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期货是什么
国内的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标准化合约,每点300元,每月第三个周五交割。
② 中国期货市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1987年前后,一些关于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文章见诸报端。为了解决价格波动这一难题,使有效资源能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指示,决定研究期货交易。1988年3月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商业体制改革,积极的发展各类批发市场贸易,探索期货交易。”从而确定了在中国开展期货市场研究的课题。
拓展资料:经过一段时期的理论准备之后,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进入实际运作阶段。在1990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1995年,遍布全国各地的交易所数目一度超过50家,年交易量达6.4亿手,交易额逾10万亿元,期货品种近百种,交投可谓非常活跃。但是,当时的法规监管较为滞后,发生了不少问题。因此,国务院决定全面清理整顿期货市场,建立适用于期货市场的监管法规,将交易所数目减少至15家,期货经纪公司数目大幅缩减,并限制了境外期货交易。
第二阶段是1996至2000年,国家继续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加上中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期货市场步入低潮。1998年,国家把14家交易所进一步削减至3家,即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2000年,期货交易量萎缩至5400万 手,交易额为1.6万亿人民币。
从2001年至今是第三阶段。期货市场逐渐复苏,期货法规与风险监控逐步规范和完善。2004年,国内新增棉花、黄大豆2号、燃料油与玉米4个品种。2005年交易量恢复增长到3.23亿手,交易额达13.45万亿。白糖、棉花交易平稳,小麦品种较为成熟,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逐步发挥。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即将推出金融期货品种。
③ 中国的股票和期货,分别开始于哪一年,立法于哪一年
我国最早的证券交易市场是清朝光绪末年(1891年)由上海外商经纪人组织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在这两个交易所买卖的主要是外国企业股票、公司债券,中国政府的金币公债以及外国在华机构发行的债券等。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证券交易所。1920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
天津证券交易所在1952年关闭,旧中国的证券市场相继消失。
1990年12月和1991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我国证券市场正式形成。(着重记住几个重要的时间和重的事件)
十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特点:(市场、发行、投资者和监管四个方面)
1、市场发展日益规范有序
(1)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
(2)股票发行方式不断改进;
(3)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逐渐规范。
2、证券发行规模逐年扩大,品种结构日趋合理
到2000年为止,我国发行的证券品种已涵盖了股票(A股和B股)、基金、 国债、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等。
3、机构投资者的队伍逐渐壮大
(1)证券公司;
(2)证券投资基金。
1999年11月国务院颁布《证券投资者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大力培育证券投资基金。1998年3月,首批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运作。(记住时间及其事件)
(3)其他机构投资者
从2000年9月8日开始,我国任何企业都可以投资于证券市场。1999年9月8日,中国证监会下发通知,明确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这三类企业可以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三类企业入市)
4、监督手段法制化
1993年4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
1994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99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正式实施。
参考资料:《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教学辅导
④ 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
自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后,国际股票指数期货不断发展,是金融期货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金融产品,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最有活力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本世纪70-80年代,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活动加剧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投机和套利活动盛行,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市风险日益突出。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手段。在这一前景下,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第一份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同年5月,纽约期货交易所推出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期货交易。
1982年--1985年 作为投资组合替代方式与套利工具。在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之后的三年中,投资者改变了以往进出股市的方式----挑选某个股票或某组股票。此外,还主要运用两种投资工具:其一,复合式指数基金(SyntheticIndexFund),即投资者可以通过同时买进股票指数期货及国债的方式,达到买进成分指数股票投资组合的同等效果;其二,指数套利(ReturnEnhancement),套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在股票指数期货推出的最初几年,市场效率较低,常常出现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基差较大的现象,对于交易技术较高的专业投资者,可通过同时交易股票和股票期货的方式获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
1986年--1989年作为动态交易工具。股指期货经过几年的交易后市场效率逐步提高,运作较为正常,逐渐演变为实施动态交易策略得心应手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动态套期保值(DynamicHedging)技术,实现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Insurance),即利用股票指数期货来保护股票投资组合的跌价风险;第二,进行策略性资产分配(AssetAllocation),期货市场具有流动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场效率高的特征,恰好符合全球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客观需求,为解决迅速调整资产组合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1988年--1990年股票指数期货的停滞期。1987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一天暴跌近25%,从而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风暴,即着名的“黑色星期五”。虽然事过十余载,对为何造成恐慌性抛压,至今众说纷纭。股票指数期货一度被认为是“元兇”之一,但即使着名的“布莱迪报告”也无法确定期货交易是惟一引发恐慌性抛盘的原因,金融期货品种的交易量已占到全球期货交易量的80%,而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金融衍生产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日益广泛,投、融资者及作为中介机构的投资怠行对于套期保值工具的需求猛增,这使得1988年至1990年间股指期货的数量增长很快,无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股指期货交易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至1999年底,全球已有一百四十多种股指期货合约在各国交易。 股指期货的创新与推广迅速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到80年代未和90年代初,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推出了各自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90年至今成为股指期货蓬勃发展的阶段。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之后,关于股票指数期货的争议逐渐消失,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为明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继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使股指期货的运用更为普遍。
股指期货的发展还引起了其他各种指数期货品种的创新,如以消费者物价指数为标的的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合约、以空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标的的大气污染期货合约以及以电力价格为标的的电力期货合约等等。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期货的日益深入发展,这些非实物交收方式的指数类期货合约交易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⑤ 国内股票,期货市场出现在何时
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开业。1990年11月26日在上海华南宾馆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大陆建立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89年11月15日筹建,1990年12月1日开始集中交易(试营业),1991年4月1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并于同年7月3 日正式成立。
1990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该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起步,逐渐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属商品交易所开业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宣告成立,这是国内第一家以期货交易所形式进行期货交易的交易所,同年9月28日推出的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标准合约——特级铝期货合约。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同年底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开业。标志中国期货市场中断了40多年后重新在中国恢复。
⑥ 股指期货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最早的是1928年的道琼斯平均指数。
中国的股指期货是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的!
⑦ 股指期货是什么时候推出的
2010年4月16日星期五国内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
您是否开了户之后不知怎样操作?您是否为行情来了而没有抓住而懊恼?您是否遇到了交易瓶颈而一直没有突破?加入"蒲公英"交易指导中心吧! "蒲公英"交易指导中心秉承止于至善服务理念,融合国际期货强大的研发力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交易指导。搭建高端投资者交流平台,传播正确投资理念,交流有效的投资策略和交易方法,及时提供有用的资讯,挖掘投资机会,提示市场风险,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