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美国房地美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美国房地美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3-03-05 15:00:11

⑴ 房利美房地美股票代码

1970年8月31日,房利美在纽约证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FNM。

1988年12月2日,房地美在纽约证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FRE。

⑵ 为什么两房股价下跌

原因很简单,美国政府是通过购买大量的两房新发行的股票的方式进行注资的,大量的发行新股必然会摊薄原有股东的权益,而且接管后大股东(美国政府)会暂停分红,这更加降低了两房股票的吸引力,所以两房股价大跌就成为必然了.

⑶ 美国房地美公司(Freddie Mac)是只什么回事的股票

房地美(Freddie Mac,NYSE:FRE,旧名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是美国政府赞助企业(GSE,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中第二大的一家,商业规模仅次于房利美。
1970年由国会成立,作为旨在开拓美国第2抵押市场,增加家庭贷款所有权与房屋贷款租金收入。
规模:抵押投资组合总金额达1.29兆美元,其中5690亿美元抵押资产是其自身投资一部分。债券市场协会(Bond Market Association)资料显示,由Fannie mae、Freddie Mac与Ginnie Mae提供担保的抵押担保证券或债券,达到3.2兆美元,占美国流通债券总值的16%。

⑷ 什么是房利美和房地美

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最大的两家非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设立于1938年和1970年,属于由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

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其他投资者。

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使命,就是为住房市场提供流动性、稳定性以及购买力。他们在二级市场上收购按揭贷款,组成一个资产池,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公开市场向投资者发行证券,即抵押支持证券。

这两家公司为还款利息和基于他们证券的本金回报提供担保。这种按揭二级市场提高了按揭贷款商可用资金的供给,从而也提高了新购房者可用资金的供给。

(4)美国房地美股票价格扩展阅读:

房利美和房地美利用了美国政府的隐性支持为其管理层和股东牟利,疏于管理,导致危机。一边是政府支持,一边是牟利动机,两者相结合正是最近资本困局的根源 。

美国楼市危机的第一波冲击,导致了次贷市场垮台和贝尔斯登的失败。而更为猛烈的第二波已经袭来,并席卷了众多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

虽然美国政府没有刻意地支持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大多数投资者相信,一旦有严重的问题发生,政府不会袖手旁观。

这意味着,政府的支持能使这两家公司的住房抵押债券获得高的信用等级,并且得以出售给国内或者全球的稳健投资者。

⑸ 找一篇关于房利美与房地美的文章

美国政府接管房利美与房地美(上)
2008年9月,美国政府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接管意味着由美国政府担保的两家企业被美国财政部托管。这仅是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的金融事件之一。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詹姆斯.B.洛克哈特2008年7月宣布,有政府支持的两家企业——房利美(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和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以下简称“两房”)由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托管。美国财政部部长亨利.保尔森,在同场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接管“两房”是他全力支持的一项决定,并建议表示“托管是我将保证纳税人的钱用于政府支持企业的唯一形式。”他进一步说:“今日行动的必要性主要在于政府担保企业结构固有的冲突以及商业模式的缺陷,还有出于对房地产企业进行修正的考虑”。
通一天,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表示支持:“我强烈支持由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洛克哈特做出的关于托管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决定以及财政部部长亨利.保尔森所采取的制旨在‘两房‘财政稳定的相关措施。”
相关背景以及金融市场危机
主要文章来源:《2007-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9月清算危机》
“两房”达149亿美元的总损失及市场关于其募资能力和其债务可能导致住房融资市场低迷引发担忧。财政部保证对其优先股注资2000亿美元并延长器信贷至2009年以保证“两房”的清偿能力和正常运营。“两房”在抵押担保证券以及债务方面的未清偿额已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仅债务就高达1.6万亿美元。此次接管被视为“几十年来政府对私人金融市场最为全面的干预之一”,也将成为政府对私人企业最大规模也是代价最高的一次紧急援助。
随着美国金融市场危机意识的日益增强,美国政府对“两房”的接管行为以及对其额外注资2000亿美元的承诺将成为在金融动荡的9月对美国众多投资银行,金融机构以及联邦管理机构中第一起意义重大的事件。到2008年9月15日,具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希望对其资产进行清算,并剥离其财务良好运转正常的子公司(于破产申请之外)。这次倒闭是继1990年德崇证券公司倒闭以来最大的一次投资银行倒闭事件。具有94年历史的美林证券也接受了来自美国银行的大约500亿美元的要约收购,这对于美林一年以前的大约为1000亿美元的市值是一个大幅度的下滑。由于信用评级下滑,美国国际集团于2008年9月16日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签署援助协议,以其79.9%的股权换取联邦储备银行的850亿美元的援助。
同时,对于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的清偿能力的担忧也没有停止,这家银行于2008年9月25日实行破产管理。
对政府资助企业改革的尝试
2003年,布什政府企图建立一家机构以监管房利美和房地美。然而众参两院领袖表示要事先制定相关立法,改革方案没有成形。一项由参议院议员约翰.考兹尼提出的改革方案也未能获得21个成员组的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的通过。与此同时,第108届国会的议员们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清偿能力充满信心。国会议员巴尔尼.弗兰克说它们“没有面临任何形式的财务危机”。
2005年,由参议院查克.海格尔和参议员伊丽莎白.多尔以及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和约翰.苏努努联合提出的《联邦住房企业监管改革法案》旨在增强政府对“两房”发放贷款的监管。然而其命运却和2003年提出的法案一样未能通过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的批准,这次是在第109届国会上。一份全面精确的关于国会试图监管住房领域的政府资助企业的记录在2005年国会报告中给出。
达拉斯美联储前副主席杰拉尔德.P.奥特思考指出房利美和房地美已成为裙带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政府资助致使房利美和房地美主宰了抵押承销业务。他们将部分利润返还给政治家,有时作为竞选资金直接返还,有时作为对中意选民的捐款。
联邦住房金融局以及美国财政当局
由美国国会于2008年7月24日通过的《2008年住房与经济恢复法案》经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于2008年7月30日签署成为法律。这部法律使得新成立的联邦住房金融局扩大了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监管权,同时也给予美国财政部位稳定“两房”而对其进行注资的权力,注资限额仅限于整个联邦政府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本部法律将财证部的债务额提升了8000亿美元,使其债务总限额达到10.7万亿美元,这是考虑到财政部对房利美、房地美或其他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的支持的灵活度的潜在需要而做出的规定。

美联储接管房利美与房地美(下)

早先对政府资助企业的支持措施
9月7日,美国财政部的托管行为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解读为对政府资助企业的“第二次”紧急援助。在制定《2008年住房与经济恢复法案》之前,2008年7月13日,财政部部长亨利.保尔森宣布了一项与美联储立场一致基于法定权限的对政府资助企业的援助措施。这项宣布是在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票市值缩水近一半(与一年前的高位市值相比下降了将近一半)一周后作出的。那项计划包括三项措施:增加政府资助企业从财政部得到的贷款额度,以提供资产流动性;财政部购买政府资助企业的股权的权力为其提供资金;以及美联储在改革了的政府资助企业的监管系统中的咨询性角色。同日,美联储宣布其下属机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如有必要有权向政府资助企业发放贷款。
财政部的资本注入
财政部与“两房”的协议明确规定,为换取财政部的未来支持以及金额高达1000亿美元的对各自的资本投资,在托管之初,“两房”要向财政部发行10亿美元的高级优先股以及10%的息票并且对财政部不计成本。同时,每一家机构以合同形式发行代表79.9%所有权股份的普通股凭证,其发行价格为每股1美分(0.00001美元),并且凭证期限为20年。
托管人联邦住房金融局代表被托管公司签署协议。对“两房”各自1000亿美元的注资额是美国政府愿意为保持“两房”财务经营以及财务清偿能力稳定并可持续而作出的承担义务的级别。该协议旨在保护高级以及次级债务和“两房”的抵押担保证券。“两房”的普通股以及现有优先股的股东将先于持有高级优先股的美国政府承担损失。在此项协议的所有条件中,两家各自保留的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组合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不能超过8500亿美元,每年可以降低10%,直到达到2500亿美元。
联邦住房金融局作为托管人的初步举措
2008年9月7日,在宣布托管计划时,洛克哈特提出了在联邦住房金融局的托管计划中的以下几点:
2008年9月8日,即托管后的第一个营业日,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持有有人,高级债和次级债持有人的大力支持下,交易正常进行。
允许“两房”扩大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担保额度不受限制并继续为其投资组合购进置换债券。大约没约每月200亿美元,并且无资本限制。
作为托管人,联邦住房金融局将履行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的职责。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现任首席执行官被解职,但将留在公司协助过渡。
房利美和房地美将分别由前美林公司副董事长赫伯特.M..艾利森(过去8年他一直是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的董事长)和美国合众银行钱副董事长和首席财务官的大卫.M.墨菲特接掌。他们的薪资将大大低于即将离任的两个首席执行官。同时将会有同样精于的非执行主席与他们合作。
其他管理层变动将非常有限。新的首席执行官认为与现有管理团队及员工的合作将至关重要,鼓励他们留下并继续为公司作出重大改善。
为了每年节省超过20亿美元的资本,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派息将被取消,但两中股票将继续作为流通股票。次级债务利息和主要支付将继续实施。
所有政治活动,包括游说将被立即停止。慈善活动将被重新纳入考虑范畴。
“两房”将会与美国财政部三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建立融资和投资关系,以提供对房利美和房地美关键性的支持。三种融资方式之一就是担保清偿,这将不仅适用于房利美和房地美,也对由联邦住房金融局监管的美国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适用。
财政部长保尔森于2008年9月7日指出,在联邦住房金融局托管下,财政部对于“两房”支付的四个方面:
“为促进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稳定以及降低融资成本,截止2009年年末,”两房“将适度增加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组合。随后,为解决系统性风险,在2010年其证券投资组合将以每年10个百分点的额度逐步减少,主要是通过自然流失,最终稳定在一个低成本、低风险的规模上。”
财政部和联邦住房金融局达成《优先股购买协议》以及财政部与被保护实体间的契约安排。在这些协议下,财政部将确保每家公司保持一个正净值。这些协议通过给“两房”债权人、该机和次级债权人,提供额外的担保和明确说明支持市场稳定,并通过对“两房”不动产放宽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投资者提供额外的信心以支持抵押贷款的可用性。这项承诺将会消除任何由于破产管理而产生的强制命令并将确保这些被保护实体有能力清偿其债务。
财政部建立了“一个新的担保借款信贷工具,房利美和房地美以及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将可用这个工具进行贷款,作为最终清算捕手工具。该工具本质上是在实行2008年7月由国会授予的暂时清算捕手的权力,这将在此授权于2009年12月截止后被使用。”
美国政府接管房利美与房地美
为了进一步支持对广大美国人民抵押贷款融资的需求,财政部正在起草一项购买政府资助企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暂时计划 。这项计划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实行并投资于新的政府资助企业的贷款支持。追加购买将被视为恰当的。由于财政部能够对这些债券到期予以保证,国库券与政府资助企业贷款支持之间的差价表明纳税人将不会因这项计划而受损,而且事实上,这将会产生新的收益。这项计划将随着财政部的暂时清算捕手权力的到期于2009年12月同期截止。

⑹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

2008年1月至5月,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卷入其中,更多是动辄有上百年历史的着名机构发布公告,内容不再是预期盈利下跌,而是巨额的损失。2008年1月中旬,美国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分别公告,因次贷净亏损98.3亿美元和98亿美元的资产减计,摩根大通2007年财报显示第四季度亏损35.88亿元,1月底,瑞士银行第四季度预计出现约114亿美元亏损……

最先的牺牲者,是国内有广泛知名度的贝尔斯登,因流动性不足和资产损失,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曾经的中国伙伴中信证券,急忙撇清关系。

恐慌情绪已经开始蔓延。美联储将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降再降,也于事无补。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扩大,各个机构对于经济前景的预期也愈加悲观。布什政府还实施了总额达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2008年7月起,危机已经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不再仅仅是股票市场大跌,许多非美元货币开始大幅贬值,恐慌四处蔓延。2008年7月,美国两大联邦住房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股价双双连续急剧下挫,反映出投资者对于政府隐性担保大型金融机构与房产市场前景的悲观预期。随后,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救助“两美”。但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跌幅达到了50%以上,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面跌入“熊市”。

“两美”问题使得危机进一步恶化。接着,更多金融巨头应声倒下。

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巴克莱银行以2.5亿美元低价收购了雷曼兄弟北美市场的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美国保险巨头AIG陷入困境;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5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变成了银行控股公司。至此,华尔街风光无限的五大独立投行消失殆尽。这彻底摧毁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无限感慨外,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持续的暴跌。

这一阶段,次贷危机转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欧洲受影响最大。不仅股票市场大幅下跌,欧洲的货币兑美元汇率也大幅下挫,冰岛克朗的贬值尤甚。

股价大跌、货币贬值、银行信贷紧缩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表现,各国政府至今仍无一例外地正在努力拯救经济,同时,国际上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收拾残局

华尔街金融寡头的高管们为了获得巨额奖金而设计的复杂的衍生品,放大杠杆,一旦出现巨大问题,损失是巨大的。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显示:全球金融业2008年损失高达5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全世界一年的经济产出。

华尔街金融高管们获得了巨额奖金,买单的是全球纳税人。因为,出来收拾残局的是各国政府。据估算,在本轮发源自美国并殃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对金融系统的注资总额已超过1万亿美元。随着金融机构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政府注资规模很有可能继续膨胀,这对于不少国家的财政将形成巨大压力。东欧和亚洲经济实力不强的国家随时面临国家破产危机。

广大人民群众要发泄,雷曼CEO富尔德成了第一个牺牲品。美国一位撰稿人沃德称,在雷曼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的周日,富尔德来到雷曼大楼的健身房,首先被雷曼老员工一顿暴打,他看到那人出手后,沃德自己也忍不住走过去打了富尔德。值得玩味的是,美国这样一个自称很讲法制的国度,记者和雷曼员工暴打一个富人,警察竟然没有逮捕这两个打人者,媒体也没有同情富尔德的,包括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其间,美林CEO斯坦·奥尼尔、花旗集团CEO普林斯、房利美CEO丹尼尔·马德、房地美CEO理乍得·赛伦、美联银行CEO肯尼迪·汤普森等等先后下岗。

2008年3月就出版了《次贷危机》的作者、经济学家孙兆东表示,“美国救的方法大致还是科学的,就是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