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团队
朱剑彪先生,金掘返冲融学博士,常务副总经理。历任广东商学院投资金融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广州证券有限公司宏观与策略研究员、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基金部经理;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备组成员、董事会秘书、研究总监、投研副总监兼研究总监和督察长。2007年4月起加入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社保组合组合经理。
王宁先生,EMBA。历任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助理,兴业基金经理等职务。2005年8月加盟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投资管理部基金经理助理、长盛动态精选基金基金经理等职务。现任投资管理部总监,长盛成长价值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同庆可分离世档交易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侯继雄先生,清华大学博士。历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任研究员、策略部经理。2007年2月加入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研究发展部总监,同盛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吴达先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金融经济学硕士,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曾就职于新加坡星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星展珊顿全球收益基金经理助理、星展增裕基金经理;新加坡毕盛高荣资产管理公司亚太专户投资组合经理、资产配置委员会成员;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际策略分析师、固定收益投资经理;2007年8月起加入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国际业务部总监,长盛积极配置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和长盛环球景气行业大盘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蔡宾先生,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历任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06年2月加入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员、社保组合助理、投资经理,长盛积极配置债券基金基金经理等职务。现任固定收益部总监,长盛同鑫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同禧信用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刘斌先生,清华大学工学学士、中国科学院工学博士。2006年5月加入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公司期间历任金融工判歼程研究员、高级金融工程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长盛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等职务。现任金融工程与量化投资部执行总监,长盛量化红利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⑵ 华夏、嘉实等公募悄然布局半导体,接下来将会有何大动作
公募基金在低点布局半导体的,意味着接下来半导体行业会引来一波锄触底反弹的高质量发展。
行近段时间以来a股的半导体行业出现疯狂的连跌。导致很多半导体公司的业绩不佳,给半导体行业蒙上了一层阴霾。在这个关键时候,国内很多大型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夏嘉实等对这些半导体行业的公司进行抄底,甚至在部分公司的定增股票中也包含了半导体行业的股票。众所周知,公募基金的布局与他们对行业的未来期望是成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大量的公募基金对半导体的布局就意味着他们看好半导体在下半场的发展势头必定是良好的,很显然半导体的拐点已来。
⑶ 嘉实基金洪流现在有负责管理产品吗
嘉实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 是国内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嘉实基金旗下的段笑洪流基金经理,目前碰老有管理基金产品,具体管理的基金产品详情,建议通过嘉实基金的官方渠道查看。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以握吵含嘉实基金官方回复为准。
应答时间:2021-07-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⑷ 十月机构“摸底”190股 医药行业公司最受关注
受三季报披露窗口期影响,接受机构调研的公司有所减少。数据显示,10月机构调研了190家公司,仅为上月同期的三分之一;其中116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机构组团调研,也是不到上月同期的一半。从行业来看,医药生物个股最受机构关注。
10月机构调研190股
刚结束交易日的10月是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度披露月,受此影响,接受机构调研的公司明显减少。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10月接受机构调研的公司仅有190家,只是9月同期545家的34.86%。其中,116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机构组团调研,也只是同期237家的48.95%。
当中,歌尔股份(002241)、海康威视(002415)、广联达(002410)、华测检测(300012)、长春高新(000661)、新产业(300832)、中科创达(300496)、甘源食品(002991)、美亚柏科(300188)、华宇软件(300271)、德赛西威(002920)、卓胜微(300782)、海大集团(002311)、光威复材(300699)、星源材质(300568)、我武生物(300357)等16家公司接受了超过100家机构调研。
最受机构关注的是歌尔股份。数据显示,10月公司合计接待了包括110家公募基金、37家券商、33家阳光私募、39家海外机构、23家险资等330家机构的包团调研。调研中,歌尔股份对其主要业务板块的未来趋势均保持乐观预期。例如就零组件业务,在传统的精密零组件业务之外,公司还在积极拓展相关的零件业务,包括与声学相关的触觉、无线充电等零组件业务,代表未来方向的SiP产品业务以及光学、精密结构件等。
被众多机构踩破门槛的背后是歌尔股份三季报大超预期。三季报显示,歌尔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7.3亿元,同比增长43.9%;归母净利润为20.16亿元,同比增长104.71%;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增长167.92%。此外,歌尔股份预计2020年归母净利润约27.53亿元-28.81亿元,同比增长115.0%-125.0%。业绩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智能无线耳机(TWS耳机)、精密零组件及虚拟现实等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增长。
此外,爱博医疗(688050)、伊之密(300415)、鸿路钢构(002541)、科大讯飞(002230)、珀莱雅(603605)、双塔食品(002481)、天赐材料(002709)、稳健医疗(300888)、新洁能(605111)、金博股份(688598)、华东医药(000963)、尚品宅配(300616)、宇信 科技 (300674)、视源股份(002841)、普洛药业(000739)、正邦 科技 (002157)等23家公司也接受了超过50家机构调研。
而从机构调研次数来看,浩云 科技 为机构调研最为密集的公司。数据显示,浩云 科技 在10月份接受6批次机构的调研。永高股份(002641)和汉王 科技 (002362)均以被机构调研4次,并列第二。此外,德赛西威、鸿路钢构(002541)、金博股份(688598)、楚江新材(002171)、中天精装(002989)、汉钟精机(002158)、锋尚文化(300860)、深 科技 (000021)、海鸥住工(002084)等9家公司接受机构超过3次调研。
医药生物股最受关注
从调研公司所属行业来看,10月份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24家)、电子(21家)、计算机(17家)、机械设备(16家)、化工(14家)、电气设备(13家)食品饮料(11家)、轻工制造(10家)等8大行业中。很明显,医药生物在10月份机构调研中最受欢迎。
金鹰医疗 健康 产业股票基金经理韩广哲表示,A股市场医药行业公司经过短期调整后,部分消化了高估值压力,将坚持自下而上对重点医药公司进行跟踪。奶酪基金经理庄宏东表示,年初时医药股的估值并不高,业绩确定性较强,叠加疫情的催化,出现了一波较大的行情。但疫情也只是对相关公司一两个季度的业绩贡献较大,并非持续性贡献。
在三季报中,嘉实瑞熙三年封闭运作混合基金经理洪流表示,降低了部分累计涨幅过高的医药类上市公司配置比重。融通 健康 产业灵活配置三季报显示,基金经理精选赛道及成长性较好且估值相对较低的个股进行重点配置,减配医保控费受损较大的相关标的,中线持股的心态从容守候,用时间换空间并适时调整组合结构。
但也有基金经理在三季度选择对医药股进行加仓,工银瑞信医药 健康 行业股票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医药股的调整中,基金抓住机会适度提高了仓位。在结构上,我们保持了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CDMO 等长期看好领域的核心仓位,降低了疫情受益子领域的持仓。
华夏医疗 健康 混合基金经理认为,医药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行业,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水平的发展构成了从需求端到支付端对医药行业的长期支撑。因此,在构建组合的过程中也立足于长期,选择有空间、商业模式有壁垒或者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去投资,争取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在医药子行业选择中,组合构建会结合长期空间和景气度,综合考虑估值等方面因素,尽量选择相对分散的子行业,避免在单一驱动因素上暴露过多的风险。
国联安锐意成长基金经理呼荣权表示,从长期维度看,医药行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很大,核心在于各个药品和器械的渗透率仍然很低,叠加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更多需求会陆续被创造出来。目前,市场已经逐渐在反映这种未来的长期趋势。核心个股估值普遍较高,投资医药行业要更注重行业赛道和增长的确定性,持股周期可能更长。
10月获至少30家机构调研的公司
本文源自财富动力网
⑸ 广发聚丰[270005]基金分析
基本信息
基金全称:广发聚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简称:广发聚丰
基金代码:270005(前端)
基金类型:股票型
管理费率:1.50%(每年)
托管费率:0.25%(每年)
销售服务费率:0.60%(每年)
最高申购费率:1.50%(前端)
最高赎回费率:0.50%(前端)
业绩比较基准:80%*沪深300指数+20%*中证全债指数
风险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特征:较高风险,较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基金分析
一、安防概念利好重仓股
广发聚丰前两大权重股分别为国内安防行业的龙头股:海康威视以及大华股份,受益于军工概念的持续发酵,后市可望有持续性机会。
二、长期业绩配合长期概念
广发聚丰基金规模为186.06亿元,排名第六,属于超大规模基金;该基金成立近9年以来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排名26,年内跑赢大盘9.03%,属于长期稳定类型基金。该基金长期稳定表现配合安防的长期概念或许能够在未来一个季度至半年内擦出火花。
三、基金经理人择股能力较佳
广发聚丰有两任经理人,前任经理人易阳方从业16年,先后担任广发聚丰基金以及广发制造业精选股票基金经理人,现担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基金经理人傅友兴先生从业11年,2013年2月5日开始接任广发聚丰经理人职位,任期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为3.22%,跑赢上证综指12.76%。广发聚丰今年前后两次重要调仓分别是:二季度增持大华股份,三季度增持海康威视同时减持贵州茅台,持仓方向从消费转向计算机制造行业。从经理人择股的表现来看(贵州茅台三季度迄今下跌15.82%,大华股份二季度迄今上涨3.53%,海康威视三季度迄今上涨3.06%),广发聚丰后市依然值得期待。
⑹ 基金经理离职高峰到了,为什么都赶在这个时候
基金经理是按着末尾淘汰制的,基本年末排名在后1/3的都要离职的分险,去年虽然大部分基金经理收益都是正的,但是也是有差别的,有的先进场,有的是看见别的基金经理开始报团,然后跟着去报团,然后在快到山顶了才进场的,能力还是有差别的。然后加上这段时间的杀跌,有的基金经理提前抢跑,很早前就开始换仓抛售,而很多基金经理成了接盘侠,基金经理看见大幅亏损也会找人来承担责任的。
96家公司基金经理离职
在新基金发行数量及份额均创新高、部分存量基金赚钱效应凸显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潮却来得愈发“汹涌”。
Wind数据显示,2019年离职基金经理人数为233名,同比增加20%。2017年、2018年这个数据分别为170名、194名。
业绩表现或是离职导火索
公募基金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
正常而言,一个硕士应届毕业生,从助理研究员到基金经理需要5年以上时间。
在“渡劫”成功之后,是何原因导致基金经理选择离开?
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向《投资时报》记者表示,其原因离不开业绩表现,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业绩亮眼,一种是业绩乏力。
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离职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去处。
这其中有小公司跳到大公司的,原因是大公司提供了更好的薪酬水平以及更强的募资能力;
当然也不乏大公司跳槽到小公司的情况,原因是大公司人才济济,容易遇到职业发展瓶颈,而小公司提供了更高的职位和更灵活的激励机制。
而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离职往往是因为遭遇较大压力,比如由于“末位淘汰制”被动离开,或者自己主动换个平台,谋求业绩的转变。(有见 财经 )
除了因业绩不佳之外,也有一些寻求“大厂”机会而选择跳槽的明星基金经理。
譬如,圆信永丰基金前首席投资官洪流,他于2019年1月末离职,旗下所管理的6只基金更换掌舵者,随后“转会”嘉实基金。
目前,洪流管理着嘉实策略混合、嘉实价值成长、嘉实瑞红三年定开、嘉实多元债A/B。
就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对基金公司的影响 ,上述基金从业人士表示,这对于大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影响都会很大,原因在于:
第一,无论直销客户还是代销客户,都会对离职后的基金业绩产生质疑,产品短期会面临赎回压力;
第二,会影响重要客户对于该公司投研团队稳定性的评分,从而影响重要项目竞标的成功率;
第三,如果新接任的基金经理不能维持好的业绩,会引发客户投诉及负面舆论等不良后果;
第四,会给投研团队其他成员带来压力
今年年初,有40位基金经理相继离职,今年初市场波动比较大,1月份大涨,2月份又大跌,这也是导致人员流动的一个市场大环境。在离职的基金经理中,有知名的基金经理,近年的业绩收益排名前十,但也有不少离职的基金经理业绩差,达不到制度审核。离职有以下三点原因。一,主动离职,有更好的去处,在巅峰时刻离职找下家会有更好的待遇。二,被动离职,制度考核不及格。三,工作压力大,离职休养,缓解压力。
一,主动离职,有更好的去处,在巅峰时刻离职找下家会有更好的待遇。
这部分离职的基金经理因为短线业绩好,好多都去了更大的公募基金平台或者着名私募。带着荣誉过去能有效的自抬身价,获得更好的报酬。
二,被动离职,制度考核不及格。
基金经理的压力很大,业绩排名在同行50%以下会被警示,如果排名在后三分之一,就可能会被淘汰。此外,基金经理排名也与收入直接挂钩。有不少离职的基金经理的年度排名垫底,比如有两位今年1月离职的债券型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定开纯债基金近1年来排在同类近3000只基金的最后30名,近2年来收益也排在最后20多名,再不走真混不下去了。
三,工作压力大,离职休养,缓解压力。
在粉丝看来,基金经理指点江山豪情万丈,但平均从业年限只有3.15年,好点的公司平均年限在4年左右,差点的还不到半年。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每天面对涨跌互现的大盘,很多基金经理难以摆脱抑郁状态,甚至有些英年早逝。3月1日,国金证券发布讣告,公司投行一位39岁的员工陈姓员工因呼吸心跳骤停,在2月的最后一天突然辞世。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基金经理离职对于所持有的的基金影响是很大的。要仔细考察新任的基金经理以往的投资成绩和风格,再决定要不要继续持有!
⑺ 013147基金怎么样
013147基金是广发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只股票型基金,在投资逗羡策略、业绩表现上都具备一定优势。该基金败此投资标的主要包括中小市值股票和权益类证券等,累计收益率表现较为出色,过去一年收益率达到了40%左右。不过,投资者需要注意该基金属于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投资前需要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山枯拍总体来说,013147基金在市场处于上升趋势时更有优势,对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以适当配置。
⑻ 海富通精选的基金经理是谁啊,做的好不好
是蒋征和陈洪。蒋征先生,硕士。历任中国保险信托投资公司业务经理,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丰和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任泰和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任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基金经理,2005年12 月至2006年5月任基金兴安基金经理。2006年9月起任海富通强化回报基金基金经理,2007 年2月起至2009年1月,兼任海富通股票基金基金经理,2007年10月起任股票组合管理部总监。现任海富通精选混合基金,海富通精选贰号混合基金,海富通强化回报混合基金基金经理。陈洪,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历任君安证券投资经理、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分行业务经理、富通基金管理亚洲有限公司大中华基金经理,2003年4月加入海富通基金公司,现任海富通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海富通精选混合基金基金经理。
⑼ 基金经理洪流靠谱吗
靠谱。公司官方显示,基金经理洪流靠谱,基金(英文:fund)是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悔碧储备的腔孝资金伍前稿或专门拨款。
⑽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研团队
内需动力基金基金经理:孙延群
投资总监、阿尔法基金、内需动力基金基金经理:孙延群
复旦大学MBA 、CPA、助理工程师。2005年加入上投摩根并随后担任阿尔法股票基金经理,凭借出色投资管理能力,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健卓越的回报,获上海证券报评选的2006年最佳股票型基金经理奖。2007年4月,兼任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经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任职于中兴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管理总部、平安证券公司证券研究所、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6月起,担任景顺内腔腊需增长基金经理。
中国优势基金基金经理:杨安乐
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八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先后担任行业专家、研究部总监助理、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经理助理、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助理,在投资、研究领域均做出了突出业绩,获得广泛认可。2007年8月起担任中国优势基金经理。曾担任兴业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大成基金公司高级研究员。在石化及化工行业研究方面表现卓越,获得唯圆饥2003年度明星研究员称号。
中国优势基金基金经理:王振州
中原大学电子电机学士,企业管理硕士;6年以上证券从业经历,曾任宝来证券国际金融集团高级研究员;日盛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日盛美亚高科技基金及日盛小而美基金的基金经理;元大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元大双盈基金的基金经理。2007年9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7年11月起任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的基金经理。
上投摩根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 王亚南
硕士研究生,5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3 年至2007年,就职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任固定收益研究员。2007年4月加入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国泰金鹿保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2008年6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返
阿尔法股票基金基金经理:周晓文
同济大学硕士,普渡大学德国分校MBA,八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先后担任行业专家、阿尔法股票基金经理助理,在投资、研究领域均做出了突出业绩,获得广泛认可。2007年8月起与孙延群先生共同担任阿尔法股票基金经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担任安达信咨询公司行业分析员、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经理。
双息平衡、双核平衡基金基金经理:芮昆
CPA,八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担任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经理助理,同时负责能源、电力、家电、农业等行业研究,在投资、研究方面均做出了突出业绩,得到业内广泛认可。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前曾任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电力、能源行业高级研究员,湘财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首席分析师。2004年入选《新财富》“电力、水、煤气行业”最佳分析师前五名。 2006年4月起担任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基金经理。双息平衡成立以来,到点分红,依照基金合同,有纪律性的操作,创造出稳健的业绩;2008年5月起担任上投摩根双核平衡基金经理。
成长先锋基金基金经理:赵梓峰
工学学士,CPA,十五年证券研究经验。2005年加入上投摩根担任研究总监,2007年3月起担任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任元富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凯基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曾管理一支14人的研究团队,并负责策略研究。担任成长先锋基金经理以来,凭借出众的研究功底,创造了良好的基金业绩,获得广泛认可。 研究副总监、行业专家、成长先锋基金经理:许运凯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8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6年3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担任研究副总监和行业专家,负责机械、汽车行业研究。2001年到2006年初,担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机械行业高级研究员一职,2004、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新财富》机械行业最佳分析师的第一名。
内需动力基金基金经理:王孝德
10年金融证券领域相关工作经验。2008年5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随后与孙延群共同担任内需动力基金经理。加入上投摩根之前任职于华宝兴业基金公司,于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担任宝康消费品基金经理。曾担任德邦证券,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管理博士,九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2007年8月起与杨安乐共同担任中国优势基金经理,2008年5月起与芮昆共同担任双核平衡基金经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就职于湘财证券研发中心投资策略部、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中心、泰达荷银基金公司。2004年起先后担任泰达荷银风险预算基金、泰达荷银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以及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负责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的债券和可转债投资。
投资副总监、亚太优势基金经理:杨逸枫
14年亚太区域型基金投资运作经验,对亚太金融市场的投资环境十分熟悉。
在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前,杨逸枫女士曾在台湾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信托公司任职,先后担任JF亚洲基金、JF台湾增长基金的基金经理,投资业绩出众,曾获台湾地区基金业的最高奖项——台湾杰出基金经理人“金钻奖”、台湾杰出投信投顾人才“金彝奖”。据Morningstar的统计,1996至2003年,杨逸枫女士管理的JF亚洲基金,历经多头与空头市场洗礼,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健卓越的业绩回报,赢得广泛认可。 8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7年9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职投资经理,负责QDII海外新兴市场研究及固定收益投资。曾任职于香港永丰金证券(亚洲)及香港永丰金资产(亚洲)有限公司,熟悉海外股票及债券市场的投资运作,曾受《中国证券报》之邀撰写海外投资专栏,内容覆盖20多个新兴市场。具有香港证券交易及香港资产管理负责人员(Responsible Officer)资格。
研究部总监助理、行业专家:朱立斌
经济学硕士,8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职行业专家,负责钢铁、综合行业研究。曾任职于天同证券研究所行业公司部副经理、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钢铁行业高级分析师,2005、2006年入选《新财富》“钢铁行业”最佳分析师。
研究部总监助理、行业专家:刘军
理学硕士,11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7年5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职行业专家,负责食品饮料、建材业研究。曾任职于武汉桥建集团公司,海通证券研究所行业公司部经理、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股票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