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美国人造肉股票代码是什么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美国人造肉股票代码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3-18 22:45:43

1. 股票人造肉什么意思

股票人造肉的概念是因美国人造肉创业公司BeyondMeat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而被关注。被称为“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Meat公司在美国上市首日股价大涨,受此影响,我国A股的人造肉概念股也受到大众关注。
美国“人造肉”创业公司BeyondMeat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首日便飙升163%,突破2000年来美国IPO最大首日涨幅纪录。
据了解,BeyondMeat产品的主要成分就是豌豆蛋白和黄豌豆提取物。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是BeyondMeat的市值飙升为国内市场带来的巨大效应。
BeyondMeat创始人伊森·布朗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对于土地、能源和水都会造成一定的负担,他认为,人类应该改变对“肉”的定义。
更多关于股票人造肉什么意思,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c242841615805865.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 car-t股票的代码是什么

一、car-t疗法主题股票列表
1、南华生物(股票代码:000504)
相关原因:2017年12月,公司收购湖南元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4%股权,交易金额5130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元泰生物54%股权,主要从事car-t细胞免疫疗法研发及相关服务 其他概念:car-t疗法、重组、干细胞、重磅基金股、基因测序、人造肉、生物疫苗、文化传媒、预亏预减
2. 银河生物(股票代码:000806)
相关原因:参股江苏德康生物60%股权,主要从事CIK、NK和T细胞治疗研发。同时增资玛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南卡教授合作的改良型抗CD19 car-t产品获得成功; 2017年12月,“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自体T淋巴细胞注射液”相关材料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10月18日通过审批 其他概念:汽车疗法、风险投资、创新医学、电力物联网、广西、工业大麻、基因编辑、基因测序、精准医疗、民营医院、深证通、虚拟现实、云计算、预亏预减, 智能医疗
3、贵州百灵(股票代码:002424)
相关原因:18年12月,我们与凯因制药合作开发“靶向人CD24、人CD20和人BCMA的car-t细胞治疗新药项目” 其他概念:CAR-T疗法、创新药、防护服、富时罗素概念、高管增持、高质押率、汇金概念、基金重仓、健康中国、保证金交易、深交所、腾讯、乙肝疫苗、医药、智慧医学,中医
4. 妖机扑克(股票代码:002605)
相关原因:2014年8月,正在研究cat-t的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增资并相应持有其22%的股权 其他概念:2021年10月解禁、2021年9月解禁、汽车疗法、风险投资、重磅基金股、标语牌、基因测序、精准医疗、上海本地、手游、网络游戏、预亏预减
5、东成药业(股票代码:002675)
相关原因:公司持有宇研生物10%股权,开发了5个第三代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包括第三代car-t、CD8 CTL、PD-L1、溶瘤病毒和双特异性抗体 其他概念:car-t疗法、重组、富时罗素概念、肝素、基金重仓股、PD-1抑制剂、保证金交易、深证通、养老金概念、医药、预盈和预增。

3. 美国人造肉第一股将在中国哪里建厂

9月8日,美国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Inc.(别样肉客)在官网发布声明,宣布将通过全资子公司别样(嘉兴)食品有限公司在浙江嘉兴建设两家工厂,以在中国采用“Beyond Meat”品牌生产植物牛肉、植物猪肉和植物鸡肉等植物肉产品。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Beyond Meat选择在嘉兴建厂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嘉兴紧邻上海,而上海是全国连锁餐饮集团的中国总部聚集地,例如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可以很好地形成配套。

而当外国人造肉品牌在中国市场形成本土配送后,会对起步不久的国内人造肉行业带来的影响,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Beyond Meat中国建厂将从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市场的发展起到提速作用。

(3)美国人造肉股票代码是什么扩展阅读

新厂预计2021年初全面投产

据了解,Beyond Meat有美国“人造肉第一股”之称,在中国市场Beyond Meat产品此前已经在盒马鲜生、星巴克、肯德基、必胜客和麦德龙销售。例如Beyond Meat联手盒马鲜生销售植物汉堡肉饼,并率先在上海试点。2020年4月,Beyond Meat植物肉系列产品已经开始在星巴克中国大部分门店上市。

在嘉兴工厂正式落地后,Beyond Meat将成为第一家将主要生产设施落户在中国的专注植物肉产品生产的跨国公司。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肉产品市场之一,也有潜力成为最大的植物肉产品市场。”Ethan Brown认为。

根据Beyond Meat中国官网信息披露,目前公司在中国建设工厂一事正在推进中,预计将在数月内启动生产,并于2021年初全面投产。

4. 2023年市场规模或达64亿美元 人造肉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人造肉产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双塔食品(002481)、华宝股份(300741)、诚志股份(000990)、东方集团(600811)、金字火腿(002515)、双汇发展(000895)等。

本文核心数据: 猪、牛肉产量、猪肉价格、投融资规模、大豆产量、人均肉类消费量、碳排放量。

产业概况

1、定义:人工合成的蛋白质食物

人造肉共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制备的人造肉(简称:植物基人造肉),该类产品因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肉品的外观和口感,所以又被称作植物肉、素肉、模拟肉等;另一类是以细胞为原料制备的人造肉衡铅(简称:细胞基人造肉),该类产品可以绕开动物饲喂而为人类提供真实动物蛋白,又拦伍被称作培养肉、培育肉、体外合成肉、清洁肉等。

2、产业链剖析:原材料简单 生产工艺复杂

目前,我国人造肉行业产业链从两种不同的产品形态出发,其一是植物基人造肉,通过对大豆、豌豆等作物加工生产出优质的植物蛋白,进而合成出植物基人造肉;其二为从猪、牛等动物提取全能干细胞、肌细胞等进行培育,进而合成出动物基人造肉。两者的下游均为餐厅、商超、网购平台等。

由于动物基人造肉的发展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现目前主流的人造肉以植物基人造肉为主。因此上游企业主要包括双塔食品、华宝股份等,中游人造肉企业包括星期零、双汇集团等,下游主要包括天猫、京东等电咐衡好商平台,盒马、全家等商超便利店等以及海底捞、汉堡王等餐饮零售行业。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依然处于萌芽阶段

我国的素食主要以豆制品等为原料的素肉为主,但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造肉。我国的人造肉产业起步较晚,2018年我国人造肉行业开始出现部门初创企业,但是由于发展较慢,出产的人造肉产品较少。2019年,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美国上市,点燃了全球人造肉的风潮,国内的人造肉行业开始受到资本的关注,并且如齐善食品等传统素肉企业也开始往人造肉方向转型。

2020年,人造肉在国内引起了剧烈讨论,伴随着Beyond
Meat在中国设立工厂,国内人造肉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但是由于人造肉在口感、味道较真正的肉食存在较大差距,在国内的关注度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企业开始进入打磨自身技术,产品快速迭代的过程。

上游供给情况:大豆依赖进口

由于目前的人造肉大部分为植物基人造肉,因此大豆、豌豆等产量对行业形成一定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2020年中国大豆的年均产量为1491万吨,其中2015年中国大豆产量仅为1237万吨,直到近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大豆产业发展,国内大豆产量才逐步恢复上升,到2020年大豆产量达到1960万吨。然而两千万吨不到的大豆产量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多的消费,超过八成的的大豆消费需要依赖进口。中国大豆是主要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超过1亿吨。

下游供给情况:肉类消费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对肉类的消费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19年受猪肉价格的影响,我国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有所下降,其他肉类人均消费量变化不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为26.91kg/年,其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0.28kg/年,人均牛肉消费量为2.2kg/年,人均羊肉消费量为1.19kg/年,人均禽类消费量为10.8kg/年。

注:2021年国家统计年鉴还未发布,故2020年人均肉类数据暂时缺失。

行业发展现状

1、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拉动肉类产量增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增加提振了对于肉类的需求,肉类产量也随着在不断提升。在过去的四十年间,我国的肉类生产量呈现出倍数级的增。1980年牛肉产量为27万吨,猪肉产量为1134.1万吨,到了2020年,牛肉和猪肉的产量分别达到了672万吨和4113万吨。

2、畜牧业带来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

据联合国的数据,全球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的18%,属于庞大的碳排放系统,其中养殖环节的碳排放约占总排放的80%以上。盖茨基金会在将牛作为单独个体,在全球碳排放排名中,可以将其排到第三位,每年因养殖牛带来的碳排放总量达到50亿吨,较排名第二的美国低3亿吨左右。畜牧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这也逐渐成为了全球各国的共识。

因此,通过植物基和动物基培养的人造肉可以有效地绕过饲养过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解决当前世界的气候问题。

3、人造肉对改善环境保护有巨大帮助

将植物肉和传统畜牧业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生产环节中,传统畜牧业排放了更多的温室气体,浪费了更多的生产用水和造成了更多的土地破坏浪费。每生产一斤植物肉替代动物肉制品,可以减少90%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93%的土地破坏浪费和节约99%的生产用水。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人造肉在这方面相较于传统畜牧业有巨大优势。

4、行业处于发展初期 投融资事件较少

目前,我国的人造肉行业依然处在发展初期,相关企业数量较少,且旗下产品正处在推广和迭代的过程中。因此行业发展的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于投融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相对较少。2019年,我国人造肉行业资本市场才开始活跃起来。从融资轮次看,目前大部分融资分布在A轮和A轮之前,这是由于人造肉行业目前在我国刚刚兴起。2020年,我国人造肉行业出现了一波投融资小高潮,其投融资事件数量达到11件,总金额为7.7亿元。截止2021年10月,我国人造肉行业投融资事件数为4件,总金额为1.27亿元。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依靠煤炭资源发展外延产业

目前我国人造肉行业主要生产地区为广东、四川等地区,由于这些省份的素肉产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人造肉生产基础,我国本土的人造肉初创企业星期零Starfield即为注册在广东深圳的人造肉企业,这些省份具有较多传统的人造肉企业,Vesta未食达等就与部分传统素肉企业开展人造肉生产合作。

2、企业竞争:行业处于拓荒阶段 暂未企业领头

相比国外企业成长迅速,我国的人造肉行业仍处于初创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并不盛行素食,人们对于口感有很高的要求。然而近年来伴随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人们对健康、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全球素食风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人造肉”这种新型的健康食品,国内以素食为特色的主题餐厅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造肉行业也慢慢兴起。

目前国内的人造肉企业主要包括人造肉初创企业、传统素肉生产企业、传统大型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等类型的企业,目前国内初创企业星期零Starfield是我国人造肉行业的领军者,同时人造肉初创企业也与传统素肉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合作,以结合双方的技术和生产优势。传统企业如双塔集团等也通过投资相关初创企业的方式加快人造肉行业的布局。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中国的人造肉行业将会出现快速发展趋势。其中,企业发展主要以投入研发,降本增效,实现大规模生产为主。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会迎来一众参与者,其中将会出现传统食品行业的领先者和行业上下游的跨界参与者,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将会提高。在产品推广和产品发展方面,随着动物基人造肉的发展,其与真肉更加类似的口感和味道将会触达更多的用户群体。

从市场规模的角度看,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预测,我国的人造肉市场在2021-2026年将会保持13.9%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2026年,我国的人造肉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75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造肉行业趋势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5. 美国人造肉的企业股票暴跌,人造肉受众前景如何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人造肉消费市场,人造肉行业发展相对成熟,近年来,美国消费者对人造肉的接受度有所提升,美国植物肉销量快速增长。

人造肉行业率先兴起于美国,美国人造肉行业的研发水平较高,产品种类,市场渠道广泛,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人造肉消费市场。

美国潜在人造肉目标群体初具规模

美国是全球受肥胖困扰人数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美国的素食主义者比重由1%上升至6%,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减少肉类食品的消费,根据The
Good Food
Institute发布的美国消费者肉类消费习惯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少量、基本或从不食用肉食的美国消费者占比已高达38%,这部分消费者将成为人造肉的潜在目标人群。

消费者对肉类替代品的接受度持续提升

根据The
Conversation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近一半的40岁以下受访者已经食用了植物性肉类,而4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只有不到1/3尝试过这些产品。随着干禧一代和Z时代消费者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他们对绿色健康食品以及环境保护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人造肉的接受度将会进一步提高,美国消费者对肉类替代品的接受度将不断提升。

植物肉销量快速增长

根据The Good Food
Institute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植物基食品销售额达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美国植物肉市场增长速度超过整体植物基市场增速,2019年,美国植物肉市场销售额达9.4亿美元,同比增长18%。相比之下,美国食品零售总额过去两年仅增长4%。美国植物肉行业销售额增速远超零售行业。

人造肉产品丰富、渠道广泛

美国人造肉市场品类丰富、渠道广泛。现阶段,美国商超可得的人造肉产品种类丰富,主要是以植物蛋白制成的碎肉、汉堡、香肠、肉饼等品类,在产品品类方面对普通肉制品有较强的替代性。同时,人造肉产品销售渠道广泛,同时覆盖商超和餐饮渠道,餐饮方面,汉堡王、麦当劳、星巴克等纷纷与人造肉公司合作,推出人造肉产品。商超方面,亚马逊、全食、艾伯森等均为人造肉的销售渠道,人造肉产品在美国的销售渠道广泛,推广力度大。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造肉行业趋势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6. 人造肉市场前景怎样

人造肉最早起源于美国,1953年美国化学家波耶取得“人造肉”发明专利,20世纪60年代,人造肉开始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经过多年的发展,人造肉技术不断改进,商业化进程加快。

2019年起,“人造肉”概念迅速兴起,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宠儿,2019年5月2日,人造肉企业Beyond
Meat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一举成为当红股票,“人造肉”也迅速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人造肉市场的火爆吸引众多科技公司、大型肉类厂商等布局,全球人造肉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植物肉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自2019年起,人造肉特别是植物肉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快速发展,随着人造肉在消费者中接受度的提高、人造肉技术的突破以及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人造肉生产成本的持续下降,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市场前景广阔,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植物肉(由大豆、豌豆、小麦等植物制成的牛肉、猪肉、羊肉等)市场规模为42.9亿美元,预计2020年全球植物肉市场规模将达到5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植物肉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亿美元,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造肉行业趋势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7. 比尔盖茨投资的“人造肉”相比真正的肉到底好在哪里

由比尔盖茨投资生产的“人造肉”公司超肉公司在美国上市,当天股价就大幅上涨了163%,这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难道,我们人类今后仅靠着工厂的各种设备,就能生产出可以食用的肉类了吗?今后是不是不用杀掉那些可怜的猪,牛,羊和鸡了呢?那么,人造肉和真肉吃起来有什么区别呢?

不管怎么说,当我们看到比尔盖茨在尝过人造肉制作的食品后就毫不犹豫的去投资,我们还是应该相信首富的眼光。毕竟在猪瘟疫情下,国内肉类可能出现短缺的情况下,人造肉有可能作为替代品满足我们对肉类的需求。

8. 美国人造肉的企业股票暴跌,人造肉受众前景如何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人造肉的受众前景并不乐观,这是因为人造肉的价格普遍比较贵,性价比非常低,而且从味道和口感上来说,人造肉与正常的肉类也相差甚远。在这样的情况下,人造肉的受众前景其实并没有预计中那么美好。

总的来说,由于人造肉在价格上不具备明显优势,再加上人造肉在味道和口感上与正常肉有很大差别,因此人造肉的受众前景并不乐观。

9. 为何比尔·盖茨会支持人造肉

今年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刊120周年,在“2019十大突破性技术”评选中,该杂志邀请了比尔·盖茨作为榜单的评选人。

在谈到改变世界的突破性技术时,很多人以为比尔·盖茨会说电脑或互联网,但他的答案却非常出人意料。

比尔·盖茨说,他首先想到的是农耕时代的犁。而在眼下,他认为是人造肉。

02

人类从本质上讲是杂食动物,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人类的人均年吃肉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从1961年的40斤涨到了现在的90多斤。而近年来,中国人的人均年吃肉量达124斤,是50年前的13倍。

据人口学家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现在的75亿增长到100亿。要养活地球上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我们需要养殖更多的猪、羊、牛等牲畜,但它们会对地球的土地、水、空气等自然资源造成巨大压力。

根据数据统计,牲畜排放的气体是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占到了总量的14.5%,超过了所有交通工具的排放量总和。未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增加,预计交通工具的排放量会有所下降,但牲畜的排放量却可能在30年后增加76%。

除此以外,畜牧业还占用了全球45%的土地,尤其是牛、羊等,需要非常大的区域。以9亩大小的土地为例,本来每年可生产1.6万公斤粮食,但如果用于畜牧业,每年只能生产170公斤肉类。

更要命的是,牲畜饲料的生产会消耗掉大量的农作物,全球约40%~50%的谷物被用于养殖牲畜。

所以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人造肉成为了一种全新的选择项。

03

目前市场上的人造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素肉,一种是培育肉。

素肉是以大豆蛋白为原料,通过加工制成的素肉饼。它们看起来、闻起来和吃起来都跟真实的肉完全一样。

Beyond Meat目前生产的主要就是素肉饼,它所含有的热量跟真的牛肉饼相差无几,蛋白质的含量也差不多,不过价格却要比真肉贵一些。一块Beyond Meat的人造肉标价是3美元,几乎是碎牛肉肉饼价格的两倍。而人造肉的成本,已经比四年前下降很多了。

Beyond Meat的股票之所以受到热捧,一方面是大家看好人造肉的产业前景,另外一方面是大家认为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人造肉的制造成本会继续下降。

04

因为Beyond Meat的股价表现太过惊艳,A股市场也随之掀起了一股追逐人造肉的热潮。

前些天,在A股整体行情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人造肉板块却逆市上涨,板块内多只个股连封涨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