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买生物制药股票,请问生物制药股票有哪些的
经查证核实,生物制药股票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多只个股:600821华北制药;600196复星医药;600201生物股份;600645中源协和;600332白云山;002007华兰生物;002680长生生物;002582未名医药;000739普洛药业;000661长春高新;002038双鹭药业;002022科华生物;安科生物(300009);300401花园生物;300122智飞生物。。。。
⑵ 长春长生百日破股票代码是多少
股票名称:长生生物
股票代码002680
⑶ 长生不老药再被热炒,一瓶1799元有公司收5涨停,实际仅是食品
文|王灿
编辑|鹿鸣
继去年NMN(注:NMN即β-烟酰胺单核苷酸,有观点称其是一种抗衰老保健品)被舆论冠以“长生不老药”、“长寿药”之称,并因巴菲特“背书”而大火后,NMN相关概念近日在二级市场被热炒。
自7月9日起,包括金达威、雅本化学、兄弟 科技 、银禧 科技 、红太阳、友阿股份在内的“NMN概念股”股价涨势明显。其中,金达威、雅本化学、兄弟 科技 股价分别曾五连板、三连板、两连板,金达威总市值增加近100亿元。
7月16日,A股多股下跌,NMN概念股多也下跌4%-10%,雅本化学、兄弟 科技 跌幅均超过10%。
这轮行情自7月9日开始。值得注意的是,金达威董秘7月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金达威在美国工厂生产的Doctor ' s Best NMN β-烟酰胺单核苷酸NAD抗衰老逆龄,已经上市销售。
据凤凰网 财经 统计,7月14日晚上七点许这款产品的月销量为536件。16日下午,金达威旗下doctorsbest官方旗舰店所售首批NMN产品已售罄,后又开启新预售,预售量近300件。店内NMN产品价格在1499元至1799元不等。
店铺客服向《 财经 天下》周刊表示,doctorsbest的产品是膳食营养补充剂,美国原装进口,产品本身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的商品在美国属于食品,在中国算保健品。”
对于股票异动,金达威15日晚回应称,公司在Doctor's Best天猫旗舰店销售的一款NMN产品占公司的销售比例很低,未对公司目前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且未来可实现的销售规模亦存在不确定性。
NMN真的能让人“抗衰老”吗?
公开资料显示,NMN即β-烟酰胺单核苷酸,在人体中是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称辅酶 I)的前体,后者则是一种催化细胞代谢功能的辅酶,可帮助促进糖、脂肪、氨基酸的代谢,参与能量的合成。
2020年5月,发布在《自然》子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的一篇综述指出,哺乳动物的NAD+水平随着衰老而降低;且由于不会被细胞吸收而无法直接补充,可以通过补充NAD+的前体来提高NAD+水平。在小鼠模型中,补充NAD+水平的策略延长了动物 健康 生活的寿命。
但从小鼠模型到人类临床应用之间隔着相当的距离。
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王戈林曾谈及国际上对NMN和NR的相关研究。王戈林称,这些研究不仅与衰老相关、还与代谢疾病等相关,试图回答的科学问题是,在生物体内的利用度是多少,安全剂量是多少,是否对疾病有效等相关问题,以期形成严格意义上的药物。
除了NMN外,NR(烟酰胺核糖)也是最常被检测的一种前体,前述综述指出,目前对NMN的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对NR的几项临床试验虽然结束,但是样本数目都比较小。该文章表示,在动物模型中展现的益处能否在人体中重现仍需要进一步确认。
缺乏人体临床数据是目前对于“NMN抗衰老”的最大质疑。
据界面新闻援引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观点称,“目前并无人体试验证据证明服用NMN或者NR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这种论证将非常难。”长城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NMN/NAD+的抗衰老、DNA修复等功效及机理尚未大规模临床应用于人类身上。
对于没有人体临床数据等质疑,另一NMN产品生产公司基因港的创始人王骏曾回应称,“做科研是一个 探索 的过程,不可能一步登天,总要有人先试。”
综合来看,NMN的抗衰老“功效”对人类是否适用或尚缺乏定论。
产品价格不菲
NMN目前远未到可以被认定为“长生不老药”的地步,但市面上已不乏NMN商业化产品。这些被戏称为“长寿药”且价格不菲的产品来自哪里?
公开资料显示,NMN商业化起源可追溯至哈佛大学教授(David Sinclair)的一篇文章。2013年,在《细胞》上发文称,用NMN提升NAD+一周后,22个月大的小鼠与6个月大的小鼠在线粒体稳态、肌肉 健康 等关键指标上有相似的水平。
该理论后被多家公司引为理论基础或宣传手段,其中包括美国霍伯麦(Herbalmax)公司、金达威旗下doctorsbest等。其中,金达威的NMN产品宣传页上挂出了Sinclair的相关履历,并提到其“支持补充口服NMN补充NAD+”,来为自家产品背书。
目前主打NMN产品的公司并不多。据长城证券研报,主流NMN产品大多数来自美国、香港、日本等地,其中以美国的Herbalmax,香港的基因港和日本的Shinkowa等公司的下属品牌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巴菲特旗下供应链公司McLane表示同Herbalmax达成战略合作,以推动其产品普及。这似乎为NMN产品“背书”。
不过,NMN产品的价格都不便宜。淘宝上Herbalmax官方旗舰店的NMN产品售价有1980元、2980元两档;基因港官方旗舰店的NMN产品售价在499元至2000元之间。
上述公司并未对外披露过NMN产品的相关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基因港创始人王骏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大家能够用买“一杯咖啡”的成本来负担基因港的产品。这个愿景和目前基因港产品的定价相差不小。
A股概念股为何火热?
再看A股被热炒的“NMN概念股”,其中金达威、友阿股份、银禧 科技 的业务直接和NMN产品或NMN产品的销售有联系;雅本化学、兄弟 科技 和红太阳的业务则涉及到烟酰胺生产。
不过,《 财经 天下》周刊查阅金达威过往公告,并无更多涉及NMN产品的相关信息,也无相关财务数据。
友阿股份方面,公司仅在15日表示,于2020年年初与Herbalmax中国代理商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Herbalmax品牌已在公司电商平台售卖、在线下体验店体验展示。
银禧 科技 则表示,公司参股孙公司景航新材料投资的苏州引航生物 科技 NMN相关产品目前属于研发早期,未来能否研发成功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该公司尚处孵化期,尚未盈利。
对于其他仅涉及烟酰胺项目的“NMN概念股”来说,其股价更像是被带动上涨。
NMN概念被热炒时,有券商发文称看好NMN未来市场。中信证券化工首席分析师王喆认为,当前国内每1%保健品人口对应的NMN市场空间为304亿元。国信证券浙江分公司也在相关文章中表示,行业远期市场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不过,在NMN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刚才起步的当下,这尚待时间验证。
⑷ st长生股票是什么意思
每年在ST股票上投资失败的人数不胜枚举,但是ST股票到底是什么却鲜为人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定要耐心读下去,需要特别注意第三点,稍有疏漏会酿成大错。
在我们详细讲解股票ST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今日机构的牛股名单,趁还没被删前,赶快查看领取:速领!今日机构牛股名单新鲜出炉!
(1)股票ST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会出现?
ST的意思很简单,就是Special Treatment,指的是沪深两市交易所给那些财务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警示的政策,在股票的名字前添加“ST”作为警示,俗称戴帽,用这个来告知每个投资者需要小心这种股票。
要是这个企业的亏损达到了三年,那就会改成“*ST”,表示个股有很大可能性会退市,因此,遇到这种股票,一定要比平时更加小心谨慎。
这样的上市公司除了带帽,还要考察一年时间,在此期间股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最有名的案例莫过于2019年康美药业爆出300亿财务造假,往日的A股大白马在案件发生过后变成了ST康美,在此之后,连续15个跌停板、43天蒸发超374亿的市值。
(2)股票 ST如何摘帽?
如果在考察期间的上市公司年度财务状况恢复了正常、那么审计结果就表明财务异常的状况已经消除,仍为正值的的公司净利润,是在扣除了经常性损益后依旧为正值,公司的运转还是持续正常的情况下,就可以向交易所申请撤销特别处理了。
对于俗称的“摘帽”,就是在通过审批之后被撤销掉的股票名称前面的ST标记。
通常之下一波上涨的行情是在摘帽之后迎来的,像这类股票我们可以重点关注,顺势赚点小钱,要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第一时间获得这些摘帽信息呢?下面这个投资日历绝对能帮助你,哪些股票进行分红、分股、摘牌等信息每一天都会有提醒,赶紧戳开以下链接吧:专属沪深两市的投资日历,掌握最新一手资讯
(3)对于ST的股票该怎么操作?
万一手头里的股票不走运变成了ST股票,那必须重点关注5日均线,然后把止损位设置在5日均线之下,股价跌破5日均线之后,一定要迅速清仓,及时出局,避免出现持续跌停,被套的死死的。
另外一点就是,投资者千万不要去建仓带ST标记的股票,因为这一类型的股票在每个交易日的最大涨跌幅只有5%,其操作难度算是比较高的,并且十分难以把握投资节奏。
要是你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操作,我推荐给你一款必备炒股神器,只需输入代码,便可以知道股票怎么样:【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⑸ 康美药业3连板背后的残酷!神秘二股东40亿巨亏83%,真正风险还未出清
ST康美又双叒涨停了。
继周一、周二一字涨停后,在今日指数窄幅震荡背景下,ST康美再次涨停,让人看不懂。截至收盘,ST康美报3.54元/股,今日放量成交7.53亿元,较昨日2885万元成交暴涨25倍。似乎投机资金未把证监会对ST康美的顶格处罚当回事,反而是“利空出尽是利好”,ST康美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被推上涨停板。
3连板背后,谁在豪赌ST康美?
ST康美年初自曝300亿货币资金不翼而飞,本令投资者怒不可遏,谁曾想到,随着证监会调查落地,才发现,康美早就驾轻就熟。
而就在此时,ST康美股价不跌反涨,连续3日上演涨停大戏,这疯狂背后是谁在炒作,又是谁在豪赌?
28万股民在狂欢时候切记不要忘记风险。回想长生生物,停牌前公司曾连续7连板,股价从2.8/股元涨至3.94元/股,但短暂的涨停未能拖慢退市的脚步,3月15日起,深交所暂停长生生物股票上市。
神秘二股东40亿资金3年缩水83%
根据五矿信托官方披露的信息,五矿精选成立于2016年10月9日,规模40亿,但项目经理、项目期限、资金运用方式等重要信息均未披露。
ST康美2016年年报显示,五矿精选持有ST康美2.3亿股,当时市值约40亿元左右,成为康美第二大股东,并在2017年3季度增持237万股,此后,五矿精选持有ST康美的股票规模一直不变,而ST康美年报也一直未曾说明五矿精选是否与马兴田夫妇有关系。
有意思的是,五矿精选在ST康美2018年5月股价达到 历史 最高28.25元/股时没跑,在2018年10月17日股价暴跌时依旧没跑,在2018年12月证监会对ST康美启动调查后也未曾撤离,今年ST康美年报自曝300亿货币资金不翼而飞之后仍未选择离开……截止上周五(8月16日),五矿精选累计净值已经跌为0.176元/份,40亿的本金已经缩水了83%,亏损约33亿,而ST康美股价从2016年底至上周五,已经下跌约82.4%。
⑹ 长生生物关门没
深陷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的长生生物,在7月16日跌停,报22.1元,对应总市值215亿元,缩水24亿元。今年以来,其股价不断上涨,最高达到29.99元/股,对应总市值暴涨超1倍。截止到7月13日收盘,报24.55元/股,对应总市值为239.04亿元,较年初总市值上涨70%。
7月16日,北京鼎臣医药资讯创始人史立臣对新京报记者称,企业会出现记录造假的范围较大,“疫苗生产比如说温度上的记录、数量上的记录、人员等涉及生产管理层面的都有可能造假。”,“GMP要求的对关键生产的数据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
至于出现造假的原因,史立臣表示,一般是为了降低成本,“举个简单的例子,配料应该配100公斤却只用了80公斤,或者应该在某一个温度阶段放24小时,却只放了两个小时”。
在7月16日多次致电长生生物了解相关情况,电话始终未能接通。
2017年卖出全国近1/4狂犬疫苗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公布的2017年狂犬疫苗批签发及市场需求情况,目前市场主要生产企业是广州诺诚、辽宁成大、宁波荣安和长生生物,2017年4家企业合计批签发占比88.63%。在狂犬疫苗市场,长生生物2017年的狂犬疫苗销售量占我国市场的23.19%。
长生生物称,从批签数量看,狂犬疫苗和水痘疫苗已经位于国内的第二位。根据长生生物2017年年度报告,公司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批签发量分别为577万人份和1011万人份,其中公司主要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批签发数量分别为355万人份、360万人份、257万人份、272万人份。
2016年、2017年,长生生物的疫苗制品销售量分别达到了1792.9万人份、1784.7万人份。
7月16日早间,长生生物公告中称,因暂时无法预计准确的复产时间,此次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停产将对长春长生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虽然长生生物在狂犬疫苗中占有量较高,但长生生物的停止生产,不会造成我国市场上狂犬疫苗缺少的情况。
史立臣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国内生产狂犬疫苗的企业较多,“狂犬疫苗的生产数量不取决于企业本身的产能,而取决于相关部门的签发数量。”
焦点1
实控人为一家三口公司曾多次涉行贿
2015年,长生生物作价55亿元,借壳江苏的上市公司黄海机械,后来黄海机械改名为长生生物,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高俊芳、张洺豪、张友奎三人,分别持有长生生物18.18%、17.88%、8.24%的股权,三人是一致行动人。
根据当时的收购报告书,高俊芳、张友奎为夫妻关系,高俊芳、张洺豪为母子关系。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实际控制人之一的张友奎,曾任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干事、副处长。高俊芳现为吉林省政协委员、长春市人大代表。
长生生物在市场推广上还存在采取非法行贿手段的情况。7月16日,新京报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到相关行贿案例有11个。例如中国裁判文书网2017年12月发布的一份刑事裁定书显示,河南宁陵县前防疫站药房科科长史某,在2010年至2015年,非法收受长春长生业务员吴玉海狂犬疫苗、水痘疫苗回扣款164000元。另一曾任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宋某某,曾收受长春长生经销商吴某回扣款124680元。
焦点2
买上百亿理财产品、研发费用仅1.22亿
2017年,长生生物的营收达到15.5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6亿元。据长生生物财务报告,公司销售疫苗的毛利率达到了86.44%。
在赚钱的同时,长生生物2017年度委托理财发生总金额达到了111.58亿元,其中募集的资金产生的理财发生额为63.45亿元,自有资金产生的理财发生额为48亿元。截止到2017年年底,长生生物仍有20.5亿元理财产品尚未到期。
在2017年度,长生生物的投资收益为7422.8万元,占到公司利润总额比例的11.17%。长生生物称,是公司利用闲置资金和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所致。
但反观长生生物的研发费用,却只有理财总额的1%。2017年,长生生物的研发费用只有营业收入的7.87%。数据显示,2017年长生生物的研发人员数量有153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4.96%,研发投入金额为1.22亿元。2016年,长生生物的研发投入金额为4333.6万元。
焦点3
4月以来大股东频繁减持
自今年4月以来,长生生物的第四大股东,曲水卓瑞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曲水卓瑞)频繁减持长生生物股票。
在2015年长生生物借壳黄海机械时,曲水卓瑞就是长生生物的第三大股东,持股10.92%。借壳成功后,曲水卓瑞成功跻身进入已经上市的长生生物前10大股东之中,最初持股比例达7.53%,是长生生物的第四大股东。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3月底曲水卓瑞持有长生生物6.77%的股权。今年4月19日、4月25日,曲水卓瑞分别减持长生生物股票50万股、50.8万股。今年6月,曲水卓瑞更为密集减持,分别在5日、6日、26日、29日4次减持手中长生生物股票。7月2日、6日又分别减持。
据长生生物7月10日公告,曲水卓瑞在4月以来通过大宗交易9次减持手中的长生生物股票,减持均价从18.7元到22.2元不等,累计减持数量1723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77%。
来自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