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黄金类的股票,在哪几种情况下会上涨,比如说通货膨胀,还有哪几些情况
过去10年,投资黄金有时就像是一种只赚不赔的买卖。自2001年以来,金价每年都在上涨,年均涨幅达到可观的18%。
然而今年,这种情况正受到挑战。通常属于黄金看涨派的银行分析师,在预言金价将升至创纪录水平的同时也发出警告称,根据最新形成的共识,2011年可能会成为金价见顶的一年。
去年,金价上涨了30%,12月中旬曾创下每盎司1430.95美元的纪录名义峰值,但自那之后累计下跌了7.5%,本周已跌至每盎司1322.70美元的3个月低点。
金价一再上涨的阶段已经结束。除高盛之外,包括瑞银(UBS)、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麦格理(Macquarie)和贵金属咨询公司GFMS在内的其它机构也都预测,金价将在今年末或明年初见顶。
由于亚洲的通胀显着加剧,新年的第一周,来自该地区的黄金需求大幅上升。此外,各国央行已停止出售黄金储备,转而成为黄金的重要买家
此外一些投资者认为,较长期而言,美国将面临高通胀。他们辩称,美联储将无法成功退出其“定量宽松”政策。由于通胀高企,因此即便名义利率上调,实际利率也仍将处于低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很有可能会继续将资金投入黄金。
如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范围扩大,金价上涨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一些人认为,债台高筑的美国各州可能会引发新的金融动荡。
共同基金今年能否旺销,将主要取决于稳定通胀的经济政策能否成功——食品价格和工资的上涨推高了通胀。
面对通胀上升的威胁,有关政府部门再三提高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最近一次是1月14日),并上调了利率(上一次是在去年12月26日)
共同基金今年能否旺销,将主要取决于稳定通胀的经济政策能否成功——食品价格和工资的上涨推高了通胀。
面对通胀上升的威胁,有关政府部门再三提高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最近一次是1月14日),并上调了利率(上一次是在去年12月26日)。
投资于国内的基金必须克服上海股市的糟糕表现。上证综指去年下跌11%,比大多数国际股市的表现都差。由于政府出台了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的措施,2010年流入股市的资金有所减少。尽管股市受挫,房地产市场却在继续上涨,吸引居民储蓄。
另一个影响2010年股市表现的因素是非流通股的解禁。在2005年的股改中,部分股票在一段时期内被禁止上市交易,而是将计划逐步推向市场。
这些限制正在一步步解除,去年有价值5.2万亿元人民币的非流通股解禁,进一步压制了股价。
Ⅱ 2015年7月8日美国股市收盘情况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7月9日凌晨消息,周三美国股市收跌。中国股市下跌与希腊债务危机令市场承压。纽约证交所一度因故暂停所有证券交易。
美东时间7月8日16:00(北京时间7月9日04:00),道琼斯(17515.42, -261.49, -1.47%)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61.49点,报17,515.42点,跌幅为1.4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34.65点,报2,046.69点,跌幅为1.66%;纳斯达克(4909.76, -87.70,-1.75%)综合指数下跌87.70点,报4,909.76点,跌幅为1.75%。
美东时间周三上午11点32分,纽约证交所暂停所有证券交易。纽约证交所发言人称遭遇技术问题,正在尽快解决。至美东时间周三下午3点10分纽约证交所方重新恢复交易。
企业财报季即将到来。美国铝业公司(10.5, -0.56, -5.06%)(AA)将在周三收盘后公布财报,由此非正式拉开财报季的帷幕。
中国股市的下跌令投资者感到担忧。周三中国股市继续下跌,有超过40%的上市公司在今天停牌。上证综合指数收跌5.9%,已从上个月峰值下降超过30%。
希腊债务危机问题继续受到关注。周二召开的欧元集团会议与欧元区领导人峰会在救援协议方面未取得任何进展。欧盟规定希腊必须在周日最后期限之前提出一份可信的改革提议,并与国际贷款人达成协议,否则该国就会面临陷入破产并退出欧元区的风险。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Alexis Tsipras)周三对欧洲议会表示,希腊政府将在未来几天内提交一份详细的改革计划。与此同时,雅典向欧洲稳定机制(ESM)提出了救援资金申请。
据媒体报道,希腊已于当地时间8日向欧洲稳定机制(ESM)申请为期3年的贷款计划,以此偿还当前债务。希腊的银行业与股市周三继续关门歇业。
周二美国股市尾盘发力最终收高,此前有报道称齐普拉斯已经提出了在7月底之前得到临时融资的建议。
美联储在美东时间周三下午2点公布了最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会上对经济政策进行讨论时明显倾向于“鸽派”立场,但同时为未来的加息举动奠定了基础。
旧金山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56.01, -0.88, -1.55%)(John Williams)将在洛杉矶发表有关经济前景的讲话。威廉姆斯重申此前观点,即美联储加息的决定需要“视经济数据而定”。同时表示,每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政策会议都会对加息问题进行讨论;但尚未看到有令人信服的迹象表明通胀已经见底。
财报季即将到来。美国铝业公司(AA)将在今日收盘后公布财报,由此非正式拉开第二财季企业财报帷幕。市场平均预期美国铝业公司第二财季每股收益23美分。
特种化工品生产商WD-40(WDFC)也将在今天收盘之后公布财报,市场平均预期该公司第三财季每股收益77美分。
从整体来看,分析师们认为这一财季的企业盈利状况疲软。伦敦资本集团分析师在研报中表示:“对于价值早已高于平均水平的美股而言,盈利增长放缓将是即将面临的又一逆风,其他不利因素还有希腊债务局势、中国股市下跌以及美联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加息时间的不确定性因素等等。”
个股消息面,微软(44.24, -0.06, -0.14%)(MSFT)股价走低。据《道琼斯新闻》报道,微软[微博]宣布对电话硬件业务进行重组,将计入约76亿美元减值变化,削减最多7800个职位,其中将在芬兰裁减多达2300个职位。
特斯拉(254.96, -12.92, -4.82%)(TSLA)股价走低,此前券商太平洋皇冠(Pacific Crest)将其股票评级从“超配”下调为“均配”,因担心其股价过高。
摩根大通(65.43, -1.37, -2.05%)(JPM)股价下跌,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灵通人士称,这家银行希望支付至少1.25亿美元以了结针对其信用卡问题的调查。
在美国上市的巴克莱银行(BCS)上涨,之前该行首席执行官安东尼-詹金斯(Antony Jenkins)已经去职。
欧洲股市周三收盘微幅上涨0.04%,扭转此前四个交易日的连续下跌走势,原因是希腊已经要求从欧元区的援助基金获得第三轮援助计划,意味着这个债务负担沉重的国家将可暂缓破产。
纽约商业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10.90美元或1%,收于每盎司1163.50美元。8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下跌68美分或1.3%,收于每桶51.65美元。
美联储公布6月政策会议纪要:倾向鸽派立场
美联储周三公布了6月份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政策会议的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会上对经济政策进行讨论时明显倾向于“鸽派”立场,但同时为未来的加息举动奠定了基础。
纪要表明,6月份政策会议的与会者认为,美国经济状况正在好转,但尚未做好退出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的零息政策的准备。不过,加息计划将在一份“实施文件”中加以详细描述,对未来的加息举动作出解释说明。美联储在过去9年中都并未采取加息措施。
“大多数与会者作出的判断都是,收紧货币政策的条件尚未达成;有些与会者警告称,不应作出不成熟的决定。”纪要称。“许多与会者都强调指出,为了判定开始实施政策正常化措施的条件是否已经达成,他们将需要获得更多信息,表明经济增长得到了加强、就业市 场状况继续改善以及通胀率正在朝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目标前进。”
美联储威廉姆斯:加息决定需视经济数据而定
旧金山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周三重申了此前观点,即美联储加息的决定需要“视经济数据而定”。
威廉姆斯同时表示,他尚未看到有令人信服的迹象表明通胀已经见底。他说道:“在我对通胀将重返2%目标水平有更大信心以前,我将继续持等等看的立场。每一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政策会议都会对加息问题进行讨论。”
齐普拉斯:希腊周三将向ESM提出金援请求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在欧洲议会表示,希腊周三将向欧洲稳定机制(ESM)提出援助请求,并要求开始就债务减免举行谈判。齐普拉斯呼吁欧元区找出希腊债务危机的最终解决方案,并称希腊政府正在努力避免最后决裂。
纽交所因计算机故障暂停所有证券交易
纽约证交所于当地时间11时32分因计算机故障暂停所有证券交易。发言人Marissa Arnold表示:“目前遭遇技术问题,正在尽快解决。我们将尽快公布最新消息,尽力给出快速的解决方案,彻底、透明地传递信息,同时确保及时有序地恢复交易。”
纳斯达克[微博]等其他市场的股票照常交易,纳斯达克宣布针对纽约证交所技术问题实施自助。纽交所还表示,所有开放委托单都将取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言人Kevin Callahan拒绝置评。
纽约证券交易所[微博]在美国股市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是投资者买卖股票的场所,同时也行使行政和上市职能,监管着美国股票三种证券信息处理系统中的A型(Tape A)和B型(Tape B)两种处理机。这两种处理机运作正常。
微软宣布削减多达7800个职位
7月8日晚,来自道琼斯的消息称,微软宣布对电话硬件业务进行重组,将计入约76亿美元减值变化,削减最多7800个职位,其中将在芬兰裁减多达2300个职位。
今日早些时候,《纽约时报》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继去年7月公布裁员1.8万人的计划后,微软[微博(13.45, 0.05,0.41%)]可能最早在周三(美国时间)宣布一项最新的裁员计划。现在该消息被证实了。
微软方面表示,公司正在从单一的手机业务向充满活力的视窗生态系统转型,将在本财年结束前完成上述计划。截至今年3月底,微软在全球拥有11.8万名员工,重组裁员将有望进一步降低这家公司在移动技术领域的成本。
摩根大通因不当信用卡追帐行为被罚1.36亿美元
纽约州总检察长埃里克-施耐德曼(Eric Schneiderman)周三宣布,摩根大通已同意支付总计1.36亿美元,以了结针对其不当信用卡追帐行为和坏账销售进行的调查。与摩根大通达成和解的包括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47个州和华盛顿特区。
纽约黄金期货收盘上涨1%
纽约金价周三收盘上涨1%,从此前一天的近四个月低位上反弹,对希腊债务僵局和中国增长前景的担忧持续,加上一连串不相干事件导致美股大跌,推高了投资者对于黄金的避险需求。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收盘上涨10.90美元,涨幅1%,报每盎司1163.50美元。
周三纽油下跌1.3%布油上涨0.35%
纽约商业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下跌68美分或1.3%,收于每桶51.65美元。美国能源库存继续增加,令纽约油价承压。伦敦洲际交易所(221.86, -5.37,-2.36%)8月布伦特北海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0美分或0.35%,收于每桶57.05美元。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3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40万桶。接受《普氏能源资讯》调查的分析师平均预期美国上周原油库存下降110万桶。
欧洲股市周三收盘微涨0.04%
欧洲股市周三收盘微幅上涨0.04%,扭转此前四个交易日的连续下跌走势,原因是希腊已经要求从欧元区的援助基金获得第三轮援助计划,意味着这个债务负担沉重的国家将可暂缓破产。
当日,泛欧斯托克600指数周三收涨0.04%,报372.88点,该指数涨幅受限的部分原因是俄罗斯股市下跌。
欧洲各国股市中,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7%,报10747.30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8%,报4639.02点;意大利富时100指数收涨2.6%,报21512.39点;西班牙IBEX 35指数收涨0.8%,报10430.30点。俄罗斯MICEX指数收跌1.2%。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9%,报6490.70点。(张俊)
Ⅲ 英国巴克莱银行昨天证实,正在谈判收购已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部分业务。
如果在平时,单纯的收购一家美国的投资银行,而且是排名世界前几的投资银行.相信,在英国是件全民赞成的事情,因为对这家英国的银行来说这是好事.
但是具体到这里,要考虑到的方面就多了.
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先看看巴克莱是不是持有大量的雷曼的债权.
雷曼是不是能够为巴克莱的经营提供更广大的前景.
再看看美国政府的态度,如果收购后美国政府的态度.
总的来说.最终还是付出和收益的问题.
收益应该有,但是问题是付出.
现在雷曼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美国经济衰退,次贷危机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果雷曼又足够的资金的话,数月或一年后雷曼又是一条好汉...
Ⅳ 美国债券市场有哪些指数
目前,主要的国际债券指数有三个,分别是花旗全球国债指数(WGBI)、摩根大通国债-新兴市场指数(JPMGBI-EM)以及巴克莱资本债券综合指数(BArclaysGlobalaggregateindex)。其中,花旗的管理资产规模是最大的。
温馨提示:
1、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建议;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4-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美联储taper对股市的影响有哪些
美联储Taper不是卖出央行已持有的债券,只是影响相关债券的供应。这样一来,不仅影响债市,还会影响股市。
1、美联储Taper对美国债市的影响
投资者开始抛售债券,导致国债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预计美元指数将延续走强。从上一轮加息阶段美债整体收益率走势来看,加息预期也会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但正式进入加息流程后,美债反而会阶段性回落。
2、美联储Taper对美国股市的影响
美联储Taper提高了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可能不利于美股的上涨。在整个Taper过程,乃至加息前,美股仍可能面临短期的阶段性调整。当前美股估值水平较高,市场对流动性的敏感性会更高,流动性紧缩可能容易带来阶段性调整。
(5)巴克莱美国财政储备股票走势扩展阅读:
Taper对中国的溢出效应
2014年1月至10月,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累计收窄约30BPs至1.4%,但整体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外资净流入的月均规模为365亿元。此后,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中美货币政策走向出现明显分歧,中美利差持续收窄并于2015年12月降至最低点55BPs,相应境外资金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
2020年以来,由于中国疫情防控积极有效,经济修复进程快于其他国家,吸引外资大量流入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月均净流入规模达到1800亿元。
三季度随着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升温,资本流入规模较前期明显下降。6月与8月的外资净流入规模分别为717亿元和37亿元,7月净流出2378亿元。9月外资净流入规模回升至1330亿元,但仍低于202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外资流入规模下降的主因在于6月以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由160BPs降至约130BPs,同时美元指数震荡走强,A股波动加剧,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较前一阶段有所下滑。
不过,中美利差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加之中国债券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中国国债先后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和富时世界国债指数,有望吸引千亿美元级别的被动增量资金及更多主动配置资金流入人民币债券市场。因债市资金体量大于股市,有望发挥稳定器的作用。预计Taper导致资金外流的压力有限、风险可控。
中国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重点依据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制定货币政策,美联储政策转向不会直接引发国内政策的跟随。
2014年,美联储实施Taper至重启加息期间,人民银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中美两国政策取向出现阶段性分化。2014-2015年,美国经济增长形势向好,总需求显着改善,美联储逐步退出宽松政策并于2015年年末启动加息。当时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维持宽松,2014-2015年,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由4.10%下调至2.25%,人民银行累计6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实施4次降准。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调整。2015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4936,较2014年年末贬值5.77%。
Ⅵ 雷曼兄弟的历史
雷曼兄弟公司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其由设于全球48座城市之办事处组成的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积极地参与全球资本市场,这一网络由设于纽约的世界总部和设于伦敦、东京和香港的地区总部统筹管理。雷曼兄弟公司自1850年创立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创造新颖产品、探索最新融资方式、提供最佳优质服务的良好声誉。这一声誉来源于本公司杰出的员工及其热忱的客户服务。公司目前的雇员人数为12,343人,员工持股比例达到30%。雷曼兄弟公司不断扩展国际业务,2002年公司收入的37%产生于美国之外。
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财务实力支持其在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且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公司为在协助客户成功过程中与之建立起的长期互利的关系而深感自豪(有些可追溯到近一个世纪以前)。
由于雷曼公司的业务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公司因此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户群,如阿尔卡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戴尔、富士、IBM、英特尔、美国强生、乐金电子、默沙东医药、摩托罗拉、NEC、百事、菲力普莫里斯、壳牌石油、住友银行及沃尔玛等......
位于曼哈顿的办公楼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150的光辉历程
1850 雷曼兄弟公司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成立
1858 纽约办事处开业
1870 雷曼兄弟公司协助创办了纽约棉花交易所,这是商品期货交易方面的第一次尝试
1887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赢得了交易席位
1889 第一次承销股票发售
1905 管理第一宗日本政府债券发售交易
1923 承销1.5亿美元的日本政府债券,为关东大地震的缮后事宜筹集资金
1929 雷曼公司创立,该公司为一家着名的封闭式投资公司
1949 我公司建立了十大非凡投资价值股票名单
1964 协助东京进入美国和欧洲美元市场
为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政府发行第一笔美元债券
1970 香港办事处开业
1971 为亚洲开发银行承销第一笔美元债券
1973 设立东京和新加坡办事处
提名为印度尼西亚政府顾问
1975 收购Abraham&Co.投资银行
1984 被美国运通公司收购并与Shearson公司合并
1986 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赢得交易席位
1988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赢得交易席位
1989 曼谷办事处开业
1990 汉城办事处开业
1993 与Shearson公司分立;北京办事处开业
为中国建设银行承销债券,开创中国公司海外债券私募发行的先河
为中国财政部承销发行海外首笔美元龙债
1994 聘任为华能国际电力首次纽约股票上市的主承销商,经办中国公司最早在海外的首笔
大额融资(六亿两千五百万美元)
1995 台北办事处开业
1997 承销中国开发银行的扬基债券发行,这是中国政策性银行的首次美元债券发行
1998 雷曼兄弟公司被收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雅加达办事处开业
1999 与福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建立战略联盟,为零售股民提供投资与调研服务
与东京--三菱银行就日本并购事宜建立联盟
2000 墨尔本办事处开业,并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ANZ”)建立了战略联盟
雷曼兄弟公司成立150周年纪念
2001 雷曼兄弟公司被收入标准普尔100指数;成为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的一员
2008年9月15日,由于受次贷危机影响,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申请破产保护。
官方网站: http://www.lehman.com/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百七十六。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三十二。
…………………………介绍……………………
1850–1969,雷曼家族掌控时期
雷曼兄弟In 1844, 23岁的亨利.雷曼(Henry Lehman),一个卖牛商人的儿子,从Rimpar, Bavaria移民到美国的。他定居在阿拉巴马州的Montgomery,在那里开了一家乾货商店,名为 "H. Lehman"。在1947年, In 1847, following the arrival of Emanuel Lehman, the firm became "H. Lehman and Bro."。在他们最年轻的弟弟到达时,Mayer Lehman,1850年,公司再次变更公司名称与"Lehman Brothers"的成立。
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南部地区,棉花是其中最重要的作物。利用对棉花的高市场价值,三兄弟开始定期接受原棉由客户付款的商品,最终开始第二次商业交易的棉花。几年间这项业务的增长成为它们的运作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1855年,亨利因 yellow fever而过世之后,其馀的兄弟继续关注在他们的商品交易/brokerage的业务上。
雷曼兄弟准备申请破产保护
据彭博通读社2008年9月15日报道,在英国巴克莱银行和美国美洲银行相继放弃收购谈判,加之华尔街对其进行可能的破产清算之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以下简称雷曼兄弟)已着手准备申请破产保护。
准备申请破产保护
据一名熟知雷曼兄弟计划的人士透露,14日晚上,雷曼兄弟及其律师已准备递交与申请破产保护有关的文件。虽然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但除了申请破产保护外,雷曼兄弟已没有其它任何选择。由于相关磋商尚未对外公开,这名消息人士拒绝透露姓名。
作为收购雷曼兄弟的首选之一,巴克莱也是第一个退出竞购的。他们表示,之所以选择放弃是因为没有获得美国政府或其它华尔街公司就雷曼兄弟资产潜在损失提供保护的承诺。另据一名熟悉谈判的人士透露,大约3小时之后,美洲银行作出与巴克莱同样的决定。目前,银行和券商已开始“加固”与雷曼兄弟有关的业务,试图将可能的破产申请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对当前形势较为了解的人士表示,为了防止雷曼兄弟在15日“开市”崩盘,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系统进行了长达3天的努力。随着巴克莱和美洲银行相继选择退出,这家投资银行已没有太多选择。宾夕法尼亚州哈沃福特独立信用评级机构Egan-Jones Ratings Co.总裁西恩·艾根(Sean Egan)称:“最理想的情况是联邦储备提供一个为期48小时的暂时交易冻结,在流动资金方面为雷曼兄弟提供直接支持,进而为其它竞标者出现或者其它此前对收购感兴趣的公司重新考虑争取时间。最坏的情形则就是破产,现在的雷曼兄弟正朝这一方面前进。”雷曼兄弟发言人马克·莱恩(Mark Lane)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华尔街密谋对策
位于伦敦的巴克莱的发言人利·布鲁斯(Leigh Bruce)在14日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巴克莱选择退出的原因在于:就减少雷曼兄弟“无限期债务”带来的压力这一问题,他们并没有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担保或者达成一项相关协议。
美洲银行发言人斯科特·斯韦斯利(Scott Silvestri)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媒体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美洲银行已与美林公司就并购一事进行谈判。成员包括218家银行的国际互换与衍生金融产品协会(以下简称ISDA)在14日发表的声明中说,他们已就雷曼兄弟相关业务进行衍生市场净额结算交易,为这家位于纽约的公司的破产作准备。ISDA说,如果在14日晚上11点59分之前还没有递交破产申请,所有达成的交易将被废除。
2008年9月14日早上,也就是有关“拯救计划”的谈判进行到第3天,华尔街高层来到下曼哈顿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包括花旗集团CEO威克曼·潘迪特(Vikram Pandit)、瑞士银行美国区董事长罗伯特·沃尔夫(Robert Wolf);摩根大通派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投资银行业务部副CEO史蒂夫·布莱克(Steve Black)和首席法律顾问斯蒂芬·卡特勒(Stephen Cutler)出席会议。
信评公司Egan-Jones总裁肖恩·伊根(Sean Egan)表示,雷曼兄弟破产造成的影响无法与房利美、Freddie Mac、贝尔斯登公司或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相提并论。他说:“市场现状告诉我们,雷曼兄弟的净资产和其它资产不足以偿还债务,也就是说,一美元债务并不是100美分那么简单。雷曼兄弟的债务将引发信用违约互换。”雷曼兄弟公司董事会在14日苦寻买家未果后做出了申请破产保护决定。当日,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在美国政府拒绝提供财政担保后决定退出拯救雷曼兄弟公司的行动。大约3小时后,美国银行也宣布退出,转而收购美林公司。
在政府拒绝救命、收购退路全断之后,雷曼兄弟公司最终决定,根据美国破产法案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一旦申请得到批准,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将在破产法庭监督下走上重组之路。这也将是垃圾债券专门公司德崇证券商品公司1990年破产之后美国金融界最大的一宗破产案。
信贷危机所致
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国抵押贷款债券业务上连续40年独占鳌头。但在信贷危机冲击下,公司持有的巨量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毒药资产”在短时间内价值暴跌,将公司活活压垮。
面临公司破产的凄凉前景,雷曼兄弟公司在曼哈顿纽约时报广场附近第七大道的总部门口14日夜间人来人往,不少公司员工携带着纸盒子、大手袋、行李袋甚至拉杆箱走出大楼,更有一些人低声哭泣,相互拥抱道别。大楼对面,各电视台的直播车排成一排。
美国金融危机升级 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美英金融机构两天来发生了一系列“地震”。英国巴克莱银行2008年9月14号宣布,撤出对雷曼兄弟公司的竞购行动。当地时间今天凌晨,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以及来自花旗集团、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公司等的高层连续三天云集位于曼哈顿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部,研究如何拯救面临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以阻止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但财长保尔森反对动用政府资金来解决雷曼的财务危机,会议没有取得成果。
受此影响,与会的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宣布,由于美国政府不愿提供财政支持,决定退出拯救计划。当地时间15号凌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曾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它的破产将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明显冲击。有人预测,美国金融市场可能迎来“黑色星期一”。
雷曼破产申请显示负债6130亿美元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周一上午提交的破产申请显示其目前负债超过6000亿美元。
该行现有总计6130亿美元的负债,而其总资产为6390亿美元。
该行向纽约南区联邦破产法院提交的申请显示其有超过10万个债权人,其中最大的是花旗集团(C)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BK),后者是雷曼大约1380亿美元的高级债券的契约受托人。
Bank of New York还被列为第二和第三大债权人,对120亿美元的高级债务和50亿美元的初级次顺位债务拥有索偿权。
这份破产申请还显示,AXA、ClearBridge Advisors和Fidelity Investments的母公司FMR是雷曼最大的3个股东。
编辑本段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近况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在2008年6月16日发布财报称,第二季度(至5月31日)公司亏损28.7亿美元,是公司1994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雷曼净收入为负6.6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55.1亿美元;亏损28.7亿美元,合每股5.14美元,去年同期则盈利12.6亿美元。
雷曼首席执行官理乍得·福尔德(Richard Fuld)承认,亏损是自己的责任,并称已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不会继续出现如此糟糕的业绩。上周雷曼通过发行新股募得60亿美元资金,并且撤换了公司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营运官。
雷曼股价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60%,由于预计未来业绩将有所好转,6月16日雷曼股价有所反弹。
而根据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在9月10日提前发布的第三季财报,巨额亏损大超市场预期。
报告显示,雷曼兄弟第三季度巨亏39亿美元,创下该公司成立158年历史以来最大季度亏损。财报公布之后,雷曼股价应声下挫近7%。雷曼兄弟公司股价从年初超过60美元,到如今7.79美元,短短九个月狂泻近90%,市值仅剩约60亿美元。在从外部投资者获取资金的努力失败后,雷曼兄弟昨天决定出售旗下资产管理部门的多数股权,并分拆价值300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以期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生存下来。
雷曼首席执行官理乍得·福尔德(Richard Fuld)承认说,公司正处于其158年历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之一”,但会挺过当前的困境。而分析认为,不排除雷曼兄弟需要政府援手以免破产。
9月15日,由于陷于严重的财务危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当日宣布将申请破产保护。
Ⅶ 美国次贷危机简史请看问题说明
A 说明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包括美国金融政策所导致的金融机构产品创新过程。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 :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B 说明次贷危机爆发的过程,要有连续时间段内的连续事件。
次贷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期集团也宣布,7月份有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次贷危机的发展
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地产业低迷时期最大的一宗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案。
6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两只基金,传出因涉足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出现亏损的消息。
7月,标普和穆迪两家信用评级机构分别下调了612种和399种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
8月,为了防止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发严重的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等向市场注入资金。
9月,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诺森罗克银行,因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出现融资困难,该银行遭遇挤兑风潮。
10月,美林证券财报称,第三季度由于在次贷相关领域遭受约80亿美元损失。美林证券CEO斯坦·奥尼尔随后辞职。
11月,阿联酋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将投资75亿美元购入花旗集团4.9%的股份,花旗因次贷事件受到重创。
12月,美国财政部表示,美国政府已经与抵押贷款机构就冻结部分抵押贷款利率达成协议,超过200多万的借款人的“初始”利率有望被冻结5年。
12月,美、欧、英、加、瑞士央行宣布,将联手向短期拆借市场注资,以缓解全球性信贷紧缩问题。
C 说明次贷危机对主要国家的影响,包括宏观面和微观层面的金融机构的影响。要有具体的事件和案例,案例不必详细解释。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D 说明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主要金融机构,时间和额度。
Credia:首家垮台上市消费放款公司
诺森罗克银行:遭遇挤兑风潮
Ameriquest:美又一次债公司将关闭
巴克莱:因次债损失约1.5亿美元
德国萨克森LB银行:将被出售
美欧银行:信贷市场不稳定仍在延续
美第一资本金融公司:裁员1900人
私募巨头KKR:将损失2.9亿美元
贝尔斯登:裁员240人
美最大抵押贷款公司:证实裁员行动
黑石:股价持续走低
高盛:向对冲基金注资30亿美元
花旗:损失在550亿到1000亿美元
E 说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至今西方中央银行的行动。
全球央行注资救市图表
日期 国家/地区 注资金额(亿美元)
8.23 美国 70
欧洲 542
8.22 美国 20
8.21 美国 37.5
日本 70
澳大利亚 28.5
8.20 美国 35
日本 87
8.18 俄罗斯 0.2
8.17 美国 60
日本 106
8.16 加拿大 37
美国 170
日本 35
8.15 美国 70
8.14 欧洲 103
8.13 美国 20
欧洲 650
日本 50
8.10 美国 380
日本 85
澳大利亚 41.9
欧洲 836.4
8.9 美国 240
欧洲 1300
美联储:美联储通过3天期回购向银行系统注资30亿美元
布什拟帮次贷借款者免于违约 亚太股市暴涨
贷款再贴现率调低0.5%注资超过1472.5亿美元
金融系统注入95亿美元临时储备
澳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70亿美元
俄罗斯央行:向金融市场注资0.2亿美元
加拿大央行:注资已超过37亿美元
欧洲央行:再次向银行系统注资750亿欧元
日央行:向银行系统注资433亿美元 回收资金3000亿日元
美银行:提高次级抵押贷款放贷标准
F 说明主要受次贷危机影响的金融机构应对危机的策略,比如摩根士丹利引入中投等。
美林公司在15日美股开盘前宣布,将向包括科威特投资局和日本瑞穗金融集团等海内外机构融资66亿美元,以缓解当前的资金紧张状况。一个月前,美林刚刚宣布从新加坡淡马锡和一家纽约投资公司融资最高62亿美元。
据悉,美林此次融资将通过发行可转换优先股的方式实现,而发行对象除了科威特投资局和瑞穗金融之外,还包括韩国投资公司以及TPG等美国机构。根据美林的声明,这些优先股将有9%的年利率,转换成普通股可享受17%的溢价率。但是,所有这些投资都是被动的,投资方不能谋求干涉美林的经营管理。
在去年第三季度,美林遭遇了公司93年历史上最大的季度亏损,达到22.4亿美元,主要受累于84亿美元的次贷相关资产冲减。
在昨天的一份声明中,美林新任CEO塞恩对这些投资方一一表示了感谢。对于科威特投资局的投资,塞恩的说法是,“希望与科威特投资局的合作能为美林在中东的发展创造更多机遇”。而对于瑞穗金融集团,塞恩表示,鉴于瑞穗在日本、中国以及泛太平洋地区的广泛业务基础,他期待美林与该行进行更多有益的合作。
美林的最新季报将在当地时间17日出台,业界普遍预计,该行去年第四季度的亏损额很可能超过前一季度的22.4亿美元,预计将达到32亿美元左右。纽约时报上周报道称,美林在四季度可能被迫冲减资产150亿美元,是先前预期的两倍。
据《路透社(Reuters)》1月16日刊登联合署名为乔纳塔·斯坦普尔和丹·威尔奇斯的文章称,花旗集团于周二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花旗2007年第四季度引次级抵押贷款业务而亏损98.3亿美元。受此影响,花旗于当日宣布,计划再筹资145亿美元,并将红利削减41%,同时还计划裁员4200人,以此来支持其资本结构。
此次筹资计划包括来自新加坡和科威特特政府等各投资人注入的125亿美元资金在内。花旗集团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其资本减值为181亿美元,并因此决定将红利削减41%。
但分析师此前预测认为,花旗应当面临更大减值,并称花旗未来之中可能更加艰巨。在周二纽约股票交易盘后交易中,花旗股价下跌2.18美元至26.88美元,跌幅为7.5%。
去年第四季度,花旗每股稀释亏损为1.99美元,大约是分析师预期的两倍之多,这一亏损主要源自次级抵押贷款业务以及信贷成本增加54.1亿美元等。花旗去年第四季度收入下跌70%至72.2亿美元,2007年全年净利润也下跌83%至36.2亿美元。标准普尔已经下调了花旗信贷评级。
另外,花旗已经宣布将其去年第四季度红利从此前的每股54美分削减至32美分,这样,其一年将可以节省44亿美元的成本。
此外,花旗决定裁员4200人,约占其总员工数量的1%,此举也可以节省3.37亿美元的成本。此前,花旗已于去年4月裁员1.7万人。
G 评价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和经济格局的影响。
国际金融秩序正在发生改变,这次的次贷危机也使国际金融秩序面临一次危机。
美国在次贷危机的时候和西方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这个措施现在看来没有多大的效果。
还有就是,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越来越势微了,我看到一个数据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的债券只有不到100亿美元了,因为这个机构也要靠收益存在,而它现在款贷不出去了,就没有收益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影响力越来越下降原因在于,一是它搞了一个臭名昭着的“华盛顿共识”,基本上就是美国的方案,很多国家实行了以后出现了很多问题。另外就是很多新兴市场手里有了很多的外汇,这些外汇很多通过地区性合作安排,不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了,也不求发达国家了,兄弟国家一联合都可以解决了。
七国集团现在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七国集团七国峰会,七加一包括俄罗斯的影响也越来越势微了,必须把发展中国家拉过去开一个所谓的联席会议才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还有经合组织(OECD)这样一个富人的俱乐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小。
这些都表明,国际金融环境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美国本身无法主导,同时把很多危险投向了国际市场,因为国际金融市场存在一个公共牧场,大家都把风险往里面转移,所以国际金融现在也越来越动荡。
(1)国际金融秩序剧变
美国因巨额赤字而加深对国际资金依赖,金融霸权的“底气”愈发不足。调整霸权方式,只是获取收益,不承担义务。
东亚等地区金融地位明显增强。东亚因贸易顺差或吸引投资积累约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石油输出国的石油美元。据IMF数据,在截至2007年的5年中,石油输出国累积顺差将达1.7万亿美元,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的平均顺差约占GDP的30%。
主权财富基金挑战私人股权基金。摩根史丹利估算,主权财富基金目前管理着约2.6万亿美元的资产,未来每年将增加4500亿美元,到2015年左右,全球的主权财富基金可能高达12万亿美元,足令对冲基金(目前管理1.7万亿美元)相形见拙。
IMF等国际机构的影响力下降。IMF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迅速降低:“华盛顿共识”使IMF迷失了方向;中印俄等新兴大国崛起使得国际经济格局与秩序加速调整,“七国集团”对全球经济的调节愈发力不从心。
(2)国际市场风险增大
全球流动性过剩。总体态势没有改变。美国次贷危机,只是信贷危机,至多不过是局部流动性不足。
金融资产泡沫日趋严重。香港、上海与孟买等亚洲股市也都持续大幅上扬。印度Sensex30种股价指数从2006年初不足1万点升至2007年底2万多点,韩国股市基准指数今年也上涨了40%以上,许多亚洲国家股市亦纷纷创出历史新高。
金融产品价格大幅震荡。金融产品价格大幅震荡。对欧元跌至其1999年问世以来的新低;对英镑和澳元跌至20多年以来的最低;对加元更是跌至加拿大政府1950年放弃固定汇率政策以来的最低点。
金价从上世纪90年代末252美元/盎司,一路飙升,2008年1月3日突破85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14日突破900美元/盎司。
1998年以来油价已上涨了近5倍,2006年7月逼近每桶80美元的峰值。2008年1月2日突破100美元/桶天价。
对冲基金最具危险。近年来,对冲基金发展迅猛,支配资金从1990年不足500亿美元剧增到目前的1.5—1.7万亿美元。缺乏透明度,缺乏监管。导致局部金融恐慌近年来时有发生。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9·11”后,美实施低利率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业发展。为吸引客户,一些机构推出“零首付”乃至“零文件”的极度宽松的贷款方式。由此,次级抵押贷款迅速扩大,发放额度从1994年的350亿美元激增到2005年6250亿美元,占美全部房贷比例从2001年的不足5%跃升到2006年的20%。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1/28/content_7511800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