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msci美国esg焦点指数的股票趋势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msci美国esg焦点指数的股票趋势

发布时间: 2023-03-12 12:47:02

⑴ MSCI是什么意思对A股的影响

MSCI是什么意思?今天就来解读一下。

MSCI是什么意思?
MSCI,即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又称作明晟公司,它是一家美国的金融信息供应商。这家公司MSCI指数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股票指数,也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采用最多的基准指数。
简单来说,MSCI指数就是帮全球机构选股。一旦股票被纳入MSCI,就可能被全球机构买入。2018年6月,A股以的纳入因子正式纳入MSCI。
同年九月份,纳入因子提升到5%。2019年3月1日,MSCI决定将A股纳入因子提升至20%。
MSCI对A股的影响
很多人都知道,在全球的投资机构中,有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两种方式。被动型投资就是自己不参与选股的投资,比如指数基金。
在MSCI编制的全球市场指数当中,如果A股有X%的权重被纳入,那么被动型投资机构的钱就会被动买入X%的A股,给A股带来增量资金。
外资增量资金进入,也提高了A股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在国内外多投资金的博弈中,A股市场的国家化、市场化将会加快进程。
好了,关于MSCI是什么意思就说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⑵ msci指数上升和下跌代表什么

msci中国指数上升和下跌对A股有重要影响。它是跟踪中国股票的指数,覆盖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规模各区段,主要针对中国市场上的国际和境内投资者,它意味着有许多全球基金配置A股,如果该指数中中国权重上升会带来更多增量资金从而推动A股市场的上涨。反之则会下跌。

⑶ MSCI指数的国际影响力如何呢

MSCI指数被全球投资组合经理广泛采用,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1.庞大的全球跟踪资产
以MSCI指数作为参考基准的金融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底,全球逾12.4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以MSCI指数为基准。其中,约1.9万亿美元资产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为基准。
2.快速增长的ETF规模
近年来,跟踪MSCI指数的ETF数量在持续增加。同时,全球MSCI指数ETF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尤以新兴市场增长最快。截至2017年底,全球跟踪MSCI指数的ETF资产管理规模达到7743亿美元,较上一年大幅增加55%。MSCI指数在全球权益类指数提供商中的占比达到22%。
3.吸引全球顶尖的投资群体
一方面,MSCI指数用户的地域分布范围广泛。另一方面,全球最顶尖的投资者对MSCI指数表现出一致青睐。截至2017年底,MSCI指数的客户遍布全球88个国家(地区)。财富排名全球前100的投资者中,有90个是MSCI指数的客户;资产规模排名全球前100的对冲基金中,有75家在使用MSCI指数。
这样看,作为全球领先的股票市场指数,MSCI指数在全球证券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A股加入MSCI指数,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⑷ MSCI股票会涨吗

一则“MSCI股票会涨吗?”的议题,引发了广大网友们的热议,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在了解会不会涨之前,先了解一下MSCI是什么。MSCI概念股,是指美国某指数编制公司所纳入的一些股票,这些股票通常都是比较好的。MSCI股票会涨吗?那既然是比较好的股票,那肯定是会涨的,而且经过实际的验证,确实涨势不错。那MSCI股票会跌吗?那也是肯定的,不可能有股票只涨不跌。那么具体的情况是什么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MSCI股票是什么

MSCI英文全称为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就是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这个是他们编制的一个指数。指数内所包含的股票,通常都是公司质地好,业绩不错,有发展前景的股票,主要就是一些蓝筹股之类的。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哦。

⑸ ESG主流投资策略(二)

(三)ESG投资策略

接上期,ESG主流策略包括负面剔除、正面筛选以及整合策略等。其中整合策略是最受欢迎的投资策略。

整合策略是将ESG因素纳入到传统投资决策财务分析模型之中。ESG因素是作为财务分析模型的补充,可作为风险因子用于投资决策之中。

根据2021年摩根大通调研,2021年84%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考虑了ESG因子,但仅一半的投资者建立了系统性的投资框架;90%以上的投资者偏好ESG整合策略,其次为股东行为和负面剔除。

结合近些年发生在国内与ESG管理相关不当相关的投资案例中。近期的案例是。12月22日全球第二大主权财富基金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决定将云南白药集团有限公司排除在政府养老基金全球基金之外,原因是该公司有导致严重环境破坏的不可接受的风险。

此外,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阿里拉链门事件频发。有人从阿里的ESG报告分析出阿里存在的三个漏洞。第一,阿里将报告大幅篇幅集中在公益中,63页内容,公益内容占了44页,占比约70%;与环境系那个管的内容6页,员工内容3页,而客户内容不到1页,关于供应链管理的情况只字未提。

这种内容的失衡不仅反映出阿里对ESG内涵的片面理解,更折射出阿里ESG管理的严重不足。有人将阿里的“性侵门”与阿里在员工行为与道德规范方面存在的严重失误直接相关。

而这一点,在MSCI 对阿里的评级中,明确提出。MSCI认为阿里在公司治理和商业道德方面的表现,严重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可以看到ESG投资策略不仅仅关注公司的财务信息,还关注公司的管理、环境相关的内容。

全球ESG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2-2020年CARG达到13%,增速显着高于整体资管的增长规模。 根据摩根大通的研究,ESG投资策略中仍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但个人投资者纳入ESG投资策略的占比在逐步提升。尤其是在全球气候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之后,个人投资者也逐步引入了ESG投资策略。

ESG产品配置以股票和债券为主,其中股票占比超过1半,债券配比30%以上。

(四)ESG投资策略是否有效

ESG投资策略在海外市场得到了充分验证,这一点国内不同的研究机构的研究结论都表明了,在海外ESG投资策略收益率和稳定性均好于基准指数。

中信证券的研究发现:MSCI在美国发布的MSCI USA ESG FOCUS、MSCI USA SELECT、MSCI USA ESG LEADERS相对其MSCI INDEX 2018年8月31日至2021年8月31日累计超额收益分别为2.3%、11.1%和3.7%,且超额收益率长期保持稳定增加趋势。

华泰证券研究发现:至2000年以来总体上看富时罗素环球社会责任基准指数和富时罗素欧洲社会责任基准指数表现要好于其母指数。具体来看FTSE 4 GOOD指数年化收益率4.6%,基准年化收益率4.1%;富时欧洲社会责任指数年化收益率2.3%,而基准指数年化0.8%

在国内市场,由于ESG策略推行时间还不长,此外,国内的ESG评级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ESG策略在国内的表现差异较大。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2018年8月31日-2021年8月31日除了嘉实ESG指数相对沪深300有13.4%超额收益,沪深300ESG领先、沪深300ESG基准、沪深300ESG价值累计超额收益率分别为-8.7%、-4.6%、-10.8%,MSCI 中国ESG指数相对MSCI中国A股国际通累计超额收益率为-5.2%。

并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国内ESG 基金体量小,明确ESG投资策略的26只产品,规模仅297亿,难以在资金流动层面提升ESG有效性;ESG评价研究不够深入。

我的分析除了体量小之外,更多的是目前的国内ESG主题基金可能真正纳入ESG因子还不多,更多的是“泛ESG”概念,此外,国内的ESG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信息披露和评价的统一标准。这一点从WIND上的ESG评级以及个股走势可以发现些端倪。

总体上,沪深300表现好于万得全A也好于中证500,这一点从逻辑上可以分析出。沪深300大部分是大公司,而且很多国企,在管理、社会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相对会比小公司好很多。

但从分布来看,评级体系不够严谨和科学。以下是截取了部分评级结果以及走势信息。

(五)全球领先企业的做法

我们中国讲“双碳”,在国际市场大家讲“负责任投资、ESG投资”,已成为全球主流PE机构的重要投资策略。对标头部企业,我们发现有以下三个主要的趋势:

一是积极加入UN PRI(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nciples forResponsible Investment),遵守TCFD(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等框架标准。KKR、BlackRock、Blackstone等头部企业均是是UN PRI的签署方,并遵守相关的投资原则。截止9月30日全球已经有4375家机构签署加入UN PRI,签署机构管理资产总数超过120万亿美元。

国内包括工商银行、中国平安在内超过60家机构成为UN PRI签署机构。另外,全球有将近2800家机构签署支持TCFD,覆盖89个国家和地区,总市值超过25.1万美元。国内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等20多家金融机构已签署支持TCFD。

三是积极推进自身碳中和投资组合碳中和。目前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及证券机构率先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其中,高盛于2015年实现运营碳中和,拟于2030年前实现投资组合碳中和;JP摩根、UBS、摩根斯坦利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实现运营碳中和,并宣布于2050年前实现投资者层面碳中和。已有128家机构签署加入净零碳排放资产管理人倡议(Net Zero Asset Managers Initiative)。净零碳排放银行业联盟(Net-Zero Banking Alliance)于2021年4月21日成立,吸引全球43家大型银行机构参与其中。

⑹ MSCI扩容对股市有什么影响从这两个角度看!

MSCI指数是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是由摩根士丹利公司旗下MSCI公司编制的股票指数,包含了国家,地区、产业等不同类型,覆盖全球。MSCI扩容简单来说就是扩大MSCI的指数的容量。那么,MSCI 扩容对股市有什么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股票市场对市场信息变化的敏感度非常强,MSCI 扩容新增了A股222只,所以说MSCI 扩容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也会较明显,理论上来说,MSCI扩容会存在这些影响。
扩容对股市有利影响
1、MSCI扩容会增强A股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性,具有激励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
2、对于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或相关基金的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的价格会得到激励提升,自然有更多的投资者加入,良性循环。
3、MSCI指数的稳定性会加强,价格波动会减弱,一方面,对需要参考指数和A股的证券或基金公司来说,估值的准确性提高了,增加了稳定性,分散了风险。
扩容对股市的不利影响
扩容期间投资的波动性加大,会对投资标的价格造成影响,一度程度上加大了股市的风险,可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判断。
以上是关于msci扩容对股市有什么影响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⑺ msci是什么意思msci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MSCI(明晟)是美国指数编制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并在瑞士日内瓦及新加坡设立办事处,负责全球业务运作及在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中国香港和美国旧金山设立区域性代表处。
MSCI是一家股权、固定资产、对冲基金、股票市场指数的供应商,其旗下编制了多种指数。明晟指数(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据晨星、彭博、eVestment的估算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全球约10万亿美元的资产以MSCI指数为基准,全球前100个最大资产管理者中,97个都是MSCI的客户。截至2015年末,超过790支ETF以MSCI指数为追踪标的,美国95%的投资权益的养老金以MSCI为基准。目前,MSCI在全球有2700多名员工,在全球设有36个办公室。
业绩最好的10只MSCI概念股名单!
1.中航沈飞
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实业投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航空防务装备和民用航空产品,核心产品为航空防务装备。
2.东吴证券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类证券公司,公司主要从事于证券的经纪、投资咨询、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及证券的承销保荐、自营、资产管理、投资基金代销、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等.
3.比亚迪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包含传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新能源产品领域的相关业务的公司
4.恒生电子
公司主营业务为金融机构提供IT软件产品与服务,为三线蓝筹,被MSCI指数纳为样本股。
5.深圳能源
公司主营业务各种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生产、购销,以及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城市燃气供应和废水处理等,为三线蓝筹,被MSCI指数纳为样本股。
6.航天信息
公司主营业务金税及企业市场业务、金融电子支付及服务业务、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业务,为二线蓝筹,被MSCI指数纳为样本股。
7.辽宁成大
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商贸流通、生物制药、能源开发、金融服务四个经营领域.公司自营和代理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开展对销贸易和转口贸易,承包本行业境外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辽宁成大系中国500强和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之一
8.第一创业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实力雄厚的股东投资设立的综合类证券公司。
9.金隅集团
公司主营业务水泥及预拌混凝土、新型建材制造及商贸物流、房地产开发、物业投资与管理,被MSCI指数纳为样本股。
10.中远海控
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全球第二大综合性航运公司)的上市旗舰和资本平台,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航运与物流供货商.

⑻ a股再迎msci大考,证监会关键表态,哪些概念股会被炒作

A股加入MSCI的第四次“大考”脚步越来越近。

北京时间6月21日凌晨,MSCI官方将再一次公布是否将中国A股纳入全球新兴市场指数,这是A股自2013年以来第四次冲击MSCI国际指数。

6月16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回应A股能否纳入MSCI指数时表示,不管是不是纳入MSCI指数,中国股票市场,包括整个资本市场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前进是不会改变的,改革开放的节奏也不会因为A股是否纳入MSCI指数而改变。

张晓军指出,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股票指数,无论是MSCI指数也好,还是其它的指数,假如没有中国的股票在里面是非常不完整的。A股是否纳入MSCI指数,决定权在MSCI,这是MSCI的一个商业决策。

什么是MSCI指数?

网络显示:

MSCI是美国着名的指数编制公司——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又译明晟)。MSCI是一家股权、固定资产、对冲基金、股票市场指数的供应商,其旗下编制了多种指数。明晟指数(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据晨星、彭博、eVestment的估算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全球约10万亿美元的资产以MSCI指数为基准,全球前100个最大资产管理者中,97个都是MSCI的客户。截至2015年末,超过790支ETF以MSCI指数为追踪标的,美国95%的投资权益的养老金以MSCI为基准。

MSCI指数的计算方法本质上是一种拉氏指数,核心是根据调整后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根据 MSCI指数编制规则,各成份股的权重根据单只股票自由流通市值乘以纳入比例(A股目前方案为5%)和该股票对应的自由流通调整因子(FIF,Foreign Inclusion Factor)得到。

其中,自由流通调整因子是指海外投资者可投资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计算方法为:

FIF=LIF*min(Free Float, FOL)。Free Float是自由流通股数比例;FOL(Foreign Ownership Limit)是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中国为30%;LIF是指除了外资持股上限之外其他外资投资的限制,例如投资额度、资金汇出汇入限制等,中国的LIF=1。

加入MSCI有哪些障碍?

去年6月,MSCI提出了纳入A股需解决的三方面问题:QFII新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以及QFII渠道下的月度汇回限制能否移除、停牌新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和包含A股的金融产品上市需要中国交易所预先审批的限制能否取消。

A股纳入MSCI新旧方案主要差异(来源:中银证券)

哪些问题改善了?

首先,随着2016年底深港通的开通,赎回额度问题可通过深港、沪港通每日额度解决。

其次,交易所发布停复牌新政,预示着对停复牌制度管理加强,停牌机制的不确定性下降。

哪些仍未解决?

一是赎回额度有限的流动性问题中QFII投资者的每月资本赎回额度不能超过其上一年度净资产值的20%的限制,至今仍未有进展,但4月提出了弱的纳入框架,借助互联互通的纳入机制,基本可以绕过该限制,因此这一条目前已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虽然MSCI利用一个弱的纳入框架绕开了旧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本跨境流动问题,但金融产品的预先审批机制、停牌问题等同样是投资者关心的要点,这两方面尚没有满意地解决,最终A股是否可以纳入取决于客户对于新框架的接受程度。

加入MSCI有何影响?

管清友认为,纳入成功,情绪大于实质;纳入失败,冲击有限。

成功:影响正面

从统计角度来看,在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基于国际经验),股市在一年内上涨的国家多于下跌的国家。通过统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的股市表现发现,60%以上的国家1个月后股市出现上涨,61.5%的国家股市在一年后股市上涨幅度超过10%。

传导渠道在情绪非资金。

首先,新框架下被纳入A股占比大幅缩水,短期内增量资金有限。如果A股以5%的比例纳入MSCI指数,参照目前新的框架,A股占 MSCI全球指数,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亚洲指数(除日本)的权重较之前有所下降,分别为0.1%(之前0.1%)、0.5%(之前1.1%)和0.6%(之前1.3%)。

根据MSCI、eVestment、Morning Star和bloomberg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追踪MSCI全球市场指数、新兴指数和亚洲指数投资规模分别约为 2.7 万亿、1.5 万亿和0.2万亿美元(注亚洲指数投资数据仅更新到2015)。假设以上MSCI指数为业绩基准的资产规模按比例配置到A股,所带来的资金流入较未调整前减少近一半的资金流入(126亿美元),仅为114亿美元。

其次,纳入过程要持续数年,增量效果将被大大稀释。韩国和中国台湾自首次一定比例计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到全部比例计入,分别耗时 6 年与 9 年。可见,一个市场要被纳入到 MSCI 新兴市场指数中,一般都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市场逐渐接纳和适应国际投资者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不成功:影响有限

市场对A股加入MSCI失败逐渐适应,对市场冲击有限。如果MSCI再次延迟把中国 A 股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并且继续保留在 2017 年审核名单。那么这也意味着A股将第四次“被拒”。从前三次A股冲击MSCI失败当天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对MSCI的决定消化充分,其冲击十分有限。2016年6月15日A股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失败后,上证综指、深圳综指上涨1.6%和3.1%。

A股国际化步伐不会停止。

首先,全球投资者无法忽视A股的存在,推进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是利益所驱:如果将A股按初始比例5%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那么理论上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配置比例可以从10%上升至20%,并且可以在同样的风险下,获得近20个基点的收益提升,这无疑对投资经理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所以MSCI纳入A股市迟早的事,这是全球投资者增加A股配置渠道、分享中国增长收益的利益所驱。

其次,A股是否被纳入MSCI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的进程。一方面,A股自身在持续的制度完善,监管层会持续不断地在制度改革、改善股市流动性等方面进行努力。扩大市场开放程度,积极引入海外机构投资者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和稳定的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内部决策层心态比较平和,考虑到外汇价格还尚未完全出清及境内金融去杠杠尚未完成,资本管制依然趋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第一位的,因此为了纳入MSCI突然调转资本管制态度的概率比较低,整体政策考量上,国内强监管与去杠杆优先纳入MSCI。
根据国金证券(11.990, 0.01, 0.08%)统计,此次新增的39只股票分别为广汽集团(27.960, -0.22, -0.78%)、海天味业(40.360, 0.32, 0.80%)、大唐发电(4.590, -0.02, -0.43%)、中原证券(10.270, -0.07, -0.68%)、苏泊尔(40.330, 0.35, 0.88%)、艾派克、环旭电子(14.930, 0.14, 0.95%)、西部建设(22.340, 0.40, 1.82%)、古井贡酒(49.540, 0.12, 0.24%)、搜于特(7.030, 0.03, 0.43%)、三角轮胎(26.590, 0.02, 0.08%)、粤泰股份(9.290, -0.30, -3.13%)、建投能源(13.930, 0.06, 0.43%)、恒逸石化(13.190, 0.11, 0.84%)、吉比特(292.290, -0.65, -0.22%)、拓普集团(33.200, -0.59, -1.75%)、中化岩土(13.780, 0.71, 5.43%)、新华网(85.500, -0.59, -0.69%)、东旭蓝天(12.700, 0.03, 0.24%)、海信科龙(15.610, 0.55, 3.65%)、安洁科技(36.940, 0.67, 1.85%)、伟星新材(17.430, 0.35, 2.05%)、太阳能(5.450, -0.04, -0.73%)、北方国际(26.080, -0.08, -0.31%)、齐翔腾达(10.800, 0.64, 6.30%)、节能风电(3.840, 0.01, 0.26%)、西部黄金(26.260, 0.00, 0.00%)、齐星铁塔(37.320, 0.57, 1.55%)、长生生物(14.680, -0.07, -0.47%)、京汉股份(16.390, 0.04, 0.24%)、中钢国际(9.410, 0.01, 0.11%)、未名医药(20.700, 0.08, 0.39%)、广誉远(38.800, -0.07, -0.18%)、嘉宝集团(20.660, 0.40, 1.97%)、杭萧钢构(13.960, -0.19, -1.34%)、工大高新(11.140, 0.00, 0.00%)、华东科技(2.890, -0.04, -1.37%)、联创电子(17.830, -0.56, -3.05%)、西藏城投(11.320, -0.05, -0.44%)。

中银证券研报指出,从入摩后的资金流入角度来看,入摩利好主板大市值的金融股、消费股和科技股。从MSCI的选股规则上看,MSCI青睐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强的个股。MSCI的指数编制非常注重流动性和基本面,建议关注主板金融、消费、科技板块的行业龙头,这将是外资流入的主要标的。入摩潜在标的股价走势强于沪深300和上证50。根据MSCI新方案中提出的169支股票按市值加权计算自2016年6月15日以来累计涨幅,发现其加权累计涨幅为 18.67%,高于沪深 300(13.15%)和上证 50(17.96%)。
MSCI169自2016年6月15日至今累计涨幅

中投证券建议,银行方面推荐关注兴业银行(15.900, 0.02, 0.13%)、建设银行(6.170, 0.00, 0.00%)、工商银行(5.040, 0.00, 0.00%)、农业银行(3.470, 0.00, 0.00%)。保险方面推荐关注寿险转型坚决的新华保险(49.310, 0.39, 0.80%)以及保单结构优质的中国平安(48.880, 0.78, 1.62%)。券商板块推荐关注综合实力强,再融资比重较低的的中信证券(16.770, 0.09, 0.54%)、华泰证券(17.840, 0.06, 0.34%)。

⑼ 很多人不知道的ESG,全球规模超30万亿,真的这么能赚钱吗

一谈到这类 社会 责任感薄弱的企业,很多人都敬而远之,那么我们在投资中如何才能避免这类“三观不合”的股票呢?

ESG投资策略就应运而生了。近年来在发达国家,ESG已成为一种主流的投资理念。国内的公募基金也竞相进入该领域。

ESG这个听着有些不明觉厉的名词,究竟是什么意思,会给我们的投资带来哪些好处呢?今天南南就带你认识一下。



E、S、G分别是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E代表环境,S代表 社会 ,G代表公司治理。

ESG投资起源于欧洲,是指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在考虑财务回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考虑环境、 社会 、公司治理等因素为企业带来的道德影响。

换言之,ESG投资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估的时候,不仅要看它赚不赚钱,还要看它有没有污染环境,有没有践行 社会 责任和治理公司的手段这三个非财务因素。

学过 历史 的童鞋都知道,发达国家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实际走的都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崛起,同时也带来了人类 历史 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空气污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环境和资源日益重视,投资时也开始注重企业的 社会 责任意识。

高盛2005年建立了“环境政策框架”,正式将E/S/G三个看似并无关联的名词并列在一起。此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将其引入公司研究和投资决策的框架中。


在ESG的框架下进行投资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投资ESG评级高的上市公司,可以督促更多企业走上绿色发展道路,促使他们改善自身经营管理,提高 社会 责任感,从而给环境和资源带来积极的影响。

不过这样来看ESG似乎更像一种情怀投资,投资最终还是要回归在利益上,不能空谈道德。

那么ESG投资到底能给普通投资者带来什么切实好处呢?


01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投资风险。

正如A股市场“长生疫苗”、“罗平锌电重金属污染”等黑天鹅事件,问题严重者可能导致公司形象受损,甚至引发生存危机。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ESG评级不好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经营隐患。

ESG投资框架能较好识别出投资风险,以曾在港股上市的辉山乳业为例:

2016年 MSCI即明晟公司的 ESG研究部门发现辉山乳业的会计指标有异常,杠杆率上升。

同年9月就将该公司的ESG评级由BB下调至B。

紧接着12月 国际知名沽空机构浑水连发两篇报告,警告辉山乳业存在利润造假并宣布做空。

次年3月,由于资金链断裂问题暴露,辉山乳业股价暴跌85%,停牌并被剔除了恒生指数。

02

其次是改善投资收益。

巴菲特曾说投资要注重管理人素质,以及企业是不是有 社会 责任。承担 社会 责任的公司往往掌握着更多的经济 社会 剩余价值。

研究发现的确如此,据巴克莱研究显示,在债券/信用市场,资产的收益率和ESG因子有高度相关性——ESG分数高的公司大幅跑赢分数低的公司。在股票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这一逻辑同样适用。

MSCI新兴市场ESG领先者指数2007年成立,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该指数上涨了179.52%,大幅超越同期MSCI新兴市场指数,并且最近3年、5年和10年三个区间内都表现出了比基准更高的年化收益率。

一句话总结: ESG的投资组合能够帮助投资者筛选长期业绩更强劲的公司,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还能创造积极的 社会 价值。

这样的投资优势也带来了ESG规模的持续增长。据GSIA报告,2018年初全球5个主要地区ESG投资总规模超30万亿美元,占全球资产管理规模的30%,并且仍保持着年复合增长15%以上的高速增长。

国内ESG投资发展状况及评价体系,还处于发展初期。 社会 责任投资最大的难点在于信息需求量大,不透明,难以获取。

目前从政策方面来说,仍然处于鼓励企业进行自主披露的阶段。但随着监管层和 社会 各界对ESG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信未来ESG的舞台会越来越大。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