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列举20内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对股市的影响
1、1990年台湾股灾
1987年到1990年,台湾股指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执照开放等,都是热钱涌入的重要原因,当时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一时间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当时,岛内可以说完全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数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8个月的时间跌掉一万点。从12000点的下跌过程中,许多人屡次抄底,屡次套牢,从12000点回到8000点以下,有人开始进行买进,7000点买进,6000点买进,5000点更是买进,日后是一路跌到了2485点。
2、中国式股灾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
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3、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4、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 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浑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5、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今酿成了全球性的深重危机。
1.危机愈演愈烈 全球联手应对
2008年10月8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外的街头交谈。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实行降息以防止金融危机升级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但此举未能缓解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忧虑情绪,当日纽约股市波动剧烈,收盘时三大股指连续第六天下跌。 西方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8日采取联合行动同时降低利率,努力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恢复市场信心。当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以及英国、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均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 随着危机向南美地区蔓延,8日墨西哥和巴西采取措施干预外汇市场,防止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墨西哥央行宣布,从该国外汇储备中拿出25亿美元进行拍卖,以阻止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持续下跌。当天,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一度跌至14比1,创历史最低纪录。在墨西哥央行宣布采取上述措施后,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回升至12比1。 墨西哥央行行长吉列尔莫·奥尔蒂斯说,墨西哥外汇市场6日出现自1995年该国银行业危机以来的最剧烈动荡。但他同时强调,墨西哥的银行机构仍比较稳固。 墨西哥央行还宣布,如果今后单一交易日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下跌幅度超过2%,墨西哥央行还将在该交易日再拍卖4亿美元。墨西哥外汇储备总额目前约为840亿美元。 此外,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还建议,出台一个总额达530亿比索(约合43亿美元)的紧急计划,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墨西哥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2008年10月8日,巴西央行为了遏制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快速贬值的势头,开始在现货市场上抛售美元。这是巴西央行最近5年来首次采取这种做法。7日,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下跌5.09%,跌至2.31比1,为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点。8日,在巴西央行的干预下,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略为上涨,为2.29比1。 巴西央行没有公布所拍卖美元的具体数额,但外界估计至少超过10亿美元。巴西央行行长梅雷莱斯日前曾表示,巴西拥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只要市场有需要,央行肯定将介入救市。 在欧洲方面,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2008年10月8日在巴黎呼吁,在市场剧烈动荡的背景下,投资者应“保持镇定”,过度悲观不可取。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8日召开紧急内阁会议,讨论金融危机对意大利经济的不利影响。他随后宣布,意大利政府准备购买陷入困境的银行的股份。意大利政府官员表示,受援助银行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资金充实资本,或者用来购买其他处于困境的银行。 俄罗斯莫斯科股市2008年10月8日开盘后不到一小时即大幅下挫,相关部门随即停止了股市交易。为避免股市暴跌,俄罗斯股市9日休市一天。过去几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莫斯科股市剧烈动荡,交易多次被暂停。 在亚洲方面,日本央行2008年10月9日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短期金(203,5.85,2.97%,吧)融市场投放2万亿日元资金。至此,日本央行在连续17个工作日内共向短期金融市场投放30.6万亿日元资金。 当天,在日本短期金融市场,外资银行间筹资难的状况还在持续,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在0.55%到0.6%之间浮动,略高于日本央行0.5%的政策利率水平。因此,日本央行认为有必要继续向短期金融市场投放资金,以缓解外资银行面临的困境和稳定市场。 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行长李成太9日宣布,将银行基准利率从原来的5.25%下调到5%,以稳定韩国金融市场,防止经济出现严重萎缩。这是韩国央行自2004年11月以来,首次下调银行基准利率。 李成太在当天举行的韩国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后说,未来影响韩国金融货币政策最大的因素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韩国央行将不断对其金融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他表示,韩国央行今后有可能继续降息。 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金融动荡影响到韩国经济,2008年9月末以来韩元汇率和首尔股市综合指数一路暴跌。8日,韩元对美元比价为1395比1,创下10年来新低,首尔股市综合指数也跌破1300点大关。9日首尔外汇市场开盘后,韩元对美元比价一度暴跌至1480比1,后在韩国政府入市干预后有所回升。 为遏制韩元汇率和股市连日暴跌的势头,韩国金融监督院8日下午曾表示,韩国政府正密切关注汇市和股市变化,并计划采取“非常措施”稳定外汇市场。 2008年10月8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股市主要股指开盘后一度大跌10.4%,随后相关部门宣布暂停股市交易。为避免股市进一步动荡,2008年10月9日印尼股市继续暂停交易。
2.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
虽然中国并非主要受冲击的国家,但它至少能从以下三个方面感受这次危机带来的影响: 首先,美国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使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动摇,在失去伸展性的同时,也面临更大风险。由于中国官方所持有的主要是美国国债,而在证券资产中,国债的风险性又是最低的,因此,中国外汇储备受到的影响会较有限。 与中国官方的投资方向不同,中国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大部分是美国公司债券或股票。以目前投资美国雷曼公司金额最多的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其持有的雷曼公司相关债券共计1.914亿美元(其中次级债券仅0.5亿美元),约占2008年6月30日建行总资产的0.019%。由此不难看出,雷曼等美国金融机构的倒塌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影响有限,更难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形成较大冲击。 第二,在所有的金融市场上,对公司的资本估值已经缩水,而这会产生连带效应。不仅公司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也将大幅增加。 不过,比起以上两点,消费需求的萎缩,将是中国在本次金融风暴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其经济衰退所导致的民众信心不足,及购买力的萎缩,会使中国的出口面临需求下降的局面。中国海关总署在9月22日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今年1到7月,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403.9亿美元,增长9.9%,增速下滑8.1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首次回落至个位数。尽管消费需求萎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会显露,但它迟早会到来。因此,中国公司最好根据两年或更长的时间跨度,来调整对美国出口的预测。此外,由于美国市场的表现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全世界的消费开支都可能随之下降,并对中国公司产生额外的压力。 总的说来,有人预计金融风暴的影响将持续三至五年,由于与发达国家市场的联系较小,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及一些东南亚或非洲国家)所受到美国金融风暴的冲击也将更小。尤其是中国,根据我对她这么多年的了解和研究,中国的金融政策是十分稳健、安全的,因此,此次由华尔街而始的金融风暴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将是有限的。当务之急,中国公司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投以更多的关注,以努力弥补因美国市场萎缩造成的损失。
6、创业板上市
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推出
8、2010年债务危机阴云笼罩欧洲
9、中国股市七次牛市熊市盘点
1 特点:波动极大
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上交所正式开业以后,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高位。
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
2 特点:上涨极快
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386点到1558点,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股指回到325点。
3 特点:出台利好救市
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
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一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达200%,最高达1052点。
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4 特点:牛市极短
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轮行情条件具备。
5 特点:绩优股带头
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在深发展等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从1996年4月1日算起,至12月12日,上证综指涨幅达124%,深成指涨幅达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种。两只领头羊深发展从6元到20.50元,四川长虹(5.21,0.07,1.36%,吧)从7元至27.45元。
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最知名的当属《人民日报》发表《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对于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文章发表当天,配合涨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场暴跌。
6 特点:一度历史最高
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了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5·19”行情直接的爆发点是上海证券报记者李威的《网络股能否成为领头羊——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进军网络产业的思考》,一开市领头的是东方明珠(10.59,-0.27,-2.49%,吧)、广电股份、深桑达等网络股。
这一次,《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申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坚定信心。就是在这轮行情中亿安科技破了百元大关,但最终成为一桩丑闻。
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问题。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四年时间股指下跌超过50%。
7 特点:调整时间历史最长
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
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这一轮牛熊市目前波澜起伏,从998点到6124点的新高,让无数新股民做了一场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而梦醒时分,却在三千点的沼泽地里痛苦挣扎。这一次牛熊市我们经历了上半场,下半场的走势又将会如何呢?
2009牛市 今年是我国经济复苏阶段,人们对股市充满希望
2010
B. 这场雪灾造成哪些影响....
2008年雪灾对各行业影响
2008 年1月10日以来,半个中国、14 个省(区、市)陆续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暴雪、冰冻袭击,并且受灾区域仍存在扩大可能。冰雪造成部分地区电力中断、交通系统大面积瘫痪、春运返乡旅客大量滞留途中、农产品(29.44,-0.34,-1.14%,吧)与食品价格暴涨、供水供气难以维持的困难局面。未来三天,南方大部地区仍将维持阴雨雪天气,未来十天仍为多阴雨雪天气;且暴雪停止后仍需数日来除却冻冰。
预计断电限电和交通阻塞将对08年1月份工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2月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消费也会受到相应影响。不过这两个月是传统上的生产淡季,且可通过灾后加班弥补,全年而言影响有限,而灾后重建将导致之后投资以及工业生产出现报复性的增长。08年1-2月份CPI破7几成定局,由于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不能及时供给,灾区及周边输送区的价格可能会有较大的涨幅,不排除CPI 突破更高水平的可能性。我们曾指出,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国内经济调控将在2008 年下半年放缓。但如果灾情进一步加重,为支持灾后重建工作,信贷控制解冻的时间点可能提前。
资本市场对重大的自然灾害一开始往往反应不足,但随着灾情的持续与恶化,投资者对风险的过度担忧极其容易引起股票市场的恐慌性抛售;不过短期冲击过后,股票市场基本上都能回升到下跌的开端。A股市场近期的调整已经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雪灾的影响。但在内忧外患夹击之下,市场高估值基础正处于开始松动的微妙时刻。我们对政府化解此次雪灾抱有强烈信心,但如果灾情持续甚至恶化,应提防可能出现的恐慌性抛售,而这种恐慌性抛售一旦出现必将构成绝佳的买点。
从投资策略上看,灾情持续阶段煤炭、工程机械将从中略微受益,而电力设备、铁路设备、钢铁、建材等行业将成为灾后重建的受益者。雪灾导致煤炭运输瓶颈,提高煤价上升预期(但可能受到管制)。同时,灾后对电力输送系统、铁路电气化系统必将进行重建与更新,灾区也将出现大量的基建需求,电力设备、铁路设备、钢铁、建材等行业将成为受益者。
附:雪灾对各行业影响
电力:受灾省份用电占53%,1月用电将下降6%
能源:1 亿吨的公路煤外运受阻,煤价看涨预期增强;电荒和雪灾增加柴油发电需求
交通:客运影响大于货运,对全年总量影响2-3%
农产品:生产受损尚可控,运输不畅加大销区价格压力
电力设备:将受益于灾后受损线路的大规模修复
钢铁:淡季产销影响有限,灾后重建将拉动价格再度上涨
有色金属:限电断电影响铜铝产量
建筑:灾后将受益于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
机械:工程机械行业受益
保险:理赔主要影响财险,但对08保费收入可能有促进作用
旅游:静态影响1-2%,全年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家电:大部分主流渠道已做好节前备货
2008年中国雪灾是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20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截至1月31日18时,死亡63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270.8千公顷;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坏房屋8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30亿元人民币;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1]有最新消息说,截止2月3日,(包括上海)受灾地区扩大到20省市,受灾人口超过一亿多人。[2]
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于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端口。另外,电力受损、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3][4], 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5]。
一、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当地交通中断,产品、原材料运输受阻,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大大影响当地的GDP。
煤电运输受阻,电厂停产、半停产,使电力输送的地方生产受直接影响。
电力中断,生产停顿。对于那些连续性的生产,带来巨量损失,比如石化、化工、造纸等连续生产行业。
道路修复,电线及线杆、线塔,车辆等物品的直接损失,蔬菜、瓜果、粮食的损失。
人员伤亡。
按照年生产10个月计算,这次灾害相当于完全停产大约30天,对我国GDP的直接影响=30/300 = 10%。
世界银行估计我国2008年GDP大约10%,那么受学灾影响,GDP大约要降低到9%左右。
二、对环境的影响
暴雪融化之后,导致地下水水位升高,像江西、湖南等地容易引发血吸虫等灾害。
道路消雪撒盐、撒融雪剂,盐溶解之后进入土壤,导致地下水质量和土质变硬、变差。
三、对体制的影响
暴雪导致主副食品供应问题。迫使国家采取强制不许涨价政策,对生产者、经营者都是一种考验,不符合市场规律。
四、人文影响
百万民工无法回乡过年,心理问题、夫妻感情等家庭问题。
C. 一般暴雨及洪水会对股票和期货市场有何影响
天气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产业上下游运输与开工。市场人士分析,暴雨天气对螺纹钢等黑色系品种的供给端影响显着,导致期货市场变化,对农产品影响相对较为有限,化工品方面影响有所分化,其中对聚丙烯PP还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国内期市涨跌不一。黑色系多数上涨,铁矿石涨逾2%,线材涨逾1%;能化品走势分化,PVC涨近3%,塑料、玻璃涨逾2%,乙二醇跌近2%,燃油、甲醇跌逾1%;此外,基本金属多数上涨,沪镍涨逾1%;贵金属均上涨;农产品涨跌互现,鸡蛋涨逾1%,豆一、豆油跌逾1%。
(3)雪灾对股票期货影响扩展阅读:
极端天气下也会对投资策略有所调整。
强降雨天气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端,暴雨不会影响需求总量但会影响节奏,对生产端的影响比较小,短期的供过于求会导致商品库存上升,进而对现货价格构成压制。
具体到品种上,持续暴雨天气影响工地施工,会对螺纹钢和水泥等建材需求形成一定压制。“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水泥磨机的开工率和螺纹钢表观需求已降至去年同期水平。
但建筑工程并不会因为暴雨而消失,暴雨只是将需求延后,等雨季过后,施工上依然存在赶工需求,后期需求环比可能会看到一个相对往年更为陡峭的回升走势。
投资策略方面,短期螺纹钢期货跨期交易更能表达公司对市场近期供过于求、远期供需会改善的看法。如果钢厂受需求下滑影响开始进一步减产检修,那么原料端也会存在下行压力。中期来看,雨季结束、需求开始回升时,公司倾向于选择做多基差较大的品种。
D. 经典的事件对股票的影响
可能是股票收益也可能是股票亏损。
以下是一些实例:
2001年11月16日,证券印花税下调,上证指数开于1725.45点,跳空高开104.1点,但当天收出长阴,收于1646.76点,仅上涨1.57%。
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上证指数跳空高开,全天涨幅高达9.25%,上涨144.59点,收于1707.31点。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于上市首日即计入指数计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后股指的计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
2002年12月1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沪深交易所计对封闭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规定封闭式基金最小报价单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实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银华宝申请QFII资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受此消息影响,上证指数当日大涨33.71点,收于1398.01点,单日涨幅达2.47%。
2004年2月2日,国九条出台,同年4月为落实国九条,证监会成立六个工作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正式登场、首批八只股票上市,这是落实“国九条”的首项具体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济南钢铁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一级市场新股不败神话在中国股市正式宣告终结。济南钢铁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一级市场新股不败神话在中国股市正式宣告终结。
2005年4月29日,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2005年6月6日,沪市大盘见底998.23点,从而结束了长达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个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发布关于资金申购上网定价公开发行股票的实施办法。沪市新办法将申购上限放宽到当次上网发行总量或9999.9万股,深市规定申购上限为不得超过本次上网定价发行数量,且不 超过9999.995万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划断后的第一只新股中工国际在深圳中小板上市,这标志着终止一年多的IPO恢复,由于是一年多以来的首次IPO,该股首日受到市场资金的疯狂追捧,首日涨幅达到332.03%,最大涨幅更是达到惊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沪指报收2505.70点,当日成交额457.9亿元,首次站上了2500点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国内保险第一股“中国人寿”成功回归A股,成为首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这标志着保险公司登陆A股的序幕拉开。
2007年2月26日,沪市大盘首次突破3000点。120只股票达到10%涨停位,投资者企盼的春节后“开门红”成为现实。
2007年5月9日,大盘蓝筹股推动沪深两市大幅上涨,沪市大盘突破4000点,沪综指收报4013.08点。
2007年5月31日,调高股票印花税,单日震荡320点创15年纪录。
2007年8月23日,沪市大盘突破5000点.,盘中上摸5050.38点,报收5032.49点。
2007年9月28日,沪市大盘突破5500点,迎接58周年国庆节。
2007年10月16日,党的“十七”大召开,沪市突破6000点,最高到达6124.04点,成为了历史以来的最高点位。
2008年1月14日,证券论坛讨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要以全球视野, 5500不攻而破,沪市又进入了进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国内平安再融资,雪灾,大小非解禁和物价上涨等压力,以及美国次债进一步影响沪市直破4000点。
2008年4月16日,中国第一只以角为计价单位的股票紫金矿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上申购,申购价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层明确大小非减持的有关规定,上证指数高开低走,次日跌破3000点至2990点。
2008年4月24日,受证券交易印花税从0.3%降为0.1%影响,上证指数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时28分汶川八级大地震影响,股市低开后返身走好,一度广大投资者以不抛股票来支撑指数。
2008年8月8日,29届北京奥运会召开,大盘以“利好”出尽而大跌,次个交易日跌破2500点,收于2470.07点。
2008年9月16日,受美国雷曼兄弟银行倒闭,美国股市暴跌影响,以及央行下调银行准备金和贷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9月18日跌至1802.33点。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层允许汇金公司对工建中三大银行护盘等三大利好消息影响,大盘出现了几乎集体涨停的壮观。
2008年10月28日,随着全球证券市场全面杀跌,上证指数又走入下降通道,当日盘中最低到达1664 .93点,也是这次暴跌的最低点。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筹备十余年之久的创业板有望正式开启。
2009年4月3日,中国证监会决定撤销宁波立立电子2008年7月公开发行股票的核准决定,同时要求立立电子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这在中国证券市场尚属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证监会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实施之后将随时向企业发审核批文。这意味着暂停8个多月的IPO重启。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机全面全面爆发以来全球最大一单IPO中国建筑在沪市登陆,上海证券市场发生了有史以来3031.75亿的最大单日成交量,并出现09年最大的跌幅,盘中连破3400,3300,3200点整数关,报收3266.43点。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创业板股票共计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陆,当日盘中受到爆炒而几度被停牌。
2009年12月8日 被称为中国“证券业死刑第一人”的原中国长城信托投资公司北京证券交易营业部总经理杨彦明被执行死刑,但6500多万元赃款的去向仍是一个谜团。此案从一审、上诉、发回重审、再上诉,历时五年之久。
2010年1月8日,证监会宣布,国务院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交易。2月22日,期货公司获准受理股指期货开户。
2010年3月26日,证监会正式做出批复,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由于市场有了做空机制,股指开始了一轮大幅杀跌走势。
E. 一般暴雨及洪水会对股票和期货市场有何影响
暴雨和洪水是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我国经历了许多暴雨和洪水,每一次都对我们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带来巨大威胁。许多人只知道暴雨和洪水会危害生命和财产,并不知道它们对股票和期货市场也会产生影响。
4..一般暴雨及洪水会对鸡蛋的期货和股票产生影响。鸡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由于价格低廉,营养全面,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暴雨和洪水的影响,家禽大面积死亡,也直接影响了蛋类的生产,又加上暴雨和洪水会造成高湿的环境,即使家禽没有受到影响,但是高湿的环境也会导致蛋类的发霉发臭,许多中间商不愿意大量囤积鸡蛋,这样会导致鸡蛋价格上涨!
一般暴雨和洪水对于期货和股票都会产生巨大影响,这些自然灾害会影响许多行业,让这些行业的价格不断上涨,也给期货和股票市场带来不稳定性,每逢遇到暴雨和洪水,期货和股票市场就会动荡不安!同时,这也给一些股民带来了一些商机,他们利用这段时间股市和期货市场的变化,大大的赚了一笔!
F. 如果发生大自然的灾难比如是洪水,地震了等等有哪些基金和股票涨,金融会发生怎样
自然灾害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不会改变其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向,因而也不会改变股市运行的基本方向。
汶川大地震对2008年的股市运行虽然只是带来短期影响,但它引发了我们对实施巨灾金融工程的重视,从这种意义上讲,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又将是深远的。
2008年5月12日,令人刻骨铭心。下午14时28分,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办公室中。突然,文化大厦晃动起来,持续了大约十几秒钟。过后,从网络信息中得知——四川地震、上海地震、北京通州地震。再后来,我们都知道,是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且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地震、洪水、暴风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2008年年初的雪灾、5月的大地震更是触目惊心,损失惨重。
一、即时影响:66家公司停牌
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后的次日,川渝66家上市公司停牌,这是中国证券史上首次因灾集体停牌。之后,有超过半数的川渝上市公司公告未受地震影响,旭光股份、水井坊、四川长虹、广安爱众、金路集团等5家公司表示有损失但损失不会太大。
四川省内共有上市公司61家,当时A股总市值为5 012.23亿元,在震源200公里以内的有45家,其中31家上市公司距离汶川在100公里以内,可能受地震影响较大,而离震源较远的上市公司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二、阪神之鉴
1995年1月17日凌晨5点46分,日本大阪、神户一带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这是自1923年以来在日本城市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造成了6 400余人死亡,30 000多人受伤,超过3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给日本造成的全部损失达数万亿日元。从日经225指数K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发生的当日,日本东京股票市场只是轻微下跌,建筑等行业还出现了上涨。
不过,1月23日日经指数大幅下跌达5.6%。在地震发生后的第10天,东京股票市场蒸发市值高达10%。不过,与建筑、建材等相关的股票也涨了一阵子,其他包括公用事业和矿物相关类股票的走势也相对抗跌。接下来,日经225指数开始了一波大幅杀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指数下跌超过了5 000点,见下图。
地震意外导致新加坡巴林银行倒闭。此前1月,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看好日本股市,买进大量期货合同,巴林银行因此损失14亿美元,不得不宣布破产,最终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卖给荷兰国际集团。
历史不会重演:
一、权重不同。大阪、神户是日本重要的工业区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其制造业产值占整个日本的13%,钢铁产量占24%,机械制造业占19%。另外,其汽车零部件、化学制品、造纸、造船业等也十分发达。
在地震发生后,该地区停水断电、交通瘫痪,神户市很多中小企业房屋倒塌,而且还影响到了周边其他工业区和一些港口,对日本的整个经济都有很大的拖累,对连续三年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有专家认为,日经225指数暴跌5 000点也是对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汶川地处中国较边远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权重较小,其影响是局部的和结构性的。
二、日本正处于经济衰退周期,阪神地震只不过是导火索;中国经济虽然2008年会放缓,但仍然处于上升期。
采用同样的理由可以解释1998年的长江洪涝灾害、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等,它们虽然导致一些地方经济的发展暂时停滞,但只是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局部和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
其实,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个案例也同样印证了这一判断。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中国台湾地区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三周后,台湾当局公布死亡(含失踪)人数为2 378人,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台中县,为1 138人;另外,南投县死亡人数也达到了928人,一共有40 845栋房屋全倒,有41 373栋房屋损失严重。
G. 08年南方雪灾哪些股票大涨
关于的问题我想到一句话。市场二八分。下面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你。得到你的好评价。
08有过连续涨停的,根据软件选出了880只,如果是这数据可能没多少价值,而且在08年四季度连续涨停的也很多。所以选了35只08年取得正收益的股票来看连续涨停,而且除去st股,因st股基本都在熊市被炒,并且基本都出现过连续涨停;
其中连续涨停的有(连两天以上的):
代码 名称
000998 隆平高科
002223 鱼跃医疗
002041 登海种业
002272 川润股份
600354 敦煌种业
600395 盘江股份
002262 恩华药业
000713 丰乐种业
601766 中国南车
600551 时代出版
002254 泰和新材
002273 水晶光电
600239 云南城投
600983 合肥三洋
000996 中国中期
000893 东凌粮油
002038 双鹭药业
002253 川大智胜
600836 界龙实业
002271 东方雨虹
其中时代出版连续6个涨停,另外,在08年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有连续涨停经历,
2008 年雪灾。从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方面来看,包括风雹灾害、低温霜冻灾害。回顾 2008 年及以后发生的历次重大低温冻害和雪灾事件,寒潮带来的影响表现为覆盖范围广、降温程度大、持续时间长、对农业生产破坏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比历次的降温程度和覆盖范围可以看出,本次寒潮如果出现10-14℃的降温,将可能带来百万亩农作物受灾。2008 年雪灾,根据农业部灾情评估结果,农作物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分别为 2.2 亿亩、1.2 亿亩和 0.3 亿亩,死亡畜禽有 7900 万头(只)之多。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为 670 亿元;林业直接损失为1014 亿元,雪灾对整个农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 2000 亿元以上。
重点关注糖、畜禽产品,寒潮或加剧产能收缩。根据甘蔗的作物习性,其在 10℃以下将停止生长,如果低于零度则会直接损害植物。2008 年 1-2 月期间广西平均气温6.8℃,降温幅度达到 8-18℃,并且连续 30 天低于 8℃,长时间的低温和冰冻、冻雨给甘蔗种植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畜禽养殖对温度要求较高,特别是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