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尔股票代码是
海尔股票代码为600690。
海尔公司的全称为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4月28日,公司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青岛海尔。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在全世界建立了多个制造基地,而且拥有多个研发中心,现在的海尔集团是大规模的跨国集团,在世界上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现在公司在不断的扩张中。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
⑵ 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海尔电器”是青岛海尔集团的股票还是它子公司股票
全称: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1169
网址:www.cct.com.hk
主要股东 青岛海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80.65%)
董事 杨绵绵 (主席兼执行董事)
武克松 (副主席)
柴永森 (执行董事)
梁海山 (执行董事)
崔少华 (执行董事)
曹春华 (执行董事)
宋春光 (执行董事)
冯蔼荣 (独立非执行董事)
林建球 (独立非执行董事)
刘可为 (独立非执行董事)
吴亦农 (独立非执行董事)
主要业务:从事采购原材料、分销移动电话以及提供相关之技术及管理服务之业务。
于 2001 年底,集团购入中建电讯及海尔集团合营之移动电话业务。 在此项业务重组前,集团是从事幼儿护理用品及多媒体业务。该两项业务其后出售予中建电讯,令集团可将资源集中发展移动电话业务。于 2002 年 10 月,集团进一步向中建电讯及海尔集团收购在国内从事移动电话制造及分销业务之合营企业“飞马通讯(青岛)有限公司”(“飞马青岛”) 之 64.5% 权益。此后,移动电话业务成为集团之主要收入来源。
于2004年度,在移动手机业务方面,集团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如具备26万像TFT显示器加OLED彩色分支显示器先进功能、长达18天特长备用时间、画中画功能、来电呼唤及短讯防火墙等工能之手机,集团亦为国内首个提供130万像数码相机电话之制造商。集团另将于来年借其“海尔”品牌大力拓展出口市场,与国内市场增长相辅相成。
于2004年3月5日,集团与海尔集团订立有条件协议,收购海尔集团之洗衣机业务。海尔电器亦就于飞马通讯 (青岛) 有限公司 (一间从事移动手机之企业) 之余下35.5%权益行使认购期权。收购事项于2005年1月5日完成,可望扩阔集团之收入基础,大力推动集团之业务,最终使集团业务扩展之白色家电业务。收购完成后,海尔集团成为集团之控股股东。
主要资产/投资(12/2004):飞马电子(青岛)有限公司(100%);飞马通讯(青岛)有限公司(64.5%)。
⑶ 海尔的企业简介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4月28日,它是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青岛海尔,股票代码:600690。上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营业务收入由上市初的6.8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96.23亿元,在股本大比例扩张的情况下,2006年实现每股收益0.262元。同时,公司由原先只生产电冰箱这一个产品扩展到目前涉及电冰箱、空调、冷柜、系列小家电、电脑板、注塑件、电子商务等业务。公司良好的业绩也渐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公司挂牌证券“青岛海尔”连续入围上证180指数和道中88指数,是证券市场蓝筹绩优股的典型代表。
公司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狠抓产品质量,继在全国家电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认证后,又先后通过了ISO14001环保认证、美国UL、加拿大CSA、德国VDE和GS、欧盟CE等近20项认证,这使海尔产品不出厂就可获得国际认证,是真正的世界级产品供应商。
公司上市之前,生产用资金主要靠企业自身积累及银行贷款,但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其所能提供的资金已不能满足公司正常发展的需要。 公司抓住93年国家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之机,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69亿元,分别投资于出口冰箱技术改造项目、出口冰箱配套设施改造项目、无氟冰箱技术引进项目、多规格定尺料精密冲裁中试基地项目、大型精密注塑中试基地项目、海尔工业园冲压基地项目、海尔工业园模具中试基地项目、中意合作生产洁厨具项目、风直冷蒸发器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公司生产能力及技术含量有了大幅提高,为以后冰箱生产上规模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改制上市也使公司从根本上转变了经营机制,企业的产权关系也更加明晰。股票上市后,公司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关系,并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股东、员工、用户互动的价值链,使公司的发展目标与股东的投资回报有效的结合起来。
股票上市后,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优势,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整合市场资源,在公开发行股票后,又先后进行了四次再融资,整合了市场资源,极大的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96年公司配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无氟冷柜项目的生产,该项目投产后使海尔在冷柜行业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为海尔在下世纪初进一步拓展世界冷柜市场奠定了基础,并为公司保持无氟技术的领先地位以及向相关领域拓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1997年公司配股募集资金用于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青岛海尔电冰箱(国际)有限公司二期工程以及小家电项目。这些项目的投入生产,使海尔公司在稳步扩大销售额,占据冰箱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海尔的名牌效应,形成小家电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
99年公司配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出口大型冰箱生产项目、出口洗碗机项目、出口燃气灶项目、建立国际物流中心、收购章丘电机厂、模糊控制电子模块项目。这些项目的投产有力推动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2001年公司实施A股增发,利用募集资金及部分自有资金共20亿元,收购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74.45%的股权。通过整合空调这一高盈利业务,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利于公司开展规模化经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入世后的进一步扩张创造条件。除此之外,还将完善白色家电概念,增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有助于实现产品多元化战略,降低经营风险。
2006年5月,公司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公司全体非流通股股东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流通股股东每10股流通股派送1股股票;第二大非流通股股东海尔集团公司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流通股股东每10股流通股派送9张行权价4.39元、有效期12个月、股票结算的欧式认沽权证。同时海尔集团公司特别承诺:海尔集团公司以及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青岛海尔股份,在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5年内不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方式出售。在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完成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启动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研究论证工作。就如何解决海尔集团公司控制的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与青岛海尔之间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尽快与青岛海尔达成协议。就如何减少海尔集团公司控制的青岛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等42家工贸公司与青岛海尔的关联交易问题,尽快提出解决方案。本次股改中的承诺,配合大比例认沽股改方案,不仅仅从多个角度给投资者保障,更折射出海尔集团公司利用股改契机大力发展上市公司的决心。
(一)启动定向增发项目,解决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实现集团资产的增值。为解决上市公司青岛海尔与大股东海尔集团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解决青岛海尔股改承诺问题,青岛海尔拟通过定向增发的形式将海尔集团公司持有的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四个公司的股权注到上市公司。2006年10月18日,公司200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一次性审议通过了《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议案》等议案,表决通过率达到90%。2007年4月1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公司字[2007]57号文件核准公司向海尔集团公司发行142,046,347股的人民币普通股购买其相关资产。以证监公司字[2007]58号文件核准豁免了海尔集团公司因认购本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而增持的142,046,347股,合计持有并控制本公司43.54%的股份而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
(二)解决关联交易,由青岛海尔建立自己独立的销售平台,上市公司产品通过销售公司直接对客户进行开票结算。提高了公司的经营独立性,使上市公司运作更加规范透明,青岛海尔持续稳定发展有了巨大的保障。2006年12月22日召开的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设立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及42家分公司的议案》,在重庆设立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立42家分公司从事本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产品销售。自2007年1月1日起,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范围内生产的相关产品在境内将通过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及42家分公司进行销售。
(三)启动青岛海尔股权激励方案。有效解决青岛海尔对公司管理层及业务骨干长期激励,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动力。授予激励对象80,000,000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7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一股青岛海尔股票的权利。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为青岛海尔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80,000,000股青岛海尔股票。上述方案获2006年12月22日召开的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已报中国证监会进行审批。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自发行股票至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司将一如继往地以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已任,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给投资者以满意的业绩回报。
⑷ 海尔空调是什么时候上市的
青岛海尔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4月28日,它是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青岛海尔,股票代码:600690。上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营业务收入由上市初的6.8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52.99亿元,在股本大比例扩张的情况下,2004年实现每股收益0.309元。同时,公司由原先只生产电冰箱这一个产品扩展到目前涉及电冰箱、空调、冷柜、系列小家电、滚筒洗衣机、电脑板、注塑件、电子商务等业务。公司良好的业绩也渐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公司挂牌证“青岛海尔”连续入围上证180指数和道中88指数,连续入选“上市公司50强”、“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与国际最具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共同对2001年度“中国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评选的当中,青岛海尔一枝独秀,得票高居榜首,是证券市场蓝筹绩优股的典型代表。 公司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狠抓产品质量,继在全国家电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认证后,又先后通过了ISO14001环保认证、美国UL、加拿大CSA、德国VDE和GS、欧盟CE等近20项认证,这使海尔产品不出厂就可获得国际认证,是真正的世界级产品供应商。 公司上市之前,生产用资金主要靠企业自身积累及银行贷款,但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其所能提供的资金已不能满足公司正常发展的需要。 公司抓住93年国家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之机,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69亿元,分别投资于出口冰箱技术改造项目、出口冰箱配套设施改造项目、无氟冰箱技术引进项目、多规格定尺料精密冲裁中试基地项目、大型精密注塑中试基地项目、海尔工业园冲压基地项目、海尔工业园模具中试基地项目、中意合作生产洁厨具项目、风直冷蒸发器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公司生产能力及技术含量有了大幅提高,为以后冰箱生产上规模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改制上市也使公司从根本上转变了经营机制,企业的产权关系也更加明晰。股票上市后,公司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关系,并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股东、员工、用户互动的价值链,使公司的发展目标与股东的投资回报有效的结合起来。 股票上市后,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优势,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整合市场资源,在公开发行股票后,又先后进行了四次再融资,整合了市场资源,极大的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96年公司配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无氟冷柜项目的生产,该项目投产后使海尔在冷柜行业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为海尔在下世纪初进一步拓展世界冷柜市场奠定了基础,并为公司保持无氟技术的领先地位以及向相关领域拓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1997年公司配股募集资金用于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青岛海尔电冰箱(国际)有限公司二期工程以及小家电项目。这些项目的投入生产,使海尔公司在稳步扩大销售额,占据冰箱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海尔的名牌效应,形成小家电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 99年公司配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出口大型冰箱生产项目、出口洗碗机项目、出口燃气灶项目、建立国际物流中心、收购章丘电机厂、模糊控制电子模块项目。这些项目的投产有力推动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2001年公司实施A股增发,利用募集资金及部分自有资金共20亿元,收购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74.45%的股权。通过整合空调这一高盈利业务,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利于公司开展规模化经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入世后的进一步扩张创造条件。除此之外,还将完善白色家电概念,增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有助于实现产品多元化战略,降低经营风险。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自发行股票至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司将一如继往地以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已任,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给投资者以满意的业绩回报。 海尔电器 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旗下之一间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码为“1169”,并于2005年1月31日正式完成更名,即为现用名。本集团主要业务包括生产及销售移动电话,以“海尔”品牌名称制造及销售之洗衣机等。 发展沿革 1、2000年9月和10月,海尔集团与中建电讯在香港及青岛分别成立了飞马香港和飞马青岛两家手机合资企业; 2、2001年12月,海尔集团将其拥有的49%飞马香港的股权注入1169;同时,中建电讯亦将其持有的51%飞马香港和49%飞马青岛的股权注入1169,因此1169拥有飞马香港100%的股权与飞马青岛49%的股权;而海尔集团获取1169股权比例为22%; 3、2002年10月,海尔集团将其飞马青岛剩余15.5%的股权注入1169,使海尔集团在1169的股权提高至29.9%; 4、2005年1月,海尔集团将其飞马青岛剩余35.5%的股权与其下洗衣机的大部分资产注入1169,注资完成后集团控股1169比例为50.3%; 5、2005年2月,海尔中建更名为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后直至目前,海尔集团持有1169股权比例为50.3%。 业务介绍 手机业务 本集团于2004年推出了一系列崭新产品,如具备26万像素的TFT显示器匹配OLED彩色分支显示器先进功能、长达十八天超常备用时间、画中画功能、来电呼唤及短讯防火墙等功能的手机。此外,本集团亦成为国内首个提供130万像素数码相机电话的制造商。一如海尔集团过往于白色家电及电子市场创下之佳绩,“海尔”品牌亦在手机市场被广泛认同为优质品牌,赢得消费者青睐。 洗衣机业务 本集团制造及销售“海尔”品牌洗衣机,2004年表现非常理想。根据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按照中国洗衣机市场销售额计算所得,“海尔”品牌的市场份额一直持续上升,由2003年的31%提升至34%。2004年共推出了43款新型号洗衣机,广受市场欢迎,进一步巩固了本集团的市场领导地位。 前景展望 本集团的管理层对中国手机和洗衣机市场的长远潜力充满信心,并对本集团在巩固其市场主导地位的实力深感乐观。尽管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本集团手机和洗衣机业务的市场份额及知名度正与日俱增,业务量也随着“海尔”品牌的优势不断壮大。 正如2004年注资通函所述,海尔集团有意将本公司打造成为其旗舰上市公司,并通过本公司将其白色家电业务上市,致力成为全球三大白色家电巨擘之一。
希望采纳
⑸ 海尔公司简介 海尔公司的简介
1、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4月28日,它是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青岛海尔,股票代码为:600690。上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2019年7月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448位。2020年1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海尔电器集团以市值550亿元位列第120位。
3、公司名称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间1989年4月28日总部地点山东青岛经营范围家电服务年营业额2419亿元(2018年)员工数60000人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股票简称青岛海尔股票代码600690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地位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等。
4、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5、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6、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2008年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7、据世界着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Euromonitor)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5.1%。这是中国白色家电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品牌。同时,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分别以10.4%与8.4%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均排名第一。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海尔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8、截止到2009年年底,海尔累计申请专利9738项,其中发明专利2799项,稳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仅2009年,海尔就申请专利943项,其中发明专利538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23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无粉洗涤技术、防电墙技术等7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导和参与了23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其中188项已经发布,并有10项获得了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参与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47项。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海尔是唯一一个进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管理决策层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代表,2009年6月,IEC选择海尔作为全球首个“标准创新实践基地”。
9、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的30余个管理案例被世界12所大学写入案例库,其中,“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管理案例被纳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海尔“市场链”管理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10、2010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五年。海尔将继续发扬“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信息化流程再造,以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体为支点,通过“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努力打造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体系,一如既往地为用户不断创新,创出中华民族自己的世界名牌!
⑹ 海尔是九几年上市的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经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1989 年胡肢12 月16 日批准募股,1989年3 月24 日经青体改[1989]3 号文批准,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1.5 亿元方式设立股弊圆份有限公司。1993 年3 月和9 月,经青岛市股份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青股领字[1993]2 号文和9号文批准,由定向募集公司转为社会募集公司,并增发社会公众股5000万股租做塌,于1993 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⑺ 海尔集团是什么时候正式上市的
海尔集团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青岛海尔,股票代码:600690。
中国海尔创立于1984年,经过30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家电第一品牌。海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虚实融合通路商。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