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银行这股票怎么样
我从不怀疑通过购买港股或沪市股票来投资一两家中国大银行,是非常稳妥的投资策略。实际上这样的投资折射出来的,是关于本世纪投资的一个大热点:一个庞大而又生机勃勃的中国中产阶级的登场。在我看来,问题不是投不投,而是何时投。
早在2011年3月的时候,我曾收到一位亚洲经纪人发来的投资报告,建议“买入”那些在港上市的中国银行股,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等。据她估计,这些股票在当时的平均市盈率为8.3倍。
27个月后的今天,这些大银行的利润已经增长了约30%,但它们在香港股市上的价格却比那位经纪人给我写信的时候低了很多。当时工商银行的股价是6.2港币,作者写下这篇专栏时是4.7港币;建设银行股票也比11年3月低了25%,只有5.25港币。
如果说中国银行股在2011年算便宜的话,现在它们就更便宜了。当时读那份投资建议,我的第一想法是,虽然与盈利能力和增长性相比,这些银行股看上去很便宜,但市场对银行业的负面情绪以及对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可能放缓的担忧,会导致这些股票跌得更低;如果进行“抄底”,估计仍要亏很多钱,结果证明,我是对的。
但现在我会问,这些银行到底会便宜到什么地步?资产全球排名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拥有巨大市场份额,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指标,2013年的股票市盈率为5。前不久,刚刚派发净利润的30%作为股票分红。如果我今天买入它的股票,由股息带给我的税前收益率大约能达到6%。而这家银行很可能继续保持至少15%的年收益增长,这意味着我的分红收益将以同样速度增长。这样的业绩将同时带来股价的上升,所以,今天买入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将是非常不错的投资决策。
然而,冒险尝试之前,我必须确认股价是否真的触底了。这些中资银行股为什么这么便宜?它们还会再跌么?便宜的直接原因看上去是6月份的“钱荒”事件,导致了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不确定。6月底,银行间拆借利率剧烈动荡,上海的隔夜回购利率甚至一度攀升至30%。
一直以来,中国央行会在市场紧张时注入流动性,但这次它没有。这种出乎市场预期之外的政策变动在银行和坊间制造了一次轻微的恐慌,并反映到了股市中。6月24日,沪指下跌5.13%至2009年8月以来的最低点。
央行会出手救市么?突然之间,银行们开始握紧手里面的钱,害怕那些资产状况不够透明的金融机构只借不还。一两天之后,央行宣布它将支持那些信誉良好的机构,并重新向市场补充流动性,恐慌得以平息,利率回落。
这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尤其那些体系内最强大的玩家——大型银行来说,应该算是积极之举。2009年起长期的财政和货币扩张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一些泡沫,这些泡沫必须被挤掉,又不能伤害到整个经济。这样的短促震慑或许是一种正确的途径。
但是如果经济结构已经在调整的轨道上,在事情变好之前能变得多糟?中国的银行是否强大到足够抵御更艰难的金融环境?
我查阅了中国三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2012年的审计财务报告,将之和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情况以及汇丰银行2012年的报告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现金和即时流动性资产方面,中国各大银行的状况非常良好,因为中国央行规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
2012年末的时候,工商银行以现金或央行准备金的形式持有23%的客户存款,建设银行为22%,中国银行为30%,而在同样的项目上,汇丰银行只有14%。这意味着一旦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中国的各大行有大量的现金储备作为缓冲。尽管三大银行的贷款业务在2007到2012年间增长超过两倍,但高收益确保了它们有充足的利润来保持投资者收益与资产成比例。2012年,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迅速增长的前提下,三大银行所有者收益占总资产的比率保持在6.4%-6.8%,汇丰银行是6.8%。
一些分析师认为,很多发生在2009-2010年的经济刺激周期的贷款最终会成为坏帐。如果被他们言中,又会怎样?从2007到2012年间,工商银行的贷款看上去增加了4.6万亿元,总额达到8.6万亿,相比之下,它在2012年12月时的股本基数为1.1万元。这意味着今天只要12%的贷款成为坏账,就能导致工行破产,这有多大可能?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黄海洲称,“三年内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面对是一种“可控的小规模危机”。他指的可能是很多非官方的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关闭。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在2009-2011年间迅速催生。鉴于政府决不会采取任何可能威胁到经济增长的措施,在官方体系之外建立金融机构来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资金的做法已变得越来越常见。
对中资银行真正的威胁就在于这些监管体系之外的机构,官方和民间的金融部门彼此交织到底到了什么地步,即使对政府来说,都尚未摸清楚。
如果一些大的影子银行开始倒闭,连锁反应会有多糟,我们无从得知。金融危机的根源无一例外是信贷扩张。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从金融危机中迅速恢复取
B. 为什么中国银行股票价格跌的这么惨
中国最好的银行也跌破了净资产,市盈率不过5倍。银行的净资产是实实在在的净资产,而中国经济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股价暴跌觉得可能有五方面的原因:
1、中国的实际利率太高: 股市的市值与利率成反比,实际利率越高,股价越低。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资金很容易赚到钱,年收益20%并不是难事。实际利率居高不下,合法的理财产品收益都可以超过10%,更不要说民间借贷。折合成市盈率是5-10倍。风险则远远小于股市。最近两年实际利率开始下降,民间借贷风险陡增,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为牛市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缺少长期资金入市: 5倍市盈率,7-8%的股息,对于长期资金而言的确很低。但对于短期资金而言,就缺少吸引力,靠股息收回本金需要十多年的时间,即使按市盈率也要5年时间。中国和欧美不一样,金融严加控制,很多长期资金无法入市,国外资金也不能自由进入中国。随着金融改革、沪港通等措施的实施,这种局面正在改观。
3、银行业的同质性: 中国银行业由于监管非常严,加上长期资金紧张,造成每家银行的业务都差不多,买工商银行和买建设银行没多大区别。这样的结果造成全部银行股成为一只巨大的股票,一只银行股上涨,资金就会逃离,跑到另外的银行股。招商银行涨了,卖了招商银行可以买浦发银行。这么大的体量,自然也不会成为短线炒作的对象。
4、对经济周期的担忧: 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并没有经历过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周期。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周期必然伴随着金融危机。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在翘首以盼中国的经济衰退。经济衰退迟迟不肯到来,银行股价却一步步走低。其实,有两点是传统经济学所忽视的,一是人类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时代,二是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思想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也就是说,经济周期可能避免不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却永远不会再来了。系统性银行和央行一样,成为不可能倒闭的银行。政权在,银行就在。甚至政权不再,银行还在。
5、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是最神秘的原因。每个人一生都会做一些荒唐的自己的理智无法解释的事情,社会也会如此。今天再回忆文革时那些人的所作所为,令人难以置信。这些人不是个别的人,而是几乎整个社会都参与进去了,这些人今天大部分还活着,他们也无法说出所以然。股市也如此,银行股如此低的价格,可能很多年所有的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以上原因相互影响,就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对于宏观问题的解释,常常超出个人的能力。上面的解释,自己也不是很自信。
C. 中国银行的股价怎么那么低能买吗
中国银行的股价偏低,是因为中国银行发行的股票数量较多,导致单股价格较低。是否可买,应根据自己的实力以及未来对股票的投资规划来决定。
拓展资料:
1、股价是指股票的交易价格,与股票的价值是相对的概念。股票价格的真实含义是企业资产的价值。而股价的价值就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
2、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讲,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个别因素和一般因素。个别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其所处行业地位、收益、资产价值、收益变动、分红变化、增资、减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供求关系、股东构成变化、主力机构(如基金公司、券商参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来三年业绩预测、市盈率、合并与收购等等。一般因素分:市场外因素和市场内因素。市场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形势;社会大事件;突发性大事件;宏观经济景气动向以及国际的经济景气动向;金融、财政政策;汇率、物价以及预期"消息"甚或是无中生有的"消息"等等。市场内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供求关系;机构法人、个人投资者的动向;券商、外国投资者的动向;证券行政权的行使;股价政策;税金等等。
3、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个别因素而言,通过该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大抵可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该股以及获利预期。对于缺乏一般财务知识的投资者来说,有几个数据有必要了解,它们是: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来三年的预测、历年的分红和增资扩股情况、大股东情况等等。这些是选股时应该考虑的要素。
D. 中国银行的股价为什么如此之低
中国银行(601988)本周一刚刚收复上周五调整失地,今天又是落了一根阴线。同样,金融板块当中券商,保险也是在今天出现调整。毋庸置疑,只要这批股票不能止跌,那么午后市场很有可能还会出现向下的动作。 市场当中缺乏有效止跌力量是大盘不能出现反弹力度的原因。很明显,上周五市场收出的这一根大阴线对短期市场人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因此,目前要么就是用时间换空间,持续震荡。要么就必须出现反弹力度,否则个股的操作难度很大。还是那句话有些股反弹到位就减仓,仓位别太重,出来的资金可以打下新。谨慎为主,资金安全第一。
E. 中国银行股跌到3.25还会下跌吗
没有人知道跌到3.25以后,后边会不会再继续下跌,对未来谁都是不可预期的。
F. 中国银行股票1万股一年有多少分红
中国银行为了保证股东的利益,每年的分红都比较稳定,基本在4个点以上。今年股价较低,只有6个点。
说起股市大家应该都不陌生,2005年初我国投资者数量为7200多万户,如今我国投资者数量已经达到1.87亿,而且每月仍以百万户的速度增长,可见大家对股市的热情是比较高的。不仅如此,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上市公司也逐渐增多,从最初的“老八股”已经发展到现在的4400多家上市公司,可以说是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在股市中获得收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股价差,另一个就是分红。银行股作为股市中总市值居前的版块,通常有股价波动相对较小、业绩和分红比较稳定等特点。那么,如果现在买10万股银行股,一直放着不动,10年后分红够生活吗?
首先,我们以工商银行为例。工行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大型国有银行,2006年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目前,工行股价的位置在4.9元左右。按此计算,买10万股的总成本为49万元人民币,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可观的,如果存入银行,在存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下,10年后可以产生约15万元的利息。
据统计,工行上市15年共进行过15次分红,一直保持着稳定分红的状态,近5年的分红平均为10派2.5元,按此计算,10年后可以获得25万元的分红。综合来看,即使按现在的生活水平衡量,想要靠分红或存款利息生活是比较难的,不过改善生活质量是可以的。
另外,需要说的是,银行存款和持有银行股是有区别的,前者的利息会随着存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后者虽然也会获得分红,但是股价是波动的,当高于建仓成本时会产生市值收益,当低于建仓成本时则会产生减值。不过两者也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存款利息和分红数量都是建立在存款基数和持股数量上的。
生活的地方和生活质量不同,生活成本也有很大区别,比如生活在一线大城市,日常消费、房贷、交通等生活成本加起来需要几千元,而生活在乡下很多东西可以自给自足,每月可能几百元就够生活了。
综上所述:现在买10万股银行股,一直放着不动,10年后分红够生活吗?虽然银行股分红相对稳定,但由于持股数量有限,最终很难满足靠分红生活的想法。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要想实现靠分红或存款利息生活的想法,需要增加存款基数或持股数量才行。最后,上市公司存在亏损、退市等情况。银行破产后,根据目前《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这一点是持有银行股等不具备的。
G. 中国银行股票的行情怎么样
中国银行近期由于股市处于横盘整理,不会有大行情。兴业银行业绩好,可以长线持有。
简介:
1994年,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004年8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06年6月、7月,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发行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2014年,中国银行再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唯一连续4年入选的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及41个国家和地区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并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中银保险有限公司经营保险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经营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通过控股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经营基金管理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经营飞机租赁业务。
H. 中国银行股票价格多少入才好
这问题没有准确答案。
每个人操作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买入时间和价位的不同。
看好一个股票的长期,当然是买的价格越低越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即使是长线投资,也有性价比的问题,虽然这股票长期看好,但是他现在在盘整,盘整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甚至长达一年之久,这段时间没有实质性的涨幅,等于投资了一年没有收益。
如果是做短线的,看的就不是价位,而是形态,也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形成某种样子就买入。
技术派还是看走势而不是就到这价位我就要买。如果以价格定买点,一旦买在下跌趋势,只有亏损。
中国银行全称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imited,简称BOC),总行(Head Office)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号,是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和航空租赁,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及37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等多项业务。2013年7月,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杂志公布了2013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位居第9位,与2012年排名一致。此外,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名结果,中国银行以885.16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10位,较2011年排名上升1位,位居银行业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