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如何算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回购时橡李昌间÷报告期时间。
普通股是享有普通权利、承担普通义务的股份,是公司股份的最基本形式。普通股的股东对公司的管理、收益享扰搜有平等梁扒权利,根据公司经营效益分红,风险较大。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B. 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怎么计算出来的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为: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逗扒蠢×发行在外日期÷报告期日期-当期回购普通山陪股股数×回此芹购日期÷报告期日期
C. 股票的发行时间和报告期时间,怎么计算的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
x(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x(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一、 持股时间是指股票买入时间与卖出时间的持有期限,比如说2019年3月28日买入股票,4月28日卖出,那么持有时间就为1个月。同一只股票,不同的时间段买入,都是以买入的时间开始其计算持有期。比如1号买入100股,5号买入200股,次月1号100股持有时间为1个月,5号200股持有时间不足1个月。
二、 新股公司将股票推出证券交易所,供公众买卖的首天,称为上市日期。股票申购当天,即T+0日,称为股票的发行日期。
三、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所以,股票的年度报告需要在4月30日内进行编制完成并披露。
四、 发行时间是一个基础期、起始期的概念,是一开始的时候,一个作为基准的时期,而报告期与基期是一对指标,是当期的意思,即在报表或报告的当年、当月,一般报告期都是针对基期而言的。
五、 比如,某上市公司在第二季度的财务报表中,其净利润3.1亿元,在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中,其净利润为6.63亿元,如果投资者把它的第二季度净利润与第三季度的净利润进行对比,则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基期,而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报告期,其增长率为环比增长率,即环比增长率=(报告期-基期)/基期×100%=(6.63-3.1)/3.1×100%=113.87%。
六、 因此,当个股的净利润在报告期大于基期的净利润,说明个股的业绩有所提高,经营能力有所提高,反之,说明个股的业绩降低,经营能力下降。
D. 怎样理解计算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中的已发行时间和报告期时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2006)的规定,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因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而增加或因并股而减少,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的,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之所以作出上述规定,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也不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见《〈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应用指南》)。
所以,虽然题中派发股票股利36万股(120 * 0.3)是在2005年7月1日实际派发的,但在计算发行在外普通股时,应当视为年初已经发行。由此,该股数的适用权数应当为1,即:2005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 (100 + 20 + 36) * (12 / 12) = 156万股。
E. 股票的每股收益是怎么算出来的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是普通股股隐衫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二、每股收益增长率指标使用方法:
1)该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和整个市场的比较;
2)和同一行业其他公司的比较;
3)和公司本身历史每股收益增长率的比较;
4)以每股收益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的比较,衡量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
三、传统的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润- 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本
并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为每股有股价。
(5)计算在外发行股票扩展阅读
每股收益计算
计算公式
1、普通股每股利润=(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2、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Primary Earnings Per Share)。
3、收益公式∪基本每股收益 = 净利润/总股本
4、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1)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2)稀释每股收益(Fully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庆携拦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计算公式解释
1、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关键是要确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和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誉胡的加权平均数。在计算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时,应当考虑公司是否存在优先股。
2、如果不存在优先股,那么公司当期净利润就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如果存在优先股,在优先股是非累积优先股的情况下,应从公司当期净利润中扣除当期已支付或宣告的优先股股利。
3、在优先股是累积优先股的情况下,公司净利润中应扣除至本期止应支付的股利。在我国,公司暂不存在优先股,所以公司当期净利润就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F. 什么是股本总额,股本总额怎么计算
股本总额,亦作:资本总额,包括新股发行前的股份和新发行的股份的数量的总和公司资产的总价值,包括股本金、长期债务及经营盈余所形成的资产。
股票总额的计算公式应该为股票总额=(上市前股票+发行股票+行权增加股票)*分红比例,分红应该是每年按照不同分红比例和分红前股票基数计算增加的结果。
拓展资料:
股本总额是股份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面值总额或股份金额总和。股燃宽做票发行分为面值发行和溢价发行两种。在面值发行场合,股本总额与面值总额相等; 在溢价发行场合,股本总额仍然等于面值总额,发行价格与面值的差价收入不能计入股本,只能计入发行公司的资本公积金。
股本是股份公司发行的股份金额,或投资者按股份公司股份金额所投入的资本。分为额定股本和发行股本。额定巧纳股本,指按“公司章程”授权或证券主管部门批准发行的股本总额,已发售部分称为发行股皮衡本,额定股本与发行股本的差额称为未发行股本。在一般情况下,股份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得小于其注册资本。
G. 发行在外股数概念
发行在外股数是相对于企业库藏股而言的,是指企业对外部投资者发行的股票,滑腊这部分察银或许只是总股数的败让宴一部分。
H.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如何算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为: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日期÷报告期日期-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回购日期÷报告期日期。
拓展资料:什么是在外发行的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它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发行量最大,最为重要的股票。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中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票持有者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公司决策参与权。普通股股东有权参与股东大会,并有建议权、表决权和选举权,也可以委托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东权利。
(2)利润分配权。普通股股东有权从公司利润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赢利状况及其分配政策决定。普通股股东必须在优先股股东取得固定股息之后才有权享受股息分配权。
(3)优先认股权。如果公司需要扩张而增发普通股股票时,现有普通股股东有权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购买一定数量的新发行股票,从而保持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原有比例。
(4)剩余资产分配权。当公司破产或清算时,若公司的资产在偿还欠债后还有剩余,其剩余部分按先优先股股东、后普通股股东的顺序进行分配。
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以及筹资和投资者的需要,可以发行不同种类的普通股。
1、按股票有无记名,可分为记名股和不记名股
记名股是在股票票面上记载股东姓名或名称的股票。这种股票除了股票上所记载的股东外,其他人不得行使其股权,且股份的转让有严格的法律程序与手续,需办理过户。我国《公司法》规定,向发起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法人发行的股票,应为记名股。
不记名股是票面上不记载股东姓名或名称的股票。这类票的持有人即股份的所有人,具有股东资格,股票的转让也比较自由、方便无需办理过户手续。
2、按股票是否标明金额,可分为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
面值股票是在票面上标有一定金额的股票。持有这种股票的股东,对公司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大小,依其所持有的股票票面金额占公司发行在外股票总面值的比例而定。
无面值股票是不在票面上标出金额,只载明所占公司股本总额的比例或股份数的股票。无面值股票的价值随公司财产的增减而变动,而股东对公司享有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大小,直接依股票标明的比例而定。目前,我国《公司法》不承认无面值股票,规定股票应记载股票的面额,并且其发行价格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3、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等等
国家股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
法人股是企业法人依法以其可支配的财产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国家允许用于经营的资产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
个人股是社会个人或公司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公司而形成的股份。
4、按发行对象和上市地区的不同,又可将股票分为A股、B股、H股和N股等等。
A股是供我国大陆地区个人或法人买卖的,以人民币标明票面金额并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股票。
B股、H股和N股是专供外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买卖的,以人民币标明票面金额但以外币认购和交易的股票。其中,B股在上海、深圳上市;H股在香港上市;N股在纽约上市。
以上第3、4种分类,是我国目前实务中为便于对公司股份来源的认识和股票发行而进行的分类。在其他一些国家,还有的按是否拥有完全的表决权和获利权,将普通股分为若干级别。比如:A级普通股卖给社会公众,支付股利,但一段时期内无表决权;B级普通股由公司创办人保留,有表决权,但一段时期内不支付股利;E级普通股拥有部分表决权,等等。
I.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的计算问题
该公司20*9年的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1000W+200W)+300W*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