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美国强生公司在中国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美国强生公司在中国股票

发布时间: 2023-05-25 17:19:24

A. 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股有上市吗

有上市。强生控股在1993年6月14日在上昌岩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秉承强生慎迅早信条价值,恪守公司的使命;以信条为指宽雀导,致力于改善中国消费者和家庭的健康生活。

B. 强生控股股票历史最高价

强生控股的历史最高价是23.90元。
600662强生控股,历史最高价出现在2015年6月12日,开盘4分钟时,上摸23.90元。这是除权价;如果前复权,这个最高价将变成23.60元;后复权,将变为81.01元。

C. 上海强生制药上市了吗

1.“借壳上市”的基本情况

形成思路。强生集团与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在谋求自身发展、拓展经营规模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少经营启动资金。强生集团有许多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尤其是形成支柱的国际贸易和房地产开发经营项目,需要大量的发展资金。另外,浦东强生经过批准每年有一次配股的机会,为了保持和扩大强生集团在浦东强生的份额,以真正成为浦东强生的最大控股股东,就不能放弃每一次的配股权,这也需要大量的货币资金。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是向银行贷款,但是贷款不仅会造成资产负债率上升,经营成本加大,举债经营风险较大,而且还受到国家计划盘子的控制,争取到的贷款也难以满足项目投资的需要。二是向社会集资,但是申请股份制改制或发行企业债券不仅受到国家计划盘子的控制,难以争取到额度,而且申请审批的手续繁琐,时间较长。资金短缺成为强生集团发展的障碍。

浦东强生在谋求自身发展、拓展经营规模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少优质资产--出租汽车额度。作为一个经营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它有一条筹资渠道--配股。为了赢得这些宝贵的社会资金,就必须向股东承诺将配股资金投资到见效快、效益好的出租汽车行业,亦即增加出租汽车拥有量,扩大出租汽车经营规模。但是在出租汽车的发展受市政建设规划制约的情况下,想要通过新增出租汽车的额度来达到扩大闷世经营规模,从而吸引社会资金,显然是不可能的。

强生集团的领导层经过分析认为:强生集团的优势在于有极具投资价值的项目,有较大的优质资产,而劣势则是缺少资金;浦东强生的优势在于出租汽车经营项目好且经营业绩佳,有筹资的渠道和投资的吸引力,而劣势则是缺少扩大经营规模所需要的资产。这是两个优势互补的企业,如果强生集团能够借浦东强生的筹资渠道,置换部分优质资产,就能获得投资新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如果浦东强生能够利用配股所得的社会资金,购买强生集团的部分优质资产,就能迅速地扩大经营规模。这样就形成了强生集团“借壳上市”新思路。

基本做法。在市国资办、市证大仔管办、市建委和公用局等领导部门的具体指导帮助下,强生集团和浦东强生进行了“借壳上市”的探索和运作。其基本程序是:浦东强生董事会根据经过批准的配股方案和所能募集到的配股资金量,慎重地选择欲购买的优质资产;强生集团根据国有资产的管理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有偿转让部分国有资产的申请;申请获准后,请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对欲出售的国有资产进行评估;买卖双方就被置换资产的价格协商一致,并确定资产交接的时间。为了保持双方的经营秩序正常、人员思想稳定,则采用被置换的资产成建制有偿转让的方式。

1993年8月,浦东强生第一次实施每10股配9股、每股股价5元的配股方案,获得配股资金8000余万元。浦东强生用5000万元,成建制购买强生集团第五营运分公司;强生集团以优质资产置换社会资金5000万元,支付配股所需的2880万元,获得发展资金2120万元。

1994年10月,浦东强生第二次实施每10股配3股、每股股价4.90元的配股方案,共获得配股资金7900余万元。浦东强生用配股资金和部分自有资金共8600万元,成建制购买强生集团第二营运分公司;强生集团以优质资产置换社会资金8600万元,支付配股所需的970万元,获得发展资金7630万元。

1996年10月,浦东强生第三次实施每10股配2.6股、每股股价4.5元的配股方案,共获得配股资金1.1亿元。浦东强生用配股资金1亿元,成建制购买强生集团第三营运分公司、强生汽车修理公司和“62580000”调度中心;强生集团以优质资产置换社会资金1亿元,支付配股所需的5773万元,获得发展资金4227万元。

2.“借壳上市”的成效

从强生集团国有企业这一角度来看:

强生集团借浦东强生之“壳”,以优质资产置换发展资金1.4亿元,在国家投资未追加、企业贷款未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资产规模迅速膨胀、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

主业经营不断发展。强生集团以优质资产置换的资金,投资6000余万元,组建控股的上海强生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和上滚罩汪海强生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受让上海长海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原农方所有的股权;增加经营主业所需的车辆、通讯设备、维修设备和场站设施等。至1996年底,强生集团拥有4500余辆大、中、小营运车辆,客运年收入已经超过5亿元,客运市场占有率达到18%以上,是客运行业中的一支主力军,在平衡客运市场供需、贯彻政府产业政策、改善上海投资环境中发挥了国有企业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

国有资产不断增值。强生集团陆续投入到浦东强生的资金为1.02亿元,而拥有的帐面权益已为1.29亿元,这部分国有资产的增值率达到26.46%;强生集团的净资产由1992年底的2.68亿元增至1996年4.46亿元,国有资产的增值率达到66.42%。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强生集团的年销售收入由1992年底的2.74亿元增至1996年底的8.17亿元,增长了2倍;强生集团的税后利润由1992年底的418万元(其中89%为出租汽车营运利润)增至1996年底的1.27亿元(其中50%为出租汽车营运利润),增长了29.5倍。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强生集团的经营范围由原来的近10个行业扩大到20余个行业。投资1000余万元增加上海强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营资金,出资购买上海飞云电器厂并将其改造为上海强生电光源有限公司,与美国洛克斯公司合资组建上海强生制衣有限公司,现在,这两个企业已经成为强生集团出口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每年单单电光源产品的出口就达到1000万美元。投资2000余万元,盘活了延安东路外滩、石门二路北京西路、淮海中路宝庆路和浦东浦建路等地块的存量资产,利用土地级差兴建商办大楼;开发建设梅陇罗阳小区20万平方米多层住宅,作为市政重点工程动迁用房和员工解困用房的房源。

从浦东强生上市公司这一角度来看:

浦东强生用配股资金购买强生集团的优质资产,也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营运车辆由1992年底的100辆增至I996年底的1637辆,增长了15.37倍;年销售收入由1992年底的1036万元增至1996年底的1.62亿元,增长了14.64倍;年税后利润由1992年底的428万元增至1996年底的4146万元,增长了8.69倍;净资产由1992年底的3181万元增至1996年底的3.95亿元,增长了11.42倍,成为浦东新区最大的出租汽车公司。

3.“借壳上市”的体会

优质资产的注入,是国有企业“借壳”筹资的有效手段。上市公司是凭借其优质资产和优良业绩取得配股资格并吸引社会投资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壳”的资源,只有将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通过上市公司的经营取得上佳的经济效益,以上市公司的优良业绩争取股东的信赖和证管部门的批准,才能获得每年一次可贵的配股权;国有企业要舍得将经过培育的优质资产有偿转让给上市公司,要有放长线、钓大鱼的眼光,这样才能获得宝贵的低成本的发展资金,有了资金才能盘活存量资产,拓展新的经营领域,继续培育优质资产。如此循环反复、不断上升,达到降低融资成本、做大资产规模、壮大经济实力的目的。强生集团向浦东强生注入出租汽车等优质资产,使浦东强生三次实现配股,而且每次都是100%全额配足,先后筹集到2.7亿元社会资金。强生集团通过置换优质资产,先后赢得1.4亿元发展资金,陆续投入到新的经营项目中去,紧紧地抓住了发展机遇,拓展了经营规模。

用好“借壳”筹集的资金,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国有企业通过“借壳”筹集资金是手段,用好资金发展国有企业才是目的。如果不能用好资金,不但会丧失优质资产,而且会使国有资产流失,还会使“借壳上市”失去其特有的意义。强生集团在“借壳上市”过程中,投资方向明确,项目选择得当,效益论证周密,经营管理较好,因此,在优质资产置换后,不但盘活了存量资产,净资产增长了66.42%,而且不断地培育出新的优质资产,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借壳上市”是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益的捷径。通过“借壳上市”,强生集团的出租汽车经营逐步股份化,达到以较小量的国有资产指挥较大量的社会资金来发展出租汽车主业的目的。强生集团陆续投入浦东强生的资金为1.02亿元,而浦东强生的总资产为4.46亿元,以22.78%的国有资金指挥100%的社会资金,大大增强了强生集团在客运市场的主力军地位和竞争能力。由于能以优质资产置换社会资金,强生集团不但从未放弃每一次配股机会,而且还三次受让其他发起人法人股东的配股权,强生集团对浦东强生的持股比例由30%上升至32.59%,提高了对浦东强生的控股力度,发挥了国有资产以小控大的作用。

通过“借壳上市”,强生集团赢得了极其可贵的发展资金,土地等存量资产得以盘活并增值,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新的经营领域有了资金保证,提高了抵御市场经营风险的能力,达到了吸引社会资金拓展国有企业经营规模、做大国有资产“蛋糕”的目的。

三次“借壳上市”的实践,使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强生集团的领导层正站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的高度上,进一步完善“借壳上市”的做法,进一步抓好资产经营,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国有企业规模发展、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的路子来。

D. 600662强生控股,目前如何操作

是太平洋证券推荐的股票

强生控股 (600662)公司下属的出租车汽车公司,是上海第二大出租车企业,拥有大量出租车牌照,而上海已经停发出租车牌照,因此牌照成为当前特殊的稀缺资源。

有人统计,美国纽约出租车牌照价格就这几年翻了4倍,而日本东京的价格比纽约还要高。而与香港人口密度同样的上海却只有区区几十万,未来升值潜力极其巨大。公司作为一家以出租车为主营业务的上海本地公用事业龙头企业,其下属强生出租公司是上海市第二大出租车营运企业,拥有5000多辆出租车牌照,与上海大众两强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经营的局面。而随着2000年开始上海开始停发出租车牌照,出租车牌照逐渐成为当前的稀缺资源,而这种政策性垄断使得也上海市出租车行业的利润成为全国最高,公司在凭借其独特的垄断优势稳定经营,多年来业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与此同时,公司继续通过兼并收购扩大其出租汽车规模,收购了中国青旅上海汽车服务公司,保持了公司在该行业的规模优势。

更引人注意的是,随着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出租汽车运价油价联动机制,根据该机制,一旦燃油价格上涨,不同乘距乘客都将承担相对应的油价上涨费用,公司因此每年可减少数千万元的燃油支出,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E. 中国国内企业有哪些企业被外资控股外资为第一股东

你好,这个问题实在太难的了,官方的文献也很难找~~毕竟我们中国的产品被外国控制本来就是让国人不爽的一件事~~但是我现在能给你招出十个从朋友哪里知道的,原来是我们中国的,但是现在已经是外国品牌的东东~~~都是真实的,我都有点不相信~~希望多你有所帮助~~第一名:中华牙膏

怎么排这个第一,我倒着实为难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这个企业一定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算去算来,也只能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了。毕竟你可以不上网、不买车,但你不能不吃饭、不喝水、不刷牙。

我至少核实了5家网站,才敢肯定,中华牙膏早就已经是荷兰联合利华的了。我想,大多数老百姓打死也不会相信中华牙膏居然是荷兰的——它上面不是有中华两个字么?

1994 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方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牌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与此类似的是中国着名商标美加净:该品牌曾经占有国内市场近20%,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跨国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资,实际上是将“美加净”逐出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中华牙膏的命运正是如此。

从整个洗化行业上来说,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我想支持国货,但我在洗化行业连支持国货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中国的每个行业都像洗化行业一样,那么中国的企业也就完了。

第二名:双汇

我承认,直到现在还时不时的吃点双汇火腿肠(习惯了),虽然它早在2006年就卖给美国高盛集团。08年,高盛又投资2—3亿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购了10多家养殖厂。

“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罗杰斯如是说。

在多哈小型部长会议再次破裂、各国死保农业底线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国际投行在中国农业相关产业链领域不断追加投资的行为值得关注。我不是民族主义者,但看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双汇放心肉专卖店,看着双汇不断攀高的市场占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担心。垄断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资打着中国企业的名号,不断着蚕食着市场。

我只想陈述一个事实,双汇是美国的,就这么简单

第三名:娃哈哈

本来想提名健力宝的,当年的东方魔水,在中国的罐装饮料市场上是威风八面,一统江山,但自从李经纬离开后,健力宝是一泻千里,现在只能给当年的小弟提鞋了。正YY间,脑袋突然开窍,健力宝鼎盛时期还是属于咱中国的,现在虽然属于统一了,但台资企业还算不得外资,那是咱人民内部矛盾。

那就娃哈哈了,当年法国达能收购娃哈哈时,宗庆后还一度扛着民族主义的大旗勾起了广大国民的无限爱国情怀,结果呢,宗庆后在收购争论的数年前早就拿到美国绿卡了,一个美国居民跟咱谈中国的民族情怀,真**扯淡。

怎么说呢,我挺喜欢娃哈哈的,但法国达能已经控股51%以上了,咱就别自欺欺人了

第四名:金龙鱼

如今咱自己吃的食用油居然也是外国的了。典型就是金龙鱼,这个牌子几乎出现在每个中国家庭的厨房里,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是第2名福临门的8倍,但它彻头彻尾是一家外资企业,属于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跟中国毛关系都没有。

目前,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和路易·达孚所控制。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即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安全门”已不在国人手中,已现实弱化了我们的市场调控能力,这不仅对食用油乃至对国家安全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直接威胁

第五名:大宝

“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多么熟悉的广告语啊,大宝几乎是大多数工薪阶级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国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把它和美国联想起来呢?可惜事实是,早在2007年4月美国强生就已经收购了大宝。别以为中低端这块市场老美不要,对于外来资本来说,虾米也是肉。何况中低端市场真的是虾米吗?中国13亿人,有多少有钱人

第六名:苏泊尔

2006 年8月法国着名小家电企业SEB收购国内烹饪炊具第一品牌苏泊尔,当然新闻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这则新闻呢?起码我是事后多时才知道的——还是因为我在家和朋友聚会时吹牛说自己多么支持国货,买东西首先国货时,被朋友揭露的。如果不是这个插曲,也许我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个当年起身浙江的中国名牌,已经成了法国货。

又一个行业第一被纳入了国外资本的怀抱,而我们(我相信绝不止我一个人)依然满怀爱国情怀的支持着已经变为洋货的曾经的民族品牌

第七名:汇源

可口可乐179亿元收购汇源,一场轰轰烈烈的收购案,那么多保卫民族企业的呼声,换来的却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个事实。

在和汇源联合发表收购要约后不久,可口可乐中国区副总裁李小筠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汇源品牌由汇源香港上市公司拥有,而汇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达能、境外公众股东和一家美国的私人投资基金拥有,因此这次交易前和交易后品牌的持有是从一家外国公司转到另一家外国公司,没有民族品牌流失。当时有媒体查出,汇源果汁的详细注册地址为:Scotia Centre,4th Floor,P.O.Box2804,George Town,Grand Cayman,Cayman Islands, 是一家离岸公司。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以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对汇源的兼并案,说明中国不欢迎外资到中国投资,是一个非常大的误会。

陈德铭说道:“可口可乐兼并汇源发生在两个外资企业之间,可口可乐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公司,汇源果汁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一个外国公司,这两个外国公司之间的企业兼并不涉及中国的投资政策,只涉及中国对这两个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的经营集中度的审核问题。

第八名:南孚

南孚是电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还是首选南孚电池。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贪婪是魔鬼,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2003年8月,南孚电池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集团收购。当年的手下败将,现在成了老板。

曾经,孙雯那句铿锵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让南孚这个响亮的品牌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可是现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经不是中国的企业了?所谓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谁?

第九名:白加黑

在中国,谁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会首选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这玩意现在压根就不是咱中国的东西。

2006年10月,德国拜耳医药与我国东盛科技之启东盖天力制药公司签署协议,以10.72亿元收购后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业务和相关资产,收购金额 10.72亿元(1.08亿欧元),东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药OTC业务。

这其实只是医药行业的冰山一角,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中国的华药集团,早在 2004年已经卖给了荷兰的DSM(欧洲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

西安杨森虽然名字里有个西安,其实早就百分之百属于比利时了,中国最常用的紧急避孕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现在是瑞士诺华100%控股。

先说这么多吧,再说下去,别说你,我担心我自己都被吓到。这些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认为是中国的,结果呢,却都是外国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咱中国人感个冒,避个孕现在都掌握在别人外国人手里了.

F. 中国股市总市值多少 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总市值能占

截至2017年11月17日收盘,美国上市公司共有4900多家,总市值约42万亿美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别是苹果公司、谷歌、亚马逊、FACEBOOK、壳牌石油、阿里巴巴、比克希尔哈撒韦、强生公司、摩根大通,10家公司总市值5.43万亿美元,占到美股总市值的12.9%。美股市值排名在前三十的公司,总市值接近10万亿美元,约是美股总市值的23.8%。

在排名前三十位的公司中,有三家中概股:阿里巴巴(4682.61亿美元)、中石油(2124.3亿美元)和中国移动(2049.02亿美元),分别排在第7位、第20位和第25位。

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一共有176家,总市值约17983.87亿美元,占到美股总市值的4.27%。

G. 上海强生制药上市了吗

上海强生制药并没有上市。

强生的泰诺林为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制剂,在试验中使用的速效释放制剂在中国并没有上市,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政府事务与传播经理吕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强调此次试验是在长期、最大剂量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不能等同于药品常规服用的效果。

据了解,该项试验涉及测试者147人,其中41人服用了安慰剂,其他106名测试者分别服用了对乙酰氨基酚与3种不同的阿片类镇痛药。而此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对乙酰氨基酚是否会造成用药者出现肝损伤。根据试验结果,连续两周时间,每日服用4克对乙酰氨基酚,有10名受试者出现转氨酶增高的现象。

上海强生制药的发展路程:

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芹综合性的医药保健公司,也是世界上产品最多元化的公司之一。公司成立于1886年,迄今为止已在世界54个国家设有200家子公司,全球共有员工112000多名,产品畅销全球175个国家。强生公司为世界500强肆腊毕企业,长期以来,强生公司在各个领域获得一系列殊荣,自1986年起,强生公司被杂志连年评为职业母亲的最佳公司。

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是美国强生公司与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在上海闵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局慧共同创办的合资企业,成立于1995年年底。作为全球最大的非处方药生产销售公司,这是强生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专业生产非处方药品的制药公司,首期投资额为4000多万美元,专业生产、销售非处方药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上海强生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