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行业 » 美国军火公司股票翻翻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美国军火公司股票翻翻

发布时间: 2023-03-03 23:33:26

❶ 洛克希德马丁是上市公司么在中国能否购买其股票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码为LMT.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全称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英语: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 Company,简称LMT),前身是洛克西德公司(Lockheed Corporation),创建于1912年,是一家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公司在1995年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并更名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目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总部位于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贝塞斯达。

❷ 爆发战争 军事工业股票是不是会大涨

不一定,可能会跌,爆发战争,市场不稳,资本外逃,这些都是会发生的事情,在这样不景气的行情下,军事工业股票是有可能会大跌的,因此需要综合的去进行分析。

拓展资料:

军工类股票有很多种,例如:

1、航天科技类股票有:乐凯新材,航天电子,航天机电,中国卫星,航天动力等。

2、航天科工类股票有:航天信息,航天科技,航天通信,航天长峰,航天电器等。

3、中航工业类股票有:中航飞机,天虹商场,中直股份,中航重机,南通科技,成飞集团,中航电测等。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1、公司内部因素:主要指的是公司的财务状况,例如盈利能力、现金流以及经营状况等;

2、公司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因素、中观经济因素和市场因素。其中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了经济周期、物价变动、货币政策、利率水平、税收政策以及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等等。中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行业的生命周期以及行业波动等。市场因素主要是指市场投资者对于股票的心理预期;

3、政治因素和投机性因素:主要指的是国际政治形势、国家之间的战争、国家领导人的变更以及国际政局变化和政治活动等。

❸ 美股军工股有哪些

一、洛克希德·马丁 (LMT)
成立于1909年,是全球最大的军火承包商,美国5大军火上市公司之一。(分别是:LMT、RTN、NOC、BA、GD)
LMT公司核心业务是航空、电子、信息技术、航天系统和导弹,其主要产品包括美国海军所有潜射弹道导弹、战区高空区域防空系统、通信卫星系统,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F-16、F-22和F-35(JSF)等战斗机,以及U-2间谍侦察机、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C一5系列“银河”大型军用运输机及岸基反潜机P-3系列、C-130系列军用运输机、军用电子系系统、飞行训练辅助设备、火控系统和空中交通管制设备等。
LMT占据美国防部每年采购预算35%的订货,控制全球防务市场40%市场份额,几乎包揽了美国所有军用卫星的生产和发射业务,是世界级军火“巨头”也是当之无愧的美国军工股No.1。
二、波音公司 (BA)
世界上最大的民用与军用飞机制造商,也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大家耳熟能详。
波音公司设计并制造旋翼飞机、民用和军用飞机、电子和防御系统、导弹、卫星、发射装置、以及先进的信息和通讯系统。波音公司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务提供商,运营着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
三、联合技术公司 (UTX)
创立于1934年,前身是联合航空运输公司,目前是一家为世界各地的航空航天公司和建筑商提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公司。 这家多元化公司,产品包括普拉特&惠特尼飞机发动机、空间推进力系统和工业汽轮机、开立暖气、空调和冷藏、奥的斯电梯、自动扶梯和搬家工具、哈密尔顿Sundstrand航空航天和工业品、西科斯基直升机和国际燃料细胞动力系统。
四、通用动力 (GD)
创建于1899年,美国5大军工公司之一,与LMT、RTN、NOC、BA齐名。GD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为美国军队和它的盟国提供轮式装甲战斗和战术车辆;履带式主战坦克和步兵战斗车,弹药和爆炸物,移动桥系统;被动,主动反应装甲;化学,生物和爆炸物探测系统;为美国海军提供船只设计、建造和支持潜艇和水面舰艇;提供核动力潜艇;水面舰艇;辅助和战斗物流船舶等。
五、诺斯罗普格鲁曼 (NOC)
成立于1939年,组建于1994年,是诺斯罗普公司收购格鲁曼公司后组成的,目前已成为美国5大军火商之一、世界第三大军工生产厂商,世界上最大的雷达制造商和最大的海军船只制造商。诺斯罗普格鲁曼主要为美国和国外的军方、政府和商业客户提供系统同化,防卫电器和信息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 特殊地位:最大的核动力潜艇生产商、唯一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生产商、美国国防部最大的IT供应商、世界最大的雷达生产商和最大的海军舰艇生产商,可与LMT比肩。
六、雷神公司 (RTN)
成立于1922年,是美国军工股系列中5大军火商的最后一个。 雷神在1980年取得毕琪飞机制造公司,1993年取得英国航太(BAe)商务客机生产线,这两项购案所得在1994年合并后成立雷神飞机公司。在1990年代中期,雷神购得E-系统公司和德州仪器公司的军事相关事业。1997年雷神从通用汽车公司手中购得休斯飞机公司,此购案包含一些休斯之前购买的产品的生产线,包括从通用动力公司买来的导弹事业、Delco电子的军武部门和Magnavox电子系统公司,这些购案和合并案使雷神公司增加许多重要生产能力。
以2014年全前为例,雷神营业额约为228亿美元,其中超过90%来自国防合约。主要在导弹和导弹防御系统、监视、侦查、精确作战等方面提供军用物资。
七、精密机件 (PCP)
PrecisionCastparts,创立于1949年,是一家精密金属零件制造公司,其产品应用在航天工业及一般工业产(如:汽车工业)上,是波音、劳斯莱斯、空客公司、庞巴迪、赛斯纳、古德里奇等的指定零配件制造商。
八、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 (COL)
RockwellCollins,创立于1933年,是一家知名航空电子设备及卫星导航系统生产厂商。
从事设计、生产与供应通讯及飞行系统,用于商业与军事客户,以及通过语音与数据通讯网路与解决方案提供资讯管理服务。RockwellCollins业务营运分为商业系统、政府系统及资讯管理服务三个部门。
九、德事隆集团(达信公司)(TXT)
Textron,创立于1923年,一家全球性的多元产业集团,主要涉及飞机、国防、工业与融资业务。 业务经营分为Textron航空、贝尔、Textron系统、工业与融资五个部门。
十、L3通讯控股(LLL)
L-3Communications,创立于1997年4月,是一家美国防务承包商,是国家安全解决方案的主要承包商。
拓展资料
军工类股票就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应用于军工的。军工类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军工产品制造、研发或销售。军工产业可分为航天、航空、兵器、船舶、核工业以及军事电子六个方向,这也构成了国防工业的子系统。

❹ 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如今它们的实力到底有多雄厚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家世界着名的军火巨头。它不仅是全球第一武器生产商,还是全球营业额最大的国防工业制造商,同时也是美国空军第一大军火采购商。此外,在网络作战方面,也积极开发新产品,以配合着美军的需求。洛可希德·马丁公司已然成为世界军火巨头。它的产品开发思路以及军事硬实力,着实令人佩服。

❺ 美国援助乌克兰武器,军火商如何从中获益

美军火商赚钱分为三种方式

第一种,淘汰旧式装备

关注俄乌冲突的朋友应该可以看到,目前美国援助乌克兰的装备,主要以老旧为主,最新的一轮援助中,有M113运兵车,这种运兵车是几十年前越战使用的,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研究的产品,早就已经过时了。

第三种,股票上涨

俄乌冲突发生以后,提供“援助”的军火商股价都迎来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上涨空间,洛克希德·马丁股价平均上涨了18.38%,雷神公司也有了不错的上涨,航宇环境公司股价上涨甚至达到了63%。

此外,欧洲的军火商股价也迎来了大幅度的上涨,泰雷兹股价上涨了35%,BAE系统公司股价上涨了32%,股价上涨让军火商赚的“盆满钵满”。

❻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金融危机及其概况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从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爆发了近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是美国近现代历史上着名的“黑色星期四”。这一天上午10点,美国纽约华尔街的股票交易所开盘就出现抛售现象,股价狂跌,交易所内一片混乱。到收盘时,出售的股票达到1 600万股,折合1 280万美元,创下股票交易额的最高纪录。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汹涌的股票抛售狂潮。10月29日,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各大小银行出现了疯狂挤兑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代来临。后人提到这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时,称之为“黑暗的十月”。

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兆

事实上,这次经济危机是美国经济发展中多年以来种种弊端汇结成的恶疾。此前一年多来,由于受到来自欧洲的竞争者们的冲击,美国财富创收的主要源头──谷物出口价格开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国内,由于工人们的工资一直呈上升趋势。收入丰盈的工人们已经采用贷款方式购买了住房、汽车等所有不动产和耐用商品。尽管社会上已经呈现出供过于求的态势,但美国的各大工厂仍在不断地扩大再生产的规模。

经济危机爆发前的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也被经济的繁荣冲昏了头脑,成千上万的人都在玩着钻营股市的游戏。他们大量举债,疯狂地购买股票,他们确信买进卖出之间丰厚的利润差会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偿清贷款。随着大量资金的源源涌入,整个股票交易市场空前繁荣起来。据可靠统计,在1929年,1 548 707人在美国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账户。在1.2亿人口中,接近0.3亿户家庭积极参与股市交易,有100万投资者可以被称为投机者。此外,在这些人中,接近2/3的人口(近60万人)用客户保证金(一笔并不属于他们个人,也不能轻易用于生息的资金)炒股。于是,投资信托公司猛增,成为牛市(“牛市”是股票市场的专有词汇,意为整体趋势的上涨;反之,“熊市”即指股票狂跌,无法控制的局面。)后期的特征。传统上,股票价格一般大约是股票收益的10倍。在收益较高的保证金交易中,股票收益也只有1%或2%,而贷款购买这些股票所付的利率则达到8%~10%,远远超出保证金交易中的股票收益率。这样,尽管美国无线电公司从来没有分红,但它的股票指数却在1928年从85上升到410。到1929年,一些股票的价格是其收益的50倍。本来,股票市场的繁荣只能依靠于资本收益的提高,而现在它却成了一种交易的形式。到1928年末,几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信托投资公司进入股市,而且几乎所有这些公司都在进行倒金字塔式的操作。因此,尽管股市表面一直增长,但作为股市增长的基础,真实的经济增长却相当小。有实例说明,一个只有500美元投资的联合创办人公司,到1929年其名义资产达到686 165 000 美元;另一个其股票市场总市值达到10亿美元的信托投资公司,其实际的资产只有600万美元。可想而知,这些投机家的行为能造成股市虚假的繁荣,却不可能真正使国家经济得到发展,相反,这种仅依靠一种狂燥情绪支持的股票市场,很快达到了它发展的极限,导致国家经济的全面崩溃。

在1929年9月的第一周,这种盛极而衰的趋势已经初露端倪,股票市场出现变幻莫测、摇摆不定的态势,股票价格总是出人意外地时涨时落,令那些盲目投资的股民们感到烦躁不安。9月中旬后,整个股票市场的趋势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迹象。10月21日以后,股票市场开始狂跌,如是,引起了10月24日的大恐慌。

大萧条

1929~1933年,是美国历史上着名的“大萧条”时代。从1929年10月发生的纽约的股票市场崩溃开始,引发了美国全境的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在此大萧条期间,美国城市大约有1300万工人失业,总失业率从1929年以前的3.2%上升到24.9%,1934年达到26.7%。3400万男人、女人和儿童根本没有任何收入,这里还不包括那些遭受巨大损失的农民,国民经济陷入绝境。而大量失业的农业工人又纷纷地涌入城市,在城市里,大批无家可归的穷人沿街乞讨、露宿街头,美国人民坠入苦难深渊。胡佛的名字成了贫困的代名词。人们把流浪者住的窝棚称为“胡佛小屋”,戏称他们自己席地而居的旧报纸为“胡佛毯”。

在大萧条期间,美国人口进入一个逆增长时期,结婚率和生育率(生育率从20年代末的20‰降低到16.6‰)都十分低,许多家庭解体,人们的道德和信念水平也发生了强烈动摇;中小学教育也受到了严重破坏,拖欠教师工资和教师失业的事件数不胜数,中等收入水平的人群迅速沦落,不少着名文化人也被卷入赤贫的人群中。《愤怒的葡萄》一书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肥皂也买不起,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连寄稿件的钱也没有。许多人没有工作,被迫到处流浪。

大萧条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很快地波及到美国以外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美国以外的各国都因为美国的经济繁荣而受益不浅。欧洲的工业国家,另外还有日本,都已经在美国繁荣的社会经济中开拓自己的市场,而此时此刻的美国,随着国内需求量的锐减,必然会被迫采取提高关税的保护措施。胡佛政府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高筑关税壁垒以保护国内市场的做法,使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变得更为糟糕,把全球都投入到失业、贫穷、饥饿的噩梦之中。美国的保护主义经济政策,最终使它自食恶果,那些已经陷入极度贫困状态的国家均已丧失了购买美国产品的能力。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被卷入这场危机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高达3 000万以上;引发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和世界局势的动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诱因。

直至1933年,这种经济大萧条的局面才有所缓解,而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真正在短时期内摆脱这一萧条的影响。例如,法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经济也没有恢复到1929年以前的状况;德国是第一个振兴起来的国家,从1933年开始,纳粹希特勒的统治开始主宰德国的命运,从振兴军事力量着手,在一年内,德国实现了充分就业;英国从1937年开始筹划战争,重整武备,失业率才开始下降,但直到1939年9月3日战争爆发时,其失业率仍然处于历史上最高水平;美国华尔街的大亨们也是从备战和军火交易开始,才使股票价格回到1929年的水平。

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危害大。首先,这场危机袭击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且波及了每个国家中的所有经济部门;以往的危机只持续1~2年,这次危机则持续4年之久,而且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长期难以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1933年,在短期复苏之后又进入一个新的萧条期;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总值大幅度下降。在过去的经济危机期间,生产缩减幅度在10%至15%之间,而这次经济危机使全世界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下降了44%,平均工业生产总值下降到1908至1909年的水平。德国和英国两个危机严重的国家,其工业生产总值倒退到1896年至1897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