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核酸检测股票有哪些上市公司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核酸检测股票有哪些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 2023-05-31 19:17:47

1. 核酸检测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核酸检测上市公司龙头股有:
1、金域医学(603882):核酸检测龙头。9月29日早盘消息,金域医学今年来涨幅下跌-24.52%,最新报101.86元,成交额9569.35万元。
2、达安基因(002030):核酸检测龙头。9月29日盘中消息,达安基因今年来涨幅下跌-84.59%,截至10时01分,该股跌1.93%,报18.27元,总市值为259.92亿元,PE为6.63。
3、核酸检测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透景生命、安科生物、华测检测、美年健康、迪安诊断、科华生物、明德生物、迈克生物、博晖创新、华昌化工、新开源、聚光科技、美康生物等。
拓展资料:
一、基因检测概念股龙头解析
1、迪安诊断(32.86 -0.36%,买入):2014年是公司战略布局全速推进之年。在全国覆盖方面,14年完成四个中心开业,并启动四个中心的筹建,接下来迪安将以“4+4”的布局速度快速进行全国扩张的圈地运动,目前公司已经拥有19家中心,预计到2017年,公司能够实现布局中心数量35个,基本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并在重点区域精耕细作,建设二级实验室,实现基层渗透。 2、达安基因(27.18 +0.26%,买入):卫计委公布了无创产前检查(NIPT)的试点医院名单,共有109家医院入选,这大大加速了基因检测尤其是二代测序技术从2015年开始的爆发。由于目前在国内,NIPT相关基因检测产品获批的只有华大基因和达安基因,公司占得了先机,有望自2015年开始,优先分享基因检测的大蛋糕。
3、紫鑫药业(8.30 +0.00%,买入):基因测序产业仍是提升估值的重要因素。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主要是由子公司中科紫鑫经营。第二代基因测序仪技术主要是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目前基因测序仪仍处于研发试生产阶段。
4、科华生物:公司融合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拥有医疗诊断领域完整产业链。业务覆盖体外诊断试剂、医疗检验仪器、真空采血系统等三大领域。始终保持技术和质量优先,在多个领域填补国内诊断行业空白,是我国第一家推出乙肝、丙肝和艾滋病酶标试剂的生产厂家。
5、金健米业(7.15 +0.99%,买入):公司是我国粮食系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是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水稻工程优质米示范基地,以优质粮油深度开发和新型健康食品研制为主业。

2. 新冠检测股票有哪些

1、贝瑞基因(000710):贝瑞基因已发展成为总部设在北京,覆盖上海、青岛、成都、长沙、杭州多地医学检验所与杭州生产基地的产业格局。
2、艾德生物(300685):公司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PCR技术平台,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基因检测试剂盒,并正在申请进入国家药监局
为此次疫情开辟的应急审批通道。
3、迪瑞医疗(300396):公司现有产品均通过欧盟CE安全认证,相关产品通过美国FDA认证,公司检测中心通过CNAS认可,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ISO13485国际质量体系及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认证。
4、美康生物(300439):公司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与新型冠状病毒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它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股票概念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差价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获取经常性收入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红派息是股票投资者经常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交易时间
大多数股票的交易时间是:

交易时间4小时,分两个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开始,投资人就可以下单,委托价格限于前一个营业日收盘价的加减百分之十,即在当日的涨跌停板之间。9:25前委托的单子,在上午9:25时撮合,得出的价格便是所谓“开盘价”。9:25到9:30之间委托的单子,在9:30才开始处理。

如果你委托的价格无法在当个交易日成交的话,隔一个交易日则必须重新挂单。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证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春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

股票收益
股票收益即股票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或个人以购买股票的形式对外投资取得的股利,转让、出售股票取得款项高于股票帐面实际成本的差额,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增加的净资产中所拥有的数额等。股票收益包括股息收入、资本利得和公积金转增收益。

3. 核酸检测股票有哪些


核酸检测股票有:达安基因(002030)、透景生命(300642)、金域医学(603882)、西陇科学(002584)、新开源(300109)、华大基因(300676)等。核酸检测概念股其他的还有:药明康德、凯普生物、迈克生物、美康生物、迪安诊断、明德生物、华昌化工、聚光科技、麦克奥迪、科华生物、华大基因等。
资料拓展
透景生命(300642):公司拥有医疗器械注册证114项,其中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类35项,人乳头瘤病毒核酸(HPV)检测试剂类4项,优生优育系列检测试剂类3项,个性化用药检测试剂类3项,心脏标志物检测试剂类7项,各类校准品,质控品,生化试剂及其他62项。
西陇科学(002584):控股子公司艾克韦生物拥有冠状病毒分子诊断通用型的检测技术和基因测序的方法,且有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可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可以适用于最近在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20年2月披露,子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检测。
华大基因(300676):公司是国内体外诊断行业平台最齐全的企业之一,拥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平台、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平台、联合检测技术平台、核酸检测技术平台以及胶体金检测技术平台等;2020年4月,旗下华大生物科技(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产品获得日本PMDA认证。


4. 盘点核酸检测的A股上市公司名单

棱镜洞察,专注于解读上市公司信息,保护中小投资者。
近些日子,随着核酸检测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需求迅速扩增。今年4月,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副主任李金明对外表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已经完成了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
目前,我国多个城市提出要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为市民“姿局悔应采尽采”、“愿采尽采”提供方便。政策之下,核酸检测成为刚需,以核酸检测服务为代表的市场将扩大。入局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2022年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已有1.31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有15.3万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技术工作,核酸检测能力已经能够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根据及相关软件的统计,广义上的涉及新冠检测业务的上市公司就有104家,核心公司大概20家。大规模筛查加上日常检测,不同研究机构给出的核酸检测市场规模约千亿,新冠检测行业迎来井喷发展期。
本期,就从全球新冠疫情的形势,新冠核酸检测产业链、核酸检测的A股上市公司核心名单(26家)及数据分析与预判等角度进行分享。
一、全球当前疫情形势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位流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节假日期间人员流动聚集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针对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2022 年 9 月 9 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文称,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出现当前这种严峻疫情形势的主要原因,要归结于周边环境和变异病毒两方面。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每日报告确诊病例数和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在千例以上的严峻形势,已经持续约一个月。这是自武汉疫情以后、除上海疫情之外,我国新冠疫情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
再来看下国外,欧美多数国家已经放松了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检测力度减弱,或者报告数减少(基数已经很大了),由人为因素造成欧美国家疫情不严重的假象。欧美国家在先前的四波新冠疫情流行中,有观点认为已相当比例的人发生了自然感染,特别是第四波奥密克戎毒株流行,造成了人群中很大比例的人感染,这种自然感染 + 疫苗免疫接种,产生的人群保护效果,比单纯疫苗接种产生的保护效果要好。类似观点在国外占据的影响力较大,导致全球疫情高位反复和复杂。
二、核酸检测产业链分析
自2020年5月武汉完成约990万人次的首次大规模核酸检测以来,作为诊断新冠肺炎的最重要判断标准,核酸普筛成为全国腊答各地应对散发疫情的重要手段。过去两年里不同毒株进化导致的多地散发疫情,进一步造就了前述115亿的庞大检测人次。
今年5月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已陆续出台核酸检测要求,并布局建设核酸采样点。据杭州发布消息,杭州全市将设立不少于10000个采样点,方便市民就近进行检测,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从4月28日开始推出,后续每48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
在各地要求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下,根据太平洋证券研报的测算,若按政策推广至全国,检测渗透率40%计算,仅核酸检测服务单月市场规模达154亿元,半年则达922亿元。这还不包括检测服务上游的试剂、耗材和庞大的原材料市场。千亿市场蛋糕诱惑下,入场的企业络绎不绝。(看了50多家有核酸检测概念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没有哪一家公司就市场规模进行描述,因为这个市场测量不容易计算,部分上市公司一家上半年营业收入就达到200多亿元,也没有权威的数据发布,所以这个922亿只能作为参考)。
根据西南证券的测算,常态化核酸带来的核酸检测相关需求超过1300亿,其中上游设备400亿元,中游试剂市场280亿元,下游负责检测的ICL(独立医学实验室)赛道680亿元。
安信证券研报曾提及,根据主流试剂厂商数据测算,胶体金试剂盒每份平均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约在1-2元左右,核酸试剂盒每份平均生产成本约在3-5元迹正左右。
据东吴证券研究院估算,如果未来中国大城市(一二线城市)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涉及人口约5.05亿。若每个月常态化核酸的费用上限为1212亿元,相当于一年就会创造出1.4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上游试剂原材料和检测设备仍是罗氏、诺华、雅培、Illumina等海外巨头主导,尤其是试剂材料方面,虽然国内阵营有科创板上市的诺维赞,菲鹏生物,但规模尚不能和国际巨头相比。国内的核酸检测企业主要还是集中于中游试剂生产以及下游的检测环节。本文主要梳理的是下游的检测环节上市公司情况。
面对上述千亿市场,不少新型核酸检测企业迅速崛起。但在5月份,北京在十天内有3家核酸检测企业因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相关人员被采取刑事措施,如金准医学更是被吊销营业执照,创始人被抓获。据不完全统计,5月至7月,辽宁、青海、安徽、四川、广东、湖南、陕西、贵州、吉林、天津、内蒙古、甘肃、北京、河南等多地开展核酸机构排查。排查结果显示,超两百家核酸检测机构被要求暂停业务或进行整改。其中,部分是上市公司旗下的第三方机构,甚至还有不少地方的疾控中心、三甲医院也被排查出问题。
三、A股上市公司核酸检测清单
在筛选名单时作了以下工作:一是查阅网络媒体的相关文章;二是查阅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主要是2021年度报告和2022年半年度报告)。在做统计中我发现,网络上部分名单的数据统计很不合理,比如某公司是新冠疫苗企业,也把它纳入核酸检测名单;部分企业提供了棉签或消毒水,也说它是核酸检测公司;有的则是把医疗器械企业也纳入核酸检测名单内;有的确实是核酸检测企业,但是体量非常低甚至没有取得订单,对于我们进行投资分析意义不大;有的则是其本身不属于检测行业,只是趁着这个市场需求,临时加入到这个市场,后续布局不可测。上述这几类分类方式我认为从投资角度来说都是“假核酸检测公司”,典型的蹭热点!投资者要注意分辨。
所以,的清单建立的基础是:一是同X顺ifind版的新冠检测名单104股;二是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剔除没有核酸检测相关描述的企业(上市公司自身都不拿出来说,应该未来也不会有多大可能在这方面进行布局);三是结合网络部分名单进行一一核实,确定该上市公司公告表示有相关业务后才纳入的名单;四是根据其业务规模和定位,剔除对我们没有参考价值的公司。综上,有了独家编制的A股上市公司核酸检测名单(26家)。
注:上述营业收入是公司全部收入,包括公司的其他业务收入。
四、数据分析与预判
从刚公布的2022中报业绩看,“核酸赛道“是一枝独秀。根据上述数据显示,26家涉及核酸检测的A股上市公司中上半年合计营收达1113亿元,净利润总额约469亿元,利润率大概有30%以上。而同期A股4800多家上市公司中,仅有不到400家公司能够达到如此水准,厉不厉害?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踩中新冠核酸检测风口的企业吸金能力凸显,引得众多企业争相布局,但现在赚的钱是否能够及时拿到,后续趋势是否持续,需要投资者仔细思考。
1、收入集中在前几家公司
在已经披露的2021年业绩中,有新冠检测业务的企业(104家)累计带来3765亿营收(有数据统计由新冠检测业务带来的收入大概为1000亿元),贡献了663亿净利润(包括了其他业务板块业绩)。但这门生意目前已经是一场寡头之争,跑在前列的十家企业市场份额接近6成。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政策,让核酸检测市场迎来更大上涨空间。
从今年的中报数据来看,这26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综合为1113亿元,净利润综合达到469亿元。前十家公司营业收入805.32亿元,占26家公司的72%,核心部位凸显。
不同于以上布局国内“核酸”检测的企业,九安医疗在核酸检测板块内一枝独秀,以232亿的营收(比上年同期增长3989.07%)及152亿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989.07%)秒杀一众同行,九安医疗的主营业务是新冠“抗原”检测,且国外销售额占其总营收的98.48%,主要来自海外子公司iHealth在美国的抗原试剂产品热销。在 2021 年 12 月到 2022 年 3 月的美国新一轮疫情高峰时期,因为当时美国本土制造提产速度不及预期,相当长时间内检测试剂呈短缺状态。iHealth 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于 2021 年 11 月获得美国 FDA EUA 授权并开始销售。根据已经披露的美国政府采购订单情况,公司获取了第一个 5 亿人份试剂盒采购合同中 70%左右的份额,成为美国防疫工作重要的支持力量。试剂盒项目的发货数量超过之前任何一次,日发运量高峰时达到 3000万人份。iHealth 系列产品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0.52亿元,占公司总体收入的99.08%。下半年的业绩情况将会怎样?根据欧美国家的调性,还是持保守观点,我们拭目以待。
达安基因是为数不多同时涉及上游设备、中游试剂和下游检测的公司。受益于贯穿核酸检测上下游的布局,达安基因上半年堪比印钞机,其营收达到了66.76亿元,净利润则为36.08亿元,净利润率高不可攀。达安基因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 法),是最早一批进入国家药监局快速审批通道的七款产品之一。根据2022年4月的国家临检中心发布的2022年第一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检室间质评结果报告,使用达安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实验室占比为62.9%,位列第一。根据2022年7月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接收集中隔离点样本检测机构)室间质量评价/能力验证结果报告》,使用达安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实验室占比为23.9%,仍然位列行业第一。
迪安诊断则代表了线下采样检测机构们的现状,上半年检测诊断业务的营收107.53亿元,同比增长85.68%,净利润21.84亿元。从利润率来看,线下核酸的采样检测属于相对的“苦活和累活”,同处ICL赛道的金域医学上半年营收83.12亿元,也只获得了17.83亿的净利润。2022年上半年其共完成核酸检测超1.5亿管,参与了浙江、天津、江苏、内蒙古、黑龙江、河南、上海、北京等30个省份的核酸检测重任。在报告期实现的107.5亿元营业总收入中,新冠核酸检测收入47.5亿元,占比高达44.2%。
2、应收账款高企,业绩质量有待观察。
从前期角度来看,核酸检测行业确实不错,不过随着时间发展,大部分行业生态和社会环境均会发生变化。从今年上半年财报来看,新冠核酸检测企业暴利仍在,但是业绩质量堪忧,很多企业应收账款高企,几乎相当于上半年营收总和。从数字来说,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确实都大幅增长了,但是大家的应收账款都很高,现金流吃紧,这就让业绩质量大打折扣了。因为,目前大部分新冠核酸检测费用主要来自政府财政资金投入。
根据投资者对公司的询问,大部分公司均回复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的账期会延长,因为近年来,我们国家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减速,财政资金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投入巨大,部分地区的核酸检测费用结算大概率存在延期,表示理解也表示无奈。随着疫情持续,可能将进一步加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可能带来的坏账风险,进而导致可能出现年度业绩的下滑。
另外,随着疫情控制的精准度提升和检测价格竞争性下行,新冠检测规模和盈利性很可能已经或很快到达峰值。
3、行业利润逐步下降
疫情初期,有核酸检测能力的企业少,所以只要你有产能,就有市场,前期产品的利润也高。可随着疫情发展,国内已经有几十家公司具备生产核酸检测产品的能力,大家相互竞争,导致销售价已经快降到了成本价区间,利润更是微乎其微。
新冠核酸检测费用的断崖式下跌也使行业利润进一步压缩。5月2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的通知》,将单样本核酸检测价格由原来的每人份24.9元降至19.7元,降幅超过20%。同时,混合检测的价格由5.9元降至3.4元,降幅达42%。8月22日,云南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显示,圣湘生物4款中标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价格最低降至3.6元/人份。而在2020年初,核酸检测最初定价是200元/人份。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对于刚刚布局该行业还未形成规模效应的企业来说,未来之路存在诸多未知。
常态化的检测需求让不少上市公司业绩亮眼,市场的博弈始终也在同步进行着。无论对于老百姓还是承担支出的政府部门来说,检测只是由于疫情反复引发的被动需求,这个需求不大可能,大家也不希望是长期的需求,从技术角度来说,也不会支持这种长期的可能。
4、市场依在,看自己造化。
虽然在利润率水平上无法和上游相比,但ICL赛道的竞争格局却逐步在固化升级。根据机构研究显示,国内独立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已经形成了“4+X”的格局,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港股)和达安基因四家公司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九安医疗的市场主要在国外)。更为关键的是,采样检测环节还没有被纳入集采。
核酸检测风口的变化,在不同阶段营造了各有差异的造富神话。任何行业的发展都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节奏,短期的暴利在供需暂时错配的时候是合理的,但是长期必然会迎来反噬。对于核酸检测行业更是如此,一旦政策有所调整,可能整个行业都要面临方向性的转变。

5. 做核酸检测的公司股票

明德生物
迈克生物
科华生物
之江生物
达安基因
阳普医疗
博晖创新
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拓展资料: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932.SZ)成立于2008年,坐落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是一家专业提供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POCT/分子诊断/化学发光/血气分析等)产品以及急危重症救治一体化(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PCR实验室、智能化发热门诊建设等医疗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武汉市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5000家医疗机构,同时在亚洲、欧盟、南美等多个区域实现销售布局。公司于2018年7月10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932。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中,明德生物紧急研发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并取得注册证,成为疫区代表性IVD企业。同时,明德的新冠核酸试剂、抗体检测试剂、血气分析仪也获得了欧盟CE准入,获得了在国外销售的资格。
明德生物先后通过欧盟CE认证和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CFDA注册的POCT快速诊断试剂产品30余项,实现PCT降钙素原、S100-β蛋白全血床旁快速检测。项目覆盖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疾病、肾病、糖尿病、健康体检和妇产科等多个领域,已成为国内POCT产品线较丰富的企业之一。
明德生物自主研发的免疫定量检测平台,可实现一步式操作、智能化识别、15分钟内快速获取检验结果且能兼容检测近30种免疫标志物,不仅适用于大中型医院床旁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也适合中小型医院检验科免疫定量分析检测,还适合基层医院实现常见病即时检测的需求。目前,全国有超过5000家医疗机构使用明德生物的POCT产品,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医院占比超过60%。
2017年以来,明德生物陆续上市了免疫定量分析仪、干式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12导联移动心电图机(远程心电网络建设)、HB1000糖化分析仪、POCT化学发光平台CF10/CP800、数十款化学发光试剂、血气分析平台PT1000,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等多款分子诊断试剂,推出PCR实验室建设、发热门诊智能化建设以及核酸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6. 2022年核酸检测上市公司有哪些

2022年核酸检测上市公司有明德生物002932、迈克生物300463、科华生物002022、之江生物688317、达安基因002030等。

拓展资料: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它公开发行股票,达到相当规模,经依法核准其股票进入证券集中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有关文件。证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决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它公开发行股票,达到相当规模,经依法核准其股票进入证券集中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有关文件。证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决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根据我国《证券法》第50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公开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在每会计年度内半年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上述条件是为了使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素质、较大的规模、股权合理分布,能形成一定的交易量,在投资者中形成较好的声誉。
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行资产重组,是调整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法在第四章中专门对上市公司收购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所谓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投资者公开收购上市公司已经依法发行的股份,已期达到对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或者兼并的目的。也就是说,收购上市公司是为了控制该上市公司,而不是炒作该上市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