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募基金好还是私募基金好
公募和私募都属于基金类金融产品,但二者在募集方式、信息披露程度、投资门槛、基金经理人业绩报酬方面却大有不同。详细情况如下:一、募集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可以公开发售,可以随便宣传,可以在银行代售,人人可买。私募基金则与之相反,不可以公开发售,不能公开宣传,只可以针对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凡是公开宣传出售的私募基金,那么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二、信息披露程度要求不同:公募基金虽然人人可买,但对信息披露却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详细披露。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则不高,一般只需有披露项目内容就够了,并且具体的运作过程无需透露。
三、投资门槛不同: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是100万人民币(《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以如果遇到低于100万起投的私募基金可要谨慎考虑了。公募基金则是自诞生以来就自带“普惠”基因,所以几乎是相当于没有投资门槛。此前在余额宝的带动下,基金公司纷纷下调基金申购门槛至100元乃至1元,进一步提升公募基金的“亲民性”。
四、业绩报酬不同:这是对基金经理而言的,但同样也对投资者有很大意义。因为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基金经理所得报酬仅仅是基金管理费,不提取业绩报酬,基金排名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仅代表荣誉。而私募基金不同,基金经理的直接收入来源就是业绩报酬。如此一来,在公募基金投资中,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关系仅仅是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关系,盈亏自负。在私募基金投资中,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关系的关系则更紧密,二者利益是紧密相连的。
❷ 公募基金的好处和优势有哪些
公募基金起点低,1000元起,适合大多数投资者。
公募基金牌照是受到严格管制的,大多数成立时间比较悠久,有较长的历史记录。
公募基金是团队作战的,更强调整体的力量,虽然也有明星基金经理,但更多的依靠投研团队和制度,业绩稳定性更强。
公募基金产品类型广泛,货币,债券,股票,保本,QDII,指数等很多种选择。
公募基金体量比较庞大,不会因为巨额申赎而造成基金净值频繁波动。
❸ 基金持股是好事还是坏事
基金在股市上的出入会极大的影响个股的价格,基金入则价格涨,基金出则价格跌,基金持股不动,股价相对稳定。
不是拿了股票就长期持有。A股市场,是一个情绪化的市场。譬如,当大家都在讨论高铁、水利等板块的时候,这就到了调整的时刻。而当大家放弃的时候,却是进入的好时间。譬如,高铁板块,在经过充分调整后,一些个股仍会有投资机会。
把板块和机构行为做一些结合,通过分析股价、技术面的特点会发觉到一些比较好的投资标的,这样就可以帮你跨越周期。
选取指标:
1、选择净利润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的公司。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每年主营业务增长25%,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涨幅。如果其他业务仍能保持快速发展,这说明公司未来发展速度很好。
2、业绩开始出现反转的个股也是精选个股常用的方法。例如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伊利利润下降,被大幅度抛售,但这恰恰是底部区域。但是与此相类似的双汇是否能重新起来,还需要继续观察。
3、还要看看市盈率,估值。与同行业、同类股票相比,找那些估值低的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基金重仓股
❹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哪个好
基金是现代比较主流的投资渠道之一,与股票、国债、储蓄一起构成现代人们投资的主体,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基金又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当然还有投资基金、公积金等分类就不一一赘述,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区别。
一、投资理念、机制、风险承担上的区别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别以外,在投资理念、机制、风险承担上都有较大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区别:
1、投资目标不一样。公募基金投资目标是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以及追求同行业的排名。而私募基金的目标是追求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但同时,私募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高。
2、两者的业绩激励机制不一样。公募基金公司的收益就是每日提取的基金管理费,与基金的盈利亏损无关。而私募的收益主要是收益分享,私募产品单位净值是正的情况下才可以提取管理费,如果其管理的基金是亏损的,那么他们就不会有任何的收益。一般私募基金按业绩利润提取的业绩报酬是20%。
3、公募基金在投资上有严格的流程和严格的政策上的限制措施,包括持股比例、投资比例的限制等。公募基金在投资时,因为牵扯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公募的操作受到了严格的监管。而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除了不能违反《证券法》操纵市场的法规以外,在投资方式、持股比例、仓位等方面都比较灵活。
私募和公募的最大区别是激励机制、盈利模式、监管、规模等方面,具体的投资手法,尤其是选股标准在同一风格下都没有什么不同。
二、风格上的差异
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其设立之初已明确了投资风格,比如有的专做小盘股,有的以大盘蓝筹为主,有的遵循成长型投资策略,有的则挖掘价值型机会,品种很丰富,可以为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提供相应的产品。而对于私募基金,大多数规模很小,目前国内很少有上10亿元人民币的私募基金,他们不是以追求规模挣管理费为商业模式,而是追求绝对的投资回报。
三、募资上的区别
1、 募集的对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
2、 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资金是通过公开发售的方式进行的,而私募基金则是通过非公开发售的方式募集,这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区别。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4、投资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
5、 业绩报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而私募基金则收取业绩报酬,一般不收管理费。对公募基金来说,业绩仅仅是排名时的荣誉,而对私募基金来说,业绩则是报酬的基础。
投资总是有风险的,基金相对股票而言风险较低,但相对储蓄和债券而言又比较高,因此需要各位投资者谨慎考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区别在上文也已经详细介绍了,在选择时需要大家结合自己的需要、持有资金数额和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切不可一时冲动就忽视科学的考量。
❺ 新基金大量的发行,是不是对股市有好处呢
1、新基金的大量发行,理论上对股市的上涨有提振效应。理论上,新基金产品的募集、发行和成立工作完成后,就会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在未来必须投入股市,这是由目前国内公募基金普遍性质的产品条款决定的。一只新发基金在成功募集后,必须在最晚6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股票买入建仓,这个建仓的比例可多可少,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最低限要求。而在新基金发行的高峰期里,一只爆款新基金的募集金额少则十多亿元,多则上百甚至几百亿元。这就意味着一旦新基金发行,则未来一个周期内,一定金额的资金必须在股市里买入一定种类的股票。从这个逻辑上看,新基金的大量发行,自然会对股市产生整体的上涨推力。
4、因此,任何时候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都不能把单一因素作为买卖的依据,新基金是否大量发行也是这类因素。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这一个道理不仅对股民有效,也对基民同样有效。
❻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一、公募基金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
(1)公募基金是最透明、最规范的基金。公募基金对基金管理公司的资格有严格的规定,对基金资产的托管人也有严格的规定,基金托管人在中国实际上就是银行,因为它的注册资本必须达到80亿元。封闭式公募基金每周还要公布一次资产净值,每季度还要公布投资组合。
(2)公募基金因为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还要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所以,一般公募基金的资产安全性在一般人看来更安全,也容易接受。
(3)私募基金比较小,公募基金比较大。公募基金是透明的,业绩每周每个月都会公布,私募基金没有公开审计和披露,所以一般人很难知道。就像存银行,银行给的利息好,申购资金极增,所以公募很容易做大。
2、劣势:
(1)公募基金由于流动性风险高,投资品种受局限,基金产品缺乏创新。
(2)基金业的高速发展及政策面的放宽鼓励了基金产品的创新,各基金公司竞相推出新产品以吸引投资者注意,从销售情况看,投资者对于基金创新的认同也明显高于缺乏创新的基金产品。
(3)由于诸如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对于安全性和风险性的要求,低风险产品受到了普遍青睐,促使基金公司注重了对于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类产品的开发。但是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基金市场,中国的基金市场仍存在着基金持股雷同、新募基金的特色不够鲜明、品种不够丰富等问题。
二、私募基金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
(1)私募基金一般是封闭式的合伙基金,不上市流通。在基金封闭期间,合伙投资人不能随意抽资,封闭期限一般为5年至10年,故运作期稳定,无资金赎回的压力。
(2)和公募基金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相比,私募基金在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加之政府监管比较宽松,故私募基金的投资更具隐蔽性、专业技巧性,收益回报通常较高。
(3)基金运作的成功与否与基金管理人的自身利益紧密相关,故基金管理人的敬业心极强,并可用其独特有效的操作理念吸引到特定投资者,双方的合作基于一种信任和契约,故很少出现道德风险。
(4)投资目标更具针对性,能为客户度身定做投资服务产品,能满足客户特殊的投资要求。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除投资全球股市外,还大量投资外汇、期货等,创造了很高的收益率。
(5)组织结构简单,经营机制灵活,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自由度高。相对于组织机构复杂的官僚体制,在机会稍纵即逝的关键时刻,私募基金竞争优势明显。
2、劣势:
(1)不公开发行的股票流动性差,不能公开在市场上转让出售;由于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准入门槛高,对象一般是少数特定投资者。这样如果投资者撤资或者出现其他重大变动,风险也较大。
(2)同样由于对象是少数投资者,信息披露比较宽松,存在被杀价和控股的危险。
(6)公募基金股票提升好吗扩展阅读:
中国所谓的基金准确应该叫证券投资基金,例如大成、华夏、嘉实、交银施罗德等,这些公募基金受证监会严格监管,投资方向与投资比例有严格限制,它们大多管理数百亿以上资金。
私募在中国是受严格限制的,因为私募很容易成为“非法集资”,两者的区别就是:是否面向一般大众集资,资金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如果募集人数超过50人,并转移至个人账户,则定为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极严重经济犯罪,可判死刑,如浙江吴英、德隆唐万新、美国麦道夫。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现较少,如金诚资本、星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以IPO为目的,如鼎辉,弘毅、KKR、高盛、凯雷、汉红)、私募风险投资基金(即VC,风险大,如联想投资、软银、IDG)
公募基金如大成、嘉实、华夏等基金公司是证券投资基金,只能投资股票或债券,不能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不能投资房地产,不能投资有风险企业,而私募基金可以。
❼ 基金的持股集中度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什么是基金的持股集中度
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在了解和跟进一支基金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我们关注的指标,比如说基金的持股集中度。什么是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对于一支基金来说具有什么样的参考意义呢?
持股集中度简单来说,就是某只基金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的市值在其全部股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每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占比都不一样,低的有百分之二三十,高的有百分之七十、八十。占比越高,说明持股集中度越高,占比越低则持股集中度越低。
根据数据统计,公募基金的重仓股有越来越集中的趋势,也就是更多基金经理对好股票的判断正在越来越趋于一致。这也是A股市场的一个大趋势,有向美股、港股看齐的趋势。
基金持股集中度提高能够拉升股价
越好的股票买的人越多,也就越来越贵,苹果、亚马逊、特斯拉就是典型例子。
无论是通过公开数据,基金半年报还是基金经理的言论,都可以体现出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已经并且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行业竞争格局改变,龙头企业的竞争壁垒也将越来越高,行业内部估值更是开始拉开差异。阳光之下无秘密,持股集中度越高,说明看好的基金越来越多,资金后浪赶前浪,股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基金持股集中度提高更能带动基金净值增长
对于基金持股集中度的提升,有利有弊,有利之处是机构主力可以集中精力、火力挖掘某一行业或个股的投资价值,更充分地分享成长收益。持股集中度高,对净值的带动作用就大。
基金持股集中度提高带来更高的风险
基金的持股集中度过高也有一定的不利之处,基金持仓过于集中在某一行业或某一只个股身上时,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比较典型的就是诺安成长混合基金,因为高度持仓半导体行业,今年上半年取得非常亮眼的业绩,其基金经理也一跃成为明星基金经理,而在下半年净值大幅度回撤。引发很大的热点。
通过基金持股集中度考察基金
我们在选择基金时,可以将持仓集中度作为选择和观察基金的一个维度。假设我们看好影视传媒类行业,可影视行业的指数基金屈指可数,这时候就可以参考行业内个股持仓占比较大、集中度较高的基金。
或者如果看好贵州茅台A股后市走势,自有资金却不足以买入茅台个股的话,那么通过低成本申购将茅台作为第一大重仓股的基金,也可以“曲线救国”,同样也可以分享茅台的长牛成果。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在众多十年级别的长牛基金中,持股集中度都不高,前十大重仓股的占比大约在30%~50%之间,这些基金经理善于通过组合投资来控制风险,也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降低持股集中度后,分散了风险的同时,自然也降低了短期爆发力,这也是这些“长跑基金”很少跑出单年度冠军的重要原因,就是不集中持股,比耐力、比眼力!
以上就是关于基金持股集中度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