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沪深股市的指数有哪些
股市指数,简单来说,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指数是各个股票市场涨跌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指数,我们可以对当前整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有直观的认识。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是比较复杂的,这里就先说这么多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是分类的一个依据,股票指数基本上被分成这五个类别: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这五个里,规模指数是大家最常见到的,好比各位常见的“沪深300”指数,它反映的是沪深市场中股票的一个整体状况,说明的是交易比较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代表性和流动性都很不错。
再者,“上证50 ”指数也属于规模指数,能够传达出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就是它某个行业的一个整体状况。比如说“沪深300医药”就算是一个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中的医药行业股票,同时也反映出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主题指数反映了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类似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前文告诉我们,指数在选取市场中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的,因此有了指数,我们就可以第一时间对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做到了如指掌,这就能清楚地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的走势是怎么样的。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8-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② 历史上证指数最高点是多少,最低点是多少
最高6124.04,时间是2007年,2007年10月16日,党的“十七”大召开,沪市突破6000点,最高到达6124.04点,成为上证指数历史以来的最高点位。背景是遇到全球的经济危机。
最低点95.79点是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盘的第一天。
(2)沪股1991年股票价格指数扩展阅读:
上海证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国大陆两所证券交易所之一,创立于1990年11月26日[1],位于上海浦东新区。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正式营业。截至2009年年底,上证所拥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证券数1351个,股票市价总值184655.23亿元。一大批国民经济支柱企业、重点企业、基础行业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通过上市,既筹集了发展资金,又转换了经营机制。
数据记录——上海证券交易所
③ 跪求上证A股历年年终 收盘指数 和 平均股价 !从1991年到2011年的。
平均股价。。。算数平均股价没什么意义的,绝对股价不能衡量这个公司是贵还是便宜,所有的公司拆一下股,平均股价立刻就降低了,巴菲特的希尔伯特哈撒韦公司的股价是十几万美元,但是只有15倍市盈率,股价高不代表估值高,老八股在91年的面值都是一百或者五十的,股价有成百上千的,后来拆成1元面值的,都到了十几块,所以绝对股价没有任何意义,衡量公司的估值使用的是市盈率。这么多900多只股票,20年平均要9000多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加起来平均算出来,至少要花1天了。
这种事你可以自己干嘛,找任何一个股票软件,把每只股票不复权的年末收盘价格统统在EXCEL表格记下,再算每年年末的平均值。
④ 上证指数股价多少
今开价: 3451.63 成交量: 2.95亿 最高价: 3490.76 昨收价: 3468.04 成交额: 3272.20亿元 最低价: 3447.03 今开: 3451.63 最高: 3490.76 昨收: 3468.04 最低: 3447.03。
【拓展资料】
上证综合指数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又称“上证综指”或“沪指”,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总体价格走势的统计指标。上证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施发布,是我国发布最早的股票指数。
上证指数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上证A股指数、上证B股指数以及包括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在内的上证分类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⑤ 上证指数历史最高点是多少
上证指数的历史最低点是1990年12月19日所形成的95.79,历史最高点是2007年10月16日所形成的6124.04点。
股市指数,简单来说,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指数,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是比较复杂的,那我就不在这里细讲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其性质来进行分类,股票指数大致分为这五种类型: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这当中,最频繁遇见的当属规模指数,好比各位常见的“沪深300”指数,是说在沪深市场上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且交易活跃的有300家大型企业股票一个整体情况。
另外,“上证50 ”指数也是常见的规模指数,也就是说其意味着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它其实是某一行业整体状况的一个代表。比方说“沪深300医药”代表的就是行业指数,由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组成,也对该行业公司股票整体表现作出了一个反映。
主题指数,则代表某一主题(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的整体情况,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根据上述的文章内容可以知道,指数选取了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股票,因此,指数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快速的了解到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将来的走势都能够被预测到。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⑥ 求中国股市成立至今大盘指数数据
我国的沪深股市是从一个地方股市发展而成为全国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营业时,上市的股票数量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只,其规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异地股票。在其后股市的发展中,由于缺乏战略性的考虑,造成了资金的扩容与股票的扩容不同步,特别是资金扩容,其速度远远快于股票扩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间,股票营业部从数十家扩展到现在的近3000家,入市资金从1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亿元,而上市公司却只从当年的近20家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亿股。股市的供求关系极不平衡,这样就造成了股价在最初两年出现暴涨的局面。
上海股市从1990年12月开始计点,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点,平均年涨幅达到179%;深圳股市从1991年4月开始计点,1992年底也涨到了241点,年均涨幅也有68.5%。
由于股价在开始两年涨幅过度,伴随着股票的扩容,在1993年上半年股价达到历史性的高度以后,股价就停步不前,沪深股市就进入艰难的调整阶段。1993年沪深股市收盘指数分别为833点和238点,1994年收盘指数分别为647和140点,1995年的收盘指数分别为555点和113点。根据国外股票指数的上涨速度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股市这种调整估计还要相当时日。野租如国家不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上证综合指数若要在1000点站稳,大概还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股票供不应求:我国股市股民多、入市的资金额度大,而上市流通的股票少,股市呈现出明显的股票供不应求局面,据初步统计,到1996年10月底,沪深股市登记在册的股民约有1800万,而同期沪深股市的流通股规模约为300亿股,平均每个股民拥有的股票只有近1700股。据初步估算,我国上市公司1995年的每股税后利润不到0.30元,平摊下来,股民人均收益最多只有500元,按人均入市资金2元计算,股票投资的收益率(不计交易税、费)只有2.5%,只相当于活期储蓄利率。而由于股民在股市中频繁交易,其上缴的手续费及交易税之总和往往比流通股的税后利润之和还要多。
股市交投过旺:由于我国股民投机性较强,其入市的动机主要是以搏差价为主,所以许多股民以炒股票为业。股市稍有风吹草动,便买进杀出,追涨杀跌之风盛行,股市的交投极其活跃。如国外一般成熟股市股票的年均换手率不到40%,而我国股市的年均换手率却超过600%,是国外成熟股市的15倍。
股市交投过旺一方面造成股市的暴涨暴跌,如美国纽约股市从开办到现在的200年间,日涨跌幅度超过3%的只有10次,而沪深股市涨跌幅超过3%的时间却要占整颤念个交易日的20%以上。交投过旺的第二个后果就是造成股民的交易成本上升,1996年1到10月,沪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量达1.3万亿,股民上交的交易税、手续费近200亿,而今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税后利润估计只有近100亿。收入与支出相比,支出多100亿,这样就使整个股民成为亏损一族。
股市尚待规范:我国股市是由地方股市发展起来的,且中央政府对股市的监管从1992年下半年才开始,股市的运作还尚待规范。从宏观管理方面来讲,其一是对股市的规律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具体表现在相关的政策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如股市扩容及上市指标的控制仍沿用额度控制的方法。其二是对股市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如国家股、法人股并轨问题,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其三是对股市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如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对制止机构大户联手操纵股市等问题力度明显不够。
从证交所方面来讲,虽然沪深股市已成为全颂洞兆国性的股市,但证交所仍归口地方管理,且证券交易税的一半归地方财政,证交所的地方利益倾向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交易所都将成交量的大小作为工作目标(成交量大就可多收交易税),所以对有利于活跃股市成交的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制止明显不力。
从券商方面来讲,其一方面在自营业务中利用资金实力对股价进行操纵,以从中渔利;另外为配合新股的顺利发行,往往采用人为造市的方法,拉抬股价,引股民上钩。
上市公司方面,为了新股的发行或配股的顺利完成,在信息披露方面一般是报喜不报忧,隐瞒一些重要的不利信息,且经常高估利润指标。而一旦股票上市发行成功,则发表声明更改盈利预测或发表所谓的道歉声明来掩盖错误。
参考资料:http://www.goomj.com
⑦ 我国股市的诞生上证指数起初是多少
上证综合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这一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股市指数可以说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指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相对来说还是有点难理解,学姐在这儿就说这么多吧,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进行分类,股票指数可以分为这五种: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这五个里,规模指数是大家最常见到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沪深300”指数,它反映的整个沪深市场中代表性好、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股票的整体状况。
再次,“上证50 ”指数也是规模指数的一种,能够传达出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它其实是某一行业整体状况的一个代表。好比“沪深300医药”就是一个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中的医药行业股票,同时也是在反映了这个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主题指数反映了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类似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前文告诉我们,指数一般选择了市场中的一些股票,而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义,所以,如果我们就可以通过指数比较迅速的获得市场整体涨跌状况的信息,从而对市场的整体热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甚至能够了解到未来的走势。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⑧ 中国股市
中国股市简介
中国的股票市场有时也简称为中国股市,是从1989年始作为试点,本着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运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国股市试点要停、股市要关门这类消息。 后受“8.23国债期货事件”影响,中国期货市场于1995年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中国股市成为扶持的对象,这样股市才由此迎来了真正的利好,转而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
中国股市特点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例如比较显着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 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 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
⑨ 上证指数与cpi的关系
CPI与PPI关系分析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的是工业企业在生产环节的价格波动情况,而CPI反映的是消费环节的价格变化情况。
一方面,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其传导方式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工业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二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2009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成为CPI上涨的重要因素,而2010年以来粮食、猪肉价格的上涨,也成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从价格链条上看,价格传导主要分为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大路径。成本推动是指由上到下的传导,生产领域产品的价格波动传递到流通领域,最后传导到消费领域的相关商品;需求拉动是指由下到上的传导,价格传导是反过来进行的,由下游商品向上游传导。
根据CPI和PPI的编制过程,我们可知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在特定环境下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但CPI与PPI不会出现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错位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控制。
CPI与PPI月度差值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虽然CPI指数和PPI指数的统计范围有所不同,既包括顺向传导的产品类别,还包括其他的产品类别,但是依据CPI和PPI价格传导机制的相关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在整体上两者都是顺向传导的。鉴于此,笔者假设CPI为整个经济体企业的销售价格P;PPI为整个经济体企业的生产成本C,用CZ代表利润,建立利润模型为:P-C=CZ。
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月度同比增长数据大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同比增长数据时,笔者称作正差值,也即价格传导过程中不存在阻滞现象,经济体系中产品价格传导顺畅,代表整个经济体企业盈利;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月度同比增长数据小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同比增长数据时,笔者称为负差值,即违反价格理论常理出现的“倒挂”现象,代表着经济体系中,价格关系出现阻滞,价格传导机制出现问题,意味着整个经济体企业亏损。
股票的估价方法与上证指数
市盈率模型。市盈率为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之比,它反映了投资者为获得1元盈利愿意支付的股票价格,它代表市场对公司前景的即时评价。其计算公式为:S=P/E
其中:P:股票的价格;E:股票的每股收益;S:市盈率,假定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越高,公司股价越高。
上证指数。上证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7月15日起编制并公布的股票价格指数,它是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用全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为样本,报告期股票发行量为权数按加权平均法进行编制的。其计算公式为:
上证指数=(∑NiPi/OV)*100
其中:OV:90年12月19日上交所市价总值;Ni:上市公司i发行的股票;Pi:上市公司i股票当日收盘价。从公式中可见,如果CZ增长,利润增长,则无论根据贴现现金流模型和市盈率,P上涨,则上证指数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增大,则上证指数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