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美国航空公司股票市值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美国航空公司股票市值

发布时间: 2023-03-29 23:26:34

Ⅰ 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最新实时行情

1. 美股航空股集体上涨,波音涨3.72%,美国航空涨7.88%,达美航空涨6.02%,西南航空涨2.91%,联合航空涨8.32%。
2. 美国能源股集体上涨,埃克森美孚涨1.13%,雪佛龙涨1.59%,康菲石油涨2.4%,斯伦贝谢涨2.63%,西方石油涨2.33%。
3. 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苹果涨2.15%,亚马逊涨1.11%,奈飞涨1.75%,谷歌涨0.81%,脸书涨3.59%,微软涨0.98%。
4. 热门中概股多数收涨,中国铝业涨12.87%,秦淮数据涨11.99%,阿里巴巴涨10.44%,汽车之家涨10.27%,富途控股涨10.01%,爱奇艺涨5.94%;博实乐跌15.49%,寺库跌15.4%,无忧英语跌14.39%,云集跌14.08%,波奇网跌9.7%,京东跌3.54%。
拓展资料:
1.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是指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基金,纳斯达克100指数的100家非金融类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经过严格的筛选,必须为纳斯达克市场市值前100强的非金融公司,每天的股票平均交易量必须要超过20万股,上市时间一般需要达到2年。纳斯达克100指数成份股的选择均为业绩稳定、规模巨大的公司,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其中又以高科技公司为主体。
2.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是qdii基金中的一种,投资者在投资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qdii一般在T+2日确认份额,基金投资者买入qdii基金一般在T +2日才开始有收益,同时,qdii基金赎回资金到账时间比国内其他基金到账时间要晚一些,根据其代销机构的不同,其赎回资金到账日也不同,一些代销机构的赎回资金在T+4日到账,一些代销机构T +10日才到账。
3.像我们熟悉的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Facebook,就是纳斯达克100的前5大重仓股。另外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知识:纳斯达克100,虽然名字是100家公司,但实际上持有107只股票。这是因为,其中部分公司,同时有两种股票份额,比如说谷歌就是这样。

Ⅱ 美股军工股有哪些

1、波音 / 市值$538亿 / 代码BA
2、霍尼韦尔国际 / 市值$455亿 / 代码HON
3、通用动力 / 市值$291亿 / 代码GD
4、洛克希德马丁 / 市值$283亿 / 代码LMT
5、诺斯罗普.格鲁曼 / 市值$201亿 / 代码NOC
6、雷神 / 市值$190亿 / 代码RTN
7、古德里奇 / 市值$115亿 / 代码GR
8、ITT工业集团 / 市值$110亿 / 代码ITT
9、罗克韦尔柯林斯 / 市值$103亿 / 代码COL
10、L-3通信 / 市值$91亿 / 代码LLL

拓展资料

1.波音公司,代码BA,主营:商用机, 军用机及飞弹, 太空及通讯(全世界最大商用喷射机和航太公司之一)
2.General Dynamics Corp, 代码GD,主营:造船和海军系统、航空工业、资讯系统,以及陆地两栖作战系统
3.Lockheed Martin Corp,代码:LMT ,主营:系统整合、太空、航空、技术服务(为世界排名第二的航空和国防公司,仅次于波音公司)
4.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代码:NOC,主营: 高科技。

其作为主要的承包商,首要转承包商,组织人员或优先供应商的形式为它的美国和国外的军方,政府和商业客户提供系统同化,防卫电器和信息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

5.Raytheon Company ,代码:RTN,产业别:电子产品业-军事 类股别:航太类 。

Ⅲ 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重组与合并

重组
2005年9月14日,由于调整经营战略无法见效,拖欠的债务总额近180亿美元,而资产额不足145亿美元,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5月18日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完成了重组程序后,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庭的法官已签署命令,批准了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重组计划。5月9日,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宣布其参与投票的债权金额的98.4%以及参与投票的航空公司债权人的96.9%同意了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重组计划。
为了走出破产保护做准备,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宣布成立了一个新的董事会,公司的新普通股已获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号为“NWA”。该新发普通股以“发行前交易”为基础的交易于2007年5月21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进行(股票代号:NWA WI)。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例行”交易于2007年5月31日正式开始,13名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号码:NWA)员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响了开市钟,宣示该公司已经完成了重组程序,并继续履行其对乘客和员工的承诺。在满足了重组计划的结束条件以及公司获得发行7.5亿美元新股权的收益后,美国西北航空公司走出了破产保护。
根据美国西北航空公司此前的声明,按照破产法庭批准的重组计划的要求,该公司已进行交易的普通股和优先股将无条件取消。
合并
2008年4月14日美国达美航空公司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DAL) 和美国西北航空公司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NWA) 宣布双方以全股票交易进行合并,合并后的企业市值为177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
2008年1月达美航空与西北航空正式展开有关合并的谈判,2008年4月15日披露合并计划,根据交易条款,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所有股东按照每1股美国西北航空股份折合1.25股达美航空股份的比例,获得相应的股票。合并协议仍需要获得达美航空和美国西北航空股东的批准,以及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核。
合并后保留达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的名称,总部位于亚特兰大。在美国国内亚特兰大、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以及纽约设立行政办公室,并在阿姆斯特丹、巴黎和东京等地开设国际行政办公室。达美航空在与西北航空合并后的航空公司,根据2007年旅客周转量计算,超越美利坚航空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

(截至2008年5月)
空中客车A319-100:59架
空中客车A320-200:73架
空中客车A330-200:11架
空中客车A330-300:21架
波音747-400:16架
波音757-200:55架
波音757-300:16架
波音787-8:订购18架,50架选择权
麦道DC-9-30:42架
麦道DC-9-40:11架麦道DC-9-50:34 1991DC-9波音727-2512003A319、A320波音747-1512000747-451波音747-251B2007A330-200、A330-300DC-9-102005A319、A320MD-801999A319、A320DC-10-302007A330-200、A330-300售予ATA Airlines及Omni Air InternationalDC-10-402002757-351
波音727-1511991DC-9波音727-2512003A319、A320波音747-1512000747-451波音747-251B2007A330-200、A330-300DC-9-102005A319、A320MD-801999A319、A320DC-10-302007A330-200、A330-300售予ATA Airlines及Omni Air InternationalDC-10-402002757-351

Ⅳ 美国达美航空公司资料

Delta Air Lines公司(又称:达美航空、德尔塔航空、三角航空)总部设在亚特兰大,是美国第三大航空公司。

三角航空公司在1924年成立时只是一家给农作物喷洒农药的公司,1928年改为三角航空服务公司,随后增加客运服务。1941年,公司将总部从门罗迁至亚特兰大。1953年,三角航空公司与芝加哥和南方航空公司合并。1972年,它又兼并了东北航空公司。1987年兼并西部航空公司,从而成为美国第三大航空公司。三角航空公司是美国的一家骨干航空公司,每天运营2600多个航班飞往全世界26个国家的 197个城市。

公司业务与产品:Delta的服务分为三种:旅行服务、会员服务和Business-to-Business服务,其中旅行服务包括: BusinessElite、 BusinessElite Concierge Program、Charter Flights、 Delta Connection Carriers、Delta Express、Delta Shuttle、 Delta Vacations、 Lodging Reservations、 Sky Magazine、 SkyTeam、Ticket Offices以及Worldwide会员服务包括:Crown Room Clubs、Crown Room Clubs、The Escape Plan、 Executive Woman's Travel Network、Fan Fares 、SkyMiles Credit Cards、 SkyWise和Web Fares Business-to-Business业务包括Advertising Opportunities、 Affiliate Marketing、Delta Air Logistics、DeltaDASH、Delta Technology、 Operations Services、Technical Operations。

员工发展:在 Delta,无论你来自于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能够会得到同等的待遇和各种机会。在 Delta看来,公司的力量来源就是“人”,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各种学习机会,是该公司发展战略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Delta公司,雇员对雇主非常忠诚,各种层次的人,不管是初级的操作员还是专业的管理人员在 Delta 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他们为公司的一切成果感到自豪,而每一位员工也为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 Delta也为它的员工提供了优越的福利制度和完善的奖金制度。

Delta公司理念
飞航全球,航空公司中的最佳选择�

飞航全球——Delta将顾客送抵世界各地,并追求革新,积极进取,正派经营,成为市场上成功的竞争者,致力提供顾客最佳的服务并因而获得利润。Delta以前瞻性的眼光,开拓新航线与新联航伙伴,以扩展业务。�

航空公司——Delta只经营本公司最在行、居领导地位的行业,即空中运输及其他相关服务。Delta相信,空中运输将朝全球化发展,因此Delta将时间、精神与资金投注于建立领先的地位。�

最佳的选择——Delta是顾客、投资人及达美员工的最佳选择。对于经常旅行的顾客,不论是出差或旅行,从订位开始一直到提领行李,Delta提供最有价值也最上乘的旅行经验。对于空中货物托运的客户,Delta提供服务与价值保证。对于股东,Delta为他们赚取稳定、优渥的财务利润。对于达美的员工,Delta提供富于挑战性、报酬高、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在本公司的环境下,他们的贡献将受到尊重与重视。��

Delta的挑战��

Delta的挑战在于实现理念,并恢复获利的状况。Delta从区域性的运输公司发展为世界性的航空公司,经历永久性的重大改变,因此,当Delta在各个不同的市场里和新顾客做生意时,必须以达观的眼光看待Delta自己。在世界各地,Delta面对不断创新的竞争者和联航公司;在提供优良、高价值服务的同时,也遭受必须控制成本的强大压力。即使Delta既有的经营方式在以往成效不错,也不能保证未来可以永远沿用下去。��

Delta的力量��

员工是达美的竞争优势,这是属于Delta的航空公司,Delta的努力能够领导公司迈向未来,每一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任务要达成。Delta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工作,并互相尊重。

Delta的行动皆合乎道德标准并且诚实;Delta的信誉是无价之宝;讲求正直,绝不妥协。

Delta向前迈进的方法��

Delta以迫切的态度与积极投入的精神,致力达成持续的优良财务表现。�

Delta要了解所处环境竞争之激烈,并保持反应之快速。当顾客的需求改变时,Delta要创新,抓住市场机会,扩大销售管道,影响法令的改进。�

Delta以合乎经济的方法来提高服务的一贯品质,了解顾客的喜好与需求,提供比其他航空公司更好的服务。Delta要以更经济、更高生产力的方式,提供具备价格竞争力且品质更好之产品。�

对于工作、公司及经营方式要具备国际观。Delta持续培养个人能力,并将其他具有特殊才能、能协助本公司实现理念的人才引介到公司来。�

Delta要提高达美员工的责任、职权及信用。充分授权,让他们能在工作范围内快速、果决地采取行动。权责扩大之后,Delta会评估表现,并用实质的报酬来进行奖励。�

由于科技在业务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Delta将充分应用科技。��

评估��

Delta以下列三方面设定目标并评估进展:�

顾客服务:Delta的顾客服务一定要做到第一,评估的方法是以运输部在顾客抱怨、行李处理及准时等方面的统计数字为标准。高品质的顾客服务能提高公司的收益。� 市场定位:Delta要提高有收益乘客(revenue passenger)的乘坐比例,并逐步扩展市场,飞航全球,成为航空公司中的最佳选择。�

获利率:Delta的营业利润及净利一定要领先业界,营业利润的目标定为10%,净利的目标则为5%。 ��

Delta的收获��

Delta的理念是以达美的传统为基础,但需要每位员工不断追求卓越,并愿意大幅度进行正面的改变。Delta的努力将因为收获而值得。达美的理念能让Delta持续获利,并为员工及公司提供未来的唯一保障。在获利的同时,Delta也将拥有成长进步的机会,并以身为此优秀机构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看到顾客前来寻求Delta的服务,投资人因与Delta理念一致而加入,而Delta也在全世界受到尊敬,这些都带来成就感。未来,Delta一定要成为航空公司中的最佳选择,这样才算发扬达美的传统。

[编辑]Delta公司选择IBM扩展业务
个案情况:Delta公司率先使用网络客户服务,利用高速发展的无线技术来拓展其服务范围。

商业目标:Delta公司计划透过一系列的通讯设备来提供双向的旅游信息,这些设备包括具有网络功能的无线电话与手持装置 (Handheld Devices)。

主要的商业挑战:在无线技术的用户大量增加之前,Delta公司体认无线技术的价值。

主要的技术挑战:解决方案必须能够整合Delta公司原有的系统,并将资料从Delta公司的网页传输到各式无线设备中。

解决方案:Delta公司选择了 IBM 全球系统服务部。IBM 协助Delta公司确定了可以支持的无线设备,包括无线电话 (wireless telephones) 以及第七代掌上型配备 (Plam VII hard-held organizers)。IBM 与Delta公司共同建立了数据传输方案,提供个人旅行路线、航班到达及启程时间、登机门的相关信息,及Delta公司航班时刻表。这个解决方案是应用 IBM 的 Java VisualAge 开发成功的,使用了 Java servlets 和可延伸性标示语言(XML)技术。

成效:Delta公司的无线服务系统在 2 个月内即配置完成。这家公司期望无线服务能巩固它在航空业的领导地位、留住顾客并提高内部效率。

客户见证:无线网络使用率明显呈现成长性指数,其中航班到达时间和启程等相关信息是使用率最高的服务。Delta公司对 IBM 卓越的表现,尤其是能看出无线装置对Delta的顾客所带来的实用商业利益最为印象深刻。

重要意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航空业的领导者迈出一大步,运用最先进有效益的技术提供了最佳的客户服务。

[编辑]达美与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合并
美国达美航空公司和美国西北航空公司2008年04月14日晚间宣布合并,双方将以全股票交易进行合并,合并后的企业市值为177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将被命名为美国达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新公司会把两家航空公司的互补航线网络全面合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样的航线选择、更优惠的航空票价、更卓越的行程体验,飞往全球更多目的地,这是全球任何其它航空公司无法比拟的。

根据交易条款,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所有股东将按照每1股美国西北航空股份折合 1.25股达美航空股份的比例,获得相应的股票。合并协议仍需要获得达美航空和美国西北航空股东的批准,以及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核。上述批准、审核过程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完成。在正式审批过程完成之前,两家航空公司的航班时刻、常旅客计划、客户服务以及企业组织结构将不会因为宣布合并而产生变化。

合并后,达美航空现任首席执行官理乍得·安德森(Richard Anderson)将担任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达美航空现任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爱德华· 巴斯蒂亚(Edward Bastian)会在新公司内继续出任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美国西北航空现任首席执行官杜·史蒂兰 (Doug Steenland)则会成为新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合并后的达美航空将在在阿姆斯特丹、巴黎和东京等地开设国际行政办公室,并在美国国内亚特兰大、双子城(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以及纽约设立行政办公室。新公司全球总部位于亚特兰大。

“达美航空和美国西北航空是一对完美的组合。”美国达美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理乍得·安德森表示。“今天我们所宣布的合并协议是两家航空公司一次真正有益无损的优势互补。合并后我们会将点对点航线网络整合,为广大顾客和员工带来更多了解世界的机会。达美航空及美国西北航空正在携手打造一家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 —— 财务稳健、有能力为我们的员工和顾客进行各项投资,并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上蓬勃发展。”

美国西北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杜·史蒂兰表示:“今天宣布的消息,对于美国西北航空和全体员工来说都是令人振奋的。因为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推出多条贯穿美国、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优质航线。此外,整合后的新公司能够更合理的将合适的机型调配到合适的航线上,让我们的整个航运网络更有效率。简而言之,美国西北航空及达美航空的网络合并,将更好的激发我们全球范围内的运营潜力,并增强了我们对于未来发展的投资能力。”

合并后,达美航空会进一步拓展在世界范围和美国国内的覆盖地域,并且新公司不会削减全球航空枢纽的数量。广大顾客将有机会飞往更多目的地、享有更多航班选择、并有更多机会赚取和兑换常旅客飞行里程,参与到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常旅客计划中去。

本次合并将会缔造一个财务更为稳健的航空企业,并最终造福广大顾客。合并将使其资产负债表成为美国主要航空公司中最为稳健的之一,这将允许合并后的新公司加大在机队和服务方面的投资以提升顾客的旅程体验。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携手各支线合作伙伴,为广大顾客提供飞往多达67个国家390多个目的地的航空服务。达美航空与美国西北航空合并后,年度总收入将超过350 亿美元,拥有 近800多架飞机的主力机队,员工总数约 75,000 人。

Ⅳ 美国股市的市值是多少

1、目前最新的数据,美国股市总市值25万亿美元,
2、美国股市即美股。广义:代表全球股市。其开盘时间:美国从每年4月到11月初采用夏令时,这段时间其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采用冬令时,则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2:30-次日凌晨5:00
3、一般谈及的美国股市包含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及纳斯达克证券市场 (Nasdaq Stock Market) 上市的股票 。美国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场: 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纳斯达克证券市场NASDAQ,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店头市场Over-the-Counter.
4、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于1811年由经纪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树协议》建立起来并开始运营,从此有了美国股市。目前主要由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 三大股指来代表着美国股市的兴衰。
5、美国的证券交易所有三家。目前在这三家交易所进行交易的上市公司共有7679家。三个市场的股票总数是2,125,811,000股。 纽约证券交易所,简称NYSE。上市公司有3459家。股票总股数为1,251,420,000股。 美国证券交易所,简称AMEX。上市公司有1061家。股票总股数为52,046,000股。 纳斯达克证券市场,简称Nasdaq.上市公司有3159家。股票总数为822,345,000股。
(数据来源自华尔街见闻: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9037)

Ⅵ 波音市值是多少

2020/03/31 :846.40亿美元

目前波音在西雅图总部之外还有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工厂,由于受影响较小,该工厂并没有停产,主要负责生嫌租闹产787机身段以及787-9/787-10机型的总装型耐工作。

这次停产对波音来说是雪上加霜,737 Max 8的麻烦还没了结,现在又遇到新问题了,而且这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比之前大多了,全球航空业今年都会是处境艰难,美国政府正准备为航空业提供高达芹罩500亿美元的救援。

波音公司的股价最近一段时间来已经跌去2/3,从318美元跌至现在的105美元,市值也从2000亿美元跌到了600亿美元。

Ⅶ 当前的美国股票总市值有多少亿美元

美国股市市值达到22.8万亿美元。
市值即为股票的市场价值,亦可以说是股票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总价值,它包括股票的发行价格和交易买卖价格。
股票的市场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价格可以高于面值,也可以低于面值,但股票第一次发行的价格一般不低于面值。股票价格主要取决于预期股息的多少,银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股票市场是一个波动的市场,股票市场价格亦是不断波动的。
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主要有:开市价,收市价,最高价,最低价。收市价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场行情图表采用的基本数据。

Ⅷ 1980年美国市值最高的公司排名

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Ⅸ 美国股市又大跌了,“三连阳”只是回光返照吗

首先特朗普签署2.2万亿救市方案,纾困计划内容包括:向美国民众发放一次性补贴;提高失业救济金;未有裁员的企业可获额外医疗补贴、贷款和担保。

以此造成道指周涨12.8%,创1938年以来最佳单周表现,此外当前美国成为全球疫情震中,问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史上最大手笔的财政刺激法案仅短暂提振大市,然而美股止步三连阳,道指跌超900点。收盘数据,道指报21636.78点,跌幅915.39点或4.06%,标普500指数下跌88.6点,跌幅3.37%,收在2541.47点;纳指下跌295.16点,跌幅3.79%,报7502.38点。能源及 科技 股领跌标普,分别收跌6.9%和4.6%;航空股承压,美国航空、联合航空分别收跌10.3%及7.6%。

其次以往熊市中的“回光返照”并非罕见。2000年互联网泡沫及2007年金融危机引发的美股熊市期间,股指都曾出现超20%的暴涨,然而直至较高位跌去49.2%和56.8%之后,美股才见底回升。最强的一次“回光返照”发生于1937年熊市期间,股指一度报复性反弹62.2%,此后再从较高位跌去六成。现如今投资者面临两大不确定性,一是居家隔离和商业停摆需要持续多长时间才能控制病毒,二是停摆期间造成的最终经济伤害有多大。另外复工之后经济会如何表现,是否所有人都能立即上岗,消费行为能否恢复,停工关店如何冲击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 由此不难想象上半年美国经济会出现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下滑。毫无争议地,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现在的问题是多大程度的衰退。

美国就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尤其是美联储和美国政府,面对严重的新冠病毒疫情不上心,却一直在美国股市和经济上煞费心思,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憋大招。

美国股市为什么前期出现连续下跌?美国经济又为什么会认为会衰退?从最近的形势来看,应该是有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但是新冠病毒到底是导火索,还是根本原因呢?

这样就可以理解, 为什么美国现在出台这么多的经济刺激政策?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力度,这说明在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眼里,还有比新冠病毒更严重的威胁, 而这个更严重的威胁是什么?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是从美国股市的表现看,连续反弹三天之后,又出现了大幅下跌,按照美国股指期货的表现,周一很可能还会延续下跌趋势。

我觉得美国不是遇到了重大问题,就是在憋一个不可告人的大招,除非美国人是傻子,明明花少量钱,通过阻断病毒传播就可以解决的流行病,反而花上2.2万亿美元的代价去救股市,而且到现在看好像也只是昙花一现,你觉得美国到底在想什么呢?

美股和世界主要股市表现基本一样,都是因为三大因素而持续暴跌。第一是因为世界经济增速预期开始不断下调,带来了下跌动力;第二是国际石油危机带动了第二轮下跌;第三,则是疫情因素,导致主要的风险被持续扩大。而三者之间不断彼此放大,期间引发了美股出现四次熔断的主要根源就是三者的共振和此次放大引发了“美元流动性危机”。

而目前美股或者欧洲,或者a股,依旧在这个三者共振因素中运行,通过美联储的紧急刺激和放水宽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世界美元流动性危机”,但是,作为央行,只能改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而无法改变国际疫情带来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交替杀跌。

从我国疫情来看,已经进入平稳阶段,从而完成了从“供给端”到全力复工的修复,但是,在我国疫情稳定后,国际疫情开始加速扩散,从而和我国春节后“隔离”以及“停滞”一样,带来的世界贸易“需求端”的萎缩和停滞。目前,这个“需求端”的停滞,才刚刚开始。

因此,对于美股或者a股来说,目前的主要风险在于:

第一,国际疫情拐点还没出现,难以看到或者预见拐点什么时候到来,从而结束经济和需求的“停滞”状态。

第二,资本市场在抛售“风险资产”方面,初步完成了一次从“风险资产”向国债债券转移的过程。目前这个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但是,不排除在疫情拐点迟于金融市场预期之后再度出现。

第三,全球主要的产业链忧虑,从复工延迟带来的“供给端”压力,转向了国际贸易带来的的需求端压力。而后者更难预测和控制。

目前,世界主要的产业链,都在进入“需求停滞”,而“需求停滞”体现在股市上,就是“杀估值”,而随着“停滞”时间的延长,进入“杀业绩”阶段,才能完成完整的“戴维斯双杀”过程,目前看,还处在前者的阶段中。

单独看a股,或者单独看美股,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和欧美经济在贸易和需求方面的联系,是无法割裂的,彼此影响和此次放大影响,是一个国际产业链分工协作的结果。

假设,美股的主要跌段已经完成,未来无论是否继续新低,但是不再出现持续熔断,持续以之前“四次熔断的速度和方式下跌,逐步的下跌是非常合理的。反观我国也是一样,下跌在开篇三大因素没有彻底出现拐点之前,任何“干预”和外力只会改变一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次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各国股市下跌,尤其是美股和A股,被一些“砖家”当成了发大财的机会,并洗脑了很多人。

他们的想法也不能说是错的,所谓“机会是跌出来”,短期的回调才能带来获利空间。

可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新冠疫情不是简单地传染病,像SARS一样半年时间消失在 历史 的尘埃中,甚至有可能会长期与人类共存,只能说是经验主义害死人。

美国股市大概率会“跌跌不休”,这是与特朗普促成的极限流所造成的用力过猛是有关系的,为了挽救经济,特朗普政府做了三件事情:1、无限印美元薅全世界的羊毛。2、两万亿刺激经济方案。3、催促美联储降息。

结果美联储一下子用过了劲,突然宣布一杆子降息至零,并启动了一项规模达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以保护经济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但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有点像为了引出敌军放枪诱敌深入,却发现敌军包围上来了,子弹刚才诱敌的时候已经打光了。美国的三板斧之后其实也的确没啥后招了,结果没有打到点上,三连阳之后开始震荡下行。

这绝对是符合逻辑的,新冠病毒对预计经济最大的腐蚀在于企业停工破产,人们失业下岗,但美国却头疼医脚,这就是饮鸩止渴了,反而引发了大规模的市场恐慌,再加上近些天有些州医疗资源接近崩溃,裹尸布川流不息,在这种现场教学的刺激下,美国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但这还没有到底, 因为联邦政府和各州最严厉的封禁或者隔离还没有开始,这其实是个两难选择,不隔离,美国人大规模死亡;隔离,美国人大规模失业;对于不喜欢储蓄的美国人来说,失业基本就相当于死亡,甚至比死亡还惨,那么久意味着大规模的动荡(动乱)。

所以说,美国的股市必然还会大跌,即便是涨也已经于事无补,因为下行的趋势已经注定了。

然则何时才会止住跌势呢?这要看新冠病毒疫情的脸色了!

毫无疑问,美股的三连阳就是回光返照。

美股下跌的直接诱因是新冠肺炎带来的对经济基本面的负面冲击,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经济高杠杆,企业举债回购,制造业外迁带来的产业空心化,民众收入差距拉大、 社会 撕裂等,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之前,美股重返升势痴人说梦。

在低利率和2008年之后的放水货币政策下,企业回购推高股市,吹大股市泡沫。

而股市下跌带来美元流动性挤兑,从而引起投资者无差别抛售资产。

美联储吸取2008年教训,快速、迅猛的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阶段性缓解了流动性挤兑问题,但也由此引发了民众对未来前景更加黯淡的预期。

在过去的20天内:

这些措施导致了美股上周4天反弹,其幅度超过了20%,直到周5尾盘才停下反弹步伐,半小时内回撤700点。

这次回撤明显是对之前4天反弹的技术性修正。

稍长一点周期看,本轮下跌之后的反弹,在触及黄金分割位0.618后戛然而止,整个下降趋势未见改变,换言之趋势而言,目前还是下跌趋势。

投资者都知道,趋势一旦形成,短期之内极难扭转。

除非出现超预期的利好、或者基本面好转,一举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否则就会延续之前的趋势。

综合:美股三连阳只是回光返照,今晚美股还将继续下跌!

是不是回光返照不知道,但美股一定没有开启反弹的趋势。

最近几天,美国每天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都在2万左右,这还是限制于美国现在的检测水平,如果检测样本更多,我相信每天的新增确诊患者会更多。

美国应对疫情的冲击很有意思,只放水不怎么关心救人。美国一直在实施大放水政策,美联储一下降息到零,并且开放了无限量化宽松的口子,而且美国政府还推出了2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

这两个措施一下让美股大涨了起来。但是我想说的是,宽松政策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确实可以提升资本市场的信心,让资本慢点跑。但是奇怪的是,美国并没有花大力气去应对疫情,直到现在,美国联邦政府还在和地方州政府扯皮。

所以疫情并不会很快消失,美国的确诊患者会持续上升。现在只是一个爆发期,并没有到高峰期。直到昨天美国政府才推荐老百姓戴口罩,在此之前美国政府不鼓励戴口罩的。美国老百姓也很实在,认为只有生病的人戴口罩, 健康 的人不用戴。

所以实际上病毒在美国大肆传播,很大因素是因为政府的宣传错误。如果早早的戴上口罩,美国不至于到现在这个情况。

在疫情没有到达高峰之前,不能轻易地说美国股票开启反弹趋势。而且现在只是对信心层面的冲击而已,等疫情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冲击的时候,美股会有新的一轮下跌出现。

美国股市虽然结束了过去一段时间连续的下跌和动荡出现了小幅度的反弹,但是目前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刚刚开始,未来美国股市的动荡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美国股市在前一段时间出现了 历史 上最快的跌幅,这主要是来自于美股此前的泡沫积累过高以及对于疫情蔓延的恐慌。但是其实美国的经济那时候尚未受到疫情的明显冲击,股市的下跌只是迎合了市场的预期,以及释放了之前几年内积累的泡沫和风险而已。

按照企业的平均盈利估算,美股真实市值应当在18,000点到19,000点之间,在此前的暴跌中,股市市值已经接近了这个数字,也就是说泡沫挤压的差不多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股出现了小幅的反弹是正常现象。

不过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现在才刚刚开始,美国上周单周失业金领取人数已经达到了328万人,是 历史 最高数字的5倍,这就是说随后美国经济很大概率陷入到衰退当中,经济的基本面即将下行,对于美股而言这是明显的利空。即便是泡沫,绝大多数已经破裂,随着经济基本面的下行,美股还会出现下跌。

因此可以说短期的反弹只是偶然现象,美股的动荡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美股反弹还是要从,3月24日,美联储宣布开启无限期宽(QE)模式说起。

美联储将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来支持市场的平稳运行,这一招有利于缓解美元流动性危机。

这里的流动性危机是指现金的短缺,简单来说是因为美国机构投资者预期接下来可能爆发系统性经济与金融危机,大家都秉承着现金为王的态度,把证券抛售,回笼资金,但是不出手继续购买股票了,市场上的钱就变少了,接下来就会导致很多证券没有人购买,缺乏流动性,无法变现。

但是美联储为了缓解流动性危机,大规模印前买国债,这一次还进入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向进入市场注资,这一招有点像一剂猛药,确实有利于缓解流动性危机,进而防止金融危机,但是玩脱了,也可能导致美元崩盘。

现在经过美股20%,美元指数跌倒了98附近,说明市场还是认可了美联储的救市方案。金融市场开始止跌企稳,但要想着恢复到持续反弹,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持续处于20美元/桶,低位价原油什么时候恢复到50美元上方。毕竟,美元大量的页岩油生产成本是在50美元附近,不赚钱还能持续多久。停产和破产可能也是一晚上的事情,毕竟石油企业债券今年要集中性对付,会出现挤兑风险。

第二,美国持续增长的新冠疫情,现在已经突破12万,远远超过了中国。现在还在缺口罩、防护服以及呼吸机等等抗疫物资,短期拐点还没有出现,疫情经济秩序恢复正常还得持续一段时间。

问题不解决,美股反弹还会出现反复,但回光返照的概率不大,未来会一天比一天好!毕竟,全球化的今天,美股暴跌会引起蝴蝶效应,A股也会受到牵连。

当然不是,美股大概率探底,后面是震荡回升,现在是极佳的投资机会,

在许多人的意识里,目前疫情势头正猛,尚未看到拐点,未来会有很多的不确定,因此应该观察等待,等美国感染人数出现下降,局势稳定再投资美股,这个思维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金融市场与现实并不是同步运行,回避风险意味着失去机会,等你觉得安全了,股市已经涨到高点了,

疫情在美国蔓延,给美国人民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疫情对美国经济的伤害没有那么大,美国只是适当限制人民行动,这意味着美国经济运转整体上影响不大,该干嘛还干嘛,美股暴跌不完全是疫情的原因,美股连涨十年,有内在调整的需要,疫情只是引子,给股市下跌提供一个良好的借口,同时美国疫情死亡率很低,疫情的影响主要是心理层面,以美国的实力,疫情不可能会失去控制,

更重要的是,美国人民乐观从容,没有出现恐慌和混乱,这是对抗病毒最好的武器,美国人民终将会战胜病毒,美股不仅仅只是金融市场,还是美国信心和凝聚力的展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涨的更多,

毫无疑问美股将要走向熊市,不管是“三连阳”还是“几连阳”,都只是利好消息的刺激和技术性修复。

其实从一开始美当局就用错了救市方案,一边美联储采取降息到0+7000亿量化宽松,一边美当局对疫情“遮遮掩掩”, 投资者这时候就会有一个矛盾:“既然疫情对美股不会有影响,那美联储何必着急祭出应对2008年次贷危机时的救市标配?”,这也是美投资者恐慌情绪的开始,也是美股连续10天4次熔断的根源。

(图:次贷危机时美联储救市措施一览表)

从美联储采取一些列的就是措施来看:无限量宽松、2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等等,美联储几乎能用的大招都用上了,但是救市效果并不明显,除了利好消息刺激出美股几次短暂的上涨之外我们看不到美股的“底”在哪里。

其实美股下跌的根源还是在“疫情”, 目前美国疫情有集中爆发之势,最近几天每天新增病例都在20000上下,累计确诊已有14万之多,成为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对比特朗普3月初在白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时预测的疫情将会持续到6-7月份来看, 按照目前的美疫情的发展趋势,6-7月份的预测可能是过于乐观了,加上目前美国的检测能力也不足够应对持续增加的“疑似病例”,从根源上将,美股反弹还看不到时间表。

(图:美国疫情新增)

另外随着疫情的发展,线下实体经济遭受严重重创,职工失业率骤增,企业破产倒闭潮开始萌芽。 这些实体经济上遇到的困难必将通过传导机制对美股产生利空影响。 所以说现在的整体状况是疫情影响实体,实体反作用于美股。 而当我们看不到疫情被控制住之前,所有的美股所谓的“反阳”都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因此,现在美当局的重中之重还是疫情控制,只有从根源上解决疫情问题,美股才有可能迎来“触底反弹”。

结语

美联储的救市措施也不能说一点作用都没有,至少目前来看,美股流动性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但实体经济遭受的冲击,特别是失业率、国内外需求萎缩、全球经济和消费双放缓这些层面的影响可能导致美股会第二次“探底”。

Ⅹ 全美航空公司的历史沿革

全美航空最早由杜邦家族中的理查·C·杜邦 (1911-1943) 和小亚历西斯·菲利斯·杜邦 (1905-1996) 投资成立。1939年公司成立时名为All American Aviation Company,以俄亥俄河谷地为营运范围,并以匹兹堡为中心。1949年起业务重心由航空邮务移转至客运服务。1952年再度改名为亚利根尼航空(Allegheny Airlines,源自宾州西部的亚利根尼河和亚利根尼山脉)。亚利根尼航空持续扩张,1966年引进麦道公司道格拉斯DC-9型喷射机,继1968年并购了大湖中央航空 (Lake Central Airlines),1972年再并购摩霍克航空 (Mohawk Airlines) 之后,成为美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公司。亚利根尼航空并与汉森航空(Henson Airlines,全美快捷航空中的彼得蒙航空前身)达成全球第一个班号共用协议,汉森航空以亚利根尼空中通勤 (Allegheny Commuter) 名义经营。
USAir的诞生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航空公司解除限制法案,隔年亚利根尼航空改名成为USAir,并将航线延伸到美国南部。1980年代早期,美国东北部主要由其伙伴公司兰森航空 (Ransome Airlines) 经营,也在此时,USAir的总部也从匹兹堡搬到华盛顿特区近郊,但匹兹堡在其后20年仍为USAir的主要枢纽。
USAir是首波使用波音737-300型喷射机的航空公司,主要用于应付佛罗里达州快速成长的旅客需求。USAir当时拥有全世界最大道格拉斯DC-9型机队,并且向麦道公司采购更多新飞机。但在1970年代末期,麦道公司并没有发展新机型的计划。在麦道公司破产并与波音公司合并后,波音大力向USAir推销737系列机型,1984年11月28日第一架波音737-300型喷射机交机。
购并与扩张
USAir在1980年代末期大幅扩张,先后买下以圣地牙哥为基地的太平洋西南航空 (PSA, Pacific Southwest Airlines) 及以北卡罗莱纳州温斯顿─撒勒姆为基地的彼得蒙航空 (Piedmont Airlines)。在这二次并购中,USAir得到了巴尔的摩 (BWI)、夏洛特 (CLT)、雪城 (SYR) 和德顿 (DAY) 四个枢纽以及往美国西岸与彼得蒙航空往伦敦盖威克机场 (LGW) 的航线。USAir与彼得蒙航空是当时 (1989年) 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并购案。
1990年代初期,USAir先后开航由美国三个营运中心至欧洲伦敦、巴黎及法兰克福的新航线,买下川普接驳航空 (Trump Shuttle) 大部份股份并将其更名为USAir接驳航空,进而和英国航空策略联盟,成为第一个跨大西洋两岸的航空联盟。此时有些USAir使用的波音767班机是采用英国航空的涂装。由于英国航空挹注大量资金,USAir也将主要枢纽匹兹堡机场重新翻修,成为当时全美设备最新颖的机场之一。
重新整合
1996年,USAir和英国航空终止合作关系,并改为现名US Airways。在这段时间全美航空不断扩张其在欧洲地区的航线。1998年,全美买下川普接驳航空剩余股份,成立主打低价策略的子公司大都会快捷航空 (MetroJet),希望与西南航空竞争。
1996年11月6日,全美航空向欧洲空中巴士公司下单订购400架A320窄体飞机,首波为120架,为当时最大的单一飞行载具订单。1998年,全美继续向欧洲空中巴士公司订购30架A330或A340广体飞机,首波为7架A330-300型。这二波采购的目的,除了淘汰全美旧型飞机之外,更把全美航空推向全球性的航空公司。
虽然在1990年代中期全美航空仍有盈余,美国东北部的高密度班次及高操作成本使得全美航空企图与其他航空公司合并。2000年5月24日,联合航空母公司提出以43亿美元并购全美航空,但遭到工会、消费者保护组织和反托拉斯法反对。经过折冲,美国联邦政府否决此项合并案,联合航空在2001年7月27日以5千万美元赔偿金放弃并购计划。2000年起,全美航空开始淘汰旧有机型,以空中巴士A320型取代。
破产保护
全美航空是华盛顿特区雷根国家机场 (DCA) 最多航班的航空公司,雷根国家机场在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之后比其他机场有更高规格的安全规定,因此全美受到比其他航空公司更大冲击。由于财务困难导致子公司大都会快捷航空停止营运、巴尔的摩─华盛顿枢纽关闭、数千名员工强迫休假。
2002年8月11日,全美航空宣告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航空运输稳定理事会 (Air Transportation Stabilization Board) 提供贷款,因而在短期之内就结束破产状态。2005年10月19日,其他来源的贷款将这笔债务清偿。
为了进一步改善财务状况,匹兹堡枢纽正式于2004年关闭,并开始使用由西南航空引入的多点直飞模式,取代原本中心辐射型 (hub-and-spoke) 的营运模式。事实上,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大部份航空公司都使用多点直飞。其他航空公司在这些航点之间并未提供频繁的直飞班次,大城市间的直飞班次带来较高利润,因此全美航空的营运状况得以改善。
2004年5月4日,全美航空成为星空联盟的第15个成员。
然而,高油价以及劳资双方谈判破裂使得全美航空在2004年9月12日再度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员工的普遍不满和异常增加的病假人数造成2004年圣诞节假期期间执勤员工不足,这次事件使得全美的营运雪上加霜,甚至有报导臆测全美航空可能会清算结束营业。美国运输部最后发现是全美航空的管理阶层能力不足,而造成公司面临关门危机。
进一步扩张
2005年5月19日,全美航空集团宣布以15亿美元代价与亚利桑那州的美西控股(美西航空母公司)合并,美西航空在美国西部的航线与全美航空现有美东、加勒比海及欧洲航线有互补效应,新公司名称仍为“全美航空”,航线遍布全美。
新的全美航空的管理阶层由美西航空班底接手,总部也由夏洛特搬到亚利桑那州的坦培。整个接手的时程约18至24个月,预计到2007年完成合并,美西航空和全美航空将会使用同一张营运执照。
2005年9月13日,美西控股95.5%股东同意买下全美航空。
2005年9月15日,破产法院宣布全美航空于2005年9月27日起脱离破产保护。脱离破产保护当日,二家控股公司完成合并,新公司宣称自己为“全世界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2006年1月起,美西航空在各航站的柜台改挂全美航空商标。2006年2月9日,全美航空成为美国较有历史的航空公司中使用巴西航太190型客机的第一家。2006年5月,美西航空和全美航空的网站合并,新接口使用不同的图像表示全美控股集团下不同航空公司的班机;7月,全美航空再向空中巴士公司订购21架A350型客机。
2006年11月15日,全美航空集团提出与达美航空合并的计划,收购价为约80亿美元,以现金与全美航空股票各支付一半。12月19日,达美航空的债权人及破产法院否决了此项并购案。2007年1月10日,全美控股提高了收购价[4],将以50亿美元现金及8亿9千5百万股全美航空股票,总价约在102亿美元(依2007年1月9日收盘价计算)收购达美航空。1月31日,全美航空宣布放弃并购计划。
2007年3月4日晚上,全美和美西航空的电脑订位系统完成整并。全美旧有的Sabre电脑系统淘汰,改用美西航空所使用的QIK系统(以阿玛迪斯订位系统为基础所设计的电脑订位系统)。一些Sabre原有的功能亦被整并进来,这些功能主要是行李秤重和飞行追踪。原本美西航空的雇员已于2007年9月25日完成这部份的训练。而非实质合并。大部份合并后的航空公司只保留一个IATA代码,不过对于旅客而言,全美使用二个代码会使得转机时辨认班机容易些。
在电脑系统完成合并的隔天早上,自动报到系统发生问题──在几个主要枢纽的QIK自动报到系统故障。虽然新系统是稳定的,但旧的报到机台在连接新系统的线路发生问题。计有数千人受到影响,必须改用人工报到,因而报到柜台前大排长龙。所幸网路报到未受影响。
美航与全美航空合并获批,将组全球最大航空公司
美国航空公司和全美航空公司2013年2月14日宣布合并。按收入和乘客数量计算,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两家公司合并后的市值估计在110亿美元,也将是全美最大的航空公司。
2013年12月9日,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母公司AMR和全美航空集团(US Airways Group)正式宣布,两家公司之间的合并交易已经完成,从而创造出全球最大的航空运营商。与此同时,这项交易很可能同时也标志着一波大型航空运营商合并的浪潮就此终结,这波浪潮令美国航空业获得了更加健康的财务基础。
合并以后的航空运营商将采用美国航空的名称,其规模将会超过总部位于芝加哥的联合航空公司。合并以后,这家公司的全球网络将拥有每天近6700次航班,这些航班将飞往全球50多个国家中的330多个目的地,全球员工总数将会超过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