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美国2030年平均债券股票行情分析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美国2030年平均债券股票行情分析

发布时间: 2023-03-26 12:52:38

❶ 2020年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行稳致远 风物长宜放眼量

内容提要

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影响贯穿全年,全球金融市场经历罕见巨震,在此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收益率整体先下后上,曲线趋于平坦化。展望2021年,全球低利率、低增长、高负债的格局延续,在“双循环”发展战略引领下,中国经济预计将持续复苏,债券收益率或将跟随国内经济波动呈现较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信用风险暴露影响值得关注。

一、2020年债券市场走势回顾

(一)市场走势回顾

回顾2020年,债券市场收益率先下后上,全年波幅较大。新冠疫情冲击贯穿全年,年初受突发疫情冲击、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市场避险情绪抬升等因素的影响,收益率持续下行,5月起,我国疫情防控逐步常态化,市场流动性预期收敛,叠加利率债供给放量等因素共振,推升收益率走高。截至11月末,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3%,较上年末上行约50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25%,较上年末上行约12bp,曲线趋于平坦化。

第一阶段为2020年年初至4月末,受突发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全面放松,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等因素影响,收益率大幅下行,曲线陡峭化。

第二阶段为2020年5月至年末,受国内疫情防控得力、基本面企稳预期升温、货币政策强调逆周期调节、债券供给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收益率整体上行。

(二)市场特征

一是信用利差区间震荡,高评级发行人违约创新高。2020年以来,信用利差整体呈宽幅震荡,年内出现两次走扩趋势。一是5月初至7月中旬,受到市场对政策预期转向、货币市场收紧的影响,信用利差整体走扩20~30个基点。二是11月中下旬,信用风险有所抬头,永煤等国有企业连续出现风险事件,低评级信用利差有所走阔。AA-评级1年期、5年期信用利差分别最高走扩72和54个基点。信用违约方面,截至11月末,年内违约债券规模近1380亿元,超上年全年水平。其中高评级发行人违约创新高,包括永煤控股、紫光集团等在内的5家AAA级高评级国企发行人违约,涉及违约规模近670亿元,创 历史 新高。

二是市场波动幅度大,回调速度快。本轮债市回调始于4月末,持续近7个月。虽然本轮熊市时间还不足一年,调整幅度和速度均较为突出,短端回调速度为 历史 最快。以国债为例,在近7个月的时间内,1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回调超180和80个基点,曲线呈现“熊平”特征。短端调整幅度较大主要受市场对流动性预期收紧驱动,前期流动性宽裕下“滚短投长”等同业套利策略退出所致。

三是银行间市场加快对外开放,外资持续增配。中美利差持续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境外机构投资者持续增持中国债券。截至11月末,外资机构持有中国债券余额近3万亿元,占存量债券规模的2.7%。外资机构近六成持仓为国债,已连续增持20个月,持仓1.7万亿元,占国债托管余额9.5%,对国债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定价影响力。

二、2021年债券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中国债券市场将主要受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宏观经济政策、市场发展与对外开放、全球市场环境及大类资产联动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经济基本面延续回暖

2021年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亦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党中央“双循环”核心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内生增长助推经济修复,外需存在不确定性。内需方面,经济增长动力或将主要源于制造业和消费。在“内循环”为核心的背景下,终端需求改善空间将持续释放,叠加企业营收和利润增长改善,或将带动制造业投资走强。此外,随着经济复苏和疫苗上市预期的临近,消费者信心好转后将释放潜力,服务类消费(餐饮、 旅游 等)将拉动消费增长。外需方面,2020年下半年,我国进出口展现出很强韧性,在防疫物资出口带动下出口增速持续超预期。2021年海外经济将重启修复,外需支撑出口处在高位,但囿于海外消费修复较慢、疫情存在反复性等因素,存在回落可能;进口方面,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是重要因素,美方如坚持协议履约或推动我国进口改善。

综上,2021年经济增长或将延续反弹趋势,本轮反弹增速高点大概率将出现在一季度。上半年经济有望出现大幅反弹,由于低基数效应,一季度或将迎来此轮经济反弹的同比增速高点,预计季度增速预期有望达到15%~20%,之后则逐季递减,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市场普遍预期全年经济增速或将在8%~9%左右。

(二)宏观政策趋于常态化

2020年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长期均衡”,表明政策导向已由疫情时期的“稳增长”发生转变。随后金融委、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相继强调“稳杠杆”和“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及“货币供给总闸门”。12月下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在此背景下,展望2021年,货币政策方面预计将以稳为主。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宽货币和宽信用的政策组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半年起货币政策逐步向正常化回归。2021年,综合考虑稳定经济增长、宏观杠杆率等因素,货币政策基调预计将以稳为主、灵活适度,边际或存趋紧可能,但不会出现急刹车式收紧,政策重心或将更加注重结构导向,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并进一步化解金融风险。

财政政策方面,预计继续保持积极,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经济复苏持续,刺激力度将边际减弱。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财政政策整体十分积极,赤字规模提升1万亿至3.76万亿元,并额外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同比多增1.5万亿元专项债、采取各项减税降费等超常规政策应对。2021年,考虑到经济处于持续恢复状态,政策对于基建托底经济的诉求已有边际变化,财政政策刺激力度将有所减弱。市场普遍预计财政赤字率将从2020年3.6%以上的高位回落至3%附近,特别国债继续大规模发行的概率较低,新增专项债额度预计将低于2020年的3.75万亿元。综合来看,广义财政赤字率(国债+地方债)预计将在6%左右,同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左右。

(三)对外开放进程持续深化

过去两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持续加速,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改革和金融服务领域。在此进程中,中国债券市场已相继纳入三大国际主要债券指数,成绩斐然。展望2021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一环,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仍将深化。在欧美负利率程度加剧、美元进入趋势性贬值区间、中国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中美利差高企的背景下,中国主权债券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价值依旧凸显,预计外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仍有较大空间。此外,目前外资配置信用债的比例不足其持仓比例的4%,随着彭博推出全球首支中国信用债指数、外资评级公司在华展业等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地,境外机构参与信用债市场的深度或将逐步提升。

(四)全球低利率低增长格局延续

2020年年初开始,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扩散,欧美经济体均遭遇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为应对冲击,美联储采取大规模扩表、财政赤字货币化等超常规刺激政策,欧央行同样推出了一系列大规模宽松政策,下半年欧美经济呈现出缓慢修复的特征。

2021年,在疫苗大规模投产仍需时间、群体免疫下疫情反复冲击的影响下,海外经济复苏仍充满较大不确定性,刺激政策短期难言退出,全球低利率、低增长的格局预计将延续。以美国为例,美联储修改了货币政策框架,在当前“平均通胀目标制”的机制下,预计其货币政策导向在中长期内仍将维持宽松,零利率水平将持续到2022年。在此环境下,海外市场流动性将长时间保持充裕的状态。如未来出现疫苗研发应用加速等超预期事件发生,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做多风险资产的动力,股票和商品市场等大类资产或仍有上行空间,债券、黄金等防御板块同步受到压制。

三、2021年债券市场展望

展望2021年,受益于疫情防控得力,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化,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较强独立性。受此影响,债券市场将跟随国内经济波动呈现较明显的周期性特征,预计收益率呈现高位震荡走势,上半年利率中枢或将上移。

利率走势方面,预计2021年收益率可能呈现前高后低,趋势性拐点或出现在二季度之后。上半年中,预计社融、CPI、PPI、GDP等重要指标均会攀升至年内高点,经济基本面环境对债券市场多头情绪影响偏负面,本轮复苏中经济、金融数据的高点是否超出预期,宏观经济政策回归常态化的节奏,同期权益市场等风险资产的表现,将是决定利率回调程度的重要因素。下半年中,经济增速及物价同比数据冲高回落、利率债供给压力同比下降,收益率拐点可期,但需要关注国内外疫苗应用、欧美经济复苏超预期对于风险情绪的提振。

信用风险方面,打破刚兑将是大势所趋,需关注信用政策拐点引发的风险暴露。2020年末的永煤违约事件短期影响可控,市场主要担忧相关发行主体的主观恶意,从而彻底打乱信用市场生态。从后续事态发展来看,恶意逃废债担忧已明显缓解,弱资质国企“一刀切”的极端情形不会发生。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信用债违约将必然经历个例偶发、逐步增多、再到常态化发生的演变发展阶段。预计2021年信用风险将进一步出清,需关注在信用政策边际收缩的环境下,信用风险暴露的节奏和频率,尤其是对于财力紧张地区的国企和杠杆率高企的民企发行人,需警惕其风险的溢出效应。

本文源自中国货币市场

❷ 以美国股市为例,市场走势到底是可以预测还是不可预测

导言:最近美国股市再创历史新高,2019年7月12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报收27088.080点,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的第二年,即2009年3月8日创下了6440.080点低位后,美国股市持续了长达10年的牛市行情。于是有类似疑问,美股再创历史新高:道琼斯指数首次冲破27000点大关,美股会牛多久?美国股市到底什么时候崩盘等疑问。

观点:股市长期走势乐观地认为是向上的,中期走势充满曲折,股市短期走势不可准确预测。

美国证券交易所

美国股市的诞生及初期走势

美国股市几乎与美国诞生有着同样的历史。先是发行美国债券,然后才是美利坚合众银行诞生,即美国银行,它最初也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而成立。

1792年,美元正式诞生。

1792年3月21日,24个经纪人在华尔街68号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协议,史称《梧桐树协议》,即纽交所前身。

20世纪之前的每股股市充满欺诈和内幕交易,是个大杂烩。

20世纪初,美国证券交易的中心才开始移到华尔街,一栋新的证券交易大楼也开始屹立在华尔街直至今日。

进入20世纪头几年,股票市场有了几年好日子,但在1907年印发危机,并导致股市大幅波动。1900年道琼斯指数在70点附近,1906年到达100点,而1907年底至60点左右。

从1908年到1924年的10多年时间里,指数主要在在60点——100点箱体里震荡。

从1924年——1929年,美国股市经历了一轮大牛市,从100点附近涨到380点附近。随后的股市在大萧条中急跌至1932年7月8日的41.22点,跌幅超过80%,比2008年A股跌幅还大。

时间就是金钱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及市场规范后的走势

美国政府和民众开始反省在大萧条中股市的巨大波动,随后在罗斯福当政期间,在1933年出台《美国证券法》,规定对内幕交易的认定和处罚严厉打击,并提出了集体诉讼和辩方举证的原则。时至今日,美国证券委员会在打击内幕交易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威慑作用。

随后,在不断走出大萧条的阴影后,每股从50点反弹至1937年的190点左右。然后持续了5年的熊市至1942年初。

从1945年后,直到1966年越战前,美国股市持续走牛,达到1000点左右。然后从进入了长达六七年的震荡时期。随即,美国又进入了一个长周期的大牛市,从1983年1000点涨到到2000年14000点左右。过后,市场走了2年的熊市,到2002年的8000点附近。

这个期间,在2001年,安然事件的爆发推动了《萨班斯法案》,对证券欺诈发行和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包括处一罚一,市场永久禁入,巨额赔偿,承担刑事责任等监管措施出台。

同年开始,股市反弹至2007年重新到达14000点。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股市下挫至即2009年3月8日创下了6440.080点低位,随后,政府开启货币宽松政策,尽管在2014年开始美国又开启加息周期,然而美国股市持续了长达10年的牛市行情,直至如今在27000点附近。

美国道指长期趋势走势图

股市长期走势乐观地认为是向上的,中期充满曲折,短期走势不可准确预测。

美国有完善的入市和退市制度,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对内幕交易严厉打击,市场成熟度高,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是造就美国股市长期牛市多、熊市少的重要因素。

在国内,经常有猜测美股走势的预言,但经常被打脸,在2018年1月道指创下新高26000点附近后,就有人喊牛市到顶了,因为言之凿凿认为美联储要加息了;2018年10月又到26000点附近时,这次喊双重顶无疑,这次是技术分析。结果,美股现在到27000点。

经常预测A股顶和底的人被打脸,有何技术水平和能力去预测成熟的美国股市走势呢?!正如A股自2009年有过从1664点反转至3400点后,一度有人认为要收复历史高点6100点,然而,事与愿违,一路下滑至2013年1849点。到了2015年牛市后到5100点后,至今处在熊市中,在几年春季反弹中,甚至一都有很多人认为的牛市来了,然而目前在3000点附近徘徊,牛市的呼声又销声匿迹了。

股市走势是不可预测的,尤其是短期的行情不可预测。

早在美国投机大王杰西利佛莫尔时代,他就指出,不要预测市场,而是跟随市场,因为市场走势是不可预测的。他同时指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政府干预拉偏架,投资总可能遭逢意外”这样的例子很多,当年日本政府主动刺破了泡沫;2015年降杠杆立马让A股牛市戛然而止也是活生生的例子。

实际上现代的一些知名投资大师都提到了一点,比如格林厄姆、巴菲特,索罗斯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索罗斯打的比方是,在泡沫形成前投入其中,在泡沫破灭前赶紧抽身。

当然,这也不是说,长期趋势上不可以预测,长期走势看,肯定是持续向上发展的。

美股走势取决于经济增长预期和经济增长水平,以及美国政府政策的调整,从发展规律看,美股不可能持续创新高,后面调整,甚至发生下跌超过20%以上的技术性熊市是存在的。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经济还是有增长潜力的,另外,美国总统非常重视股市,多次为市场站台发声,并暗示美联储不要加息,马上美国面临总统大选,这些不排除是政治的需要,但同时不得不说,在美国国内,维持稳定的股市符合各方的利益,大部分人都不希望股市暴跌,在美国,炒房的收益总体不高,而通过资本市场获取额外收益是普通民众的一个重要渠道。

然而,股市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市场不可能永远张上去,涨涨跌跌是常态,牛熊转换是规律,即使,美股再继续向上,到30000点附近,肯定有市场心理和技术因素发挥作用,而真正到了那个时候,是到了市场、政府和投资者博弈的时候了。

❸ 在美国债券与股票的发行规模大约维持在什么水平

3?:1。
美国政府债券即U.S. Treasury。由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家债券,但在现代,尤其是近年来的国际金融运作中,常常被用作一种比货币更安全,方便的支付手段。
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大量的外汇盈余通过各种方式循环到了美国。美国通过金融体系,通过政府间的默契,通过吸引发展中国家对美国虚拟投资,通过各种金融创新带来的“高回报率”将赤字美元大量循环回美国。用资本项目的入超弥补经常项目的出超,美国既获得了货物又回笼了美元。回笼货币是一件难事,在世界范围内回笼货币是一件更难的事。然而,美国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战略。

❹ 美国股票市场的美国股票市场的结构

美国股票市场由初级市场与次级市场构成。
初级市场又称一级市场,为发行市场,由发行公司和投资银行组成。发行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资本,投资银行的业务是帮助发行公司推销其股票或债券,使之能及时获得资本扩大经营。新股票发行完以后,发行公司就取得现金可用作生产资本或用作其他用途,投资者则取得股票。因此,美国的初级股票市场实际上就是由无数的投资银行组成。
次级市场又称二级市场,为股票流通市场。股票在初级市场发行以后,就可以在次级市场上自由进行买卖交易。次级市场的价格是不固定的,它受到诸如股票供求、市场利率、股息红利、公司前景等因素影响。次级市场主要由证券交易所及场外市场组成。70年代,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量每年平均为2000亿美元。
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分布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机等地。其中以设在纽约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规模最大,属于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而设在旧金山、洛杉机的太平洋证券交易所、费城与匹兹堡的费城证券交易所、芝加哥的中东证券交易所和波士顿的波士顿证券交易所则属于地方性的证券交易所。
美国的股票交易所设有交易厅,里面有数量不等的交易台,股票挂牌经营。在交易所挂牌股票必须符合交易所的条件,如果不符合条件,就只能在场外市场交易。不同交易所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经营时间长的大公司的股票,可以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经营时间较短或较小的公司的股票,就只能在其他交易所挂牌;刚成立的新公司或不符合交易所挂牌条件的股票,则只能在场外市场交易。
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美国称为“蓝筹”,即最优股票。一种股票只有取得在股票交易所注册资格,才能正式在交易所挂牌上市。
美国股票市场的场外市场,是指无组织的股票交易场所。这种场外市场不同于交易所市场,交易所都设有中心市场,场外市场则没有中心市场,它分散于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没有固定的格局,交易也比较自由。交易的股票一般都是不能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但也有少量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美国的许多小型的地方企业、金融机构,互助基金等在这里从事股票交易,而且一些着名的大公司、政府机构的股票、债券也在这里流通。例如,美国苹果电气公司的股票可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但是也有一部分该公司的股票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
场外市场在美国股票市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业务量仅次于纽约的证券交易所,已超过美国证券交易所,居第二位。它已发展成世界级的市场。其经营的股票达5万多种,远远超过在证券交易所流通的3000--5000种股票。在1986年,场外市场的日成交量平均为1.2亿股,年成交量为280亿股,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351亿股。
全国证券商自动报价协会是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一种新颖的组织形式,它通过一部安装在康涅狄格州的特鲁姆布尔大楼里的电子计算机,用网络将全国所有的证券自营商组织在一起,及时准确地向他们提供场外交易的市场行情。
美国次级市场除了证券交易所及场外市场之外,还有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实际上它们都是场外市场的一种。第三市场是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不愿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付较贵的费用,而转到场外市场进行交易。第四市场则是股票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买卖交易,中间不需通过证券商,这种交易一般交易量大,多在熟悉的客户间进行。

❺ 美债收益率再度攀升,是受何因素影响

在美联储决定后的第二天,债券市场遭受了一场“大屠杀”。北京时间3月18日晚上,美国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其为全球风险资产的“定价锚”)突破1.75%,创下2020年1月以来的新高。美国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2019年8月以来首次突破2.5%。

西方期货股指研究者齐祥会说:“最近美国债券收益率的快速上升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首先,海外流行病的加速改善以及海外恢复生产和生产的持续发展使实际利率重新上升;其次,1.9美元的加速上升万亿美元的经济救援计划助长了通货膨胀。人们的期望值迅速上升。此外,美联储政策框架的调整也有系统地提高了美国平均预期的长期通货膨胀水平。”自今年2月以来,海外流行病开始迅速改善,海外工作和生产的恢复继续推进,实体经济的改善使资本回报率和实际利率缓慢上升。利率已经开始显示出上升的迹象。随后,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了协调程序,这大大降低了拜登团队实施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的难度。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的加速实施带来了增长和通胀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海外经济的持续复苏加上通货膨胀的预期促使美国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迅速上升。

❻ 美国债券评级下降与中国股市关系,用数据说话

美国提高举债上限,并没有消除市场的担忧。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当地时间5日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这是美国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而在4日,道琼斯指数重挫512点,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日下跌点数。

专家认为,美国债务危机仍在“发酵”,信用评级存在再次被下调的可能,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情绪浓郁,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可能因此受到负面影响,建议进一步扩容内需市场,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美国尴尬:违约风险解除信用警钟敲响

美国在“最后一刻”避免了美国历史上首次违约,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债务风险。

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另外两大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国际虽然在奥巴马签署提高债务上限法案后,均确认保持美国信用等级为最高级,但同时都把评级前景定为负面。

标普表示,政治风险与不断上升的债务负担是下调评级的主要原因。维持评级前景展望“负面”,意味着在未来12个月到18个月内仍有下调的可能。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孙力坚认为:“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美国两党此前关于提高债务上限的争执造成市场担忧加深。虽然两党已达成妥协,但提高举债上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经济的发展问题,以旧债还新债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未来债务风险不可消除。”

继2日美国提高债务上限之后,市场上悲观情绪依旧,甚至有蔓延之势。4日,美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幅超过4%。欧洲股市也全线重挫,多个国家股指跌幅超过3%。

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陆磊认为:“股市的暴跌显示出市场的彻底失望情绪。美国提高债务上限,可以在短期内救急,但会进一步加大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美国连原有14.29万亿美元的债务规模都无力偿还,现在提高债务上限,投资者是否增持、市场对美国经济是否看好,存在很多变数。因此,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必然动作,是全球对美国经济失望的反映。”

美债危机:美债价格将受挫外储资产被缩水

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3.2万亿美元,其中约有三分之二以美元资产形式持有,并且大部分是美国国债。美国长期债务评级下降,将使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巨大的缩水风险。

专家认为,美国信用评级下降会造成市场上减持美国国债的行为增多,进而导致美国国债价格下滑。孙力坚表示:“持有美国国债数量越多,受到的损失越大。另外,市场本来就有流动性偏好,加之美国信用评级下调,违约风险提高,投资者将更加偏好相对灵活的短期债券,想要抛出长期债券很难在市场上找到有意愿的买家。作为美国国债的长期大量持有者,我国将面临很大的外储保值增值难题。”

周一、受偏空的消息面影响,沪深两市股指双双低开,受金融股下行拖累,两市股指走出一波下挫,随着资源、煤炭、有色等板块联袂上行刺激,股指掉头回升,随着地产板块发力推高,股指一度冲上5日均线,因买盘不济,市场的追涨意愿欠缺,加之金融、钢铁、酿酒、等板块下行拖累,股指掉头震荡下行至泛绿,沪指围绕着2700点窄幅震荡整理,交投清淡,波澜不兴。在亚太各股市相继收红的刺激下,两市股指尾盘小幅上翘,沪指终盘报收于2703.78点,涨2.05点,涨幅0.08%,呈现一根戴上下影线的小阳线,全日成交660.7亿元,较上周五萎缩了26%。创下6月23日以来的地量。医疗器械、多晶硅、煤炭、非金属品、环保等板块指数涨幅居前,而水利建设、酿酒、金融、船舶、钢铁等板块指数呈下跌态势。
在消息面上、8月解禁市值超2000亿,市场资金面再临考验,8月解禁市值将升至2184亿元,环比增幅超过6成,让本已缺乏资金的大盘再临大考。市场心理层面压力较大。第二批地方债下月发行,地方债隐性风险犹存,从流动性的情况看,中长线看通胀继续要求控制流动性,但继续支持局部行情 。新兴产业规划临近,生物质能或领衔新能源。此消息对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构成一定程度的利好。生物质能发电成本低而太阳能发电成本高,是导致生物质能未来5年发展更快的主因之一。根据国家发改委估算,我国可用于发电的生物质能,近期可达5亿吨标煤,远期可达到10亿吨标煤以上,如果农林生物质充分利用,装机容量可达1.5亿千瓦以上。水产品近期加入涨价行列,鱼价出现持续上涨,农业部渔业局预测下半年部分鱼价仍将高位运行等消息对水养殖业及相关品种构成利好。
在国际市场方面,美国两党接近达成提高债务上限协议,违约可能性大降,此消息偏暖。如果国会不能在8月2日前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政府将面临违约风险。分析人士普遍预计,美国两党在最后一刻会达成妥协,避免违约打击本已十分严峻的美国经济 。预计在美债“后危机”时期,全球流动性继续泛滥,对于大宗商品等构成支持。目前对市场影响最大的资讯莫过于美国提高债务上限的问题,值得深度研究。
昨日沪深两市呈现窄幅震荡的盘势,沪指围绕着2700点展开震荡整理,且成交量大幅萎缩,人气整体涣散,波澜不兴,弱势格局仍为明显,预示着股指业已处于方向性选择和突破的前夜,权重股的持续低迷是拖累股指最主要的因素。而美国债务危机解决及影响以及7月经济数据公布的情况是目前市场最为担忧的心理因素,因而美国债务危机解决的结果和7月经济数据的公布将决定着股指突破的方向及力度,在此之前,股指则仍将维持等待性区间震荡整理的态势。
昨日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消息莫过于美国两党达成提高债务上限协议的资讯了,31日报道,美国两党在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接近达成协议,以免美国政府发生债务违约。白宫与共和党领导人仍在商谈的新方案将分两步提高债务上限约2.4万亿美元,美国两党在最后一刻会达成妥协,避免违约打击本已十分严峻的美国经济 。这一消息使市场紧绷的神经少有松懈,其实、美国债务危机一拖再拖,迟迟未得到解决,已经使得全球市场对美国信用持有较强的怀疑态度了,若美国政府真不能上调14.3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那么美国的信誉度无疑将受到灾难性的损毁,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也会随之被动摇。若美国债务违约则对于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而言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因而、从这个视觉上看,美国两党达成提高债务上限协议对全球经济及市场而言无疑是个利好。
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糟糕的是,美国提高债务上限势必又会加大通胀预期,即使美国不违约,美国将会继续新发国债,美联储为了维持国债价格,启动印钞机将是大概率事件,能再次大印钞票是为了挽救美国脆弱的国债市场。但流动性潮水则会进一步泛滥,对于中国而言,输入性通胀的压力无疑将会进一步加大,而中国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CPI却一直在高位攀升,农产品、水产品、猪肉。。。。。价格持续走高,通胀已经对冲掉了不少的经济增长的成果。经过持续的货币紧缩与价格调控,市场普遍预计通胀将在7月出现拐点或见顶,但若美国再度启动印钞机,大放流动性潮水,无疑将会再度推助CPI走高,侵蚀货币紧缩与价格调控的成果,目前中国大型国企依然保持着相当高的增速,这是缘于大型国企资金充沛,未受货币紧缩的直接影响。但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却面临着生存危机,若为进一步抑制通胀而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则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将面临着停产、歇业甚至倒闭的风险,同时也会诱发失业率的攀升,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提高债务上限且再度启动印钞机将引发新的通胀潮,对中国的货币紧缩与价格调控及经济发展及为不利,对中小企业和股市还是实质性巨大利空。
上周沪深股市的“黑色周一”,表面上看导火线是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但真正诱发市场恐慌情绪的因素依然是美国债务危机,债务危机不仅使市场对美国的信任度下降,更主要的是将导致政策延续紧缩的连锁反应,从而制约着市场的上行,因而,近期美国债务问题或将成为左右市场的主导因素,假若美债问题出现转机并得以暂时解决,那么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股市或将反弹,但或将诱发的流动性潮水进一步泛滥、通胀压力的升级、紧缩政策的加强等,或将使得经济和市场面临的压力更大。值得高度重视。
美国提高债务上限与否都会带来利空因素,但这不等于利空一切,祸福相依,正是由于美国提高债务上限,或将再度启动印钞机,则流动性泛滥、美元或将继续贬值,加大了通胀预期,反而利好于资源品种,避险情绪无疑会推助黄金及资源品种上行,可以从周一磷资源股兴发集团(600141)、己二酸股天利高新(600339)、锂资源股天齐锂业(002466)、煤资源股开滦股份(600997)、涉矿股江泉实业(600212)、以及具有土地资源的运盛实业(600767)、香江控股(600162)等的强劲走势中可看出端倪。同时可见,以科士达(002518)、瑞丰光电(300241)、超日太阳(002506)为代表的光伏品种走势强健,以凯迪电力(000939)、维尔利(300190)为代表的垃圾发电和处理股强势上扬;、以宝莱特(300246)、迪安诊断(300244)为代表的医疗器械板块表现强势,桑乐金(300247)、龙力生物(002604)为代表的新股次新股表现强劲。在此刻选择优质股票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尚不明朗之际,在保持仓位的前提下,结合资讯及技术前瞻性地捕捉市场热点及时机成为成功的关键。

❼ 美国热门专业 近期美国的金融业概况


美国热门专业 美国的金融业

金融业指销敏一直是热门专业,如果你对金融业有兴趣,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些美国金融业。

1.企业内部的金融工作

任何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会有一些金融方面的工作。很多人从financial analyst做起。工作包括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汇总和报告,项目和部门的和企业的财务预算和管理等。Excel是最重要的工具。一些特别大的企业还有和专业金融机构相类似的工作。

比如一些企业自己管理养老金,所做工作就和投资管理公司较相似。也有一些大型企业有自己内部负责企业兼并与收购的部门,与投资银行协调工作。我有一个同学毕业后担任一家企业的director of investor relations, 专门负责和投资者沟通这家企业的状况,从另一个角度参与投资的过程。

总体上来说,企业内部的金融工作压力比直接在金融机构工作要小一些。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可能也要短一些。工作也很有趣。如果你希望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家庭和有自己的私人时间,这或许是值得考虑的选择之一。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工作包括贷款管理。一家商业银行斗中会把钱借给企业,然后就需要管理和这家企业的关系,回收本金和利息,增加新的贷款等。这类工作在开始时需要比较好的数字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一定的credit analysis的知识。在职业生涯的一定阶段之后,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贷款管理的收入不错,工作稳定,压力可能也没有投资银行那么大。很多商业银行也有很多其他业务,比如信用卡和面向消费者的金融服务。

3.信用卡

信用卡部门的一个工作就是分析信用卡申请者或持卡人的信用情况,加以管理。由于近几年利率较低等因素,信用卡业务发展很快,完全不受最近一次的经济衰退的影响,和房屋贷款等领域一起成为在萧条的就业市场中少数招人较多的行业。由于申请者或持卡人的背景不同,来自各个族裔和年龄,为了更好进行分析,一些信用卡公司对包括华人在内的各个少数民族的工作申请者都有一些兴趣。

4.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风险投资向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投资。如果你在大学毕业或MBA毕业后进入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工作,那么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在商业方案(business plan) 的可行性分析方面,包括阅读方案,搜集分析行业背景信息,面试公司的管理层等 。可能也会花时间管理已进行的投资。

5.股票经纪人 (broker)

主要是指佣金经纪人,即专门替客户买卖股票并收取佣金的经纪人股票经纪人。主要替股票经纪公司(Brokerage Firms)工作。有些投资银行,比如美林(Merrill Lynch),也有股票经纪的部门。这个工作需要金融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销售的能力,也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

唯枝一些股票经纪人在建立了广泛的客户群之后,可能可以多花些时间在为客户推荐股票上,但早期则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建立客户关系上。销售的能力不仅是口才好。我在IBM的一个销售方面的同事业绩相当好,原来他卡拉OK唱得好,所以客户都喜欢和他一起去卡拉OK,一来二去,至少先混了个脸熟。

作为股票经纪人,如果业绩好的话,可以有很好的收入,却不需要每周工作特别长的时间。但是不是每个人适合做销售的,如果你业绩不好的话,那么压力也很大。与此相关的是一些投资银行的个人客户管理(Private Client Service)部门,不同的公司可能叫不同的名称。主要的服务于比较富的客户(比如一千万美元以上)。除了股票外,也销售其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这个行业来说,销售能力仍是至关重要的。

6.股票交易员(trader)

股票交易员负责股票的买卖。这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工作。一方面这个工作也需要一些股票分析的能力,以掌握好买卖的时机。不过和股票分析师不同的是,股票交易员更注重于那写影响股票短期涨跌的因素。这个工作需要面对强大的压力,同时需要迅速反应的能力。

股票交易员可以为资产管理公司(buy-side购买一方)或投资银行的股票分析部门(sell-side销售一方)工作。购买一方(buy-side) 和销售一方(sell-side)是投资行业常用的名词。我先给简单介绍一下。资产管理公司是购买一方(buy-side)。他们直接替客户管理资产,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分为共同基金、对冲基金、来自机构客户的资金(养老金、保险资金等)。

销售一方(sell-side)主要是指投资银行的股票分析部门(Equity Research)。(一些大的投资银行可能同时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股票分析部门,也就是同时有购买一方和销售一方的业务。但这两个部门相对独立运作,联系不一定很密切)。销售一方(sell-side)不直接管理资产,他们主要通过为购买一方提供交易服务获得佣金而赢利。

以前销售一方的股票分析师还通过为所在投资银行的兼并和收购活动摇旗呐喊而获利,不过前几年受到很大的批评,所以这方面的活动受到制约。销售一方(sell-side)虽然不直接管理资产,但他们的股票分析师有一些在销售一方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他们的意见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股票的账跌。我们现在回到股票交易员这个话题。

销售一方的股票交易员平均来说要比购买一方的股票交易员压力更大些,可能获得的收入也要更高些。股票交易员工作时的神经往往需要高度紧张,因为市场瞬息万变,而每比交易往往会影响到几千万美元,甚至几亿,几十亿美元的资金。另一方面,交易员做得好,收入也很高。做的好的股票交易员可以获得投资银行家那么高的收入,却不需要每周工作那么长的时间。

7.股票分析师(Equity Analyst)

销售一方和购买一方都需要股票分析师,他们的工作就是分析股票的价值,看看是不是值得投资。购买一方(buyside)的股票分析师不对外公布他们的分析结果,而是把结果提供给本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有些公司还有股票分析师自己管理的资金( 叫analyst fund,或类似的名称),直接根据股票分析师的研究投资。

就职业前景来看,购买一方(buy-side)的股票分析师有些回一直担任股票分析师,也有一些将来会担任投资组合的经理。购买一方(buy-side)的股票分析师平均工作时间不很长,投资银行的资产管理部往往是整个银行每周工作时间最短的几个部门之一。

压力主要来自于如果你推荐的股票老是表现不好,那么以后慢慢的你的推荐就没人采纳了。购买一方(buy-side)的股票分析师的日常工作包括分析财务报告,参加被投资公司的投资者会议,和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开会,和销售一方的股票分析师开会,访问被投资的公司,用各种手段分析股票等。

销售一方(sell-side)的股票分析师为象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高盛(Goldman Sachs)这样的投资银行的股票分析部门工作。他们的研究结果会告诉资产管理业的客户。那些公布对某个股票升高或降低级评定等级,公布对某个股票的目标价格的,往往是销售一方的股票分析师。

优秀的销售一方(sell-side)的股票分析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众和购买一方对股票价值的判断。所以本人也会获得很高的收入,少数明星股票分析师前几年一年的收入在一千万美元以上。

总体而言, 销售一方(sell-side)的股票分析师比购买一方(buy-side)的股票分析师每周工作时间长一些,平均收入也要高一些。有一些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毕业后在各类资产管理公司从事股票分析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部份人所管理的资产和亚洲有联系。

销售一方(sell-side)的股票分析师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更高,因为经常要和美国客户和媒体打交道,在其中工作的中国人就更少了。事实上,我还不知道哪个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在华尔街主要的投资银行从事销售一方(sell-side)股票分析师工作。如果有的话人数也是很少的。相比之下,倒是这些投资银行中国分部的股票分析部有不少海归的中国留学生。

8.Sell-side的销售人员

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和客户(资产管理公司)的关系,让客户购买本公司的交易服务。销售人员也会根据本公司的研究结果,向客户提一些投资建议。他们的工作特点和股票经纪人有些类似。不同的是股票经纪人为个人客户服务,而这些销售人员为机构客户服务。

9.收购和兼并与股票发行

这是大多数投资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非常引人瞩目的行业。这是非常有特点的一类工作。一方面,工作强度很大。在几家最大的投资银行工作的Analyst和associate可能平均一星期工作一百小时以上,以整个行业的平均工作强度而言,恐怕只有管理咨询和主要的律师事务所的年轻律师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严格的说,投资银行的工作比后两者的平均工作时间还要稍微长一点点。另一方面,收入也很客观。工作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将来的前景都很不错,所以这个行业仍然每年吸引了大量优秀的求职者。求职中数字分析的能力固然重要,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也非常关键。和很多职业生涯一样,慢慢得,在投资银行工作了若干年以后,每周工作时间慢慢缩短,人际交往的能力变的越来越重要。

最终,你能否为公司赢得deal逐渐成为你业绩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本科毕业生一般会担任analyst的工作,几年后大部份analyst会去读MBA课程。拿到MBA学位后,会以associate进入公司。再上面就是副总裁(vice president)和执行董事(managing director).。和工业企业不同,一家投资银行可能会有比较多的副总裁(vice president)。也有不少人会在各个阶段离开收购和兼并的工作,投入资产管理、私幕资本、或商业银行等领域的工作。

10.私募资本(private equity)

私募资本收购公司一部分或全部的所有权,或是以某些形式向企业提供资金,并试图从中获利。从事这些活动的时候需要分析所投资公司的价值,所以工作和投资银行的企业收购和兼并部很接近。实际上不少人进入私募资本领域以前,有在投资银行工作的经历。和风险投资的一个不同点是很多的私募资本并不倾向于投资高速成长的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

实际上,很多私募资本倾向于投资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较传统的行业。沃沦巴菲特的伯克夏哈沙威所做的事情和私募资本很相似,甚至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私募资本企业。他们和前面介绍的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基金等)的一个不同点是:共同基金一般只是被动地持有股票,而私募资本会去主动影响这些被投资的公司的经营,甚至更换企业的管理者。

11.投资组合经理 (portfolio manager)

投资组合经理的工作就是决定投资那些股票。(我们今天主要讨论股票分析行业的工作,也有投资组合经理负责其他领域,比如债券等固定收益债券的投资。)投资组合经理可以管理来自于机构客户的资金,比如养老金和保险资金;也可以管理共同基金(mutual fund)和对冲基金 (hedge fund)的工作。

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所适用的法律不同,所以对冲基金在决定如何投资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但在吸收资金方面则受到更大的限制。另一个重大区别是两者的收入结构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最好的对冲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要比共同基金或机构客户的投资组合经理的收入要高些。

对冲基金的投资方向有各种各样的。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针对外汇市场的基金,也有针对高科技股票的,针对特殊企业事件等很多领域的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往往风险较大。历史上一些最着名的对冲基金在经历了一些关键的判断失误后,有的销声匿迹,有的一蹶不振。

比起传统的资产管理,这几年对冲基金发展很快。2003年时,美国有17位对冲基金的投资经理个人年收入超过一亿美元,最高的有7.5亿美元。而在同一年,财富五百强(Fortune 500)的首席执行官(CEO)们,只有一个人(高露洁的CEO)的个人收入超过了一亿美元。

换句话说,一个成功的对冲基金的投资经理的收入大大超过了跨国公司总裁们的收入。实际上,除了高科技领域的创业者,几乎没有另一个商业或金融领域能够提供能和对冲基金的投资经理相提并论的,那样在极短的时间内积累大量财富的机会。

还有一些金融业的工作,比如固定收益证券的投资,衍生金融工具产品的投资,模型建立,房屋贷款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关于具体职业的选择,我觉得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长处以及所喜欢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考虑。所以你可以回忆一下你生命中最难忘,最值得回忆的那些瞬间,看看哪些事情对你是最重要的。收入是重要的,然而它决不应该是你选择职业生涯的唯一依据。生命如此之短,实在不值得把这么宝贵的时间花在那些你并不喜欢的事情上。所以圣经上说:“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美国金融业的简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美国热门专业信息请点击相关链接】

美国大学热门专业收入最高的十大专业

所谓热门专业无非是市场上这类人才需求量、大学招生人数也多,学生也很向往的专业。

当然热门专业毕业生的收入也不错,从下表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年中位收入分别为75000美元和65000美元,而这两个专业毕业生收入最高25%人群中,他们的平均年收入都超过100000美元。

会计学、工商学、工商管理、护士和行销学等专业都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的人才,而这些专业毕业生年中位收入都在60000美元上下,高收入人群的平均年收入也在80000至90000多美元之间。

像教育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收入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社会对教师的需求量大,工作稳定,中小学教师职业多少有点“铁饭碗”的味道。公立中小学教师是按公务员享受退休福利,这就更吸引了很多人。

人分成男女,在教育上男女对专业上的选择也有差异性。女性就学占绝对多数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与女性的特点有关联,这也反映出美国大多数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在职业上多从事服务性的工作。美国女性在大学专业中人数最集中的专业包括:早期儿童教育学(女性学生比例为97%,男性学生比例为3%)、医疗助理服务(女性学生比例为96%)、校园学生顾问(女性学生比例为94%)、人类语言紊乱科学和服务(女性学生比例为94%)、图书馆学(女性学生比例为93%)、家庭暨消费学(女性学生比例为93%)、护士学(女性学生比例为92%)、初等教育(女性学生比例为91%)、营养学(女性学生比例为89%)。

(略)

❽ 欧美股血雨腥风,美元飙创20年新高,后续走势如何

受美组联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的情况下,未来的货币政策会持续飙升,创20年新高受此影响汇率,在第5周连续下降美元,一度跌破了6.8000关口。虽然目前人民币汇率稍有反弹,但是形势并不容乐观。

在美元方面很明显美元的强势加息了,虽然在预期上面和避险上面得到了支撑,但是在未来加息的情况下,会有很多的资金流入,刷新20年新高是不可避免的。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这已经是创下了22年以来的的新高。当前环境之下许多因素对美元呢,虽然是有利的支持,但是它的走势呢,仍仍然不排除有很多的不利因素影响。人民币从6.3跌落到6.8,速度也是相当的快,跌势也是相当的猛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❾ 美债收益率上升,对时间的经济有什么影响吗

对于在债券市场自由交易的美国国债,如果被市场兄和抛售,其市场交易价格必然会下跌。因此,现货收益率=到期利息/现货价格会上涨,如果大部分投资涉及到债券市场交易,大家都预期美国国债的市场交易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几个月或几年)会下跌,这对市场是利空的,这其实也是一个预期的趋势,直接反映在债券市场上美国国债的交易价格继续下跌。

因此,美国国债的预期收益率=到期利息/预期价格,上升! 长期国债的预期收益率主要受市场控制,长期国债预期收益率下降表明投资者对长期投资的信心减梁宴弱,对冲可能还有其他考虑因素,但主要原因是(风险市场)投资回报率相对于债券收益率较弱,此时,投资者买入和持有债券是相对有利的],对于市场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中短期国债预期收益率将上升。以上的问题,是我个人的想法,如果各位还有其他的想法,都可以在下方评论或者讨论。

❿ 2022年美国基金年收益率

首页
达人观点
问答
7×24快讯
行情
日历
期货
资讯
课程
学院
名师指导APP
期货开户
登录注册
首页 要闻 正文
大华银行:预计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在2022年底升至2.50—2.75% ; 鉴于5月份的FOMC会议明确表示将继续加息以对抗通胀,且鲍威尔明确表示未来几次会议考虑进一步加息50个基点。我们现在预计,6月和7月将更快地加息50个基点。仍预计今年余下的每次会议将加息25个基点。这次上调利率意味着2022年将累计上调250个基点,使利率在2022年底升至2.50—2.75%区间(此前预测为上调200个基点至2.00-2.25%)。保持对2023年两次加息25个基点的预测,到2023年年中,最终利率将达到3.00-3.25%(此前预测为2.50-2.75%)
2022

05-06
19:36
大华银行:预计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在2022年底升至2.50—2.75% ;
鉴于5月份的FOMC会议明确表示将继续加息以对抗通胀,且鲍威尔明确表示未来几次会议考虑进一步加息50个基点。我们现在预计,6月和7月将更快地加息50个基点。仍预计今年余下的每次会议将加息25个基点。这次上调利率意味着2022年将累计上调250个基点,使利率在2022年底升至2.50—2.75%区间(此前预测为上调200个基点至2.00-2.25%)。保持对2023年两次加息25个基点的预测,到2023年年中,最终利率将达到3.00-3.25%(此前预测为2.50-2.75%)。
指导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金网无关。汇金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塔伦
个人简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发表文章223165篇
他的热门文章
最新答疑更多
廖桂铭12-03 19:46黄金
fe:廖老师,这次黄金上涨的极限位置多少啊
廖桂铭: 不谈极限
喻馨12-03 19:40黄金
fe:美女老师,这波黄金极限可以看到什么位置
喻馨: 先看1850
喻馨12-03 19:40白银
Demoon:老师,白银5270空下周有机会回落出么
喻馨: 给到保本果断就走。顺势做多不变。
方萍萍12-03 19:36黄金
云霄123:萍姐,周末愉快!
方萍萍: 周末愉快
方萍萍12-03 19:36货币
富贵由心:老师,美元会不会企稳了?
方萍萍: 下跌不变
方萍萍12-03 19:36黄金
fe:方老师,这波黄金年前有上1900的可能吗
方萍萍: 先到1820
方萍萍12-03 19:36黄金
fe:方老师,黄金这波上涨极限你还是看1820吗
方萍萍: 是的,亲
方萍萍12-03 19:36黄金
福通天下:老师,下周一黄金还会继续涨吗?
方萍萍: 是的
方萍萍12-03 19:36黄金
隐然:老师,原油这个走势,下周要上涨也得先回踩74.5-76.3确认底部再重新开启涨势吧?
方萍萍: 下来了都是机会
方萍萍12-03 19:36黄金
文子123456:萍萍老师,昨晚的低位多单拿住就好了,竟然又涨回来了,看来美元这个双低还不成立吧?
方萍萍: 是的
推荐文章更多

12月3日财经早餐:非农就业数据强劲,加剧了对美联储坚持政策紧缩的担忧,金价从近四个月高位回落
机构评非农:出乎意料!超预期就业数据或支撑美联储再加息100个基点
美原油交易策略:油价反弹受阻于21日均线,空头要反扑?
现货黄金交易策略:非农来袭,多头仍需警惕一危险信号
长安期货原油早评:价格将宽幅震荡,建议短差操作
黄金交易提醒:决战非农!金价或顶破8月份高点阻力?
原油交易提醒:美元疲软+需求担忧缓解,油价四连阳,关注非农数据
外汇交易提醒:PCE显示通胀放缓,美元跌创近五个月新低,关注非农表现
12月2日财经早餐:金价触及8月来最高,美联储放缓加息的前景打击美元
美原油交易策略:鲍威尔讲话提振市场冒险意愿,油价或迎一大波涨势
联系我们

电话客服:021-62313553
QQ客服:  459593257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名师指导APP下载

汇金名师微信公众号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133号 网警110 网络社会征信网 沪ICP备18008872号-1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210778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沪)字第04469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21) 1748-174号

Copyright: Shanghai Ah H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年美国基金市场繁荣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美国基金市场发展回顾
方正证券2022/12/02
举报
1 美国基金市场发展回顾
1.1 历史回顾

种子期(1907 年-1929 年):1907 年,美国第一只封闭式基金成立, 1924 年,美国成立世界上第一只公司型开放式基金——马萨诸塞投资 信托基金,开放式基金开始走向普通投资者,标志着美国现代基金业 的开始。一战后经济开始复苏,科技快速发展,20 年代美国经济和股 市持续繁荣,至 1929 年美国股市“大崩溃”前,封闭式基金的总资 产规模达到 45 亿美元。在此阶段,基金业虽有发展但美国市场及监 管均不完善,投资公司的规模普遍较小。

萌芽期(1929 年-1950 年):由于 20 年代美国证券市场的迅速膨胀, 且伴随着蓝天法的执行不力,各类金融投机活动横行,导致了自 1929 年开始长达 10 年的经济大萧条,封闭型基金严重受挫,市场将目光 逐渐转向开放型基金。自此,美国政府监管机构分别于 1933 年、1934 年、1940 年修订了《证券法》《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和《投资 顾问法》,提高了基金在发售、承销和售后三个阶段的信息披露和代 理人服务的要求,其中《投资顾问法》是美国投顾行业发展的开始。 为了统一并集中监管权力,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成立,直达对基金 企业各个部门的监管,期间由于法规禁止封闭基金过度杠杆操作和内 幕交易,开放式基金在此阶段大规模发展。

蓄力期(1951 年-1979 年):1950 年开始,伴随着二战后美国经济的 复苏,美国进入了经济繁荣的时代,个人闲散资金增加,带动基金规 模持续扩张,同时国会颁布《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初步推 行定额退休福利计划(DB Plan)和个人退休账户(IRAs),1978 年《国内 税收法》中的 401(k)、403(b)计划还为 IRAs 的供款及资本利得予以免 税。政府通过建立养老金的投资担保和相应的税收优惠,为基金带来 了稳定的资金来源。1978 年《国内税收法》401(K)、403(B)及 457 条 款,规定政府机构、企业及非营利组织等不同类型雇主,需为员工建 立积累制养老金账户,并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此后,雇主养老金计划 特别是 DC 计划规模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扩张期(1980 年-2000 年):80 年代初,美国养老体系改革为美国基 金业带来了大量长期而稳定的资金。美国国会于 1986 年、1997 年颁 布《税改法案》和《纳税人救济法案》,对中高收入人群实行严格的 IRA 扣除政策,并为低收入人群引入 Roth IRAs、儿童税收抵免和教 育储蓄账户。1996 年,证监会(SEC)被授予对证券行业的专属管辖权。 随着美国利率实现自由化,叠加美国经济回暖,债券型基金比重逐步 回落。90 年代,美股牛市开启,市场迎来机构投资者崛起的时代,共 同基金也迎来进一步的繁荣。

成熟期(2000 年至今):21 世纪初,美国经历两次经济衰退,基金市 场的发展有所滞缓,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被动型产品加速扩容。在 此期间,政府再次集中加强对基金的监管,1999 年颁布《金融服务法 现代法案》强调金融机构对客户数据安全的保障,2002 年的《萨班 斯·奥克斯利法案》完善财务方面的监管,并成立公司会计监管委员 会(PCAOB)。2006 年,《养老保护法》放宽投资顾问的权限,养老金 计划与投顾业务共同走向成熟。2010 年,《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金融 监管的全面完善标志着美国基金发展步入成熟期。世界各地的投资者 都表现出对受监管的开放式基金(也称受监管基金)的强烈需求。过 去十年,全球受监管基金的净销售额总计 20.1 万亿美元。这种需求受 到几个长期和周期性经济因素的影响。截至 2021 年底,受监管基金 的总净资产为 71.1 万亿美元。



相比之下,中国第一支基金创立于 1989 年,于 1997 年 11 月,颁布 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发展 奠定了基本的法律基础,标志着我国基金业进入了规范化发展时代, 中国基金正式进入了萌芽期。2000 年 10 月 8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开 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次年 9 月,中国第一支开放式基金— —华安创新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诞生,其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为我国 基金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于 2003 年底超过了封闭式基金数量 而成为了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形式。2003 年 10 月 28 日,《证券投资 基金法》颁布并于 2004 年 6 月 1 日施行,我国基金业的法律规范得 到重大完善,引导中国基金业进入蓄力发展期,新产品层出不穷。2003 年 12 月首支货币市场基金诞生,2004 年我国又分别发行了上市开放 式基金和 ETF 基金,2006-2007 年基金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2007 年 年底基金规模已达到 3.2 万亿元。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中美基金规模 同样进入停滞徘徊状态。2012 年 12 月,新《证券投资基金法》颁布 并实施,法律法规的修订进一步完善,我国基金业进入高速成长期, 2012 至今,中国基金规模已实现接近 9 倍的增长,2021 年总规模相 当于美国的七分之一。

1.2 产品演变及现状

1.2.1 美国基金产品发展

美国共同基金发展已近百年历史。1924 年,美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诞 生,也是第一只现代意义上的共同基金,由马萨诸塞州投资信托公司 发行,后面高收益债券基金、对冲基金、国际投资基金、REITs 基金 等相继问世,基金产品与美国经济及资本市场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当 时美国证券市场交易活跃,道琼斯指数继续一路攀升,1969 年时已经 接近 1000 点,在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美国大多以股票型基金为主, 基金管理规模得到了长足发展,1970 年达到 476 亿美元,是 1940 年 的 100 倍,但是产品种类较少。



高通胀与 Q 条例的矛盾催生货币基金。1933 年,美国颁布了《Q 条例》, 《Q 条例》主要是禁止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并且对多种银行存 款设定了利率上限。《Q 条例》对美国维持和恢复金融秩序起到了积 极作用,但在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进入高通胀期,通货膨胀率曾一 度高达 20%,彼时《Q 条例》没有废除,这使得商业银行无法使用利 率来吸引储户的资金。为规避此条例带来的负面影响,1971 年,美国 建立货币基金,它将投资者的资金汇聚成资金池,然后将资金池投向 一些期限较短的证券,如美国国库券、商业票据等。货币基金具有无 利率上限约束、可开支票、门槛低、流动性高等特征,成为了银行活 期存款的一种替代品,迎来高增长时代,1981 年,货币基金占美国基 金市场 77%左右的份额。 由于大量存款流向了货币市场基金,银行推出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MMDA),这类账户兼具活期存款的便利性和储蓄存款的高利率, 以此与货币基金进行竞争,同时 1980 年,美国政府制订了《存款机 构放松管制的货币控制法》,逐步取消《Q 条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 革,货币基金增速放缓。

债券牛市推动债券型基金增长。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经济增速下滑, 利率水平持续回落,债券价格上行,金融管制大大放松,为零息债券、 可变期限债券、保证无损债券等新型债券产品的创造提供良好的金融 环境,同时美国养老金相关法案的出台,税优税延政策推动了普通民 众对于基金市场的投资,债券基金规模得以快速增长,1986 年债券基 金占共同基金比例达到 34%。 随着美国经济回暖,利率水平回升,债券市场下行,债券基金受挫。 自 1986 年开始,债券基金占比有所回落,而经济的增长使得股票市 场上涨,股票收益率显着高于债券,股票基金优势显现,迎来上涨。



美股牛市持续,重回股票型基金时代。20 世纪 90 年代,以智能信息 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基础技术创新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美 国作为基础技术创新第一大国,依托技术资源,进行生产要素的全球 化配置,经济上同时表现出低通胀、低失业率、高增长的特征,推动 了近 10 年的“新经济时期”。为配合产业结构升级,为新兴产业提供 充足资金,美国股权融资发展迅速,推动股票市场进入牛市。同时, 随着 80 年代的养老体制改革持续推进,DC 计划和 IRA 持有的共同基 金中的股票资产基本在六成以上,成为美国股市的长期资金来源,助 推美国股市持续上涨,股票型基金也相应重回高增长时代,1999 年股 票型基金占共同基金比例达到 59%。

被动型基金逐步替代主动型基金。早在 1971 年,约翰·麦奎恩利就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支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但由于当时技术受限,未能 有良好发展,1976 年先锋集团发行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指数基金—— 以标普 500 为标的的先锋 500 指数基金,但直至 80 年代,指数基金 都发展缓慢。20 世纪 90 年代,得益于美国股市的有效性提升,投资 者发现主动管理策略难以战胜指数化的投资策略,指数基金得以快速 发展,同时,1993 年,美国证券交易所推出了美国第一只 ETF——标 准普尔存托凭证(SPDRs),被动型基金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08 年 金融危机后,美国被动型基金加快扩张速度,相比于主动型基金,其 具有费率较低的优势,使得其备受投资者青睐,截至 2021 年,共同 基金中被动型基金(股指基金+债指基金)管理规模达到 5.7 万亿美元, ETF 达到 7.2 万亿美元,与主动型基金差距不断缩小,且态势不减。

相比于美国,中国基金行业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中国的基金业起源于 1989 年,我国第一只概念基金新鸿基中华基金由香港新鸿基信托基金 管理有限公司推出,1991 年,我国基金业正式起步,但处于较为无序 的状态,1997 年,我国出台《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基金 产品进行规范改造,2001 年中国首只开放式基金成立,由此中国基金 业进入了一个规范化发展的新时代。



1.2.2 美国基金产品分类

目前美国的基金产品种类已非常的丰富,按照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 的分类,美国共同基金可分为长期型、短期型 2 类,长期型为股票型 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短期型为货币市场基金,进一步可 细分为 42 小类基金。相比之下,我国基金产品在大类上已基本覆盖 完善,但细分品种较少,较美国仍有一定的差距。

1.2.3 美国基金产品结构

共同基金、ETF 在美国基金中占有绝大部分份额,根据 ICI 披露的 2021 年数据来看,共同基金、ETF、封闭式基金、单位投资信托净资产规 模分别为 27.0、7.2、0.309、0.095 万亿美元,占比分别为 78%、21%、 1%、0.3%,共同基金和 ETF 的占比合计达到 99%。

进一步看,相比于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股票基 金是风险较高、管理难度较大的,因此,如果股票型基金能够占有一 个国家主要的基金资产份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国的基金公 司管理水平较高、实力较强,基金行业发展成熟。美国的共同基金和 ETF 主要集中在长期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比 60%,为主要构成部 分,国内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美国公司股票的基金)占 46%的净资产, 全球股票基金(大量投资于非美国公司股票的基金)占 14%,其次是 债券型基金,占比 20%,混合基金和其他基金占比 6%,短期基金主 要是货币市场基金,占比 14%,美国的长期基金为其资本市场提供了 庞大的资金支持,推动资本市场上涨,资本市场上涨又进一步确保基 金收益率,助推基金行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相比之下,我国基金主要以货币市场基金这种短期基金为主,截至 2021 年末,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占比 37%,其次是债券型基金,占比 27%;股票型基金占比仅 9%,远低于美国基金市场。



1.3 美国基金投资者结构分析

美国家庭的共同基金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