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加息对股市有何影响
美联储加息是指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在华盛顿召开议息会议后,决定货币政策的调整,上调联邦基金利率。
简单的说,加息是一种紧缩型货币政策,美联储通过加息来应对当前的经济。一般加息可以提高银行利息,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美元会升值。另外,一加息提高的美元汇率对经济会有影响,比如,美元升值以后,黄金价格会下跌,大家更愿意持有美元;其他国家的货币会贬值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即美联储,是美国的一家私有中央银行 [15] ,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这个系统是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于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联储的核心管理机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1]
美国联余侍邦储备系统由位于华羡唯盛顿特区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12家分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杰罗姆·鲍威尔为现任美联储最高长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从美国国会获得权力,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对美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等职责。
美联储是美国联邦债务的最大持有者, [17] 对股东构成严守秘密, [16] 兄毁培 2020年,美联储净利润达888亿美元
B. 华盛顿互助银行为什么会倒闭
核心提示:由于美国政府7000亿救援计划仍未能在国会达成一致,全美最大的储蓄贷款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不堪重负,已于当地时间26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查封、接管。它的倒闭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银行倒闭案。
中新网9月26日电 美国储蓄管理局(OTS)25日宣布,由于判断客户存款持续流出而难于继续维持业务,已勒令主要开展房贷业务的华盛顿互惠银行停止营业。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该银行资产规模为3070亿美元,因此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银行倒闭。
一度接管其业务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决定以19亿美元的价格,将该行银行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
华盛顿互惠银行是全美最大的储蓄金融机构,客户存款运用于住房贷款的比例较大,并曾积极推出以住房与商业房地产进行贷款抵押的债权商品。因此,随着次贷危机日趋严重,该行的经营状况不断恶化。为增强资本,该行曾于今年4月宣布大规模增资。
然而9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及两家政府系统房贷机构资金运转不灵问题浮出水面,该银行被取出的存款金额高达167亿美元。25日,该行股票的收盘价报收于1.69美元,跌破2美元大关,较前一交易日暴跌约25%,遂开始寻找买家,但终因资金流出速度过快而被迫停业。
中国网9月26日电 自美联社的最新消息,由于美国政府7000亿救援计划仍未能在国会达成一致,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助银行(Washington Mutual Inc.)不堪重负,已于当地时间星期四(26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
华盛顿互助银行设立于1889年,涉及资产3070亿美金,它的倒闭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银行倒闭案。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寻求出售华盛顿互助银行1300亿美元存款基本额,其中一部分将被售予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已宣布公开增发80亿美元新股,同时宣布将收购华盛顿互助银行全部储蓄资产。
华盛顿互助银行由于不堪承受惨重抵押贷款损失,此前曾决定求售,并委托高盛集团及摩根士丹利为其寻买家,美国政府也竭力撮合,曾经的潜在买家包括花旗集团、汇丰控股、摩根大通,以及富国银行等。但是由于金融危机日益惨烈,华盛顿互助银行最终依旧难逃倒闭命运。
华盛顿互助银行的倒闭,使得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暂时转危为安。否则,如果为华盛顿互助银行的巨额储蓄提供保险,将会危及整个联邦储蓄保险基金。出手华盛顿互助银行已经是摩根大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第二次出手,上一次,摩根大通接手了贝尔斯登。(
C. 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是国家性质的还是私人性质的私有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是私营区域性金融机构。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为美联储,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
全美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立一迹伍迹家联邦储备银行并以所在城市命名。
联邦储备系统由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12家分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姿并行组成。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从美橘皮国国会获得权力,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对美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等职责。
(3)华盛顿联邦储蓄的股票价格扩展阅读:
3家最大的联邦储备银行分别是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他们共控制了联邦储备体系50%以上的资产(贴现贷款、证_及其他资产)。其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拥有整个体系大约1/4的资产,是最重要的联邦储备银行。
各联邦储备银行都是准公共机构(部分私有、部分政府所有),他们的股东来自联邦储备体系在各区的成员私人商业银行。这些成员银行购买本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股票(成员资格要求),法律规定这些股票每年支付的股利不超过6%。
D. 美联银行的收购事件
受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深陷困境。美国花旗集团于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9月29日宣布,已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的协助下与原美国第四大商业银行美联银行达成原则性收购协议,同意以21.6亿美元股票收购美联的银行业务,包含承受美联530亿美元负债。美联银行则会继续拥有它于2007年收购的经纪公司AG Edwards、以及共同基金Evergreen。
据悉,花旗集团收购美联银行的协议已经得到双方董事会的批准,不过最终协议还需要美联银行股东会表决,其表决的最后期限是2008年12月31日。
北京时间二零零八年十月三日晚消息,富国银行(Wells Fargo(WFC)和美联银行(Wachovia)(WB)宣布就150亿美元并购计划达成协议。这起并购案让市场清晰地看到了富国银行强大的经济实力及其扩大公司在美国东部业务范围的决心。
这一大胆动作使得美联银行和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C)之间的交易落空。上周一,花旗表示同意收购美联银行的银行和抵押贷款业务。在这一由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促成的交易当中,花旗同意以21亿美元的股票收购美联上述部门。美联银行也表示已与花旗进行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监督下的谈判,交易有望得到美国政府的援助。
富国银行宣布准备,准备按照0.1991比1的比例交换美联银行股票。
以富国银行周四收盘价35.16美元计算,本次对美联银行的收购出价相当于每股7美元,而周四,美联银行收盘时的股价为3.91美元。
美联银行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斯蒂尔(Robert Steel)表示,与富国银行合并不需要政府支持,这有助于公司保持完整,更能体现美联银行作为一家完整公司的价值。
根据熟悉内情的人士提供的消息,花旗集团高层对这一消息表示遗憾。据悉,富国银行是在得悉花旗集团的收购计划后才加入对美联银行的追求的。
另外,花旗集团的收购条款当中不包含违约金,否则美联银行要为中断与花旗合作付出沉重代价。
总部设在旧金山的富国银行是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保险公司机构之一,由于没有接手那些将自己的同行和其他金融服务公司拖垮的高风险贷款业务,该公司在房地产市场崩溃以及接踵而至的信贷危机当中躲过一劫。
富国银行宣布,准备以100亿美元的代价将美联银行的问题资产转移至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同时发行200亿美元证券以改善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状况。
美联银行宣布其董事会已经在周四晚间批准了富国银行的收购提议。 截至美东时间上午9:50(北京时间晚上9:50),美联银行飙升2.97美元,至6.88美元,涨幅76%;富国银行大涨3.27美元,至38.43美元,涨幅9.3%;而花旗集团重创2.81美元,至19.69美元,跌幅12.6%。
FDIC帮助
美联银行和富国银行指出,与稍早前华盛顿互惠(Washington Mutual)(WAMUQ)与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JPM)合并案不同的是,他们之间的合并不是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撮合下进行的。
富国银行对美联银行的收购显然对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有利,因为这样一来,后者就不用再为花旗因承担美联银行3120亿美元问题资产而遭受的损失提供保护了。在这些数额庞大的问题资产当中,有美联银行在2006年房市繁荣期收购Golden West Financial时接收的超过1000亿美元的选择性浮动利率抵押贷款。
交易完成后,富国银行将得到美联银行4480亿美元银行存款。这笔存款将成为其稳定的资金来源。
该银行宣布,两公司合并后,其业务范围将遍及美国39个州的10,761个区域。
在这起交易当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富国银行将以公平值计算美联银行不良资产,这具有两个方面的 首先,它表明富国银行的资产状况非常稳健,能够应付收购美联后必须进行的资产减记;其次,它对赞成按市值计价规则的从业者和监管人员投出了信任的一票。
该公司宣布,“我们预计可能发生100亿美元左右的并购和整合开支。为了保证良好的资本状况,我们计划发行200亿美元证券,其中主要是普通股。”
联邦反垄断监管机构2008年10月10日批准富国银行以117亿美元价格收购美联银行,为历时一周的美联银行收购争夺战盖棺定论。
富国银行的收购计划,在花旗集团退出竞购后一天内便迅速获批。9日晚些时候,花旗集团因在如何分割美联业务上未与富国银行达成一致而宣布退出收购谈判。当天,富国银行称将继续推进收购进程,并计划在第四季度未完成交易。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10日公布的一份“提早结束”反垄断审查的交易名单中把该交易包括其中。“提早结束”表示,该委员会或司法部门在反垄断法规定的30天审查期结束之前便完成了审查。
目前,该收购交易还有待美联银行股东的一致通过。
据花旗集团提供给法庭的文件显示,上月26日,美联银行储户从该行取走50亿美元储蓄存款。当天美联银行首席执行官鲍勃·斯蒂尔约见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维克拉姆·潘迪特商谈收购事宜。
9月29日,花旗集团宣布已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协助下与美联银行达成原则性收购协议,同意以21.6亿美元收购美联的银行业务。但本月3日富国银行突然介入,宣布美联银行董事会已同意富国提出的以117亿美元收购全部美联银行的方案。花旗集团以同美联银行的排他性收购协议遭非法终止为由,计划向法庭提交诉讼,索赔最高600亿美元。 那年夏天贝尔到任后,她才发现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机构。她说:“这么久以来竟然没有一家银行倒闭。我们那时还在所谓的银行业黄金时期,监管措施不受欢迎,而向来被认为是严厉监管者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更是处境艰难。”公司的预算被大幅削减,员工被辞退,士气低落。在任的第一年,除了和亨利·鲍尔森有过长达十秒钟的握手以外,她从来没有和鲍尔森说过一句话。
但是,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开始在次级贷款问题上回归管理本位,虽然当时还没有其他的监管机构这样做。到了2006年,次贷金融行业开始跨入雷区,给任何想贷款的人发放贷款,但是这些贷款很多是欺诈性的,带有隐藏性收费和不平等条款。大多数次级贷款带有可调节的利率,一开始非常低,但是几年之后会突然高得吓人,使许多拥有房产的人无法支付月付房贷。而贷方则毫不在乎,因为他们把贷款卖给了华尔街金融机构,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再把这些打包到抵押保证债券中,再卖给投资者。
控制次级贷款泛滥本应是拥有消费者部门的美联储的职责。但是当时的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非常讨厌过分监管市场,对控制次贷一点儿也不感兴趣。还有其他的银行监管机构,比如监管全国性银行的美国金融管理局,以及负责监管储蓄和贷款业务的美国储蓄机构监理局,本来也应该对此作出反应。但是他们对这个日渐严重的问题的回应,好的时候是不冷不热,坏的时候简直是充满敌意。(美国金融管理局实际上利用了自身的联邦权力,来阻止地方控制次贷泛滥的努力。)到贝尔进入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时候,金融管理局已经用了一年去为监管的银行制订“自愿执行的次贷指导条例”,但还是没有正式颁布这个条例。
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在这一片混乱中站了出来。贝尔十分了解这个条例,因为她在财政部任职的时候曾经努力使次贷贷方同意停止他们最坏的放贷行为,但是没有成功过,那时候这个产业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大。她发现,情况正在急剧恶化。贝尔指导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花大价钱买了一个昂贵的数据库,里面列出了所有华尔街卖给投资者的包含在抵押保证债券中的次级贷款。她为自己所见到的结果所震惊了。“突然大幅调高贷款利率、滥用提前预付罚金等,这些我们在2001和2002年认为是掠夺性的做法,现在却变成了主流行为。”她说。
到了2007年春的时候,她开始和金融业高管们会谈,敦促他们提高贷款门槛,优化贷款结构也就是修正贷款泛滥这样当房地产泡沫破裂、大量贷款无法偿还的时候,人们才不至于失去他们的房产。“这很正常,”她对我说,“调整结构是银行业可以随意支配的工具之一。”
她从这些会谈中看出的一点:抵押贷款服务商一般都是大银行的业务分支,大多数情况下,修改为拥有贷款债券的投资者安排的贷款,是他们拥有的法律权力。但是他们却没有这个动力。在施加了压力之后,贝尔觉得自己已经使他们做出了必定会履行的承诺。
她还迫使美国金融管理局颁布了次贷指导条例,虽然这个条例只能起到微弱的改善作用。绝大多数的次级贷款是由监管下的银行系统之外的金融机构发放的,根本不在美国金融管理局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管辖范围之内。但是这些非银行机构自身的融资却依靠被监管的银行。为了监管这些不受监管的借贷方,贝尔想到了一个主意:用官方颁布的次贷指导条例监管任何依靠联邦管制的银行来融资的公司。她说:“那些银行简直是拼尽全力和我们对着干。”结果她败了。
同时,贝尔还在银行业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打一场后卫战。针对所谓的最低资本要求,也就是银行必须持有的一定金额的资金,以抵御损失。银行总是希望他们的资本要求越低越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冒更大的风险,而这将带来更多的收益,更能给高管带来更多的分红。2004年的时候,一个叫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的国际机构公布了新的条例,允许银行以风险资本比例为基础来调整最低资本金额,也就是说,如果资本的风险低,那么最低资本限额也相应地降低。(后来事实证明,三A级别的充斥了大量的不良次级贷款的抵押债券其实在巴塞尔框架下也被认为是低风险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危机之前的几年里会有那么多银行大量买入这些证券组合。)更糟的是,巴塞尔框架II协议允许银行以自己的风险评估模型来评估自己的资产。
大多数欧洲国家很快就接受了巴塞尔框架II协议。美联储也非常希望这么做,美国金融管理局也是。但是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却担心,降低资金标准、让银行自己选择风险评估模型会增加银行破产的风险,所以反对执行巴塞尔框架II协议。这和贝尔自身的直觉简直是天作之合,她一到任就成了这些新条例的头号反对者。其他监管机构不高兴了,尤其是美联储,一直催促她签署同意;这并不需要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同意,但是所有银行监管机构联合执行重大政策变革却是在政治上极为重要的。而贝尔承认,他们并没有这么做,“我们一直在拖延时间”。她拖延了很久,以至于直到金融危机降临美国的时候,巴塞尔框架II协议还根本没有执行。
拖延时间并不是那种能赢得赞赏甚至引起注意的政治策略,但是我一直认为,贝尔反对执行巴塞尔框架II协议,是金融危机时拯救金融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一举措的重要性很少为人所知。欧洲银行业因为缺少足够的保底资金,在危机的打击中几乎崩溃。爱尔兰、冰岛这些国家的大银行纷纷倒闭,德国拨出了几千亿美元来支撑本国的银行。即使在危机之后的今天,欧洲银行的状况也比美国银行要糟很多。美国银行的资金也不充足,但是总比欧洲的同行要多得多。尽管当时也有许多问题,但是今天,美国银行的状况已经好了很多。
到了2007年夏,次贷危机泡沫破裂。不出贝尔所料,次级贷款的拖欠率急剧上升。预想未来,不难看出2006和2007年年初发放的那些可调节利率的贷款肯定会在一两年之内提高利率。在泡沫没有破裂的时候,房产价格一路上涨,房产拥有者还可以重新募集资金来抵消提高利率的影响。但是现在这条路行不通了。数以万计的美国人再也无法按期支付贷款,于是灾难降临了。但是,似乎只有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把可能到来的灾难当回事,并且对后果抱有警惕。而鲍尔森和伯南克则坚持说,次贷泡沫破裂带来的破坏效应将会得到“遏制”,这是他们常用的说辞。
E. 美联储加息对a股影响
美联储加息对股市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资金成本, 投资者之所以进入股市投资,就是因为股市有带来超过 银行 利息的盈利机会,资金进入股市无疑比存银行风险大,理论上来说,如果银行利息足够高,没有资金愿意去股市。 美联储加息,不但增加在股市资金的成本(利息越高,成本越大), 同时也减少了资金进入股市的愿望。
【拓展资料】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即美联储,是美国一家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是美国联邦债务的最大持有者,对股东构成严守秘密,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这个系统是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于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联储的核心管理机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由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12家分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杰罗姆·鲍威尔为现任美联储最高长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作为美国的中央银枯如举行,美联储从美国国会获得权力,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对美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等职责。
人事制度: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包括联邦储备局的7名执行委员(Members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和12名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President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s)。美联储最重要的货币政策被称作公开市场操作,日常说的美联储公开市场会议(或者议息会议)就是为制定这个政策而召开的。公开市场政策由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各个地区的联邦储备银行共同制定。美联储的12个联邦储备银行是相对独立的机构,比如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可以担任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委员,在担任委员期间,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与联邦储备局主席、联邦储备局的其他委员拥没碧有同等的投票权。
联邦储备局的7名执行委员由主席、副主席及其他5位委员组成。这7名执行委员必须全部由总统提名,经过国会确认后才能上橡州任。每个执行委员的任期为14年,到任后不能连任,注意这里的14年任期指的是执行委员的任期,和美联储主席任期并不是一个概念。执行委员上任后,总统没有权利罢免这些委员。如果需要罢免他们,必须有国会2/3的成员投票通过才可以。
同时,《联邦储备法案》规定这7名执行委员的任期需要间隔两年。比如:如果第一个委员的任期从2012年开始,那么第二个委员的任期从2014年开始,第三个委员的任期从2016年开始,依此类推。因此在美国总统4年的任期内最多只有两个执行委员的任期结束,需要由总统决定新人选是谁。美联储这种任期安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总统对委员会的控制能力。联邦储备局的执行委员可以被总统提名为美联储主席(Chair)或者副主席(Vice Chair),每次提名任期为4年。总统提名主席和副主席后,也必须经过国会批准才能上任。一旦上任,主席和副主席在任期内同样不能被总统单独罢免,必须获得国会2/3的票数才能通过。
另外,美联储的主席和副主席同时也是联邦储备局7位执行委员之一。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与他们同时担任的执行委员任期不冲突。即使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结束,如果执行委员的任期还没结束,他们仍然可以继续作为执行委员。伯南克作为联邦储备局执行委员的14年任期到2020年才结束。如果他愿意,即使不担任主席了,仍然可以继续作为7位执行委员之一,参与制定美国货币政策。在担任执行委员期间,他和联储主席享有同样的投票权利。从这些制度设计可以看出,美国总统虽然是美国最高行政长官,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干预能力其实非常有限。
F. 美联储加息利好哪些股票
美国加息首先利好的是出口/外贸板块的股票,因为美国加息意味着美元升值,那么相对的,汇率也就会随之调整,导致人民币贬值,进而刺激出口。再来贵金属板块的股票也会受到利好影响,加息带来的资本投资变化与市场改变难以预测,而贵金属作为硬通货,通常会被作为一种很好的保值方式。
【拓展资料】
美联储加息是指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在华盛顿召开议息会议后,决定货币政策的调整,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016年12月14日,提升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至0.5%—0.75%。
在美国经济再通胀和货币政策加速收紧的逻辑下,美元加息对股市、债市、汇市、商品等市场都将带来一定影响。
股市方面,美股的不同板块表现可能出现分化。除能源行业外,美股盈利普遍良好,经济持续改善从基本面角度支撑股市,但加息可能会对高估值行业造成冲击,投资者应谨慎参与。美股能源、金融板块仍将持续受益于通胀抬升和川普行业政策倾斜,有一定的参与机会。
对于A股而言,预计美联储此次加息对于A股市场的冲击或将有限。短期内市场表现还要看国内政策面。在年底资金面趋紧等因素的影响下,A股市场或将持续整固。
债市方面,美债的利率上行趋势远未终结。全球低利率环境已经在二阶导上开始衰减,财政政策有望接棒,美联储明年的加息步伐或快于预期,这些都指向了利率上行趋势的延续,投资者对利率债和与类债券的REITS等资产需谨慎参与。信用债更多依赖于个体基本面,短久期策略能较为有效规避掉利率风险。
对于国内债市而言,恐慌情绪仍在蔓延。美联储加息可谓是在近期众多负面情绪集中爆发下的又一根稻草,债市恐慌的情绪仍主要源于对流动性收紧以及对经济企稳的预期。本周公布的经济金融数据显示工业生产与零售销售增速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当前经济运行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短期经济企稳难被证伪。11月金融数据亦好于预期,表外融资推升社融大幅超预期,居民房贷受滞后因素仍较高。短期内流动性状况无明显改善的话,债市依然承压,券商基金等面临赎回压力抛券压力大,银行等面临MPA考核收紧流动性,流动性压力仍是近期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短期债市仍可能面临调整。预计春节后资金面情况将会有所缓解,中短期债券风险将逐步消化,债券将会有新的投资机会。
G. 美联储股权构成是什么有没有被美国政府控股幕后大股东是不是操控它
美联储的制度设计赫然是互相牵制的“恐怖平衡”的结果。美联储是一个名为国有实为“纯粹”私有的中央银行。对于美联储的控制权,沃伯格提出“国会控制美联储,总统任命董事会成员”的原则,形成了一个看似绝妙的由“总统任命,国会审核,独立人士任董事,银行家做顾问”的体制结构。通过这样的制度设计,美联储成为美国的控股机构。从此,美国成为了一个伪装成国家的私人银行。
拓展资料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为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这个系统是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于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联储的核心管理机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所谓股东是联邦储备银行的股东,而不是联邦储备局的股东。联邦储备局是联邦政府的一部分,是政府机构。所以不能笼统地说这些股东是整个美联储的股东。
《联邦储备法案》明确规定,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就是其股东。美国的全国性银行必须成为美联储的会员银行,接受货币管理办公室监管。
所谓股东的权利和上市公司股东的权利完全不同。联邦储备银行股东持有的股票不能公开转让或者出售,也不能对美联储的利润进行分红。美联储每年按照6%的固定利率发放利息。这些股东平时也不干预美联储公开市场政策的制定。
联邦储备系统由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12家分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杰罗姆·鲍威尔为现任美联储最高长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从美国国会获得权力,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对美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等职责。
H. 美联储一旦开启加息,A股会受到怎么样的影响
美联储加息,是全球市场中的一件大事。如果美联储开启了加息进程,那么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都会面临动荡的局面。对于A股而言,美联储加息的影响较为复杂,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对A股构成整体性冲击。不过美联储的这种外部冲击,并不能决定A股的最终走向。A股的前进之路,最终还是要“靠A股自己走出来”。
再次,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A股中价值股的反弹。一般而言,价值股是股息率较高的股票品种。这类个股,往往不惧怕利率上升的环境。因此,这类个股在美联储加息的过程中,往往拥搜谨有更强势的走势。不过,A股中这类公司的涨跌幅度相对有限,因此投资者不宜对这类股票抱有太高的收益率预期。
综上所述,美联储一旦开启加息,就会给A股带来更加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但是,A股本身的强弱,最终还是由“A股自身的基因”决定。
I. 美联储缩表和加息的区别
缩表和加息都是紧缩的货币证券。
其区别在于:
一、缩表就是美联储抛售有价证券,收回现金。一般是通过卖出长期国债、MBS等,然后再买入短期债券的方式,从而间接地将流通中的美元行型乎收回。
二、而加息是直接提高存贷利息,其手段更加直接,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更租搜加直接。一般来说,美联储缩表对我国的股市影响小,但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股市利空的因素更大。
【拓展资料】
美联储由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分布美国各地区的12个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美联储主要的货币政策由联邦储备局委员和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共同参与制定。以避免政策决策权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如华盛顿和纽约)。
Federal Reserve Banks
美国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当初因不被大众接受而最后被迫关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两个银行都位于美国东北部的费城,被很多人认为主要服务于东北部的一些富豪商人,而不是所有美国人。美联储在成立时认真吸取了这个教训。
在组织形式上,美联储采用的是联邦政府机构加非营利性机构的双重组织结构,从而避免了货币政策完全集中在联邦政府手里。美联储把12个联邦储备银行设立成非营利机构而非政府机构的一个初衷就是希望制定货币政策时能同时考虑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声音。虽然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部分,但12家联邦储备银行不属于联邦政府机构,而是非营利性私营组织。但需要强调,联邦储备银行不同于一般的私营组织。联邦储备银行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与联邦储备局一起承担美国中央银行的公共职能。
12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总部分别位于波士顿(Boston)、纽约(New York)、费城(Philadelphia)、克里夫兰(Cleve-land)、里士满(Richmond)、亚特兰大(Atlanta)、芝加哥(Chicago)、圣路易斯(St. Louis)、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堪萨斯城(Kansas City)、达拉斯(Dallas)档悉和旧金山(San Francisco)。而每个联邦储备银行在辖区内又设有分支机构(branches)。比如达拉斯联储总部在达拉斯,但同时在休斯敦、圣安东尼奥和艾尔帕所设有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