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股评 » 高瓴资本股票持仓股价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高瓴资本股票持仓股价

发布时间: 2023-05-11 14:38:11

① 一夜蒸发200亿,腾讯、京东重仓的唯品会回港重寻“温柔乡”

作者 | 孙颖妮

编辑 | 李红梅

来源 | 风云资本界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这个夏天的热门综艺和电视剧似乎被“姐姐妹妹”们承包了。而承包“姐姐妹妹”们衣橱的,则是唯品会。


《浪姐》里姐姐们拆唯品会的快递,《三十而已》中主角的衣服是唯品会同款,《二十不惑》里刚毕业的大学生唯品会包裹收个不停。


唯品会对广告植入的热衷可谓由来已久,几年前,《欢乐颂》《都挺好》等几部大火的电视剧中,也频繁植入唯品会的广告。


对此,有网友戏称:“流水的明星,铁打的唯品会“,“唯品会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近日,这家被称为中国最热衷于做广告植入的电商平台似乎正在考虑回港二次上市。

有消息称,依靠“特卖”起家的唯品会目前正与财务顾问就可能在香港上市的计划进行初步磋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初步预计最快于今年内上市。对此消息,唯品会回复媒体称,暂时没有相关信息分享。


其实,除了长期热衷于做植入广告,唯品会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电商里为数不多的长期盈利选手。截至今年二季度,唯品会已经实现了连续31个季度盈利。

这一业绩在一众巨亏的电商里其实格外显眼。众所周知,互联网电商平台是一个很烧钱的项目,想要盈利可谓是难上加难。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京东,京东曾连续亏损了12年,直到2017年才开始实现盈利,而唯品会在成立四年后的2012年就开始盈利,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股价历经大喜大悲,腾讯前来“输血"


尽管唯品会已经连续31个季度盈利,然而其股价却在八年里跌宕起伏,一度经历了大喜大悲。

2012年3月,2008年成立的唯品会,创办不到四年就叩开了纽交所的大门。上市时发行价仅6.5美元/股,可是却没有逃脱破发的命运,当月月末,股价即跌至4.39美元/股,市值仅2.4亿美元。


不过,几个月后,唯品会的股价就开始一路上涨,并在三年后迎来了巅峰时刻。


2015年4月,唯品会股价创下了30.72美元/股的 历史 最高点,市值也一度达到约180亿美元。与上市初期的股价相比,累计涨幅达600%,一度被业界称为“电商第一妖股”。


然而,转折也发生在2015年。

唯品会201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唯品会的营收增速开始放缓,首次下滑到100%以下,同时活跃用户数增速也开始下降。二三季度营收更是加速下滑。同年11月13日,唯品会发布业绩预警,营收比预计年增长下降了10%,当天股价应声下跌,跌幅高达27%。

从那之后的三年里,唯品会股价便开始踏入跌跌不休的归途。

2017年年底,腾讯和京东宣布入股唯品会,腾讯投资6.1亿美元,持有唯品会 7%的股票,成为了其第二大股东。京东以2.59亿美元认购股票,算上此前已经持有的 2.5%,最后拥有唯品会5.5% 的股票。


然而,两大巨头的加持并没有缓解唯品会股价的下跌。

2018年,是唯品会股价的崩盘年,当年年底,在创立10年的关口,唯品会股价彻底跌入谷底,出现史上最低股价4.3美元/股,市值暴跌90%,蒸发了100亿美元,总市值不足30亿美元,距离2015年初的高光时刻,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彼时,横空出世的拼多多已经发展壮大,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巨头格局逐渐形成,唯品会被无情的甩出了电商第一梯队。

不过、腾讯、京东对唯品会的流量扶持在此后显现了巨大作用。


2018年3月,唯品会旗舰店在京东上线,同年4月,唯品会加入微信“九宫格”,这一操作给唯品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2019年唯品会第一季度年报显示,一季度公司的活跃用户、总订单都有了大幅增长。数据还显示,第一季度内微信小程序和京东向唯品会贡献了约25%的新客。


也是从2019年开始,唯品会的股价开始逐渐回升。2019年一年,唯品会股价涨幅达160%,并“打败”了电商黑马拼多多以及两大巨头阿里、京东,领跑中概股涨幅榜。


截至8月19日美股收盘,唯品会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68.74%,市值达到160亿美元。


然而19日晚上开始,暴跌又出现了。


8月19日晚上,唯品会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二季度公司各项数据持续稳健增长,其中净营收达241亿元,同比增长6.0%,GMV突破384亿元,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7%。


同时,财报中还宣布了公司CFO杨东皓将于今年11月离职的消息。


财报发布后,唯品会股价开启下跌模式,截至8月20日美股收盘,股价暴跌了19.45%,报收19.26美元/股,市值报收129.51亿美元,缩水30亿美元,也就是一夜市值没了200多亿人民币。市场上有声音认为,唯品会股价暴跌与其CFO杨东皓辞职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杨东皓在2011年加入唯品会并担任CFO一职,任职时间已经有9年,经历了唯品会上市、与京东腾讯联盟、收购杉杉集团等重要时刻。任职期间,杨东皓多次向外界传递唯品会的业务方向及业务重心相关信息。本文下面要讲的唯品会2017年提出打造以“电商、金融、物流”为支撑的“三驾马车”战略就是由杨东皓公布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8月14日,高瓴资本发布了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的美股持仓情况。报告显示,高瓴资本减持了持有的唯品会股份股票,合计156.77万股。


多元化转型失败,回归特卖战略


如今, 唯品会专注于特卖业务,但几年前它也曾有过野心、走过弯路。

此前,在品牌特卖业务逐渐进入瓶颈期后,唯品会一直试图使其战略多样化,加速扩张步伐。


公司的大举扩张开始于2017年。当年,唯品会提出了电商、金融、物流 “三驾马车”战略。

2017年5月,唯品会宣布重组物流业务,开始重金打造自营物流体系品骏快递,对标京东物流的意味明显。截至2018底,品骏快递在全国设有31个省公司,直营站点超4500个,快递员超3万人。

然而,自办物流却使唯品会背负起了沉重的物流成本,导致履约成本费用(用户下单到完成订单的全过程耗费成本)在总运营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高达50%左右。

沉重的成本严重拖累了唯品会的经营业绩,最终公司不得不开始剥离物流业务。去年11月,唯品会宣布与顺丰达成合作,并委托顺丰提供配送服务,终止了自身旗下品骏快递的所有快递业务,这也意味着唯品会自建物流体系战略彻底破产。


也是在2017年,唯品会紧跟阿里、京东步伐,宣布将拆分互联网金融业务,以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唯品会还获得了小贷、保理、保险代销、第三方支付等牌照。


可是,还没等到正式拆分,唯品会的金融业务就出现了各种问题。


从2019年开始,投诉平台上关于唯品会金融业务的拳头产品唯品花的投诉越来越多,还频频爆出了公司金融部门裁员的消息。在2019年“双十一”前夕,唯品金融的拳头产品唯品花甚至还出现了暂停使用的情况。

物流关停、金融业务受挫,唯品会的三驾马车中的两驾都出了问题。在仓促多元化转型失败后,唯品会不得不对外宣布:“回归特卖战略,做自己擅长的事”。


回头路并不好走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唯品会拉开了“重回特卖”反击战。


围绕这一战略,唯品会先后推出 “唯品快抢 ”、“最后疯抢 ”等折扣特卖频道,并将包邮门槛从288元降到了88元。2019年,唯品会斥巨资29亿元收购了杉杉商业集团,开拓线下奥特莱斯业务,全力开启线上线下特卖营运模式。


回归特卖的唯品会激情满满,可是这一回头路并不好走,目前的唯品会已经面临着紧张的市场竞争格局。


其实,特卖模式非常容易被对手借鉴,目前,淘宝、阿里、拼多多均已布局特卖业务,各种品类的品牌商品限时折扣等各式打折方式层出不穷。

例如,淘宝有限时折扣、天天特卖等频道,拼多多也设置了“限时秒杀”、“百亿补贴”等栏目,甚至推出与唯品会直接对标的“断码清仓”,京东也有“特价秒杀”、“品牌闪购”等多个栏目上线。

与此同时,如今越来越火的直播带货,其背后的逻辑其实也是品牌特卖。


这些都会一定程度上抢夺唯品会的用户和份额,对唯品会来说是较大的挑战。


而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唯品会也会面临较大的用户和收入增长压力。

事实上,唯品会一直存在自身活跃用户增长动力不足、用户增长过度依赖腾讯微信和京东流量扶持的质疑。

虽然京东和腾讯的流量扶持为唯品会带来了较多用户增长,但外援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若想要持续获得更多的用户,唯品会自身的造血功能必须要跟得上。

现在,放弃扩张路线的唯品会只剩电商业务一枝独秀,公司最强劲的增长动力也只剩特卖。

在资本市场,最怕的就是没有未来的想象力。面对越发竞争的市场格局,唯品会将如何继续突围,走出自己更为鲜明的差异化路线?若二次回港上市,唯品会将带着“特卖”业务怎样讲好一个盈利的故事?我们拭目以待。

② 高瓴资本重仓的百济神州闯A股,6年亏损124亿,曾遭机构做空

文 | 杨万里

又一家药企巨头拟回A股上市。

近日,百济神州公告称,预计将于2021年上半年在科创板上市。该公司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主要出于公司业务及战略发展的考量”。

如果百济神州成功登陆科创板,它将成为第一家同时在美股、港股和A股上市的本土药企。

百济神州在美股市场和港股市场表现较好,被资金追捧的原因是明星投资机构高瓴资本持股以及公司手握重磅自研产品。

然而,百济神州也被外界争议,主要是公司业绩持续亏损,6年间累计亏损约124.6亿元。业绩亏损背后又与高研发投入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9月,百济神州曾遭做空机构狙击。机构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曾质疑公司造假,一度引发股价暴跌。

时隔一年后,如今百济神州向A股IPO发起冲刺。按照以往规律,若上市大概率会被市场炒作。但没有基本面支撑,估值也难以被“故事”支撑。

回顾百济神州的上市历程,公司于2016年2月份以24美元价格在美股上市,目前在美股累计涨幅超10倍。2018年8月,百济神州又以108港元价格在港股上市,目前在港股累计涨幅超50%。

百济神州被资金追捧的第一个原因是高瓴资本为公司股东。高瓴资本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大部分被重仓的个股皆受投资者追捧。

高瓴资本三季度美股持仓数据显示,百济神州位列其第二大重仓股。实际上,高瓴资本一直重金押注百济神州,从2015年至今,连续8次不断投资该公司。今年7月份,百济神州定增1.46亿股票,募集资金20.8亿美元,高瓴资本就认购了不低于10亿美元。

百济神州被资金追捧的第二个原因是公司手握重磅自研产品。

目前,百济神州已有两款产品实现商业化,分别为PD-1药物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和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

百泽安于去年年底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今年4月,经国家药监局的批准,该产品适应症扩展到尿路上皮癌(比如膀胱癌)。

三季度财报显示,百泽安在华产品收入为4994万美元,去年同期收入为零。这意味着,百泽安开始给公司带来收入。

另一款产品百悦泽于去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有 财经 媒体分析称,它是 历史 上第一个完全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得到美国FDA批准的抗癌新药。

三季度财报显示,百悦泽在华和在美的产品收入为1566万美元,去年同期收入为零。同样,百悦泽也开始给公司带来收入。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百济神州的研发能力确实强,百悦泽(泽布替尼)虽然销售额并不高,但却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中国抗癌药,这也是支撑近两年它股价大涨的重要原因。

百济神州虽然是资本市场的明星公司,也一直被投资者争议。外界聚焦点在于该公司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美股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百济神州归母净利润亏损11.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7亿元),同比增加约100.45%。

百济神州对此表示,主要系临床试验费用和研发费用的显着上涨。今年前三季度,百济神州的研发投入高达9.3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5亿元),超过A股药企龙头恒瑞医药逾20亿元。

一般而言,创新药企都以研发导向为主,“烧钱”是一大特征,百济神州正是符合。

在2014-2019年期间,百济神州研发投入分别为 2186万美元、5825万美元、9803万美元、2.69亿美元、6.79亿美元和9.273亿美元,6年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为20.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4.4亿元)。

高研发投入导致公司持续亏损。

在2014-2019年期间,百济神州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828万美元、5710万美元、1.192亿美元、9311万美元、6.738亿美元和9.486亿美元。合计看,百济神州6年累计亏损约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4.6亿元)。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部分投资者更看重市场估值差异所带来的收益,而并非业绩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即使百济神州处于亏损状态,投资者仍然会追捧。

我们关注到,在2019年9月5日(美东时间),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对百济神州发布做空报告,直指百济神州涉嫌伪造近60%的销售额并捏造了超过1.54亿美元的收入。

做空报告发布当日,百济神州在美股大跌6.78%,市值蒸发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3亿元)。

到了9月6日下午,百济神州回应称,该报告的指控“失实、毫无依据且具误导性”。但是,当日百济神州股价再次下跌7.95%。

作为明星药企,如果百济神州成功回A股上市,可能会被资金炒作。但投资者也得警惕“过山车”行情。此前,回A的明星药企康希诺和君实生物已上演类似一幕。

康希诺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涨至477元,总市值一度突破1100亿元。之后,在一个月时间里,其股价最低跌至249.23元,跌幅高达47.7%。截至周三收盘,康希诺股价为378元,依然未超过前期高点。

君实生物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涨至220.4元,总市值一度突破1900亿元。然而,由于业绩持续亏损以及被自媒体公开质疑,其股价已跌破70元,总市值不到600亿元。

股价最终由基本面决定。市场现在之所以追捧百济神州,是对公司未来看好。如果业绩不能落地,再好的“故事”也难以支撑公司的估值。

百济神州能否成功过会以及后市表现如何,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③ 从高瓴资本持仓变化,来看2021的投资方向

美国时间,2月13日。


华人最着名的基金,高瓴资本向SEC提交了截至2020年Q4(第四季度)末的持仓报告。


由于变化非常大,我决定插播到大年初三的文章里。


给大家讲讲,中国的股神--张磊,他的公司的投资方向。


也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1

高瓴资本介绍


可能,很多小伙伴不熟悉高领资本,我简单介绍一下。


高领资本,是由张磊2005年创立。


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


去年很火的一本投资书《价值》,就是高瓴的张磊写的。


总结一下,他Q4持仓的变化:


该基金的有一定程度的减仓。


整体持仓规模从Q3的132亿美元,降低到了Q4的125亿美元。


从持仓中,总共增持了9只股票、减持了15只股票。


新进了19只股票,清仓了13只股票。


2

前10大持仓股



从持仓来看,高瓴继续看好拼多多。


由于股价大涨,拼多多已经成为高瓴第一大重仓股。


和百济神州,一起成为唯二两个持仓比例超10%的股票。


从整个持仓能看出,


高瓴的投资基本就是布局两个领域:


互联网+生物医药。


并且互联网,是以中概股为主。


从数量来看,高瓴一共持有95家公司的股票。


其中中概股,占30%


从市值上看,中概股占比超60%。


3

清仓和减持的



看看这个部分里,有没有大家重仓的部分。



减仓和清仓动作最大的五只股票。


1)ZOOM


这是一家美国做线上办公的互联网公司。


大家可以简单理解,我们用的腾讯会议就是模(chao)仿(xi)他的。


这家公司,我第一次看到他出现在高瓴的持仓中,应该是2019年的Q4。


当时股价就70-80块钱。。。我准备买的,没跟上。


后来就一路上涨,我一直不敢买。到150的时候,我还犹豫了一下。


最终一路涨了450块。。。我肠子都会悔青了。。。


这家公司,由于受到美国疫情的影响,业绩暴增。


一年股价翻了4-5倍。


此次被减持,我个人猜测可能是高瓴觉得价格虚高了。


要回归理性。


我们昨天讲的,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还记得吗?


任何低估或者高估的股票,最终都会回归理性值,回归这个企业的基本面。


2)阿里巴巴


高瓴是完全不看好阿里在未来电商的竞争优势啊。。。


我们回看,他第一大持仓是拼多多,第三大是京东。


说明是非常看好中国电商行业的。


但他不看好阿里,是因为PDD不在不断蚕食阿里的电商份额。


2020Q4财报一发,阿里份额又下降了,PDD又涨了。


马爸爸现在太难了,大家都懂的。。。马已经服。


但是作为,阿里老员工的我。


在阿里的态度上,我是看好阿里的。


我看了阿里Q4的财报,电商份额在下降是确实。


但我看到的最大的亮点是,阿里云的爆发式增长。


阿里云单季度营收首次破百亿,成立10几年首次实现盈利。


电商,说实话,是辛苦钱。金融这块被监管。


那阿里未来最大的想象空间,就在于云计算。


阿里云现在在国内是绝对的老大,其他所有厂商加起来,才和他的份额差不多。


这是我持续持有阿里巴巴的理由。


要知道,微软现在的市值,有一大半都是云业务支撑起来的。


不过,在蚂蚁事件后,我也减仓了阿里巴巴。


从第一大重仓股,已经降低到第5位了。


我目前,第一大重仓股是B站。(港美股里)



爱奇艺基本没怎么动,另外两只就不详细分析了。


4

增持部分



从数据可以看到,


其实拼多多仓位占比排到第一,并不是由于主动加仓导致的。


高瓴只主动加仓了拼多多0.23%。


更多的是由于拼多多的市值大涨,导致的占比提升。


第2和第4的公司,都是属于生物医药的。


Doordash,是美国的美团外卖。。。


从行业布局依然是没变,互联网+医药。


5

大资本的一致性


如果说,一家基金减持或者增持代表个人观点。


那几家大基金都有同一动作时,我们就可以好好参考了。


你以为,国外的机构就不抱团了吗?


1)先说减仓


除了高瓴减持了阿里巴巴。


景林资本同时也减持了阿里巴巴。


2)再说加仓


高瓴现在的持仓里,拼多多已经成为第一大权重股了。


景林资本,同时也大幅度增持了拼多多。


除此之外,强少经常推荐的书《原则》的作者,达·里奥,


他的桥水基金也大幅度加仓了拼多多,持仓142W股,


进入了十大持仓。


其中桥水Q4,加仓了PDD32.7W股,加仓比例29.89%。



强少是不是也要考虑,加仓一些拼多多了。


我告诉你们,我拼多多是90块钱卖的,然后把卖掉后的全部资金,


在45块左右,分批买入了B站。


6

抄作业的好处


高瓴在选股这块是超级厉害的。我也跟着他抄到了两次作业。


1)PDD


在2019年Q4的持仓报告公布时,大概是2020年2月份公布的。


我发现高瓴大幅度买入拼多多,当时疫情被封在家。


作为一个4-5线城市,我发现身边好多亲戚在用拼多多。


我于是就跟着一起买了PDD。


当时价格31块。。。上周五的价格是196块。。。


不过强少太菜了。。。没拿住,上面说了,在90块钱的时候全部卖掉了。。。


这就是抄作业没抄好。


人家高瓴还在加仓呢。


哈哈哈,不过也还好,换了B站也涨了很多。


2)阿里巴巴


高瓴在2020年Q2,大幅度加仓了阿里巴巴。


是当季度最大的增持。


结果那半年时间,阿里股价涨了50%。


那波肉,我吃到了。当时阿里是我的第一大重仓股。


大家可以回看下我在6月份发的一篇文章,


当时我认为阿里比腾讯更具投资价值。


有好作业,但是我没抄到的。。


3)ZOOM


这个是我肠子悔青系列一。。。



可惜没买。


4)富途控股


2020年Q3,高瓴资本首次买入富途控股。


富途从Q3的27块,涨到现在145块。其中最高点204块。。。


这个作业也没抄到。


肠子悔青系列二。


7

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又要说那句话了:


你永远无法赚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即使大佬给作业给你抄了,


但是由于你对那些公司研究不够,也不敢贸然出手。


错过这些机会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赚到那些钱就是靠运气。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知识,而不是天天到处抄作业。


大佬也有犯错的时候。


比如高瓴去年最近最大的错误,就是在2019年年底,他清仓了特斯拉。


基本错过了整个新能源的爆发。


2020Q3,他建仓了中国的新能源三傻:蔚来、理想、小鹏。


Q4,又清仓了。


这次他会对吗?


拭目以待。


我们要带着自己的思维,来看待。


尽信书不如无书!


8

总结


还有人问我,买股票一直抄作业可以吗?


不可以!


因为基金持仓,每个季度只公布一次。并且一般公布的时候,都是有1个月的延迟了。


你拿到的都是滞后信息。


同理,靠内幕炒股的一样。


你能听到的“内幕”消息,都是超过20手的消息了。。。


早已经没什么时效性了。


要想赚钱,老老实实的学知识。


做基本面分析,长期价值投资。


最后,再记住一句话,散户最好不要炒股。


买基金是最好的方式。

④ 高瓴资本已清仓蔚来股票

中国网汽车2月简察17日讯据高瓴资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文件显示,高瓴资本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不再持有蔚来汽车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高瓴资本一直都是蔚来汽车的主要投资方,高瓴资本曾于2015年在蔚来汽车A轮融资中领头1亿美元,并在C轮及C+继续跟投。至2018年9月12蔚来上市时,高瓴资本持股比例为7.5%,是蔚来汽车第三大股东。

蔚来ES6

高瓴资本在2019年第二季度曾增持蔚来汽车股份至4193.8286万股,彼时股价一度跌至每股1.19美。直至2019年年底发布第三季度财高于市场预期后,蔚来股价开始反弹轿毁,但高闭咐备瓴第三季度却减持蔚来汽车股份至1336.8900万股,减持幅度达68.12%。至2019年12月31日,高瓴则已经全部清空了蔚来股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分道扬镳!高瓴资本清仓蔚来汽车 夹缝之间求生存

情人节刚刚结束,蔚来汽车便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投资方:高瓴资本。

北京时间2月15日凌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了高瓴资本2019年第四季度的最新持仓报告。数据显示,高瓴资本共计持有股份市值达8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1亿元),较第三季度的72.7亿美元增长超10%。

除此以外,营收的增长源于新车销量的增加,为了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提升销量,蔚来计划2020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约200家线下门店(现有55家NIOSpace和22个NIOHouse)。蔚来现有的线下渠道主要分为NIOSpace和NIOHouse,目前看来蔚来更加倾向拓展NIOSpace,每座NIOSpace的建设成本约100万元,加上租金及人工成本,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当然不仅仅是新车的研发和渠道拓展需要用钱,在完善充电服务和保证团队规模上也少不了资金的投入。2亿美金对于李斌而言只能够解燃眉之急,要想让蔚来良性发展,还得尽快把车卖出去,回流资金,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如何查询高瓴资本持仓情况

不少投资者咨询怎么跟踪高瓴资本的A股持仓,其中重要一个方法就是通过查看年报和季报的十大股东的披露。随着国内A股上市公司 年报和一季报披露进入到尾声,高瓴资本有一些公司的持仓有变化,我总结一下,仅供投资者参考。

高瓴资本还是坚持 长期结构化价值投资的理念不变,除了一级市场投的药名康德进入退出期,其他都是选择优秀商业模式和优秀管理层的公司,长期坚持持有,坚持做时间的朋友。

⑦ 半年惨跌67%!高瓴曾相中的凯利泰为什么不行了

我觉得这个个局,高瓴本来应该是想通过增发后获得公司控股权,其目的没有达到,所以打压股价,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股票,以达到控股目的,经过惨烈洗盘后,相信这支票会有长牛的出现,我在12。28买入,13.08卖出,做了一次反弹,判断应该会破11元,同时做出高瓴会打压吸筹的举动,后续再有杀跌,会再次抄底,持有至长牛开始。希望这个想法和计划是正确的,目前我持有甘李药业,基本也是如此超作的,希望与大家分享。

去年中旬,凯利泰的估值还有70多倍,从过去几年的业绩增长和所处的骨科赛道上来看,凯利泰算得上是一只潜力巨大的成长股。

到现在为止,凯利泰的估值又回到了20多倍,这应该算是一个正常的估值。它的股价在去年初启动之前,也就差不多这个价位,2019年,公司已经计提过一次商誉。大家以为利空出尽,可以进了,没想到,今年又计提3.85亿,对于净利润只有3亿左右的企业来说,扣了三个多亿,等于不赚钱。

所以,成长股就是这么不确定。彼得林奇建议,投资成长股,最好选五到六只股票,分散投资,只要一只真正成长起来,其余几只全部亏成零,你到最后还是赚钱的。

凯利泰的基本面我就不分析了,这些大家一眼就能看到。我来说说它的优缺点,这是一家优点和缺点都十分突出的企业。

凯利泰所处的赛道非常优秀。医疗器械行业,以前国内市场一直由国外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占据,我国这些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每年医疗器械的增量保持在15%以上。

我们的医疗器械行业的主要逻辑,是取代进口产品。国产的医疗器械有价格和渠道优势。

另外,凯利泰的椎体成形微创也是非常好的商业模式。这两项业务分别占比17%和42%,两者毛利率都在80%以上,超过部分白酒企业。

从成长性的角度来看,凯利泰确实是行业中的好公司。

但是,凯利泰从2014年开始,开启收购模式,产生了大量商誉。

所谓的商誉,假设一家骨科医院,市场估值1千万,在实际的收购过程中,公司出了1200万收购这家医院,那么这多出来的200万就是商誉。

商誉只能在利润里面计提,优秀的企业,比如上海医药,每年收购每年计提,非常有计划。但是小公司,由于资金和规划等等原因,往往在公司不景气的时候,一次性计提。这就导致公司股价惨上加惨。

公司不景气,股价往往会下跌,这时候再来一次大的计提,能跑的资金都会跑,股价会更惨。

凯利泰业绩预告,预计去年亏损1.8亿到1亿之间,我们按最低的算,计提3.85亿,去年前三季度利润1.9亿,说明四季度还有2000万至1亿的利润,全年利还有2亿多 。

同时,集采也对凯利泰影响极大。很多企业受集采影响不是太大,但是大家受集采情绪影响最大,只要产品在集采中,往往不考虑实际影响,一概杀跌。

可以参考去年信立泰受集采影响,股价一度从30多块跌破18元,短时间又站稳30多块。

高瓴资本一共持有凯利泰2.44%的股份,按市值150亿的时候进入,总共才买了近4亿元。对于这么大体量的投资公司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高瓴去年仅在宁德时代和隆基身上赚的钱,就超过150亿。

再说,高瓴的投资从来不看短期收益,张磊投资京东的时候,京东几乎快运营不下去了,当初2亿多美元的投资,经过这么多年,已经变成130多亿美元市值。

如果说凯利泰不行了,我觉得为 时尚 早。投资需要逆向思维,同时不要被眼前的事物迷惑。

狮子捕猎的时候,眼前有很多蝇蚊骚扰它,而它的眼里从来只有猎物。

我非常幸运的关注了这只票。其实它现在处于价值回归阶段,跌一跌,洗一洗更 健康 。关注,也许会是牛股。

就是股神在大势面前也得退让,记住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

凯利泰主营业务属于骨科行业的骨柱细分市场,核心业务椎体成形微创手术。主要原因是骨科利润下降,以前卖好几万的产品,现在只能卖几百元,股价不跌才怪了

⑧ 高瓴资本Q4持仓:拼多多升至第一大重仓

财联社(上海,编辑 史正丞)讯, 当地时间周五,知名私募高瓴资本向美国SEC提交了截至四季度末的美股持仓情况(13F表)。由于显着减持多只重仓股,该基金持仓规模从Q3的132.02亿美元小幅下降至125.78亿美元。

根据13F数据平台Whalewisdom统计,在高瓴Q4持仓中,总共增持9个标的、减持15个标的、新进19个标的、清仓13个标的。

从前十大持仓股变化来看,高瓴在Q4季度大幅减持Zoom视讯和优步,同时清仓了所持有的404万股阿里ADR。拼多多虽然仅获得高瓴增持2.3万股(季度末总持仓1023万股),但由于公司股价本身的优异表现上升至基金第一大重仓的位置,前一季度拼多多仓位占基金总市值比重仅为5.73%。

高瓴本季度的加仓主要集中在新建仓股票中,Q3季度前五十大持仓股中本季度增持的仅有拼多多、Salesforce和小市值生物医药企业Forma therapeutics。在主要新建仓的企业中除了刚上市的美国外卖龙头DoorDash和中概股一起教育,其余的两家均为高瓴一向偏爱的生物制药企业。

此外,高瓴还在本季度新建仓苹果公司30万股、逸仙电商200万股,增持绿山咖啡74.8万股、华住酒店42.8万股。

在减持方面,除了阿里巴巴以外,高瓴还清仓了遗传性心脏病治疗企业MyoKardia、蔚来 汽车 、理想 汽车 、小鹏 汽车 、欢聚时代、诺瓦瓦克斯医药等公司。

⑨ 如何查询高瓴资本的持仓情况

在我们想要知道高瓴资本的持仓情况之前,清楚的知道高瓴资本是一个什么意思,对接下来的操作就有很好的帮助,首先高瓴资本一般是专注于长期结构性的价值资本投资的公司,目前来看,已经发展成为亚洲地区的资产管理模式,最大的基金投资之一,高瓴资本一般是一家全球性机构,目光长远,现在的项目包括大学捐赠基金,养老资金,主权财富资金等等一系列项目。
高瓴资本从创立到现在就已经做好了长远的打算,从目前来看,已经在消费和零售科技生命健康金融领域,已经投资了一大笔的企业,而且还和很多大型的公司进行了长期的战略合作,这里就包括网络,京东,美的格力美团等等一系列的大众领先平台,对于高瓴资本的持仓情况是有相应的查看标准,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