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盈亏 » 股票大涨监管大跌不监管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股票大涨监管大跌不监管

发布时间: 2023-04-14 09:17:48

㈠ 股票涨幅多少会被监管

三种情况下,股票会被停牌。1、普通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卜睁,涨跌幅累计超过20%;2、S股票、ST股票、*ST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跌幅累计超过15%;3、换手率:连续三个交易日,换手率超过30倍,累计换手率超过20%。
一支股票在3天内涨幅超过20%,属于价格波动异常判历,证交所会对它进行停盘限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消息披露后才能继续开盘交易。
比如前几天很多股票三天的涨幅都超过了20%,但由于同期大盘的涨幅也在15%左右,因此,这些股票只不掘弊搜过领涨了大盘5%,是不会停牌的。

㈡ 股市的监管很重要,应该如何进行监管呢

引言:股市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而监管者的主要作用是,首先应该承认股市是一个市场在市场当中是会进行交易的,而监管者做的所有事情是来维护这个市场的公平和公正性,避免让大多数投资者进入到股市当中就总是吃亏,赚不到钱,那么也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监控系统性的风险,如果过多干涉市场的话,是会让整个市场的资金出现问题,股市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市场,是反映出整个GDP的,所以监管者所能做到的就是紧紧的盯着这个市场,如果出现了一些风险的话,要及时的告诉有关部门进行调控,还可以通过宣传或者各种刺激政策让市场涨起来让大家赚到钱。

总结

最后股票交易是一种投资,行为进入之前是需要做好一些准备的。

㈢ 股市上涨问询,下跌不问询,这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怎么理解

如果公司股票出现异常上涨或下跌波动,就会收到监管机构的问询函。一般情况下,股票出现剧烈上涨受到的关注会远高于股价大幅下挫,因为股票异常上涨会引导投资者跟风投机,监管担心的是利好破灭后市场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

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抑制冲动性投资

虽然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不是一件好事,但一家公司股价下跌的真正原因终究与问询函无关,最终是和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股东或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相挂钩的。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很差,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失去信心,股价的下跌将是必然。监管在高涨时发送问询函,也是给投资者一个信号,提示投资者认真考察公司的业绩水平和目前的股价是否相匹配,调整好心理预期,理性进行投资。

综上所示,公司收到监管问询函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进行正常回复,不必担心股价会下跌,问询函和后续价格的涨跌没有直接关系。监管层作为证券市场的管理人,希望企业融资和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都能够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监管担心股票的上涨引发过度投机行为,让人忘记股市的风险。

个人认为问询函作为一种提醒手段,要根据市场情况谨慎使用。在牛市市场氛围积极的情况下能够起到提醒投资者冷静的作用,但在熊市市场氛围冷清的时候更多地应该提振投资者和市场信心,不要一味地打压上涨热情,不利于股市的长期发展。

㈣ 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在连续3天涨幅在20%以上的话,这只股票会不会被监管

一支股票在3天内涨幅超过20%,属于价格波动异常,证交所会对它进行停盘限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消息披露后才能继续开盘交易。

㈤ 股票如果不受证监会监管,持续高涨或者下跌,市场受到的影响最坏能到什么程度

就是有证监会档宏管的话还会。大涨或念坦者是下跌股票分为牛市和牛股。这个怎么说呢?影响是非常仔蠢桐大的,如果没有监管的话,他可以猛涨,也可以猛爹,然后呢?损失更多的都是吃股票,持有者。

㈥ 股票上涨被问询,下跌不管不问,这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吗

股票只要涨三四个板就发送监管函,打压自查,反之股票跌三四个板,甚至二三十个板,没人管没人问,来一句下跌是正常走势,并没有任何异常。

这种做法是个人都知道不正常,股市只许不许上涨,只许下跌;意思就是股市或者股票上涨就打压,股价下跌自由落体是应该的,这就是口中高喊的保护中小投资者们利益。

A股市场越保护,中小投资就会亏损越大,理由只有一点“A股只能做多赚钱,不能做空赚钱”,但管理层管理股市就是不许涨只许跌,这明摆着就是跟股市制度对着干。

总之真正想要保护A股中小投资者利益,最好的就是学美股的,长期走价值投资,只要股市一下跌就稳定市场,很快又修复震荡走高。

股市保持震荡上扬,股票新高不断,股票上涨起来,给中小投资者带来投资回报,这就是真正的保护中小投资利益。

打着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口号,实际上是越保护中小投资者们利益,中小投资者损失就会更加大,越保护亏的越大,这就是A股市场真实面目,完全就是披着羊皮的狼。

㈦ 监管期如果股票继续涨怎么办

如果继续上涨,应该考虑设置一个获利点。物极必反。上涨到一定程度后,股价就会下跌。如果不及时卖掉,可能会赚得更少。而在股票异常大涨的时候需要谨慎控制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关注函是证监会十分常见的一种监管形式,很多的上市公司股票都收到过关注函。监管期股票继续涨在一定程度上会被证监会视为交易异常的股票。

㈧ 股票涨多少会被监管

股票价格波动触发门槛为30%和60%,停牌时长为10分钟,既警示了交易风险,又保证了交易连续性和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拓展资料】
注册制改革推动了IPO的市场化。在股票发行注册制下,监管部门不再对拟上市发行股票的价值进行定性审计,而是给予投资者价值风险判断,让投资者基于市场原则进行买卖。这样,对于注册制改革的下半年来说,有必要在交易环节改革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和规定,让投资者尽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价值判断进行交易,防止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限制自由交易,给资本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开放时,创业板注册制下IPO的前五天是没有价格限制的,然后实行20%的价格限制,其实是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保驾护航。是基于整个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内在运行规律的一系列配套改革。其目的是通过不受限制的交易,使新发行的股票尽可能形成市场化价格,发挥价格机制在配置资本资源中的作用。
根据中国结算最新数据,2020年7月投资者人数增加242.63万,投资者总数一举突破1.7亿。1.7亿投资者中,自然人投资者数量达到1.69亿,占比超过99%。我国资本市场自然人投资者比例达到99%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交易制度改革要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推进,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市场化定价机制之间取得良好平衡。特别是目前我国中小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还没有完全角成,短期投机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果完全放开涨跌幅限制,股价将大幅波动,最终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实际利益。因此,创业板股票及相关基金的价格上限调整为20%,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自由交易,也为制度调控留下了空间,防止股市大幅波动。总的来说,在推进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过程中,涨跌幅限制提高到20%,有利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稳定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流动性,极大地推动创业板市场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价格发现效率。

㈨ 股市上涨问询,下跌不问询,这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怎么理解

股市是为大资和国资解决债务和融资圈钱,不是为你散户投资,只把你们当韮菜,还老问这些问题有意义吗?傻啊

股市是受资本,利益驱动的,大A股的尿性相信大多数股民都有切身体会,指数在三千点左右晃荡了好多年,涨不上去,下跌也跌不了太多,如此循环往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论购买力的话,我们是第一名实至名归,但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不匹配这一殊荣。

A股的问询制度由来已久,对个股短时间涨幅过大的行为给予适当的关注以及发问询函,这些都是常规操作,在上市公司没有明显利好的情况之下,一只股票的上涨显然不符合它的预期,所以监管层发问询函也就自然而然了。

但作为一只下跌中的个股,同样没有明显的利空因素,为什么监管层却很少关注呢?主要还是我们的制度不够完善,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监管制度,也没有一个统一监管标准。所以在个股下跌的时候,我们总是在寻找其中下跌的原因,也许是受大盘下跌的影响,又或者受到外围市场的压力。

其实很多时候,监管层的一些决策都明显带有控制意味的,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调整是最符合心里的一种体现,如果一但违背这个原则,那吗就是一种挑衅,不治治你怎么能够体现他们的存在呢,很多话不能说得过于直白,过审很难通过,就举几个例子吧!

创业板注册制出来后,其主要思路还是引导资本的流向,流入到那些真正需要融资的上市企业,但事与愿违,注册制发布后的表现未能按照管理层的意图走,其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健全的制度,在发布之前我就说过,如果没有相应的对冲机制的话,将会是一地鸡毛,我不相信管理层不会想不到这些问题,是有意还是无意忽略都不是我们能够讨论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20厘米的玩法在没有风险对冲的情况下,有这么大的利益驱动,谁还愿意去玩5厘米,10厘米长度的呢?如果在发布注册制的同时发布一些相关的对冲机制,那吗谁还有这样的勇气冒险打板,炒作,比如实行T+0交易,只要实行T+0,游资也好,机构也罢,谁还有胆子这么毫无顾忌的爆炒垃圾股,低价股。

后来的发展如我所料,新华网的一篇文章直接就把它打入凡尘,或者说打入地狱,这样的骚操作也只有他们能这么干了,是借他人之手来缓解自己的决策失误,堵悠悠众口还是其他,大家自己去细品。反之我们看看新华网的股价,市盈率1500多倍,盈利能力那是惨不忍睹,连自己家的股票都可以例如到垃圾行列了,还有这么大的勇气去评价其他人,这也是奇葩之处了,当新华网的股价一路瀑布的时候,相信所有被埋在创业板的朋友都会拍手叫好。

市场还很脆弱,我们需要小心呵护,池塘也还很小,大水漫灌是有风险的,一味的求大,求强只能适得其反,有进有出才不会堤毁人亡,只进不出的后果现在不正在显现吗。

前有中芯国际上市融资500多亿美元,市场都用了一个多礼拜才消化完,现在又有蚂蚁集团300多亿美元的融资,后续还有金龙鱼,这些巨无霸对市场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个人认为,对于现在短缺的行业,补全我们国家短板的企业可以给予更多资助,给予方便快捷的上市融资,这是完全可以的,那吗对于那些不是那么重要的企业就先暂停上市,先把我们的市场呵护好,等成长后在上市也不迟,负重前行走不远,也做不强。

股票异常波动上涨就发问询函,股票下跌就不发问询函,这个事太频繁了,个人觉得不对。

股票上涨就发问询函,这样就明确的误导,或者说暗示股票不能涨!更有甚者股票涨一个涨停板,就发“问询函”,那股票就不能涨吗?而股票几个跌停,甚至十几个跌停,使得该股的交易停滞,处于实际非流动状态,没了流动性,这问题很严重,却不发问询函。这就变相的鼓励股票的下跌。

管理思路一直都是“风险是涨出来的”,股票上涨就会带来风险,价格高了,股票就会处在高位,万一股票下跌就会有大部分人亏损。股票下跌,股价往下走,是在往安全地带行进,是该股实际情况的体现,是价值回归。股票上涨容易使人疯狂,失去理智。股票下跌会使人更加冷静,更加小心。股票上涨容易培养股市的投机赌博心态,而股票的下跌就能够让人更清晰地认识到股市的风险。股市上涨,让人尝到了甜头,然后跌下来,让人吃到苦头,反差太大,会产生更大的意见和不稳定因素。股票下跌,反正是也没有尝过甜头的,只是在一个方向上面吃苦,反差不大,最多只是抱怨而已,适合稳定市场情绪。股市上涨能给股民带来财富,赚钱的人多了,也就不想干实事了。而且赚钱的人往往会抽取一部分资金离开市场,对下一步的融资扩容相当不利。而亏损后资金一般都会安静的呆在股市里,而且会老老实实去干实事来弥补股市中的亏损。

作为股民入市,就是为了股市的增长而去实现财富的增长,A股长期萎靡不振,人心思涨。问询函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要慎用,对市场干扰过大的行政手段能不用最好不用,让市场去调节。如果成了误导人们股市只能跌不能涨的思路,会影响人们参与股市的热情,不利于股市的长久发展。尊重市场,顺应市场,才能赢得股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