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和记黄埔退市后股票怎么卖
在股市当中,股票退市对于投资者而言,相当不友好,让投资者亏损的几率非常大,刚好也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股票退市的内容。
为大家综合整理了一份多个优秀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顺便免费分享给大家,趁着文章还在,赶紧点击收藏吧~【紧急】机构牛股名单泄露,或将迎来爆发式行情
一、股票退市是什么意思?
股票退市也指的是上市公司不符合交易相关财务要求以及其他要求等等,要么自主终止上市或者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况,会出现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
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是退市的两种方面,能够由公司自主决定的属于主动性退市;普遍是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风险等原因,导致了被动性退市,得到了来自监督部门的惩罚,即吊销《许可证》。如果公司想要进行退市的话需要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很多人都不会去判断一个公司到底是不是好公司,或者对股票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了解不充足最终致使亏损,在这里有免费的股票诊断平台,把股票的代码直接输入进去,即可看你买的股票到底好不好:【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二、股票退市了,没有卖出的股票怎么办?
当股票退市,交易所有会进行整理,有一个整理期,意思就是,倘若股票符合退市条件,强制退市就产生了,那么可以在这个期间把股票卖出去。把退市整理期过完了,这家公司就要退出二级市场了,再进行买卖就不允许了。
如果你是股市小白,最佳选择是买入龙头股,别什么也不了解就砸钱,小心白白打了个水漂,以下是我归纳的各个行业的龙头股:【吐血整理】各大行业龙头股票一览表,建议收藏!
如果过了退市,整理期之后,股东还将股票留在了自己的手里,就只能够在新三板市场上来进行相应的买卖交易了,退市股票可以在新三板进行处理,朋友们,如果你们需要在新三板买卖股票,想要进行交易还得在三板市场上开通一个交易账户。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股票退市后,存在“退市整理期”,在这一期间,虽然可以选择把股票卖出。然而实际上对散户是很不友好的。股票有朝一日进入退市整理期,最先一定是大资金出逃,小散户的小资金是很难卖出去的,由于时间优先价格优先大客户优先是卖出成交的原则,因此待到股票被卖出去了,股价现在已经降低很多了,散户亏损的就已经十分严重了。在注册制度之下,散户购买了退市风险股所要面临的风险也是巨大的,所以说万万不能买入ST股或ST*股。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⑵ 港交所第一权重股,香港交易所市值最高的股票
在香港上市的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石油
香港本地的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和记黄埔
⑶ 和记黄埔来头很大吗
李嘉诚的单位.资金实力雄厚.而且他的产业比较多元化.我接触过和记黄埔地产,他不像单一房企开发商一样,靠房产这一块做经济支撑,如果楼市不好或者大调控的话,单一房企的股票和现金流的压力就比较大。但是和黄这种多元化产业集团,就基本没有现金流的困扰。说的接地气点就是鸡蛋不放一个蓝子里。
⑷ 李嘉诚旗下公司上市暴涨,目前李嘉诚的身价有多高
他从前当了亚洲首富和我国首富几十年,现在的我国首富马云,许家印,马化腾的身价都在400亿左右了,那么李嘉诚真的资产缩水了仍是现已藏富了呢?李嘉诚也从前表明过,他们对首富的头衔现已失去了喜好。
李嘉诚现已退休了现在假设李嘉诚父子真的私有化长实,那么他们也将大赚一笔,等于说他们将用几百亿的资金就就可以控制几千亿的资产。看到李嘉诚这些扑朔迷离的资本运作,你不得不佩服他,难怪许多人说李嘉诚才是真正的华人首富了。其实不仅是华人首富,就是放眼全球也没几个人可以跟李嘉诚相提并论了。李嘉诚善于藏富,这是潮汕富豪的特点,他们都喜爱闷声发大财。
李嘉诚在财富榜上的身家是300多亿美元,其实是大大被压抑了,假设李嘉诚愿意把市值释放出来,那么他的身家将大涨两三倍。这还不算上李嘉诚许多没有上市的资产。李嘉诚从商60多年,阅历了风风雨雨,真正的实力怎样是晚辈们可以相提并论呢?
⑸ 也许你还知道不少名人的创业故事,他们的哪句话给了你触动试着举出一例。
名人的创业名言
1、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马云
2、回头看我的创业历程,是不断寻找不断纠正的过程。--吴锡桑
3、工作上的执着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意志。--张近东
4、压力是躲不掉的。一个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还要耐得住压力,耐得住冤枉,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这很重要。武林高手比的是经历了多少磨难,而不是取得过多少成功。--马云
5、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获得了别人不具备的经历。--马云
6、一流高手是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以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中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你敌人;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马云
7、我觉得真的是不缺钱,想法也满天都是。中国缺的是有一个想法,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把这个想法不断坚持做下去的人。--马云
8、创业前,很多困难你都不会把它认为是困难,当它突然成为你的困难时,很多人会承受不了压力,就放弃了,这样的人一定是不能成功。--史玉柱
9、思路决定出路。--王振滔
10、“创业其实首先就是创新。我们要有一个真正创新的点。这个创新的点,并不是你随便想出来的一个小窍门或是比较有意思的想法,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当你有了创新点后,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你的能力或是企业的能力与创新相结合。”简晶如此说。--李永胜/张思/公维锋《三十而谋》
11、人不能把什么都设计好了才上路。--张若玫
12、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马云
13、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说压力,我认为选择什么不做是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在这过程中受到的诱惑太多了,每一个新的概念都可以做很大的东西。在商业上的策略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黄明明
14、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往往是苦尽甘不来的,要随时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人才和资金是所有创业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张本伟
15、阿里巴巴在路上发现小金子,如果不断捡起来,身上装满的时候就会走不动,永远到不了金矿的山顶;还是不管小金子直奔山顶。--马云
16、作企业要讲竞合环境。现在全世界的环境也是一个竞合的环境。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丢失信念 --杨宁
17、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都一定是时势造英雄,千万不要英雄造时势。顺流而上,这是手法。形势好了,大家才有机会成为英雄。只有成为英雄后,才有可能去适应时势改造时势。--朱骏
18、我认为世界上有四种壁垒,第一叫制度壁垒,比如中国移动,别人干不了,需要有牌照;第二是资金壁垒,动辄要几百亿美元,一般人干不了;第三是技术壁垒,有专利保护,别人也不能干。第四是稀缺性资源的占有,这就是我这个行业的壁垒,比如说整个写字楼我把它都占了,签了独家的协议,别人就很难干。--江南春
19、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李嘉诚
20、文学表达与文学思维并不是一回事,前者能让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更有魅力,而后者却能让一个有魅力的企业家失去成就。--刘建强《企业家的“文学主义”》
21、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升
22、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学院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他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王均瑶
23、事在人为,也就是说,办事就要找人,而且要找对人;人找得多了也不行,少了也办不成事;办不同的事找不同的人。现在,我已经弄清楚了。--陈镇光
24、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税收。只有消费者股东银行员工社会合作伙伴六者的“均衡收益”,才是真正意义的“可持续收益”;只有与最大多数人民大众命运关联的事业,才是真正“可持续的事业”。--牛根生
25、办成改革的产物,而不是改革的对象。--陈慕华
26、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对我们这些男人们,革命才是身体的本钱!你的企业你的事业停步了,你还有什么本钱!--冯仑
27、一个业务出身的领导者,不管他的业务能力有多强,如果创业若干年后他在专业领域的动手能力上仍然是自己的团队中最出色的,那他一定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因为好的领导者是靠判断力靠制订和管理标准吃饭的,有什么样的判断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样的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刘东华
28、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抛弃你。--刘东华
29、对信念的偏执创造奇迹。历史是这样写就的,竞争版图是这样重划的,世界是这样改变的。--孙宏斌
30、人类常犯的基本错误就是忽略前提。他不知道,一旦忽略了前提,在不同前提下所作的貌似正确的一切结论都是荒唐可笑的……--刘东华
31、互联网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时候最好喝。--马云
32、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佚名
33、是谁成就谁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两个人都是创业者,所以我们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我能够把雅虎做得好,那就是我的成功;他能够把软银做得好,那就是他的成功。--杨致远
34、我们创业的时候没有想到去赚钱,所以有了钱以后也没有说是达到目标。赚钱不是我们创业的原因,也不是我们到现在该走还是不该走的原因。有了足够的钱财,真正的好处就是给我个人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能力去真正做我想要做的事情,我喜欢做的事情。这些事情还是雅虎。--杨致远
35、创业企业应该牢记,自己与小企业有本质的不同--有明确的最终目标去为之奋斗。这个山头打不上去,马上撤;一条路走不通,迅速换一条,调整是最普遍的现象。其实,名片网创业前期也有许多大企业作风的后遗症:凡事一定计划要战略,甚至要站在VC(风险投资)的角度考虑。现在我们不会了,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已经明白公司现今能顺利发展,是靠调整出来的,不是靠战略规划出来的;是靠灵活应变灵敏的嗅觉和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得以实现的。
⑹ 谁清楚,李嘉诚蛇吞象,当初6亿是如何60亿和黄。我很想知道
和记黄埔,是香港第二大英资洋行,资产价值六十多亿港元。而长实只是一间资产不到7亿的中小型公司。李嘉诚不但控得和黄,还做到兵不血刃,他由此而被誉为“超人”。和黄一役,李超人究竟有何超人高招?
李嘉诚退出九龙仓角逐,将目标瞄准另一家英资洋行——和记黄埔。
和黄集团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和记洋行;二是黄埔船坞。和黄是当时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财阀所控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记洋行成立于1860年,主要从事印度棉花、英产棉毛织品、中国茶叶等进出口贸易和本港零售业。初时规模名气不大,远不可与怡和、置地、邓普、太古等洋行相比。到二战前,和记有下属公司20间,初具规模。
黄埔船坞有限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43年,林蒙船长在铜锣湾怡和码头造木船。船坞几经迁址,不断充资合并易手,成为一间公众公司。到20世纪初,黄埔船坞与太古船坞、海军船坞并称为香港三大船坞,形成维修、建造万吨级轮船的能力。除此,黄埔船坞还经营码头仓储业。
二战之后,几经改组的和记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该家族与怡和凯瑟克家族、太古施怀雅家族、会德丰马登家族,并列为本港英资四大家族。20世纪60年代后期,祈德尊雄心勃发,一心想成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大牛冲天,展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把黄埔船坞、均益仓、屈臣氏等大公司和许多未上市小公司归于旗下,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祈德尊掐准了本港人多地少,地产必旺的产业大趋势,关闭九龙半岛东侧的码头船坞,将修船业务与太古船坞合并,迁往青衣岛,并将其他仓场码头统统转移到葵涌去发展。腾出的地皮,用来发展黄埔新村、大同新村、均益大厦等。祈德尊满天开花大兴土木,地产成为集团的支柱产业。
传媒说祈德尊是个“食欲过盛、消化不良”的商界“大鳖”。他一味地吞并企业,鼎盛期所控公司高达360间,其中有84间在海外。祈德尊虽长有“钢牙锐齿”,“肠胃功能”却太差,“腹泻不止”——不少公司状况不良,效益负增长,给他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幸得股市太旺,祈德尊大量从事股票投机生意,以其暂获弥补财政黑洞。
1973年中股市大灾,接着是世界性石油危机,接着又是香港地产大滑坡。投资过速、战线过长、包袱过沉的和记集团掉入财政泥淖,接连两个财政年度亏损近2亿元。1975年8月,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解救,条件是和记出让33.65%的股权。汇丰成为和记集团的最大股东,黄埔公司也由此而脱离和记集团。
汇丰控得和记洋行,标志着祈德尊时代的结束,和记成了一间非家族性集团公司。汇丰物色韦理主政。1977年9月,和记再次与黄埔合并,改组为“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韦理有“公司医生”之称,但他一贯是做智囊高参辅政,而从未在一间巨型企业主政。又因为祈德尊主政时,集团亏空太大,公司医生韦理上任,未见其妙手回春——和黄的起色不如人们预想的好。
乘虚而入,是战场常见并有效的战术。李嘉诚在觊觎上九龙仓的同时,也垂青和记黄埔。 他放弃九仓,必然要把矛头对准和黄。 舆论皆说,和黄一役,足见李嘉诚是聪明绝顶的人。
其一,李嘉诚成全包玉刚收购九龙仓的心愿,实则是让出一块肉骨头让包氏去啃,自己留下一块瘦肉。因为九龙仓属于家族性公司的怡和系,凯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会以牙还牙,殊死一搏反收购。包氏收购九龙仓,代价沉重,实际上与怡和大班打了个平手。怡和在港树大根深,收购九龙仓,必有一番血战恶战。
反之,沦为公众公司的和记黄埔,至少不会出现来自家族势力的顽抗反击。身为本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黄集团,各公司“归顺”的历史不长,控股结构一时还未理顺,各股东间利益意见不合,他们正祈盼出现“明主”,力挽颓势,使和黄彻底摆脱危机。
只要能照顾并为股东带来利益,股东不会反感华人大班入主和黄洋行。这便是李嘉诚最初的出发点。
其二,李嘉诚权衡实力,长江实业的资产才6.93亿港元,而和黄集团市值高达62亿港元,蛇吞大象,难以下咽。和黄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锁零售业,是一家极有潜质的集团公司。本港的华商洋商,垂涎这块大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为和黄在本港首席财主汇丰的控制下,均暂且按兵不动。
李嘉诚很清楚,汇丰控制和黄不会太久。根据公司法、银行法,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性业务。债权银行,可接管丧失偿债能力的工商企业,一旦该企业经营走上正常,必将其出售给原产权所有人或其他企业,而不是长期控有该企业。
在李嘉诚吸纳九仓股之时,他获悉汇丰大班沈弼暗放风声: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的和黄股份的大部分转让出去。
这对李嘉诚来说,不啻是个福音。长实财力不足,若借助汇丰之力,收购算成功了一半。
其三,李嘉诚梦寐以求成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为达到目的,李嘉诚停止收购九仓股的行动,以获汇丰的好感。
李嘉诚卖了汇丰一份人情,那么,信誉卓着的汇丰必会回报—还其人情。这份人情,是否是和黄股票,李嘉诚尚无把握。
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李嘉诚拉上包玉刚,以出让1000万股九仓股为条件,换取包氏促成汇丰转让9000万股和黄股的回报。李嘉诚一石三鸟,既获利五千九百多万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购的九龙仓让给包氏去收购,还获得包氏的感恩相报。
在与汇丰的关系上,李嘉诚深知不如包玉刚深厚。包氏的船王称号,一半靠自己努力,一半靠汇丰的支持。包氏与汇丰的交往史长达二十余年,他身任汇丰银行董事(1980年还任汇丰银行副主席),与汇丰的两任大班桑达士、沈弼私交甚密。
李嘉诚频频与沈弼接触,他吃透汇丰的意图:不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黄经营良好。另一方面,包氏出马敲边鼓,自然马到成功。
1979年9月25日夜,在华人行21楼长江总部会议室,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举行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持稳的李嘉诚以激动的语气宣布:
“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在场的大部分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有记者发问:“为什么长江实业只购入汇丰银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购入其优先股?”
李嘉诚答道:“以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间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其地产部分和本公司的业务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
李嘉诚被和记黄埔董事局吸收为执行董事,主席兼总经理的仍是韦理。
记者招待会后的一天,和黄股票一时成为大热门。小市带动大市,当日恒指飚升25.69点,成交额4亿多元,可见股民对李嘉诚的信任。李嘉诚继续在市场吸纳,到1980年11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诚个人共拥的和黄股权增加到39.6%,控股权已十分牢固。其间,未遇到和黄大班韦理组织的反收购。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注:包玉刚入主的怡和系九龙仓不属独立洋行),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李嘉诚以小搏大,以弱制强。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6.93亿港元,却成功地控制了市价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按照常理,既不可能,更难以令人置信,难怪和黄前大班韦理,会以一种无可奈何、又颇不服气的语气对记者说:
“李嘉诚此举等于用美金2400万做订金,而购得价值十多亿美元的资产。”
⑺ 中国股市盘子最大的前十名
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神华、中国人寿、招商银行、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交通银行。这十只大盘股既是盘子最大也是流通市值最大的。
证券之星问股
⑻ 和记黄埔股票交易所是真的吗
和记黄埔股票交易所是假的。只有香港证券交易所,和记黄埔只是一只股票,香港李家控股的。
⑼ 哪里有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的始末
兼并重组
【点睛】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释义】兼并重组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个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谈古说今】兼并重组是经济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我们的思维中,一般都是大鱼吃小鱼,有实力的企业兼并较弱的企业。然而这并不一定适用于香港超级富豪李嘉诚。在李嘉诚的发家史上,用旗下的长江实业收购巨无霸和记黄埔就是其最负盛名的一场兼并,这也是世界华商史上一次了不起的收购,这场收购战役的成功为李嘉诚问鼎华商首富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
和记黄埔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记洋行,一部分是黄埔船坞。和记洋行成立于1860年,到二战之后几经重组落入当时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祈德尊家族之手。黄埔船坞的历史可追溯到1843年,到20世纪初已经颇具规模,拥有维修和建造万吨巨轮的能力,已然是香港三大船坞之一。在香港70年代初,祈德尊家族控制的和记洋行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兼并控制了黄埔和其他300家公司,而且打算筹集资金发展地产,然而过度的扩张使得它债台高筑,逐年亏损。1975年8月,为了充实资本,和记洋行以三分之一股权的代价获得汇丰1.5亿港元的注资。汇丰于1977年将其改组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
李嘉诚收购战役的序幕也自此拉开。尽管汇丰物色了卫理来打理这家巨型上市公司,但是集团亏空太大,短时间内很难有起色。这一切都被李嘉诚看在眼里,此时在他心中已经有了收购的计划,大鱼吃小鱼的历史即将在李嘉诚手中被颠覆。令人惊讶的是李并未立马收购和记黄埔,而却着手收购起当时香港最大的货运港九龙仓,控股九龙仓的怡和这时候坐不住了,马上作出了反收购的反应。但是以怡和的流动资金也未必能购得足够的股票以保证绝对的控股地位,于是找了香港第一财团汇丰来帮忙,汇丰大班沈弼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亲自出马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希望他能不看僧面看佛面,卖个面子。此时的李嘉诚却秘密会见香港船王包玉刚,他深知一代船王对货运港的渴望,提出了一个一石三鸟的交易,李嘉诚将九龙仓股票转给包玉刚,而包玉刚则将和记黄埔的1000万股股票给了李嘉诚,并帮助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到这时李嘉诚才露出了真正的目的,而此时他的收购等于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李嘉诚以虚打实,放弃收购九龙仓,给了汇丰面子,汇丰自然会回报一份人情,与此同时船王包玉刚也正凭借其与汇丰深厚的关系在其中斡旋,李嘉诚仅以7.1元每股就获得汇丰手中9000万股和记黄埔的股票,是当时市价的一半!而且汇丰还同意李嘉诚只要先付20%的定金,相当于用2400万美金作定金购得十多亿美金的资产。这样一来,加上从船王包玉刚那里购得的股票,李嘉诚共持有和记黄埔39.6%的股权,从而达到了成功控股的目的。李嘉诚旗下的长实资产仅6.93亿,却控制了62亿港元的和记黄埔,成为香港第一个控得洋行的华人。消息传出,整个香港轰动了,各路媒体纷纷报道,李嘉诚的事业也从此飞速发展。
在整个收购过程中,李嘉诚展示出了超凡的精明。九龙仓是一间家族企业,想收购必然会受到家族势力的顽强抵抗,代价会很大,而和记黄埔作为一间公众公司,只要照顾好各方利益,就可以兵不刃血的拿下,他是把骨头留给包玉刚啃,而把肉留给自己吃。可见兼并重组可能毁掉一家公司,也会使一家公司快速发展,关键就是看收购的水平和收购后资产整合的能力了。
⑽ 包玉刚为什么不要和记黄埔,只要九龙仓
早上起床翻看了点李嘉诚掀起世纪大战的新闻,里面有关于你的疑问的解释。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包玉刚是世界十大船王之首,他最大的资产是货运船,收入来源是靠货物运输,而石油运输是一大块。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石油危机,各国开始在本国土自主开发石油,包玉刚预见未来自己的货运业务会大幅下滑,所以亟需拓展陆地业务。而九龙仓拥有香港非常丰厚的资产,除了地产、物业,还包括航运码头、交通运输等。这也是李嘉诚秘密收购九龙仓股票的原因。李嘉诚后面退出,也是因为太多大佬垂涎于它,而李嘉诚当时属于新贵,不敢得罪九龙仓的实际控制人怡和洋行所请来的调解员-汇丰的沈弼,因为以后李要开展业务还需汇丰支持。所以相比较而言,九龙仓的价值更大,特别是对包玉刚而言。李嘉诚是退而求其次。
第一个问题,不是9000万股就能控制,二是汇丰拥有和记黄埔9000万股,是和记黄埔最大股东,李嘉诚通过收购这部分股权,即可达到他收购和记黄埔第一步。且李嘉诚是分期支付,第一次只需要付20%,约:13亿港币现金,李是支付得起的。
多少股份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