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京东物流发高级经理多少股份
京东物流发行的高级经理股份数量为1,000,000股,每股价格为4.5元。每股股份可享受每年5%的股息,每股股息为0.225元碰局。每股股份可享受每年5%的股息,每股股渣友息为0.225元。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交易所购买京东物流高级经理股份,也可以通过京东物流官网进如吵槐行购买。
2. 京东上市时间
京东在美股和香港上市过,其中京东在2014年5月2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京东在2020年6月18号在香港主板上市。
需要注意的是,两地或者多地上市的企业是“同股不同权”,这主要原因是每个地区的股市货币单位是不同的,所以从而会造成一家企业在不同地上市,由于汇率差从而造成企业总市值有所偏差。
同时,投资者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市场上的走势,来预期其它市场上的走势,比如,根据某一股票在美国股市的走势,来预测其在A股市场上的走势,从而作出合理的投资策略。
京东上市地点在哪?
1、京东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
2、京东上市时间是2014年5月22日,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上市后股票代码为“JD”。
3、京东IPO以每股19美元的价格共发行93,685,620股,上市首日股价报收于20.9美元,较19美元的发行价上涨10%。按照收盘价计算,京东市值约286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腾讯和网络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4、成功上市后,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所持股份为565,508,849,占总股本20.68%。按照20.9美元的收盘价计算,刘强东当时的身家达到59亿美元。
京东成立时间
1998年6月18日,刘强东先生在中关村创业,成立京东公司。2001年6月,京东成为光磁产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代理商,销售量及影响力在行业内首屈一指。2004年1月,京东开辟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实验田,京东多媒体网正式开通,启用新域名。
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7年4月25日,京东集团宣布正式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2017年8月3日,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发布,京东排名第四位。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位列139位。
3. 京东市值有多少
8月26日,港股京东集团股价刷新高,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港元。截止收盘,涨幅收窄,市值9982亿港元。
2020年8月17日发布半年报,第二季度净收入为2,011亿元人民币(约2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8%。8月17日收盘以来,盘中7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超32%。截止8月26日收盘,京东集团港股涨势如虹,股价屡创新高,今日开盘310.8元最高321.6元,盘中市值一度超1万亿港元,上市两个半月市值激增3000亿港元,股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3)京东物流上市后股票价格扩展阅读
京东市值上涨的原因—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
1、 巴克莱分析师Gregory Zhao将京东的目标价从79美元上调至83美元,维持‘增持’评级
Gregory Zhao表示,在今年6月份,中国的用户参与度、商家的营销需求以及供应链和物流能力都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从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上周提交的财报中得到证明。该分析师认为,这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树立了一个‘新起点’。
2、 高盛将京东集团的目标价由283港元升至329港元,将其列入“确信买入”名单
高盛指出,公司零售规模将不断扩张,由非必需品扩展至日常用品,预计公司2020-22年收入分别增长26%、21%、20%。高盛认为,预期京东领先同业的采购规模、广告优势、成本控制等利好因素,将推动公司2020-22年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率达到2.25%、2.5%、2.8%。
京东旗下的京东健康、京东物流、京东数字科技等业务板块贡献估值将不断提高。将京东目标价提价至329港元,以反映业务前景更加明朗的预期利好。
3、野村将京东集团目标价由287港元上调至320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野村表示,京东今年第二季收入及盈利超过预期,其中总收入同比上升34%,超过市场及野村预期5%,主要是受到零售及物流业务增长稳健所提振。另外,因收入及非经营收益提升,公司非通用会计准则下每股盈利同比增长52%,高于市场预测的29%。
4、大和将京东集团的目标价由290港元上调至308港元,评级维持“买入”
大和发表研究报告表示,京东第二季度收入增长强劲,远超市场预期,预期公司下半年仍可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由于公共卫生事件被压抑需求的原因,公司第二季度电子及家用电器类别的收入同比增长28%,预计这种增长势头将在第三季度恢复正常化。
5、 国信证券上调京东集团目标价至318-329 港币,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得益于京喜下沉策略有效,单季用户增速创11 个季度用户增长新高。未来依托于京东强大的供应链与微信社交优势,京喜将不断释放动能,持续贡献增量用户。此外,未来随着物流、数科、健康等业务上市,将为公司贡献可观的市值空间。同时创新业务拥有先进的技术优势,通过管理输出、协同赋能不断夯实公司的护城河,并为公司打造第二价值曲线,引领公司未来快速发展。
4. 京东股票代码
京东股票代码是JD。京东是中国自营式电商企业,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等。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京东综合网上购物商城的销售超数万品牌,包括家电、手机、电脑、母婴、服装等品类。
京东(JD.com),中国自营式电商企业,由刘强东于1998年6月18日在北京中关村创立,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成员。
拓展资料
京东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等。2013年正式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JD)。2020年6月18日,在中国香港上市(股票代码:9618)。
2021年11月,京东发布2021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三季度营收2187亿元,同比增加25.5%,市场预期2154亿元。其中,京东零售收入1980.8亿元,京东物流收入257.49亿元,新业务收入57.33亿元。
京东是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它是中国两大交易量和收入的B2C在线零售商之一,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的成员。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该平台拥有3.018亿活跃用户。
京东公司由刘强东于1998年7月创立,其零售平台于2004年上线。它最初是一家在线磁光商店,但很快就多元化,销售电子产品,手机,电脑和类似产品。该公司于2007年6月将其域名更改为360buy.com,然后于2013年更改为京东。与此同时,JD.com宣布了其新标识和吉祥物。
京东是世界领先的无人机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高科技和人工智能交付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交付系统,基础设施和能力。它2022年开始测试机器人交付服务和建造无人机交付机场,以及通过推出其第一辆自动卡车来操作无人驾驶交付。
5. 德威股吧
京东物流东方财富网:市盈率TM 29.32 市净率MRQ 3.65 每股收益TM 16.6941 每股净资产 138.6201 每股股息(USD) 一 周息率 收入总额 6756.85亿 收入总额同比 29.57% 归母净利润 16.05亿 归母净利润同比-93.60% 毛利率 13.61% 净利率 0.13% ADS份数, 15.53亿 总市值(USD) 1212.95亿。
拓展资料
1.京东集团发布2020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并披露近期发展情况。京东表示,2021年2月16日,京东物流通过其联席保荐人,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表格(A1表格),以申请批准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进行股份(即京东物流股本中每股面值0.000025美元的普通股)买卖交易。目前无法确定是否或何时可以成功上市。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港交所股票代号:9618)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主要核心业绩指标均超出市场预期。
2.2020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净收入为2,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其中净服务收入为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2%,占净收入的比重达到14.3%;2020年全年净收入为7,458亿元人民币,其中净服务收入为939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4.719亿,全年净增了近1.1亿活跃用户,超过80%的新增活跃用户来自于下沉市场。受全球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就业形势趋紧,京东体系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仍实现了2020年净增10万名员工,截至2020年12月31日员工数已达36万人。
3.京东物流在创造盈利条件,这从去年完成的组织架构也可见一斑。京东物流此前的一级组织架构为:物流开放业务部、物流规划发展部、仓储物流部和大件物流部等。调整后为:七大区域、云仓、服务+、跨境、冷链和快运等部门。可以看出,升级后的架构由原来的以“运营为主”转向以“经营为主”,每一部分业务单独面对市场,吸引客户。每一部分业务最终面对的不是京东商城,而是第三方客户。 上述京东物流人士表示,京东物流近期的人员调整也在以此为核心,公司将运营相关事业部的人数缩减了一半,将集团的运营职能下放到华北、华东、华南等七大区域。 由此可以看到,京东物流更加以“利润”为中心,更重要的是,京东物流在大力铺展各项业务。例如年初左右开始运行的航空件业务。
6. 营收巨亏近10亿,王卫身家缩水1340亿,顺丰如何度过至暗时刻
出品 | 探客Tanker
作者 | 行者
编辑 | 蛋总
5月28日,京东物流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收涨超3.3%,报41.7港元每股,成交额约71.7亿港元,市值为2540.2亿港元。这是继京东 健康 上市后,京东集团体系内又一家成功上市的企业。
这不禁引发了外界对刘强东的调侃——“东哥又有公司上市了!”“东哥这几年为人低调了,但办企业还是高调的”。
话说回来,“东哥”这个称呼似乎是刘强东身上最突出的标签之一。中国的互联网大佬,大多数时候都用一种谆谆教诲的师者形象示人,也许是因为互联网思维的拓展都靠这些传道者不遗余力的身体力行,也许是跟很多人高学历、高智商的创业背景有关。
但在这其中,有两个人是例外。跟很多“同道”喜欢外界称自己为“老师”不同,这两位大佬更愿意与员工“称兄道弟”,而“江湖情义”就成了这两家公司留给外界最深刻的印象。
他俩就是京东的刘强东和顺丰的王卫。
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是,刘强东每年都要选个日子,与库管、配送人员一起吃果冻,吃完果冻后再用果冻杯和他们一起喝白酒。原因在于当年京东第一个配送站出现时,在场有人提议喝点酒庆祝一下,但没有那么多的酒杯,刘强东就让人买来果冻,大家把果冻吃完,以果冻的杯子当酒杯,共饮一杯白酒。
这是京东辉煌的开始,也是刘强东在京东抹不去的“大哥形象”。很多时候,刘强东称呼大家为“兄弟”,兄弟们也都叫他“东哥”。
王卫也是如此。
2016年4月17日,一位顺丰快递小哥不小心把一辆正在倒车的小轿车剐蹭了,司机下车后又打又骂,说话非常难听,还连扇小哥6个耳光。
因此,别看刘强东和王卫这两人在某些方面属于“同行是冤家”,但不忘江湖情义的作风依然让他们有时会隔空惺惺相惜。
如今,随着京东物流的成功上市,同为“江湖大哥”的两人,在同一片商业江湖中,终于狭路相逢。
事实上,刘强东跟王卫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
一方面,江湖气息浓重的二人,很多时候几乎同气连枝,甚至经常生出“世上有知己”的感觉。因此,双方之间互动不断,相互支援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2017年6月1日,王卫公开与菜鸟决裂,当晚刘强东就出面声援:“我相信顺丰的质量、王卫的为人!如今公民发送的一切公家快递信息,不论是不是该平台的都被拿走!曾经严重守法!公民的隐私信息谁来维护?呼吁有关部门调查!”
另一方面,刘强东和王卫在公司运营层面的思考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员工待遇上有明显差别。就在刘强东声援王卫前三个月,顺丰刚刚上市时,IPO申请书披露顺丰并没有给所有的物流小哥上五险一金,这和刘强东坚持给一线员工上五险一金的作风不同。
据了解,在员工支出方面,2020年京东物流共计为一线员工支出261亿,按招股书披露的2020年底一线员工数量进行保守估算,平均每位员工年支出近11万,月支出近9000元。这算是业内极少有的坚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企业。
关键是京东物流和顺丰都在物流领域均投入重金。
顺丰自不必说,物流是其主业;而京东物流则是刘强东力排众议、顶住万难,甚至“砸锅卖铁”建立起来的京东第一竞争力,自2007年以来,一步步自建物流、搭建配送队伍与自建仓库,直至如今走到上市,京东物流的每一步都走得颇不容易。
但说到底,两人之所以能惺惺相惜,原因就在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京东物流跟顺丰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
虽然顺丰也做电商的生意,但京东物流不可能接京东平台之外其他电商平台的单子。更何况,在京东平台上京东自营全部采用京东物流,只有品牌商开的店铺,才可能使用顺丰物流。
因此,双方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势。
然而,从2019年业内传出刘强东有意将京东物流拆分上市的消息后,双方的处境变得日益“尴尬”起来。
因为为了解决投资人认为“大客户收入占比过高”的问题,京东物流逐渐开始“去京东平台化”。而依据京东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和库存体系,京东物流这两年在工业和电商供应链管理上面,签下了不少大型企业的客户。
根据京东物流此前递交的IPO申请书来看,2018-2020年9月,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从29.9%已增长至43.8%,而营收总增长率为59.38%。这已经说明京东物流在享受了集团业务增长的同时,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还能快速提高。
原因特别简单。
京东物流是一个跟所有物流公司完全不同的形态,与其把它称作为一家物流公司,不如把它看作是一个给电商平台配套的仓储物流和管理体系。
实际上,京东更多的时候是用“以存储代替运输”的方式来维持高周转的货物运输,正是这种方式保证了京东平台的地方自营商品8小时内的送货时效。
而这套管理体系以及在建立基础之上的信息化系统,如果对接到一些工业生产企业,正好能解决这些企业急需的供应链管理问题。
而这点恰恰跟顺丰的业务产生了交集。因为这种涉及到供应链管理的高端物流,以往是顺丰业务的基本盘,但现在京东物流的介入引发了双方之间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初京东集团的定位正式升级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招股书显示,2020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5.8%,这就是对其进军高端物流的一个有力证明。
正因为建立在这样业务拓展方向明晰的基础上,东哥在2020年年初重启了京东物流赴港上市的进程,并于5月28日成功上市,上市首日收涨超3.3%,报41.7港元每股,市值为2540.2亿港元。
京东物流成功上市,对顺丰而言,无疑是友商变得更强大了,竞争压力也随之加大。
从招股说明书公布的数据看,京东物流2019年无论在仓库面积还是总收入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
这意味着在顺丰原本占据优势的高端企业物流领域,京东物流逐渐成为了领跑者。
据“探客Tanker”观察,为了应对京东物流带来的挑战,就在2月份京东物流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的几天后,顺丰发布公告表示拟收购港交所上市的最大的国际物流公司嘉里物流。最新消息显示,这场收购几乎尘埃落定。在28日京东物流上市当天,顺丰公告拟以巨资收购嘉里物流超过51.8%的股份。
在2月份发布这一个惊天收购后的交易日,顺丰股价大涨,迎来了124.7亿元的 历史 最高股价。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颇为“魔幻”了。
4月22日,顺丰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巨亏9.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9.07亿元,同比下降209.01%。此消息一出,震惊市场,王卫为此公开致歉,履职四年的财务负责人伍玮婷女士请辞。
随后,顺丰的股价一路狂泻,截至5月28日收盘,股价已腰斩至69.85元,相比较春节前期的高价高点,顺丰的市值蒸发了2730亿元,王卫本人身价缩水1340亿元。
已经有媒体表达态度,认为2021年顺丰“流年不利”。
实际上,在极兔入局之后,电商快递领域的价格战愈发激烈,顺丰虽然不看重低端市场,但也不得不真金白银地投入与新玩家竞争。
据新浪 财经 报道,受现在不正常的市场价格影响,顺丰单票收入已持续22个月下降,而且降幅持续达两位数。最新数据显示,顺丰单票收入为15.74元,同比下滑12.12%。
关键是在顺丰一直占有优势的供应链市场中,现在也遇到了不小的问题。
2017年,王卫曾雄心勃勃地表示,顺丰要对标的“不仅是4千亿的传统快件配送市场,而是12万亿的大物流市场”。
香港知名投行分析师李歆认为,为了实现王卫的这一个愿景,顺丰不惜投入巨资,在全球大举收购供应链物流公司。“这两年很多国际知名的供应链企业都挂上了顺丰的标签,今年更是准备以175.55亿元的大手笔拿下了嘉里物流51.8%的股份。”李歆对“探客Tanker”表示。
不过,他认为顺丰现在依然没有从这些收购中获取足够多的利益。“从财报数据来看,这些在供应链领域的高额投入尚未实现预期收益,已经成为王卫心中最重要的一块心病。”他补充道。
4月9日晚,王卫业绩说明会上回应业绩亏损时表示,顺丰控股今年二季度肯定不会再出现亏损,但全年利润回到去年同期水平的可行性不高。
这其实说明王卫也知道,顺丰新增的利润无法覆盖成本,而其亏损的原因关键在于盈利能力的问题,尤其是毛利率下降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王卫之所以被人看作“商场枭雄”,就在于每当面对突发事件,他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次也不例外。
就在很多人都在琢磨,顺丰和王卫究竟会用什么方式来解决自身面临的危机时,2月10日,顺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简称顺丰房托,SFREIT)向港交所递表,这被人看作是王卫对顺丰新增收入变现渠道的一个重要尝试。
最新消息显示,5月5日顺丰房托已经开始公开招股,发售价介于每基金单位4.68港元至5.16港元,集资最多约26.83亿港元;5月17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股份代号2191。
值得一提的是,顺丰房托上市性质是REITs基金,王卫打的算盘是走一条“物流资产证券化”的道路。
所谓REITs基金,其实是将自己持有的固定资产物业转换成若干份每份标明价格,然后变成一个公募的基金,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而所购买的人跟股票一样,按所持有的份额,在这样物业年度的收入中获取分成。
“探客Tanker”认为,王卫选择REITs这条路解决自己收入下降的问题,确实是有自己深度的考量。
事实上,对于物流地产来说,REITs基金模式的意义重大。物流地产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一般物流地产项目只能通过物业经营来获取租金等经营性收入,而不能一次性出售回笼资金,投入资金的回收一般需要十年以上。
因此,发行REITs就能盘活资产,并使得顺丰由重转轻,既能获得充裕的现金流,有效解决资金难题,又能持有稀缺的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扩张,优化收益,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在物流地产领域,将这套轻资产手法玩得风生水起的正是老大哥普洛斯。
这几年,普洛斯不动声色地通过出售REITs基金份额,从而撬动了3到5倍的杠杆,获得巨额流动资金,成为在中国乃至亚洲快速扩张的根本。
据悉,截至2020年底,普洛斯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大规模的物流地产经营服务商。
而且,这家公司旗下募集并运行了7支专门投资于中国的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300多亿元,衍生的基金管理规模也突破百亿美元级别,年获取的基金管理费达到过亿美元级别。
香港另一家投资基金研究部的负责人王雪莹对“探客Tanker”表示:“顺丰想发行REITs基金,固然有想办法拓展收入来源的想法,更是跟京东物流上市有关。”
在她看来,京东物流与顺丰很多高级业务是重合的,现在京东物流已经追上了,顺丰想要与其竞争就必须获取更多的资源。“因此,顺丰选择发行REITs基金,也跟筹集资本与京东物流在其他高端领域竞争有关。”她说。
而此前在谈及顺丰房托上市事宜时,顺丰的高层也不可避免地表露,通过这个基金融资的想法。当时,顺丰房托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翟迪强就曾表示,“顺丰控股在香港成立顺丰房托是策略性部署融资计划的一部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顺丰房托的成立将会为集团提供很好的融资渠道。”
而选择在香港上市房托基金,王卫或许认为自己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首先,从2020年开始,国家已经在公募REITs基金方面展开了诸多的调研,并认可这将是下一个资产证券化的方向。其次,顺丰已经操作过类似的基金,有了自己的经验。
早在2018年12月,顺丰就试水过资产证券化,成立了国内首单类永续物流地产储架类REITs“华泰佳越-顺丰产业园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当年首期发行募资规模达18.46亿元,公司实现资产增值投资收益约8.08亿元。
2019年,第二期募集资金总规模13.6亿元,实现资产增值投资收益6.14亿元。截至2020年底,该专项计划募资已超过45亿元。
最后,港交所也推出了REITs的利好政策。
2020年12月4日,香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修订,放宽REITs投资限制,包括容许房托投资物业发展项目时超过现有的资产总值10%的上限,将房托基金的借款限额由资产总值的45%提高至50%等。
而且,在港股上市的类REITs也有不俗表现,比如越秀REITs在上市后实现惊人增长,资产规模从45亿元提升至2020上半年的363亿元。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王卫下定决心在香港推动顺丰REITs基金的上市。
然而在王雪莹看来,REITs并非是解决顺丰发展困境的万能药,“一只REITs能否有优异表现,不止取决于上市市场的基本情况,更取决于旗下投资性物业的运营情况。”
目前,顺丰房托基金涉及的物业资产为三处,也就是佛山桂城丰泰产业园、芜湖丰泰产业园以及位于香港的亚洲物流中心-顺丰大厦,按照招股书显示资产总估值达60亿港元。
“这其中香港物流园区面积最大、租金最高,估值也最高,达52亿港元,在整个资产组合中分量最重。不过2020年受诸多因素影响,香港物业租金下跌17%,为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王雪莹认为,这使得顺丰这个REITs基金的收益肯定显着降低,未来分红缩水,整体收益率会出现较大的负增长。
“从招股书中能看出,这也导致投资物产的公允价值出现波动,录得亏损为64.6百万港元,使得顺丰房托2020前9月的期内盈利仅32万港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跌去99.8%。”王雪莹对“探客Tanker”补充道。
而在李歆眼中,他并不看好顺丰这只基金的发展,最起码在当下阶段的发展,“从上市申请书可以看出,仅香港一地的波动,就直接拉低了利润表现,而佛山、芜湖二地并非一线城市,租金水平的上涨空间恐怕也难以撑起较高收益。”
另外,他还认为顺丰这三个所谓的物流地产发展潜力有限,“顺丰关联租户的租金占到了同期总租金收入的八成,租金收入总额前5名中有3名来自顺丰控股。”
实际上,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顺丰关联租户占顺丰房托基金总收益的百分比分别为62.4%、72.1%及78.3%;租赁予顺丰关联租户及由顺丰关联租户运营的可出租面积,所占百分比分别约为45.2%、62.3%及76.3%。
正因此,李歆对“探客Tanker”表示:“这样的单一客户和关联交易过高的现实,都会对基金收益预期有一定影响,从而降低投资人出手的兴趣。”
而从上市首日的股价表现来看,市场的反馈恰如上述两位分析师所料。这个在公开发售阶段获超额认购的新股,却未能持续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上市首日遭遇破发。
5月17日开盘顺丰房托报4.49港元/股,较发行价4.84港元/股跌9.8%;截至首日收盘,其股价跌至4.16港元/股,跌幅近15%。
有意思的是,就在顺丰发行的基金上市破发的同一天,京东物流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招股事宜。
据“探客Tanker”当时获得的多家香港券商数据,截至当日下午6时,京东物流孖展暂录1127.6亿港元,以公开集资额7.92亿港元计,相当于超额认购约141.3倍。
今日,京东物流成功上市及其股价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资本市场的态度——京东物流在开盘时大涨超过16%,最终报41.7港元每股,市值达2540亿港元。
资本市场对顺丰房托和京东物流的“一冷一热”,可能会让刘强东和王卫两位大佬思量许久。而如今的一个现实是,昔日互相声援的同行,终于要在同一个战场上相对,谁也不能“手下留情”。
毕竟,股市与商场正如同江湖一般,向来就是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地方。
*文中题图来自:图虫创意,已获授权。
7. 京东上市时间
1、6月18日,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集团”)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9618。2、京东集团此次香港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179倍,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价最终为每股226.00港元,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资金用途将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
拓展资料:
1、中国吉林网注意到,这是继201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京东集团在香港的二次上市。6年间,京东集团的净收入从693.4亿元增长至5769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从2.24亿元增长至107.5亿元,年度活跃用户数从0.47亿增长至3.87亿,仓储面积从130万平方米增长至1700万平方米,员工数从3.3万人增长至22万多人。
2、目前,京东集团业务布局涵盖零售、物流、技术服务、健康、智能产发、智联云和海外等多个领域。 据悉,通过在香港上市,京东集团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增强规模经济,进一步通过增强用户互动和扩大客户群体来提升用户体验,提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能力。根据稍早前信息披露,京东2020年将有12座亚洲一号拟投入使用,在原有一二线城市布局的基础上,亚洲一号在低线城市的布局正在进行3、其中,华北区4座,东北区4座,华中区2座,华东区1座,西南区1座。 而在东北区中,长春长德亚洲一号一期“包含”其中。据悉,京东物流常德亚洲一号占地4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集物资集散、仓储加工、多式联运、城市配送、信息处理、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电商营业中心,将大幅提升京东在吉林区域的物流效率,并能够向更多外部合作伙伴开放赋能。
8. 京东物流要上市了!其对行业有何影响
我注意到京东物流是带着巨额亏损上市的,目前在互联网股价暴涨的情况下,很可能仍然获得较大的估值。
因此这次上市实质是新 科技 公司对于传统行业公司的又一次深重打击,告诉我们老的那一套打法不行了。
其上市体现了三重意义:
1、传统产业市场越来越快被 科技 资本的力量蚕食;
2、傍大款成为 时尚 ,只要有名就会有钱;
3、上市必然成为京东管理层套现的手段!
从上市报表来看,京东物流一如当年京东一样的亏钱!
2020年,京东物流前九个月的亏损达到了创纪录的22.7亿,销售收入达到495亿元人民币。
虽然是亏损,但是没关系,它的收入比起第二位的物流公司还是高出了几倍,可以说京东物流的主要大客户就是京东,京东自营已经是国内第一了,物流能不多吗?
如此重的大股东依赖,伴随着巨大的利益输送,可以说,京东的送货价格上抬一个百分点,那么京东物流就能扭亏为盈。
要知道刘强东在京东,由于采取了合伙人制度的金股,虽然他的持股只有15.1%,但是却拥有78.5%的投票权,那么该给京东物流多少,价格多少,完全由东哥说了算。
反过来,京东物流的大股东京东控股,在开曼群岛注册,控股京东物流75%以上,其中刘强东占有的股权应该大大高过15%吧。
我是不信他会把大量的股份分给他口中的“兄弟们”!
那么,这样一来,依托着京东集团的京东物流一旦上市,肯定又会造成一个新的首富。
上一次京东 健康 上市市值3000亿,东哥已经不知道赚了多少了。
这次京东物流上市,不知道他又要前进多远。
反正各位上车的股民好好祈祷他少套现吧,我看这个估值低不了。
只是原来在美国上市的京东集团,并没有听说有京东物流多少的股价,可怜了美国人民的股东!
今天把京东的医疗板块拆了,
明天把物流板块拆了,
据说还有京东云!
这个玩法和当年马云从阿里巴巴里抽出支付宝如同一辙, 目前Jingdong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由美国上市的jd.com控股100%,完全由它孵化的,只是上市之后,各种摊薄,或者新融资,估计慢慢就转到管理层的手里了。
何况,香港市场,
真的人傻钱多快来。
本来放在京东集团里,物流这一块名声不显,现在如果在香港市场吹大成个3000亿,也不可,
不止,说不定5000亿!
反正港股的股民们不读报表,只认京东,他们还以为京东来港上市了呢。
这么看,5000亿也不是梦,超过美国上市的京东集团又如何。
厉害!
虽然京东物流亏损20多亿!
虽然它上市主要是为了圈钱!
但是我不得不看好它!
因为人家嘴对嘴导流,销售订单就是多啊!
谁也否定不了!
看看下面京东与国内其它物流公司的比较就知道:
看这个表格,京东的仓库面积是第二名的5倍,收入是第二位的2倍,市场份额也2倍于第二名!
假设第二名是顺丰 科技 ?
今天顺丰 科技 的收市价为116.47元,市值为5230亿,截至9月的2020年销售收入为1096亿元啊,并不是京东招股书里所谓的195亿元。
这个有点假喔。
当然顺丰的1096亿收,绝不仅仅是物流收入,顺丰还有电商,还有丰巢什么嘛,所以顺丰物流的专业度应该比不上京东物流。
即使这样,京东获得顺丰一半的估值,也超过3000亿港元了!
再加上京东的品牌溢价,以及 科技 溢价。
我认为京东上市后的市值应该超过5000亿港元!
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其实有了踏踏实实的市场份额, 科技 什么的都不算个事,顺丰菜鸟还不会这些物流高 科技 。
只要 科技 力不是压倒性的,都是锦上添花罢了!
不过刘强东习惯标榜自己的 科技 化,IT化,愿意给自己公司贴金,也有不少创意。
不说比菜鸟强,但是比顺丰还是强不少的。
仅仅看京东的快消品解决方案,就包括了领先的全渠道存货管理、根据业务需求优化库存、货架期监控、多种联运、准时配送(这里必须赞)、基于预测的动态存货、保税仓储等功能。
家电的物流链,更是京东的拿手好戏!
在我的购物体验中,京东物流是京东打造品牌电商的核心保证,其总体用户体验性和效率,比起顺丰来,还是强过一筹。
所以,京东物流上市,可以算是我国的顶级物流公司的一次IPO,如果预期到未来,超过5000亿港元也是可期的,如果低于3000亿的话,我可能也要买一手了!
虽然它是亏损的,但是强东还是比较可信的!
如果京东物流能达到5000亿港元估值的话,估计美国的京东控股也会水涨船高。
就算摊薄到70%的股份,那这部分股票价值就有3500亿,约合500亿美元。
现在京东的总市值也就是1612亿美元,看来美国市场早就预估到这次的上市,从12月18日至今,已经涨了30%了。
先涨为敬!
总结一下:
京东物流的上市主观上来说是趁着互联网暴涨的东风,从京东剥离上市,更好地提升了整个集团的市值,并给高管更多套现机会。
客观来看,京东无论从技术服务实力,和市场份额来说,都具备着双重优势,有望成为物流第一大股。
老的行业巨头终将远去!
菜鸟不出,
谁与争锋!
9. 京东快递股票多少钱一股
京东在美国上市,在2017年的10月24号,12点左右,京东的股价大概是38.75美金一股。可以参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