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黄山旅游的原始股价是多少
原始股价格应该都是1元左右。网上查询不到。如果有内部人士就可以知道。发行价个可以查询:
黄山旅游:1997-05-06 发行4000万股,发行价6.02元,现价:14.93元,复权价:39.90元;
同仁堂:1997-06-25 发行5000万股,发行价7.08元,现价:17.14元,复权价:69.04元;
Ⅱ 同仁堂股票
同仁堂是一只非常独特的股票,与A股指数完全不同步,它在市场急剧下跌的年份没有下跌,在市场飙升的好市场中也没有上涨。究其原因,可能与其最大的力量—安邦以及金风科技有关,安邦也是一个重仓,两支股票的走势是相似的。
1.同仁堂作为中国最着名的中药品牌,既是一个经济实体,又是一个文化载体。“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济实体+文化载体”的双重功能不断强化同仁堂的品牌价值。
2.同仁堂股价每反弹一次,都是在20个月均线的压制下结束下跌,而60个月均线也开始转向。同仁堂股价真的是不走寻常之路。对于医药行业,尤其是中药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前几年国家出台的医疗保险目录调整、“4+7”集中采购、医疗保险成本控制等一系列政策,加快了医药行业调整的步伐。
拓展资料
1.同仁堂拥有最具价值的品牌和最丰富的品种资源两大优势,同时,品牌和品种将是公司保持持续稳定经营的重要基础。公司拥有800多个药品产品法规,400多个常年产品法规,包括近200个独家和品类独家(独家配方、自主定价)品种,产品群优势十分明显。此外,凭借业内最具价值的中药品牌的优势,该公司的非独家品种往往具有较高的溢价。公司丰富的品种资源将是宝贵的资产,无论是现有二三线产品的潜在推广还是传统品种的二次开发,而品牌优势可以确保新产品获得更强的定价优势,提高盈利能力。
2.股市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多去了解一下自己想投的这个股的一些相关信息,多看看和股票有关的书籍,这样对我们还是很有帮助的,至少心里有底,更有保障。买股票也是一个技术活,我们要保持好心态。
Ⅲ 同仁堂股票分析
同仁堂(600085)整合方能凸现品牌价值
1.事件
近日,公司控股的香港创业板上市子公司同仁堂科技(8069.hk)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8日收盘于8.11元港币,股价不及去年同期的50%,创出五年来的新低。中期业绩平淡和全球股市低迷打击了中小投资者持股的信心,对控股股东A股同仁堂的发展战略也势必有所影响。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母子公司中期业绩平淡。
如附图所示,同仁堂股份母公司和同仁堂科技子公司分季度收入和EBIT指标2008年中期仍呈现同向的变动趋势。就销售收入而言,子公司经历了赶超母公司的过程,目前母公司又呈现再度领先的状况。第二季度母公司的EBIT已明显高于子公司。交替领先现象的背后和国内药品营销环境的起落密切相关,目前子公司拳头品种相对贡献较大,而母公司治疗型品种较多。预测母公司更受益于社区医疗和农村基础医疗网络的恢复性建设。
整合方能凸显品牌价值。
目前同仁堂A股和同仁堂科技的市盈率分别为29倍和9.4倍,200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9%和13.38%,市值目前分别为68亿元和15.9亿港币。同仁堂母公司和科技子公司共享国药第一品牌,在管理、技术、营销等诸多环节也多有交叉,估值的差异反映了国内投资者对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高度认可。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增加投资者财产性收入的时代背景下,同仁堂需要在资本运作和管理增效上采用积极手段,释放公司的产业潜能。股市低迷也会给产业投资者带来整合同仁堂系公司的时间之窗和低成本筹码,有利于提升A股的公司价值。
上实医药整合方案值得借鉴。
同仁堂科技与上实医药均与2000年前后登陆香港创业板,香港市场估值水平低是上实集团私有化上实医药的主要原因。上实集团2003年5月提出的私有化方案每股作价2.15港币,较市价溢价20.79%。该时点p/b为1.6倍,p/e为15.25倍,总市值约为13.33亿,其中上实控股持有65.96%。2000年后全球股市的大调整使其交易价格私有化前徘徊在10-13倍左右,不利于上实控股打造医药行业资本平台的构想,最终弃守港股的平台。我们认为同仁堂品牌下资产的完整性对于集团费用管理和同仁堂品牌的国际化都十分重要,A股、H股估值的趋同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整合目标的早日实现。
3.投资建议
维持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银河证券预测同仁堂2008年-2010年收入分别为28.5亿元,31.6亿元和3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2.73亿元和3.14亿元,约合每股收益分别为0.43元和0.52元和0.58元。公司目前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8.9%,和其品牌价值和医药市场增长潜力极不相称,我们认为其潜在的净资产收益率应在17%以上,给予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Ⅳ 中药龙头股票有哪些
1、云南白药000538:中药龙头股。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27.4亿元,同比增长10.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16亿元,同比增长31.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99亿元,同比增长26.63%。
2013年公司在整合文山公司、丽江公司、武定种源公司、中药饮片分公司基础下,成立中药资源事业部,形成从种源培育、道地药材采购、加工、以及下游保健品的完整产业链。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多是云南当地特色药品,在三七、重楼、虫草等重要中药资源上具有技术优势。下游保健品包括高原维能口服液、千草美姿减肥产品、千草堂系列等多种中药饮片。
2月28日消息,云南白药最新报价90.28元,3日内股价下跌0.38%;今年来涨幅下跌-14.58%,市盈率为20.9。
2、同仁堂600085:中药龙头股。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4.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2亿元,同比增长9.49%。
公司以生产、销售传统中成药为主业,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核心产品包括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等。
同仁堂(600085)10日内股价上涨5.15%,最新报45.43元/股,涨1.32%,今年来涨幅下跌-10.35%。
3、片仔癀600436:中药龙头股。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5.11亿元,同比增长13.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2亿元,同比增长2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89亿元,同比增长17.31%。
4、白云山600332:中药龙头股。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16.7亿元,同比增长-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5亿元,同比增长-8.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28亿元,同比增长-4.32%。
Ⅳ 二股东割肉减持,大私募巧妙接盘,同仁堂创半年新低背后
富凯摘要 : 同仁堂年内股价表现背离医药板块,混改迟迟不能落地,冯柳是不是也失望离场了?
作者|天鹅
300亿市值,股价迟迟未能回归至两年前的水平,同仁堂更在近四个月开启诡异下跌,创下了近半年来的新低。
这背后,险资资金、私募基金接棒操作,更有着身份神秘的机构专用席位配合。
2019年以来,价值成长股大放异彩,诸多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均刷新了上一轮牛市的股价高点,成为新一代的蓝筹白马。但同仁堂如上图所示,近五年来的股价高点在2015年和2018年年中,虽然市盈率达到36倍,但股价涨速可谓相当低迷。
更诡异的是,自今年8月11日开始阴跌,跌幅近18%。
虽然前期涨幅过大的医药板块进行集体调整,但同仁堂却不在此列。截至12月4日收盘,同仁堂年内股价涨幅却是-10.3%。
兴业证券分析师徐佳熹指出,同仁堂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公司产品多为心脑血管、慢病及补养类产品,在疫情期间受到医院停诊、线下门店客流减少以及顾客购买意愿下滑,因此销售收入下滑。上述报告正是发布于阴跌期间(8月30日),这位分析师更给出“审慎增持”的投资建议。
同仁堂股价开始阴跌之时,有一个重要催化剂:核心机构股东大家人寿的减持。
今年8月4日和8月6日,大家人寿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A股流通股4170万股和2687.4万股,累计减持6857.4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5.00%。
上述两笔大宗减持后,大家人寿的持股比例从14.99%减少至9.99%。
12月2日-3日,大家人寿掀起“年关减持”,连续两个交易日通过大宗交易进行减持,累计减持公司A股流通股6843.2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4.99%,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从9.99%减少至4.99%。
上述大宗交易的均价,均出现了折价。大家人寿的前身安邦保险,于2015年四季度开始进入同仁堂,当时股价在40元上下,五年之后这场交易可谓割肉走人。
最为微妙的是,大家人寿大宗减持的买方,更引爆了市场。
11月末,千亿级私募高毅资产站上风口浪尖,矛头直指基金经理冯柳的操作争议,正涉及8月份的同仁堂。
这场操作非常巧妙。
上文曾指出,大家人寿在8月份的大宗减持比例,占到公司占本公司总股本的5.00%。
5.00%正是A股的举牌线。神奇的是,冯柳接下来这5%的筹码,但没有越过举牌线。
你们看懂了吗?
高毅面对质疑解释称,某头部居间券商告知卖出方要求至少卖出5%的比例。由于高毅内部执行对举牌线的严格风控限制,为确保期间持仓比例始终不超过5%,冯柳在通过大宗交易逐笔买入的同时,以集中竞价方式卖出少部分不受锁定期限制的非特定股份,最终完成了建仓过程。
如此让人看不懂的巧妙操作,让冯柳“有零有整”持有5000万股同仁堂,瞬间位列第四大股东行列。
这笔接盘使出了冯柳13.5亿元的弹药,可见这位私募大佬操作的犀利。
由于四季度的操作细节未到披露时点。但根据冯柳过往操作,很多持仓股票都是前一个季度突击买进十大股东,下一个季度消失。
但近四个月,同仁堂连续出现阴跌,冯柳做了何种操作,要留到明年年报披露时,才能知晓。
截至9月30日,同仁堂账面上有83.25亿元的货币基金。如此高规模的货币资产,但作为上市公司给股东的回馈,却十分“廉价”:A 股每股现金红利0.26 元(2019年度权益分派)。
再看一个数字:今年前三季度,同仁堂的净利润为7.15亿。
更有投资者犀利地问到:公司市值远远落后于片仔癀、云南白药,请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同仁堂这个金字招牌,加大机构投资者沟通和市值管理,蓝筹牛市里面同仁堂表现严重落后,是否反应了公司这几年公司治理和经营能力比较差呢?
要知道,片仔癀和云南白药均已是千亿元市值的公司,而同仁堂还停留在三百亿的水平。
对于同仁堂来说,作重要的是市场化机制的治理,这样才可以提高上市公司业务质量,比如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混改。
对此,同仁堂不久前回复投资者:对于国企改革的问题,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同仁堂集团并未批准本公司混改。
内部治理的迟缓,也许是股价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
富凯 财经 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Ⅵ 同仁堂市值缩水160多亿 “蜂蜜门”后的代工模式
12月15日,同仁堂(600085.SH)蜂蜜生产商被报违规使用“过期蜂蜜”、“更改生产日期标签”,受此事件影响,12月17日,同仁堂开盘股价大跌4.3%,截至2018年12月21日,其收盘价为26.83元,从12月17日〜21日,市值蒸发约40亿元。
市值缩水背后
成立于1996年的同仁堂,主要生产蜜丸、硬胶囊、口服液等剂型,目前,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是支撑公司发展的两大业务板块。
2018年1〜9月,虽然同仁堂的业绩在行业中名列前茅,不过,相比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其每股收益以0.62元分别低于云南白药的2.62元和东阿阿胶的1.97元(如表1,图)。
如果从公司股价最高点的2018年5月28日43.44元算起,今年仅7个月时间里,同仁堂的市值已经蒸发160多亿元。
此外,2018年1〜9月,同仁堂的存货高达64.51亿元,同比增长10.54%,高于同行其他企业;同时,其存货周转率为0.88次,而制药行业的正常平均值为2.39次,由此可见,同仁堂的存货运营效率偏弱(如表2)。
业绩亏损与“蜂蜜门”
在同仁堂发布的产品涉嫌违规说明公告中,《投资者报》研究员发现,北京同仁堂蜂业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蜂业”)是北京同仁堂的子公司,持股比例达51.29%,主营加工蜜蜂、蜂王浆、蜂花粉、蜂蜡等药用辅料。企查查信息显示,除同仁堂持股以外,剩余48.71%的股份由张阔海个人所持,张建勋为法人代表。
同时,2018年1〜9月,同仁堂蜂业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为-87.3万元,这似乎成为了仿液圆“过期蜂蜜”、“更改生产日期标签”事件发生的催化剂。坦率地讲,过期蜂蜜的出现让公众对同仁堂所备塌售的蜂蜜系列产品的定价也产生了怀疑,《投资者报》在天猫的北京同仁堂 健康 旗舰店上查到,其普通蜂蜜在85元〜98元/800g不等,阿胶蜂蜜膏为65元/500g,蜂胶胶囊为528元/67.5g,蜂王浆冻干粉为398元/60g;而同为生产蜂蜜系列产品的汪氏蜜蜂园公司,其蜂王浆冻干粉为105元/30g,蜂胶胶囊最高价格为289元/60g;东阿阿胶的阿胶蜂蜜膏为110元/1100g。由此可见,偏贵的产品价格叠加信任危机,这似乎成为同仁堂在未来一段时间埋拆里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此外,《投资者报》研究还发现,同仁堂的代工模式也可能是导致蜂蜜产品质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代工模式成隐忧?
上文提到,违规使用过期蜂蜜的盐城金蜂是属于同仁堂蜂蜜产品的受托加工公司。很显然,代工加工是同仁堂部分产品的生产模式,而对代工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对任何一家企业都至关重要。《投资者报》在企查查中发现,与同仁堂蜂业性质相同的子公司共约10家,分别涉及中药材加工、人参、醋业、本草药业等,包括北京同仁堂(安国)中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同仁堂天然药物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吉林人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同仁堂内蒙古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等,但是否每家子公司是否都采用代工模式,目前还无法确定。
关于产品方面,在同仁堂公布的2017年财报中显示,其拥有的药品品规有800多个,常年生产的品种超过400种,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产品分为心脑血管类和补益类,这些产品主要靠经销商销往市场,部分通过自有零售药店和线上售卖。根据《新京报》报道,目前在北京同仁堂的部分门店中,还有不少受同仁堂委托,实际由其他厂家生产的“贴牌”产品。为此,希望消费者以后买到的每一个产品都不要步“蜂蜜事件”后尘。
一家百年老店,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品质和信赖支撑了饱经风霜的同仁堂走到今天。虽然,“蜂蜜事件”让同仁堂陷入公众的信任危机,但也给这家企业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好机会。在当下消费日益升级的大趋势下,赢得质量就是赢得消费者的心,百年老店的品牌亦是如此。(思维 财经 出品)■
Ⅶ 中药板块龙头股票有哪些
你好,同仁堂(600085):龙头股。
1、2020年年报显示,同仁堂净利润10.31亿元,同比增长4.67%。中药行业金字招牌:中药是中药宝库中的瑰宝,北京同仁堂是中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历经三个世纪的历史沧桑,以一流的产品质量和卓越的信誉,“同仁堂”金字招牌驰名中外。
2、老字号“同仁堂”已成为中国中医药的象征,中国民族工业的象征。作为中国驰名商标,“同仁堂”商标已在马德里协定和巴黎公约国家注册,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 “同仁堂”商标作为无形资产,价值不可估量。这个中国老字号已成为其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
拓展资料:
1、首先,在我们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喜欢买满仓。我们认为这很简单。一旦股价上涨,我们就会赚更多的钱。事实上,它把自己置于非常被动的位置。由于市场瞬息万变,预期与现实往往相差甚远,欢迎股价大幅上涨。相反,你不得不担心和后悔,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在低点购买摊薄成本的机会。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先买一半的仓位,然后根据股票走势和各方面的情况再买,或者不做。这样,你就会有足够的空间给自己,让你在股价下跌时不会手足无措。
2、只买上涨轨道的股票,不买下跌轨道的股票。如果股票一直在上涨的轨道上,那就永远持有,永远不要卖出。在上涨轨道下缘买入股票,然后持有,当上涨轨道出现明显变化时卖出。如果情况复杂,看不清楚,不要进去。拿起软柿子捏一捏。炒股也是如此。不要一次把所有的钱都买进同一只股票。即使你非常看好它,后来证明你是对的,也不要一次购买。总是有可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或有更好的机会购买。
3、如果误买下行通道的股票,尽快卖出,以免扩大损失。如果没有损失,退出并等待。根本不要看那些不是上升通道的股票。无论他们的未来如何,都不要陪主力军建阵地。没时间陪他们。赢时加位置,输时减码。如果你不想死得快,想赚得快,这是唯一的方法。不要相信性能。它只代表过去,不代表未来。股票投机是关于未来,而不是过去。
4、不要幻想总是做短期的,每天进进出出。股票不要买太多,最好不要超过三只。股票很便宜,跌了很多。这不是您购买的理由,从来都不是。它可能更便宜。这只股票很贵,而且涨了很多。这不是您拒绝购买或出售的理由。它也可能上升得更高。
Ⅷ 同仁堂这只股票怎么样
喜洋洋8868598您好:同仁堂(600085) 是中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是一家百年老店(实际已存续345年)再持续经营100年一点问题也没有,该股票的基本面让人放心。目前,从盘面来看,市盈率35倍,略偏高。在这波牛市当中表现一般,没有过度炒作。建议适当关注,如果您是一位价值投资者可以买入长期持有。如果您是一位短线炒作者,可以关注其他热点股票。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