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北京汽车股票业绩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北京汽车股票业绩

发布时间: 2023-03-31 19:44:09

‘壹’ 很魔幻!破产重组的华晨,市值也比北汽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魔幻!破产重组的华晨,市值也比北汽高的原因:

‘贰’ 营收1759亿,市值仅剩139亿,北京汽车为何被资本“抛弃”

营收1759亿,市值仅剩139亿,北京汽车被资本“抛弃”的原因如下。

一、北汽市值仅剩139亿

第二,北京汽车对北京奔驰的依赖程度很高,95%的收入都是从北京奔驰公司赚来的,而北汽旗下的福建奔驰、北京现代和北京自主品牌只占了5%,这对北京的汽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三,现在的汽车市场,每天都会有新的车型出现,如果一个品牌没有新的车型,就不能吸引更多的人。而仔细想想北汽最近发布了什么新车没有,真的想不出来,即使有,但也没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就更谈不上形成销售了。

而且,北京的车普遍消费者都觉得太贵了,虚高的价格让人觉得北汽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

‘叁’ 股比之战升级姜德义欲让北汽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在戴姆勒的步步紧逼之下,姜德义出招了。

特别是对于在8月底刚刚接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和董事长的姜德义来说,保证北汽集团业绩的平稳,是其接手北汽以后的重中之重。所以,如何应对戴姆勒扩大股比的要求,是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华晨集团宣布股比调整,未来对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从50%降为25%以后,外界普遍看衰其未来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华晨集团深陷债务危机,让外界更担忧在2022年股比调整完成后的业绩。而作为同样倚重合资豪华品牌的北汽来说,有了华晨的前车之鉴,相比北汽不会轻易同意戴姆勒进一步扩大股比的要求。特别是北汽本就是戴姆勒的股东,这次试图进一步扩大对戴姆勒集团的股权,也被认为是北汽对戴姆勒寻求扩大北京奔驰持股的一种反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北京汽车8059.36万元收购北汽国际100%股权、北汽瑞丽24.78%股权

来自北京汽车公告:2020年3月13日,与北汽集团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公司同意购买,且北汽集团同意出售其持有的北汽国际100%股权及北汽瑞丽24.78%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8059.36万元。

股权转让协议项下交易完成后,北汽国际乱丛将成为北京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北汽瑞丽将成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

北汽国际是北汽集团海外业务总平台,主要从事项目投资、投资管理、整车出口业务,负责北汽集团自主乘用车的海外业务开拓、国际业务生产基地和销售管理。下属附属公司有:全资附属公司InvestmentUniverseCo.,Limited(环球投资有限公司)及BAICDEMAXICOSADECV(北汽墨西哥有限公司),以及非全资附属公司(北汽竖枯南非汽车有限公司)。

北汽瑞丽主要从事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汽车及其零部件、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汽车租赁等业务。

交易分析:

1、国内乘用车市场疲软,亚非拉主要新兴市场汽车行业增速高于中国,北京汽车通过本次交易积极参与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北汽国际和北汽瑞丽的海外业务和经验将助力北京汽车。

2、目前北京汽车旗下汽车产品丰富,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主要需求为A0、A级轿车和SUV,可以把国内市场的成功生产销售经验复制到海外新兴市场。

3、通过收购可以快速获得海外生产及销售资源。

4、北汽国际之前属于渠道建设和市场拓展期,而生产基地(含北汽瑞丽)属于建设期,在交易哗纤樱前北汽国际和北汽瑞丽处于亏损状态,交易后通过业务整合实现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协同作战,预计将在3年后实现扭亏为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伍’ 接盘神州,北汽不是“老实人”

神州租车即将成为“别人的孩子”。
6月1日,神州租车(00699.HK)公告称,神州优车(838006.OC)已于5月31日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集团)签订了一份无法律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北汽集团将收购神州租车不超过21.26%的股份,此项合作的细节和条款仍在磋商当中。
据了解,神州优车通过各级子公司持有神州租车21.26%的股票,若交易顺利,则意味着北汽集团或成为神州租车第一大股东,而陆正耀以及神州优车则将全面退出。对此,资本市场给予了积极反馈。截至收盘,神州租车报2.22港元/股,涨幅23.33%,总市值47.07亿港元。
不过紧接着,6月1日,新三板公司神州优车因未同步披露内幕信息,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停牌。
此次北汽神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发业界诸多猜想,北汽集团及时出手,神州租车发展或将迎来“柳暗花明”时刻,北汽集团也可以扩大其出行业务版图。对于北汽集团收购神州租车股份交易价格、谈判细节,以及神州租车未来业态发展方向,出行一客问询神州优车以及北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双方暂无更多信息可供披露。
虽然双方的合作还没最终落定,但在此时曝出合作对于神州租车来说,可以对冲瑞幸事件的影响,是一个提振市场信心的好消息。“北汽集团作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除了能给予产品支撑,相比其他纯资本投资企业来说,产业链的资源也更加丰富,将利好神州租车的未来发展。”汽车行业分析师颜景辉表示,“特别是在瑞幸咖啡事件之后,神州租车若能与北汽集团建立合作,可以给资本市场传递更多信心。”
北汽入手神州租车为转型考量
事实上,神州优车与北汽集团的本次合作早有征兆。4月13日,北汽集团与神州优车联合宣布,双方将通过车辆采购、汽车新零售、技术合作、大数据以及金融服务等方式达成全面合作。
彼时,按照双方合作协议,北汽与神州优车将围绕汽车出行等业务,形成双方在技术、产业链等方面资源优势的互补与整合,实现“传统汽车+出行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出行生态链。
北汽集团旗下的主要出行平台为华夏出行。公开资料显示,华夏出行成立于2017年,是北汽集团旗下的二级平台单位,包含共享汽车分时租赁、网约专车、城市物流、整车出租(长租)等多种业务形态。
目前,华夏出行推出了为普通用户提供共享汽车服务的“摩范出行”以及提供公务出行服务的“北京出行”两个分时租赁品牌。截至2019年初,华夏出行已在全国布局22个城市,运营车辆约为2.2万辆。
在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颜景辉看来,神州租车处于我国汽车租赁行业的龙头地位,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如若北汽集团入手神州租车,可以扩大进一步其出行版图。神州租车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神州租车平均每日汽车租赁车队同比增加9.6%至约11.33万辆,车队总规模约为14.17万辆。
“从体量上看,神州租车业务范围要远超出华夏出行,北汽集团未来或将整合神州租车和华夏出行两者的资源,更好地向出行服务商转型。”颜景辉称。
近日,华夏出行党委书记、总经理岳殿伟在媒体专访时也谈到,整车企业放弃转型出行行业就放弃了未来,出行服务是整车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只有转型出行领域才能使得整车企业与消费者产生紧密联系,而不止是简单的一买一卖。
“从车辆的定制、运营、使用到最后二手车的处置过程中,所有车辆的使用数据、运营数据、消费者的喜好、消费者的画像,在整个车辆生命周期里面我们都能全部掌握并把数据返还给主机厂,从而提升数据的变现能力,这对未来主机厂的整车制造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岳殿伟进一步强调,“谁先转型谁先活。”
有观点认为,除了基于出行业务的考量,入手神州租车也有利于北汽集团和神州优车共同盘活宝沃汽车,同时挖掘北汽集团在新能源以及其他汽车产品的业务增量。
在更早以前,神州系的造车大业就继承了北汽集团的衣钵。2019年3月,神州优车通过长盛兴业(厦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长盛兴业)从北汽福田手中接过了宝沃汽车67%的股权,成为控股方。发展至今,宝沃汽车前路尚不明朗,且神州优车收购债务仍未结清。
为了优化宝沃汽车的债务结构,保障其日常经营和发展,4月1日,神州优车发布公告称,将以约40亿元固定资产(含在建工程)冲抵其应付北汽福田的约40亿元债务。在今年4月北汽神州达成的合作内容也显示,神州优车将以更灵活的销售方式为北汽及神州优车旗下宝沃汽车共同拓展市场,打造汽车产业的新零售模式。
为成色不足的神州租车注入更多市场信心
在与北汽集团签署此次合作协议之前,神州优车几度减持了神州租车股份。4月3日,神州优车全资子公司优车科技出售所持神州租车的4466.6万股股份,占后者已发行股本的2.11%。上述股权出售后,神州优车通过子公司持有神州租车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7.65%。
紧接着,4月22日,神州优车完成向Amber Gem出售约9861万股股份,神州优车拥有的神州租车股份由25.92%降至21.26%。彼时,Amber Gem拟分两个批次,陆续收购神州租车股份。根据公开信息,Amber Gem是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华平投资的子公司。
不过,神州租车如今似乎看准了北汽集团这个“如意郎君”。在6月1日的公告中,神州租车宣布,已终止华平投资与神州优车此前签订的第二批收购协议,且解除神州优车的排他性义务以寻求其它潜在收购者。
目前,神州优车持股神州租车21.26%,仍为神州租车大股东,Amber Gem持股升至14.76%。
受瑞幸咖啡业绩造假的影响,4月3日,港股上市的神州租车盘中一度暴跌72.9%,随后发布公告短暂停牌,停牌时股价报1.96港元/股,跌超50%。截至6月1日收盘,也仅2.22港元/股,处于价格低位。
“北汽集团可能想在低价入手神州租车股价,但时间可以再等一等。”一位证券行业分析人士对出行一客表示,不过,乍看下神州租车目前处于价格低位,但成色如何不好判断。在神州优车与北汽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之前,吉利汽车、携程都曾传出过有收购神州租车股份的意向,但最终不了了之。
从基本面来看,神州租车经营业务正承受压力。
神州租车的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3.25亿元,去年同期则为人民币18.50亿元,同比减少28.3%。净亏损1.88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9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其中,神州租车第一季度租赁收入总额同比减少35.0%至人民币9.47亿元。汽车租赁收入同比减少30.6%至人民币8.79亿元。神州租车将问题归因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单车收入减少,运营成本增加。
目前,神州租车资金流动性承压。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神州租车手中仍握有56.11亿元流动资产,其中包括33.0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但同期流动负债为58.14亿元。因此,流动资产为负2.06亿元。
此外,根据神州优车2019年半年报显示,彼时其持有的神州租车股份已经全部质押担保给银行来贷款。
据wind客户端消息,神州租车公司代表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解读会透露,今年1-5月已经偿还的银行债务为20亿。未来每月偿还债务在2亿左右,仍然有偿付能力,我们一方面手上还有现金,另一方面加快二手车处理。
4月27日,标普全球评级将神州租车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及其优先无抵押美元债券的长期债项评级从“B-”下调至“CCC”,这也是自4月7日以来,第二次遭到信用评级下调。同时,标普将神州租车的展望调至负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北汽和神州的交易或仍存变数。神州租车方面称,该战略合作协议在性质上不具法律约束力,概不保证将会订立正式协议。神州优车与北汽集团的合作细节和条款仍在磋商当中,且截至本公告日期尚未达成最终条款。在神州优车与北汽集团订立正式协议并交割前,神州优车持有神州租车的股份可能在神州优车若干贷款人根据相关融资协议条款酌情下进一步被非自愿出售。
此外,一位资深行业观察人士向记者坦言,未来北汽集团和神州租车融合,如何能够分散资产重量,降低管理复杂度,将成为复杂的工程。由此可见,未来双方合作后续如何,仍需进一步观察。(责编/杨佩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陆’ 北汽官宣德奔弃股“无碍大局”,外资增持股比或现新模式

不可否认的是,北汽在这场合资股比战中,会全力争取更多的股权,这也让外界产生更多的好奇,如果北汽不走华晨和江准的“老路”,是否会打造出一种股比放宽后中外合资的新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未来双方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一场关于合资股比之争的暴风雨只会更加猛烈。

文/赵嘉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柒’ 赶超吉利,北汽将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对车企而言,“奔驰母公司股份”绝对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能成为戴姆勒的最大股东,不仅可以左右这世界元老级的汽车企业,更可对外宣示自己不只是有钱,还能通过对戴姆勒的持股,帮助自身造车技术提升一台阶。只要你有钱,何乐而不为。

就目前而言,吉利的产品线已有沃尔沃作为高端技术输出,而且购入多家车企股权,基本实现了“多条腿走路”。同时前者与戴姆勒开展了部分业务,初步的目的已经达成。所以戴姆勒股权之争的“宫斗”,相信随着北汽的增股也将会消停一段时间。如果增持成功,北汽便可将更多利润投入到研发车型中去,并通过增强自身品牌的实力,避免再次陷入被动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捌’ 华晨“躺赚”的代价

简介|语言

2021/06/25

“躺赚”不可避免地是不可持续的。

记者于

编辑崔

编辑朱金斌

华晨汽车破产重组,负债1300亿元,港股停牌三个多月,MSCI将华晨中国从指数中剔除,前董事长祁玉民被开除党籍并正式被捕...近日,作为东北汽车行业的重要国企,华晨汽车被推到风口浪尖,也“收获”了相应的价格。

在华晨集团,唯一有价值的可能就是华晨宝马,它以数十亿的利润持续补贴华晨中国的赤字空,甚至支持正在走向破产漩涡的华晨集团。当然,不仅华晨平摊合资公司的利润,就像华晨一样,BAIC也是如此。北京奔驰每年贡献北京汽车90%的收入。

可以说,这两家跨国豪华车巨头在中国为这两家国企延续了自己的生命。

随着消费升级和豪华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奔驰、宝马对中国合资企业的贡献不断扩大,也意味着北京奔驰、华晨宝马连续多年扛起北京汽车、华晨中国上市公司的大旗,持续为合资企闭搏业乃至中国母公司输血。回顾十年,奔驰和宝马分别为这家中国合资公司贡献了460多亿元和300多亿元。

更重要的是,随着北京汽车和华晨中国自主品牌业绩持续不佳,北京奔驰和华晨迟腊宝马先后成为上市公司的绝对支柱。那么,对于奔驰和宝马来说,队友为什么要躺着赚钱呢?

或许,对于奔驰宝马来说,这种白白交出利润的行为,是有内部阻力的,否则宝马不会决定从2018年起将华晨宝马的控股权从50%提高到75%,戴姆勒也渴望在北京奔驰的股权上一试身手。

可以看出,奔驰和宝马肯定会重新控制中国的合资公司。但是随着华晨和BAIC独立的衰落,华晨的破产,北汽和华晨宝马在合资公司的温床里赚钱的机会和日子已经不多了。即使BAIC目前仍然安全,BAIC也必须明白华晨付出的代价。

外资拥有数百亿上市公司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历年的年报中找到一些共同的规律。

数据显示,北汽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769.73亿元,同比增长约0.89%。毛利421.4亿元,同比增长11.97%,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20.29亿元,同比下降50.3%。

当然,北汽的亮点依然是北京奔驰。当年营业收入1696.95亿元,同比增长9.37%,利润占上市公司总营收比重再创新高,达到95.9%。毛利由2019年的422.1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59.77亿元,增长8.9%。让我们再考虑一下。如果北汽扣除北京奔驰的毛利,北汽的毛利为-38.37亿元,这也意味着北京奔驰几乎是北汽唯一的利润来源。

相比之下,北汽自主北京品牌营收仅为72.77亿元,同比下降64.1%。公告称,背后主要原因是北京品牌销量下滑,新能源补贴政策影响力下降。受此影响,北京品牌毛利亏损达36.7亿元。

北京奔驰一直是北汽的绝对依赖。自2014年北京奔驰正式并入北京汽车上市公司以来,北京奔驰一直是上市公司唯一的利润来源。汽车公社整理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北京奔驰对北京汽车营收的贡献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占比不断提升。2014年占比78%,到2018年达到89%,2020年更是创下近96%的历史新高。

如果我们看看北汽扣除的北京奔驰的毛利,那就更让人震惊了。除了2016年北汽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的比较优势外,北汽扣除北京奔驰后的毛利润达到正8.57亿元,其他年份该指标均保持亏损状态。2019年,这一亏损的毛利高达47.28亿元。

如果北汽公布的2016年北京奔驰净利润为103.74亿元,即北京奔驰的净利润率可以达到8%-12%左右,这也可以从北京奔驰估算出北汽的净利润。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北汽完全依靠北京奔驰来弥补上市公司的亏损空。可以看出,如果没有2020年北京奔驰的贡献,北汽将亏损约50亿元。

华晨中国与北汽基本相似。2020年全年报告虽然没有披露,但从2020年上半年可以看出,华晨中国营收达到14.5亿元,但利润却高轿旦祥达40.45亿元,这背后是华晨宝马对华晨中国的贡献。

与北京奔驰相比,所有财务数据均纳入北京汽车,华晨宝马的利润计入华晨中国的投资收益。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没有华晨宝马,华晨中国的利润基本都是亏损的,只有在2007年、2010年、2011年才实现了自主品牌的正利润。其他年份,没有华晨宝马,华晨中国累计亏损已经达到近百亿元。

截至目前,北汽和华晨中国的股价和市值分别为29亿港元、234亿港元、73亿港元和368亿港元。回看这两只股票的巅峰时期,股价分别为12.5港元和23.8港元,跌幅已经远超行业水平。北京奔驰和华晨宝马分别是其上市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这也意味着这两家上市公司的独立业务几乎一塌糊涂。如果没有奔驰和宝马的输血,这两家市值100亿的上市车企价值不大。

躺着赢的好日子真的不多了

近年来,豪华车市场蓬勃发展,市场份额一度超过10%,中国年销量累计超过200万辆。作为一线豪华阵营的前三名,奔驰和宝马这几年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双方不断引进国产车型,从价格、市场响应速度、国产化等方面为奔驰和宝马在中国的销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奔驰、宝马在华销量均保持正增长。即使在2018-2020年的寒冬,豪华车市场也成为市场最大的亮点。作为整个豪华车市场的领头羊和风向标,销量、营收、利润和市场知名度相辅相成。

是的,奔驰和宝马有多红火,一定程度上说明了BAIC和华晨有多难过,包括北汽和华晨中国上市公司的成绩单和计划。荣誉与自主无关,但充分体现了北汽和华晨自主的弱点。

2020年,北京汽车总销量高达116万辆,奔驰占77万辆,营收占比96%,BAIC自主总销量仅为8万辆,仅占上市汽车企业总营收的4.1%。华晨中国也是如此。华晨中国的财务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华晨中国营收为14.5亿元,同比减少23.85%。净利润40.45亿元,同比增长25.24%。其中,华晨宝马净利润达到43.83亿元,同比增长23.4%。如果扣除华晨宝马的利润分成,华晨中国的亏损超过3.4亿元。

中国被外资牵着鼻子走,因为它有50%以上的利益。在诸如模型介绍、市场定价、零件采购等重大问题上做出决策。,要么是中国的独立话语权弱,要么是为了50%的既得利益,这完全是站在合资企业的立场上说话。从长远来看,当然没有发展自己品牌的动力和能力。

另一方面,在合资企业中,除了政策和销售渠道的软支持外,中方对造车的实际贡献只能提供非常有限,这也是为什么出现了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那句“中国汽车厂商在与外国汽车厂商合作时贡献几乎为零”的经典言论。

“由于技术封锁,即使是合作伙伴和外国投资者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即使中国能得到一些国外的技术,也只是那些落后过时的技术。因此,以合资方式获取国外技术,发展自主品牌,壮大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是图森打破的标准模式。”业内资深媒体分析师认为。

事实上,中欧签署的中欧贸易协定中明确表示,中国将逐步放开合资公司的股份比例,这意味着北京奔驰和华晨宝马的股份以及外资将逐步收回,甚至不排除它们未来将作为另一个合作伙伴或独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存在。就像大众安徽,看似是第三家合资车企,却有绝对的话语权,也是对南北大众的一种制衡。背后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多的利益。

事实证明,北京汽车、华晨中国等靠输血生存的企业,并没有长期处于市场竞争中。近几年的财务状况已经清楚地表明,有绝对外资利润贡献的车企正在逐渐走向“依赖而死”的局面,华晨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如果大环境允许,戴姆勒和宝马早就不愿意白分利润了,这样宝马和戴姆勒就可以在合资公司的股份比例上进行新的运营。

随着北京汽车和华晨中国自主品牌业务未来的衰落和关停,持续亏损的自主业务被剥离上市公司的概率很大。当北京汽车和华晨中国只有一家合资企业时,这家上市汽车公司对中国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以上内容由“汽车公社”上传发布,查看原文。

百万购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