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60岁创业今78岁没退休 已入美籍年薪近700万
运营商 财经 网 实习生牛荣莉/文
提到中微半导体公司,就不得不提到其创始人、掌门人尹志尧,他是知名的学术大牛和领军人物,在业内久负盛名。接下来,运营商 财经 网试图揭秘的人正是中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尧。
公司官网显示,尹志尧1944年出生于北京,中学就读于北京四中,后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之后,尹志尧供职于兰州炼油厂、中科院兰州物理化学所,后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
在北大待了两年,尹志尧决定出国深造,并于1980年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后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随后,尹志尧开始踏入职场,先后在英特尔、泛林半导体、应用材料公司等知名外企供职,担任核心技术人员。
在国外的半导体行业深耕多年后,尹志尧选择回到中国,并于2004年在上海创立了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自己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全权负责公司的各项事务,当时他已经60岁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微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以中国为基地、面向全球的微观加工高端设备公司,为集成电路和泛半导体行业提供极具竞争力的高端设备和高质量的服务,并在2019年成功登陆 科技 板。
由于其在半导体领域的突出贡献,尹志尧博士曾荣获过“上海 科技 进步一等奖”、“十一五”国家 科技 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等多个奖项,是半导体行业前沿领域的领军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尹志尧曾在2012年获得过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而该奖项是针对为上海市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华人设立的。
所以,尹志尧博士应该早早加入了美国国籍,公司官网显示其英文名为GERALD ZHEYAO YIN。
东方财富网显示,已经78岁高龄的尹志尧仍担任中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似乎没有退休的打算。
另外,他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20万,年薪669.68万,为高管中薪酬最高。
㈡ 60岁创办中微半导体!自研出首台5nm刻蚀机,确立了技术地位领先
近两年,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和美国等 科技 巨头相比较,技术仍是落后别人,但是国内产生所自研的技术、设备都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蚀刻机设备,国内芯片企业所自研的蚀刻机已打破海外的技术垄断。
很多人都不清楚,蚀刻机的重要性并不低于光刻机,两者皆是生产高端芯片的重点设备。
但是,我国的光刻机设备一直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很难让国内半导体厂商生产出高端芯片工艺。而蚀刻机在我国却是特别先进,用于下一代新高端工艺芯片生产,也是绰绰有余。
据了解,中微半导体的所自研的高精度蚀刻机已达到5nm,是国内半导体高端设备的顶尖存在,更是国际半导体行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满意度调查中,中微半导体公司排进世界第三,这也说明很多客户对于中微半导体产品是非常认可的。
要知道,中微半导体之所可以取得今日的巨大成就,完全离不开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尹志尧,尹志尧拥有200多项各国专利和86项美国专利,而在美国硅谷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之一。60岁时的尹志尧身披荣誉,决定携带团队回国创业。
尹志尧携团队回国,创办了中微半导体公司,并且展开对蚀刻机设备的研发,仅仅几年时间,中微半导体企业便自研出第一代介质刻蚀机,该蚀刻机采用单独操作双反台,该设备相比其它蚀刻机效率提升了30%,中微半导体也在市场上获得了好名声。
随着中微半导体的创新技术不断产出,在一段时间当中,中微半导体毅然遭到了美国技术的封锁,直到2015年期间,美国才放弃对中微半导体公司的技术封锁。
中微半导体成立的第11年,中微半导体再次自研出首台最先进的5nm刻蚀机,自此,中国的5nm蚀刻机在全球确立了5nm刻蚀机技术的地位领先。
现如今的中微半导体5nm蚀刻机设备已和台积电等芯片代工企业采购,目前,对于国内的芯片产业链来看,中微半导体已经可以长久的供应技术维持。
对于中微半导体公司的未来发展你怎么认为?
㈢ 60岁美籍博士毅然回国,赤手空拳发明中国专利半导体,后来怎样
人类最有价值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正所谓科教兴国,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尤其在科技方面,进步非常明显,很多研究几乎已与发达国家持平,但因为有些科技技术起步比较晚,还是有一些关键技术并未实现真正的自主研发,依然需要依靠进口。
在这种情况下,被卡脖子是常有的事。看到祖国这个情况,一位老科学家挺身而出,带领自己的团队回到了中国,为中国冲破技术垄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尹志尧,正因为他当时义无反顾之举,中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
优秀的家庭造就优秀的他
1944年,尹志尧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从他的祖父那一代开始,家族一直都很兴旺,受到国家的重视。祖父曾是一名公费留学生,眼界、格局都非常高。而他的父亲,也在祖父的培养下曾去国外留学,毕业后放弃国外的高薪毅然选择回到中国成了一名教授,为祖国效力。
16年前,尹志尧已经60岁了,这个已经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毅然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和名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此时的归国,他不仅带回了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技术,更是带回了自己在国外的一整个团队,足足有15人!
但因为美国对知识产权特别的监管十分严格,尹志尧及其团队只能两手空空地回来,将所有的书面材料都留在了美国。回国后,尹志尧马不停蹄地在上海注册了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并担任了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
创业初期,尹志尧及其团队遇到了很多难题,几乎是赤手空拳打天下,只能依靠自己脑子里这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从零开始。当时,西方国家拥有半导体的垄断权,中国所有核心技术都是依靠西方国家进口,为了能让祖国摆脱这种情况,尹志尧和团队开始了技术研发。
经过多年的试验,在尹志尧的带领下,这些专家们还真的生产出了只属于中国专利的半导体专利,尤其是在刻蚀机这一块,中微半导体研发的刻蚀机,竟实现了在米粒上刻1亿个字到十亿个字的突破,完完全全突破了国外刻蚀机的技术垄断。
这个技术也为我国自主研发芯片奠定了坚强的技术基础,为祖国的核心技术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尹志尧并不止步于此,为了能让祖国更上一个台阶,他的团队还在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如今,尹志尧老先生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但他从未想过放弃自己的使命,他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㈣ 中微半导体的应收账款是谁
尹志尧。中微半导体的应收账款是尹志尧,中微半导体是由原美国应材高管尹志尧带领以海归人才为主的团队创办,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研发薄膜制造设备和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大面积显示屏设备等。
㈤ 半导体设备后起之秀 | 中微半导体“杀入”5nm工艺供应链
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材料是半导体行业最上游的环节。目前来看,集成电路设备制造是中国芯片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经过20多年的追赶,中国与世界在芯片制造领域仍有较大差距。虽然中国在该领域整体落后,但刻蚀机方面已在国际取得一席之地。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后起之秀
随着近些年 社会 对集成电路的重视和大批海外高端人才的回归,我国的集成电路在这几年出现了飞速的发展。在IC设计(华为海思)、IC制造(中芯国际)、IC封测(长电 科技 )、蚀刻设备(中微半导体)上出现了一批批优秀的企业。
1、半导体设备
我们的主角中微半导体所在的领域就是半导体设备细分行业,这个行业主要有两种半导体设备,一是光刻机,一个是刻蚀机。中微是以刻蚀机为主要设备的供应商,去年12月公司自主研制的5nm等离子体刻蚀机正式通过台积电验证,将用于全球首条5nm制程生产线。
芯片,这个从前被戏称为:除了水和空气,其他都是进口的行业。最近中美贸易战的焦点就是在芯片领域,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封锁就是下令美国供应商没有经过国会批准不准买给华为芯片。这也是我们非常气愤的地方,为什么中微半导体有了最先进的设备还是会受人制肘呢?
主要是我国的短板在于光刻机,与国外先进技术有非常大的差距。为什么刻蚀机技术那么好,不能弥补这个短板吗?这就是光刻机和蚀刻机的不同,有一部分人把蚀刻机与光刻机搞混。其实两者的区别非常的大,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灵魂,而蚀刻机是芯片制造的肉体。
光刻机把电路图投影到覆盖有光刻胶的硅片上面,刻蚀机再把刚才画了电路图的硅片上的多余电路图腐蚀掉。光刻机把图案印上去,然后刻蚀机根据印上去的图案刻蚀掉有图案(或者没有图案)的部分,留下剩余的部分就是集成电路。所以说这是两个过程要用到的设备,而且这两个过程是连续的。
我国光刻机的最高水平是上海微电子的90nm制程,世界顶尖的光刻机是ASML的7nm EUV光刻机,ASM已经开始研制5nm制程的光刻机。相对来说,我国在光刻机制造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高端光刻机全部依赖进口。只能说我国的刻蚀机技术领先,中微半导体的介质刻蚀机、硅通孔刻蚀机位于全球前三。但是在整个产业链的产能和技术上,与一些大型的企业差距非常的大,所以在中美贸易战中显得很吃亏。
那我们说完了中微半导体这个单独的行业领域,现在放眼整个行业,来看看半导体设备到底在这个行业中扮演者什么角色?
2、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的发展是越来越集成化,越来越小。从早期的电子管到现在的7nm器件,一个小小的芯片上需要有几百个步骤和工艺,显示出高端技术的优越性。也正是这样的行业特点,导致整个行业非常依赖技术的创新。而半导体设备是制作芯片的基石,没有这一块芯片不可能出现。
可以看到虽然产值低,但是缺这个还真的没办法发展下游。这也是贸易战在芯片领域为什么大打出手的原因,没有先进的技术,很难发展非常广大的信息系统。可以说这一行创造的价值并不高,但是不能缺少,是高端技术的积累。
大国重器:7nm芯片刻蚀机龙头
在技术含量极高的高端半导体产业中,能与美欧日韩等国际巨头同台较量的中国企业凤毛麟角,而中微半导体是其中一家。中微半导体是一家以中国为基地、面向全球的高端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要了解中微这家公司,先不得不介绍一下公司创始人尹志尧。
尹志尧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硅谷技术大拿。
198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物理化学博士,毕业后进入英特尔中心研究开发部工作,担任工艺程师;1986年加盟泛林半导体,开发了包括Rainbow介质刻蚀机在内的一系列成功的等离子刻蚀机,使得陷入困境的泛林一举击败应用材料,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等离子刻蚀设备制造商,占领了全球40%以上的刻蚀设备市场。
以此同时,泛林与日本东京电子合作,东京电子从泛林这里学会了制造介质等离子体刻蚀机,复制其Rainbow设备在日本销售,后来崛起为介质刻蚀的领先公司。
1991年,泛林遭老对手美国应用材料挖角,尹志尧先后历任应用材料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产品总部首席技术官、总公司副总裁及等离子体刻蚀事业群总经理、亚洲总部首席技术官。
为了避免知识产权风险,尹志尧从头再来,用不同于泛林时期开发的技术,研发出性能更好的金属刻蚀、硅刻蚀和介质刻蚀设备,应用材料再次击败泛林,重返行业龙头地位,到2000年,应用材料占据了40%以上的国际刻蚀设备市场份额。
目前全球半导体刻蚀设备领域三大巨头——应用材料、泛林、东京电子,都与尹志尧的贡献密切相关。
2004年8月,已年届六旬的尹志尧带领15名硅谷资深华裔技术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回国,创立了中微半导体,并在短短数年之间崛起为全球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重要玩家。
中微从2004年创立时,首先着手开发甚高频去耦合的CCP刻蚀设备Primo D-RIE,到目前为止己成功开发了双反应台Primo D-RIE,双反应台Primo AD-RIE和单反应台的Primo AD-RIE三代刻蚀机产品,涵盖65nm、45nm、32nm、28nm、22nm、14nm、7nm到5nm关键尺寸的众多刻蚀应用。
从2012年开始中微开始开发ICP刻蚀设备,到目前为止己成功开发出单反应台的Primo nanova刻蚀设备,同时着手开发双反应台ICP刻蚀设备。公司的ICP刻蚀设备主要是涵盖14nm、7nm到5nm关键尺寸的刻蚀应用。
这里面看起来是几个似乎不起眼的数据,但里面蕴含了满满的技术含量。而中微到底是否掌握了5nm刻蚀技术,一时间众说纷纭。如今,中微半导体与泛林、应用材料、东京电子、日立4家美日企业一起,组成了国际第一梯队,为全球最先进芯片生产线供应刻蚀机。
㈥ 60岁博士尹志尧弃美回国,破冰芯片关键技术,打破美方技术垄断
中微半导体可以说是我国芯片领域传奇般的存在 , 面对美国甩出的三把制裁利刃,中微都能险之又险的躲过,并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实力研发出了等离子刻蚀机 , 让美国都束手无策,美商业部更是将该技术从国家安全出口管制名单中剔除。
组建中微半导体公司的是有着国产设备界教父之称的尹志尧 , 同时,他也是中国突破芯片技术垄断的第一人,究竟尹志尧和他的中微半导体在国内的分量有多重?他又是如何带领中微半导体从美国的三次专利大刀之下奇迹般脱身的呢?
中微半导体要做就做世界第一,做中国第一也会被别人替代 , 这句话出自尹志尧的口中,这位半导体领域的既懂技术又懂得经营的大神 , 已经专注等离子设备研发二十年之久,个人拥有的专利数多达六十多项 , 原本他能很好的在美国做一个应用材料公司的副总裁 , 只因他当年说出的一句誓言,决定只为他日归来,报效祖国。
早年,尹志尧出生在北京城内,大学毕业后 , 在甘肃兰州炼油厂工作了近十年 , 1978 年,他考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 , 在那他幸运的见到了一台内存只有一百二十 八 k 的国内最先进计算机,光是电子管做到占据了两栋大楼 , 那场面着实震撼到了尹志尧。
在那时,他的心中就涌现出中国的电脑,要拥有更多内存运行更快的芯片的想法 , 1980 年间,尹志尧父亲鼓励他去国外进修,于是尹志尧踏上了美国的 旅途, 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了博士,然后他就在硅谷内打拼 ,和快就得到了科林公司的赏识。
到科林工作后 , 尹志尧用短短数年的时间,就开发出一系列成功的产品,一举帮助科林斩获全球百分之四十的市场 , 这时新的挑战摆到尹志尧的面前,昔日霸主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向尹志尧 抛 来橄榄枝 , 希望能借助尹志尧让公司扭亏为盈。
1991 年,他到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担任副总裁 , 在这里,他参与了刻蚀机的研发工作 , 仅仅几年的时间,尹志尧和他的伙伴们就研发出新的产品,一经问世,迅速占领全球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 , 这才是全市实际上到哪里都会发光的最佳案例。
2004 年,六十岁的尹志尧再次开启新的人生挑战,他放弃美国的百万年薪,带领三十人的创业团队返回中国 , 回到国内后,尹志尧及其带回来的人共同创办了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 , 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做出了第一台国产的等离子体刻蚀机,并且采用了业内首创的双反应台,效率比国外同类型产品高出百分之三十。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什么是等离子刻蚀机 是什么, 其实它也是芯片制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 芯片制造不是说有了光刻机,所有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 芯片制造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上百道工序 , 只有光刻机是无法生产 的。
不过在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眼中 , 不管你制作多么艰难,他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尹志尧偷了他们的技术,进而对 中微 半导 体 提起了诉讼 , 花费两年半的时间,彻查成为六百多万件文件和三十多人的电脑都没有找到关于美国应用材料的图纸、技术等数据。
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只在短时间内有效 , 长远来看,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而技术上只有完全实现国产化,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和这些西方无赖摆摆手腕, 中微在连续的官司内 名声大噪 , 再加上设备质量过硬,不到十八个月的时间,就占据了国内百分之七十的市场份额,彻底改头换面了。
这绝对是国产半导体领域 , 取得了一次不可思议的胜仗。前不久,中微半导体更是推出了国产五纳米 蚀刻机 ,并获得台积电的认可 , 国产芯片的突破相信就在不远的前方了 ,虽然 说中微的五纳米克时机并不等于能做五纳米光刻机,但是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半导体领域向前跨越了意义重大的一步 ,是中国芯片崛起的必经之路。
㈦ 60岁博士,携15人团队毅然回国,冲破技术垄断做大贡献,知道是谁吗
他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实现为国家发展助力。即使不再年轻风华正茂,但是想要拼搏的精神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信念也不会因为身穿洋装而动摇。
㈧ 为什么说麒麟970芯片的研发,尹志尧功不可没
经的尹志尧一直在硅谷工作,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为是“硅谷最有能力的华人之一”,甚至他一个人就掌握了超过60项芯片技术的专利。但是尹志尧心里一直有一个“回国梦”,他说:即便是我在国外做的再好,那也是为他过作嫁衣裳,我希望自己可以学成回报祖国,让国内的芯片技术也可以在世界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如今的海思麒麟处理器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在高端领域直接对话苹果和高通的品牌,甚至海思麒麟目前是晶体管最密集的芯片,它在100平方毫米的面积内,集成了55亿颗晶体管,这比苹果和高通的30多亿要高出一截。
后来尹志尧先生名下的中微集团直接宣布掌握了5nm的工艺技术,这让美国有些措手不及。毕竟如今高通公司最厉害的也不过是7nm的工艺。看样子,尹志尧先生不仅仅是要做出我国自己的高端处理器,还想要弯道超车纸直接赶超欧美日韩,做到世界第一呀。
所以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如果没有尹志尧这样的“不忘本的科学家”,我国肯定也没有这样的高端自主芯片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想尹志尧这样的科学家,放弃在国外的优良待遇,选择回国发展,为我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