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兴业全球管理基金谢治宇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有几支
谢志宇管理的基金有两只:兴全合润分级&兴全轻资产,持股高度一致。
如有不懂之处,真诚欢迎追问;如果有幸帮助到你,请及时采纳!谢谢啦!
‘贰’ 兴全趋势2021什么时候分红
兴全趋势2021分红的时间源袭应该会在年底,现在很多人其实都会购买一些股票或者是基金,因为股票和基金的确能够给你带来收益,但是前提是大家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个股票现在已经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几乎每一个投资者都会购买。
一、兴全趋势2021什么时候分红
于2005年11月成立,距今运作了16年,截止4月29日,最新规模是402.2亿,由于股票占比较多,所以是中高风险,意味着大家要看得更透些才能买,不然就可能会产生很大的亏损。所以这个股票是属于中高风险类型的股票,大家肯定是需要承受一定的风险的。
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混合型基金,金融界基金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0.00%,近3个月本轮绝基金净值下跌1.18%,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3.28%,近1年本基金净值上涨5.36%,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11.1204元。发展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也建议大家买入。
二、具体的介绍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4次,累计分红金额182.6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基金经理为童兰,自2020年07月0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0.86%。谢治宇,自2021年10月2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0.00%。所以这个基金的发展情况真的非常不错,因此在市场上面的很多投资者都想购买,因为大家都觉得风险不高,而且收益很大。
所以这个基金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投资一定会存在一些风险,就算这个基金的发展情况好,但是在后续的过程之中可能也会下跌,所以不建议大家全部买入。大家也可以在网络上查看一下平台的有关信雹桐兄息,多关注一下官网的信息。
‘叁’ 士兰微会成百元股吗
今天国庆节,谈谈完全类同的士兰微(600460)大基金先入驻子公司再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2021年7月30日已明确本次交易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对象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入股的价格13.63元;配套定增的价格51.8元在2021年9月30日也已确认,对创世纪明年的走势有着强烈的借鉴和引导作用! 1、士兰微定价基准日 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基准日为上市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即2020年7月25日。 2、发行价格的确定 根据《重组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的价格不得低于市场参考价的90%。市场参考价为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即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日(2020年7月25日)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根据上市公司与交易对方之间的协商,为兼顾各方利益,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以定价基准日前60个交易日为基准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定为 13.63元/股,符合《重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3.交易对方大基金在本次交易中取得的上市公司对其发行股份自股份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 2021年9月30日晚,士兰微披露定增情况,最终发行价格51.8元/股,共募资11.22亿元,发行对象为中国华融、博时基金、UBS AG、大家资产、诺德基金、景顺长城等6名投资者,锁定期为6个月。截至9月30日收盘,士兰微股价报57.09元/股,市值为796亿元。也就是说,士兰微此次定增发行价格较公司最新股价,相当于打了9折。从士兰微此次定增结果的投资者结构类型来看,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外资机构都涉及其中。从配售金额来看,景顺长城获配金额最高,达到2.8亿元;其次是UBS AG,为2.5亿元;博时基金以2.06亿元位列第三。士兰微此次定增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1.22亿元,在扣除中介机构费用后,将用于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二期项目(5.61亿元)和偿还上市公司银行贷款(5.61亿元)。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的资产总额与净资产规模将增加,公司财务结构更趋稳健,公司的资金实力将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也为8英寸生产线二期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作为今年芯片板块的领跑者,士兰微是基金扎堆的热门股。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94个机构投资者中,基金公司占据89席,基金公司合计持股比例为15.36%。其中,众多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现身。例如,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二季度末持有该股票579.6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44%;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二季度末持有该股票711.9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54%;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管理的多只基金二季度末都持有该股票。 结论:创世纪本次停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和士兰微的大基金入驻上市公司如出一辙,我相信士兰微确定51.8元定增价后2022年股价会突破百元,创世纪确定增发价后,明年在此基础上业绩继续高增长超额完成股权激励目标股价翻倍也在我预期中,让市场验证!
‘肆’ 机构加仓方向大曝光!十大明星经理重仓股
现在的基金随便募集都是上千亿的申购。这种机构主导的市场已经持续了快三年了,过去都是基金有了赚钱效应,市场也差不多就到头了。现在是 社会 上其他赚钱的途径被封堵后,资金源源不断的搬到基金那边去了。
基金重仓持股市值TOP20
108家公司基金增持比例超1%
十大明星经理重仓股大曝光
朱少醒:聚焦优秀“企业基因”
胡昕炜:增持白酒、家电家居、医药、互联网等
周应波:聚焦看好方向的优质公司
谢治宇:持仓结构均衡
曲扬:重点配置医药、消费、 科技 、高端制造
董承非: 基本面 为导向
章晖:四季度维持较高仓位运作
杨栋:重点配置新能源、 科技 、医药、军工等
周蔚文:四季度卖出两类股票
对比去年三季度末持仓,伊利股份、万华化学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而宁波银行、恒力石化新进其中。
罗世锋:重点配置食品饮料、医药、家电
‘伍’ 36位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到底有多牛
整理了36位在市场上得到认可的现任明星基金经理。下面的36位基金经理都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台柱子”。通过对其管理的基金、相应基金的 历史 表现进行分析,挑选出我认为投资风格稳健,选股能力强、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基金经理,后续会持续对文章进行更新,加入更多的优秀基金经理。
这36位明星基金经理分别是:(2020年7月,上证指数3200+时统计)
1.张坤(易方达中小盘混合,7.8年回报481%,平均年化25.3%)
2.萧楠(易方达消费行业,7.8年回报346%,平均年化21.2%)
3.陈皓(易方达科翔混合,6.2年回报376%,平均年化28.5%)
4.谢治宇(兴全合润分级混合,7.5年回报508%,平均年化27.2%)
5.董承非(兴全趋势投资混合,6.7年回报273%,平均年化21.8%)
6.傅鹏博(兴全 社会 责任混合,9.2年回报427%,平均年化20%)
7.周应波(中欧时代先锋,4.7年回报218%,平均年化28%)
8.周蔚文(中欧新蓝筹混合,9.2年回报392%,平均年化17%)
9.葛兰(中欧医疗 健康 混合,3.8年回报210%,平均年化35%)
10.魏博(中欧盛世成长混合,7.3年回报392%,平均年化24.5%)
11.何帅(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4.8年回报206%,平均年化26%)
12.杨浩(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3.7年回报180%,平均年化32%)
13.王崇(交银新成长混合,5.7年回报314%,平均年化22.1%)
14.朱少醒(富国天惠成长混合,14.7年回报1705%,平均年化21.8%)
15.毕天宇(富国高端制造行业,6.1年回报205%,平均年化20%)
16.傅友兴(广发稳健增长混合,5.6年回报155%,平均年化18%)
17.刘格菘(广发双擎升级混合,1.7年回报232%,平均年化105%)
18.刘彦春(景顺长城鼎益混合,5年回报213%,平均年化25.5%)
19.余广(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混合,8.6年回报398%,平均年化20.5%)
20.雷鸣(汇添富成长焦点混合,6.3年回报346%,平均年化27%)
21.王栩(汇添富美丽30混合,7.1年回报254%,平均年化19.1%)
22.程洲(国泰聚信价值优势混合,6.6年回报345%,平均年化25.5%)
23.周伟锋(国泰价值经典混合,6.3年回报253%,平均年化22.1%)
24.张慧(华泰柏瑞创新升级混合,6.2年回报319%,平均年化26%)
25.方纬(华泰柏瑞价值增长混合,5.6年回报260%,平均年化25.9%)
26.陈一峰(安信价值精选股票,6.2年回报300%,平均年化25.1%)
27.杨明(华安策略优选混合,7.1年回报262%,平均年化20%)
28.孙伟(民生加银策略精选,6年回报412%,平均年化31.2%)
29.张峰(农银汇理行业领先混合,4.8年回报183%,平均年化24%)
30.梁浩(鹏华新兴产业混合,9年回报369%,平均年化18.7%)
31.曲杨(前海开源沪深港优选,4.2年回报243%,平均年化33%)
32.杜猛(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混合,9年回报403%,平均年化19.9%)
33.冯明远(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3.7年回报212%,平均年化36%)
34.李晓星(银华中小盘混合,5年回报180%,平均年化23%)
35.丘栋荣(汇丰晋信大盘A,3.6年回报200%,平均年化35.3%)
36.林鹏(东方红睿丰混合,5.6年回报219%,平均年化22.5%)
‘陆’ 把我关注的4只基金进行了对比,我发现了几个重点
后台经常有朋友会问我:持有基金从哪里看出来能够风险对冲?买的基金到底哪只属于防守哪只属于进攻?那么今天看完我对比的数据分析我相信你会有答案。为了让小白和新手都能看得懂。下面的数据对比非常的基础。
主要从同期的基金业绩做对比。同期的回撤回撤做对比。前十大持仓集中度做对比。基金之间的相关性做对比。最后你可以去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等等。
1.基金基本资料对比:
这4只大类都属于股票基金里面的一种。风险相对都比较高,对于风险承受能较弱的投资者还是需要搭配一些债券基金或者货币基比较稳妥。
2.基金规模的对比:
蓝筹单只规模比其他3只总和都要大,基金规模短期增长过快对基金经理的能力有非常大的考验,在遇到下跌过程中也非常难熬。但另一方面也给了其他3只规模上限的空间。
3.同期业绩对比:
由于成立时间不一样,我拉的是2019.1.1到2021.4.1的业绩对比。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兴全合宜同期的业绩回报远远小于其他3只。同期的最大回撤也会小于其他3只。
4.对比近一年的数据:
如果里面的数据你看不懂没关系。我说人话给你解释一下,就是在市场行情非常OK的情况下蓝筹和沪港深会很强劲地上升,但在市场杀估值的时候蓝筹和沪港深也会大幅下挫,这个时候兴全合宜和工银战略主要以低估值的板块为主的分散投资就有了优势。
5.再来看看他们的最大回撤数据对比:
近1年由于市场风格切换的原因,前期各大抱团基金重仓的以白酒医药都经历了较大的回撤,同期回撤数据发现蓝筹和沪港深是一对的,回撤起来毫不含糊。相反合宜和工银战略是一对的回撤的幅度相对来说还是能够接受的。这里工银战略是做了择时所以回撤数据非常小。
6.前十大持仓占净值对比分析:
很明显沪港深和蓝筹属于集中持股,前十大持仓占净值高达70%以上。如果你对曲扬的沪港深和张坤的蓝筹了解的话他们一直以来的操作风格都是属于集中持股的,这样前十大持仓的涨跌对整个基金净值影响较大。非常考验选股能力,行情好的时候会获取非常高的超额收益。行情不好的时候下跌起来回撤也很大。
相反兴全合宜和工银战略前十大持仓占净值在37%左右。这样前十大持仓的涨跌对整个基金净值的影响较小。投资非常的分散。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能够获取高于市场平均的收益,。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回撤也会小于市场平均。这里也可以区分你所持有的基金是否能够产生风险对冲。小白和新手前期找分散投资会容易接受一些。
7.最后你再去比较你所持有基金直接的相关性。
当然这里的相关性会有一定的误差,因为前十大持仓占净值的比例不同。所以对比出来的相关性只能做一个非常小的参考。不能作为决策依据。
这里的相关性对比跟你持有的仓位无关。可以看出来现在的这4只的相关性还是可以的。只有兴全合宜和蓝筹的相关性较高达到了0.83,因为他们同时持有了腾讯和银行。而且银行调仓的节奏都是一样的。但最大的差别前面我也分析过了就是张坤的蓝筹是集中持股,谢治宇的兴全合宜是分散投资。这点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但如果这个时候你要把景顺加上去就重复了。
景顺长城也是集中持股。蓝筹也是集中持股。那这个时候相关性达到了0.87的话那不适合同时持有了。
总结:
1.区分2只基金或者多只同类型基金是否能够产生风险对冲可以对比在同个阶段的业绩和回撤数据做对比。如果涨跌一致那就无法做到风险对冲。
2.分析他们公布的前十大持仓占净值的比例来判断他们的风险偏好。一般前十大持仓占净值大于60%以上就属于集中持股了。涨跌波动较大。前十大持仓占净值30%左右属于分散投资,涨跌波动较小。回撤较小。拿起来相对要舒服一些。
3.对比基金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越高代表持仓重复性越高。相关性越低代表着重复性越低。一般来说组合里面的基金相关性越低越好。
市场方面,上涨指上涨0.04%,收报3442点。深证指数上涨0.28%,创业板上涨0.54%。北向资金净流入35亿元。南向资金净流入超8亿港元。
今天按照估值来计算收益率+0.6%左右。今年以来的收益率+0.7%左右。同期沪深300是-2.3%。今天没想到下午逆势反转了。今年以来的狗头保住了
今天减仓1w景顺 减仓1w医药 合计减2w。
加仓1w合宜 加仓1w工银战略 加仓2K蓝筹 合计加2.2w
最近医疗设备在外围刺激需求下估计还能往上凸一段时间,正好趁此机会慢慢减。问题不大。对于接下来我的组合我觉得蛮舒服。请勿盲目跟随。
‘柒’ 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场的话,有哪些合适的基金,求大家推荐
首先,长期业绩优异的头部基金经理是任何时候的首选,以下几位供参考。
1、睿远基金:傅鹏博,睿远成长价值(007119),二十年以上基金从业经验,最早在兴全基金,是陈光明的老师,长期业绩让人放心,可是旗下基金处于限额状态,得等待打开申购才行。
2、兴全基金,董承非,兴全趋势(163402);谢治宇,兴全合宜(163417)。这两位算是头牌基金公司的两位头牌明星了。以兴全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口碑,相信没有太大争议,可以放心购买。
3、景顺长城,刘彦春,景顺长城新兴成长(260108),深圳基金公司里面权益做的出色的公司之一,这几年人才涌现,头牌还是刘彦春。
当然深圳基金公司里面,前海开源的权益投资也是比较出色的,但是之前文章已经有介绍,且为了避嫌,就不多介绍了,也欢迎大家关注。
其次,可以考虑一些细分行业领域非常突出的基金经理。在 科技 、医药、消费三个重大行业里面,是具备长期投资机会,那么相应的基金经理则是必须重点关注的:1、 科技 赛道:信达澳银,冯明远,信达澳银新能源(001410),这是我非常认可的新一代 科技 基金经理,研究扎实,对 科技 行业的理解深刻,要配置 科技 基金就买他!
2、医药,中欧基金,葛兰,中欧医疗 健康 (003095);工银瑞信、赵蓓,工银医疗保健(000831)。两位基金经理都是女性,对医药行业研究深入,是这方面的专家,值得放心配置。
3、消费,易方达,肖楠,易方达消费行业(110022)。肖楠是在消费行业长期有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而且管理的时间特别长,被 历史 反复验证,在消费领域具备独到的见解。
当然,还有很多厉害的基金经理,就不一一罗列了,如果只是大家自己买基金,我相信上面的选择也够了,不用太分散。如果大家有个性化的问题,欢迎留言或者私信,我有空都会一一作答,欢迎大家关注!
机会其实一直都有,就看你如何看待机会,以及如何去顺应市场来操作了。
2020年上半年,尤其是6月份到7月上旬这段时间,由于大盘猛涨,几乎所有的板块和个股都被拉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对于前期把握到的朋友来说,确实是吃到了很大一块肥肉,但是对于踏空的朋友来说,很痛苦,每天看着行情一点点涨上去,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自己想进场吧,又怕做了接盘侠被割韭菜。
个股如此,基金也一样,很多走的好的基金基本也全部走在高位了。比如最火热的 科技 板块、酿酒板块、医药板块,消费板块,以及近期强势的国防军工板块等等。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进场的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呢?说下我的看法:
1,大涨不买。在板块都走好的情况下,不要贸然去追。耐心等待回调,这个时候就是管住自己手的一个过程。如果追涨,很有可能第二天回调造成被套。
2,像医药、酿酒、消费、食品饮料这些板块的基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耐心等待,有回调就可以轻仓去把握一些。注意不要一开始就重仓。
3,另外像军工之类的,也可以参照上面的做法来操作。
4,基金和股票的理念是一样的,讲究长线收益,不要去在意一天的得失,持有半年到一年你再看看综合收益。所以不要用短线思维来看待市场。
我自己的持仓情况,不是说做的有多好,也就一般般,可以作为参考:
1,酿酒板块(招商中证白酒分级指数)60%仓位。酿酒这个板块是我一直都在持有的一个方向,陆陆续续有快三年了,期间卖掉再在相对的低位接进来,不过一般持有周期都至少半年以上。
2,医药板块(招商医药 健康 产业股票、汇添富中证精准医疗主题指数、汇添富中证生物 科技 主题指数三只),第一只进场点位很低,后面两只是近期回调才试着进场的。累计占比12%的仓位。 这个板块后悔的是前期布局的仓位少了。近期不断拉升,即使低位补仓也只能小仓位去补,所以占比还很小。
3, 科技 板块(诺安成长混合、银河创新成长混合、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C),前两只都不陌生,可以排进 科技 类前十的两只。也是陆陆续续补仓,仓位占比13%
4,指数类ETF(天虹创业板ETF连接C、天虹中正500指数C、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C),指数类基金进场晚些,所以仓位也不大。仓位占比4%
5,军工和贵金属类的基本都是近期回调才进场,仓位占比更小。
以上就是大概的持仓情况,唯一一点不足的就是医药板块和 科技 板块进场的时候仓位小了,不过也没关系,总体还是可以的。
还是那句话,短期的下跌回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看见跌就心慌,然后交出了手中好不容易得到的廉价筹码。这是最不可取的。
当你发现你跟大多数人想法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停下来思考了。
福宝 财经 ,欢迎关注!
可以关注以下:
1、医药 健康 、医疗保健类。
2、消费主题类
建议做定投(最好是月投),可选择混合型、指数型、股票型。定投不要选低收益的债券型。
补充一下:选基金可以到天天基金网,选择近两三年以来排行在前面的几只。另外选择时,还要看看基金经理的个人管理能力(建议不要选择频繁换基金经理的基金)及这只基金投资了哪些产业?这点很重要,还有,基金适合中长期投资,不适合投机性投资。
今年A股的行情整体来说不错的,当然这里指的是上半年,不过,我个人觉得下半年可以看好的,毕竟全球经济都在复苏,海外各种救市措施也在出台,所以股市的资金面应该会有保障的。
那么,现今能够满仓去博吗?
梧桐只说说自己的看法,肯定是不可以的,毕竟A股今年从低位点到高位点已经涨了800多点,而且还没有出现一轮大的调整,所以暂时还是不建议满仓。但可以随着市场调整逐渐布局吸筹。
调整在A股市场上来说不是坏事,任何一轮上涨行情都离不开调整,特别是涨的多的时候,主力把一些浮动筹码调整出去才能进一步上涨。
此外,现今的确有很多朋友赚了很多,甚至一些新朋友收益率都20-30%了,然而A股不是看一时的收益,去年就有大赚的投资者,最后在市场调整后都亏回去了。
总之,下半年看好的,但不建议盲目满仓。调整不是坏事,调整后是布局的好时机。注意控制仓位,赚再多,跌回去也是虚无。
朋友首先我想知道你能承受多大风险,不同的风险有不同品种。这是十年以上的,经过牛熊的基金希望能给你点帮助。最近新基金认购发行的也不少你可以留意下。对了买基金又挣钱的。以后国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基金投资将来会成为主流,早接触比完接触好。
2020年下半年,股市应该是一个由高估向低估慢慢转换的过程,应该是震荡行情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以被动型指数基金和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型基金结合配置,应该更加合理。
对于基金的投资,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适合自己,达到目标收益率就好,更重要的是回撤比较小,持续稳定的收益水平,而不应该是追求最高收益,而忽略了下跌的风险。
我在2020年8月,股市的震荡行情中,对基金投资进行了一些调整,对部分已经达到目标收益率的基金,一方面进行了止盈,另一方面买入了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基金。主要是利用基金经理的调仓换股,为自己的基金投资继续来赚钱。
我认为,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场的话,结合自己的基金配置,应该以稳健的基金配置为主。
第一是被动性的指数基金。
随着新股发行数量的不断增加,股市中上市公司已经超过了4000家,而优秀的公司总是少的,因此对于股票的选择,有越来越向优质龙头公司倾斜的趋势。
为了获得稳定长期的投资收益,我选择了上证50指数和红利指数作为指数基金配置,分别是易方达上证50指数基金和工银深证红利ETF联接指数基金,这两只基金涵盖了优秀的龙头公司,而且业绩比较稳定,值得长期持有。
这两只基金是在2018年和2019年通过基金定投积累的份额,目前收益率超过了30%,在2020年下半年仍然继续持有的指数基金。
第二是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基金。
今年应该是优秀基金经理大方光彩的一年,很多主动基金经理的业绩非常亮眼。之前还是挺排斥主动基金,但是经过查阅数据,不少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还是值得购买的。
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主动基金在股市上涨的行情,业绩会更加突出一些,而在熊市行情,有的时候会回撤更高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主动基金纷纷在牛市火热行情大力发行基金的原因。
持有主动基金也要做好在股市下跌过程中的一定幅度回撤的准备,定期跟踪基金的业绩,需要对主动基金进行去芜存菁。
主动基金的配置主要是在消费、医药和均衡类等主动基金上。目前医药和消费股票还在下跌调整中,可以少配置,或者等待调整结束再进行配置。
消费类的主动基金有易方达消费行业,是知名基金经理萧楠管理的,金牛奖得主。在2019年定投的,目前收益率超过了44%,主要得益于消费股这两年的连续上涨带来的收益。
医药类的主动基金有中欧医疗 健康 混合基金和中银医疗保健混合基金,目前在回调中,可以小仓位进行定投。
而均衡类的基金有兴全合润分级混合基金,是谢治宇管理的7年以上的基金,股票配置比较均衡和分散,7年的年化收益率为28%,获得过4次金牛奖,均衡类基金比较适合于追求稳定收益率的投资者。
总之,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场的话,有哪些合适的基金,实际上优秀的基金还是挺多的,需要找到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基金品种。根据我的基金投资实践,建议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结合配置,以稳健风格为主,既要看收益率还需要看最大回撤率。基金投资比的不是半年一年的收益,而是长期稳定的收益率。
根据你的时间限定,我觉得有三大类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有不错的机会:
一,基建主题
规模大于5亿
二,消费主题
规模大于10亿
三,指数增强型
规模大于5亿
如果你是新手的话,我觉得需要谨慎,不要追高不要跟风,需要避免进入新手的几个坑,说实在话其实可以尝试定投低估值指数基金。
为什么呢?
一,追高买的贵,跌的多。虽然大家多下半年的行情期许很高,都觉得是牛市,但是大家都觉得好的时候其实是很危险的,毕竟上半年行情已经涨的太多了,好多都是处于高位了。
比方医药,上半年涨的太猛了,如果你追热门榜,看大家收益都挺高的去买,你就会买贵了,买贵了就不划算了。
打 比方你买一件衣服,大家都流行都在穿了,你去买的时候价格还是挺高的你会觉得不划算的,再者买了之后降价了你心里更不高兴了。
二,新手的几个坑。
1.满仓去买,结果追高之后大跌,然后没有补仓的机会,最后跌狠了就卖。
2.选基金只看热门榜。
3.一跌就卖,拿不住,不知道补仓。
三,推荐定投指数基金的理由。
定投,就是定时分批买入,然后平摊成本价格,短期收益是低于阶段收益,但是长期定投收益还是不错的。
同时,定投的话,新手推荐低估值指数,最好选择宽景指数,不过目前指数都是有点高,上证指数适中,相对低估的比方中证红利指数了。
另外行业指数的其实目前都有点高的了,可以看指数红绿灯。
别急,基金理财的话要耐得住寂寞,这个不仅指还要放得住,还要忍耐以期在低位建仓。也可以看我之前给我老婆定的计划,后期随着大盘走势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捌’ 海康威视股票最近怎么老跌
海康威视曾是不折不扣的机构抱团股,也曾颇受张坤、刘彦春、谢治宇等顶流基金经理追捧。但在股价演绎出的浮沉中,似乎只有冯柳还在坚定持有且大手笔增持。
8月12日晚间,海康威视披露了2022年半年报。自上市以来,这是海康威视首度出现半年度净利润同比下滑,增收而不增利。2022年上半年,海康威视营收372.58亿元,同比增长9.90%;而归母净利润为57.59亿元,同比下降11.14%。股价方面,虽较一季度跌幅收窄,但二季度仍录得9.73%的跌幅,今年已累计跌超35%。
然而,私募大佬冯柳却不惧逆势,大举增持海康威视,二季度斥资66亿元增持1.88亿股,环比增幅近90%,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而同一阶段,张坤旗下“易方达蓝筹精选”已退出海康威视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实际上,冯柳对“安防龙头”海康威视的钟情已超过2年。2020年三季度,冯柳旗下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新进海康威视十大流通股。自此至今,冯柳增持海康威视的交易成本在160亿元上下,而如此重磅加注海康威视,对于冯柳而言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年多的时间里,冯柳两次减持海康威视,粗略估算下,冯柳两次套现获利23-30亿元。从2020年三季度至今,冯柳持股数量几近翻倍。经不完全统计,冯柳持仓的成本大概在30-32元/股左右。以海康威视最新的股价33.41元/股而言,冯柳或略有浮盈。
逆势加仓90%,冯柳160亿“豪赌”海康威视
今年二季度,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增持海康威视1.88亿股,环比增幅高达89.52%。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产品持有海康威视共3.98亿股,占总股本比例达到4.22%,按照海康威视二季度平均成交价35.13元/股估算,其期末增持金额约66.04亿元,持仓市值也高达144亿元。
在海康威视十大流通股东中的排名,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也由一季度的第五名上升至第四名。
今年二季度,海康威视股价一度因一则可能会被美国制裁的传闻,而导致股价大幅下跌。5月5日消息,海康威视可能会被列入美国财政部SDN名单,当日海康威视股价便闻声跌停,次日继续大跌9%,10个交易日里股价一直跌至30元股附近。外界普遍猜测,冯柳或很可能在此期间逆势加仓。
冯柳之外,海康威视曾被多位顶流基金经理抱团持有。2020年下半年,海康威视颇受张坤、刘彦春、谢治宇、周应波等多位基金经理追捧。到了2021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对海康威视合计增持市值接近300亿元,位居公募基金增持榜首。这一季度,海康威视新进张坤旗下“易方达蓝筹精选”、刘彦春旗下“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前十大重仓股。
同年四季度,睿远基金一次性出动6人组团调研海康威视,陈光明、傅鹏博、赵枫这3位顶流巨头更是罕见同框。
时隔一年,张坤旗下“易方达蓝筹精选”持有海康威视1.26亿股,对应期末持仓市值51.66亿元,海康威视一度位列其第四大重仓股。同一阶段,该基金产品也位居海康威视第八大流通股。而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易方达蓝筹精选”已退出海康威视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而从持有时间和持仓变动看,上述基金经理大多是在股价上涨和高位震荡行情中买入。很多时候,机构在股价上升时成为推动行情上涨的急先锋,下跌时成为砸盘的主力军,而亏损颇多。
‘玖’ 3个一字跌停!董承非、冯柳、刘彦春等集体踩雷
财联社4月14日讯,受困于重磅产品临床试验未达预期目标被建议终止事项,本周以来三个交易日,康弘药业连收三个“一”字跌停,而在11日下午临时召开的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众多机构参与,其中就包括兴全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
上周六,康弘药业发布《关于停止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公告》,由于康柏西普全球III期临床试验未能达到预期目标,PANDA试验科学指导委员会建议公司停止试验。
作为此前备受机构青睐的眼科医疗公司,截止去年底,康弘药业出现在超200只基金的持股列表之中。
兴全、华夏、嘉实、中欧、景顺长城、广发、工银瑞信、博时……多家基金公司参于了周日下午针对上述公告事项召开的临时电话会议。其中,兴全基金十人参会为各机构之首,五位与会基金经理中,谢治宇在列,而兴全另一位头牌基金经理董承非虽未参会,但与他共同管理兴全趋势投资的童兰亦在本次参会者名单之中。
以2020年基金年报披露数据计,截止去年底,兴全基金旗下基金共持有康弘药业6105.41万股,占该股流通市值的8.96%,如按去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对应市值近30亿元,是持股最多的投资机构。
而截止去年底,持有康弘药业市值过亿的八只公募基金中,兴全基金独占六席。
面对近日来康弘药业股价的连续下跌,如果一季度未大幅加仓的话,谢治宇或许不必太过担心,年报显示,截止去年底,他管理的三只基金合计持有康弘药业不到40万股,不到2000万的总市值与他近600亿的管理规模相比,似乎影响不大。
真正需要担心的反而是未亲自出席本次会议的董承非。
兴全新视野去年四季度增持康弘药业645.13万股后,总持股市值达7.54亿元,在重仓持股中排名升至第十一位,是其第一大“隐形重仓股”,而58.38%的增仓幅度在其去年下半年持仓中居首。
而董承非与童兰共管的兴全趋势投资同样持股过千万,上年末持有市值达5.55亿元。
当然,重仓康弘药业的不仅仅是兴全基金,私募大佬冯柳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于2020年三季度增持1600万股,以2600万股成为彼时康弘药业的第四大股东。
刘彦春也有参与,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位居2020年底该股重仓机构排名第二,主要来自去年下半年大举建仓。不过相比较兴全系的几位基金经理来说,刘彦春尚且来去自由。
通过基金2020年报可以发现,重仓康弘药业的六只兴全系基金,除持仓最少的兴全和泰外,全部于去年11月上旬集中大宗买入康弘药业,而根据相关规则,大宗买入锁定期6个月要直到今年5月6日方才结束。即,至少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五只兴全系基金无法通过二级市场售出这部分持仓。
连续跌停的第三个交易日,虽未能成功开板,但康弘药业已显着放量,或许近日来连遭“定点爆破”的董承非,有望稍稍收获些许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