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美国大都会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美国大都会股票

发布时间: 2023-03-27 13:24:54

❶ 2021年新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2021新上市股票有深市的泰慕士(001234)和创业板的招标股份(301136),前者主营业务为针织面料与针织服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后者为福建省招标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监理、招标服务、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等。

一、股票要打新怎么打?
想要打新股,只需要在股票交易时间内,输入可申购数量就行(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的市值越多,其可申购的数量越多)。

投资者在打新之前,应多配些市值,这样可以增加投资者的可申购数量,间接的增加其中签率。同时,不同市场上的市值,是分开计算的,多账户的市值是可以合并计算的,在进行申购时,以第一次申购为准,后面的申购为无效申购。

在打新股的时候,投资者将股票申购数量设置最大即可。

打新之后,一般在T+2日公布新股的中签结果,而中签的投资者须在16:00前完成交易,所以必须在账户中缴纳足够的认购资金,如果资金不足无法完成交易会被视为放弃本次申购。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恶意干扰市场交易秩序的行为,如果连续12月内累计出现3次新股申购中签后,都没有足额缴款的情况,那么不仅都被视为放弃新股申购,而且该投资者名下账户6个月不可以参与网上新股申购。

二、新股一定会涨么
虽然新股大都会在发售后大涨,但这并不代表买新股就一定会涨,新股并不是百分百赚钱的。

在大新的时候投资者有亏损本金的可能,并且会出现破发的新股,新股交易主要是为了赚取差价,当新股上涨就会有收益,当新股下跌就会发生亏损。不过新股下跌或者破发的都不常见,从历史来看大部分新股都是赚钱的。

新股有一定的赚钱效应,因为新股并不是每天都有,再加上即便是有新股,也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买到,中签机会可遇不可求。而这就导致了新股的稀缺性和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一系列条件就会促使新股上涨。

❷ 理性打磨 | 以投资的视角看待管理

在许多管理者看来,企业CEO最需要具备的是管理能力,而本书却认为CEO最重要的应该是资本配置能力,因为这种能力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商界局外人:巴菲特尤为看重的八项企业家特质》金句: 他们节俭低调、为人谦和,和媒体保持距离,有时就像一个“局外人”。

█ 一个概念

首先,我们要来认识一下 亨利·辛格尔顿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名字大概很陌生。现在只有少数投资人和行家才知道,亨利·辛格尔顿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尤其是对于CEO这个职位来说,亨利·辛格尔顿的背景显得很不寻常。

他是一位数学家,而且是一位世界级的数学家。但在成为数学家之前,他攻读的是电气工程博士学位,还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台电脑编写了程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究出一种消磁技术,使得盟军战舰得以躲避雷达的搜索。20世纪50年代,他还开发出一款惯性导航系统软件,直到现在这套系统还被用于绝大多数军用和民用飞机上。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蒙上眼睛玩国际象棋。

而以上这些成就都发生在他出任CEO之前。20世纪60年代,辛格尔顿创建了特利丹公司,这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分析仪表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早在特利丹公司成名之前,辛格尔顿就非常积极地回购自己的股票,最终买回了90%以上的特利丹公司股票。此外,他回避分红,与报告期盈余相比更加重视现金流;并且积极推行整个组织的去中心化,从不分拆公司股票。

以上种种举措让特利丹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成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最高的企业。如果你在1963年投资1美元给辛格尔顿,那么到1990年当他在一波严重熊市的当口卸任时,这1美元将增值到180美元。 光从这一点看,他的业绩就是韦尔奇的3.7倍。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在辛格尔顿任职的28年里,股票市场经历了几次漫长的熊市;相比之下,韦尔奇的任期却差不多正好和一波史诗般的牛市相重合。

但辛格尔顿为人低调,不愿意与分析师或者记者交谈,也从来没有登上过《财富》杂志的封面。所以,他和韦尔奇完全不是一类人。相对于辛格尔顿的低调稳健,韦尔奇显得个性活泼、好胜心强,而且热衷于和华尔街以及商业媒体打交道,在任职通用电气CEO期间,他是《财富》杂志封面上的常客。甚至在退休之后,他也会偶尔发表非常有争议的言论,并因此出现在头版头条上。

和杰克·韦尔奇不同,书中所选择的这8位CEO通常很节俭,他们的节俭甚至常常成为人们调侃的话题,另外,这8位CEO的平均业绩都比杰克·韦尔奇的业绩7倍还要多,他们擅长分析并且为人谦和低调。实际上,他们的境况最能代表典型的美国企业CEO。

而除了作为世界级数学家的辛格尔顿,书中的其余7位CEO也都有着五花八门的背景,有曾经绕月飞行的宇航员,有毫无业务能力的寡妇,有接管生意毫无投资经验的富二代,等等。可以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在当上CEO之前只有非常有限的管理经验,几乎都是本行业和公司的新手。

因此,“商界局外人”其实有两层含义:

1.他们入行时都是新手,对行业以及公司都不够熟悉;2.他们冷静低调,与媒体保持距离,保持着客观理智的旁观者态度,有时候就像是一个“局外人”。

可是,正是由于他们的“局外人”身份以及“局外人”视角,却为企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业绩。作者认为, 一个企业的管理需要从全新的“局外人”角度,比如从投资的视角去看待并管理,才能创造出惊世骇俗的业绩来。 不是只有在创业领域,你才需要像扎克伯格、乔布斯那样独辟蹊径;在成熟的企业管理领域,真正出类拔萃的CEO也同样是“局外人”。

而这些伟大的CEO之所以不被公众所熟知,是因为商业媒体根本就不打算用精确的方法去界定谁才是真正的业绩出众者。相反,它们通常只关注那些能提供新闻热点的、声名显赫的公司。

█ 四个维度

几乎所有的“商界局外人”,都遵循着同一条经营准则: 精简、去中心化 。

在美国大都会广播公司每份年报的内封上,都印有这么一段话:“去中心化是我们经营哲学的基石。我们的目标是尽己所能聘请最佳人选,并赋予他们完成其工作所需要的责任和权威。”定下这条准则的,是美国大都会广播公司的CEO汤姆·墨菲,而他也是一个典型的“局外人”。

在出任大都会广播公司CEO之前,汤姆·墨菲在纽约的快消行业巨头公司工作,生活光鲜,前程似锦。但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猎头职位,邀请他到广播公司做管理,而此前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媒体行业,除了听广播看电视以外,和广播电视行业的接触几乎为零。但他犹豫过后还是接受了这个挑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年仅29岁、作为外行空降到广播公司的汤姆·墨菲最终为公司创造了 204倍的收益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的答案是:1.作为CEO,盯住公司的盈利率就行了;2.至于业务的事,找一个专注于运营管理的副手,以及一批聪明有活力的业务经理,充分放权让他们自主去干。

他一扫传统媒体行业的规矩和制度,首先在业务上培养了一批聪明能干的业务经理,给这些经理充分的自由和权力,让他们自己找事情干,也不用隔三差五汇报,只要能完成指标就行。

运营团队的60人,一度被他裁得只剩下8人。至于汤姆·墨菲自己,他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 紧紧盯住公司的盈利情况,入不敷出了就控制成本,挣到钱了就收购同行 ,总之,他的原则就是 用最少的人、干最有价值的事,不顾一切提高效率。这就是“精简”和“去中心化”。

就是凭借这两个简单而独特的方法,汤姆·墨菲创造了现代商业管理领域前所未有的佳绩。巴菲特也因此把汤姆·墨菲看作自己的管理学导师,还表示:“汤姆·墨菲是我曾遇到过的最好的企业经理人。”

而这种去中心化、追求效率的办法,在巴菲特那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是美国的第5大公司,经营范围横跨多个行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27万名员工。但是,你猜猜看, 要管理27万人,这家公司的总部需要多少人?答案是,只有23名! 也就是说,这家疯狂的公司要让总部的23人,对全世界的27万人发号施令!这么看来,巴菲特的钱不仅仅是靠投资赚来的,光是这管理人员的工资也能省下好大一笔。巴菲特把这种管理原则总结为 “雇得好,管得少” ,并且深信 这种去中心化的极端形式能够削减管理成本,释放企业活力,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

做企业的人,一般都希望能把公司做大做强。因此,一年多开拓几个市场,多建几条生产线,也成了很多企业CEO的追求。的确,大公司更容易打响知名度,媒体隔三差五报道,对公司的品牌也是一种宣传。所以,绝大多数的公司都不愿意主动削减自己的规模。

但是,我们的“商界局外人”就不这么想。在这本书里,绝大多数的“商界局外人”都主动削减过他们初始的经营业务。 通用动力公司的CEO比尔·安德斯 ,曾经是阿波罗8号飞船的登月舱驾驶员,那张非常经典的、从月球上遥望地球的照片就是他亲手拍下的,所以, 他也是全球唯一一位曾经漫步月球表面的CEO。

但是,在比尔·安德斯入职通用动力担任CEO时,他的企业管理经验几乎为零。在入职的第一年,他就替换掉了公司全部25位高管中的21名。在两年内,他替换了85%的高管,裁掉了60%的员工,卖掉了公司旗下一半的企业和业务部门。看上去,情况似乎很不妙。但是,在第三个年头,通用动力就不仅还清了6亿美元的负债,而且还拥有了50亿美元现金!

从表面上看,削减一半业务、裁减一大半员工,这对公司非常不利。但实际上,像比尔·安德斯这样的“商界局外人”, 他们考虑的是公司的长期价值,而不是眼下公司的规模扩大了没有、是否多开拓了两个市场等等。

这本书里列举的八位CEO,他们绝大多数都削减过公司的业务。低效工厂,砍!无前景部门,卖!而不是藏着掖着任其损耗公司的资源。这就要求CEO们独立思考、当断则断,注重公司本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对股东负责。不约而同地, 这些“商界局外人”都放弃了对短期盈余这类指标的盲目追寻。他们天性讲究实用、持不可知论、关注长期而非短期价值。只要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而且价格合适,他们随时乐意把主营业务卖掉,给企业做减法。

他们坚守业务的本质,屏蔽来自很多同行和媒体的干扰。 “商界局外人”们信奉的是绝对理性和独立思考,关注股票每股的账面价值而非规模增长,重视最优化自由现金流而不是市场规模和占有率 ,正是这种独特的经营哲学让他们在商界取得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成功。

“商界局外人”认为,一家公司核心业务的成熟需要时间,而将现金都投资到现有核心业务中,未必总是一个好的选择。从本质上看,这些“商界局外人”在思考问题时更像投资人,而不是经理人。

作者把这种做法称为 “高效利用杠杆” ,说白了就是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和买自己公司的股票。比如TCI有线电视公司的CEO 约翰·马龙 ,他的商业嗅觉举世无双,而且是个收购狂人。由于电视行业的现金流比较固定,再加上税收优惠,约翰·马龙所在的TCI有线电视公司还算有钱,这支撑了他的野心。 在5年时间里,他进行了482次疯狂收购,平均下来,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星期两次收购! 这样看来,除了收购,约翰·马龙似乎也没时间干别的。不过, 在20多年时间里,TCI有线电视公司的股价增长了900倍。

优秀的“商界局外人”,都有这种投资意识,他们都有过大规模的收购行为。这中间的逻辑是,当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很多优质公司的股价被市场低估,比如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当时很多股票跌得惨不忍睹,而低调的“商界局外人”瞬间活跃起来,积极收购那些被低估的公司,给自己的公司添砖加瓦。

同时,当这些CEO发现自己公司的股票长期低迷时,也会大胆出手,回购公司的股票。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亨利·辛格尔顿,他在12年内从公开市场买回了自己公司90%的流通股;另外,华盛顿邮报公司光在2009年到2011年的两年时间里,就通过回购把股票总数缩减了20%;而思科、苹果、IBM和甲骨文这四家公司曾经在一年时间里就回购了总计900亿美元的股票。

这样做的理由,是他们认为如果公司的股价长期低于公司的实际价值,就会伤害到公司,所以他们宁愿把股票买回来。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书中讨论的八家公司,几十年下来,要么股票的总数大大减少,要么不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不愿意发行新的股票。大众影院公司的CEO迪克·史密斯就说,增发新股票让他非常痛苦,这感觉就像挖他家祖坟一样!至于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发行新股票?大概是因为他们害怕股票数量一多,每股的价值就会下降,进而伤害到公司,闹到最后,他们可能还得回购公司的股票。总而言之, 作为“商界局外人”,他们看重的是每张股票的长期价值。

接下来的第四个共性,我们不再讲具体的经营手段,而是来说一下这些优秀的CEO们,他们作为人的共通特性。前面提到过,他们的背景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精通理科的数学博士,有曾经绕月飞行的宇航员,有毫无业务能力的寡妇,还有毫无投资经验的管理者……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此前只有非常有限的管理经验,而且他们几乎都是本行业和公司的新手。

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CEO这项差事,也没有受到固有成见的束缚。在商业领域存在着很多的迷局。不管是固步自封,还是随波逐流,管理者一旦陷进去,就很难再走出来。真正有潜力获取巨额回报的管理者,一定是那些能始终使自己处于“局外”的人。他们绝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永远从全新的“局外人”角度,从长远的投资视角去看待管理。

在书中,作者借用了狐狸和刺猬的寓言来解读这些CEO们的特质: 狐狸知道非常多的事情,而刺猬只知道一件事,却了解得非常透彻。 而作者认为: 绝大多数的CEO都是刺猬。 他们在某个特定的行业当中成长起来,等到担任最高的职务时,已经非常了解公司和行业。他们技能纯熟、行动专业,毫无疑问是优秀人才。但是,狐狸也有很多吸引人的特征,包括能在不同领域之间创造、创新。而 我们讲的“商界局外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狐狸。他们凭借广度形成了全新的视角,在投资和管理之间熟练而随意地进行切换,最终产生了杰出的成果。

█ 结论

虽然背景、行业、方法不同,但《商界局外人》中的8为CEO们不仅仅是公司的管理者,更是投资人,他们最重要的职能不仅仅是业务管理,而是拨开日常琐事的迷雾,专注于规划公司资本的配置,从投资角度看待管理,专注于实现公司收益的最大化。回顾我们今天拆书的几个维度:

一个概念:为什么是“局外人”?

四大管理共性:

1.在管理上尽量精简

2.看重长期价值

3.保持理性投资

4.保持狐狸一般的天性

从中可以发现,这些杰出的“商界局外人”永远在用“局外”的视角发现新机会,热衷于以全新的视角理解商业,以全新的方法改善企业经营成效。而这些特点恰恰符合当今和未来创新企业的基本特质 ■

❸ 大都会保险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大都会保险全称为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创建于 1863 年,由一群纽约市的企业家以 100,000 美元筹组而成,经过五年的艰苦经营及多次重组,公司在 1868 年决定专注发展人寿保险业务,并针对中产阶层客户推销保险产品。
拓展资料
美国大都会集团是领先的保险及其它金融服务提供商,为遍布全美的数以百万计的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包括美国财富五百强《财富》中排名前100位的88家公司。除美国之外,集团还在亚太地区、拉美以及欧洲设有直属的分支保险机构。
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母公司--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持有者超过780万。
业务规模
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是全美第一的人寿保险公司,为遍布全球数以千万计的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服务。经营业务种类包括人寿保险、 伤害保险、团体保险、健康保险、年金及投资型商品等。公司在14个国家开设了业务负责部门、下属分公司、代表处和权利机构,遍及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地。
4月20日,四川省雅安芦山发生7级地震。大都会人寿非常关注当地灾情和我们的客户、员工,并迅速行动起来。
公司管理层成立了地震应急处理委员会,也得到了股东方的大力支持,在过去的3天里已完成以下工作:
1、大都会人寿基金会紧急宣布捐赠人民币100万元,支持雅安地震灾区。
2、正在积极筹备公司内、外勤同仁的捐款。
3、四川分公司已经紧急联络所有内外勤同仁以及客户,确认他们是否安全。对于尚未联系上的客户,目前
公司同仁正在通过各种方法坚持联系,直到确认他们的信息。
企业荣誉:
2012年,大都会人寿在财富500强排名为114名,2011年排名为160名。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发布,大都会人寿排名第254位。
2020年5月13日,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80位。
2020年5月18日,大都会保险公司位列2020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第48位。
2021年5月,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第62位。
2021年6月2日,位列2021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第46位。

❹ 如何寻找杰西利弗莫尔当年股价记录的原始资料

寻找杰西利弗莫尔当年股价记录的原始资料

1、只有去找华尔街日报了,因为他当年的交易记录,大都会记在华尔街日报。

2、看《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书中的记载。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记录了美国股票史上的传奇人物杰西·利弗莫尔的投资生涯,他被人们成为“少年赌客”、“投机之王”,可谓是近100年来美国最大散户。

巴菲特曾评价此书:“读再多的投资书籍也不见得就真能笑傲股市,但是连这本书都没有读过,盈利基本上等于妄谈”,索罗斯则这样评价道:“在我所认识的成功的操盘手中,几乎每个人的书架上都有一本精装版《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他最开始的工作是在波士顿的潘恩韦伯证券经纪公司当擦写股价的小弟,由于对数字非常敏感,他发现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股票价格总是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在6个多月的记录与研究后,利弗莫尔与人凑了5美元进场,从此开始了他的投机生涯。

15岁赚到了1000美元,21岁赚到了1万美元,24岁赚到了5万美元,29岁身价百万美元,52岁身价1亿美元......

❺ 标准普尔500指数包括哪500种股票

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包括:安捷伦、美铝、苹果、美源伯根、雅培制药、奥多比系统、模拟器件、ADM公司、自动数据处理、 欧特克、阿莫林、美国电力等。
股市指数,简单来说,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如何能直观地知晓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呢?通过观察指数就可以。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其实还是比较难懂的,就不在这儿详细分析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对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它的性质来进行一个分类,股票指数有这五种形式的分类: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规模指数,比如说,各位都很清楚的“沪深300”指数,它反映的整个沪深市场中代表性好、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股票的整体状况。
当然还有,“上证50 ”指数也是一个规模指数,其具体作用就是能够表达出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则是某个行业的整体情况。比如说“沪深300医药”就算是一个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多支医药卫生行业股票,同时也反映出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是用主题指数作为代表的,就好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些方面,那么相关指数有“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通过前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指数所选的一些股票都具有代表意义,因此有了指数,我们就可以第一时间对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做到了如指掌,从而对市场的整体热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甚至能够了解到未来的走势。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❻ 可以长期持有的股票,都有哪些特点呢

在股票投资上,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投资逻辑,有些人喜欢短线炒作,也有人喜欢长期持有。对于部分没有时间精力去时刻关注股价变动的投资者来说,长期持有股票无疑是比较好的额投资方式,但是并非所有的股票都能长期持有。能够长期持有的股票基本上都有以下三个特点:

01基本面好

成熟的投资者在筛选股票的时候大都会先关注股票的基本面,基本面是指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基本情况的分析。在基本面分析中可以着重关注两个点:行业的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行业发展前景方面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释,如果是一个夕阳行业,那么长期持有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行业没落,最后亏得一塌糊涂。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胶卷时代的柯达一度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巅峰时期市值高达320亿美元,后来却因为数码时代的来临而破产。胶卷行业没了发展前景,即使是这个行业的龙头最后也到了破产的地步。

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则稍微复杂一些,需要考虑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状况、市场占有率、管理体制甚至是人才构成等。只有这些条件都比较好,那么公司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也会体现在股价上。

基本面不好的公司长期持有的风险就比较高了,连续亏损会被ST,继续亏损还有退市的可能。所以我们在挑选可以长期持有的股票时,一定要选择基本面好的股票。

综上:如果想要长期持有一只股票,那么这只股票最好能够满足这三个特征:基本面好、估值低、够活跃。

【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❼ 美股下降880点,苹果市值蒸发近9百亿美元,史上最大泡沫要来了吗

暂时还不确定,因为市场行情随时都在变化。

进入2022年之后,多家科技公司迎来公司市值稳定上升期,其中包括影响力最大的苹果公司。苹果公司不仅成功实现股票节节高升,甚至还出现了公司市值突破30000亿的状况。

然而,稳定上升的状况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美股市场迎来了大幅下跌的情况,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是科创板块的多家公司。随着多家公司市值蒸发越来越大,这反而导致一部分投资商认为最大的泡沫将要到来。其实,经济世界中,经济泡沫与多重因素有关。可现实的情况却是股票市场和行情每天都在变化,短暂的股票下跌并不意味着全市经济泡沫。

反观多家科技公司面对股票下跌等状况,大都会发布全新的技术或产品,巩固市场和投资商的信心。苹果公司推出ioS 16系统,消费者和投资商发现,苹果公司的发展前景后,苹果公司仍然存在着市值反弹的情况。

❽ 巴菲特巴菲特历史上持有过哪些股票

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将一千万股左右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股捐赠给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计划,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款。

(8)美国大都会股票扩展阅读

巴菲特清仓IBM索罗斯增持金融股

13F数据显示,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一季度在美股市场上的持仓规模达到1889亿美元,市值仅比前一个季度减少了22.2亿美元。经历了美股2月份的大幅波动,巴菲特不为所动,只是稍许减仓。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有IBM股票七年后,巴菲特选择了彻底放手,上季度还持有的200万股IBM股票已一股不剩。分析人士认为,巴菲特投资IBM的时机并不好,这一笔投资并不能说是成功的“巴菲特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