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港股A股教育股继续全线大跌,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是要“凉”了吗
确实可以这样说,因为教育本身就不应该有太强的功利性,我也非常支持目前关于教育的这些措施。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家长开始越来越焦虑,很多人担心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同时也担心孩子在同龄人中的竞争败下阵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进一步降低所谓的教育焦虑,因为教育本身就不应该是如此具有功利性质的一种行为。
一、教育类的股票全线大跌。
最近的股市非常疯狂,震动也非常大。目前上证指数的跌幅已经超过了2%,创业板的指数也达到了2.85%的跌幅,美股市场也出现了重大行情。关于目前大家非常关注的教育板块的股票,目前教育板块的股票受到了严重影响。我们经常提到的好未来已经在短短几天暴跌了70%,新东方在短短几天暴跌了50%以上。
❷ 教育股大跌的原因
教育股大跌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颁布了有关教育的新政策。在 2021 年 5 月份召开的中央会议中,强调了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压力过大的问题,并且突出强调了校外培训机构的问题,因此国家要取缔某些不合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为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负。许多教育股所属的上市公司正是以线下培训、在线培训为主要业务,因此大部分教育股都受到了影响。
部分教育股代码
1、 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股票代码是 09901 ,股票简称为新东方;
2、 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的股票代码是 TAL ,股票简称为好未来;
3、 精锐国际教育集团 的股票代码是 ONE ,股票简称为精锐教育;
4、 豆神教育科技 ( 北京 ) 股份有限公司 的股票代码是 300010 ,股票简称为豆神教育;
5、 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 的股票代码是 00667 ,股票简称为中国东方教育。
❸ 高途、新东方、好未来跌超50%,中概股全线暴跌的原因是什么
新东方等中概股股价大跌的原因,可能跟一些外部的政策原因有关系。因为国家现在在大力的打击这些教育培训机构,不想让他们影响教育的公平。所以他们就不得不转型。新东方可以说是自己的全线业务都已经停止了。因为新东方所有的这些业务全部都是给一些人培训英语,所以根本不是没有办法再进行这些业务了。
但是股价下跌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股市就是非常受舆论环境,还有外部的政策环境影响的。他们的企业收益减少,股市肯定也是会下跌的。所以上市公司就非常会受这些因素影响。所以好多公司都不会把自己的公司选择上市。如果要是选择上市的话,就有可能被好多外部环境影响,然后公司的利益就会受损。但是新东方估计在上市的那一天,一直没有预料到他们能够被禁止的。所以世事难料。
❹ 学而思网校要倒闭了是真的还是假的
继新东方之后,学而思也在11月13日一早宣布,该公司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将于2021年12月31日截止!
有网友表示,有幸见证过一个时代......
停止!学而思正式宣布!股价瞬间大跌5%
今日(13日)一早6时许,好未来(前身即学而思,2013年8月19日正式更名为好未来)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在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将于2021年12月31日截止。
据好未来官方微博:好未来深刻认识“双减”的重大意义,坚决拥护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双减”工作的各项要求,依法合规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将于2021年12月31日截止。在此之前,将保质保量完成用户已报名的此类课程服务。
好未来表示,将发挥长期以来积累的教研及科研优势,积极拓展科技服务和素质教育等业务,并将继续致力于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该消息出来之后,好未来盘后暴跌超5%。
这一消息今天也登上了新浪热搜,引发关注。
据南方都市报,有家长告诉记者,他为孩子报了学而思网校的数学课,此前,学管老师曾给她推荐科学启智课的体验课,并介绍以后的数学课可能会变成该课程。而在好未来正式宣布后,她再次咨询学管老师,而学管老师回应:“目前我还无法告知您,具体我也在等通知。”
官网信息显示,好未来的前身学而思成立于2003年,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目前,好未来旗下拥有学而思培优、学而思网校、学而思1对1等品牌。
一场疫情加速了在线教育的发展,更是推高的学而思的股价。2020年,股价涨了一倍的好未来,在2021年2月17日达到90.96美元/股之后,一路下挫,截至目前,股价报收4.4美元/股,股价暴跌近96%,总市值也从高位的510多亿美元下跌至目前的28亿美元,总市值蒸发3110亿元。
❺ “高教概念股”持续下跌,中教控股两日跌逾42%
去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至今,高教股在一夜变天的教培市场面前瑟瑟发抖,股价纷纷跟跌,市场一片萧条。
当市场上部分投资者认为高教概念股利空已逐步出尽,经不住行业高成长性和低估值的“诱惑”而建仓时,却被近日的一条传言泼了一盆冷水。
惨!一条条大阴线给高教股雪上加霜
本周开始,在港股市场上市的高教概念企业迎来了一波剧烈跌幅,无一企业能幸免。
作为业务规模最大的民办高教企业,中教控股(00839.HK)成为“最受伤”的一家企业。1月25日-26日,中教控股股价突然放量暴跌,两日累计跌逾42%,创下2018年初以来新低。相较于“双减政策”前股价最高点20.8港元/股,中教控股26日收盘价低至6.46港元,蒸发掉300多亿港元市值。
宇华教育(06169.HK)则遭连续三个交易日的大阴线冲击,股价累计跌近3成,创下2017年3月以来新低。
而新高教集团(02001.HK)、希望教育(01765.HK)、民生教育(01569.HK)、东软教育(09616.HK)和中国科培(01890.HK)等民办高教企业亦连续几个交易日大跌,曾经百亿市值的多只股票,目前市值只剩下20-40亿港元。
券商:市场传言真实性存疑
此次引发高教股集体大跌的传闻是什么?
近日,有传闻称,在上周末(1月22及23日),一封匿名邮件发到多家教育股相关投资方,称监管部门约谈美港股上市学校教育公司,并在三方面收紧监管。
根据传闻,此邮件要求上市公司做到如下几点并签署会议纪要:
1、对于学校资产,VIE结构将不再合法;上市公司的报表中不能再有任何学校资产。
2、不能再以任何形式进行收购并购学校资产,也不能以任何形式扩大办学规模。
3、不能随意涨学费。
以上三点可简单概括为:禁止各类民办学校(包括高等和职业学校)的上市、收购、扩张和上调学费。 这一规定,不免让人联想到去年导致K12教育培训市场一夜雪崩的场景,因为“双减政策”对K12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与此次高教行业传闻的政策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
近日的市场恐慌情绪之所以在高教板块盛行,是因为不少投资者认为这或许是高教行业的另一个“双减政策”,毕竟“双减政策”和民促法刚生效不久,市场担心高教行业不排除也会遇到同样的黑天鹅事件。
财华社留意到,在去年“双减政策”出台前一天(2021年7月23日),市场有消息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将发布。虽然新东方(09901.HK)和好未来(TAL)等多家教育机构当时回应表示并未收到通知,但资本市场的情绪已跌落谷底,导致当日大部分中概在线教育股纷纷大跌,跌幅在20-40%之间。
由此看来,作为受政策影响非常大的行业,去年以来教育行业神经紧绷,一则负面传闻就能击穿投资者的心理防线,以至于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到高教和职教等细分领域,这种情绪至今依然未消散。
对于此次高教市场的黑天鹅事件,有券商发表了看法。
1月26日,国元国际在晨报中称,2021年以来受教育行业政策不确定性干扰(尤其K12阶段),民办高教行业估值下行,当前估值处于 历史 低位。该券商认为,结合2021年落地的两份职业教育重磅政策,以及近期教育部官网的各类公示文件,该传言真实性存疑。
此外,安信证券旗下安信国际称,经与希望教育、中教控股、东软教育公司沟通后,多家上市公司管理层表示没有见过官方文件,亦没有参加官方会议或接到官方通知。
因此,安信国际认为传言资讯是假消息,文件格式不对,内容夸张。同时,安信国际仍坚持认为职教、高教是受政策鼓励,不会被打压。相信国家会对职教有更明确的发展规划,短期市场杀跌迎来布局良机。
数家企业紧急发公告,难挽股价颓势
没有哪家上市企业愿意看到股价无休止大跌,往往会紧急向市场披露澄清公告。
股价经历了连日重挫后,中教控股、希望教育和中国科培终于安耐不住了,接连发布了相关公告。
1月26日午间,中教控股在公告中表示,“集团遵守法律法规,业务运营正常”。同时,中教控股还提到国家多项对民办职业教育的鼓励政策,意在指出近日市场传闻不可信。
中国科培和希望教育也分别在在1月25日及26日发布了公告,大意也是“公司尊法守法,业务运营正常,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然而,上述三家公司的公告也“扑不了火”。中教控股公告披露后的午盘,其股价依然持续走低,最终收跌33.4%;希望教育26日午间发布的公告亦未能支撑股价企稳回升,在午盘期间维持弱势震荡行情;中国科培亦是如此,26日股价大跌6.2%。
券商的“辟谣”和上市公司的“澄清”,都不能扭转高教股1月26日糟糕的走势。在教育行业风声鹤唳的今天,资本市场的投资情绪一直都非常低迷,至今依然在担心潜在的政策风险。
本文源自财华网
❻ 被投资者不看好未来,特斯拉股价接连暴跌,三天内蒸发200亿
3天之内,继跌破800美元关口后,特斯拉股价再次失守700美元。
截止美国当地时间2月28日,特斯拉股价连续暴跌27.37%,报667.99美元,市值缩水至1227亿美元。
目前,特斯拉长期市盈率超过80倍,远远超过亚马逊1997年上市时的50倍,彼时的全球互联网行业正处于泡沫破裂前夜。
事实上,华尔街分析师们曾对特斯拉的2020年平均股价做出预测,目标定价为493美元/股。
而在这波连跌之后,特斯拉的股价依旧高出该平均数近25%。
功夫拍案
股价暴跌背后,其实还是反映出投资者对特斯拉未来的“不信任感”。
事实上,特斯拉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无人驾驶,可以说是十分领先。但这些领域的技术探索还远远没有结束,其马太效应也尚未完全角成。
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抑或是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或许还需要再“加把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好未来现在怎么样了
好未来现在从低谷期走出来了。
7月唤晌29日,好未来公布了截至222年5月31日的223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净收入从上年同期的13、85亿美元下降到本季的2、24亿美元,降幅为83、8%;净亏损为438万美元,亏损同比大幅收窄57、1%。
值得一提的是,新财年第一季度以来,好未来的股票企稳回升袜链轿,表现优于标普5指数。从市告肆场情绪来看,好未来已经从低谷期慢慢走出来了。
❽ 9天跌去一个茅台,美国对中概股的全面围剿开始了吗
互联网行业真的不行了吗?
01
中概股继续暴跌
3月11日,对全体投资海外上市中概股的投资人来说,都是一段难以抹灭的记忆。
滴滴暴跌44%,雾芯 科技 暴跌36%,在此之前的3月10日,逸仙电商暴跌39.5%,贝壳暴跌23.9%,爱奇艺暴跌近22%。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创纪录单日-10%。
3月14日,中概股在港股的表现再次刷新下限,阿里巴巴(09988.HK)跌超10%,股价续刷新低。美团(03690.HK)跌超15%,腾讯控股(00700.HK)跌超7%。
整个恒生 科技 指数一天之内被拉下将近10个点, 9天跌掉一个茅台, 历史 罕见。
此情形只能用股灾来形容。而在此之前,中概股已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大跌。
从2021年开始,中概股总体跌势惨烈,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诠释了什么叫做 “大跌不言底” 。
而且这种以国家为单位的股票下跌,近二三十年只出现两个, 一个是中概股,另一个是俄罗斯的海外上市股。
一年多的时间,不少个股累计跌幅惊人。
图源:格隆汇
272只在美上市的中概股,2021年以来合计有244只股票股价出现下跌,占比约九成。
这里面又有178股累计跌幅超过50%!占比约为三分之二。
其中31股累计跌幅超过90%,股价几乎跌空! 拼多多、贝壳、滴滴出行、爱奇艺2021年以来累计跌幅均已超过80%。好未来、雾芯 科技 、新东方、新蛋、金山云、涂鸦智能跌去90%以上。
市值累计跌去1.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10万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这一年来,中概股的市值缩水了俄罗斯一年的GDP,约等于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GDP的10%以上,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财富的建立需要一点一滴,日复一日的积累,但摧毁财富只需一朝一夕。
面对集体普跌,哪怕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也不能幸免。
阿里巴巴上市7年半时间里:收入从525亿,增长到7172亿,增长13.7倍;净利润从234亿,增长到1432亿,增长6.2倍。
但股价却在7年半的时间里跌回原点。
02
阿里巴巴与比特币
人与人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也许不是生与死,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你买的比特币,我买的阿里巴巴股票。
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美上市, 股价93美元;比特币当天是408美元。
七年多过去,2022年3月14日, 阿里巴巴是86美元;比特币是39000美元。
人们常说,每个人离财富自由只有三只十倍股的距离。其实不尽然,也许你离财富自由,只差了在合适的时候买入比特币。
买入阿里巴巴,财富不增长,反而缩水8%;买入比特币,七年暴涨百倍,立马实现财富自由。
比特币为什么能涨这么厉害?很大概率,是因为他们正好站在了资本炒作的风口上。
从近期原因看。疫情原因,全球大放水,市场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与日俱增。我们都知道,黄金是非常能抗通胀的硬通货,原因无他,稀缺而已。黄金每年产量就那么多,而且总量不会增加,只有超新星爆炸才会产生黄金。
巧了, 比特币的数量也是有上限的 ,挖比特币最多只能挖出来2100万枚,而且要等到2140年才能全部挖完。也就是说比特币的数量比黄金还要少,所以基于同样的道理,在全球大通胀的背景下,比特币的稀缺优势充分体现。
可仅仅因为总量稀缺,是无法解释比特币面世十来年一路暴涨,一路走牛的行情的,原因几何?
其实,比特币真正的底层逻辑在于, 它是个很好的投机品,非常适合炒作价格。
首先,比特币天生带有“货币革命”的基因,它的出现可以看成一个货币实验,也就是把货币里面的国家属性给剔除了,也就是去中心化。
从实物货币—纸质货币,下一个货币形式大概率会是虚拟货币,“货币革命”有多大的市场想象空间,不言而喻。
如此便赋予比特币无限可能性和想象力。
其次,比特币是个完美的投机品 。总量有限,高度控盘,知名度高,天生的通缩性等等。 再贱的东西,就算是一坨狗屎,一条内裤,只要有足够的热度,足够的资金进出,也能给他炒到天价。
站在风口,趋势赋能,总量稀缺,投机属性拉满,比特币自然能十倍、百倍、千倍增长。
03
阿里巴巴为什么“拉胯”?
在这种泥沙俱下的大环境系统性风险面前,个人、个体公司再多的折腾,也是螳臂当车。
比特币能涨上天,是顺应了大势。
阿里巴巴等中概股的下跌,也是同样的逻辑——大势不再眷顾他们。
许多人以为中概股是在“杀估值”,这个预判是错误的,中概股实际上是在“杀逻辑”。
除开疫情、经济下行、互联网存量见顶、国内共同富裕掀起反垄断浪潮等等因素外,拨开迷雾看本质,导致中概股一路下跌,直至股价近乎跌空的最核心因素,是政策风险。
本质是中美关系在未来的不可预见性,以及中美对抗的超高市场风险(被清算、退市)。
做好一件事,需要八方合力;搞坏一件事,只需一方拆台。
川普在任内推出了一个《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它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必须遵守PCAOB的审计标准,需要提供审计底稿,这东西很敏感,我国证监会是不同意的。
根据《法案》细则,从2021年年报开始算起,只要不配合,就要被纳入“预摘牌名单”。
今年是第1次,如果连续3次被纳入名单,理论上美国证监会SEC很快会将公司从交易所退市。
这几天,一共有5家中国公司在披露完Q4业绩后第一次被纳入了“预摘牌名单”,这说明《法案》真的正式落地了。
他们算是给中概股进入名单开了个头,后续陆续会有大量中概股被纳入名单,上三次,就退市。
所以,中概股一跌再跌。
再换个通俗易懂的讲法:
假如你是俄罗斯人,你在乌克兰有个超市,那么现在两国交战,你的超市会怎么样,是不是命运都被捏在乌克兰手里了,就是人家乌克兰民众去你超市玩“零元购”,你也有苦说不出。
中概股现在就相当于这个超市,命运都在美国人手里。
是去,是留,一切主动权,在美方;只要中美关系继续恶化,可以把你的上市公司在美国全部退市。
如果你是中概股的股东,你会怎么办?
只有立马把手里的中国公司股票全部出售,恐慌式出逃自然带来市场恐慌,一旦信心崩塌,股价跌成什么样都不奇怪。
股市本身就是个信心市场!
中美脱钩加速,两个合作逐渐淡化,竞争关系日趋明显。中概股被制裁是美国的必然选择,大部分中概股在未来三年内有很高的概率将要退市,那么这些企业必然要寻找其他地方“二次上市”。
最近a股又在准备全面注册制,接海外上市中概股回家的制度障碍即将被扫清。
不管是股市,还是其他什么投资, 买的是未来,卖的是现在。
当现实风险累积,未来不再可期,中概股的下跌实际已是意料之中。
❾ 北京、上海等多地小学暑托班来了,教育股发生了哪些变化
北京市教委宣布,将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受到此消息的影响,教育股全线大跌。关于北京、上海等多地小学暑托班来了,教育股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首先,几个知名教育品牌的股票都全线下跌,并且跌得非常严重。其次,因为今年对校外培训监管越来越严格了,所以大部分教育股跌幅惊人,有些教育股甚至都达到了70%左右的跌幅。最后,北京市决定将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而且会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等,并且收费也是适当的,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免费。学生和家长可以优先考虑一下学校暑期托管的服务,比外面的教育机构优惠得多,而且家长也放心。
一:好未来、新东方、精锐教育等知名教学机构股票跌幅严重。
几个知名教育品牌的股票都全线下跌,并且跌得非常严重。
关于北京、上海等多地小学暑托班来了,教育股发生了哪些变化?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❿ 上市9年首次亏损,好未来能否迎来“好未来”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31日电(赵佳然)近日,好未来发布了其截至2019年5月31日的2020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公司在该季度遇到了上市9年以来首次亏损。财报显示,2020财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好未来的净亏损为730万美元,营业收入也下跌了23.6%。
有业内人士指出,新东方在线、好未来旗下学而思网校等校外培训机构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客成本持续增加的情形或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慎液手“烧钱模式”难持续,培训机构应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让盈利情况更为稳定。
由盈转亏,股价应声大跌
好未来前身为学而思,于2003年创立,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国内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学教育机构。2013年,集团更名好未来,拥有学而思培优、学而思网校、家长帮、励步英语等品牌。
好未来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净收入7.028亿美元,同比增长27.6%,但低于市场预期。归属于公司的净亏损为73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6680万美元;经营利润从上年同期的7500万美元下降到5730万美元,降幅为23.6%。
好未来称,由于在多个投资标的上产生的价值损失,导致公司长期投资减值损失5060万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该项金额的970万美元扩大了四倍多。
未来,公司称2020财年第二季度的总净收入预计介于两者之间 8.957亿美元和9.167亿美元,同比增长28%至31%。好未来首席财务官罗戎表示:“展望未来,我们的长期发展战略保持不变。我们将致力于线下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继续投资于新技术和其他方案,以加速在线业务的发展。”
财报发布当日,好未来股价应声大跌,开盘后跌幅一度达到14.64%,报收于33.24美元,跌幅11.38%。在埋圆此之前,今年以来好未来股价已上升超过40%,而高瓴资本也在第一季度增持好未来455万股,持有市值总额达到4.3亿美元。
花的比赚的多,“烧钱”模式难持续
从财报上看,好未来在营收增长放缓的同时,营销费用却在大幅增长。
公司第一季度的销售与营销费用从去年同期的9450万美元增长到了1.554亿美元,增幅上涨64.4%。对此,好未来称,销售与营销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为扩大活动推广力度,以及增加了对营销人员的补偿。
有观点认为,从过去几个季度的变化来看,综合考虑下一个季度暑期营销大促的影响,好未来2020财年第二季度的营销支出可能再创新高。
另外,好未来本次财报中长期投资减值的情况也较为明显:在2020财年第一季度,由于在多个投资标宽嫌的上产生的价值损失,导致好未来长期投资减值损失5060万美元,去年同期该项金额仅为970万美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培训机构营销费用接连上涨,与近年来相关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和规范有关。培训机构应通过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烧钱”营销的模式不可持续。
对于部分机构线下布局较多,却主推线上教育的情况,储朝晖认为,目前培训机构竞争的核心在于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吸引消费者买单。该举措可能是机构出于平衡、融合线上线下业务而采取的策略,而线上与线下培训仅为形式、价格不同,不构成核心区别。(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