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类别 » 黑石基金持有哪些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黑石基金持有哪些股票

发布时间: 2023-04-03 20:27:58

‘壹’ 黑石投资的3M,从口罩到光学膜全能造,毛利率高达49%,凭什么

最近,由于口罩在国内的热销,美国的3M公司又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不少自媒体都报告了最近3M公司裁员1500人的新闻,不过我想写点稍微深度一点的东西: 为什么3M公司有那么多产品线,而且每条产品线几乎都是做到最好,全公司毛利率高达49%。


1902年,五个美国人共同创办了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简称3M),他们的本意是到明尼苏达州的图哈伯斯开采矿床,寻找刚玉(一种砂轮磨料)。

然而,天不遂人愿,创始人们到了开采的时候发现,他们买下的矿床没有任何价值,什么也挖不出来。五个人吃饭一度都有了问题。

最后,有投资人建议,3M应该告别采矿业,转行做别的谋生。既然淘不到金,公司就改行卖水。陷入困境的3M开始做挖矿中要用到的砂纸。 1914年,3M推出了第一个独家产品研磨砂纸。 随后,又发明了防水砂纸,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在之后的100年,3M公司不断进行市场扩张,将自己的产品线从磨砂纸,拓展到全氟辛酸、录音机、口罩、安全帽、报事贴、玻璃胶带、双面胶、粘合剂等等行业。

到现在,3M公司拥有M5个大类产品,2019年收入2200亿人民币,利润318亿人民币。毛利率高达49%,净利率达到14.26%。

目前公司并没控股股东, 金融大鳄私募基金黑石持股6.78%。基金公司先锋领航(vanguard)持股8.66%,道富银行持股7.42%。

3M公司采取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策略, 并没有盯着天花板很高的大市场,而是聚焦于一个个利基市场 (规模相对较小,没有巨头的市场),通过将利基市场的叠加,把自己做大做强。规模做大后,研发费用可以在不同的市场里分摊(例如研究胶水的成果,可以在双面胶、便利贴等细分行业使用),管理费用、广告费用也类似。巨人的体量,对每个市场里的小玩家,都是压倒性的优势。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由于在每个利基市场里,3M都是难以被挑战的,因此整个公司的护城河既宽又深。没有对手形成有力的竞争,毛利高达49%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想一想,在口罩领域,除了3M,您又能想到几个品牌呢?在真正有消则需求的时候,消费者会买哪家的口罩?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更神奇的是,一旦发现真有几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进入某个利基市场,掀起价拿型棚格战。3M公司会退避三舍,退出自己无法主导价格的市场, 放任后进入者互相竞争以保证自己的毛利率

跨市场扩张其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很多日本的企业,在整个企业寿命里,都只能局限于生产一到两种产品。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比如中国公司进入该行业),就根本没有反抗之力。往往不是这些企业不想进取,而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耗资巨大,不是小公司能够承担的起的。

而胡乱扩张,随意上金融杠杆进行多元化并购,一旦整合不好,则容易导致公司主业失去竞争力。

针对这两个问题,3M公司走了一条内部平台化研发+外部金融投资并购的扩张道路。

3M公司扩展的左手,是重金打造的众多技术平台(technology platform)

啥叫技术平台?简单点说,你可以把他当成是 母技术 。母技术研租腔发完成之后,由母技术发散生成若干产品以及服务。

3M公司最出名的技术平台,就是他的“黏合剂”。从黏合剂出发,3M的工程师开发出了便条纸、透明胶带、双面胶、医用创口贴等等不同产品。这类产品有着共同的特点:需要黏性。解决了黏合剂的问题,3M的产品自然就能在这些细分行业内取得 核心竞争力

所以,与很多 “我要做最好的便利贴”,“我要做最好的胶带” 的公司思路不同,3M公司的思路是先研发好母技术(黏合剂),把母技术这个锤子做好了,就可以敲在便利贴、胶带、双面胶这些不同的钉子上了,可谓事半功倍。

而如果只是局限在做最好的便利贴,那么除了研究好黏合剂,肯定还要去研究做 便利贴用的纸,染色剂等等,这样分散注意力,反而做不出最好的产品。

而且更妙的是,多个技术平台/母技术进行排列组合,公司还能产生新的产品。

比如黏合剂+薄膜+纳米 科技 +光学管理,四个平台形成了一个新产品:高性能窗户膜,而这个产品又可以用在 汽车 、建筑、安全等等行业里。

这么厉害的母技术,3M公司一共有 47个

现在国内的口罩,和尿布、医用手套等等产品,隶属于医疗安全母技术下。

当然,打造平台当然是要花钱的,3M公司每年在研究和开发支出上,大约花掉了6%的 收入,与脸书(Facebook),宝马保持在差不多的水准上。

这个比例,和华为15%,三星14%的收入做研发当然无法比较。不过,要注意的是3M只是一家传统制造业公司,而非是电子业公司,投入6%的收入做研发,已经相当难能可贵。


3M公司的另一面,当然就是用自己雄厚的金融资本,对外进行投资收购了。通过砸钱,将利基市场里的 一个个小霸王收入囊中 。被投资公司买回来后,整合进入3M公司自己的生产、销售体系,被投资公司享受到3M的研发平台、销售渠道和供应链资源,利润提升。母公司3M公司利润和市值也同时提升。同时,随着涉入行业的增加,3M公司护城河也进一步加深。

2008年,3M投资并购了 汽车 美容公司美光(Meguiar's)

2010年8月,3M斥资9.43亿美元,投资并购了科进系统公司(Cogent Systems);

2010年10月,3M斥资,投资并购了医疗公司Arizant以及胶带公司Winterthur Technology Group

....

2019年,3M宣布已与Apax Partners、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IB)和公共部门养老金投资委员会(PSP Investments)签署最终协议,将以约 67亿美元收购全球领先术后护理公司Acelity及其子公司KCL。

总之,财大气粗,几十亿美元砸下去,一个个行业买过来。

不过顺便说一下,各位读者明鉴,不要一看到金融、投资并购就觉得3M是投机取巧,谁都能干。

实际上,以我自身的工作经验来看

花钱并购容易,后续整合很难

A股上市公司商誉一个个暴雷,就告诉大家并购有多难

买回来,不能用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先进技术 驯服原来的公司,那就不是投资,而是请了个祖宗在家里。

祖宗一发脾气,公司暴亏,商誉减值,一起完蛋。


作为百年企业,3M公司目前也面临着收入增长、利润增长停滞的问题。为了加快企业转型,该公司宣布将裁员约1500个工作岗位,涉及所有业务、职能和地区,预测裁员将在2020年节省4000万到5000万的税前费用。

不过3M裁员也是家常便饭了,前几年也屡次传出裁员6500的传闻,似乎没必要做过多解读。

顺便说一下,3M在中国的对标,是A股上市公司康得新...

我国的技术发展,还真是任重道远,大家还是要一起继续努力啊。

‘贰’ 投资黑石指什么股票吗

公司建立:1985年由Peter G. Peterson和 Stephen A. Schwarzman共同创建

业务范围:黑石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及金融咨询服务提供商。其资产管理业务包括企业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对冲组合基金、夹层基金、高级债券基金、自营对冲基金和封闭式基金。黑石基金还提供各种金融咨询服务,包括并购咨询、重组和重建咨询以及基金募集服务。

办公地点:纽约、亚特兰大、芝加哥、达拉斯、旧金山、波士顿、洛杉矶、巴黎、伦敦、孟买和香港。

人力资源:黑石集团目前有 57位董事总经理,以及约340位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其他投资和顾问人士,他们从事过投资银行、杠杆融资、私人股权和房地产等业务。

资产规模:截至 2007年5月1 日,黑石集团管理的资产达884亿美元左右,远高于 2001年12月31 日的14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41.1%。

·该公司业务由四部分组成—企业私人股权、房地产、可交易另类资产管理和金融咨询。

·另类资产管理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最快的领域,黑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自20年前跨入资产管理领域以来,黑石集团已经集资约 614亿美元,这些资金主要分布在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夹层基金和高级债券基金中,截至2007年 5月1日该集团还管理着资产规模为 254亿美元的对冲组合基金、自营对冲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自1987年进入该行业以来,黑石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之一。截至 2007年5月 1日,该集团通过其企业私募股权基金进行的交易为112宗,总投资规模达 214亿美元,企业总价值约为1,990亿美元;通过其房地产投资基金进行的交易为 214宗,总投资规模达133亿美元,企业总价值超过 1,022亿美元。

·企业私募股权基金和两家房地产投资基金是各自领域集资规模最高的基金,截至2007年 5月1日,累计投资规模分别达 196亿美元和72亿美元。

·在20年的资产管理活动中,黑石集团与全球多家大型机构投资者建立了长期的关系,这些机构投资者多投资于不同种类的投资基金。

·多年来黑石集团管理层在进入和建立各种业务以及决定其投资基金进行何种投资的过程中,看重的是长期的最佳业务和投资效果上,而不是短期的营收、净收入和现金流所带来的影响。作为一家即将上市企业,黑石集团将坚持将重点放在实现长期成长目标上。

中国政府入股黑石的主意主要来自梁锦松,梁锦松出任黑石集团中国区主席不到半年时间,便成功引入筹备中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入股9.9%,令这位前香港财政司司长再次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焦点人物。尽管黑石聘请梁锦松出任中国区主席时,相信也没有考虑到能够引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而这次能促使这项富历史性的交易,印证了梁锦松人际脉络之强劲。权威人士透露,这次中国政府通过投资公司入股黑石的主意,主要是来自梁锦松,双方谈判仅历时3周,可说是出奇地迅速。消息人士解释,给予投资公司4.5%折让,也是谈判的结果。由于黑石正在招股,所以不能够给予某个单一投资者太大的折让。也有消息人士指出,梁锦松非常重视这次的交易,在签约前一个星期已飞往北京筹备签约工作,并曾经为免泄露行踪多次转换酒店,以防令这个历史性交易出现闪失。同时,这笔生意也显示出梁过人的“想象力”。

‘叁’ 美国赫赫有名的基金叫什么

应该是量子基金吧。
量子基金是全球着名的大规模对冲基金,美国金融家乔治·索罗斯旗下经营的五个对冲基金之一。量子基金是高风险基金,主要借款在世界范围内投资于股票、债券、外汇和商品。量子基金没有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注册,而是在库拉索离岸注册。它主要采取私募方式筹集资金。

‘肆’ 重仓有色金属和煤炭的基金有哪些

重仓有色金属和煤炭的基金有:一是指数型基金,如沪深300;二是激进型基金,如国泰小盘;三是杠杆型基金,如瑞福进取。有色钢铁类基金有:
1、165520 信诚800有色指数分级
2、160221 国泰有色金属分级
3、16 建信有色金属分级
4、502023 鹏华钢铁分级
5、168203 中融钢铁行业指分级等
一、基金重仓就是基金持有某只上市公司大部分流通股票,指被大机构 大基金大量持有 重仓买入的股票。一个股票被多家基金公司重仓持有并占流通市值的20%以上即为基金重仓股。也就是说这种股票有20%以上被基金持有· 就是基金重仓股有可能上涨。
中证煤炭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美锦能源、陕西煤业、山西焦煤、中国神话、潞安环能、兖州煤业、华阳股份、中煤能源、淮北矿业、平煤股份。
中证钢铁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包钢股份、宝钢股份、华菱钢铁、中信特钢、太钢不锈、重庆钢铁、永兴材料、南钢股份、沙钢股份、河钢股份。
二、属于煤碳的股票有:中煤能源、大同煤业、中国神华。属于有色金属的股票有:章源钨业、盛屯矿业、云铝股份。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有色金属板块是指以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有色金属制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分类板块,目前在A股上市的主要有39支股票,其中的权重股主要有:中金黄金、山东黄金、西部矿业、中国铝业、紫金矿业、云南铜业、江西铜业、铜陵有色、金钼股份、中金岭南等。
拓展资料:由于大部分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保存性、不可再生性,而这些金属又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对有色金属的消耗可以看出国家的建设是放缓还是加速从而预期经济发展方向,使得有色金属具有了跟国际市场相挂钩的金融性,所以在股票市场上有色金属经常有亮眼的表现。

‘伍’ 黑石在中国买了哪些股票

黑石在中国买的股票有,辽港股份,SOHO中国28.56亿股股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黑石以13亿美饥判元从泛海手中买下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成为年内黑石在中国交易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是美国一家资产管理和金融咨询服务肆肢茄公司,管理资产近900亿美元,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目裂察前拥有黑石集团数十亿美元股权。

‘陆’ 谁知道私募基金黑石...

黑石集团(The Blackstone Group)不同于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黑石集团(BlackRock, Inc.) 。

美国黑石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和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的机构。黑石集团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其另类资产管理业务包括企业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基金、对冲基金的基金、夹层基金、高级债券基金、私人对冲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等。黑石集团还提供各种金融咨询服务,包括并购咨询、重建和重组咨询以及基金募集服务等。

黑石集团创建于1985年,由前雷曼兄弟公司高层皮特·皮特森(Pete Peterson)和老下级史蒂夫·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创立。公司名称“黑石”源于祖籍德国的皮特森和施瓦茨曼的姓氏分别嵌着德文中“黑色”和希腊文中“石头”的词义。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在亚特兰大,波士顿,伦敦,汉堡,巴黎,孟买,和香港有办事机构。

黑石集团以四位员工、40万美元起家,第一桶金来自于SONY公司。彼特·彼特森早年和SONY总裁盛田昭夫结下友情,1985年黑石集团代表SONY出价20亿美元收购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赚取了不算多的第一桶金。而美国保险和证券巨头保德信公司(Prudential)尝试性出资1亿美元,让后来者看到了黑石的潜力,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大都会人寿、日本日兴证券以及其他几个大企业的退休金纷纷入伙,从而让黑石起飞起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黑石现已发展成为美国和全球顶尖的股权私募投资集团,其核心业务包括私人房地产投资、企业债务投资、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管理、私人募股、可销售另类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咨询服务。截至目前为止其管理的资产达787亿美元。其中311亿资产属于企业股权投资,177亿投资于房地产市场,299 亿投资于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债券以及其他金融产品。黑石集团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当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并且以投资高回报率着,其企业股权投资的年回报率为 22.8%(自1987年起),房地产业务的年投资回报率为29.2%(自1991年起)。黑石集团的人均利润9倍于高盛,因此号称为“华尔街赚钱大王”。

和KKR咄咄逼人的恶意并购不一样,皮特森和施瓦茨曼早年就为公司发展定下了一条基本准则:坚持不做敌意收购。他们发现,运用强大的人脉关系网和他们每一单收购生意中的相关公司建立友善关系至关重要、而且无往不胜——这一条现在已经成为“黑石”的标志性策略,使" 黑石"成为一个连对手都愿意与之打交道的公司。

截止至2005年12月31日,其共管理约4527亿美元的资产。黑石公司代表全球各地的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管理资产,提供种类繁多的证券、固定收益、现金管理与选择性投资产品。除此之外,黑石公司还面向数量不断增长的机构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投资系统外包与财务咨询服务。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通过其遍布美国、欧洲与亚洲的办事处为客户提供服务。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PNC)以及黑石公司员工拥有黑石公司的多数股权。

黑石的核心业务被称为“另类投资基金”(也被称为“替代投资基金”),就是进行传统的股票、债券等公共资本市场之外的投资。单单在2006年,黑石集团就新募集了156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收购基金。目前,黑石集团掌握的资金高达1250亿美元,是当今华尔街增长势头最迅猛的金融王国。

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黑石集团控制着47家公司。他们买卖的企业所覆盖的领域从生产制造业到服务业。

‘柒’ 中国国内企业有哪些企业被外资控股外资为第一股东

你好,这个问题实在太难的了,官方的文献也很难找~~毕竟我们中国的产品被外国控制本来就是让国人不爽的一件事~~但是我现在能给你招出十个从朋友哪里知道的,原来是我们中国的,但是现在已经是外国品牌的东东~~~都是真实的,我都有点不相信~~希望多你有所帮助~~第一名:中华牙膏

怎么排这个第一,我倒着实为难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这个企业一定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算去算来,也只能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了。毕竟你可以不上网、不买车,但你不能不吃饭、不喝水、不刷牙。

我至少核实了5家网站,才敢肯定,中华牙膏早就已经是荷兰联合利华的了。我想,大多数老百姓打死也不会相信中华牙膏居然是荷兰的——它上面不是有中华两个字么?

1994 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方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牌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与此类似的是中国着名商标美加净:该品牌曾经占有国内市场近20%,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跨国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资,实际上是将“美加净”逐出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中华牙膏的命运正是如此。

从整个洗化行业上来说,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我想支持国货,但我在洗化行业连支持国货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中国的每个行业都像洗化行业一样,那么中国的企业也就完了。

第二名:双汇

我承认,直到现在还时不时的吃点双汇火腿肠(习惯了),虽然它早在2006年就卖给美国高盛集团。08年,高盛又投资2—3亿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购了10多家养殖厂。

“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罗杰斯如是说。

在多哈小型部长会议再次破裂、各国死保农业底线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国际投行在中国农业相关产业链领域不断追加投资的行为值得关注。我不是民族主义者,但看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双汇放心肉专卖店,看着双汇不断攀高的市场占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担心。垄断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资打着中国企业的名号,不断着蚕食着市场。

我只想陈述一个事实,双汇是美国的,就这么简单

第三名:娃哈哈

本来想提名健力宝的,当年的东方魔水,在中国的罐装饮料市场上是威风八面,一统江山,但自从李经纬离开后,健力宝是一泻千里,现在只能给当年的小弟提鞋了。正YY间,脑袋突然开窍,健力宝鼎盛时期还是属于咱中国的,现在虽然属于统一了,但台资企业还算不得外资,那是咱人民内部矛盾。

那就娃哈哈了,当年法国达能收购娃哈哈时,宗庆后还一度扛着民族主义的大旗勾起了广大国民的无限爱国情怀,结果呢,宗庆后在收购争论的数年前早就拿到美国绿卡了,一个美国居民跟咱谈中国的民族情怀,真**扯淡。

怎么说呢,我挺喜欢娃哈哈的,但法国达能已经控股51%以上了,咱就别自欺欺人了

第四名:金龙鱼

如今咱自己吃的食用油居然也是外国的了。典型就是金龙鱼,这个牌子几乎出现在每个中国家庭的厨房里,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是第2名福临门的8倍,但它彻头彻尾是一家外资企业,属于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跟中国毛关系都没有。

目前,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和路易·达孚所控制。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即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安全门”已不在国人手中,已现实弱化了我们的市场调控能力,这不仅对食用油乃至对国家安全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直接威胁

第五名:大宝

“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多么熟悉的广告语啊,大宝几乎是大多数工薪阶级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国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把它和美国联想起来呢?可惜事实是,早在2007年4月美国强生就已经收购了大宝。别以为中低端这块市场老美不要,对于外来资本来说,虾米也是肉。何况中低端市场真的是虾米吗?中国13亿人,有多少有钱人

第六名:苏泊尔

2006 年8月法国着名小家电企业SEB收购国内烹饪炊具第一品牌苏泊尔,当然新闻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这则新闻呢?起码我是事后多时才知道的——还是因为我在家和朋友聚会时吹牛说自己多么支持国货,买东西首先国货时,被朋友揭露的。如果不是这个插曲,也许我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个当年起身浙江的中国名牌,已经成了法国货。

又一个行业第一被纳入了国外资本的怀抱,而我们(我相信绝不止我一个人)依然满怀爱国情怀的支持着已经变为洋货的曾经的民族品牌

第七名:汇源

可口可乐179亿元收购汇源,一场轰轰烈烈的收购案,那么多保卫民族企业的呼声,换来的却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个事实。

在和汇源联合发表收购要约后不久,可口可乐中国区副总裁李小筠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汇源品牌由汇源香港上市公司拥有,而汇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达能、境外公众股东和一家美国的私人投资基金拥有,因此这次交易前和交易后品牌的持有是从一家外国公司转到另一家外国公司,没有民族品牌流失。当时有媒体查出,汇源果汁的详细注册地址为:Scotia Centre,4th Floor,P.O.Box2804,George Town,Grand Cayman,Cayman Islands, 是一家离岸公司。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以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对汇源的兼并案,说明中国不欢迎外资到中国投资,是一个非常大的误会。

陈德铭说道:“可口可乐兼并汇源发生在两个外资企业之间,可口可乐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公司,汇源果汁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一个外国公司,这两个外国公司之间的企业兼并不涉及中国的投资政策,只涉及中国对这两个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的经营集中度的审核问题。

第八名:南孚

南孚是电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还是首选南孚电池。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贪婪是魔鬼,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2003年8月,南孚电池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集团收购。当年的手下败将,现在成了老板。

曾经,孙雯那句铿锵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让南孚这个响亮的品牌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可是现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经不是中国的企业了?所谓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谁?

第九名:白加黑

在中国,谁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会首选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这玩意现在压根就不是咱中国的东西。

2006年10月,德国拜耳医药与我国东盛科技之启东盖天力制药公司签署协议,以10.72亿元收购后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业务和相关资产,收购金额 10.72亿元(1.08亿欧元),东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药OTC业务。

这其实只是医药行业的冰山一角,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中国的华药集团,早在 2004年已经卖给了荷兰的DSM(欧洲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

西安杨森虽然名字里有个西安,其实早就百分之百属于比利时了,中国最常用的紧急避孕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现在是瑞士诺华100%控股。

先说这么多吧,再说下去,别说你,我担心我自己都被吓到。这些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认为是中国的,结果呢,却都是外国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咱中国人感个冒,避个孕现在都掌握在别人外国人手里了.

‘捌’ 美国黑石或全盘收购潘石屹张欣SOHO中国,SOHO中国价值到底多少

其实SOHO中国的价值在不同人眼里是不同的,比如说美国黑石眼里的SOHO中国的价值和普通股民眼里的SOHO中国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愿意做一宗看似亏本的交易的原因。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一下,他们除了溢价100%收购股票以外,还承担了黑石中国原本的债务,等于在这个100%的基础上,又再翻了一倍,总体接盘资本将近三四倍,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于SOHO中国的价值认可了。

‘玖’ 是亚洲对冲基金和第二大私募基金基地

    私募股权投资(PE)是指通过私募基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PE会附带考虑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兼并与收购(M&A)或管理层回购(MBO)等方式退出获利。简单的讲,PE投资就是PE投资者寻找优秀的高成长性的未上市公司,注资其中,获得其一定比例的股份,推动公司发展、上市,此后通过转让股权获利。
      私募股权国际(PEI)的一份报告根据截至2020年6月1日的五年期间的私募股权筹资总额排名,对前300家公司进行了排名,并且用图表阐述了这五年前前十名的变化(私信我们“排名”可以领取)。我们将在本文中列举此次排名的前十位公司。
1. BlackStone
黑石集团
      Blackstone是全球投资和顾问公司,致力于提供能够为投资者、所投资公司,及整个社会创造持久价值的解决方案。Blackstone由Stephen A. Schwarzman先生(董事长兼CEO)和Peter G. Peterson 先生(于2008年作为高级主席退任)于1985年成立。目前,黑石集团拥有1,700名员工,在全球范围内设有24个办事处。
      黑石集团凭借持有的各种基金,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私募股权、房地产、信贷以及对冲基金投资,此外,黑石集团的独立财务顾问业务为全球企业和政府客户处理高度复杂和关键性的并购、改组、重组事宜。另外,黑石集团还向另类投资经理公司提供基金募集服务。2007年6月,Blackstone完成其首次公开发售,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号为BX。
      自2009年以来,黑石集团完成了669笔投资,尽管多起最大的并购都与房地产行业有关,但黑石也已经开始进入其他行业,包括2017年以61亿美元收购医疗服务商Team Health。
      2018年初,该公司进行了又一个更大的动作:以170亿美元收购汤姆森路透金融和风险部门55%的股权。这成为10年来黑石集团最大的一笔收购。
2. The Carlyle Group
凯雷投资集团
      凯雷投资集团(NASDAQ上市,股票代号:CG)是一家全球性另类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2,120亿美元,拥有339个投资基金。
      凯雷于 1987 年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创立,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且最成功的投资公司之一,拥有 1,625 多位专业人员,在北美、南美、欧洲、中东、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设有 31个办事处。
      凯雷的投资人包括公共和私营退休基金、资产雄厚的个人和家庭、主权财富基金、工会和企业。凯雷凭借各类产品和地区专项基金,满足世界最资深投资人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凯雷投资集团不断寻求潜在的投资机会,并专注于投资最熟悉的行业,包括:航空、防务与政府服务、消费与零售、能源与电力、金融服务、医药保健、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科技与商业服务、电信与传媒以及交通运输等。
3. KKR
KKR集团
      KKR创建于1976年5月1日,是直接投资领域的创始人,也是全球领先的直接投资管理公司。KKR以完成庞大而复杂的直接投资交易着称,并一直致力于投资并支持在全球各行各业中占据领导地位的企业。
      KKR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一个汇集金融界、企业界精英的庞大资源网络,并一直注重通过充分利用KKR的全球资源帮助所投资企业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创造长远企业价值。公司一贯以诚信、公平着称,并长期保持着卓越的投资业绩。
      KKR的业务遍及全球,在纽约、华盛顿、旧金山、休斯敦、伦敦、巴黎、香港、北京、东京、悉尼、首尔和孟买等城市均设有办事处。与此同时,公司致力于建立统一、团结的企业文化。
      KKR专业的投资团队以其丰富的投资经验和管理专识,协助被投资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策划企业的长远策略,以实现支撑战略发展的最佳资本结构,为公司配备能够提升其业务实力的全球性资源,并与公司管理团队一道为股东创造价值。
4. TPG
德太资本
      TPG Capital(前Texas Pacific Group)是一家私募投资公司,总部设在沃斯堡和旧金山,在全球设有17个办事处。德克萨斯太平洋管理一系列基金,包括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投资资金。
      TPG Capital是一家美国投资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之一,专注于杠杆收购,成长资本和杠杆式资产重组。
      TPG还管理专门从事增长资本,风险投资,公众股权和债务投资的投资基金。公司投资各种行业,包括消费/零售,媒体和电信,工业,技术,旅游/休闲和医疗保健。
      TPG Capital于1992年由David Bonderman,James Coulter和William S. Price III共同创立。自成立以来,公司已在超过18个私募股权基金中筹集超过500亿美元。
      TPG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沃斯堡和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公司在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和北美其他地区设有办事处。
      TPG Capital前身为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总资产为750亿美元。
5. Warburg Pincus
华平投资集团
      华平投资(简称华平,英文名称 Warburg Pincus)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专注于增长型投资。成立50 多年来, 华平一直采取独树一帜的投资战略,与企业家和一流的管理团队合作,投资于成长型企业。
      华平推动了美国私募股权行业的兴起,并且一直是全球私募股权投资业的先驱,在中国、印度、新兴欧洲国家和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是硕果累累。
      华平几十年来一直采取深入行业的投资方法,专注消费、工业和服务、能源、金融服务、医疗保健以及技术、媒体和电信等行业。
      华平的投资策略的特点在于:行业精英加本地市场经验、灵活投资于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长线投资、联手世界一流的管理团队,保持华平内部、华平与被投公司、以及华平与其有限合伙人的利益协调一致。
      华平管理超过440亿美元的资产,涵盖各行各业,遍布全球各地。华平已募集了17支私募股权基金,在40个国家的852家企业中累计投资了680多亿美元。华平总部位于纽约,在阿姆斯特丹、北京、法兰克福、香港、伦敦、卢森堡、毛里求斯、孟买、旧金山、圣保罗和上海设有分支机构。
6. NB Alternatives
路博迈国际资产管理公司
      Neuberger Berman (下称“路博迈”) 是一家老牌的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创始人之一 Neuberger 在大萧条前夕进入华尔街,1939与 Robert Berman 联合创立了路博迈,直到1999年公司上市后才正式退休。Neuberger 在路博迈的60年成果非凡,被称为美国共同基金之父。
      2003年,雷曼兄弟作价26.3亿美元收购了路博迈 。雷曼破产后,路博迈通过员工发起的股份收购计划退市,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并延续至今。
      Neuberger Berman Group LLC的总资产管理规模为3560亿美元,其中包括890亿美元的另类投资,其中私人股权是其中的一部分。加上承诺,替代方案的总金额增加到980亿美元。
      Neuberger Berman引用了30多年的另类投资经验,在全球七个地区雇用了160多名专业人员。
7. CVC Capital Partners
CVC资本
      CVC成立于1981年,在全球拥有21个分支机构,遍布亚洲、欧洲、美洲。截止2013年,CVC的管理资本量超过500.00亿美元。投资者投资于CVC所管理的封闭式投资基金当中,年期通常长达十年或以上。CVC代表全球300多家企业、政府机构和私人投资者进行资本投资。多年来,CVC募集金额超过710亿美元(包括CVC Credit Partners)。在私募股权业务当中,公司会通过这些基金收购欧洲、亚洲和北美企业的控股权益或重要的少数股东权益。并透过与公司管理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买入公司,从而推动公司发展以及创造可持续性长远价值的各项计划。
      CVC亚太投资是1999年由花旗银行与CVC Capital Partners共同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专注于在亚太区进行的投资基金管理顾问公司,由花旗银行和CVC Capital Partners共同成立。除了花旗银行以外,一些养老金基金也是亚太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方。
      CVC亚太投资管理的私募基金为CVC Capital Partners Asia I和CVC Capital Partners Asia II。
8. EQT
殷拓集团
      殷拓集团(EQT)是国际投资巨头银瑞达公司(Investor AB)进行私募股权投资的载体之一。
      银瑞达总部设在瑞典的银瑞达公司是一家在全球均设有分支机构的工业控股公司,涉足中国市场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前。银瑞达目前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实业控股公司,是多家顶尖跨国企业的主要股东,旗下包括ABB、爱立信(Ericsson)和伊莱克斯(Electrolux)等多家世界五百强公司。
      银瑞达的投资领域主要包括美国、北欧和亚洲的非上市公司。截止2006年12月31日,银瑞达的总资产净值达160多亿欧元。
9. Advent International
安宏资本
      安宏资本(Advent International)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自成立以来,该机构在40个国家完成了超过330项私募股权交易。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430亿美元。
      在过去10年中,Advent在大型并购基金募集方面可以说是四处逢源,顺风顺水:2008年第六期基金募集66亿欧元(104亿美元);2012年第七期基金募集85亿欧元(108亿美元);2016年第八期基金募集120亿欧元(130亿美元)。
      Advent主要关注医疗、B2C、商业、金融、通信和工业部门投资。自2009年以来,该公司平均每年有超过30起投资,包括对Worldpay(联合贝恩资本)和TransUnion(联合GS Capital Partners)的数十亿美元收购。
      2013年,该机构在中国上海成立办公室,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比较活跃。
10. Vista Equity Partners
Vista Equity Partners私募公司
      Vista在2017年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该机构在本年度5月募集了一只110亿美元的基金。与其在三年前募集的58亿美元基金相比,募资额度翻了一倍。
      Vista自成立以来累计募资超过310亿美元,投资数量超过300起。该机构一直专注于企业管理软件和大数据行业投资,在该领域已经是一家不容忽视的投资力量。
      平均而言,自2009年以来,该公司每年完成的投资不足25起,但10亿美元级的交易近年来越来越频繁:2014到2017年间共完成11起10亿美元级交易,而在2009年至2013年间,此等规模的交易只有3起。

‘拾’ 求推荐比较好的私募基金

一、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相对于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是就证券发链羡槐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在我国近日,金融市场中常说的“私募基金”或“地下基金”,往往是指相对于受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人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而言,是 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其方式基本有两种,一是基于签订委托投资合同的契约型集合投资基金,二是基于共同出资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资基金。基金按是否面向一般大众募集资金分为公募与私募,按主投资标的又可分为证券投资基金(标的为股票),期货投资基金(标的为期货合约)、货币投资基金(标的为外汇)、黄金投资基金(标的棚友为黄金)、FOF fund of fund(基金投资基金,标的为PE与VC基金),REIT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产投资基金,标的为房地产),TOT trust of trust (信托投资基金,标的为信托产品),对冲基金(又叫套利基金,标的为套利空间),以上这么多基金形态,很多都是西方国家有,在中国只有此类概念而并无实体(私募由于不受政策限制,投资标的灵活,所以私募是有的)。

中国所谓的基金准确应该叫证券投资基金,例如大成、华夏、嘉实、交银施罗德等,这些公募基金受证监会严格监管,投资方向与投资比例有严格限制,它们大多管理数百亿以上资金。私募在中国是受严格限制的,因为私募很容易成为“非法集资”,两者的区别就是:是否面向一般大众集资,资金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如果募集人数超过50人,并转移至个人派梁账户,则定为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极严重经济犯罪,可判死刑,如浙江吴英、德隆唐万新、美国麦道夫。

目前中国的私募按投资标的分主要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阳光化后又叫做阳光私募(投资于股票,如股胜资产管理公司,赤子之心、武当资产、星石等资产管理公司),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目前较少,如星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以IPO为目的,如鼎辉,弘毅、KKR、高盛、凯雷、汉红)、私募风险投资基金(即VC,风险大,如联想投资、软银、IDG) 公募基金如大成、嘉实、华夏等基金公司是证券投资基金,只能投资股票或债券,不能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不能投资房地产,不能投资有风险企业,而私募基金可以。至于那家私募基金比较好,楼上有列表可以进行比较。

二、私募基金公司比较着名的有哪些?

1、CVC为全球十大私募基金之一,管理资金逾230亿美元。该公司是全球一级方程式赛车(Formula1)的主要股东,过往较为注目的投资包括英国汽车协会(AA)及意大利黄页(Italian YellowPages)。至于亚洲地区,CVC过去曾投资26个项目,企业价值逾162亿美元,与其他着名私募基金如KKR及凯雷齐名。
2、黑石基金:华尔街是世界的金融中心,黑石集团更堪称华尔街上最知名的私募基金。黑石的成功,离不开史蒂夫·施瓦茨曼的功劳,他靠着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交易以及破纪录的并购,被称作黑石集团的“精神教父”,他被《财富》杂志誉为“华尔街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3、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
成立于1987年,创办人:大卫鲁宾斯坦因。现拥有39只基金,管理资金总额390亿美元,位列世界私募基金公司前茅。业务遍及世界各地。
凯雷号称“总统俱乐部”。其经营思想是:“如果你把有钱人和有权人聚到一起,有权人能得到钱,有钱人能得到权”,也就是中国人熟知的“权钱交易”。
成员包括:美国前国防部长弗兰克.卡路西(助凯雷成为美国第11大军火商);前总统老布什(助凯雷、摩根大通以4.3亿美元收购韩国韩美银行,再以27亿美元卖给花旗集团);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助凯雷在欧洲设立11亿美元的凯雷基金),以及菲律宾前总统、美国前国务卿、泰国前总理、德意志银行前行长以及IBM、雀巢、波音、BMW、东芝等世界最大企业的高官。
2000年凯雷进入中国。到2006年6月,在中国投资21个项目。在中国的投资项目一般不超过5000万美元,凯雷偏爱和别的投资机构联合行动以降低风险,偏爱投资行业领先或者技术领先的公司,且有很强的控制欲。
2005年8月,凯雷和软银联手注资顺驰置业。2005年,凯雷和保德信以4.1亿美元购入太平洋人寿的24.975%(非一次性投入),被质疑为贱卖;入股中国最大的实木地板生产企业安信地板;2006年用2.75亿美元绝对控股中国工程机械龙头徐工机械,遇到全社会抵制。从中获得的基本经验是:“项目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关系的搭建”。
4、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成立于1976年,是全球私募基金业的开创者。业务主要加拿大、欧洲等地。擅长管理层收购。其投资者包括企业及公共养老金、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以及大学基金。30年累计完成146项私募投资,交易总额2630亿美元。至2006年9月投资270亿美元,获得700亿美元回报。
2006年初,KKR在香港和东京设立了分支机构,投资重点日、中、韩。公司网站宣称,投资原则是“控股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2006年,在山东济南锅炉集团改制并购案中失败。济南锅炉集团为国家大一型企业,在循环流化床锅炉(CFB)领域国内领先。2005年酝酿改制,在初选战略合作伙伴名单中列入KKR。后外资公司全部出局,后一家国有企业参股。
在中国聘请的高管:
董事总经理刘海峰:曾任摩根士丹利亚洲部联席主管,领导蒙牛、平保、南孚、海螺水泥、恒安国际、山水水泥等投案资。
董事总经理路明:曾任摩根大通亚洲投资部合伙人,常驻香港。
JohnBond:曾任汇丰控股主席,现沃达丰集团主席、上海市长国际商界领袖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发展论坛委员、香港行政长官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中国区资深顾问:柳传志(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田溯宁(中国网通前副董事长兼CEO)。
5、华平投资集团 (Warburg Pincus):
号称美国历史最久的私募资本之一。1995年至今,华平在20余家中国公司投资超过5亿美元,包括亚信科技、卡森实业、港湾网络、富力地产。2004年12月联手中信等收购哈药集团55%股权,创第一宗国际基金收购大型国企案例。2006年投资国美电器和银泰百货。2007年以3000万美元,以股权投资的方式部分买下中凯开发,获得了一个具备中国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壳。进一步展开在华地产投资业务。
目前,华平集团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的投资集中在医药及生命科学、通讯及高科技、金融服务、制造业、媒体及商业服务、能源和房地产等行业,用于投资的基金包括目前管理的100余亿美元及新近募集的80亿美元。
6、德州太平洋集团:
在全球所管理的资金超过300亿美元。
旗下的亚洲投资机构--新桥投资,命名为德州太平洋-新桥(TPG-Newbridge)。新桥集团成立于1994年。1999年出资5000亿韩元收购南韩第一银行51%的股权。中国网通收购亚洲环球电讯,新桥投资出过力。收购深发展银行为中国上市银行外资并购第一案。参与过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
7、汉鼎亚太:
总部在美国,1985年由徐大麟和Hambrecht &Quist合资成立,总规模约21亿美元,管理过19只基金,投资回报率超过30%,投资星巴克、希尔顿中国区酒店等。2007年初募集到5亿美元,成立了亚太增长基金V,用于在大中华区、日本和韩国等北亚地区的私有股权和并购方面的投资活动。
8、贝恩资本:
成立于1984年,资产超过250亿美元。已完成200多个股权投资,总值超过170亿美元。2006年初以30亿美元先进收购着名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旗下的传感器与控制器业务部门。
2006年12月,据传正在募集10亿美金的首只亚洲基金,专注于投资中国与日本。参与海尔收购美泰克。
国内的话有有深国投、平安、鹏华私募基金有限公司、国信私募基金机构,这些都是深圳的,还有北京的杰思汉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肖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