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股评 » 海天大股东减持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海天大股东减持股票

发布时间: 2023-04-15 10:42:22

⑴ 半年报公布前,这些“白马股”遭遇大幅减持

7月大族激光(002008.SZ)、东阿阿胶(000423.SZ)等“白马股”纷纷“爆雷”,8月初的A股因为外围不确定性而遭遇大幅调整。在多数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即将公布之际,投资者依然心存疑虑——半年报到底谁又会“爆雷”?这对投资者来说依然犹如猜谜一样难以捉摸,也让市场风险偏好大幅降低。

格力电器(000651.SZ)董事长董明珠声称格力不会“爆雷”,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并非每家白马股都如此。目前不少“白马股”的主要股东或者董监高都在纷纷套现,其中不乏品牌知名度较高的海天味业(603288.SH)、恒瑞医药(600276.SH)、苏泊尔(002032.SZ)等,以及市盈率只有个位数的海螺水泥(600585.SH)。

立讯精密(002475.SZ)和贵州茅台(600519.SH)在大股东和高管减持后,尽管遭遇短暂调整,但此后还是继续创出 历史 新高。

从海天味业到恒瑞医药,遭遇董监高减持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8月需要警惕上市公司中报不达预期的冲击。上证2440点的牛市反转格局未变,市场处于牛市第二波上涨前的蓄势阶段,企业盈利即将见底,跟踪国内政策落地及中美关系进展。市场下蹲为起跳做准备,中期角度这是布局期,未来牛市第二波上涨以 科技 和券商进攻,核心资产为基本配置。

涪陵榨菜(002507.SZ)半年报不如预期,股价大幅下跌。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的品牌消费企业,下一个“爆雷”的会是谁?尽管这很难预计,但却有一些企业的董监高和主要股东似乎是“先知先觉”减持,尤其是海天味业和恒瑞医药的董监高减持让人有一定担忧。

4月23日海天味业发布的公告显示,因个人资金需求原因,公司董事吴振兴、叶燕桥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50万股公司股份,公司监事陈伯林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0万股公司股份,公司董事陈君阳和公司董事会秘书张欣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30万股公司股份,以上股东的减持将于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2019年5月17日~2019年11月13日)进行。公开资料显示,5月17日至今,吴振兴、叶燕桥、陈君阳、张欣分别累计减持22万股、15万股、13.53万股和14万股海天味业股份。

5月18日海天味业公告称,陈伯林家属于2019年5月17日上午登录其账户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2.3万股,成交均价为95.81元/股,成交金额11784677.00元,卖出最高成交价96.60元;同时还误操作买入公司股票2000股,成交均价95.48元/股,成交金额190960.00元。陈伯林因误操作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构成短线交易,本次误操作造成的短线交易获得收益 2240元按规定归公司所有。

7月19日,恒瑞医药公告称,截至2019年7月18日,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蒋新华、周云曙、蒋素梅、李克俭、刘疆、袁开红、孙杰平、戴洪斌、沈亚平、孙绪根、陶维康、周宋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共 211.43万股,占总股本的 0.0478%。本次减持计划实施期限时间已过半,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上述减持价格在每股59元到71元之间。

相比上述海天味业和恒瑞医药董监高的集体减持,苏泊尔和海螺水泥的高管减持,更有个人行为的性质。

作为小家电板块牛股的代表,苏泊尔在5月24日和6月20日遭遇到了财务总监徐波减持合共10.28万股,减持价格都在70元以上,套现近800万元。7月3日,海螺水泥公告称,减持计划实施前,副总经理柯秋璧持有公司股份29.38万股,占总股本的0.0055%。截至7月3日,柯秋璧累计减持7.34万股,占总股本的0.0014%,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从立讯精密到贵州茅台:减持并未阻碍股价新高

股东减持后股价创出新高,他们到底会不会后悔?

2019年3月4日,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4607.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12%,减持均价19.84元/股。此次减持完成后,立讯有限及其一致行动人王来胜合计持有上市公司46.12%股份。

3月8日,立讯有限再次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621.85万股,占总股本的0.8802%,减持均价19.5元/股。同时,立讯有限承诺自此次减持完成之日起后六个月内将不减持公司股票,前后两次减持股份参考市值合计约16.203亿元。立讯有限减持所获资金将用于其偿还银行借款,降低股票质押率。

7月29日,立讯精密创出了22.66元的 历史 新高。

立讯有限在2017年9月也套现过股份,2017年9月20日公告称,立讯有限于2017年9月19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345万股,占总股本的近2%,交易价格为复权前的19.74元(相当于复权后12元左右)。

2018年9月27日贵州茅台公告称,“2018年9月26日,副总经理万波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了700股本公司股份,本次减持股份计划已完成。”减持价格为每股725.92元,万波借此就套现了超过50.7万元。尽管之后因为2018年三季报业绩无法满足市场预期,贵州茅台一度跌到逼近500元,但在2019年7月1日还是突破千元大关创出 历史 新高。

产业资本维持净减持,快递行业首当其冲

除了上述董监高减持以外,产业资本减持也不断涌现,上述的立讯精密只是“冰山一角”。

荀玉根表示,截止2019年7月31日,从绝对规模看,7月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净减持262.4亿元,而2019年6月净减持167.7亿元,2017年6月以来产业资本月均净减持76.3亿元。2019年7月A股公告拟净减持市值约为369.01亿元,2017年6月(减持新规实施)以来月均公告拟净减持249.86亿元。

长城证券分析师汪毅表示,2018年至今,除2018年2月、10月和19年1月产业资本保持净增持,其他月份产业资本均呈现净减持状态。2019年4月以来市场主题和热点较为缺乏,但价值股业绩不断暴露出问题,7月价值股跌幅明显。科创板受资金青睐,情绪较高,A股部分行业受到情绪蔓延影响,成长类行业估值有所上调。

8月1日,申通快递(002468.SZ)公布转让控股权而股价大跌。7月27日,申通快递也公告称,持申通快递468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06%)股东南通泓石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在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六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530.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

顺丰控股(002352.SZ)也遭遇到了主要股东大幅减持。持股5%以上股东宁波顺达丰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顺达丰润”)计划自2019年4月29日至2019年10月25日,减持数量不超过1.32亿股,减持比例不超过3%。7月31日,顺丰控股公告称,顺丰丰达已经减持了4192.65万股,减持均价31.44元,不过“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⑵ 海天味业2020年报分析,为何2021年以来股价下跌30%

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开门七件事。 海天味业作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的行业龙头,连续多年调味品的产销量及收入位列行业第一,其业绩与股价也同比例上涨,号称酱中茅台。2021年3月31日,其公告了2020年度的财务报告,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其财务情况:

一、基本面分析

海天味业,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依然坚持主业,坚持调味品的生产和销售,并在调 味品行业内实施相关多元化,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鸡精、味精、料酒等调味品。多年 来公司调味品的产销量及收入连续多年名列行业第一,其中酱油、调味酱和蚝油是目前公司最主 要的产品。 海天酱油产销量连续二十四年稳居全国第一,并 遥遥领先。连续三年年均增长 14.5%。品种覆盖高中低各个层次、各种口味和多种烹调用途,其中不乏畅销多年深受消费者熟悉的主流产品, 有众多引领消费升级的高端酱油,也有经济实惠的大众产品。公司持续通过全面推进精品战略, 有力提升产品竞争壁垒,采取措施聚焦渠道效率和质量建设,酱油品类呈现稳健较快发展,产品 结构和盈利能力再上台阶,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拉大。 海天蚝油 历史 悠久,技术领先,销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连续三年年均增长 21.3%。且呈现加速增长的势头,随着市场网络的逐步深入和海天蚝油良好的独特风味,海天蚝油呈现出从地方 性向全国化、从餐饮向居民的快速发展势头。公司有效抓住蚝油全国化和居民消费的发展机会, 实现蚝油领先优势的进一步扩大,产品综合竞争力得到质的提升。 海天调味酱处于领先地位 ,销量连续三年年均增长 8.4%, 公司加强对调味酱传统市场的主动 调整,通过产品结构规格的优化,市场渠道的调整,有效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夯实后继发展基础。 调味酱品种众多,一酱一特色,货真价实,既拥有适用范围广的全国性基础酱料,也有独具特色 的地方风味酱料,多年来保持了稳定发展,深受消费者欢迎。

(一)基本财务数据

报告期内, 公司营业收入 227.92 亿元,同比增长 15.1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3亿元,同比增长19.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0.68 亿元,同比增长 21.03%;整体净利率 28.12%,同比提高了 1.06 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的酱油、蚝油、酱三大核心品类以及全国各主要板块市场均保持了稳定的发 展。其中酱油实现营收 130.43 亿,增长 12.17%,收入与销量保持同步增长;蚝油实现营收 41.13 亿,增长 17.86%,蚝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酱料实现营收 25.24 亿,增长 10.16%,酱类实现 了恢复性增长。

(二)毛利润情况

毛利润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根据新收入准则,将运费调整至营业成本、促销费冲减营业收入所致。其毛利润除耗油外,都维持在50%左右。

(三)研发投入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不用太多的投入研发的企业。

(四)现金流情况

(五)2021年目标

2021 公司计划营业总收入目标为 264.4 亿元,利润目标为亿元 75.6 亿元(该经营目标受未来经营环境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注 资风险。)

(六)分红情况

(七)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非常集中且稳定, 核心高管,对公司进行控制。

八)重点科目情况

1.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

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210多亿元资金,有充沛的现金流。

2.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合同负债)

合同负债今年是从预收账款中分类过来,主要是预收的经销商货款,说明其对下游的话语权非常强大,其市场认可度非常大。

3.存货情况

这存货就是未来的现金

4.负债情况

从公司看没有借款负债,资产负债率非常低,几乎没有偿债风险。

二、资本市场的表现

以2017年开始,其股价涨幅高达10倍左右,目前市盈率86倍左右,市值在5500亿元左右。

2021年以来,其股价下降幅度大约30%左右,且2020年末以来,部分高管相继选择公告减持。

海天味业,绝对是一家基本面非常好的公司。还是那句话,好公司是否投资需要有好的股价,当其股价脱离其基本面时,就需要等待,观察中。

持续观察中,大幅度深跌或许就是机会。

投资,一切都是时机而已。

声明:本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⑶ 海天味业股票财务造假吗

据报道,2008年11月,有部门媒体发档帆布的消息称,海天味业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已经得到确认。随后,中国证监会对此实施了调悉蠢迅查,经核实,海天味业公司只是有一定程度的财睁此务信息不实,但没有财务造假行为。

⑷ 宋清辉:海天味业不足两月市值缩水近500亿 该股价具有较大的泡沫



餐饮渠道受限或拖累2020年业绩 海天味业不足两月市值缩水近500亿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杨泽世)讯,曾因市值反超万科A而风光一时的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03288.SH,以下简称“海天味业”),近期股价接连受挫,不仅跌回百元以内,市值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蒸发掉近500亿元。 对此,着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财联社记者直言,“显而易见,该公司股价具有较大的泡沫。”

高管频繁减持,市值大幅缩水

“做酱油”的海天味业曾上演了市值“神话”。2019年8月29日,其市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实现了对地产龙头万科A的反超,从而引发热议。

近期,在股市波动加大的情况下,该公司股价下滑趋势明显。3月19日,海天味业报收93.4元/股,下跌3.71%,较今年1月21日112.7元/股的盘中高点,累计下跌17.13%;市值则降至2522亿元,不到两个月蒸发掉近500亿元。

此外,该公司高管的频繁减持引发监管层关注。3月4日,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对海天味业前监事陈伯旦陵林下发警示函,称后者作为海天味业时任监事,将持有的公司股票卖出后不足六个月买入,构成短线交易,违反相关规定。

该公司在通报中称,陈伯林因“家属误操作”,在减持公司股份套现1178.47万元的同时,误买入公司股票2000股,构成短线操作。

该事件的发生,也令海天味业董监高接连减持公司股票的举动再次被聚焦。据媒体统计,2018年8月-2019年11月,该公司高管累计减持40次,共计套现1.6亿元,其中,2019年套现1.32亿元。

“高管减持一般出于几方面原因考虑,有些是为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有些是出于个人需求。”某投资机构投资总监连冠坤表示,“如果是比较多的高管减持已经达到需要披露的标准,则需谨慎,这对市场是个利空消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高管短期或长期内不太看好公司发展,毕竟高管最了解自身公司。”

资料显示,海天味业曾于2019年1月12日披露此前部分董事、监事减持股份结果称,桥悄在减持计划实施期间内,董事吴振兴、陈军阳、陈伯林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4.3577万股、8.0868万股和8.01万股,减持总金额分别为2452.43万元、586.09万元和599.87万元。同年11月,该公司称有5位董事再度减持,累计减持总金额超过1亿元。

不仅如此,机构减持同样引发市场猜测。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基金持股数为2687.79万股,相比2018年12月31日的5464.82万股,同比下滑逾50%。

值得一提的是,同花顺数据显示,海天味业于3月17日现身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位居沪股通港资成交额第8位,买入1.37亿,卖出4.49亿,净卖出3.12亿,净卖出额占该股当日总成交量的40.39%。

餐饮渠道受冲击,单品增长空间受限

突如其来的疫情令餐饮行业损失巨大,从而也波及到以餐饮渠道为主的海天味业。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海天味业在2017年餐饮渠道占总收入的比例为60%。

东北证券研报也指出,目前调味品企业餐饮渠道的订单普遍受到一个月左右的影响,中炬高新、海天味业等餐饮渠道占比相对较高的企业,一季度目标达成率存在较大难度。光大证券更是预估,此次疫情减少调味品厂商的收入大致为235亿元左右。

“海天味业餐饮渠道占整体份额较大,疫情在短期内会对其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将间接影响其2020年业绩。”宋清辉称。



“短期影响产生波动,是正常的;长期来看影响则不会很大。海天味业是领域内头部企业,有足够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快速调整好自己的节奏,或许可以跑的更快。”连冠坤表示。

也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海天味业近几年模消戚的稳定增长得益于餐饮行业的发展,疫情带来家庭消费的增长可以抵消部分餐饮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比较有限,该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速可能会放缓,且其单品的增长空间受限。

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海天味业分别实现营收124.59亿元、145.84亿元和170.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1%、17.06%和16.80%;净利润分别为28.43亿元、35.31亿元和43.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29%、24.21%和23.60%。

具体来看,该公司主要产品在2018年的表现,酱油、蚝油分别同比增长15.85%和26.02%;调味酱品类仅同比增长2.55%,较2017年12.45%的增速有明显放缓。海天味业曾表示,通过产品结构规格的优化,将加大力度对酱类市场渠道进行调整。

业内人士指出,占其6成营收的酱油品类虽仍有双位数增长,而近两年库存的明显增加也在传递出一种危机。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海天味业酱油产品库存分别为4.45万吨、6.88万吨和10.65万吨;2018年其酱油生产191.57万吨,同比增长15.37%,销售量为187.80万吨,同比增长14.78%,未能消化全部生产量,库存量同比增长54.80%。

而前瞻数据院2019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2018年酱油产量增长速度为23.9%、4.4%、8.1%、-5.5%和4%,产量一直保持在1000万吨左右。

“海天味业在酱油和调味品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除非引入新的第三方服务或者开发其他渠道,否则很难再有大作为。”连冠坤指出,酱油和调味品市场的技术迭代较为缓慢,很难出现颠覆性事件,也不太可能出现一个突破性的技术使产品品质更上一层楼。原标题:餐饮渠道受限或拖累2020年业绩 海天味业不足两月市值缩水近500亿

⑸ 海天市值暴跌是什么原因

海天味业总市值暴跌3000亿,主要原因是:

1.业绩低于预期,净利润出现下滑;

2.前期涨幅太大,估值太高;

3.整个市场消费和白酒板块都出现比较大的回调。

海天味业作为消费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这几年表现非常不错,它的产品也深受消费者的喜欢,股票这凯山几年也出现了非常大的涨幅。海天味业总市值暴跌3000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业绩不及预期,前期涨幅太大,导致估值太高,这样的业绩不能够支撑这样的股价。整个板块也处于调整状态,从消费到白酒这段时间股票都出现了下跌,海天味业大跌也是盯亩中预料之中的事情。

三、整个消费板块都处于调整状态

最近一段时间从白酒到医药再到消费,基本上都处于调整状态,很多个股都出现了下跌。

海天味业作为消费股的代表,整个板块都处于调整状态,它也没有办法独立上涨,业绩不理想更是雪上加霜,这也是海天味业总市值暴跌3000亿的原因之一。

⑹ 股东减持股票意味着什么

股东减持的行为就意味着该股东并不看好上市公司后续的发展或者上市公司现阶段是被高估的。
1.上市公司的股东减持往往隐含着神秘性,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也应注意区分,不同情况下的股东减持差异。
2.股东通常持有的不是流通股,持有少于5%的不是流通股小非,持有超过5%的不是流通股大非,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不上市流通或在一定期限内不完全上市是流通股限售。股东这样做是错误的,在一定时间后可以正常流通,会出现上市公司公告减持行为,称为股票减持。 在牛市中,大股东减少持股是很常见的。整体市场在上涨,业绩好坏的公司都会出现一定的上涨。
3.近期是非常多的大股东减持公告,究竟大股东减持对股票走势有什么影响,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知道两点: 大股东所持有的是原始股,原始股远远比二级市场的成本低的多,大股东在什么时候减持都是赚钱的 ;股价你看着是低位,其实是高位,新低不断的个股就是这种情况,看是低位 回头一看高位还被深套。
4.大股东最了解自家的股票,如果真是底部大股东会减持跟钱过不去吗, 大股东减持有这么几种情况:
①根据证券法大股东减持规定,大股东减持本公司股份要提前事前公告,不能先斩后奏。大股东在股价低位时候公告减持计划,目前是股价是处于低位,也许大股东提前公告为的就是后期几个月减持套现做准备,说不定接下来几个月就会启动一波拉升,刚好大股东已经提前公告减持计划,股价拉高后可以顺利高位套现。
②大股东急需钱,不管股价处于什么位置,只能通过股票套现来救急,火烧眉毛的时候大股东要钱不要筹码,只要能成功套现就是好事,所以不管股价处于高位还是低位都急需套现。
③股票有潜在利空消息,大股东在上市公司大利空没有爆发之前减仓套现,避免大利空出现后所持有的市值亏损更加大。当前股价在二级市场看着是低位,等大利空出现后股价大幅杀跌,低位又成高位了,大股东先知先觉的跑了先。
④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不看好,公司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导致股价一直阴跌不止,而大股东对于公司业绩提升没有信心,只能想办法把二级市场的股份兑现了再说,不然等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亏损的时候会跌更多,所以会提前减持。 股东减持,弊大于利!
5.总结了一些规律,可以对照一下: ①如果减持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资金需要,目的是改善生活,那么利空偏多,因为这一般是借口,大概率是套现。②如果是原始股减持,大概率是利空。因为原始股的成本很低很低,对市场构成抛压,利空无疑。③如果减持的数量较大,那么利空。比如清仓式减持,市场会恐慌,利空。

⑺ 海天味业:前景并非一片大好

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海天味业的估值达到50倍,是前景值得期待还是泡沫?

海天味业(603288.SH)自2014年上市以来,公司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特别是2017年年初以来,其股价已经从不足每股30元上涨至目前的百元以上,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实属罕见。

更让人不解的是,海天味业的估值高达50倍以上,贵州茅台(600519.SH)也不过25倍左右。在如此不佳的市场环境下,为何海天味业会有这么高的估值?究竟是投资人对于公司未来前景的期待还是泡沫所致?

买方与卖方观点不一致

海天味业主要经营调味品,前身是拥有300多年 历史 的佛山古酱园,目前公司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鸡精、味精、料酒等产品。多年来,公司调味品的产销量及收入连续多年名列行业第一,其中酱油、调味酱和蚝油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产品。

调味品是一个巨大的市场,2017年中国调味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调味品行业当年的营业收入就已超过3000亿元,而公司在酱油领域有着非凡的经营业绩,海天酱油产销量连续22年稳居全国第一,并遥遥领先。

2013年,公司的收入为84.02亿元,净利润16.06亿元,市值为538.32亿元(上市之初的2014年2月13日),而2018年公司的收入为170.34亿元,净利润43.67亿元,市值为1857.85亿元(2018年年底)。

五年时间,海天味业收入增长102.78%,净利润增长171.92%,市值增长245.12%。由此看出,海天味业市值的增长远高于公司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速度,资本市场对于公司的未来非常看好。

自上市以来,各大券商都相继推荐,很多券商给出了最高评级,但有一些现象令人疑惑,为什么在券商评级如此之高的情况下,海天味业前十大股东中只有很少的机构投资者?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广东海天集团股份有限,持股数为15.7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58.26%,其次是第三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数为1.51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5.58%,最后是第八大股东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为255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94%。

除了以上三席,海天味业其余的前十大股东均为自然人。

一边是券商不断推荐,一边只有很少的机构买了很少的股份,这样的反差似乎说明了买方与卖方之间对于公司未来的前景并未达成一致。

前景真的那么好吗?

近四年,海天味业保持了收入规模的稳定增长,但是增长的背后广告费用增速远超收入增速。2015-2018年,公司收入为112.94亿元、124.59亿元、145.84亿元、170.34亿元,同期广告费用分别为1.85亿元、3.31亿元、4.54亿元、5.06亿元。四年时间,公司收入增长50.82%,广告费增长173.51%,远超收入增幅。

在投放策略上,海天味业主要聚焦品牌头部资源投放,公司通过传统媒介《最强大脑》、《极限挑战》、《跨界歌王》等主流卫视平台头部综艺节目赞助投放,以及网络端新媒介《吐槽大会》、《奇葩说》等主流平台头部IP资源赞助合作,双管齐下。2016-2018年,公司投放了收视率排名靠前的广告冠名费超1亿元,国内天籁之战等热门综艺的冠名费超2亿元,这在行业中已是大手笔投入。

与其他同行相比,海天味业广告投入巨大,例如竞争对手千禾味业(603027.SH)的广告费用只有5586万元,和海天相差甚远。

2018年,海天味业的营业收入为170.34亿元,其中酱油产品的收入为102.36亿元,占比60.09%,是海天最为重要的产品。在调味品市场结构方面,中国与国外有很大不同。2018年,中国市场酱油占整个调味品的比例为62.6%,是最主要的调味品,而美国市场最大的调味品是香草和香料、沙拉酱、意大利面酱等产品,酱油只占3.4%,是一个很小的品类。作为最大的品类和公司最大的一块收入,海天味业的酱油业务最值得关注。

从产品价格的角度来说,海天的酱油业务并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根据东北证券的研究报告,酱油业务上一轮的产能扩张从2010年开始,直至2018年释放完毕,酱油产量从94万吨增加至185万吨。这段时间也是海天味业业绩高速增长的阶段,但在过去10年间,海天的酱油单价从2822元/吨下降到2696元/吨,降幅达到4.5%。海天的酱油产品定位于中低端,是大众化的产品,未来价格的增长幅度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依靠价格驱动业绩增长不太可能。

从未来销量的角度来说,酱油的销量不一定会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酱油的零售收入达到745.55亿元,同比增速为9%,其中销量带动增长是7%,价格驱动增长是2%。整体来看,中国酱油市场还在不断提升,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参照日本的情况。日本酱油人均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的10升左右,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6升左右,减少近40%。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提升,日本人在减少对于酱油的依赖;随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人们 健康 意识的不断提升,未来中国酱油市场很难保持销量的长期增长。

从销售网络的角度来看,截至 2017 年年底,海天已拥有行业内最大的营销网络,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覆盖,线下建成直控终端销售网点50多万个,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320多个地级市,1400多个县份市场,产品遍布全国各大连锁超市、各级批发农贸市场、城乡便利店、镇村零售店,并出口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上在B2C、B2B、新零售等各个板块,已分别与天猫、京东、苏宁、唯品会、盒马鲜生、宾果盒子、零售通、新通路等主流电商平台建立了合作,公司渠道的释放已经非常充分。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说,目前海天的销售基本上集中于国内,没有开发国际市场。未来在全球化扩张当中,公司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是酱油在调味品中的市场结构,以日本为例,酱油只占整个调味品的4.7%,而美国更低,只占3.4%。而且无论是酱油还是其他调味品,每个国家都有很大的不同,每个国家的产品都有很高的客户黏性,很难轻易转换,产品的特性对海天未来的国际化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对于未来的市场格局,可以参考日本公司龟甲万。龟甲万是日本着名的调味品公司,拥有360年的经营 历史 ,2011年在日本酱油市场的占有率也不过30.8%。这和产品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酱油是一个差异化非常明显的品类,格局会相对分散。据海天味业董秘张欣介绍,“目前,在酱油市场占有率方面,海天大概是18%左右,而第二到第五名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仅15%左右。”海天优势巨大。

从市场份额角度来说,未来海天酱油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但目前占比已经高达18%,上升的空间有限。

股价高企 高管套现

2014年上市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8.17亿元、112.94亿元、124.59亿元、145.84亿元、170.3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6.84%、15.04%、10.32%、17.06%、16.80%。

同期,公司净利润为20.90亿元、25.10亿元、28.43亿元、35.31亿元、43.6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0.14%、20.06%、13.27%、24.21%、23.67%。上市后,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每年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在业绩增长背后,海天味业的股价出现了更大的涨幅。2019年6月11日,公司股价创出105.50元/股的上市以来新高。在股价不断上涨的同时,海天味业的董监高在高位不断套现。自2018年下半年,海天味业多位董、监事先后发布个人持股减持计划。例如,当年6月2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吴振兴、陈军阳及监事陈伯林分别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50万股、40万股、20万股。2019年1月,上述减持计划时间届满,三人分别减持34万股、8万股和8万股。

2019年4月23日,吴振兴、董事叶燕桥、陈柏林、陈军阳、董事会秘书张欣又开始新一轮减持。

根据公告,吴振兴、叶燕桥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50万股,陈伯林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0万股,陈军阳、张欣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30万股。

这些人的股份在此次减持前持股比例最高的也不超过0.6%,此次减持后将进一步降低。在股价高涨的背后,公司高层却频频套现。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1992-2012年,龟甲万的平均市盈率为26.61倍,而同为调味品行业的海天味业估值高达50倍以上。按照日本调味品龙头的长期估值规律,目前的海天味业处于严重高估阶段。

⑻ 大股东减持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大股东减持对股价有什么影响?大股东减持是指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将所持有的股票进行转让或在股票公开市场出售,大股东是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份额较多的股东,在解禁期内,这些大股东所持有的股票是不允许减持的,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就使得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其实减少了,这是一种利好,但到了解禁期之后,大股东就可以减持了,如果是适量的减持,这对股价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减持的比例是非常大的,这些大股东减持手中股票的目的又只是为了套利,那么这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就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是一种利空,由于大股东持有的股票份额通常较多,这部分股票在被持有的期间不在公开市场流通,大股东要减持时,这部分原来不在公开市场流通的股票就要开始进入到股票市场去流通了,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市面上的流通股数突然变多了,稀释了市面上的资金总量,同时有可能是大股东认为未来公司的盈余会下降,所以才减持,而这些对股民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股民也就不愿意买入这种股票,而且原来持有这只股票的股民还可能会想抢在大股东之前欲卖出股票,这些都可能促使股价下跌,所以如果一些个股己经大幅炒高时,遇到了大股东的减持,股民要谨慎参与,提防股价下跌风险。

⑼ 挣钱很厉害的女人,这个女人靠打工身价650亿元

2021年1月19日,中国最牛打工人诞生。

50岁的程雪以650亿元财富,成功登顶《2021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单,成为中国“打工皇后”。

在2020年2月,程雪的资产是310亿元,短短的一年时间,她的资产实现了翻倍增长,一年身价暴涨340亿元。

这个成功的女性企业家,打败了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阿里系的张勇、童文红。

远近闻名的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女士拥有59亿资产,还只是她的零头。

1970年2月出生在江苏盐城的程雪,现在是海天味业的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

靠做调味品起家的海天味业,能够一举甩开腾讯、阿里等科技公司,缔造出“全国第一职业经理人”,背闭态后又有着怎样的商业传奇呢?

海天味业的前身佛山酱园,有300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干隆年间。

1955年,在公私合营的时代背景下,广州25家古酱园并购重组,成为佛山珠江酱油厂。

这家酱油厂又以“海天酱园”最为着名,后独立办厂,更名为“海天酱油厂”,这就是海天味业的前身。

海天酱油厂成立后,发展十分迅速,在1961年建成第一座水泥晒厂。

197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真空注瓶机问世,之后又投资建成了海天第一条酱油自动生产流水线。

就这样,海天酱油厂一步步成为行业内技能和产能领先的企业。

1988年,国企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当时任副厂长的庞康取得了企业发展的主导权,一跃成为副总经理。

1994年,海天酱油厂推动改制重组,把70%的股份转让给员工,成为国有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当时有47名职工登记为“名义出资人”,实际上参与认购的员工有749人。

发展到2000年,由员工持股的“海天集团”成立,并开始收购30%的国有股权。

交易完成后,国有性质的股权完全从“海天集团”退出,海天集团的股份100%由员工持有,股东人数达到865人。

2008年,国家要求规范员工持股,所以海天集团内部又再次进行股权收购,股东人数一次性从865人降至58人。

股权变更后,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逐渐变为庞康、程雪、黎旭辉等人。

随着公司发展壮大,这些人的资产也在不断攀升,因海天味业上市,受益成为亿万富翁的人就有34个。

1995年,参与海天股份认购的749名员工中就有程雪,不过她当时只认购了1.5万元的股份,并不算是特别多的人。

因为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程雪在1997年成为海天味业的策划总监,顺利成为公司的核心员工之一。

同年,海天味业向17个核心员工售出新的一批股份,总计相当于注册资本80万元的股份。

程雪一口气购买了18.69万元的股份,这成为她日后能够掌握海天味业如此多股份的关键原因,也正是这一举动,把她推上了“打工皇帝”的宝座。

随着发展需要,海天味业需要不断地增资扩股,程雪每一庆让次都拿出积蓄积极认购,累计到2008年时,程雪顺利成为仅次于庞康的第二大股东。

2014年,海天味业顺利上市,程雪身价达到55亿元。

很多股东都会在公司上市后,疯狂减持手里的股票,但从2014年上市到现在,程雪没有减持过手里的任何股票。

即使在海天味业市值一路暴涨的情况下,彭雪也没有被巨大的利益诱惑,售卖手里的股票。

程雪能够稳得住,正说明她誉态局看好海天味业的长期发展,不想通过抛售股票来获得短期收益。

她这种高瞻远瞩的心态,让她成为最大的赢家。

而且程雪目前在海天味业担任高管的职位,年薪达到550万,手里持有海天味业10%的股份,每年分红得到的现金就多达2亿元。

想必她不需要通过股票套现来维持生活,所以她手中的股票从未减少,最终让她收获650亿资产。

程雪是妥妥地人生赢家,每一次认购过程中,她都能抓住时机,快准狠地抢占主动权。

这个女企业家背后的精明睿智,格外令人叹服。

认购股份是各位商界大佬们快速逆袭的法门之一,但如果公司不能发展,手里有再多的股份也是徒劳无功。

海天味业的发展战略十分明确。

产品方面,海天味业先是专心做酱油,依靠酱油扩大商业版图,然后开始主攻“厨房”领域,推出的产品悉数都是酱油的“兄弟姐妹”。

一时间,蚝油、酱料、鸡精、醋等8大类型,200多个规格和品种的海天调味品纷纷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

在研发方面,老谋深算的海天味业掌权者不但斥巨资引进现代化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还加大研发投入。

在海天味业,每7名员工中,就有1个员工和研发工作有关。

企业挣了钱,又不断投入更多资本升级科技硬件,引进技术型人才。

2005年,海天味业投资建立了一座100万吨的生产基地,2014年再次投资建立150万吨的生产基地。

有了科研加持,海天味业的产能和质量有了提升,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海天味业主营构成)

品牌方面,海天味业又投资10亿元建立全自动生产线,从外国引进高尖端仪器,对原材料中可能出现的农药成分进行检测。

对外宣传时,海天味业主打安全牌,2013年到2016年期间,海天味业的营收一路攀升,从84亿升到124亿,纯利润从16亿涨到28亿。

同时,海天味业内部编写了富有情怀的广告,大力投放到电视、地铁、网络等地方,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

一路升级打怪,2014年海天味业成功上市后,发展十分稳定,市值不断攀升。

现在看海天味业的各大掌权人在公司内部担任的职位,十分清晰简单,一目了然。

每个高管分工合作,配合发展,内部超强的管理能力可见一斑。

在一次采访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回应海天味业市值超过万科时说过:

酱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在行业做到领先,做到数一数二,市场就会给一个公平合理的定价。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企业家能够坚守自己的行业,专心做好一件事,是十分难得的。

但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遵循同一个发展规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把自己擅长的,或者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做到极致,就会成为赢家。

--END--

⑽ 大股东减持股份后,对股价会产生什么影响

大股东减持,股价不一定会下跌!大股东减持,主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着重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大股东为什么要减持?看明白是大股东急需用钱还是其他原因,是主动减持还是被动减持?

2.企业基本面,业绩,当前估值。关注个股自身基本面分析。

3.企业所在板块,当前市场环境。关注大势影响。

4.大股东自身情况,对企业的贡献度或该股东在本企业总分量。

3,部分大股东减持是为了用资金做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事情。比喻开展新项目需要资金,或者做股票的高抛低吸。如果是大股东需要资金开展新项目在股票抽资,抽出资金量又不大的情况下,不会影响股票走势,只要股票质地好,会有市场资金跟进,市场资金是庞大的或许会因股东抽资被游资发现,大炒一番也不排除;还有一种可能,是短线股价涨到相对高点,这个时候我们跟庄操作的人们,也应该根据股票涨势,在相对高点减持,等待下探到支撑位,再加仓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