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庭投资理财应该怎么选择
家庭理财总逃不过一个词,那就是“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指资金对各种资产进行分配的一个过程,只有做好合理的资金安排,家庭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时才能保持稳定,既不影响正常的家庭财务生活,又能不断地产生收益。本篇我将以此为主题来解答家庭如何理财。
开始前先推荐一门对增加收入很有用的理财课程,用7天时间学完,你会感受到理财能力的突飞猛进:限时福利!点击加入理财训练营,实现收入三倍增长。
在家庭理财方面比较合理的支出比例如下:
40%的收入用来进行财富的保值或升值,投资房子、股票、基金等等
30%的收入用于支撑家庭的日常开支,保障基本的生活;
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可以适当投点货币基金。
10%用于购买保险,规避一些可能会出现的人生风险。
一个家庭,可以通过构建投资、消费、储蓄、保险这四个“账户”,来构建一个进攻和防守兼备的家庭财务体系,我们分别来讲讲:
一、投资增值的账户,用来追求收益。
对于这个账户来说,重点在于能赚得起也能亏得起。很多家庭买股票第一年占比30%,结果赚了很多钱,第二年就用90%的钱去买股票了,可如果中间遇到什么需要急用钱的事情,就会导致家庭资产的各种问题了,这样肯定是不对的。
我们可以采用50:50的简单配置法则。
也就是把投资的钱平均的分成两半,二分之一投资于股票市场买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资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债券基金等)。挑选基金是门技术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实力过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训练课程就可以帮到你:今日仅限50个名额,点击报名《基金训练营》,带你轻松稳健掘金!
二、日常开销账户
日常生活消费不妨配置1~2张信用卡,基本上可以被覆盖。这个账户,每一个小伙伴一定要拥有,但是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占比过高。因为这个账户花销是经常出现的状况,所以缺少钱准备其他账户。
三、储蓄账户,即保本的钱
这个账户的重点是要专属的:不能够随便使用。家庭理财里,不少人主张存养老金和教育金,但时常控制不住的就会被买车或装修给用掉了。
重在积累,需要为长远的财务目标,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钱进入这个账户。
运用基金定投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实现这个账户。
四、保命账户,用来实现风险的管理和转移
简单来说,就是买保险,根据“双十”定律,保费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个人不是一开始就都有四个账户,要通过我们对理财知识的学习,然后一点一点去完善。理财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财课程能让你少走弯路:点击了解《理财训练营》,7天开启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对《家庭投资理财应该怎么选择?》的回答,望采纳~
点击文中链接了解理财训练营,让你在理财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⑵ 信托和基金的对比有什么差别
1、基本单位不同:基金是以份为单位,而信托没有基本的单位。
2、投资领域不同:基金只能投资于证券市场;而信托产品的投资领域非常宽泛,既可以是证券市场、货币市场、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也可以是基金本身。
3、认购方式不同:基金是标准化的信托,可以按照单位基金在交易所上市或进行赎回申购;而信托产品产品的认购目前主要通过签订信托合同,信托合同的份数、合同的转让和赎回等都受到限制。
4、监管方不同:基金的监管方是证监会;而信托公司的监管者是银监会,两者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5、运作方式不同:基金的运作是不以持有者的利益为转移的;信托财产的使用必须在托管人准许的范围之内,并且随时可以变更用途。
6、受益人不同:基金只能由自己来分享收益;信托可以指定受益人,受益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
7、资金运用方式不同:基金是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进行投资;信托是必须把不同受托人的资金分离,单独管理,单独运作,单独受益。
⑶ 家族持股多的股票好吗
不一定好坏,评判股票的发展潜力与家族持股量没有必要关联。股票质量的主要指标:
1. 技术形式是否好。目前可以看出,个股目前的低点并没有跌破近期的低点。如果他们能在最近的低点附近有效反弹,他们就能继续这样做;
2.基本面好不好,意味着业绩能否稳步增长。如果经营正常,产品销售好,生产能力好, 家庭信托基金设立一个信托基金家族的财产(或家族企业),委托一个特殊的机构或个人(受托人)与特定专业知识建立一个家庭信托基金根据指令的人计划设立家族信托基金(委托人),实行专业管理和应用,避免分割或扣押财产,保护受益人的权益。
拓展资料
家族信托的优势
1. 根据客户的意愿进行专业、合理的资源配置 根据家庭信托基金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家庭信托基金是根据客户的意愿,将家庭财产委托给专业人士进行合理配置。专业的受托人可以使资本创造更大的价值,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优化家族企业的资本结构。
2. 更专业地处理子女与财产的关系 家族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财产的分配和继承。有些孩子太放肆了。如果允许他们处理自己的财产,将会有大量的企业财产流出,家族企业将遭受损失。家庭信托基金合理处理了这一困难,并根据子女的意见规划了子女财产的数量和时间。
3. 信托基金可以用来合理地储蓄和避税 受托人或受托人可以通过合规、专业的方法规划财产继承方式,达到节约用水、避税的目的。 家庭信托基金的缺点: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家庭信托基金也有缺点。如果客户选择的物业经理不枯指专业或难以操作,就会导致资金流动性小或资产配置不优化。 关于家族信游败和托基金的利弊已经说得太多神盯了。我希望这对你有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是有风险的,投资需要谨慎。
⑷ 信托基金保本吗信托基金收益高吗怎样选好股票选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当然不保本了。虽然收益也很高,但是风险也很高。股票的发展趋势来进行选择。或者就是需要先去观察股票的大盘,找到一支比较优质的股票,然后进行购买就可以了。
⑸ 每一个价值投资鼻祖的背后,都有一个炒股巨亏的老娘
在价值投资风靡的2019年,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格雷厄姆,那你做的肯定不是价值投资。
格雷厄姆在价值投资界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届的爱因斯坦,生物界的达尔文,作为价值投资理论的奠基人,人们都称他为“价值投资鼻祖”。
他写的《证券分析》(1934年)和《聪明的投资者》(1949年)过了快一个世纪,直到现在仍然是投资界最为畅销的投资圣经。
作为一代宗师,他的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三代全球最顶尖的投资大师,包括沃伦·巴菲特、约翰·奈夫、约翰·博格等。
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也正因如此,他还有一个“华尔街教父”的美誉。就连股神巴菲特都曾说:“我血管里流淌的80%是格雷厄姆的血。”可见格雷厄姆对他的影响真的是十分之深刻。
这位价值投资鼻祖从事投资将近42年,与友人创办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在1941年至1960年期间20年的投资中,平均年化收益高达21%。嗯,没错,跟巴菲特的业绩差不多 ,我猜长期年化20%以上,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股神的重要标准。
每一个投资大师的背后都有一段传奇的人生,格雷厄姆也不例外。他创立的“价值投资”理论,最关键的要点有两个, 一是注重安全边际,二是关注投资价值 ,这两点都和他个人的经历有关。
有个朋友的从业经历是这样:在十年前的大牛市中,他们全家炒股,然后亏光了家里的积蓄。于是父母痛定思痛,决定让儿子去念金融,希望未来能一雪前耻,帮他们把亏掉的钱赚回来。
格雷厄姆的经历也差不多,他9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族生意随之破产,母亲只能靠到处打点零工养家。
然而在他13岁的时候,母亲突然开始沉迷炒股,拿出了家里多年的积蓄,满仓入市,而可惜的是 ,她一买入股票股市就大跌近50%,她在美国钢铁公司上亏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债。
这段童年经历造成了格雷厄姆对于股市的“阴影”,也直接影响了其投资理念的形成。有后人曾分析, 安全边际理念与其说是为了争取赚钱,还不如说是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本金安全、尽量少赔钱。
此后,投身股市后经历的那场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严守安全边际”的重要性。从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格雷厄姆来到一家华尔街公司做了信息员,1923年成立了自己的基金(相当于现在的私募基金),资金规模只有50万美元。
时势造英雄,用这句话来形容格雷厄姆再合适不过。1914~1929年是美国股市最狂热的一波牛市,有人曾经这样描述当时的市场:一个发疯的乘客愤怒地指责,美国政府竟然没有在每节火车车厢里都装上电传打字行情机;在波士顿的一家工厂里,在所有的车间都安放了大黑板,一名职员每隔一小时就用粉笔写上交易所的最新行情;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大牧场上,牧牛仔们通过接通电台的高音喇叭,一分钟一分钟地了解行情,高音喇叭就装在牧场上和牲口棚里。
到1929年,格雷厄姆的联合账户里已经有了250万美元。
然而暴风雨来临的前夕总是毫无征兆。1929年10月24日,人类历史上迄今最惨烈的股灾来了!从1929年9月到1932年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大约缩水了90%,很多人因此倾家荡产。但出于对本金安全的看重,格雷厄姆并没有亏损很多。
此次股灾结束后,投资者陷入对股市的厌弃情绪中,很多人发现了股市的风险巨大,斥责股市是“荒诞、骗人的东西”。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1934年年底格雷厄姆终于完成了他酝酿已久的 《证券分析》,未来近百年间几乎统治整个投资界的“价值投资”理论,从此诞生了!
这本书对这场美国股市的大股灾进行了总结,引导人们要理性投资,强调投资就是先要保证本金的安全,正好迎合了当时投资者“安全第一”的心理。
大萧条的保卫战让格雷厄姆一战成名,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疯狂的市场中抵挡住诱惑,保存胜利果实。而让客户尽量少亏钱,只是格雷厄姆反击战的开始。
他开始寻找那些真正拥有价值,却又在市场下跌中被错杀的便宜好公司,开始他真正的价值投资之路。
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在为客户扳回1929年至1930年的损失之后,就再也不曾让客户亏过一分钱。
前后30年,经历了1929年股市大崩盘、大萧条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后,格雷厄姆为客户带来的年化投资回报率高达17%,这还不包括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利润。如果只计算1941年至1960年期间的20年,格雷厄姆的平均年化收益高达21%。
格雷厄姆投资经历中最出名的一仗,当属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1948年格雷厄姆在其投资组合中买下这家公司,由于共同基金不能持有保险公司,只好将其变成一家上市公司,把原本收购的股份转分给格雷厄姆-纽曼基金的持有人,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价立刻一飞冲天。
截至1972年,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的涨幅已超过28000%,许多投资人将其当成传家宝来代代相传。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归功于格雷厄姆的第二条投资理念:关注投资价值。
他认为,投资就是价值回归或者价值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投资者通过财务分析,找出被低估的股票并持有,然后耐心等待到价值被发现的时刻,当股票价格回归到应有的价值时,投资者可抛售获利。
格雷厄姆表示,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意义: 当价格大幅下跌时,市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购买股票的机会 。1929年美股崩盘后的市场,正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价值发现的机会。
除了这两条核心投资理念,格雷厄姆对投资还有一项划时代的贡献,那就是定投。
在他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他提出了一种“美元成本平均法”:要求投资者在固定时间节点买入“优质股票”。
什么是优质股票呢?它可以是一支股票,可以是指数型ETF,也可以是几个股票的组合。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美元成本平均法就是我们俗称的“定期定额策略”,定投这个神操作,就是格雷厄姆最早提出的。
格雷厄姆一生有四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坚持长期投资
注重年化收益
在固定时间节点买入优质股票
基金是代替股票的较好品种
他用一句投资名言将这几个要素串了起来: 长期(10年-20年)的股票/基金定投是普通投资者投资组合的必要部分 。
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影响了华尔街三代人,“股神”巴菲特、约翰·奈夫、约翰·博格都是其传承者,并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被全球投资界奉为圭臬,后来这些投资大师辉煌业绩的背后,格雷厄姆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⑹ 家族信托基金是什么意思
家族信托是一种信托机构受个人或家族的委托,代为管理、处置家庭财产的财产管理方式,以实现富人的财富规划及传承目标,最早出长达25年经济繁荣期(1982年到2007年,被称为美国第二个镀金年代)后的美国。家族信托,资产的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分离,富人一旦把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打理,该资产的所有权就不再归他本人,但相应的收益依然根据他的意愿收取和分配。富人如果离胡带婚分家产、意外死亡或被人追债,这笔钱都将独立存在,不受影响。家族信托能够更好地帮助高净值人群规划“财富传承”,也逐渐被中国富豪认可。
拓展资料:
1.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
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2.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基金
(1)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裤滑芦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2)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让槐基金。
(3)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类。
⑺ 家族控股的股票好吗
家族控股的股票好吗关键要看公司怎么样。继2019年建信信托首创国内股票家族信托,创新性地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部分存量股票置入“全权委托型”家族信托之后,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建信信托先后完成数单股票家族信托,取得市场良好反响,为股东的财富保值与传承提供有效工具与服务。家族信托, 正成为越来越多家族实控人的股权集中管理工具。
在股票家族信托的服务方案中,股东子孙后代可通过信托受简戚益权,合理继承(流转)相应股票的权益,将受益权、控制权、经营权合理安排,避免因家族后代离世、婚姻变化、血亲关系向下分化等原因导致财产外流,保证家族财产顺利传承。
不过,国内市场尚未有将上市公司控股权或超过10%的大比例股权置入控股股东家族信托的案例。建信信托基于对境外成熟市场的长期研究发现,家族信托持有上市公司控股权对企业价值与公司治理均有不同程度上的积极作用,是上市公司家族财富管理的“标配”工具。因此,境内股票家族信托也应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拓展资料
我国资本市场将出现民营上市公司控股权的交接潮。如何合理传承?
(一)以法定继承、捐赠或法院判决等传统方式传承股权给家族成员,往往导致不同程度股权分割的结果,造成家族企业控股权无法集中,企业治理面临决策分散风险。遗好咐棚嘱继承手续繁杂,存在继承过程中的潜在诉讼、法院判决难以执行、拉锯时间长等风险。
家族信托持有友则上市公司股票,可避免企业持股比例分散、家族接班人对企业的控制权被稀释,甚至失去对企业控制权的情形。
(二)由家族信托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可实现家族成员资产的成功隔离。股权所有权将不因企业家或其后代个人的生老病死、婚姻变化、债务、甚至移民状况而发生转移。
⑻ 家族信托可以投资股票吗
不可以。
家族信托至少1000万起步,我有不少客户都是做的保险金信托,所有投被保人只要一致的年金保单,累积100万就可以,手续费也非常便宜,最多可以指定15个受益人。本金会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来配置相应风格的产品。
⑼ 炒股很多人都可能会倾家荡产,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进去呢
讲一个好朋友做股票自毁前程的故事。
一个公务员,短线技术面高手,基本面也还不错,很少踩雷,从几十万最高做到几百万,人比较年轻风格较为激进。
随着行情的上涨,资金越来越大,他告诉我他留职停薪了,要是这一次能够赚到2000万他就辞职,每天炒炒股,再也不去上班了。
他心里2000万基本就财务自由了,他说不想去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想要过清清静静的生活。
他留职的时候资金150万左右,投入差不多50万。当时大盘差不多3500点,由于短线激进手法,而且行情特别好,又辞职专门做股票,技术也有,大盘差不多4500点的时候他做到了400多万,短时间获利接近200%。
我在4600第一次顶部大背离提示了风险,4800第二次,5000点一共提示了3次,但是行情确实太好了,没几个人能经得住短期赚几十个点甚至翻倍的诱惑。
他在4700多点做了融资,满仓,大盘5000点的时候他资产接近750万,距离他的财务自由只用再给他几个月时间,再翻一倍多就达成了,何况融资来的更快。
但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到了5000喝多个股开始做顶,权重掩护,保险开始出货,接下来就是崩盘。
他买的全是小盘股,让他配置点工行,石化保险没有配置,眼里只有虚无的2000万,他买的票基本4个跌停,没有流动性,开板后开始阴跌,之后反弹,反弹之后700多万加上融资的亏损还有不到200万。
不死心啊,700多万转眼没了500万,之后还再继续拼搏,反弹也没走人。总觉得财务自由已经触手可及,紧接着第二波下杀,达到平仓线,让追加保证金拿不出来。
被迫平仓,平仓后就眼睁睁的看着反弹,最后资金只剩下几十万,回到原点。
最后留职停薪时间到了之后又回去上班了,但是事业也耽误了,发展基本是没有了。
有的人在惋惜,为什么700多万不停手,还要融资去拼搏,这也许就是时长的魅力,经常让人触摸到财务自由,却突然又变得遥不可及。
最后他总结自己的这一段从几十万到接近千万,再回到几十万,荒废了事业的炒股经历,只说了一句,要敬畏市场。
这一波行情,他无疑还算是幸运的,至少本金还在,很多开始没挣钱开融资甚至配资加大幅度杠杆的,基本都是血本无归,财富灰飞烟灭,多少中产倒在了这波牛市。
我经常告诉朋友,熊市不可怕,熊市不乱动不会亏钱,亏钱不是因为熊市,而是因为牛市,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
大牛市个股所有技术指标,基本面指标基本是没有参考意义的,基本都是虚高,你永远不知道崩盘什么时候到来,我从4700认为是顶,猜到4900,再猜到5000,但是硬是群情激昂的推到5100。
但是有牛市就有冲顶,有冲顶就有暴跌,有大赚就有巨亏。
股市总是这样潮起潮落,给人希望又给人绝望,这应该就是股市最大的魅力进来的人都能看到希望,但是结果大多是绝望,绝望中又偶尔给你露出一点希望,以为抓住了希望,缺还是绝望。
就像这个朋友说的,学会敬畏市场,尊重市场,什么都不懂就进来,就像不懂礼貌的小孩,何来的敬畏。
我送大家一句话,多学习少操作,买好股得好报,不投机不追高,钱亏损,保准本金才能盈利。
最后说几个顶部形态,头肩顶,一共三个顶,第二个顶最高,第三个顶是逃命的机会。
三次顶部背离跑路,出现四次的几率很小,经常只有2-3次,比较稳妥的是第二次跑路。
乌云盖顶,顶部巨量长阴,会有回抽,三天收不回跑路,最后的机会。
开闸放水,顶部连续杀跌,再反弹,再出长阴,就像河里大坝开了闸门,股价会像水一样倾泻而下,也是最后的逃命机会。
今天的故事希望大家能有所感悟,市场不可怕但必须敬畏。
每天问答不见不散。
要说抄股会倾家荡产,那可能也只有2015年上半年卖掉名下房产,并加杠杆进场的激进人士,一般普通的人用自己的钱抄股,最多是亏多赢少,输光家产可能还不至于,但是抄股“一赚七亏二平”那一定是必然的结果。
现在问题来了,为啥炒股有这么多人在亏钱,但还是有那么多人进去玩呢?难道他们就不怕获得同样亏钱的下场吗?炒股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人呢?对此,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尽管人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但是冲着高回报,人们还是愿意选择炒股。因为,炒股是一种投资,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相较于银行固定的存款利息,周期长、回报低,股市虽然风险大,但是投资收益也大,虽然牛短熊长,只要遇到一次牛市,就足可以财务自由,这非常迎合民众的一夜暴富的心理。
再者,股市也有盲目从众的现象,因为在短期内总会有炒股的人获得丰厚的报州,这就感染了周边的人。对于周边的人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是跟在他后面,也可能分得一杯羹。当然,股市涨了一大段投资风险也在不断积骤中,但是很多人会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肯定不至于是最后那个接盘的人,在股市下跌之前,我一定能成功逃脱。
再次,对于多数人来说,主要是工薪阶层,就是靠着一份微薄的死工资度日,这些投资者从来不会敢去创业,害怕创业失败,看来这辈子也只能平淡度过。而A股市场就是给广大投资者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之地。虽然有人亏损出局,但多数人都抱着一种侥幸心态,万一我就是那个股神呢?万一我碰巧能在股市中赚上一笔钱呢?所以,会有很多中青年人不断加入到股民的队伍中来。
最后,很多初入股市的投资者,他们发现股市是一门学问,以为只要掌握了这门学问,就能发大财。于是就爱钻研股市技巧、分析股票涨跌,同时也对政策动向、基本面抱有极大的热情。于是一些人在经过学习之后就觉得自己的技术派高手,但是他们孰知,看技术面炒股不赚钱,否则股评家们都发财了,股市的最高境界是玩心态。因为抄股的最大技巧,就是技术形态全都走恶时入市,技术形态处于最佳状态时跑路。
炒股绝大多数人会亏钱,但却还有更多的人要进股市。虽然股市始终是“一赚,二平,七亏”,但是有人看到周边的人赚了钱,自己也想进去尝试一下;有的人觉得自己要想财务自由,只能靠股市了。还有人认为在股市学习好了,就能作为发财致富的捷径。还有就是股市几年一次的牛熊轮回,能让人过上一把实现财富梦想的瘾。不过,股市的钱真的不是那么好赚的,投资者还是要谨慎投资。
每个人都有理想,改善自己的命运,提高自己的经济环境,是人们正常的心理,也是进取向上的正向指标,是应该受到肯定和鼓励的。股市又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许多成功案例的场所。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许多人从这个市场中取得成功,这是事实。
从股市诞生的那一天起,为人类 社会 ,特别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包括 科技 的进步是过去传统经济无法比拟的。甚至超越过去的10年或许更多。
但股市的副作用对经济和股民们所带来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对于一些股民是生命的代价。总结 历史 经验教训,警醒自己不要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是我们踏上阳光生活的开始。
一, 教训
世界上最着名的股灾是美国1929年9月道琼斯指数为381到1932年3月,道琼斯指数下跌到41点,跌幅达到百分之89。这场股灾整整影响了美国经济十年的不景气,而且影响到欧洲等西方国家。在极尽疯狂的上升时期,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说:就连擦皮鞋匠都再里面,我要出来。因此,躲过股灾。进而保持了肯尼迪家族财富的继续。
其相反的是美国有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包括美国投资大师利弗莫尔,在1929年做空赚1亿美元,到1940年接连三次破产后,选择了手枪自杀。
再有1973年3月香港恒生指数从1774点,直线下跌到1974年12月的41,大跌百分之91.创下了人类 社会 股灾记录。对香港的经济的打击是巨大的成千上万人失去工作,破产,跳楼之事不时见于报端。
中国股市2008年8月的6000多点,到1700多点,至今还徘徊在3300点附近。也有2015年6月的股市波动带来的熔断机制等系列变化。还有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刘强在本轮股灾中,满仓做多期指最终导致破产,最后选择跳楼。
我们不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也不是在嘲笑他人的错误。其实人性的弱性和贪婪任何时代任何时期都是存在的。是一种客观现象,关键是我们后人怎样学习与克服别人的错误,避免覆辙,这才是我们胜于故人的区别,还有希望的明天。
二, 股市中几个原则
1.风险意识。残酷的 历史 教训,大数据分析,是最好的教材与警示。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可能下一个倒下不是别人,而是你不要存任何侥幸心理。
2,投资是参与经济和了解 社会 发展的窗口。只有报着这种心里思想,说明投资者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向上的人。
3,投资资金可控。应该讲只有将自己除正常生活必备外的资金总量的百分之30用于股市中。这是一种安全的做法。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保护,是对家人的责任,是一种悠闲,说到底是一种智慧与格局。
4.投资的策略。按照稳定取中原则,既不是最大收益,但也不是最大风险。也是投资学中的提醒投资法。根据投资的领域市场风险特点,讲资金分成若干份的方法。如在中国股市中,不确定的因素多,最好把资金分成5份,设立下跌限,当所持有的股票下跌百分之10再补入相同的股票,当股票反弹时把后面买入获利的部分卖出。这样投资者,就会有润有余。
总之,只有建立在正确科学基础上还有汲取股市中失败教训的投资者,才是股市中活的最舒适的一族。
赌,赌,赌,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心态。赌一把,或许我会发财,靠死工资我一生也不会发达。这都是我们单纯,善良的民族性格啊!那里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成会别人的盘中餐。这鲜血淋淋教训,还有多少人永远记住!
炒股很多人都可能会倾家荡产,但也有可能发财致富,所以尽管有风险,还是有那么多人进去。
炒股门槛低容易进入,炒好了可以实现自己追求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求赚钱改善生活,实现财富自由的梦想是最普遍的,怎么赚钱,对大多数人来说,投资做实业,搞经商,需要有技术,有实力,有人脉,这些条件一般人都不具备。炒股赚钱实现财务自由梦想,正好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的要求,炒股入市门槛低,资金量可大可小,买进卖出完全由自已做主,所以很多人就把赚钱赚钱当作了追求财务自由的选择。
炒股的风险确实很大。股市的风险来自各个不的方面,特别是借钱加杠杆卖房等炒股行为更是放大了风险。普通散户用闲置资金炒股,压力小,用杠杆炒股放大了风险,跌了爆仓那就是血本无归,甚至可能会倾家荡产。
炒股风险大,赚钱少亏钱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倾家荡产,普通散户投资者一定要牢记教训,远离借钱杠杆炒股。
炒股就是一种投资,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相较于银行固定的存款利息,周期长、回报低,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炒股,尽管都知道“股市有风险”,但是奔着高回报率,人们还是愿意选择炒股。
为什么选择进股市:
1、赌徒心理
所谓的赌徒心理就是输了想要再赢回来,赢了也想要继续赢,不仅炒股的人的心理动机如此,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当在股市遭遇滑铁卢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不甘,因此他们会伺机等待,选择一个机会再次进入股市,想要再次赌一把。
2、高额回报
炒股票其实就是在买入和卖出之间实现利差获得收益,他遵循的原则是低买入、高卖出的原则,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股市,大家都希望能实现高额套利。
3、从众心理
股市也会有盲目从众的现象,看到别人在股市获得了丰厚的报酬,就会引发感染效应,会引起大家的从众模仿。就算是看到了有人倾家荡产,但人也会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应该不是那个吃瘪的人。
4、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股市是要保持学习的,有的人天生对于数字、金融等比较敏感,也比较爱钻研这些技巧,分析股票,同时也对政策动向、基本面分析等等保持极大的热情,这自然也会成为他们选择股市的原因。
那么如何降低炒股的风险呢?
很多人说,吸引有害身体 健康 ,为什么那么多人还要吸烟呢?
很多人说,喝酒伤身,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还要喝酒呢?
许多人说,吸毒会倾家荡产,为什么还有俺么多人吸毒呢?
其实,这里面有太多的因素,有的为了生活,有的为了减压,有的为了刺激,有的为了证明自己!
但是,其中最致命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成瘾性”!
有科学家发现,现代生物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有三样东西让人快感成瘾,分别是:
1、 美食 ,包括烟酒糖咖啡茶等 (70%多巴胺分泌度);
2、性 (100-200%多巴胺分泌度 );
3、毒品 (500-1000% );
而行为科学研究表明,赌博是唯一可以和毒品并列,可以使人的瞬间多巴胺分泌达到极值,并产生快感,超过性高潮的人类行为!
而在股市里短线的频繁买卖投机行为其实不亚于赌博,这也是会让人痴迷的根本生理原因!
因为股市里大部分人的操作方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寻找“刺激”!
大家自然更偏向于短线的频繁交易, 因为只有立竿见影的盈亏才能够给予自己带来更多的刺激 。而长线则相对枯燥无味,不能得到短期那种应有的“刺激”,所以许多人会放弃,甚至会无法坚持。
进入股市,大家都是为了赚钱,改变生活,甚至证明自己,但是因为短线的诱惑实在太大,大部分的人都是无法接受慢慢变富的事实。于是,赚钱的欲望驱使自己进入市场,而投机的想法使得自己亏损。
最近我迷上了一句话,觉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投资的成功,是拒绝诱惑的结果。”大家可以慢慢品味这句话!
炒股票的,有很多人都可能会倾家荡产,这个问题问的好,倾家荡产的人在股市里有的,有跳楼的,可是你看到人家留的遗言,你就明白了,有一个遗言我最佩服是:愿赌服输。
炒股票而倾家荡产的人是极少数的,可以说是个别的,他们全部都是加杠杆的,只要你不加杠杆,不举债炒股,不用吃饭的钱炒股,自始至终用闲钱炒股那就不可能赔的倾家荡产了,如果你是在赌,那就没办法了,只能说:愿赌服输啊,用赌徒的心态去炒股,那你还不如玩期货了,都是往里送钱,赌对了,大赚特赚,赌败了,跳楼吧,在股市里跳楼的,倾家荡产的,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如果是用闲钱炒股,即使在顶峰上进的,你可以查看一下资料,按比例算能全赔进去吗,股市不能赌的,非得赌,失去理智了,那就不能怨股市了,只能证明你的无能。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明知道做股票七亏二平一盈,还像傻子一般冲进股市,他们是真的傻吗?
肯定不是,很多时候是无奈的选择。
究其本质,是因为大众没有好的投资渠道可以选择,钱存在银行里,长期看一定是贬值的。
经历了各种庞氏骗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乃至传销,很多人最终选择了基金、股票投资,这种明知有风险,但有可能会有高回报的投资方式。
先更正一点,炒股确实有可能血本无归,但倾家荡产的几乎没有。
投资本身,一定要用闲钱。
卖房炒股、借钱炒股的情况,偶有发生,但是占比极低,这种情况可能更多的发生在赌场里。
至于那些股市输钱,还不停往里投钱的人,大多数是因为赌徒心态,沦陷在翻本的欲望中,最终万劫不复。
股票投资本身,一定要把每一笔交易分开,不要有买B股票,弥补A股票亏损的心态。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规避掉赌徒心态。
另外,融资、配资这种加杠杆的行为,非专业投资者不要去使用,非常的危险。
只要是常规的股票投资,即便亏损,也很少出现极端情况。
玫瑰越美丽,就越带刺。
股票市场吸引人的地方,是可以创造神话。
很多人之所以进入股市,看上的都是股市能给他们带来高额的回报,同时也明白股市有风险。
投资本身的价值在于,有机会取得超额回报,如果输赢完全对等,单纯的零和博弈,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入市了。
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传奇大佬的故事,几万元炒作到几千万,甚至上亿。
虽说都是百万里挑一的神话,但也都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投资回报每年只有3-5%,那选择存银行可能更安稳一些。
正因为股市里每年都有不少翻倍股票,十年内也出现了不少的十倍牛股,所以才会那么吸引人。
正因为经常出现连续涨停的股票,才会让人义无反顾的进入市场。
高风险高回报,是很多人对于股票市场的理解,导致股民喜欢在风险中博弈,其实这个认知是有偏差的。
所谓的风险投资,其实是寻找市场中的低风险高回报的机会。
风险和收益如果完全对等,那就失去了投资的意义和价值,直接猜硬币就行了。
股市里不赚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股市当成了赌场,认为涨跌概率都是50%。
从短期来看,股价受到资金的影响,涨跌的概率确实是50%。
但从长期来看,股价代表上市公司本身,涨跌的概率几乎是100%与上市公司关联的。
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了10倍的增长,那么股价出现5-20倍的增长,都是正常的。
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度下滑,那么股价出现腰斩甚至退市,也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对于企业来说,股票市场是公开融资的市场,可以帮助他们越做越大,也可以套现离场。
对于投资者来说,股票市场是可以参与到一家上市公司股权,分享上市公司成长红利的市场。
只有明白自己投资的本身是什么,才有可能寻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
很多人说看市盈率没有用,市盈率是一家企业赚钱能力和价格体系折算的系数,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还有人觉得股票是炒作预期,就是炒作题材,确实股票本身需要投资者有前瞻和预判能力,但更多的是企业确定性的成长带来的回报。
很多人从来不明确自己投资的是什么,仅仅是根据市场的情绪反馈,去选择股票。
更有甚者,只知道自己投资的股票代码和价格,连上市公司本身的主营业务是什么都一无所知。
你把股市当赌场,股市就会给你赌场的回报,久赌必输成了必然结果。
入市没错,错就错在盲目入市。
确实,股票市场并不是一个人百分百需要参与的投资市场,那么多投资产品,可以投资的太多了。
但比起其他高风险投资产品,股票市场确确实实是最亲民的,因为很多上市公司确确实实股民可以接触到,感受到,甚至生活中用到相关企业的产品。
对于一个没有股票投资经验的人来说,在冲进股市之前,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我投资的到底是什么?
股票股票,就是上市公司的股权。
并不是所谓每天10%-20%涨跌的投资机会,更不是一个名字,一串代码。
2、我能取得收益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上市公司的股票涨了,原因只有两个。
第一个是上市公司的业绩涨了,所以公司的股票更值钱了。
第二个是资金太多了,股票是相对有限的,供不应求了,所以价格涨了。
两者本身相辅相成,前者是价值的本质,后者是价格的本质。
3、除了钱,我还要做哪些投资准备?
投资本身,钱仅仅是本金而已。
在投资之前,必须要做好各项准备,除了钱,还要有心理上的准备,还要有投资知识的学习,还要有各种研究和寻找价值的耐心等等。
新手入场,最重要的是尽快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交易原则,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
最后提几句。
市场里之所以韭菜多,是因为很多人把投资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
除了靠运气以外,没有人能赚到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财富,股票市场亦是如此。
如果你没法在股市中发现价值,只是在资金和股价中游走,企图依靠不成熟的理论和各种消息,驾驭市场的波动,那最终一定会输给市场。
我们入市的目标,可以是为了跑赢通胀,可以是为了寻找高回报,甚至可以是迫不得已被逼无奈入场做个尝试,但必须认真对待。
七亏二平一盈的市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让自己更优秀。
大家好我是投资观,是一个研究股票投资十多年的老股民。不管是股民还是非股民都知道十个炒股的九个人都是亏损的,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炒股的风险很大,亏损的概率也会很大。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明知亏损概率大的前提下还会义无反顾的一头扎进股市呢?作为一个十多年股龄的老股民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温饱思淫欲"。炒股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投资方式,从古代的钱庄理财到现在的银行,证券,股票投资都是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的过程。不管是钱庄还是银行,或者炒股都是以钱赚钱的方式,是一种投资者只用承担风险既可以获得“不劳而获”报酬的捷径。炒股也是这样的道理,所谓“温饱思淫欲”,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了就会想到这些获取金钱的捷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新股民进入投资的浪潮中。
二,对财富的向往。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理,财富对人们的吸引力是不可想象的。有了人民都财富的向往,渴望,那么在寻找财富的道路上就注定了拥挤。我们经常会听到股市中的传说,股神的传说,谁谁谁炒股赚钱买了房,谁谁谁炒股赚钱买了车,这样的流言不绝于耳,听多了我们就想自己尝试一下,想知道自己是否也可这么轻松的赚钱。人们往往就是这样容易记得好的,忘记坏的,会把那些炒股亏损的案例选择性的忘记。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明知亏多赢少还要炒股的原因之一。
三,投资渠道的匮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资渠道是相对匮乏的,利息高的地方要么不安全,要么门槛高,携款潜逃的案例实在太多,很多人已经不相信高息了;安全的地方回报又太低,单一的存款理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投资产品的需要。思考再三只有股市是相对安全的,受国家监管的,而且做的好的话还可以实现小资金积累大财富的理想,这里没有门槛的限制,本金是绝对安全的,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股票是绝佳的投资品种。不违法,本金安全,又能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人选择投资股票。
⑽ 基金和股票二选一,哪个更适合家庭投资理财为什么
结合基金和股票的特征,肯定是股票会更适合家庭投资理财,主要因素是家庭投资理财一定要考虑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两大因素,预防家庭有大开销的时候,投资理财的资金要随时能作为家庭紧急备用金。也许很多人肯定会不明白,为什么股票要比基金更适合家庭投资理财呢?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什么是基金?
基金就是指把一群投资者的钱集中起来,基金经理再度把集中起来的钱通过一系列的投资,当投资获得收益之后,按照投资者们的不同份额进行分收益。
但如果选择混合型基金,大部分混合型基金都是不符合预期收益的,甚至会出现负收益,拿家庭资金去冒这个风险不值得;其余指数基金和股票基金更不说了,风险太大家庭投资理财资金不适合投资,绝对没必要冒这种风险。
因此家庭投资理财资金选择基金太复杂化了,假如选择股票,只要专心研究股票,努力提高投资股票能力即可;真正想要家庭投资理财产品安全收益又稳定,只要把家庭资金买入银行股长期持有,追求长期收益,长久下来收益绝对输基金收益的。
总结
综合分析得知,股票与基金两种不同的投资理财产品,投资股票简单而单子,投资基金是复杂化不单子,必须要专业人员才能胜任基金,不然盲目去投资基金恐怕会出现亏损累累的结果,因此家庭投资理财资金选择基金是错误的。
股票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最佳选择,但选择投资股票一定要做价值投资,远离股市的投机性行为,不然在股市想要赚钱也特别难,一定要把股市风险降到最低之后再来追获利,家庭投资理财安全性和收益率同步考虑,让家庭资金增长起来,家庭才会过的越来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