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787522值得申购吗
不值得
787072股的发行价格及市盈率:拓晶科技787072股的发行价格定为71.88元/股,发行市盈率暂未公布,但参考其35.38倍的行业市盈率,拓晶科技的发行价格过高,存在破发风险。所以不值举橡得买。787327为科技创新板新发行股票,从云科技申购时间为5月18日。这只股票在本周的科和败技创新板股票中流通盘适中,规模比较大。其发行价为15.37元,低于其他股票,但不代表收益会少,可以积极认购。唤答颤
㈡ 北上资金重仓的十大龙头股,未来高成长(建议收藏)
北向资金作为聪明钱的代表,他们只确定性大的股票,只挑选好的股票操作。例如10月北向资金介入的氢能源龙头股如今已经是开花结果,刚刚过去的11月份,北向重仓的前10名公司,其中又开始静悄悄抄底了一个超跌方向,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关注的。
第一名: 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福建宁德。2012年公司与德国宝马达成战略合作,正式进入动力电池系统行业。2015年公司收购广东邦普循环 科技 有限公司,布局锂离子电池产品梯次利用及回收产业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并形成产业链循环闭环。2017年公司研发生产的动力电池系统使用量攀升至全球第一并保持至今。
2018年6月公司顺利登陆A股创业板在深交所上市。截至2020年末,宁德时代共拥有锂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子公司15家,其中,宁德时代在福建和广东的子公司最多,分别为5家和3家,此外,公司在青海、北京、湖北、湖南、江苏均有布局。
在公司发展战略方面,公司将持续发展建立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体系,持续研究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长寿命的电池产品和解决方案,以产品技术、卓越制造和精益管理的核心理念应对市场竞争。
第二名: 电动车电控龙头【汇川技术】
汇川技术成立于2003年,从低压变频器业务起家,后借助内生发展和外部并购,实现了跨领域快速增长,现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和新能源 汽车 电控产品供应商。数据显示,2007-2020年,公司营收从1.59亿增至115亿,复合增速高达39%;净利润从0.55亿增至21.8亿,复合增速为32.7%。
当前,公司聚焦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专注“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核心技术,坚持以TOP客户价值需求为导向,立足国内,拓展国际,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与服务,主要业务分为通用自动化业务、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新能源 汽车 业务、工业机器人业务、轨道交通业务等五大板块。因公司创始团队有华为背景,且在公司文化上明确提出向华为学习,汇川技术又被市场戏称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小华为”。
第三名: VR代加工龙头【歌尔股份】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6 月,2008 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作为全球领先 的声光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歌尔在微型声学器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光 学、精密制造等领域建立起独有的竞争优势。当前实行“零件+成品”发展战略,零件方面主要业务是声学、光学器件、微电子产品,2019 年营收占比约 30%,相对稳定;成品业务之一为智能声学整机,包括 TWS 耳机、智能音箱,营收占比约 42%, 为近2年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成品业务之二为智能硬件,包括智能手表/手环、 VR/AR 设备等,营收占比约为 24%,将助力公司实现中长期持续成长。
2018年上海恩捷并入上市公司后,锂电隔膜业务成为公司核心业务。湿法锂电池隔膜业务是公司2018年收购上海恩捷后的核心业务,业务归属于子公司上海恩捷及孙公司无锡恩捷、珠海恩捷、苏州捷力、江西通瑞等,产品主要运用于新能源 汽车 锂电池、3C类产品及储能领域。
第七名: 锂矿龙头【赣锋锂业】
公司成立于2000年,起初专注于中游金属锂及深加工锂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为止,公司已成为全球锂行业上下游一体化的国际领先企业,拥有五大类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业务贯穿上游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金属锂冶炼、下游锂电池制造及退役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形成了一套锂生态系统。
赣锋锂业的目标是“打造全球锂行业上下游一体化的国际一流企业”。它是锂离子电池上游锂盐赛道龙头公司。产业链要素:垂直整合“锂”全产业链,延伸至固态电池赣锋锂业所有业务围绕“锂业”进行,收入来源是以“锂化合物及锂金属”为主的加工冶炼,并以此向上游布局锂资源、向下游延伸以“固态锂电池【1】”为核心的相关制造产业。公司发展思路清晰,从中游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制造起步,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专业技术后,逐渐拓展上游锂资源开发业务以获取锂原材料的供应,再拓展下游电池锂电池制造及废旧电池回收,已形成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且协同有关“锂”的上、中、下游。
第八名: 光伏储能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
阳光电源成立于1997年,专注于逆变器的自主研发与制造。公司依托逆变器产品以及在电力电子转化技术上的优势,逐步向下游应用领域延伸,2013 年开始拓展电站业务,目前市场份额已迅速提升至全球第2;2014 年 与三星 SDI 合资建厂开始进军储能电池与电源业务。2016年以来储能系统装机稳居全国第1,已成为全国排名前五的锂电储能制造商。同时,公司积极进行业务创新,寻找新 增长点,在新能源车电控、充电桩及水面光伏系统等领域均有布局。
公司乘国产逆变器大规模扩张之势,凭借技术优势,市占率迅速提升,稳居全球逆变器龙头。2020年我国逆变器企业的全球市占率高达 64%,牢牢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在 2013 年光伏逆变器光伏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之后,公司光伏逆变器出货市占率稳步提升,2020 年 光伏逆变器出货 35GW,全球市占率 19%,居于第二位,与华为同处于第一梯队,并相较 于第二梯队具有较大优势。
第九名: 图形传感器芯片龙头【韦尔股份】
韦尔股份成立于2007年,一直从事半导体产品设计和分销业务。2017年,公司在A股上市,2019年先后并购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豪威 科技 和知名芯片设计企业思比科,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计公司之一。当前,韦尔股份已是A股市值最大的半导体设计公司,同时也是国内主要的半导体产品分销商之一,2019年位居国内第5名,且前五名之间差距不大。
从技术对比看,索尼新产品发布速度较快,但三星和豪威 科技 同类产品紧追其后,三者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距,多数时间内,三家产品同质化都较高。从价格对比看,豪威 科技 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再考虑到中国大陆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占据全球近80%的份额,在国产替代的大环境,公司市场份额有望继续快速提升。
第十名: 锂电电解液龙头【新宙邦】
㈢ 豪鹏科技股票哪年上市
2022年拍谈9月袭虚碰5日豪鹏科誉隐技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001283,发行价:52.19元/股,发行市盈率:22.99倍。
㈣ 001368会破发吗
不会。
001368在其此类发行数量中价格不高,其能够中签的概率比较穗码高,上年度及近期未出现破发的新股。
破发是指股票价格跌破其发行价,笑侍比如,股票的发行价为10元,当日股票的市碰族吵场价为9元,则这种情况为破发,面对破发的个股,投资者应该抛出它,或者继续空仓观望。
㈤ 豪威科技明年晶圆代工投片量将缩减5万片/月这应该只是个谣言
9月8日消息,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CIS)供应商韦尔股份旗下的豪威 科技 (OmniVision)大砍明年晶圆代工投片量,单月缩减量高达5万片。由于豪威 科技 是大陆安卓智能手机重要的CIS供应商,在大陆拥有近半的市场份额,其大砍明年投片量,凸显大陆智能手机市场比预期严峻,牵动联发科、大立光、神盾等台系芯片厂商的出货。
随着近年来高端智能手机朝向四镜头、五镜头趋势演进,也拉升中低端智能手机镜头搭载数量提升,在终端产品镜头数量倍增趋势之下,推动了对于CIS需求的爆发。
由于CIS需求激增,业界曾传出索尼破天荒来台请台积电代工CIS,并盛传台积电要与索尼等日企在日本新设晶圆厂,就是为森袜了为索尼生产CIS;三星为应对索尼的动作,也传出赴台湾找联电代工CIS,力抗台积电/索尼联盟。
不过,今年手机生产与销售市场受到疫情影响,为供应链的营运表现带来变数。研调机构集邦 科技 日前便调降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预估,从13.6亿支下修至13.45亿支,同比增长率从8.5%,下修至7.3%,主要因为大陆OPPO、vivo与小米这三大智能手机厂商陆续调降全年生产目标。
由于CIS是智能手机关键零组件,因此,OPPO、vivo与小米下调全年出货目标,则意味着对于CIS需求的减少,此举对于豪威 科技 自此宴激然也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根据 Yole Développement报告 显示,在2020年CIS市场,豪威 科技 是全球仅次于索尼和三星的第三大CIS供应商,市场份额为12%。而豪威 科技 在被韦尔股份并购后,已在小米、OPPO、vivo、华为等大陆安卓手机CIS市场拿下了半壁江山。
此番豪威 科技 大砍明年晶圆代工投片量,似乎也意味着手机客户及豪威 科技 对于明年的智能手机市场的预期并不乐观。
另外报道指出,豪威 科技 在被韦尔并购之前,就是台积电的主要客户之一,双方还曾于2003年合资成立CIS后段制程服务商采钰。采钰目前已是台湾挂牌公司,双方的深度合作关系可见一斑。目前台积电仍为豪威最大晶圆代工伙伴。
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20年台积电每片晶圆营收均价约为1634美元。由于台积电先进制程目前占比已超60%,因此该均价更多还是受到了价格更高的先进制程晶圆的拉抬。
而根据芯智讯的了解,目前台积电8吋晶圆部分类型产品的代工价格可能将高达1500美元左右。如果按照这个价格计算,单月砍单5万片的投片可能涉及的金额约7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85亿元)。根据韦尔股份财报显示,其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为毛利率33.7%,如果以此毛利率来估算的话,单月砍单5万片,则意味着其单月营收将减少6.48亿元人民币。如果按明年全年都将减少5万片投片的话,祥哪就意味着全年营收将损失77.76亿元。
根据韦尔股份财报显示,其CIS业务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 146.97亿元。也就是说,如果明年真的砍单5万片/月的话,其全面营收将损失超过50%。显然,这完全不太可能。
不过,有传闻称,此次豪威 科技 大砍晶圆代工投片量,主要针对其第二大晶圆代工供应商中芯国际,并非台积电。
根据中芯国际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上半年销售了330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平均售价为4390元(约合679美元)。不过,这其中,老旧的90nm以上制程占比为38.2%,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均价。考虑到台积电的8吋晶圆代工报价部分产品已经上到1500美元,以及中芯国际的溢价能力相对台积电和联电较低,那么即使以中芯国际8吋CIS晶圆代工1000美元的价格来估算,豪威 科技 在中芯国际砍单5万片8吋晶圆所涉及的金额可能在约5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3亿元)左右。按照前面的33.7%毛利率来计算,单月砍单5万片,则意味着其单月营收将减少约4.32亿元人民币。如果按明年全年都将减少5万片投片的话,就意味着全年营收将损失51.84亿元。这个金额也已经超过了韦尔股份2020年CIS营收的1/3。
当然,该传闻说豪威 科技 明年单月投片量缩减5万片,可能也只是指的短时间的,并非全年,所以对于整体的营收的影响并没有上面估算的那么大。但是,考虑到目前全球8吋晶圆代工产能极为紧缺的状态,且众多的预测也认为紧缺将至少持续到2022年底,豪威 科技 此时砍单,后续想要再增加投片量可能会比较困难。
所以,综合来看,韦尔股份旗下豪威 科技 明年单月缩减5万片晶圆投片量的消息可信度并不高,大概率是谣言。
另外,根据华泰电子的消息,韦尔股份公司管理层第一时间向其否认了砍单的传闻。华泰电子分析师也认为,5万片/月产能成8吋晶圆对应韦尔股份营收约6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其CIS营收的1/3,金额过大,明显不符合事实。
不过,截至目前,韦尔股份官方并未对此传闻进行正式回应或否认。
㈥ 韦尔股份股票历史发行价是多少韦尔股份股票历史行情韦尔股份为何跌跌不休
芯片被"卡脖子"导致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长期受阻,随着我国芯片产业的持续发展及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该领域已经被广大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关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国自主研发芯片的优质企业--韦尔股份。
在开始介绍韦尔股份前,分享给大家我汇总好了的芯片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即可查看:宝藏资料:芯片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韦尔股份主要讲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等半导体产品的研发设计作为它的主营业务,而且还有半导体产品方面的分销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车载电子、安防、网络通信、家用电器等领域。韦尔股份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技术演进,在CMOS图像传感器电路设计、封装、数字图像处理和配套软件领域积累了较为显着的技术优势。
简单介绍了韦尔股份的公司情况后,再来看一看公司哪些地方有优势?
优势一、国内CIS图像传感器龙头
韦尔股份是国内CIS图像传感器的带头人,份额在全球排名第三,美国豪威在2018年被公司收购后,切入CIS图像传感器赛道,主要业务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半导体分销和原半导体设计等。
手机领域:韦尔属于全球手机CIS市场的第三大厂商,拥有的市占率高达10%,高端工艺逐步追平索尼、三星,叠加安卓机高像素渗透率提升与国产替代机遇,到2025年市占率有提升至15%的可能,21-25年手机端收入CAGR可能会大于7%。
汽车领域:韦尔在全球车载CIS厂商中排名第二,市占率超20%,已覆盖各大主流车企,相比第一大厂商安森美公司产品定位高端、CIS技术领先,预计21-25年公司车用CIS业务收入CAGR超30%。

优势二、设计业务和分销业务齐头并进
韦尔股份平台优势突出,使得公司的芯片设计业务领域均具备国内领先实力。分销业务主要是技术分销,具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公司分销业务规模属于先进水平。公司近几年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对重大产品进行操作,收买Synaptics的TDDI业务,对屏下光学领域进行了布局,整合效果较优。公司的设计和分销业务协同效应也不错,确保公司业务能稳定增长,成长空间渐渐地开始拓展,未来有机会成为平台型半导体龙头公司。
由于篇幅受某种限制,更多有关于韦尔股份的风险提示以及深度报告,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不妨来看看:【深度研报】韦尔股份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芯片半导体行业:往宏观周期上剖析,受国外美国为首的技术反锁,国内政策支持周期。
就产业链而言,上游原材料、生产设备、耗材,紧缺+国产替代+供货不足;中游制造端,国产厂商突围+扩产降本;下游需求端,终端产品正常换代+新能源汽车新需求暴涨+人工智能+云技术。芯片半导体迎来的全产业链供需共振,这是很少见的。
目前行业正在由周期底部往上的加速,这是整个周期曲线中导数最大的位置,芯片半导体将会迎来高速的发展的。
三、总结
概括性的来讲,我认为韦尔股份公司在芯片设计行业,表现的还是非常优秀的,尤其借助现在行业上升的红利机会,有可能得到高速发展。但文章无法实时更新,如果想获得韦尔股份未来行情的准确信息,不妨点击链接,你将得到来自专业投顾诊股的帮助,看下韦尔股份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韦尔股份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1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㈦ 芯片股有哪些股票
芯片股包括有兆易创新:国产存储龙头、江丰电子:国产靶材龙头、北方华创:国产设备龙头、中科曙光、科大国创、韦尔股份、三安光电、兆易创新、紫光国微、闻泰科技、北方华创、卓胜微、长电科技
拓展资料:
1.芯片股由芯片这个题材,带动相关的上市公司受到支撑或影响,与芯片相关的概念股。
2.中国芯片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紫光国微,股票代码∶002049;
股票名称∶汇顶科技,股票代码∶603160;
股票名称∶扬杰科技,股票代码∶300373;
股票名称∶兆易立异,股票代码∶603986;
股票名称∶北京君正,股票代码∶300223;
股票名称∶长电科技,股票代码∶600584;
股票名称∶中科曙光,股票代码∶603019;
股票名称∶北方华创,股票代码∶002371;
股票名称∶至纯科技,股票代码∶603690;
股票名称∶三安光电,股票代码∶600703;
股票名称∶景嘉微,股票代码∶300474。
3.清华紫光股票
紫光清华是1988年由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涉及芯片三大区域即以长江为主的仓储芯片、以紫光展瑞为主的手机芯片和安防芯片拥有世界先进的集成电路开发技术。
4.豪威科技股票
豪威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图像处理的芯片科技企业。它曾是苹果合作的供应商被中国的企业最后收购了专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相机处理。在中国有一定的地位。
5.长电科技股票
成立于1972年总部设在江苏也是集成电路着名的封装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封装的研发其“长江”荣获“十大半导体品牌”称号
6.兆易创新:
作为国产存储龙头,兆易创新位列全球Norflash市场前三位,存储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的状态,公司的盈利能力十分强大。
7.江丰电子:
超高纯金属及溅射靶材是生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键材料之一,公司的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品已应用于世界着名半导体厂商的最先端制造工艺。
㈧ 最近涨幅最大的股票有哪些
最近涨幅最大的股票有:1.弘业期货;2.ST实手让达;3.铖昌科技;4.立新能源;5.拓荆科技-U;6.盈方微;7.昱能科技;8.华大九天;9.中路股份;10.晶科能源等。弘业期货挂牌上市当日暴涨44%。之后,弘业期货股价一发不可收拾,连续涨停。截至8月23日午间休市,弘业期货已经连续12个交易日一字涨停,最近股价逗薯链为8.44元,较发行价1.86元累计涨幅高达353.76%,最新的股票总市值为85.06亿。最近涨幅最大的股票有哪些
数据显示,弘业期货专门从事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金融资产投资业务。公司是国内首家“A+H”上市的期货公司。备受A股上市以来股价上涨推动,弘业期货港股股价也来一波上涨山孙。其次,弘业期货上市赶上了好时候,期货行业利好不断。众多期货交易新品类陆续推出,为期货交易市场发展壮大提供新动力,期货市场成交规模有所回升。最后,弘业期货的大涨离不开市场资金的炒作。龙虎榜数据表明,弘业期货上市后,数次进入龙虎榜,机构、大游资等席位频频出现。
㈨ 美国为什么允许收购豪威科技
美国豪威是一家领先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设计、制造和销售高效能、高集成和高性价比半导体图像传感器设备。2018年8月6日,韦尔股份与虞仁荣控制的上海清恩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上海清恩将其持有的北京豪威2556.06万美元出资金额以2.7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韦尔股份。基于此,韦尔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虞仁荣亦作为北京豪威业绩承诺方。最终,8月15日,韦尔股份宣布正式收购豪威科技。至此,豪威科技收购案也终于尘埃落定。
㈩ 美国豪威科技在中国有几家代理商
腾讯科技讯 5月2日,美国芯片制造商豪威科技(OmniVision Technologies)已经同意被一个中国财团以约19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
收购豪威科技的是三家中国公司:华创投资、中信资本和金石投资。这三家公司将为这笔交易支付每股29.75美元的收购费,按豪威科技周三在纳斯达克的收盘价,这笔交易溢价12%。
豪威科技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约36%。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的国有投资公司收购了几家在美国上市的芯片制造商,包括澜起科技集团(Montage Technology Group)、展讯通信((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和锐迪科微电子((RDA Microelectronics)。
豪威科技的客户包括苹果,其竞争对手包括索尼、三星和奇景光电。
豪威科技在中国拥有设计中心和测试基地,近80%的业务收入来自中国。
这笔交易预计将在2016财务年度第三或第四季度完成。豪威科技CEO洪筱英(Shaw Hong)预计将在交易结束后仍然留在公司任职。(谭思)
【美国Re/code作品(简称“作品”)的中文翻译权及中文版版权均归腾讯公司独家所有。未经腾讯公司授权许可,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不得对作品进行中文翻译或对作品中文版本实施转载、摘编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行为,违者腾讯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