峰集团(600668)抗癌药
控股子公司尖峰药业,所建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35吨头孢类、抗肿瘤药类等原料生产线(为制剂配套)和2亿支各类粉针生产线。2012年4月10日公告,公司控股99.16%的尖峰药业拟投入3900万元(按阶段成果分期支付)与中国药科大学及其医药化工研究所等相关方合作,进行抗肿瘤一类新药(DPT)的临床前研究。

东阳光铝(600673)研发期
东阳光铝参股公司研发抗乙肝及肿瘤类新药,由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引进的东阳光创新药物科研团队以抗肿瘤及抗病毒化学1.1类新药为主要研发方向,致力于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1类化学新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此类药物上市,若项目开发成功也将填补国内肿瘤新药相关领域的空白。

兰生股份(600826)抗癌药
公司参股34.65%兰生国健药业与中信泰富共同投资成立“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兰生国健占41.69%,公司占0.73%。08年中信国健研制的生物新药“益赛普”(注射用重组人11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是我国第一个真正实现产业化并上市销售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已完成4条750升细胞培养生产线建设并顺利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毫克级装药量400万支。

亚泰集团(600881)抗癌药
公司以生物疫苗和抗肿瘤系列药为新品开发方向,已形成以“参一胶囊”、抗癌生物导弹为主导抗癌系列产品,同时还储备白介素-11、人参皂甙RG3注射剂等在研抗癌新药。

癌症辅助治理:

振东制药(300158)癌症辅助治理
核心主导产品岩舒注射液是癌症的辅助治疗药物,具有抑制癌性疼痛及出血、抑制肿瘤生长、联合放化疗增效减毒等功效。

以岭药业(002603)中药抗癌/癌症辅助治理
公司全资子公司以岭研究院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合作成立医药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围绕中药抗肿瘤的靶点研究、临床应用,以及市场资源的共享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发现养正消积胶囊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养正消积胶囊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与化疗药合用有助于提高化疗疗效。养正消积胶囊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在增效减毒、增强免疫、改善证候、提高生存质量方面疗效显着。

海思科(002653)癌症辅助治疗
公司子公司辽宁海思科国家6类化学药“琥珀酸甲泼尼龙”、“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获药品注册批件。甲泼尼龙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之一,临床可应用于很多科室的重症患者的治疗,如过敏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甲泼尼龙(注射剂)为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品,该药品上市后,将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对公司今后的业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金花股份(600080)癌症辅助治理
转移因子口服液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可用于恶性肿瘤、肿瘤病人的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片仔癀(600436)中药抗癌/癌症辅助药
片仔癀主要成份包括牛黄、麝香、三七、蛇胆名贵药材。除了主治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还可以抑制消化系统癌细胞的生长,可作为一种抗肿瘤辅助用药,公司申请了研究开发的专利并获受理。

康缘药业(600557)中药抗癌/癌症辅助药
其生产的痛安注射液是用于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的纯中药注射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计划通过有效的推广,使之在数年内至少部分替代阿片类止痛药物,成为国内癌症疼痛治疗药物的一线品种。

抗肿瘤药物中间体:

福安药业(300194)抗肿瘤药中间体-氨曲南原料药
金城医药(300233)抗肿瘤药中间体-苯异氰酸酯
雅本化学(300261)抗肿瘤药中间体-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及其中间体股票论

❸ 医保谈判落地三家上市公司抗癌神药入围,抗癌药百分百有效吗

2020年医保谈判结果出炉,包括三款被称为抗癌神药的PD-1药品在内的119种药品谈判成功。医保谈判是将药品纳入医保目录,此举对相关药品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价换量”,尤其是较为昂贵且市场容量大的抗癌药PD-1,本次包括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三家上市公司旗下产品纳入医保目录。

❹ 高瓴资本重仓的百济神州闯A股,6年亏损124亿,曾遭机构做空

文 | 杨万里

又一家药企巨头拟回A股上市。

近日,百济神州公告称,预计将于2021年上半年在科创板上市。该公司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主要出于公司业务及战略发展的考量”。

如果百济神州成功登陆科创板,它将成为第一家同时在美股、港股和A股上市的本土药企。

百济神州在美股市场和港股市场表现较好,被资金追捧的原因是明星投资机构高瓴资本持股以及公司手握重磅自研产品。

然而,百济神州也被外界争议,主要是公司业绩持续亏损,6年间累计亏损约124.6亿元。业绩亏损背后又与高研发投入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9月,百济神州曾遭做空机构狙击。机构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曾质疑公司造假,一度引发股价暴跌。

时隔一年后,如今百济神州向A股IPO发起冲刺。按照以往规律,若上市大概率会被市场炒作。但没有基本面支撑,估值也难以被“故事”支撑。

回顾百济神州的上市历程,公司于2016年2月份以24美元价格在美股上市,目前在美股累计涨幅超10倍。2018年8月,百济神州又以108港元价格在港股上市,目前在港股累计涨幅超50%。

百济神州被资金追捧的第一个原因是高瓴资本为公司股东。高瓴资本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大部分被重仓的个股皆受投资者追捧。

高瓴资本三季度美股持仓数据显示,百济神州位列其第二大重仓股。实际上,高瓴资本一直重金押注百济神州,从2015年至今,连续8次不断投资该公司。今年7月份,百济神州定增1.46亿股票,募集资金20.8亿美元,高瓴资本就认购了不低于10亿美元。

百济神州被资金追捧的第二个原因是公司手握重磅自研产品。

目前,百济神州已有两款产品实现商业化,分别为PD-1药物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和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

百泽安于去年年底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今年4月,经国家药监局的批准,该产品适应症扩展到尿路上皮癌(比如膀胱癌)。

三季度财报显示,百泽安在华产品收入为4994万美元,去年同期收入为零。这意味着,百泽安开始给公司带来收入。

另一款产品百悦泽于去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有 财经 媒体分析称,它是 历史 上第一个完全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得到美国FDA批准的抗癌新药。

三季度财报显示,百悦泽在华和在美的产品收入为1566万美元,去年同期收入为零。同样,百悦泽也开始给公司带来收入。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百济神州的研发能力确实强,百悦泽(泽布替尼)虽然销售额并不高,但却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中国抗癌药,这也是支撑近两年它股价大涨的重要原因。

百济神州虽然是资本市场的明星公司,也一直被投资者争议。外界聚焦点在于该公司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美股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百济神州归母净利润亏损11.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7亿元),同比增加约100.45%。

百济神州对此表示,主要系临床试验费用和研发费用的显着上涨。今年前三季度,百济神州的研发投入高达9.3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5亿元),超过A股药企龙头恒瑞医药逾20亿元。

一般而言,创新药企都以研发导向为主,“烧钱”是一大特征,百济神州正是符合。

在2014-2019年期间,百济神州研发投入分别为 2186万美元、5825万美元、9803万美元、2.69亿美元、6.79亿美元和9.273亿美元,6年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为20.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4.4亿元)。

高研发投入导致公司持续亏损。

在2014-2019年期间,百济神州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828万美元、5710万美元、1.192亿美元、9311万美元、6.738亿美元和9.486亿美元。合计看,百济神州6年累计亏损约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4.6亿元)。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部分投资者更看重市场估值差异所带来的收益,而并非业绩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即使百济神州处于亏损状态,投资者仍然会追捧。

我们关注到,在2019年9月5日(美东时间),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对百济神州发布做空报告,直指百济神州涉嫌伪造近60%的销售额并捏造了超过1.54亿美元的收入。

做空报告发布当日,百济神州在美股大跌6.78%,市值蒸发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3亿元)。

到了9月6日下午,百济神州回应称,该报告的指控“失实、毫无依据且具误导性”。但是,当日百济神州股价再次下跌7.95%。

作为明星药企,如果百济神州成功回A股上市,可能会被资金炒作。但投资者也得警惕“过山车”行情。此前,回A的明星药企康希诺和君实生物已上演类似一幕。

康希诺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涨至477元,总市值一度突破1100亿元。之后,在一个月时间里,其股价最低跌至249.23元,跌幅高达47.7%。截至周三收盘,康希诺股价为378元,依然未超过前期高点。

君实生物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涨至220.4元,总市值一度突破1900亿元。然而,由于业绩持续亏损以及被自媒体公开质疑,其股价已跌破70元,总市值不到600亿元。

股价最终由基本面决定。市场现在之所以追捧百济神州,是对公司未来看好。如果业绩不能落地,再好的“故事”也难以支撑公司的估值。

百济神州能否成功过会以及后市表现如何,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❺ VC投资案例

点击上方蓝字“IT橙”。

每天了解一点创投圈

美国知名风险投资研究机构CBInsights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From Alibaba to Zynga: 40 Of The Best VC Bets Of All Time An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m》,统计了40个他们认为VC回报最好的案例。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让我们来看看这40个投资案例和回报:

1、WhatsApp:

脸书在2014年以220亿美元收购了WhatsApp,这不仅创造了最大的并购交易;风投支持的公司的交易量,磨卜也给该公司唯一的机构投资者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带来了巨额回报。他们6000万美元的投资(A轮800万美元,B轮5200万美元),三年后变成了30亿罩信美元。

2、脸书:

2012年,脸书通过IPO融资160亿美元,上市当天市值1040亿美元,为早期投资机构Accel Partners带来了巨额回报。2005年,该组织领投了脸书1270万美元的首轮融资,获得15%的股份,估值近8500万美元。

尽管Accel Partners在2010年出售了价值5亿美元的旧股票,但在脸书2012年上市时,它仍持有价值90亿美元的股票。这种巨大的回报直接让Accel的IX基金成为业绩最好的基金,当然也让脸书的天使投资人彼得泰尔获得了近2万倍的回报。

3、团购网

Groupon不是一家成功的公司,但对VC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投资。2011年,该公司上市,融资7亿美元,IPO市值近130亿美元。

新企业协会(NEA),一个早期的投资机构,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他们在2008年A轮投资了840万美元,获得了20%的股权。此后,他们不断增加投资。Groupon上市时,他们仍持有14.7%的股权,是第二大股东,价值25亿美元。

当然,Groupon最大的受益者是埃里克莱夫瞎闷穗科夫斯基,他是该公司的天使投资人、联合创始人和最大股东。公司刚成立不久,他就和布拉德基威尔一起在天使轮投资了100万美元。当然,他自己投资了大部分的钱。

Groupon上市时,埃里克莱夫科夫斯基持有21.6%的股份,按照当天IPO的市值计算,股权价值为36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埃里克莱夫科夫斯基在IPO前通过出售旧股票套现的3.86亿美元。

事实上,埃里克莱夫科夫斯基早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危机时就有过类似的“套现”。1999年5月,莱夫科夫斯基和基威尔(他们合作很多)创立了Starbelly.com;2000年被Ha-Lo Instries以2.4亿美元收购,套现不少。

后来Ha-Lo宣布破产,公司股东将破产归咎于之前收购Starbelly,引发了一系列针对莱夫科夫斯基的诉讼。

在那些诉讼如火如荼、互联网泡沫急剧波动的日子里,莱夫科夫斯基写下了这句名言:“让我们开始开心吧??让我们开心吧??让我们公布一切吧??让我们对自己的预测充满信心吧??让我们把事情做到极致吧??让我们疯狂吧,不管谁对谁错??现在是时候激进了??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

4、混凝土

值得注意的是,Cerent的联合创始人和发起人维诺德科斯拉当时是KPCB的合伙人。他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KPCB投资了6家公司5000万美元,获得了150亿美元的回报。后来,他还创立了自己的投资机构Khosla Ventures。

5、Snapchat

Snapchat于2017年3月上市,市值达到250亿美元。背后的早期投资人当然获利丰厚。光速创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在2012年5月向天使轮投资了48万美元(随后是持续投资,总投资额为800万美元),基准资本(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是2013年初A轮的唯一投资者,投资额为1350万美元,回报相当不错。

以当天IPO的市值计算,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持有的股权价值高达32亿美元,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持有的股权价值20亿美元。

有趣的是,Benchmark的投资经理米奇拉斯基(Mitch Lasky)是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的创业导师。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明镜和光速有些争执,他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

要知道,光速创投合伙人公司(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负责这个案子的合伙人杰里米刘(Jeremy Liew)最初发现Snapchat起源于他合伙人女儿的介绍(在中学流行的使用只有三种:

愤怒的小鸟、Instagram 以及 Snapchat)、而 Liew 找到 Spiegel、让其接受投资更是一个百折不挠三顾茅庐的故事,不知为什么后面会出现问题,以致于 CB Insights 也感叹“which is not uncommon in the pressure-cooker world of early-stage startups, ambitious founders, and seasoned VCs”。

6、King Digital Entertainment

《糖果传奇》(Candy Crush Saga) 开发商 King 在 2015 年被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59 亿美元收购,其背后的投资人收益巨大。

2005 年就投资 King 的 Index Ventures,获得了 5.6 亿美元的回报;最大的回报当属持有 King 44.2%股份的 Apax Partners,其同样在 2005 年就投了 King,不过比起 Index Ventures 投资更多,毕竟当时 King 还濒临破产、距离其推出 Candy Crush Saga 还有 9 年的时间,于是 Apax Partners 一举投资 3600 万美元获得 King 接近 45% 的股份。

当 King 于 2014 年上市后,Apax 所拥有的股权价值虽然带去了 100 倍的账面回报,但却没有很好的机会变现退出,不过其拥有的股权却有很重要的发言权,在与动视暴雪的谈判中非常积极,最终从 59 亿美元的收购价中获得了巨额回报。

7、阿里巴巴

中国的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 2014 年在美国上市,募资 220 亿美元,在创造有记录以来最大 IPO 的同时,也成就了其背后的投资人股东日本软银。

在 2000 年软银斥资 2000 万美元投资阿里巴巴、获得 34% 的股份,在 IPO 当日软银是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持有 34.1% 的股份,以 IPO 当日收盘市值 2310 亿美元计算、软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市值超过 600 亿美元、回报超过 3000 倍,即便到目前,软银仍持有阿里巴巴 29% 股份。

8、京东

京东于 2014 年 5 月在美国上市,当天收盘市值约 290 亿美元,给早期投资人今日资本及操盘手徐新带去巨额回报。

在 2006 年刘强东计划募资 200 万美元、今日资本投资了 1000 万美元;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时挺身继续加投,今日资本在京东累计投资了约 3000 万美元,在京东 IPO 当日持有 7.8% 的股份,不考虑此前是否卖过老股、以 IPO 当日收盘价计算、今日资本持有的股份价值超过 26 亿美元、实现超过 150 倍的回报。

9、Google

Google 在 2004 年上市、IPO 当时市值 230 亿美元,给早期投资机构 KPCB、Sequoia Capital 带去了 43 亿美元的回报,高达 300 倍回报的背后,更重要是让 VC 穿越了泡沫危机、进入回报期。

早在 1999 年,KPCB、Sequoia Capital 等投资 Google 1200 万美元,不过很快就赶上了 2000 年互联网泡沫,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更不会想到当年估值 1 亿美金左右的公司会在 2004 年 IPO 时达到 230 亿美金。

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在 Google 当时获得 1200 万美元的投资条款中,有一条是两位创始人要聘请一位外部 CEO 来管理公司,所谓“Alt Supervision 成人监管”。

后来两位创始人准备反悔、KPCB 负责的合伙人 John Doerr 甚至想到卖掉全部 Google 股份退出、当然后来双方谈妥了,Doerr 介绍的 Eric Schmidt 在 2001 年加入 Google 担任了 CEO。

10、Twitter

Twitter 于 2013 年在美国上市、募资 18 亿美元、IPO 当时市值约 142 亿美元,领投了 TwitterA 轮 500 万美元融资的 Union Square Ventures(USV),带来了 8.63 亿美元的回报。

Twitter 在 2007 年开始快速发展,USV 的合伙人 Fred Wilson 在机构的官方博客中专门介绍了 Twitter,认为其是现代互联网的关键服务之一、收入和商业模式可以延后再考虑。

正好 Twitter 当时在融资,很多投资机构都因为看不懂 Twitter、觉得 Twitter 缺乏收入也没有任何获得收入的计划,因为融资的目的是用来扩容服务、保证 Twitter 正常运营。这时候,理解、最懂 Twitter 的 USV 也就水到渠成的成为了 A 轮领投机构。

11、UCWeb

UC 被阿里巴巴在 2014 年收购,对公司约 47 亿美元的估值创造了当年中国互联网最大并购交易。早期投资机构晨兴创投、策源资本收获很大,当然最大的还是收购方阿里巴巴自身。

从 2009 年 B 轮时就开始投资 UC、并不断加注累计投资 6.9 亿美元获得了 UC 66% 的股份,并购更为主动,更重要的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补足了短板。很难说收购 UC 是直接的影响因素,但阿里巴巴的估值确实从 2012 年的 350 亿美元飙升至 2014 年 IPO 时的 1680 亿美元。

12、Delivery Hero

欧洲外卖公司 Delivery Hero 于 2017 年上市、市值达到 51 亿美元。这对于其最大竞争对手 Foodpanda 的拥有者、也是其自身最大机构股东 Rocket Internet 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回报时刻。

Rocket Internet 是来自德国的创业公司孵化器、其克隆模仿了很多美国公司模式、收益颇丰。在 2016 年将旗下 Foodpanda 出售给竞争对手 Delivery Hero、获得后者 37% 的股份。Rocket Internet 当时将经营困难的公司出售、本身就获得了 7.5 倍的回报;在 Delivery Hero 上市当日,又获得了近 3 倍的账面回报。

13、Zayo

美国光纤服务运营商 Zayo 于 2014 年上市、市值 45 亿美元并不高,但对于过去十年一直落后的行业来说,却是令人鼓舞的 IPO,背后的投资人终于有退出机会。收益最大的当属 Columbia Capital、在 IPO 当日持有 11.4% 股份,获得 5 亿美元左右的回报。

14、Mobileye

以色列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Mobileye 成立于 1999 年,2014 年在纽交所上市、市值 53 亿美元,2017 年 3 月市值 80 亿美元的 Mobileye 被英特尔 153 亿美元收购。

Mobileye 于 2003 年获得 1500 万美元 A 轮投资,投资机构主要来自以色列,包括 Colmobil Group、FIBI Holding、Solid Investment Bank 等,其中 Colmobil 是唯一一家在 Mobileye 上市后、没有出售过股票的投资机构,这样它一直持有的 7.2% 股权在 Mobileye 被收购时、价值达到 10 亿美元,获得超过 100 倍的巨额回报。

15、中芯国际(SMIC)

2002 年美国投资机构 NEA 投资中芯国际 9000 万美元、在 2003 年又投资了 3000 万美元,这笔总计 1.2 亿美元的投资,不到 2 年的时间、在中芯国际 2004 年 IPO 上市当日带来了超过 10 倍的回报。

16、美图

美图秀秀 2016 年在香港上市、募资 6.3 亿美元、IPO 当日市值 49 亿美元,创造了当年港股科技公司最大 IPO。这对其 A 轮投资机构创新工场而言,带去了超过 40 倍的回报。

17、Zynga

Zynga 在 2011 年以 70 亿美元的市值上市,创造了社交游戏的历史。这对于 Zynga 早期投资者 Union Square Ventures(USV)来说,是一笔巨大回报。在 Zynga 上市日、USV 获得近 4 亿美元的回报,回报倍数大概在 75 至 80 倍。

当时 USV 在 Twitter 的投资已经被验证成功,他们认为社交网络的平台效应大有可为,Zynga 虽然成立没到一年,但在 Facebook 上的用户发展很快,USV 在 2008 年领投了其 2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没过太久在 Zynga 的 2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时、USV 进一步追加投资。

18、Lending Club

美国借贷网站 Lending Club 于 2014 年上市、募资 8.7 亿美元、市值达到 54 亿美元。在 2007 年就投资了 A 轮的 Norwest Venture Partners、Canaan Partners 等获得超过 50 倍的回报。

当然,对第一次在没有参与前几轮融资、就直接投资 Lending Club 的 D 轮的 Union Square Ventures(USV)而言,这笔交易也有别有意义。毕竟对 USV 而言、偏好早期投资、并希望持有相当比例的股权。

19、Genentech

20、Stemcentrx

肿瘤领域的生物制药公司 Stemcentrx 是另一家给风险投资人带去巨额回报的公司。2016 年 4 月上市制药公司 AbbVie 宣布 58 亿美元收购 Stemcentrx,其中约 17 亿美元归属于该公司的最大投资者 Founders Fund,后者累计投资了接近 2 亿美元。

21、Workday

人力资源 SaaS 公司 Workday 在 2012 年 10 月上市时募资 6.37 亿美元、IPO 当日市值 95 亿美元、创造了自 Facebook 上市以来、科技公司最大 IPO 市值。对其早期投资方 Greylock Partners 而言,获得超过 7 亿美元的回报。

值得留意的是,Workday 是一家从成立日起就由 VC 驱动的公司,其联合创始人及 CEO Aneel Bhusri 同时也是 Greylock Partners 的高级合伙人。他参与和见证了消费互联网(To C)在美国的巨大变化,认为企业服务领域也将发生同样的转变,于是创办了 Workday。

22、Rocket Internet

Rocket Internet 作为德国乃至欧洲最有名的创业公司孵化器,于 2014 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募集了超过 20 亿美元的资金、IPO 当日市值也达到 85 亿美元,是当时德国最大科技公司 IPO。

Rocket Internet 由 Samwer 三兄弟在 2007 年创办,被称为克隆工场,借鉴大量国外现成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这样现金流比较好,不太需要融资。

直到后来有了更大的资本计划,Rocket Internet 才在 2013 年进行第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Access Instries、Holtzbrinck Ventures 和 Kinnevik AB,融资 5 亿美元、出让 24% 股权、估值接近 21 亿美元,按照 2014 年 IPO 计算、有 4-5 倍的回报,在不到 1 年的时间内就实现这样的成绩,确实是比不错的投资。

23、趣店

趣店是中国这波互联网金融创业浪潮的典型公司,虽然现在说这家公司成功、还为时尚早,但对投资机构而言、却是一笔好买卖。

趣店很好的融合了创业热点、快速融资、关键战略合作伙伴,于是在创立不到 4 年的时间里就上市,2017 年 10 月 IPO 募资 9 亿美元、市值超过 110 亿美元,其早期投资机构蓝驰获利颇丰,从 A 轮一直追投最后一轮的源码资本、战略入股并且给予很大流量及资源的蚂蚁金服同样获得不错的回报。

24、Acerta Pharma

抗癌药生物技术公司 Acerta Pharma 在 2015 年被制药巨头阿斯利康 (Astra Zeneca)40 亿美元收购 55% 的股份,带来了 2015 当年生物制药领域的最大退出案例。

Acerta Pharma 在 2013 年成立,旨在为癌症患者提供新的靶向疗法,其融资很快、没有新闻稿披露,直到 2015 年被收购才有更多投资细节,显然该公司被收购,对于其 A 轮机构投资者 BioGeneration Ventures、Brabant Development Agency、Frazier Healthcare、OrbiMed Advisors 以及 B 轮投资者 T. Rowe Price 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好回报的退出。

25、Nexon

韩国游戏巨头 Nexon 于 2011 年 12 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12 亿美元的市值创造了当年日韩游戏行业最大的退出项目。

Nexon 早在 1994 年就成立了,但直到 2005 年才有了第一轮融资、也是该公司拟唯一一轮已知的风险融资,由 SoftBank Ventures Korea、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联合投资,显然 Nexon 在 2011 年的上市、给这 2 家投资机构带去了巨额回报。

26、Zalando

德国电商平台 Zalando 于 2014 年 10 月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达到 68 亿美元,是其投资人 Rocket Internet 投资组合中回报最大的一笔投资。

Zalando 在 2008 年成立,很快就在当年被 Rocket Internet 投资、并逐步获得了大多数股权进行了控股。随后 Zalando 在德国、奥地利等地区业绩快速增长,2010 年 8 月就获得 4.84 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 Holtzbrinck Ventures、Kinnevik AB、Tengelmann 等,这轮融资后 Rocket Internet 仍持有 59% 股份。

后来 DST、JPMorgan Chase 等不断投资,Rocket Internet 卖出了一部分老股,在 Zalando 上市时、Rocket Internet 仍持有 17% 的股份,可想回报多大。

27、神州优车

神州优车和趣店一样,融合了创业风口(共享租车)、快速融资并挂牌(成立不到 2 年)、关键战略合作伙伴(脱胎于神州租车),典型的资本游戏背后带来了很大的资本回报。

神州租车在 2015 年 1 月正式发布神州专车业务、成立神州优车,半年后获得 2.5 亿美元 A 轮投资、估值 12.5 亿美元,其中神州租车出资 1.25 亿美元、另外 1.25 亿美元来自于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联想控股;3 个月后又获得 5.5 亿美元的 B 轮投资、估值 35.5 亿美元;2016 年 7 月神州优车挂牌新三板,估值 55 亿美元。

神州优车赶上滴滴出行、Uber 中国的出行大战,获得融资红利,不仅对于神州租车而言回报颇大,对于华平投资、联想控股也是如此。

28、Webvan

生鲜电商 Webvan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互联网泡沫危机的失败案例来进行介绍的,事实上,从 VC 投资角度来看,Webvan 算是一笔成功的投资。

Webvan 成立于 1996 年,在 1999 年上市募资 4 亿美元、市值达到 79 亿美元,上市当天股票上涨 65%,对其背后的投资机构 Sequoia Capital、Benchmark、Softbank 而言,是个不错的成绩。

早在 1997 年 Sequoia Capital、Benchmark 投资了 1050 万美元的 A 轮、1998 年 Softbank 领投 3500 万美元的 B 轮,1 年后公司就 IPO 上市,算是不错的成绩。不过后来 Webvan 赶上互联网泡沫危机、再加上扩张和烧钱、最终在 2001 年就破产,确实嘘唏不已。

29、Qualtrics

美国 SaaS 公司 Qualtrics 于 2018 年 11 月被 SAP 斥资 80 亿美元现金收购,这是有史以来 VC 支持的 SaaS 软件公司的最大收购交易。

Qualtrics 成立于 2002 年,由 Smith 兄弟和他们的父亲共同创办,从家里的地下室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自我造血、经营产品获得收入,并且还拒绝投融资。

在 2012 年该公司营收 5000 万美元时,就拒绝了一笔 5 亿美元的收购。不过也正是那次拒绝、让 Ryan Smith 决心做一家有董事会规范化运营的优秀科技公司,于是在 2012 年接受了 Sequoia Capital、Accel 合计 7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并在 2014 获得 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领投的 1.4 亿美元 B 轮、2017 年又融了 1.8 亿美元 C 轮,并在 2018 年提交了 S-1 准备独立 IPO,不过最终还是接受了 SAP 80 亿美元的收购,其背后有限的几家投资机构获得巨额回报。

30、Mercari

日本二手交易平台 Mercari 在 2018 年 6 月上市、创造日本当年最大规模 IPO、募资 12 亿美元、收盘市值达到 74 亿美元。这意味着其早期投资机构 United Inc 的回报超过 130 倍,早在 2013 年,United Inc 作为唯一的投资方在 A 轮投资了 300 万美元,5 年后这笔投资超过了 4 亿美元。

31、蔚来汽车

32、美团点评

美团点评 2018 年 9 月在香港上市,募资 42 亿美元、IPO 当日市值 550 亿美元,对于红杉资本而言手里持有的股票市值达到 49 亿美元、回报也超过 12 倍。

红杉中国(Sequoia Capital China)在 2010 年美团刚成立时就不断投资美团、并持续加注累计投了超过 4 亿美元;同时红杉还是大众点评的早期投资方,在 2015 年双方的合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3、小米

小米 2018 年 7 月在香港上市,募资 60 亿美元、市值达到 540 亿美元,最大的赢家当属 8 年陪跑小米的晨兴资本,整体回报超过 40 倍,如果用 A 轮的 500 万美元计算、则是高达 866 倍的回报。

34、拼多多

拼多多 2018 年 7 月在美国上市,募资 16 亿美元、市值接近 300 亿美元,成立仅仅 3 年的拼多多、背后的投资人得到了很高、很快的回报。

35、饿了么

饿了么在 2018 年 4 月被阿里巴巴 95 亿美元现金收购,在创造当年本地生活领域最大并购交易额的同时,饿了么背后的投资人金沙江、红杉资本、经纬中国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回报、而且是现金的回报。要知道饿了么投资人朱啸虎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一笔全现金收购。

36、Adyen

荷兰支付科技公司 Adyen 于 2018 年 6

❻ 身价1750亿的医药首富他将利润8万小厂打造成3700亿巨头

2019年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张近东排在了224位,而刘强东排在了272位。可仔细观察。有一名叫孙飘扬的中国富商力压了两人。身价84亿美元排在了174位。说起这孙飘扬。他不得不提的就是他梦幻般的发家史,1982年作为当时很少的硕士生,孙飘扬进入了江苏连云港制药厂当一个技术员。

到了1990年,32岁的孙飘扬接手 恒瑞医药的前身,也就是连云港制药厂时,它仅仅是一个制造止血消毒水的盈利8万的小厂。这位科班出身的厂长,清楚地意识到,对于任何一家药企而言,没有研发能力和独家高竞争力的品种必将被逐渐淘汰。

于是他说服了底下的员工,重金购买了一种名叫VP16的抗癌药的专利,事实证明了孙飘扬赌对了。这款药一经推出,当年就回报了百万利润,这也让孙飘扬在员工的心目中奠定了地位。1992年,孙飘扬再一次与全厂的员工站到了对立面。

而这一次,孙飘扬是决定拿出厂子一整年的利润120万去购买一种抗癌新药的专利,如果赌顷旁滑输了,那么厂子就没了。最终孤注一掷的孙飘扬再次获得了大家的认同,这一款药一经上市就立即成为了明星产品,连云港制药厂也就此确立了抗癌药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实现了资金的良性循环。

此外,恒瑞医药作为医药一哥,在研发投入也不遗余力,数年来的研发费用是节节高涨,自2011年截至2019年上半年以来,累计投入研发已经超过了百亿元,如今孙飘扬的恒瑞医药已经成为了国内医药的行业龙头,总资产达到了3700亿。启型

恒瑞医药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过雀腊去一年恒瑞医药营收达到了174.18亿元,孙飘扬也以88亿美元的身价成为中国医药界的首富。孙飘扬的妻子钟慧娟,也是医药圈的厉害角色。她代理的豪森制药在2003年就跻身于全国百强药企之列,在今年6月,豪森制药旗下的瀚森制药已经在港股上市了,现股价市值已经超过了1400亿港元,成为了港股医药企业的新王者。

如今,孙飘扬、钟慧娟夫妇以1750亿的财富力压了海底捞、张勇夫妇、顺丰王卫、京东,刘强东等众多商界名人排名榜单第五,是当之无愧的医药首富。

❼ 百济神州股票怎么那么高

因为用于药物临床试验研发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生产基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所以发行价格高。
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性、商业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商业化创新型药物。2016年在美股上市,2018年在港股上市,此番在A股市场实现上市后,将成为同时在三个市场挂牌上市的公司。

(7)港股抗癌药股票大涨扩展阅读
百济神州是一家立足科学的全球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创新、可负担的药物,以为全球患者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药物可及性。公司广泛的药物组合目前包括40多款临床候选药物,通过强化公司自主竞争力以及与其他公司开展合作,我们致力于加速现有多元、创新药物管线的开发进程,希望能在2030年之前为全球20多亿人全面改善药物可及性。百济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近6000人的团队。
截止到2018年11月14日,公司在研产品管线包括口服小分子制剂和单克隆抗体抗癌药物。百济神州同时致力于开发能够给癌症患者带来有价值和长期效果的联合疗法,拥有3款处于临床后期的自主研发候选药物和3款已上市肿瘤药在中国的市场化权利。
随着基因测序和其他肿瘤表征方法不断取得突破,癌症已被重新定义,从基于组织来源的分类范式转变为特定分子特征的分类范式,例如HER2.BRCA、BRAF、ALK和EGFR基因和蛋白质的异常。
现已证明,通过某些基因和蛋白质的突变识别特定疾病亚群在肿瘤学中至关重要,这种识别能力使新疗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效。我们根据靶标在癌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选择,这种“理性”的药物设计方式,一直是百济神州研发工作的基石。我们有三种分子靶向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❽ “宇宙大药厂”辉瑞增长新引擎——抗癌药

随着癌症发病率不断上升,抗癌类药物正在成为全球医药领域一大风口,成为药企厮杀最为激烈的细分领域之一。

过去主打保健品和心血管药物的“宇宙第一大药厂”辉瑞也已强势杀入抗肿瘤药物这一炙手可热的市场。目前,辉瑞在售的抗肿瘤药物有17种;而20年前,辉瑞还没有任何一款针对癌症的药物。

2018年,共有59款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其中4款新药属于辉瑞,分别为Dacomitinib(Vizimpro)、Talazoparib (Talzenna)、Lorlatinib (Lorbrena)、Glasdegib (Daurismo),且四款新药均为抗肿瘤类药物。不少媒体将辉瑞称为去年的“最大赢家”。医药市场分析机构EvaluatePharma预计,辉瑞新药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83亿美元。

辉瑞预计,到2019年,该公司肿瘤类产品的销量将首次超过心脏病药品和其他初级保健药品。

2016年8月,辉瑞击败众多竞标企业,以140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抗癌药生产商Mepation,一举成就了辉瑞在肿瘤领域的领先地位。

路透曾评论称,收购Mepation的交易,表明辉瑞并购策略从降低税负变为强化品牌药物的产品线,尤其是颇具利润的癌症治疗药品。

多家研究机构认为,未来几年肿瘤治疗药物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将很快达到2000亿美元左右。

目前,全球药企均在加大对肿瘤创新药领域的投入。

1月3日,美国老牌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以现金和股票作价合计740亿美元收购新基制药。新基医药是一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和研制治疗癌症和炎症和免疫疾病有关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年收入超过340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药企,仅次于辉瑞、诺华和罗氏。

据北京商报,此次收购被业界认为是BMS押注肿瘤药领域之举。BMS在全球拥有包括PD-1明星产品欧狄沃(O药)等在内的肿瘤药物,新基旗下拥有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明星产品瑞复美。业内人士认为,肿瘤药领域是目前医药行业最大研究方向,收购新基能够完善BMS产品线,增加竞争优势。

1月8日,美国制药公司礼来(Eli Lilly&Co)和Loxo Oncology联合宣布,双方达成并购协议。礼来将以约8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Loxo Oncology。

后者在抗癌药领域是一家明星企业,专注于为基因组定义的癌症患者开发和商业化高选择性药物。曾在2018年11月底获得了美国FDA批准的首个TRK抑制剂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商品名称Vitrakvi),该药物被证明对由罕见病基因突变引发的癌症有疗效,由Loxo Oncology与拜耳公司(Bayer)共同研发并合作销售。

市场普遍预计,新的一年,并购仍将是全球医药行业的主流趋势之一,而围绕肿瘤领域的并购案将令辉瑞面临更严峻的竞争环境。

此外,核心肿瘤类药物专利到期也是未来辉瑞面临的营收风险之一。

去年三季报公布后,辉瑞收窄了全年收入和利润目标区间,称由于某些专利到期,加上产品难以提价,都将限制公司未来收入增长空间。

1月23日,瑞银将辉瑞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并将12个月目标价从48.5美元下调至46美元,称未来几年该公司关键产品的“专利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将大大抵消掉收入的增长。瑞银分析师Navin Jacob称,Xeljanz Ibrance Xtandi,Eliquis Tafamidis等药品的销售额总计约200亿美元(大约占2015年总收入的30%),它们将在2025年到2029年期间失去专利保护。

其中,Ibrance是2015年获批上市的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药物,销售势头十分强劲,在上市第三年(2017年)销售收入就突破了30亿美元,并成为2018年前三季度辉瑞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据EvaluatePharma去年6月预测,Ibrance在2024年的全球销售额将达到82.84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乳腺癌靶向药物。

未来Ibrance等药物的专利保护一旦过期,可能会对辉瑞的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更多精彩 财经 资讯,请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❾ 抗肿瘤概念股有哪些

根据抗肿瘤的概念不同,总体来说有如下方面的股票:
癌症诊疗机构:
和佳股份(300273)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能提供较为完整的肿瘤微创综合治疗解决方案的企业。
华神集团(000790)合作建设了三个癌症诊疗中心。
独一味(002219)公司出资1.2亿元受让红十字肿瘤诊疗中心15年85%收益权。
癌症检测相关:
华测检测(300012)致癌物检测技术
西陇化工(002584)癌症检测试剂
泰格医药(300347)临床医学实验
荣之联(002642)癌症基因组序列
复星医药(600196)肿瘤化疗用药检测
大恒科技(600288)癌症检测设备
癌症疫苗相关:
海欣股份(600851)肠道癌症疫苗/抗癌药
沃森生物(300142)自主知识产权宫颈癌疫苗
智飞生物(300122)默克公司的关联公司--默沙东就“宫颈癌疫苗”独家经销
癌症药物:
国农科技(000004)抗癌药 国药一致(000028)研发期
丰原药业(000153)抗癌药 四环生物(000518)抗癌药
海南海药(000566)抗癌药 长春高新(000661)抗癌药
普洛股份(000739)抗癌药 北大医药(000788)研发期
华润三九(000999)抗癌药 华邦颖泰(002004)抗癌药
双鹭药业(002038)抗癌药 信立泰(002294)临床试验期
众生药业(002317)抗癌药 精华制药(002349)研发期
誉衡药业(002437)抗癌药 莱美药业(300006)抗癌药
安科生物(300009)抗癌药 香雪制药(300147)研发期
人福医药(600079)临床试验期 太极集团(600129)抗癌药
江苏吴中(600200)临床试验期 太龙药业(600222)研发期
中恒集团(600252)研发期 海正药业(600267)抗癌药
恒瑞医药(600276)抗癌药 美罗药业(600297)抗癌药
亚宝药业(600351)抗癌药 康恩贝(600572)临床试验期
益佰制药(600594)抗癌药 神奇制药(600613)抗癌药
哈药股份(600664)抗癌药
非医药主业涉抗癌概念相关上市公司:
中珠控股(600568)研发期 尖峰集团(600668)抗癌药
东阳光铝(600673)研发期 兰生股份(600826)抗癌药
亚泰集团(600881)抗癌药
癌症辅助治理:
振东制药(300158)癌症辅助治理
以岭药业(002603)中药抗癌/癌症辅助治理
海思科(002653)癌症辅助治疗
金花股份(600080)癌症辅助治理
片仔癀(600436)中药抗癌/癌症辅助药
康缘药业(600557)中药抗癌/癌症辅助药
抗肿瘤药物中间体:
福安药业(300194)抗肿瘤药中间体-氨曲南原料药
金城医药(300233)抗肿瘤药中间体-苯异氰酸酯
雅本化学(300261)抗肿瘤药中间体-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及其中间体

❿ 医药行业研究

医药行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其具有弱周期性、产业链长、行业及产品生命周期差异较大、竞争结构分化等特征。因而医药行业研究一般采用“自上而下”选择快速增长的细分领域,再通过“自下而上”确定投资标的的方法,要做到这点,则需要对医药行业有基本的认识。

1.医药行业的特征

   

周期性特征:医药行业是典型的弱周期性行业,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医药的需求刚性大、弹性小,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因而医药行业具有防御性强的特征。

      产业链特征:医药行业的产业链从上游原料企业到研发和生产企业在经过中间的流通领域,到达医院或零售终端,最后再面向消费者。

      医药行业根据其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不同,上游原料企业主要有化学原料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行业,中游生产企业主要有化学药制剂、中药、生物制药等,下游流通企业主要有医药商业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医疗服务等。

      在这条产业链中,上游原料药和下游医药流通比较稳定,中药则一直不温不火,相对来说容易出现牛股的是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因为一般新的化学药出来如果效果好的话,会持续给公司带来巨大收入。

      比如:恒瑞医药在2011年推出了针对癌症的阿帕替尼片,成为我国首款获得广泛认可的抗癌药。由此,恒瑞医药从2011年至今股价翻了10倍有余。

      再例如生物医药的智飞生物,2017年代理了默沙东的宫颈癌疫苗9价HPV,业绩飞速增长,股价也在2年中翻了近3倍。

      医药行业的生命周期:医药行业整体处于成长阶段,但其中细分产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大部分医药产品都处于成长阶段,但其中相当部分生物医药产品和一些创新药品还处于初创阶段,如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性疫苗等,还有一些产品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品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磺胺类等药品已经进入衰退阶段。

      这么一说,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医药股股性活,而有些医药股死气沉沉了。简单的举个例子:从股性的角度上讲 恒瑞医药(创新药,成长型行业) > 鲁抗医药(青霉素、成熟型行业)> 新华制药(磺胺类,衰退型行业)

      医药行业竞争结构:医药行业由许多不同的子行业所构成,各个子行业的运行情况与行业竞争结构各异。

总体比较下来,生物制药和医疗服务的竞争环境相对较好,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药、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的竞争环境相对较差。但在行业内的各个细分领域,又有很大的差异,如在化学药制剂中专利药品和独家产品的竞争环境也非常好,普药则很差;中药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品牌中药的竞争环境很好,普通中药则很差。在对竞争环境的分析需要针对具体公司具体分析。

2.医药行业的核心—供需

单颗药物对量的需求较低,所以一旦药物量产,满足市场是很容易的,因此,医药行业研究的重心在于需求端。

      从宏观上来看,影响医药需求的因素是人口结构,比如老龄化程度、男女比例等都对医药的需求产生影响。

      微观上来看,具体细分领域的需求还需从以下几点考虑:(1)该细分领域疾病的发病率;(2)各项政策,特别是医保政策是否会对该类药品的消费有拉动;(3)这种需求的增长能否落实到具体公司。

      例如国内我们通过肿瘤的发病率快速提高这一信息,跟踪到抗肿瘤药物市场正在高速增长,而在全民医保的拉动下,抗肿瘤药物又是受到拉动最大的一个领域,从而得出抗肿瘤药物龙头企业相关产品将高速增长的结论。

3.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和业绩增长来源

   

带来医药行业投资机会的点比较多,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入,寻找投资机会:

      (1)细分行业和领域的整体景气度的提高,可以从行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情况,利润率的水平,现金流的情况以及行业内主要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跟踪;

      (2)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产品,一种新的重磅药品往往对一个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制剂企业来说,对其新产品的研发进行跟踪,和了解公司产品在渠道中的销售状况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国内企业以仿制药为主,需要掌握同类药品专利过期的时间,产品价格波动等。

      (3)行业环境和政策因素,需要对政策导向进行解读,看政策是否会对行业产生大的影响,如一致性评价政策对仿制药企业的影响;

      从医药行业的各子行业来看,不同类型的公司,其分析方法和投资逻辑差异很大,推动公司增长的动力也不相同。

3.1 化学原料药

      化学原料药行业习惯上被分为大宗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两类公司的盈利模式存在很大的区别。

3.1.1 大宗原料药

大宗原料药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对企业利润的推动往往决定于价格和销量。

    这个比较典型的就是近两年股价大涨的新和成,近几年来它的主营维生素一直在涨价,但这个涨价并不是因为需求强劲,而是由于环保政策影响,维生素开工受限,以及维生素的核心技术仅掌握在巴斯夫、新和成、帝斯曼等少数几家公司手中,这几家公司联合挺价。所以,维生素出现了趋势性上涨。

3.1.2  特色原料药

      特色原料药和大宗原料药相比,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讲求速度。特别是新药刚出来的时候能够快速实现原料供应,溢价能力逐步减弱,容易出现暴涨暴跌。比如早期的华海药业、天宇股份。

      但近几年中,由于行业成长性的阶段性弱化(绝大部分领域的原料药都很明朗),使得这一领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3.2化学药制剂行业

      化学药制剂企业可以分为仿创型化学药(创新药)企业、OTC制剂企业和普药制剂生产企业。OTC的化学药和中药企业共性很强,其中中药OTC企业特征更为明显,因而我们放在中药部分讨论。

3.2.1仿创型化学药企业

      仿创型企业的典型是恒瑞医药,公司过去主要通过抢仿专利药商在国内未获保护或者是专利保护过期的产品而开拓市场。后来,随着公司的研发实力增强,开始了发展创新药,形成了仿制药+创新药结合的产品线。

      当然,我国大多数药企转型都是在走同样的路线,其中往创新药转型比较成功的还有:科伦药业、复星医药、贝达药业等。

通过创新开发新品,这类公司是医药行业最容易出现牛股的公司,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举个例子,兴齐眼药一直是一家普通的眼膏剂企业,但2019年4月公司披露研发出了针对结膜炎、角膜溃疡等疾病的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在国内尚属空白,未来前景可期,公司股价则由20元涨至100元附近,涨幅近5倍。

3.2.2普药制剂生产企业

      普药即常规药物,相对于新药而言的,这类产品通常已经上市销售多年,市场相对成熟,没有专利等保护壁垒。国内的化学药制剂企业大部分是普药制剂生产企业,这类公司大多产品毛利率低,生产厂家多,竞争激烈,其可能的看点主要在于行业集中度提升,通过规模效应和费用压缩带来的利润增长。

      这种类型的公司股价一般走势平稳,比如:华润双鹤、现代制药、中国医药、华东医药、京新药业、普利制药等。

3.3中药制剂

    中药主要分为4种,中药饮片、品牌中药、现代中药、中药OTC

3.3.1中药饮片行业

      中药饮片由于其市场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有限,毛利率通常低于50%,品牌中药企业较少涉足这一领域,中药饮片领域以准入标准低,规范程度差,市场分散为主要特征。

所以这个行业不算是一个好的赛道。

      我们也看到,上市公司中康美药业、红日药业、香雪制药、太龙药业等股价长期表现很一般。

3.3.2品牌中药

      品牌中药是中药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类公司,其产品品牌往往是历史的原因形成的,如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片仔癀,具有独占性和不可复制性,由于其品牌的稀缺性和需求的相对刚性,所以具有较强的成本转嫁能力。

      从以往来看,这类公司的业绩增长往往依赖于两点:(1)产品价格的提升;(2)产品应用领域或者是品牌的延伸。典型代表企业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

      例如:云南白药找到牙膏的突破口,股价在16-18年间有不错表现,而片仔癀则拓展护肤品路线,股价也十分强势。

      但同仁堂和东阿阿胶,近几年产品一直比较单一,股价则表现一般。

3.3.3现代中药企业

      现代中药企业区别于品牌中药的企业的特征在于其产品的创新性,包括剂型创新和产品本身的创新,这类企业往往没有历史的传承和积累,其发展往往依托于产品的创新,从无到有,从单一产品到系列产品。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实现在产品上不断创新,形成丰富的产品梯队,推动公司的持续快速增长,例如天士力、康缘药业等。

      但注意一点,中药注射液一直在临床上效果不佳,甚至存在安全问题,很难大规模推广。如天士力在美国开展的复方丹参滴丸大型国际临床试验,迟迟未能交出满意结果。

3.3.4  OTC药

      ORC药即非处方药,该类产品特点有:(1)主要通过零售渠道销售;(2)患者是产品消费的决定者,企业的议价能力不强;(3)品牌是OTC类企业最重要的要素。典型的OTC中药企业有江中药业和华润三九。

      在国内,部分OTC产品在市场上长盛不衰,如三精葡萄糖酸钙,三九感冒药系列,但更多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各领风骚三五年,营销不能持续创新,新品不能出现,增长就很难持续。

4.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企业的类型众多,在国内市场,目前业绩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主要还在诊断试剂、血液制品、疫苗等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制药企业还没有形成气候。A股单纯研发生产创新型生物药的公司非常少,大多数都是化药/中药企业转型。此外,该类型公司大多处于研发阶段亏损较大,赴港股及美股上市的较多。

4.1 疫苗

    疫苗分为必打疫苗(一类苗)和选打疫苗(二类苗),一类苗市场规模大,但被国家严格控费,此外需求量也是计划型。比如,上市公司中康泰生物(乙肝疫苗)、华兰生物(免疫规划苗)等,这些公司的一类苗往往是公司的稳定的利润来源。

      但二类苗现阶段随着个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增长是比较迅猛的。我们疫苗企业纷纷加入二类苗研制,比如智飞生物的HPV宫颈癌疫苗、沃生生物的肺炎疫、流感疫苗等。

      这几年,二类苗是生物医药领域的蓝海,并且由于安全性问题,国家对疫苗行业是高度管制的,进入壁垒十分高,玩家就那么几家公司。因此,疫苗行业是医药中不可多得的好赛道。

      近几年小儿手足口病严重,华兰生物凭借着在流感疫苗的龙头地位,业绩高速增长,股价也从去年至今翻了一倍有余。

4.2血制品

      血液制品的典型企业有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因为血液制品的特殊性,除人血白蛋白之外,其他血液制品均不允许从国外进口。从2001年起,国家不再新批血液制品企业。目前政策性壁垒使国内的血液制品行业成为一个没有新进入者的封闭性行业,有利于行业内公司尤其是龙头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不过,血制品行业整体上已经比较成熟,行业增速不高,对这个行业的研究重点则在于:(1)终端血制品价格政策的变化;(2)企业分离技术进步对吨血浆的产值的提高程度。

    比如,在早期上海莱士的血浆分离技术是业内最强的,整体毛利率也高于华兰生物,公司市值一度冲破千亿大关。但此后,由于公司经营问题以及其它公司技术的赶上,公司的优势日渐消失,股价才开始转弱。

4.3诊断试剂

诊断试剂行业本身是属于高速增长的行业,国产企业由于在诊断仪器方面较为落后,早期发展多以代工贴牌生产诊断试剂为主,后逐步向仪器试剂同步发展,所以也有将该类型公司归类为医疗器械行业。代表公司有安图生物、科华生物。

      对该类公司的分析重点在于:(1)后续产品的研发进度;(2)新的应用领域。

    比如:安图生物早期在诊断领域完全不低外资企业,但是公司陆续提高产品竞争力,公司于 17 年 9 月顺利发布了国产首条TLA 流水线。该流水线使得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具有能与外资企业在大型医院主战场竞争能力的企业,并一举奠定了公司股价从17年以来持续走强的基础。

5.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个利润非常丰厚的行业,但是国内的企业产品层次普遍不高,研发能力薄弱,还属于初级制造业水平。目前国内大型医疗器械市场都被海外巨头占据(以GPS为代表),国产企业和这些国际巨头相去甚远,但差距大同样意味着未来进口替代的空间大。

      国产企业在高端医疗器械做的最好的是迈瑞医疗,主要从事分析仪器和监护仪器,目前已完成美股私有化后A股上市。此外在某些高端器械领域如心血管支架,国产替代也较为成功,代表企业乐普医疗。

      医疗器械公司研究主要关注:(1)生产成本:中低端产品对钢材等原料成本比较敏感;(2)产品档次:高端意味着高利润;(3)研发能力:持续发展能力。

6.医药商业

   

医药商业是一个低毛利率,依靠规模和服务取胜的行业,医药商业有批发和零售两个层面,医药批发主要企业有上海医药、中国医药、国药一致、九州通等,零售企业主要有:一心堂、大参林、益丰药店、老百姓等。

      医药批发商受到医药终端多样性的影响,在医药行业批发环节将一直存在,零售环节受制于国内医院以药养医的影响,总体规模偏小,但发展迅速较快。

这也是为什么医药批发行业的股票股价要远比医药零售走得差的原因。

      在美国,3大医药批发商占据了全市场97%的份额,而我国最大的国药控股的市占率也不足10%,因此未来的主要看点在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7.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分很多种,比如CRO、CMO、民营医院等均属于医疗服务范畴。

7.1 CRO/CMO

      CRO即临床医疗服务,比如一家药企要成为强研发强注册的公司是很难的,所以在研发国产中很多工作需要外包出去,于是就形成了CRO企业。随着创新药已经成为医药企业发展的大趋势,CRO行业十分景气,并且这种景气趋势可能会随着创新药的浪潮延续5-10年,甚至更久。

      比如:泰格医药从2017年开始,连续净利润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股价上涨近5倍。

      相关的企业还有: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昭衍新药、博腾股份等等。

      除了CRO之外,由于医药的品种多样化及细分领域需求较少的原因,有些企业不愿意自己投入大量资金自建产线,所以它需要将药品生产外包,这类承接外包生产业务的企业叫CMO,可以理解为医药生产代工企业。

      一般CRO企业也会有CMO业务,相对在代工业务做得比较凸出的有凯莱英、博腾药业、药明康德等。

      另一类与CRO息息相关的即是小分子库,因为医药的研发需要运用到大量小分子,但小分子的研发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干脆买让别人帮忙设计或者买别人的成品,这里的小分子设计龙头即药石科技、药明康德等。

      由于创新药的研发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历史上重庆啤酒研发乙肝疫苗失败,带来了股价的暴跌。CRO/CMO行业由于只收取服务费,所以业绩会更加稳健,是投资创新药的不错方向。

7.2民营医院

      国内目前公立医院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且都是非盈利性医院。近年随着医药加成取消公立医院创收能力大幅下降,公立医院的扩张主要依赖政府资金的支持。

      民营医院受制于公立医院一直发展畸形,一方面是公立医院对优秀医疗人才的虹吸现象,事业编制限制了人才流出。尽管医生多点执业正在试行,但民营医院总体上医疗人才依旧匮乏。另一方面,医院对设备要求较高,民营医院在昂贵的检测设备投入不及公立医院。目前来看,医疗服务发展较好的主要有两个方向:(1)专科连锁。这类商业模式一般对设备要求较高而对人力资源要求较低,可复制性强。典型的如体检公司美年健康、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2)高端医院。主要定位于高端客户,收费昂贵但是服务好。代表如复星医药参股的和睦家医院。

对于这个行业,我们主要关注的则是:(1)模式的可复制性、(2)规模扩大后对成本和费用的控制;

      举个例子:通策医疗通过兼并,将浙江地区几家大的口腔医院占据,成本和管理非常好,业绩十分优秀。而它的模式完全可以向全国进行复制,所以通策医疗10年涨幅近20倍,同样的还有眼科医院爱尔眼科

相比之下,美年健康的模式也可复制,但是其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不佳,股价表现平平。

8.监管及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强监管一直是行业常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也非常显着。具体的影响政策统计为以下几点:

8.1医保政策

      药品能否进入医保目录以及进入的层次对其销量有很大的影响,而医保目录由医保局(此前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两年制定一次,这方面的政策动向也是关注的重点。

8.2新药审批政策

      以往国内药品的批准非常容易,买卖药品批文现象严重。如今医药行业审批十分严格,这对优势企业是个利好,有利于具有很强研发实力的企业来说,市场竞争没有以前那么激烈,新药进入市场能否获得更大的优势。

该政策的变化主要对仿创型化学药制剂企业、现代中药企业和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影响比较大。

8.3生产批准政策

      药品的生产主要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管制。在生产环节,标准化体系已经建立完善,在麻醉品、血液制品、疫苗等领域还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这意味着行业门槛的提高,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增加。

    该政策的变化主要影响监管严格的血液制品、疫苗、生物制品等行业。

      比如:2001年,国家停止了血制品行业的进入审批,那么有血制品牌照的几家公司则成为了行业的寡头,此后,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博雅生物、天坛生物步入长牛模式。

8.5环保政策

      国家环保总局对制药企业排污标准在不断提高,这方面监管的越来越严将导致小企业逐步退出,行业的门槛和集中度将不断增加。

环保政策的变化主要影响原料药企业。

    比如:维生素行业污染比较严重,2017年环保因素关停了许多小的维生素厂商,导致维生素价格上涨,新和成、亿帆医药等股价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