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入门 » CV2X概念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CV2X概念股票

发布时间: 2023-02-13 07:36:55

① 互联网巨头入造车局 谁最被看好

11月14日,长安汽车宣布将携手宁德时代和华为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26日,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三方合资的高端品牌“智己汽车”正式签约;30日,科大讯飞与广汽集团成立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如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所言:“目前汽车产业的变革类似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过渡,目前汽车的转变时期好比2010年智能手机的转化时期。”显而易见,互联网巨头们与传统车企的联手正在加快这场变革。与车企们合作造车的阿里们实力都不低,但这场关乎未来的争夺战中,已经入局的阿里、华为、科大讯飞谁是更强的那一个?

在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技术领先的科大讯飞此前已入局汽车智能化领域多年。过去十年间,科大讯飞汽车化智能产品在中国主流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车厂的覆盖率达90%,累计用户突破2500万人。

未来的合作中,科大讯飞称将为传祺新车装上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的“汽车大脑”,消费者或许能在传祺新车上感受到深度人车交互的新体验。

汽车智能化已然成为未来趋势,在这方面造车新势力走在了前头。眼下传统车企已经开启了追赶的步伐,互联网巨头们的入局带来了更多可能,不可否认,阿里、华为、科大讯飞都有其优势所在。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见,未来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数字经济行业精选:四维图新


在交通出行与自动驾驶数据领域,受“滴滴事件”与“特斯拉事件”等影响,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日益趋严,而高精密地图作为强监管时代下最重要的 汽车 数据之一,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均需得到有效监管,四维图新或是受益互联网反垄断的龙头公司之一。


在互联网反垄断的背景下,教育、交通出行、金融等涉及国计民生与数据安全的重要行业竞争格局将呈现规范之势:行业龙头企业过去所面临的垄断互联网巨头平台的流量与资本不对称竞争压力显着改善,尤其是具备国资背景的行业龙头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拐点。在计算机行业中,教育领域的科大讯飞、交通出行与自动驾驶领域的四维图新或是最受益互联网反垄断的两家上市公司。


在交通出行与自动驾驶数据领域,受“滴滴事件”与“特斯拉事件”等影响,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日益趋严,而高精密地图作为强监管时代下最重要的 汽车 数据之一,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均需得到有效监管。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多年积累了技术、股东背景和客户资源三大核心优势。


1)技术方面,持续高研发投入,技术研发人员占比接近70%,与工信部等政府部门以及产业联盟携手制定多项行业技术标准。


2)国资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股东融合,前两大股东中国四维(隶属航天集团)和腾讯,分别持股8.61%和4.59%,国资背景有利于公司获得资质牌照、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腾讯的互联网基因则为公司提供流量与资本助力。


3)合作伙伴和客户涵盖乘用车、商用车、系统商、互联网、政企、高校等多个领域,已构建起完善的合作伙伴生态。


华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产品Petal地图选择四维图新提供全方位数据技术支持而非互联网巨头,进一步印证了互联网反垄断背景下行业格局的重要变化。


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开发者及企业伙伴,华为推出了地图服务平台Petal Maps Platform,并提供地图能力(Map Kit)、搜索能力(Site Kit)、定位能力(Location Kit)和规划能力(Navi Kit),其搜索能力已经能够支持10亿+数据量和70多种语言,以更强的理解能力解读用户意图。


与此同时,在海外市场,华为于2020年开始先后推出了Petal Maps APP1.0和2.0版本,在推出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MAU增长了13倍,服务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2亿+POI数据、6.5亿+门店地址,且能够实现每周千万级的数据更新,持续为Petal Maps Platform赋能。


而国内市场上,2021年12月23日的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则成为Petal Maps车载地图的首秀。根据四维图新公开披露,公司对华为Petal的导航地图及衍生的应用服务和其地图开发平台提供全面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公司在相关垂直领域积累了近20年服务B端的核心know-how,始终保持技术领先。



北京四维图新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四维图新”)成立于2002 年,公司第一大股东四维总公司,隶属于国资委直属的航天 科技 集团,是国家测绘局于1992 年创建的唯一专业从事测绘的国家级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四维图新业务涵盖导航业务、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业务、车联网业务、芯片业务、位置大数据服务业务,是中国第一、全球前五大导航电子地图厂商。


起步积累阶段(2002-2010 年) :聚焦电子导航,市占率行业领先四维图新成立之初,主要从事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业务,业务覆盖车载导航、消费电子导航和电子地图导航等三个细分领域。在车载导航电子地图与GPS 手机地图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市占率位居行业首位。


车载导航领域,据Frost & Sullivan 数据,自2003 年起公司连续七年在车载导航地图市场市占率超60%,占有绝对领先地位。消费电子领域,截至2010 年9 月,公司在GPS 手机预装导航电子地图市占率超70%,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多元化扩张阶段(2011-2017 年) :外延合资+并购,业务全方位拓展收入结构单一,客户集中度高,行业竞争加剧。由于公司一直专注于导航电子地图领域,造成收入结构单一,2009 年导航电子业务收入占比约90%。车载导航业务处于 汽车 前装市场,客户集中度高,公司主要收入受限于有限客户(2011 年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达71.33%),面临天花板。


同时,电子地图制作资质逐步放开,底层测绘业务的场景变多,行业竞争加剧,网络、高德等互联网地图厂商主打免费策略不断抢占市场,导致公司在导航电子地图领域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消费电子导航业务,随着当时第一大客户诺基亚的倒下,公司消费电子导航领域收入也持续萎缩,从2011 年的3.8 亿元,下降至2013 年的0.54 亿元。


通过并购与成立合资公司不断扩宽业务范围。面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公司通过收购及成立合资公司模式快速向地图编译、车联网、 汽车 电子芯片、自动驾驶等相关领域拓展。


公司先后收购荷兰地图编译公司Mapscape、中交环宇、中寰卫星、图吧导航、杰发 科技 等企业,2012 年公司与丰田 汽车 成立合资公司图迅丰达(公司持股51%)提供车联网运营服务,2014 年引入腾讯战投(目前持股4.62%),与HERE 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搭建全球位置服务平台,并前后在美国硅谷、荷兰、新加坡、日本东京等地设立全资子公司。


至此,公司业务涵盖导航地图业务、车联网业务、 汽车 电子芯片业务、自动驾驶业务、位置大数据服务业务五大板块,实现“五位一体”业务布局。


迎风起航阶段(2018-至今) :完善五位一体,打造“智能 汽车 大脑”2017 年,公司提出“智能 汽车 大脑”战略愿景。截至2021 年公司在导航领域市场份额稳定在30%左右,未来将在持续保持导航业务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加速推进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自动驾驶、 汽车 电子芯片、位置大数据、车联网等新业务的商业化进程,完善“五位一体”业务布局。



受益于新车装配率的提升和乘用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我国车载导航市场以及车载导航电子地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瞻研究院数据,2018 年我国车载导航电子地图市场规模达到42.02 亿元,预计2024 年将达77.6 亿元。


从前后装比例来看,车载导航前装市场份额在不断提升。博思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我国车载导航前装市场出货量及占比不断提升,2017 年前装市场出货量为453.2 万部,前装份额达21.7%。随着车联网及自动驾驶行业的快速发展,及车厂对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预计车载前装导航份额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内前装车载导航市场四维图新市占率38.55%,排名第一。易观数据显示,2018 年第2 季度中国前装车载导航市场出货量为84.60 万台,环比下降4.60%。其中,四维图新、高德、易图通分别以38.55%、31.50%和22.97%占据中国前装车载导航出货量市场份额前三位。



公司商用车辆业务主要由子公司中寰卫星研发运维。中寰卫星成立于2004 年,由中国卫通、中国四维、北京卫星电信研究所共同投资组建。2009年4 月,公司随中国卫通重组进入航天 科技 集团。2013 年3 月,经航天集团批准,四维图新首次对中寰卫星增资,成为控股股东,2017 年12 月再次收购大股东所持37.4%股权。


目前,中寰卫星成为四维图新控股子公司,是四维图新旗下商用车智能网联技术服务高 科技 企业,四维图新持有47.88%股权。2020 年5 月,中寰卫星与一汽解放、一汽创新基金、罗思韦尔、知行家共同出资设立鱼快创领智能 科技 (南京)有限公司,持股35%,五家公司将进一步开展商用车联网业务,共同开拓商用车后装市场。


中寰卫星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北斗商用车智能联网服务运营商。公司产品布局商用车车联网平台、智能副驾、智能金融保险、托托新物流、智能网联大数据产品及智能硬件。


同时,推出寰游天下供应链服务平台,将业务运作流程线上化,实现运输全过程可视化管理,降低协同成本,提升企业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公司已为8 家主流商用车厂制定商业化智能网联服务方案,由公司智能网联技术产品服务运营支持的商用车已超过100万,国内商用车联网领域市占率达70%。




2021 年2 月,四维图新完成40 亿定增。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3.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40 亿元,发行对象包括外资投资巨头、国内整车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平台等16 家机构和个人。


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投资于智能网联 汽车 芯片研发项目、自动驾驶地图更新及应用开发项目、自动驾驶专属云平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其中,智能网联 汽车 芯片研发项目拟投资总额16.40 亿元,拟投资自动驾驶地图更新及应用开发项目10.91 亿元,拟投资自动驾驶专属云平台项目7.35 亿元。


本轮募资将成为四维图新“智能 汽车 大脑”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最近5G 网络的应用落地, 汽车 智能化推进不断加深,为了积极应对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四维图新推出了“智能 汽车 大脑”战略,通过借助产业伙伴间的投资资金,加大公司技术创新和研发实力,打造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以及车规级芯片等核心业务的高壁垒,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完善公司在自动驾驶产业的战略布局。



智能网联 汽车 芯片研发项目。四维图新将开发面向不同市场的SoC芯片,其中包括智能座舱芯片、车联网芯片、高阶智能座舱芯片和视觉处理芯片等。

自动驾驶地图更新及应用开发项目。该项目是面向自动驾驶产业领域的自动驾驶地图更新及应用的开发。本项目建设基于高精度地图的HDMS,包括自动驾驶信息数据库、服务平台、服务体系,最终实现自动驾驶地图数据的获取、上传、分类、清洗、矢量化、差分、更新、发布等功能,并实现地图数据实时在线处理及服务功能。


自动驾驶专属云平台项目。该项目是公司开拓的新产品线,通过此前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积累的技术、数据和行业经验进行产品化和云化,为车厂及其他行业客户提供自动驾驶专属云。可为车厂提供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服务、自动驾驶测试数据集、自动驾驶服务研发平台以及自动驾驶专属云平台搭建服务。


公司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业务主要包括提供ADAS 地图、HD 地图、合规存储及托管、自动驾驶云、自动驾驶仿真、高精度定位及融合定位、可面向全场景的全栈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


截止2021 年6 月末,公司ADAS数据主干网络道路里程覆盖全国公共开放可通车道路,具备亚米级精度及小时级更新发布能力,可实现与第三方基础导航数据在导航及ADAS 功能上的无缝切换和在线离线无缝对接。HD 地图数据实现重点城市主要开放道路覆盖,支持全国高速道路及城市快速道路全部32 万公里数据的周期性更新及发布,满足L2~L4 自动驾驶、5G/C-V2X、高速公路列队跟驰、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此外,在相关政策以及市场需求推动下,公司在数据合规服务以及全栈式解决方案上进展可喜,有望成长为公司业务新增长极。


公司自2016年单列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业务后,收入持续增长但较为不稳定,2017年增速约90%,2018 年增长约24%,2019 年收入同比几乎翻倍并突破1 亿元,2020 年实现收入1.07 亿元。2021 年上半年,由于商业化进程加速,同比实现71.89%增长,业务收入0.59 亿元。


四维图新芯片业务主要由旗下杰发 科技 研发运维,专注于 汽车 电子芯片设计,提供多方位芯片解决方案。目前主要芯片产品包括IVI 车载信息 娱乐 系统芯片、AMP 车载功率电子芯片、MCU 车身控制芯片,TPMS 胎压监测芯片等。2020H1,芯片业务已逐步从后装市场过渡到前装市场,并开始商业化落地。


杰发 科技 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 汽车 电子芯片设计的公司。合肥杰发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杰发 科技 ”)前身为台资联发科的 汽车 电子事业部,主攻CAR AP 系统芯片生产销售。2013 年,杰发 科技 成立,为联发科全资子公司,同年推出第一代车载导航芯片。2017 年,四维图新出资38.75 亿元高溢价收购杰发 科技 ,同年公司推出 汽车 音频功放产品。


2018 年,推出车规级MCU 芯片7811,是国内首颗32 位车规MCU 芯片,打破了车规MCU 芯片领域国外完全垄断的局面,已被多家客户导入和量产。


2019 年,推出智能座舱SOC805 芯片,获AEC-Q100 Grade 3 验证通过;发布国内首颗自主研发的车规级TPMS 全功能胎压芯片,也已于2019 年11 月量产。2021 年3 月,智能座舱SOC芯片AC8015 实现正式装车量产。杰发 科技 凭借后装市场占据优势,与在前装市场行业地位领先的四维图新互补,互相提升对方在前装、后装市场的竞争力。预计未来ADAS 芯片等多款新产品也将陆续投入市场,逐步打开我国 汽车 自主芯片行业的发展局面。


产品覆盖 汽车 芯片四大细分板块,打造全球顶尖供应链体系,累计出货量超7000 万套。公司 历史 十年专注 汽车 电子芯片研发与销售,产品覆盖 汽车 半导体领域的微控制器MCU、功率半导体(AMP 车载功率芯片)、传感器(TPMS胎压监测芯片)以及车载信息 娱乐 等四大细分领域。


芯片业务逐步过渡到前装市场,SOC 芯片AC8015 已实现量产。2021 年3 月,杰发 科技 AutoChips 智能座舱SOC 芯片AC8015 实现正式装车量产,支持Linux、Android、Linux AGL、AliOS 等多种操作系统,内置有线CarPlay、无线CarPlay、HiCar,自有成熟蓝牙协议栈,自有AVM 360 环视算法,能够提供Turn-Key 成熟交付方案。


AC8015 细化为4 个产品系列,支持一芯多屏、导航、 娱乐 、AVM 环视等功能, 涵盖从Linux DA 到入门级智能座舱等不同产品形态需求。根据佐思汽研,继AC8015 之后,杰发 科技 AutoChips AC8025和AC8035 已进入研发阶段,公司在座舱芯片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参考资料:

民生证券-科大讯飞与四维图新,显着受益互联网反垄断的AI公司-20220213

首创证券-四维图新-002405-公司深度报告:自动驾驶& 汽车 芯片铸就长期成长曲-20220315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黄波(登记编号:A0740620120007)

③ 无人驾驶概念股来看看都有哪些股票

比亚迪(002594):比亚迪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通讯研究院(I2R)签署合作协议,将联合建立实验室,整合双方在电动车领域和无人驾驶领域的强大优势联合研发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技术,打造下一代智能化电动车。

四维图新(002405):“芯片+算法+软件+地图”全面布局,致力于打造智能驾驶汽车的大脑。公司2017年成功整合杰发科技,圆满完成“芯片+算法+软件+地图”的业务战略布局落地,实现汽车电子芯片资源的整合,同时也形成了完整的数据云、内容服务、车载语音、手机互联、导航软件、地图数据的车联网全产业链布局。在巩固传统前装导航业务的基础上,公司明确提出要实现“智能汽车大脑”的战略愿景。

均胜电子(600699):智能化大趋势下,公司以超强并购整合能力为基,借助KSS+高田进军汽车安全和ADAS,依托普瑞+PCC布局车载信息系统,着力整合技术提供智能驾驶综合解决方案,有望夺取智能时代竞争高地。

千方科技(002373):公司足于智慧交通领域的长期建设,公司在V2R和V2I先发优势显着。在无人驾驶领域,公司的V2X技术上已经完成了为V2X设备路测的RSU的设备研发以及车载设备OBU设备的研发。公司目前是5GAA中国区的成员之一,并牵头成立北京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中心。

亚太股份(002284):公司是国内上市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布局最全面的公司,在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芯片,ESC执行器等领域均有布局。

(3)CV2X概念股票扩展阅读:

网络公司已启动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计划。根据规划,该无人驾驶汽车可自动识别交通指示牌和行车信息,具备雷达、相机、全球卫星导航等电子设施,并安装同步传感器。车主只要向导航系统输入目的地,汽车即可自动行驶,前往目的地。在行驶过程中,汽车会通过传感设备上传路况信息,在大量数据基础上进行实时定位分析,从而判断行驶方向和速度。网络是美股中概股中的无人驾驶概念股票。

④ 5G已来 车联网爆发在即!资本和巨头竞入 A股公司百舸争流(附股)

5G已来,哪些应用领域将率先爆发,成长为千亿新市场?

“在5G提供了网络基础设施、汽车电子软硬件普及、电动汽车加速发展这三大基础之上,车联网已成为确定的机遇,爆发在即。”中阅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孙建波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首先阐述了看好车联网的逻辑。

在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秘书长庞春霖等多位业内专家看来,车联网涉及人、车、道路等多重参与主体。其中,传感器等智能硬件、通信网络、灵敏算法等新技术和产品都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在产业链爆发顺序上,国金证券等机构认为,电动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是半导体产业的驱动力“三部曲”。

机遇当前,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电子元器件,再到车载终端,一大批A股上市公司早已“阳谋”车联网。比如,上汽集团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智能车联网等领域全面出击,闻泰科技专攻汽车电子元器件,北斗星通从导航切入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座舱方向。

完善三大基础

工信部2月19日发布《2019年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要点》,提出适时发布5G系统部分毫米波频段使用规划,引导5G系统毫米波产业发展。此前,工信部已经给车联网划出了专用频段。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中国5G全力奔向商用,车联网成为确定机遇,爆发在即。

孙建波向记者阐述了看好车联网的逻辑:一是网络基础设施,5G使得车联网的信息传输得以实现;二是汽车电子软硬件开始普及,半导体技术发展带来了传感器、芯片等硬件价格下降,移动互联网使得应用更加普及,汽车电子软硬件进入大规模应用期;三是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使得车联网具有了大规模应用的能源基础。有了这三大基础条件,人、车、外界(如路面)才能实现高效的信息交互,如此车联网才能发展起来。

庞春霖进一步强调了5G的重要性:5G对于车联网的重要性体现在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信息传输从根本上突破了时间、数量、空间和角色上的限制。因此,5G技术可成为未来车联网三大系统(融合感知系统、信息交互系统、智能计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基础。中科院微电子所副研究员王云也表示,在汽车电子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5G将解决车联网对通信网络“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关键要求。

那么,本轮车联网行情是否会重蹈2015年的覆辙——喧闹过后“一地鸡毛”呢?孙建波认为,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历程看,在具备了基础条件后,可以诞生更多的应用和需求,从而让产业形成正循环发展。

“一旦科技消费品的渗透率达到10%,对经济影响会逐步显现,行业也会进入快速爆发阶段。”孙建波强调了电动汽车对车联网的推动作用,他认为电动汽车也会遵从这一规律,3年以后进入爆发期给车联网带来更多动能。记者查阅得知,中国新能源汽车2018年销量为125.6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4.4%。有机构预测这个比例将在2019年达到6%,2020年达到10%。

庞春霖则显得比较谨慎,他认为全面的车联网爆发应该是在2025年至2030年间,爆发的标志就是5G技术的正式商业化应用完成。

“当然,如果基于5G的个人终端车联网模块推广顺利,爆发还会提前。”王云则从技术指标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提出入网比例的概念,“比如,或许入网比例达到50%,就意味着车联网爆发。”

寻找确定性刚需

车联网已经成为全球热点。赛迪的车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全球车联网高速发展,当前全球联网车辆已经达到9000万辆,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至3亿辆左右,2025年则将突破10亿辆。目前,中国、俄罗斯、西欧和北美等地70%以上的新组装车辆都已配备互联网接口。

在政策推动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快速发展契机。2018年11月,工信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接通信使用5905-5925MHz频段管理规定(暂行)》,给车联网划出专用频段。同年12月,工信部制定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促进车联网产业发展。此前,工信部、发改委等先后发布了《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多项政策。

在车联网爆发前夕,寻找到确定性的刚需,才能真正把握住投资机遇。孙建波认为,刚需是市场和行业自发发展、选择出来的,他现在只关注充电、电池、电子服务等领域,车联网应用应该交给市场和用户来选择。

结合产业经验,庞春霖则认为,车联网最核心的部分是可支持机器和机器之间信息交互、传递和决策的智能硬件(感知+计算+执行)、通信网络(短时延、高带宽、大容量)和灵敏算法(包括云计算、中央计算、边缘计算)等,这些有别于传统技术领域的新兴技术和产品都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王云则进一步点出了车用传感器、C-V2X通信技术、边缘/云计算、车联网信息安全、高精度定位、语音识别技术等具体领域。

针对2019年的产业动向,庞春霖认为,特定应用领域和通用车辆领域的自动驾驶L3级都应该是车联网务实的应用领域,并可在商业化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据悉,按照相关部署,TIAA和中国信通院在2018年已经完成智能交通无线电研究实验,可支持工信部发布的车联网应用频率和农业直联通信实验(频率5915-5925MHz),这也将加速车联网商用步伐。

资本和巨头竞入

风口之上,资本加快跑马圈地,初创公司频获融资。蘑菇智行近日表示完成了1.2亿美元的A轮融资。据悉,该融资由腾讯领投,京东、黑马纵横等共同参与投资。蘑菇智行主打移动互联网车载智能设备,提供车联网解决方案。

无人驾驶更是备受资本青睐。2月13日,无人驾驶初创公司图森未来宣布,其于2018年底完成9500万美元D轮融资,此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在此之前,美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Nuro也获得了软银旗下愿景基金的9.4亿美元融资,此前该公司已获得亚马逊、红杉资本等投资超过5亿美元。

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早已竞相入股车联网。凭借其自动驾驶开发平台NVIDIA DRIVE AGX Xavier,芯片巨头英伟达的朋友圈中不仅有特斯拉,还囊括了国内的小鹏、奇点、一汽、沃尔沃等互联网造车公司和传统车企。

BATH(网络、阿里、腾讯、华为)早已深度布局车联网领域。阿里在2018年秋已经公布了大规模的车路协同计划。在2018年10月18日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马化腾公布了腾讯做车载微信的消息,腾讯将车联网作为产业物联网的重要切入点,并制定了智慧出行战略。

在无人驾驶领域,网络已经是实力不俗的“老手”,网络在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中称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取得了技术和商业化上的突破性进展。华为也将车联网视为新赛道,在2018年6月发布了IoV平台,致力于打造连接人、车、路和其他事物的全连接智能世界。

不同于以往的“颠覆”,科技公司正在与传统车企融合发展。今年2月初,广汽集团宣布将与腾讯展开合作,共同投资10亿元设立移动出行项目平台公司。据悉,除了广汽集团,腾讯还与长安汽车、宝马、一汽、吉利控股、比亚迪、东风等展开深度合作。凭借Apollo平台,网络与奇瑞、现代、奔驰绑定。落子车联网,除了AliOS,阿里还与上汽合作孵化了斑马网络。

A股公司百舸争流

在国金证券看来,电动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是半导体产业的驱动力三部曲,至2025年,全球车用半导体市场的年复合成长率至少为11%至13%,远高于产业4%至6%的年复合增长率。

机遇当前,一大批A股上市公司早已“阳谋”车联网。作为中国汽车巨头,上汽集团在车联网领域四面出击。2018年3月1日上海市发放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成为第一批获得拍照的公司。与阿里合作的斑马网络备受行业好评,已经进入荣威、名爵、大通、东风雪铁龙、福特等品牌中。

汽车电动化,功率器件迎来发展良机。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在功率器件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法拉电子是新能源车用薄膜电容器龙头,公司“东孚扩厂项目”已于2017年完工,一期规划有配套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

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全球趋势。Yole预计到2021年,中国的ADSA(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与自动驾驶市场将达到426亿元,年均增长67%。上市公司层面,欧菲科技积极布局汽车电子,主要产品包括智能中控系统,倒车影像、360度环视系统及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ADSA产品及车身电子。1个ADSA平均要配备5个摄像头,包括1个后视摄像头和4个环视摄像头。车载镜头需求大增,联创电子在2016年就做进了特拉斯的供应链,目前公司已经给特拉斯、英伟达、Mobileye等合计研发了20多款车载镜头。

无人驾驶前夕,地图、定位导航类上市公司将率先发力,北斗星通、中海达、超图软件、振芯科技等已受到市场关注。北斗星通投融资部投资总监高建宇表示,未来两年是5G及车联网标准等智能网联重点基础支撑技术标准落地的窗口期,北斗也将于2020年完成布局成为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标准。

高建宇介绍,北斗星通已经从导航切入了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座舱方向,公司从2010年收购深圳徐港就开启进军汽车电子,之后先后收购、投资了深渝北斗、德国in-tech公司、斯润天朗、江苏泽景、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并组建了汽车电子研究院。记者查阅发现,就在2018年底,北斗星通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产能改扩建等项目。

5G助推车联网快速发展,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和OEMs(汽车整车制造商)公司都已经重金埋伏。在车载端,高新兴的前装车载终端T-Box(远程信息处理器)已经入选比亚迪供应商采购清单,后装终端OBD(车载诊断系统)主要专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进入吉利、比亚迪、长安汽车等大厂。在上游车载芯片领域,作为LTE-V(车间信息交互)标准制定的主导推动方,*ST大唐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LTE-V车联网综合解决方案,还与高通合作研发基于蜂窝车联网芯片组。

国金证券认为,2019年起,网络端是中期车联网最大投资机会,这主要包括路测单元RSU、符合车联网标准的通信基站和边缘数据中心等。*ST大唐、东软集团等均可提供相关的通信终端产品,中兴通讯已经可提供测试用基站。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5G已来 车联网爆发在即)

⑤ 加码智能网联,中科创达紧握新兴增长点

[亿欧导读]?中科创达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至201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18.4%。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在2027年将达到2127亿美元,2019-2027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3%。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头部车企也都在扩充自己的软件团队,像近年来大众集团正加速向数字化转型,2019年6月,其便宣布成立软件部门“Car.Software”,并表示该部门将在2025年内扩充至5000人。另外,传统的Tier在智能网联相关软件上也都快速觉醒和布局。

面对当前的竞争格局,赵鸿飞显得比较乐观,认为车企在软件能力上的不足,导致了其与软件企业产生沟通障碍。过去车企关注较多是总成、车身以及其他系统的设计和研发。车企没有人去理解软件,就没有办法与软件企业的软件体系对接,所以车厂软件能力的建设在当前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TIier1竞争上,赵鸿飞表示,Tier1跟自身硬件相关的软件是一定会自己来做的,属于其自竞争壁垒,但是随着产业软硬件分离,如果Tier1继续做与自身不相关联的软件和项目的话,就会限制其在其他平台上的中立性,很难再普及下一个平台。

据亿欧汽车了解,中科创达自2013年起开始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业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00余家车厂及一级供应商客户,分布于北美、欧洲、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其中有40余家知名汽车厂商,包括大众、奔驰、丰田、本田、通用、福特等。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产品化程度的提升,中科创达形成了集软件IP授权、产品售卖、开发服务于一体的业务模式。汽车前装市场进入门槛高,但进入后客户粘性大。对于2020年市场战略规划,中科创达表示,公司将借助现有客户基础持续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发力,并整合全球销售渠道。公司将通过加强核心产品的交付能力建设,形成竞争壁垒。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智能网联操作系统平台的研发投入。其2019年的研发占比营业收入达到18.6%。

对于智能网联操作系统的发展,中科创达也是下足了本金。

2月23日晚间,中科创达发布公告宣布,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7亿元,主要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研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研发、5G智能终端认证平台研发等5个项目。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单个项目的投资就达到9.2亿元。

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软件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2019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成软件业务收入7.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4%。根据工信部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软件产业业务收入突破8万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软件行业未来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5G商到来,C-V2X逐步产业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朝着协同化发展,国家11部委共同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企业在政策指引和助力下,不断突破阻碍产业发展的商业、管理和技术三大边界,驶入发展快车道。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cv2x是什么意思

【太平洋汽车网】cv2x是一种先进无线通讯技术,它能让车辆、信号灯、交通标识、骑行者和行人的通讯设备实现互联,并共享当前状态,位置及行动意图等信息。这个技术是福特汽车在中国量产首款搭载蜂窝车联网技术(C-V2X)车型。

这项技术能提升汽车对于周边环境的感知能力,从而帮助改善车辆安全性能和道路交通效率,并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C-V2X技术将与福特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系统相互协作,使车辆接收前方道路交通变化信息、以及预知传感器可接收范围以外的风险,从而提前发出预警,甚至可以在驾驶者未采取行动的情况下紧急制动。

此外,C-V2X也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辅助。正如人们依靠听觉和视觉协同工作来感知周边世界一样,该技术可以在雷达和摄像头传感器的基础上帮助车辆实现更全面的视野,大大降低由于复杂路况、恶劣天气、视觉盲区等带来的潜在碰撞风险。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曾彩红)

⑦ 鸿蒙系统相关联的股票有哪些

1、中科创达(300496)

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目前是华为的专业技术供应商,在智能手机等多个智能终端领域与其均有合作。

2、润和软件(300339)

领先的金融科技、物联网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与综合服务,目前是华为的核心合作伙伴,携手厦门市政府,打造鲲鹏超算、服务器及PC生产基地。

3、四维图新(002405)

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车联网及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地理位置相关的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与华为的合作领域主要在面向B端的导航电子地图、自动驾驶地图、V2X、智慧城市、平安园区、华为云等方面。

4、神州数码(000034)

依托覆盖30000余家合作伙伴的生态网络,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数字化产品、方案及专业IT服务。

5、新开普(300248)

业务领域向基于移动互联"产品+服务"的服务商,以及针对人才服务"平台+内容"的高校运营商转变,打造专属于新开普特色的高校综合服务战略。与华为的合作主要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

⑧ 自动驾驶龙头股票有哪些

自动驾驶龙头:华锋股份: 在车联网及自动驾驶方面,公司正在进行高性能域控制器系统开发,包括满足功能安全的系统架构和满足高级别智能驾驶的算法体系,结合超融合感知环境,可实现智能驾驶场景的应用。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4亿,同比增长-37.66%;毛利润为2348万,净利润为-3.26亿元。 联合光电: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2.88亿,同比增长5.27%;毛利润为2.561亿,净利润为3273万元。
拓展资料
1.北京君正: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1.7亿,净利润为2049万元。 意华股份: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2.68亿,同比增长101.43%;毛利润为7.364亿,净利润为1.45亿元。 兆易创新: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4.97亿,净利润为5.56亿元。 6、拓普集团: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65.11亿净利润为5.75亿元。 力合科创: 力合科创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投资的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可以应用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其产品暂未量产,深圳市柠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不在自动驾驶领域,均未与华为合作。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1.84亿,同比增长1.39%;毛利润为7.870亿,净利润为4.05亿元。
2.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前段时间联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汽车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新车装配率要超过50%,网联式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要达到10%。 自动驾驶概念股 自动驾驶概念股 而到2025年,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将进入市场。基于对产业前景的看好,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已经在这个市场上加大部署,并取得重大进展。路畅科技: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是网络Apollo生态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公司在智能驾驶、无人驾驶领域深耕已久,在技术储备和产品布局上,紧紧跟随了业界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 千方科技:携手网络,投资设立北京智能车联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启动无人驾驶V2X战略。公司深耕京津冀市场,打造智能交通产业基地,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将受益雄安智慧新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