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以发行股票方式取得被合并方的股权,发行股票时的手续费计入哪里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发行股票的交易费用与长投的成本无关,长投的成本=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发行股票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的初始确认成本,具体是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的话再调整留存收益。
2. 控股合并会计处理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日会计处理探析
【摘要】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企业合并业务越来越频繁,如何对企业的合并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合并分为新设合并、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三种类型,在控股合并方式下又分为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会计处理。其中,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日的会计处理较难理解,文章从实践中总结出一种较易理解且便于运用的方法,并就该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 同一控制; 控股合并; 合并日
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合并方在合并日的会计处理涉及两方面:一是合并方因该合并事项对被合并方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二是合并日合并报表的编制。
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方式进行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较为简单,所以在此本文只讨论以发行股票方式实现控股合并的情况。
例1:H、N分别为A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子公司,H公司于2012年3月1日以发行股票的方式自母公司A处取得100%的股权,合并后N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合并日H公司和N公司的简略资产负债表如表1。
(1)假定H公司发行70万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作为合并对价取得了N公司100%的股权;
(2)假定H公司发行90万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作为合并对价取得了N公司100%的股权。
试确定H公司在2012年3月1日的会计处理。
分析:
(1)该项合并可以看作是H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发行70万股股票交换得到N公司所有的股票。由于N公司股票的账面价值为72万元(股本45万元+资本公积27万元),因此H公司发行股票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应该为2万元(72万元-70万元)。
由于H公司取得了N公司100%的控股斗野磨权,因此,N公司的留存收益24万元也应并入H公司的报表中。
H公司合并日应做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96万元
贷:股本 70万元
资本公积 2万元
留存收益 24万元
H公司对N公司实现控股合并后,H公司还应编制合并日的合并报表。由于合并报表要反映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H公司对N公司的投资属于内部空斗事项,因此应将该投资事项予以抵销。
借:股本 45万元
资本公积 27万元
留存收益 24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 96万元
(2)沿用上述思路,该情况可视为H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了90万股股票交换得到N公司所有的股票。因此,H公司发行股票的面值90万元与N公司股票的账面价值72万元之间有了18万元的差额。
根据企业合并准则的规定,18万元的差额应先冲减资本公积,不够的再冲减留存收益。由于H公司账面上的资本公积只有15万元,因此,仍需继续冲减留存收益3万元。
由于H公司取得了N公司100%的控股权,因此,N公司的留存收益24万元也应并入H公司的报表中。
H公司合并日应做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96万元
资本公积 15万元
留存收益 3万元
贷:股本 90万元
留存收益 24万元
经过整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96万元
资本公积 15万元
贷:股本 90万元
留存收益 21万元
同时,H公司应编制抵销分录:
借:股本 45万元
资本公积 27万元
留存收益 24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 96万元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日的会计处理程脊氏序:
1.在借方记录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被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母公司的控股比例;
2.比较合并对价(发行股票的面值)与被并方股票的账面价值×母公司的控股比例,其差额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相应调整留存收益;
3.记录被并方的留存收益,金额为:被并方留存收益×母公司的控股比例;
4.整理会计分录;
5.编制抵销分录。
按照上述思路,我们可以继续探讨非全资子公司下的会计处理。
例2:沿用例1的资料,但是H公司仅取得N公司70%的控制权。
(1)假定H公司发行50万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作为合并对价取得了N公司70%的股权;
(2)假定H公司发行70万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作为合并对价取得了N公司70%的股权。
分析:
(1)确认H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67.2万元(96万元×70%)。
H公司以50万的股票换得N公司70%股票的账面价值(72×70%=50.4万元),中间的差额0.4万元(50万元-50.4万元)应增加资本公积。
由于H公司取得了N公司70%的控股权,因此,N公司的留存收益16.8万元(24万元×70%)也应并入H公司的报表中。
H公司合并日应做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67.2万元
贷:股本 50万元
资本公积 0.4万元
留存收益 16.8万元
H公司还应编制抵销分录:
借:股本 45万元
资本公积 27万元
留存收益 24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 67.2万元
少数股东权益 28.8万元
(2)确认H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67.2万元(96万元×70%)。
H公司以70万的股票换得N公司70%股票的账面价值(72×70%=50.4万元),中间的差额19.6万元(70万元-50.4万元)应先冲资本公积15万元,再冲留存收益4.6万元。
由于H公司取得了N公司70%的控股权,因此,N公司的留存收益16.8万元(24万元×70%)也应并入H公司的报表中。
H公司合并日应做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67.2万元
资本公积 15万元
留存收益 4.6万元
贷:股本 70万元
留存收益 16.8万元
经过整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67.2万元
资本公积 15万元
贷:股本 70万元
留存收益 12.2万元
H公司还应编制抵销分录:
借:股本 45万元
资本公积 27万元
留存收益 24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 67.2万元
少数股东权益 28.8万元
显而易见,本文的会计处理方式比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第448页的会计处理更为简单易懂。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444-45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84-88.
3. 同一控制下发行股票实现企业合并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发生于企业集团内部,这些合并在母公司控制下,实现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吸收合并是指合并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被合并方被注销法人资格,被合并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的资产、负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合并方对于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应按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确认;合并方对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资本公积),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4. 为什么同一控制下,发行股票的每股公允价值是没有用的信息
因为同一控制是按照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结转的,初始投资成本则是按照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确认,都不会用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所以这个信息是没有用的。
5. 中级会计实务中讲到,无论是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若是发行股票作为对价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则与
从留存收益里扣,优先扣盈余公积,再是未分配利润
6. 同一控制分步交易下,发行股票为取得新增投资而支付的对价的账面价值是按股票的面值还是公允价值 求解
按股票的面值。
7. 中级会计实务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发行股票作为合并对价
当然是P控制S喽P公司600万已经占了S公司的60%,已经超过S公司50%的股权,P公司已经成为S公司的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