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类别 » 基金要求配置多少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基金要求配置多少股票

发布时间: 2023-05-13 11:39:40

‘壹’ 基金持仓比例规定 基金持仓比例

投资股票类的基金风险较大,对于基金持仓比例分配有着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限的把控风险,那基金持仓比例规定是怎样的?
持仓限制:
持仓限制制度交易所为了防范市场操纵和少数投资者风险过度集中的情况,对会员和客户手中持有的合约数量上限进行一定的限制,这就是持仓限制制度。限仓数量是指交易所规定结算会员或投资者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的最大数额。一旦会员或客户的持仓总数超过了这个数额,交易所可按规定强行平仓或者提高保证金比例。
基金持仓比例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在投资比例上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基金名称显示投资方向的,应当有80%以上的非现金资产属于投资方向确定的内容;
(2)一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
(3)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
(4)基金财产参与股票发行申购,单只基金所申报的金额不得超过该基金的总资产,单只基金所申报的股票数量不得超过拟发行股票公司本次发行股票的总量;
(5)不得违反基金合同关于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投资比例等约定。
《证券法》规定,一致行动人持有上市公司5%的股份时,需要暂停买卖股票,并向外公告;并且规定,持股5%以上的股东六个月内不得买卖,如果有买卖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将归上市公司所有。
《证券法》第八十六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百分之五,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二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证券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如果基金公司投资适用该法律,这意味着基金公司的投资在未来六个月内不得操作,否则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将被收归上市公司。

‘贰’ 混合型基金投资股票百分百占多少

您好,混合型基金规定了该类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不能超过80%,如果投资股票的比例超过了80%就是股票型基金了。

‘叁’ 私募基金一般持有多少股票

这个是根据基金经理操作风格了,空仓到满仓都有可能。

‘肆’ 个人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多少合适

个人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最适比例为7:3。个人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很重要的是根据你个人的风险偏好而不同,如果是风险偏好型,全部闲余资金购买股票和基金,且股票比例高于基金(股票70%,基金30%);风险中立型,80%闲余资金购买股票和基金,且基金高于股票(基金60%,股票40%),风险回避型,基金和股票都要少配置,而且基金只买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这两种固定收益类,股票买波动小的大盘蓝筹股(银行、煤炭、汽车之类的特大企业股票)。购买股票和基金的资金占闲余资金的40%即可(股票30%,基金70%)。
如果你是纯粹的价值投资,并且能真正做到多年的盈利,证明自己确实有足够的投资实力,我觉得最少可以投资6成以上在股市中。当然前提是你能较好的预判股市的整体估值状态是不是高估/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判断你的持仓的股票估值是不是高估 我目前的状态是全部投在股市里面,一是国家的发展速度仍旧在全球来说都是OK的,二是各种结论证明了股票权益的投资长期来说都是能跑赢其他各种投资的。 买基金个人还是建议指数基金 股票投资不是炒股,不是赌博。一定要分清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再进入股市。

拓展资料:
怎么配置股票型基金
再往细了讲一讲,光决定好比例就行了嘛,如果这70%的钱都all in了一只基金,那波动起来可能会要了你的命,譬如某专门投半导体的渣男基。今天让你嗨上天,明天让你心态爆炸。
所以这70%的钱里面,也得做个配置。
用基金做配置主要把握三个原则:
低风险+高风险;国内+国外;短期+长期。

例如:低风险+高风险
低风险是为了保证短期资金的安全性,高风险是为了提高长期资金的收益。
总体的比例上,一般是以100-你现在的年龄来确定高风险资产的比例。譬如你现在30岁,那么可以考虑将70%的资金投向股票。

风险的高低可以通过基金的波动率来看,譬如天天基金上的信息看了这个2.88%的波动率后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高还是低。 毕竟高低是比较出来的。 如果嫌麻烦,那就看基金详情页给出的答案吧。 查看方法:进入基金详情,直接查看基金下方的标签,如天天基金上基金详情页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的风险分级有五个档:低-中低-中-中高-高。 通过检查这个指标可以看看你现在的基金组合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
1、我给自己安排的养老计划里面有5只基金,1只高风险,3只中高风险,还有一只货基,低风险。货基是用来调仓的。计划总体上风险比较高。
不过这个计划我大概30年后才要用到,所以这个风险对我而言是完全没问题的。
2、除了这个高风险的养老计划外,我还有一支低风险的组合。
这组合里的钱是每年要交的保费,给爸妈的过年红包等,反正就是1年内要用到的。
两只都是中低风险,一只债基,一只对冲基金。都比较稳,当然收益也一般般。
3、从风险的搭配上,长期的钱我偏向于高风险,短期的中低风险。这个风险搭配是依据这些钱的投资周期来的。

‘伍’ 公募基金持仓比例要求

公募基金持仓限额为双十规定:一只基金持有同一只股票不得超过10%的基金资产,基金公司同一基金管理人不得管理的所有基金持有该股市值10%以上,股份证监会规定公募基金持仓不得低于65%。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稳定股市,以防大起大落。
公募基金设置持仓限制额是为了防止基金经理在重仓时买入股票,拉高股价但日后卖出就会导致股价暴跌;其次,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持有某只股票的仓位太重,很难将仓位换成股票。
拓展资料
一、根据证监会的国际惯例,修改上述股票基金的最低仓位有三个原因
1.按照国际惯例,股票和债券之间调整幅度较大且灵活的基金资产应归类为混合型产品。
2.根据现有的《运作办法》规定,基金非现金资产的80%应投资于基金名称指示的方向,债券基金持仓下限也是80%。如果股票型基金仓位只有60%,则与上述规定存在冲突。
3.从投资实践来看,权益类基金的收益来源应该主要是深挖有价值的股票,频繁大幅调整仓位很可能引发追涨杀跌,容易导致基金风格的漂移和资本市场的波动。近年来,社会也对此提出了批评。
二、公募和私募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募集方式
公募,是通过公开发售来募集资金的;
私募,是通过非公开发售来募集资金的。法律严格规定,私募是不能公开宣传来募集资金的,像我们经常在外看到那些满大街张贴的宣传产品的海报,都是违规的行为。
2.募集对象及门槛
公墓募集对象为广大社会公众,无人数限制,也无投资门槛。
私募,募集对象为少数的合格投资者,拥有300万金融资产证明或最近三年50万以上收入证明,而且每只基金都有人数上限,个人投资门槛在100万以上的。

‘陆’ 理财新手,该如何分配基金和股票比例

对于理财新手来说,并不适合投资股票,完全可以把资金都投入到基金中,股票投资风险太大,对于新手来说没有掌握更多投资技巧,很容易跟风购买或在是被套牢,基金的收益虽然不如股票但相对股票来说风险更小。如果理财新手想要投资可以把资金的八成用来投资基金,剩下的两成投资基金。

其实基金也有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虽然也有一定的风险,但对比股票的话风险可以忽略不计,而且选择股票型基金有专业人士打理更有保障,如果理财新手想要自己入手尝试的话,在选择投资项目之前,应该了解更多理财知识,可以先开设一个虚拟账户,虚拟账户跟真实的股票账户一样,适合新手学习,可以提前感受一下股市氛围,不过最好还是找一个有经验的资深股民带着自己,学习股票投资的操作方式和技巧,等到自己学的差不多了再实干。

‘柒’ 股票基金最少要投资多少支股票有规定吗

1、股票型基金:60%或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基金; 2、债券型基金:80%或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基金; 3、货币型基金:基金资产单纯投向金融货币工具的基金; 4、混合型基金:基金资产投向股票、债券,但投资比例不符合第1条、第2条规定要求的基金。从定义可看出,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仓位”最低不能低于60%,如遇到单边下跌行情,股票型基金减仓也只能减到持仓60%,跟着市场下跌而受损。这是对公募基金的规定。2008年就上演了股票型基金最低持仓60%而大大受损的实例。私募基金不受此限,许多私募基金2008年甚至持仓比例为零(歇着暂时不作了),私募的操作灵活性,也是往往私募业绩强于公募的重要原因。

‘捌’ 打新股基金对应多少股

一、打新股中一签是多少股

新股中一签:沪市是1000股,深市是500股。
按照交易所的规则,将公布中签率,并根据总配号,由主承销商主持摇号抽签,确认摇号中签结果,并于摇号抽签后的第一个交易日(T+4日)在指定媒体上公布中签结果。
在我国,每一个中签号可以认购1000股(沪市)或500股(深市)新股。

打新股中一签是多少股

二、打新股需要多少资金

1、市值1万元以上和足额的资金,参与新股网上申购。
深市市值只能申购深市股票,沪市市值只能申购沪市股票。
2、申购额度市值计算:申购日(T日)的前两个交易日(T-2日)日终的持股市值来确定,持股市值1万元以上(含1万元)的投资者才能参与申购。
3、深圳市场每5000元市值配给一个申购单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
每一申购单位为500股,申购数量为500股或其整数倍,但最高不得超过申购上限。
上海市场每10000元市值配给一个申购单位,不足10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
每一申购单位为1000股,申购数量为1000股或其整数倍,但最高不得超过申购上限。
4、同一交易日内参与多只新股申购的,市值可重复使用。
若某一交易日有多只新股进行网上发行,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的市值可重复使用,投资者可以此为据分别参与多只新股申购。

打新股需要多少资金

三、打新股基金一般多长时间有收益?最近几年收益率一般多少?

没有打新股基金吧。
会经常参与打新股的基金是一级债基。
这种债基受债券市场影响很大的,不仅仅是打新的问题。
这种债基平均年收益率5-8%

打新股基金一般多长时间有收益?最近几年收益率一般多少?

四、打新股基金怎么样

我认为基金拿出钱来“打新股”不宜提倡。
这是因为基金在投资者眼里是“专家 理财”,基金不管是 股票型基金还是债券型基金抑或是混合型基金,都应该到股票和债券领域里去赚钱。
而“打新股”显然不能体现出“专家理财”水平。
虽然债券型基金是想赚稳定的收益,但既然叫债券基金干脆从债券里寻利润得了。
再说“打新股”这是连不懂股市、债市的投资者也可以做到的。
投资者把钱交给基金经理打理,如果也是“打新股”,那还不如由投资者自己打,反正大伙都是碰大运。
从概率上说,散户加起来“打新股”的收益也相当于大户如基金“打新股”的收益。
第三,“打新股”的收益最好让给中小投资者。
因为中小投资者在股票上的投资和债券上的投资是没办法和机构投资者相比的。
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投资手段、投资信息都大大优于中小投资者。
就这点“打新股”的收益,机构投资者们还来抢食,似乎也体现不出机构投资者的“风格”。
现在多数基金都用自己的“闲钱”“打新股”,每有公司发行,基金们就倾力申购。
但这还只能算是临时“打新股”,因为没钱就不申购或少申购。
专门拿出一定比例的钱来开宗明义地明说“打新股”,其性质就有了不同。
现在“打新股”的资金越来越多,这次交行A股发行冻结资金超过14500亿元,中小散户中个签如大海捞针,比中一次彩票还难。
我看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有正面形象之称的基金就让利给中小投资者算了。
临时“打新股”基金也该收收手。

打新股基金怎么样

五、如果要买打新基金 多大的规模最合适

一是在“打新基金”股票底仓金额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规模越大的基金,“打新”收益增强的效果越为稀薄。
从实际表现来看,2021年度收益率排名前 1/3 的“打新”基金,收益率在2.5%以上,平均规模为9.57 亿元;
而收益率排名后 1/3 的“打新”基金,收益率在2%以下,平均规模为17.40亿元。
2021 年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 0.15%,上述“打新基金”的收益差别或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规模对于打新贡献的摊薄影响。
二是网下打新对基金股票底仓要求有日渐提高的趋势,规模过小不利于基金充分参与打新,也不利于分散股票投资风险。
过去一年中,只需配置 6000 万元股票市值底仓(3000万元沪市市值加 3000 万元深市市值)可以参与绝大部分新股申购,但日前新股底仓标准提升至 5000 万元的情况增多。
这意味着资产规模较小的打新基金将面临着可参与的打新标的减少的困境。
另一方面,如果一只基金总规模过小,则股票底仓占比将很高,使得基金难以分散股票投资风险,或必须被动进行增减仓波段操作,从而为基金带来额外的风险。
例如,假设基金仅1亿资产规模,则底仓 6000 万股票占比基金60%仓位,当股市发生较大幅度波动时带来的影响将远大于新股收益。
所以,“打新基金”理想的规模为6 亿至 12 亿左右

如果要买打新基金 多大的规模最合适

六、打新股基金,怎么个回事?如何操作?

基金打新就是基金利用自己资金量大的优势参与新股的抽签,等到新股上市首日视新股表现或抛售或持有。
货币基金一般是做银行间的 所以收益应该跟定期做比较 收益浮动 好处在于T+3日赎回保本基金一般都是有个期限 一般三年 三年内不赎回 才保本 提前赎回 并不保证本金收益同样浮动 也许三年下来 只是本金保证了债券基金 又分为 纯债 一级债 二级债纯债一般只做固定类收益产品 一般情况 是会比定期略高 收益浮动一级债 就是80%债券 20%新股 但是现在一级债不让打新股了 应该是靠拢纯债基金了二级债 就是80%债券 20%允许投资股票 这个就要看投资者怎么看股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