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过年的时候基金是涨还是跌为什么。
过年期间基金的涨幅每年都不同,以2019年末为例,基金是涨,主要是流动性压力显现。
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宝类货币基金收益率延续去年的下跌趋势,但是到了下半年,收益率开始止跌企稳,大多在2.4%~2.5%之间窄幅波动。尤其是临近年底,流动性有所收紧,货币基金收益率小幅上扬,创下2019年近两月新高,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也连涨两周。
但是从不同期限来看,理财产品期限越长,收益率也越高。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城商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仍然领涨,上周城商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5%,股份制银行平均收益率为4.09%,农商行平均收益率为4.01%,国有银行平均收益率为3.74%,外资银行平均收益率为3.58%。
(1)股票基金年后走势扩展阅读:
由于临近年底,资金的流动性压力开始显现,跨年资金利率逐渐上升,利率也开始走高,2019年12月下半月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上升,货基“宝宝”收益率大概率继续上涨。
相对于基金来讲,虽然银行理财收益率连涨2周,但是其对货币市场利率反应不太敏感,银行仍在持续消化存量,尤其是年末银行理财收益率预计会暂缓下跌,但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2020年初大概率重回下降通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年末流动性趋紧 货币基金收益率创近两月新高
② 2022基金大概还会跌多久-2022年基金还能涨回去吗
2022年基金大跌的趋势比较大,很多人都担心基金直接跌没了,希望快点涨起来,但是今年市场并不景气,2022年基金就算涨也不会大涨,应该是局部小涨一点,大部分还是会亏损状态的。2022基金大概还会跌多久
股票市场不好,基金肯定还会接着跌。按照目前的走势,市场大概率会反复震荡磨底,真正有像样的反攻态势最少要等到今年3季度,8-9月份的秋季行情。这段时间如果是跟着跌下来的,建议短期就不关注了,跌的多了可以稍微补一点仓,仓位重的就看看不要加仓了。没有建仓的可以试着定投,或者稍微参与一下。
2022年基金还能涨回去吗
2022年基金会涨起来的,只是不会普涨,局部涨而已。类似2021的时候,新能源基金就涨的很好玩,但是医药和消费类的基金表现就很差。
现在是一种市场普跌行情。新能源、半导体、医疗、消费等板块轮番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想赚钱大概率是很难的,市场环境不好,处于相对低点,如果手里有闲钱,可以适当逢低买入,分批买入,像新能源、半导体、医疗、消费板块。当然,您可千万不要奢望买入之后马上会迎来反弹大涨,因为逢低布局是需要承受一段时间内本金亏损,也是需要时间成本的。
2022哪个版块的基金会涨
基金的涨跌跟市场行情高度相关,2022年预计全年还是以窄幅震荡为主,大涨大跌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因此指数型基金的全年涨幅可能不会很大,行业类基金涨跌不一,相对而言,基建类、新能源类基金的机会和持续性预计可能会较大,值得关注。
③ 每天定期买15元基金,20年后能大概能盈利多少
基金定投还是比较稳健的投资方法。如果每天定期买15元基金,20年后大概能够盈利多少呢?
1、每天15元投资基金,20年后收益率可能差别较大
因为时间跨度是20年,这个变化可能就太大了,如果你投资眼光精准,运气好,投资的基金涨的较好,那么20年以后大概能够翻几倍以上,甚至更多,如果运气不好,投资的基金涨的没有那么多,那么可能也只能盈利百分之几十的样子了。
每天买15元基金,那么连续买20年,就是持续投入20*15*365=10.95万元的本金。如果投资眼光精准,买到了一个好的股票基金,20年以后翻了几倍,那么你投资的10.95万元,大概就变成了三四十万元,大概盈利在二三十万的样子。
当然了,如果你买到的股票基金涨幅不大,20年下来,只是增长了50%左右,那么你投资的10.95万元,大概也就是变成十二三万的样子,也就是20年下来大概盈利两三万。
第二,如果你投资水平御梁大涨,自己投资也可能赚到更多
基金定投,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你在从事基金定投的过程中,自己也领悟到了投资的方法和诀窍,而且自己也有了更多的钱,说不了自己投资股市就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定投基金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基金每年要收取管理费,交易还要收取交易费。如果你投资水平提升很快,那么你自己投资股市就没有管理费了,而且交易费率更低,这样可能收益率就会更高了。
比如林园,就是自己投资股市,从8000元,炒到了数亿的资产。
因此,如果你投资水平大涨,自己投资可能会赚到更多。
一看这个问题就知道题主对基金理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基金理财和银行存款不一样,基金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基金投资方法不一样,收益差距也非常大,下面我从入门的角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你每天买入15元基金,因为只能是工作日成交,每年大约有255个工作日,一年投入的本金是3825元,20年后投资的本金合计为76,500元,至于这些本金能够赚多少钱?我们分不同的产品说一下。
风险最低的是货币型基金,它的年化收益率大约为2.5%左右,考虑到你是每天定投,因此收益率要按5折计算,20年利息,总收入大约为19,000元左右,本息合计大约为95,500元,运气好的话或许能到10万元。
中等风险的是债券型基金,它们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大约在6%左右,如果你投资这种基金,而且收益率能够达到平均线,20年你能获得大约,45,900元的收益,本息合计差不多在122,000元左右,镇纤运当然如果你运气不好可能会出现亏损,运气好的话也有可能达到20万元。
风险比较大的就是偏股型基金,这种基金的收益和股市的走势高度相关,虽然都鼓励长期投资,但是20年对股市来说确实变化太大了,谁也不知道20年之后上证指数会在什么点位,所以这种基金需要你结合股市进行操作,运气好的话,20年后你可能会变成百万富翁,当然也有可能,会亏损50%以上。
所以,不要简单听别人说基金定投能赚钱,然后就想当然的认为时间和定投能解决所有的投资问题,别人说的可能是带有附加条件的结论,你需要的是了解他说话的整个逻辑和内涵。
我认为20年的时间足够长,只要你认真学习,用不了一年时间你就能成为一个基金达人,那时候你就能真正理解基金定投的含义,答案你也就很清楚了。
坦白说,这个问题没办法量化。有两个重要的变量:
1、你能否坚持做下去。
2、你买的基金类型
个人建议。如果想要投资理财,最好认真坐下研究。股票就不说了,波动太大,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杀伐决断的操作纪律,不要玩股票。至于基金,说白了,就是委托专业人士帮你理财。建议选择牌子大的、经过 历史 检验的经理掌门的基金。像易方达、富国之类的,都可以。有的则需要谨慎,像半导体的诺安基金,波动就非常大,没有一定研究,需要谨慎。
另外,至于你说的定投。对于专业知识不多的人来说,是非常适合的。
但是,对于有一定研究的人来说,则不合适。完全可以在看准的低位锁定仓位。
比如,就像刚才的诺安基金,我于2020年10月下旬低位时果断减仓竖漏,并于上周减仓一半。收益还是可以的。完全没必要每天定投来实现。这样的话,成本并不低。
先说这么多吧,投资理财是个技术活,需要多交流。
④ 股票基金暴跌,2022年几月有转机
2022年基金暴跌持续3年。股市里有条铁律,“均值回归”。如果涨了三年,那么跌也要两三年,如果涨幅太高,时间太快,则下跌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所以不应该问几月有转机,而是几几年有转机。
拓展资料:
基金形式:
1.最早的对冲基金是哪一支,这还不确定。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牛市时期,这种专门面向富人的投资工具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是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杰里·纽曼创立的格雷厄姆·纽曼合伙公司基金。
2.2006年,沃伦·巴菲特在一封致美国金融博物馆(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杂志的信中宣称,20世纪20年代的格雷厄姆·纽曼合伙公亮穗孙司基金是其所知最早的对冲基金,但其他基金也有可能更早出现。
3.在1969—1970年的经济衰退期和1973—1974年股市崩盘时期,很多早期的基金都损失惨重,纷纷倒闭。20世纪70年代,对冲基金一般专攻一种策略,大部分基金经理都采用做多/做空股票模型。70年代的衰退时期,对冲基金一度乏人问津,直到80年代末期,媒体报道了几只大获成功的基金,它们才重回人们的视野。
4.20世纪90年代的大牛市造就了一批新富阶层,对冲基金遍地开花。交易员和投资者更加关注对冲基金,是因为敬链其强调利益一致的收益分配模式和“跑赢大盘”的投资方法。接下来的十年中,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更加层出不穷,包括信用套利、垃圾债券、固定收益证券、量化投资、多策略投资等等。
5.21世纪的前十年,对冲基金再次风靡全球,2008年,全球对冲基金持有的资产总额已达1.93万亿美元。然而,2008年的信贷族昌危机使对冲基金受到重创,价值缩水,加上某些市场流动性受阻,不少对冲基金开始限制投资者赎回。
⑤ 2022年基金会涨吗
不一定。基金不会一直涨,也不会一直跌,因为这不符合现实。首先我们要知道基金是一种有波动型的理财产品,其次基金是分类型的,类型不一样,其波动程度也是会不一样的。不过基金不会像股票那样暴涨或者暴跌,这是走势较为平稳的理财产品,而且基金更适合长期持有,短期内是看不到什么收益的。
基金会一直涨吗?首先我们要知道基金是一种有波动型的理财产品,其次基金是分类型的,类型不一样,其波动程度也是会不一样的,比如说货币基金的波动就会比较小一点,而股票基金的波动就稍微会大一点。
基金的类型有哪些
【1】按照标的来分:基金可以分为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
【2】按照市场来分:基金可以分为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场”是指证券交易所。
【3】按照投资策略来分:基金可以分为主动性基金和被动型基金。
【4】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总之,根据不同的标准,基金的种类有不同的划分依据,了解不同类型的基金,可以帮助我们更高的选择投资标的。例如,按照标的来划分的基金,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所选基金的风险性;按照市场来划分的基金,则在操作方式上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货币基金基本上都是属于一直涨的状态,跌的可能性是十分小的,纯债的债券基金其波动是稍微比货币基金要大一点,不过相对其他基金类型来说波动要小了很多,基本也是属于一直涨的状态。
但如果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指数基金等波动大的基金类型,基本上是不可能会一直涨的,是会有涨有跌,其风险会比较大,但同时收益也是会属于比较高。
一直涨的基金怎么办,如果是货币基金或者纯债债券基金,那么可以留着,因为这类基金本身的风险就是特别小,基金波动比较小,基本上是不会损失本金。
如果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指数基金等波动大的基金类型,那么就要注意了,后面是有跌的可能性,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其看不看好这只基金,或者这只基金的未来前景是怎么样的等多方面去综合考虑要不要赎回。
资料拓展:基金大跌的原因:
1、前面涨的太多了。
因为涨幅太大了,其实2021年大跌的话,只是相对于前两年来说,怎么说呢,基金大涨的时候,大家都没得涨幅多大,但是下跌的时候大家就关注到了。
2、美债收益率持续抬升。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了1.5%这个重要关口,这个阶段发生在2月25日。这使得美股连续出现大跌,中国股市也没能幸免于难,26日三大指数跌幅均超过2%。
3、机构抱团玩得太过火了。
因为基金的流行,让不少小白新手开始入手的基金,这就导致很多人亏损的状态。增量不足,泡沫严重。
4、外围市场大跌,外资反向流出。
央行从市场上回收了一部分资金,央行罕见地回收了2600亿元的流动性,这引发了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要知道,去年全球股市之所没有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而且还不断创出了新高,就是因为全球央行放水推动的。
5、基金面临赎回压力。
近期,资金面偏紧导致债券市场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承压,货币基金更是首当其冲,不少货币基金正面临赎回压力
⑥ 基金从年后开始回调,你觉得什么时候会反弹
基金的走势,与股票走势差不多,不会出现单边行情,在上涨的过程中会出现回调的情况,在下跌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弹的情况,投资者可以根据以下特征来判断基金是不是回调:
1、支撑位
基金上涨之后,净值下跌,跌到下方的支撑位时,出现反弹情况,则可以判断该基金是在回调,反之,如果基金净值下跌,跌破下方的支撑位继续下跌,则不是回调,是基金开启下跌趋势的信号。
2、成交量
基金净值在下跌过程中出现成交量不断的缩量,则可以判断基金在回调,反之,如果在亮基基金的下跌过程中,成交量持续的放量,则不是回调。
投资者也可以从基金所投资者标的物的走势来判断,当基金标的物走势经过上涨之后,出现回调的情况,则基金的下跌,也可以判断为正常的回调。
平安银行有代销多种基金产品,每种基金的风险,投资方向均不一样,您可以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金融-理敬仔谨财-基金频道,进行了解和购买。
温馨提示:
1、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建议;
2、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平安银行仅为代销机构,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戚宏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12-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⑦ 股票型基金最近走势怎么样
股票型基金我觉得不错,因为股票市场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毕竟都跌倒这么低的位置了,要是觉得不看好就少买点,看好的话可以多投资一点。
个人认为基金从年初到目前走势还是比较不错,后续短期看好,长期情况不定。个人认为基金主要还是看分红,属于长线投资,短期还不如炒股票。
⑧ 年后调整行情开始,基金抱团股成为“重灾区”,对中国会造成什么影响
今年上半年基金整体态势发展不太顺利,各大基金纷纷出现抱团资产全线崩跌。在牛年的第一天,茅台在基金市场崩了。基金抱团的背后也彰显出中国的股市在融资和股权质押两个方面持续着高风险,价格作为市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很难去平衡。今年整体的局面是抱团的资产大部分都崩跌了,而个股却大有希望存活着。而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下跌背后板块轮动和风向在出现变化,市场的结构行情也在发生着转变,向上的空间有限,指数基金在区间内呈现波动趋势。未来的经济在行业发展上会有所调整。
2021年在供给和需求侧同时扩充的阶段,尽管全球流动性边际变化并没有那么显着,不过供需的进一步放大会带来周期品涨价,短时间之内,我国的股市行情还是会呈现出结构型,市场估值始终紧随着需求的变化在变动,经济越来越好才能带动基金市场的活跃。2021年中国基金市场的走向该何去何从,一切还是要交给时间去决定的。
⑨ 基金现在可以加仓吗,年后一直上涨
这也是最近很困扰我的问题,我也重来不会去听专家分析,重来不会听投资者的建议,个人认为,如果你们都这么厉害早就闷声发大财,那还会有空出来教人赚钱。很多“股市大神”熊市不出现,一点点牛市行情立马出来当大神,不难发现最近网络上多了很多人做股市分析,依稀记得之前某位网上名人说:“牛市来了,猪都能赚钱”。可想而知,在牛市期间,一切专家投资理财者建议都是浮云,行情好说啥都对,投资这东西一切还是得看自己。
下面就个人对题主问题的分析。年后行情一直上涨?全仓的人都偷着乐;空仓的或者轻仓的都会考虑两个问题:1.能否加仓 2.怎么加仓
能否加仓
首先本人先表态,能。经过2015年-2018年间熊市,股民们和基民们变得谨慎很多,看到年后一直上涨想加仓又怕踏空,内心想着观望,结果从上证2600一直观望到现在3000左右,没想到这真是一路高歌,看到别人赚钱了更加心痒痒想赚钱,又怕踏空,纠结纠结啊!本人也从2600开始纠结到现在,想了很多想了很久,想通了。在这大环境下,加仓是可以加仓,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假如真的赌对了牛市真的来了,那就赚了。但加仓并不能失去理智一下梭哈,而是坚持定投加仓。
怎么加仓
本人投资的是上证指数基金,如今我加仓的原则是下跌加仓,假如一个月投资额度为2000元,我就会分四次加仓,每个星期选择指数下跌的日子定投500元或者定死每个星期三定投500元,如此类推坚持下去。如果未来是牛市,这投资方式肯定比不上前期一次梭哈赚钱多,但最起码收益还是可观的;反之如果未来指数回调到2600去,那你这样的投资方式能有效的避免过大的亏损。本人的方法,并不能说最好甚至有点愚昧无知。但,经过几年下来熊市的洗礼,现在的我投资,只求不亏钱,简直理性投资,这就是我投资唯一的原则,即使亏了也尽量控制在自己可承受范围,避免恐慌式操盘。
以上均为个人的分析和看法,专业性比不是大专家和大投资家,在大家看来很中庸,但这就是我内心的最为直白的见解!不求大神认同,只求大神轻踩,倘若在这红彤彤一片的行情下有更好的投资方法,还需多多指点啊!本人将虚心学习交流!
今年基金布局的最佳机会无疑是3月份市场大跌的时候,当时受疫情影响,外围股市一片惨淡,美股甚至多次熔断,A股也表现很差,指数从3000点上方一度跌到2600点,当时是最佳的布局机会,我个人也在那时加仓很多,最终等来了6-7月份的大幅拉升,现在指数突破3400点,大部分基金也水涨船高,很多人眼红想要加仓分一杯羹,但是苦于指数位置较高,基金也没有合适的加仓机会,一直处在这种纠结的状态中,我想说现在指数虽然处于高位,但是局部的机会很多,像 科技 ,医疗等深度调整的板块均可布局,有句话说的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真正的参与,你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趋势,找到合适的加仓机会,我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对当前市场的分析给大家分享一下目前市场的加仓机会及加仓策略。
1.当前市场适合加仓的基金:
指数现在已经处在高位,随时会有调整的风险,像白酒消费,新能源车这类基金一直在突破拉升冲击新高,而像半导体芯片以及医疗板块经历了一波调整,相对位置较低,现在加仓布局所面临的风险比高位基金的加仓风险低,而且把时间周期拉长,这两个板块肯定也会迎来大涨的机会,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当前已经处在高位的基金,比如白酒消费,新能源这类板块不要急着加仓,而半导体芯片和医疗板块可以逢低布局,加仓之后不要急着短期就会有很好的收益,这些深度调整的板块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拉升动能,我们可以乘着震荡的机会分批积累筹码,这样既能降低市场短期波动所带来的亏损,也能提高仓位把握后市的大涨机会。
2. 当前市场的基金加仓策略:
虽然说一些相对低位的基金有加仓的机会,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防控市场短期波动造成大幅亏损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控制好仓位,不能有机会加仓就直接一次重仓,直接重仓如果第二天大跌我们缺乏良好的应对策略,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分批逢低加仓配合定投积累筹码;对于医疗和半导体芯片类的基金,我们需要相信后市它们存在机会,但同样需要明确短期波动的风险,当这类基金大跌调整后,我们可以先建2层底仓,然后设置一个周定投,如果想快速以低风险的方式积累筹码,也可以选择日定投,如果该基金继续大跌,可以每次大跌加仓1层仓位,我们就以这种低吸配合定投的方式来加仓,这种加仓策略不仅可以有效把握市场机会,还能完美的控制风险。
现在 科技 和医疗板块我就是以这种加仓策略低吸筹码,等待后市大涨的机会,现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像医疗板块这波拉升超过8个点,我就乘机把低位加仓的筹码给减了出来,锁住了一部分赢利,等待该基金下一波的调整低吸机会,但是定投一直在进行中,不会因为涨跌而终止,后市我会继续坚持使用大跌低吸配合定投布局半导体和医疗板块,只要行情来临,你就会发现前期所有的煎熬都是值得的,我们需要对后市抱有信心,这就是我们坚持下来的动力。
不要因为担心当前指数处在3400点的相对高位而错失了市场存在的加仓机会,我的原则就是左侧低吸跌幅大的板块,然后坚持等待行情的到来,现在市场没有系统性的风险,向下的跌幅有限,希望大家能够把握市场的机会,为了明天的盈利今天提前做好准备,后市我们一起加油。
先来上证指数最近5年最低点和最高点估值。 2014年
最高点是3239.36点,最低点是1974.38点。
2015年
最高点是5178.19点,最低点是2850.71点。
2016年
最高点位是3538.89点,最低点位是2638.3点
2017年
最高点位是3556点,最低点位是2806点
2018年
最高点位是3326.7点,最低点位是2483点
从以上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3000点绝对不会是最高点,即使2015年牛市之前的一年,上证指数也有3200多点,而之后的3年上证指数最高点都在3300点以上。
因此,目前的3000点还不算高,在开年来一系列利好消息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更高。
再说基金购买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基金购买一般都是采取定投的方式,要么定期定量购买,要么定期不定量购买,以此来降低分摊成本,从而最大化获益。 因此,目前购买基金也并不晚,还是可行的。 因为谁也无法预料后期股市走向,至少现在来说大多数基金并没有高估,不部分处于正常估值区间,部分估值偏低。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按照投资标的不同,有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混合型基金、黄金基金等。针对你这个问题,首先不知你所投资的是什么基金,那么我就一些主流的基金做一些分析,仅供参考。
1.债券基金。 根据目前货币利率来看,经过近两年多次降准后,明年继续降准的空间不大,对于年后债券基金不是很看好,所以,如果投资的是债券基金的话,我不建议加仓。当然,如果坚持购买债券基金的话,可以选择国债等安全系数较高的品种。
2.黄金基金。 黄金从今年6月份开始走出一波小牛上涨行情,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叙利亚、伊朗海湾地区战乱不断,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各国央行不断增持黄金,等等,这些因素导致黄金价格因避险情绪影响不断走高。目前来看,在大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未来黄金价格将继续上涨的概率大,如果是黄金基金的话,个人建议可以适当加仓持有,不过也要控制好整体仓位。
3.股票基金。 至于股票基金的话,就要对目前股市大环境做出判断了。
首先,当下通过科创板的上市,以及澳交所的开办等一些举措,说明国家对股市的积极发展进行大力支持,未来A股将获得良好发展。
其次,上证目前在2920一线,A股低估值的情况,容易受到外资的青睐,北上资金整体来看在持续买入A股,这对后市推动A股走牛也起到积极作用。
再次,技术形态来看,通过今年年初的一波拉升后,股市摆脱了下行趋势,目前处于上涨途中调整蓄势的阶段。周K线的低点在抬高,形成中长期上升趋势,年后的行情大概率保持震荡向上的趋势。
所以,如果投资的是股票基金的话,根据目前所持有的仓位做决定,如果现在的仓位在你的投资预备金中处于较轻的话,可以适当的加仓,如果仓位已经是重仓的状态,那么不建议再加仓了。
以上是我结合各个基金未来的走向做出的分析判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想强调一下,基金的加仓减仓,本质上与行情和基金上涨下跌无必然关系。
除非是基金定投,达到一定涨幅可以减仓,有一定跌幅可以加仓,对于普通的基金买卖来说,加仓减仓和涨幅无关,只和当下的行情与趋势有关系。
接下来可以逐一分析一些,可以加仓的情况和一些应该减仓的情形。
首先,对于基金小白来讲,不要轻易加仓,因为你不懂行情,无法判断现在基金所处的位置属于高位还是低位。
加仓代表对行情,对于趋势的看好,如果你确信行情还会涨,可以果断加仓。
另外,如果行情刚启动,现在的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也是可以勇敢加仓的。
基金的加仓,有时候并不取决于对行情的判断,还可以是对基金经理业绩的认可。
同样的行情,不同的基金经理可能会做出不一样的回报率。
如果你选择的基金经理,业绩回报率明显是长期高于同业,其实也是可以选择加仓的。
比如我长期看好消费行业,买了两只基金,一只回报率15%,另一只25%,我完全有可能会把回报率低的抛售,加仓回报率高的那只。
股票市场里强者恒强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基金市场,找到一个好的基金管理人,就该加仓。
这和行情和指数没有必然关系,而是你主动选择了有α回报的基金。
如果是基金定投的情况,尤其是指数基金定投,那么在出现行情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加仓需要谨慎。
指数有一个相对估值体系,一般都是围绕估值上下波动,不会长时间持续单边向上的行情。
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较大幅度的拉升,我们通常会选择减仓,而不是加仓的行为。
总之,加仓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为什么加仓,加仓后出现多少涨幅我们会选择减仓,加仓后万一出现下跌,是继续加仓,还是持基观望。
首先,我们依然要明确,基金的减仓不一定代表对行情不看好,可能只是一种落袋为安的行为。
同样的,针对基金定投,如果价格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上涨,我们会选择减仓一部分,然后进行观望。
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基金收益率达到目标预期值,我们同样会选择减仓,先把利润部分落袋,再静待行情的方向。
行情上涨,依然持续获利,行情下跌,早已锁定了利润,是一种比较稳健的操作方式。
那我们再说说平时哪些情况可以选择减仓。
第一种就是市场明显出现了价格和价值的偏离,比如行业平均分PE是30倍,而目前则在50倍,甚至80倍的高位,此时应该果断的减仓,甚至于清仓观望。
第二种,短期内出现大幅度的拉升,基金并非股票,会出现连续的涨停,基金背后是一个股票合集,所以上涨的幅度更接近于行业指数,如果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比如数月内翻倍,或者单月超过30%,都应该谨慎,减仓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第三种,就是需要资金流动性的时候,也应该减仓,很多人会不断的加仓或者定投基金,搞得资金链非常紧张,基金投资又是中长线投资,当仓位很高,现金短缺的时候,应该适当减仓,释放流动性,不然万一需要钱的时候基金刚好在行情谷底,会面临较大的浮亏损失。
基金加仓减仓,和本身上涨下跌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上涨减仓,下跌加仓这种懒人投资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投资基金的背后,我们要花多一些时间在基金的选择上,认准好的基金经理,是选择好基金最重要的标准。
然后,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吧。
最后,基金投资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信心,如果没有想好的投资者,建议多学习,不要指着什么都靠运气。
因为靠运气赚的钱,都会靠实力去亏掉。
所以如果想要问当前基金市场是否可以继续投资的话,答案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很多喜欢定投基金的朋友。每月拿出一定的可自由支配财富选择投资风险波动较小的基金市场,尤其是指数型被动基金,这样坚持投资是完全不用操心所谓的基金市场大行情。
因为最终可以通过延长自己的时间投资周期,把自己的基金投资平均成本不断的下降,最终达成我们投资策略中的低吸目的。这样在随后的行情反弹中年化盈利率能够稳定的维持在20%上方甚至30%都是非常容易的,前提是时间投资周期足够的长一般是三年到五年维持定投即可。
对于基金定投可以优先推荐当前的支付宝,选择自己看好的指数型被动基金,手续服务费也是比较低的,定投时间周期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闲钱和回报周期来衡量,三年到五年只是一个推荐参考日期。
“其实对于管理人来说,上涨比下跌更难应付。下跌可以死扛,同时利用下跌检验自己组合的反脆弱能力和审视弱点所在。但上涨时会面临组合相对涨不动的抉择,或者涨多了存在所谓性价比品种的诱惑。大部分人的本能是兑现利润,卖出高估值公司,买入相对便宜品种或者降仓位。相应的,流传甚广的俗语是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看错需要卖,估值过高需要卖,有相对收益和更好的强势品种需要卖等等。但在我们的体系中,所谓多高算高,多好算更好,都没有能力对此做出量化的定论。本基金管理人认为,投资的本质就是从生意角度进行比较的过程。包括了资产配置比较、行业比较、公司比较等等。通过比较筛选出来的优秀公司,尽管估值高涨幅大也不应卖出的原因在于,卓越公司往往会更卓越,犯不着因为卓越的价格高低而追随平庸。拉长维度看,估值很可能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那么,是不是再好的公司也有涨幅顶和估值顶呢?我们坦承目前还不知道答案。管理人更倾向于认为,相对于平庸的人类和公司,优质公司的生命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总有极少数公司可以穿越时空,创造价值,长成可持续的参天大树。在其面前,当下的估值只是矮小的小草。”
以上是《银华富裕主题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焦巍在中报中的一段话。基金经理是挑选优秀的股票为基民赚钱,我们是挑选优秀的基金为自己赚钱。本质上我们和基金经理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我们纠结于现在是否可以加仓,无非是纠结择时和择基两个问题。
先说择时的问题,焦魏经理已经回答了,对于优秀的基金,拉长时间看,当下的估值同样只是矮小的小草。另一位大神级经理刘彦春也说过,他还没碰到过择时胜率过半的人,所以我的答案也是不要择时。但基金总会有波动的,如何减小这种波动呢,因为根本无法避免。那就是分批购买,最好是定投,以此来平滑短期的波动。
最重要的还是第二个问题,如何择基。择基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择人,就是挑选优秀的基金经理。另一种是资产配置,就是从行业,基金类型来配置自己的投资组合。
对于择人 ,以前优秀的基金经理未必就能一直优秀下去,这又会有两个问题。一是基金经理持仓类似,当某个行业向好时,他们的都优秀,不好的时候都不好。像去年的刘彦春、张坤、萧楠都大量持有消费,今年集体熄火。二是规模永远是业绩的敌人,没有任何一位基金经理能在规模大幅增加后依然保持相同的业绩,巴菲特都不行。
所以 资产配置 就成了最好的投资方式,先确定哪些行业是我们要投的,再确定每一类基金投资的比例,最后在每一个类别里挑选优秀的基金。这样的组合基本上是符合长期投资的逻辑。当然你只是想短线搏一搏,那这篇文章就当你一乐。
最后要说的是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不管,也不是频繁的换基调仓。祝愿大家都能赚大钱。
最近,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上次在3600点以上,还是5年前。有不少同学问,是不是牛市来了?
其实吧,牛市早都来了,整个2019年就是大牛市,2020年初被疫情稍微中断了一下,但是2020年依旧是大涨的。现在股市的估值很高,好公司、垃圾公司都已经涨上天了。
这就是牛市,已经来了很久了。
我一直说,牛市不是用来预测的,是用来回顾的。当我们发现牛市已经来了的时候,说明牛市已经走完一大段旅程了。这个时候才后知后觉冲进股市,想要趁着牛市大赚一笔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接盘侠和韭菜。
有趣的事,股市这个戏耍人性的地方,对于接盘侠和韭菜,不会立刻教育。而是会让他赚好几个月,甚至赚好几年的钱。但他们出现幻觉,觉得自己很牛很行的时候,股市再一次性把所有的慷慨全部收回去。每一轮牛市,都是如此。
戏耍韭菜的时间越长,韭菜最后的损失越大。
希望这次股市,下手轻一点。
加仓基金在2019是必要的,因为2019年中国股市从年初的2440点走到现在的3000点以上,增加基金投入实属必要。需要注意的是。
一 基金规模在不断扩大,而成立基金就是专家理财,不管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在这波行情有了很大的收益,收益来源是股市的上涨,金融产品多样性,只是基金性质一定要搞清楚基金的投向。
三 购买基金还应该不仅要看股市,还可以看债市,根据国债的涨跌决定自己的持仓,如果购买混合型基金那就更好了,因为混合型基金即投资股票,也投资其它债券,相对于股票型基金可以适当降低风险。你还可以购买货币型基金,保值,变现快!
四 总之,今年不管是股票型,混合型,货币型基金都应该大胆投入,增加金融资产,只是在投资时做到心中有数‘货比三家’,虽然股票市场转暖,但是购买基金还是有一定技巧的,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去年底到现在一直疯涨,上个月基金赚了4000多,这个月目前也有2700,有图有真相。现在是否加仓,来说说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当然可以加仓啦,只要你有足够的闲钱,回调十多个点可以接受就加呀,你怕个啥,加就是。现在距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没建仓的可以找好时机,跌就买。仓位不重的,跌就加,到过年还会涨。
我自己重仓白酒、医疗。前段时间有支白酒止盈了,现在就后悔,不该出手的,现在逐渐买回去。医疗现在大涨,疫情也有抬头的趋势,医疗在今年还是很看好的。跌了就买,一点不担心。上周五还追涨了医疗,今天赚了一个点,如果跌了就再买。放图给大家参考
其实在上周前我就准备买医疗了,可是一直涨呀,就等他跌,结果上周涨了10点,根本没有机会,所以就强上车,今天不错,还能喝口汤!
基金不像炒股,选好赛道,长期持有没有问题!任何时候都可以加仓。
但是提醒一句,刚建仓不久就亏的话很影响心情。追涨的招商白酒现在还是亏八个点,确实有点不爽,但是还好的是,我的累计收益是赚的,心里平衡一点。
只要看好大方向,拿着不放,手要稳住,不要轻易卖出去。
今年看好医疗、军工。白酒回调到现在不确定因素还有,不知道会不会回调,但是我还是会长期持有。因为中国的白酒,深圳的房,买到就赚到୧ 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