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我的股票卖掉一小部分后,成本价会变高
因为你的股票少了,而盈亏总额没变。
用同样的盈亏总额除以变少的股票,盈亏成本就高了。如果一只股票以高利润水平出售,利润将与剩余股票的持有成本平均分享,显示出该股的每股成本将降低。如果该股的股票赔钱在低位补仓买入,那么该股股票的购买成本将平均分摊到该股的股票总数中,这表明每股成本价降低了。
拓展资料:
估计你买股票的时候肯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就是我们刚入市的时候,会选择很多股票,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抛弃一些不是很赚钱的股票。这个时候我们选择卖出,那么这个原始股的成本价会不会改变?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
具体分析:
1. 如果一只股票以高利润水平出售,利润将与剩余股票的持有成本平均分享,显示出该股的每股成本将降低。如果该股的股票赔钱在低位补仓买入,那么该股股票的购买成本将平均分摊到该股的股票总数中,这表明每股成本价降低了。当所有的股票都卖出后,获利或亏损显示在你的总资金上,不会影响其他股票的价格。
2. 如果卖出一半股票,成本价变高,那就必须在股票亏损的时候卖出,因为结算的亏损金额会加到剩余的持股上,成本价会变高。例如,股民在股票价格为10元时购买了2000股该股股票,但现在价格已降至9元,账户中的总损失为2000元。如果现在卖出1000股,账户亏损2000元不会变,而投资者只剩下1000股给该股持仓,所以计算价x成本的公式是(x-9)* 1000=2000,解得x=11元。
3. 同理,当持仓股票处于盈利状态时,如果卖出一小部分,就会发现持仓的成本价变低了。股份按买入或卖出后的价格平分。如果一只股票以一半的高利润水平出售,那么一部分利润将与剩余股票的持有成本平分,显示出该股的每股成本将会降低。如果该股的股票赔钱,在低位买入,那么该股股票的购买成本将平均分摊到该股的总股数中,这表明每股成本价降低了。当所有的股票都卖出后,资金的盈亏会显示在你的总资金上,不会影响其他股票的价格。
2. 股票卖了一半之后为什么成本价变高了呢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例如你买了1000股股票,每股10元,也就是说你的资产为:10000元;
如果股票下跌10%,每股股价变成9元,你的资产就变为9000元,亏损1000元;
在这时你卖了500股,换回资金是4500元(总资产现在是9000元),剩余500股;
你剩余的股票价值是4500元,你想解套就得赚1000元,平均一下此时你的股票每股成本价就是5500/500=11元,也就是等股价涨到11原始你才会解套,让你的资产重新变为10000元。
3. 为什么我的股票卖出后成本价突然变高了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4. 卖出股票,为什么剩下的股票成本价会增加
因为交易需要费用委托费、佣金、印花税等,这些费用也计算入交易成本中,所以割仓一部分后,成本会增加,因为交易费用的成本也加入剩下股份的成本中.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的。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5. 为什么我的股票涨起来卖了一部分成本却提高了
股票涨起来卖了一部分成本却提高了,是因为你卖出的价格是低于原来的成本价的,导致剩余股数信票的成本升高了。如果卖出价格高于卖出前的成本价,那么卖瞎毕穗出后,剩余股票的成本价会降低磨卜。
6. 股票看到有盈余卖掉 可是成本变高了是怎么回事
成本价变高的原因是,把卖出时的手续费也算在持仓成本里了。
不论买入还是卖出,都要交手续费。所以,买入时的持仓成本要比买入价高,卖出后的持仓成本又要比买入时的持仓成本高。
比如卖出100股某股票,卖出价是5.95元,各种手续费加起来是6元。
那么,实际能到手的卖出金额=100*5.95-6=589元。
这个6元的手续费会记在持仓成本上,从而导致成本价变高。
所以,如果卖出时的盈余还不够付手续费的话,那其实是亏本的。
7. 为什么我的股票卖掉一小部分后,成本价会变高
账户如果亏损,卖出部分后,相当于把卖出的这部分损失算到剩下的持股上面,成本就自然提高。交易时间4小时,分两个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开始,投资人就可以下单,委托价格限于前一个营业日收盘价的加减百分之十,即在当日的涨跌停板之间。9:25前委托的单子,在上午9:25时撮合,得出的价格便是所谓“开盘价”。9:25到9:30之间委托的单子,在9:30才开始处理。
如果你委托的价格无法在当个交易日成交的话,隔一个交易日则必须重新挂单。周六、周日和上证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
(7)股票怎么卖出一部分成本升高扩展阅读
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可以当做商品出卖,并且有一定的价格。股票价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于股票票面的金额。股票的票面额代表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数额,它是固定不变的;
而股票价格则是变动的,它经常是大于或小于股票的票面金额。股票的买卖实际上是买卖获得股息的权利,因此股票价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一种资本化的收入。
8. 股票卖了一半之后为什么成本价变高了呢
是这样的!
你7.32卖出的2100股亏损(0.66*2100=1386元),系统把这个亏损的数字加到了你的成本中去。
是的,你卖掉的这部分产生的“亏损”计入到了剩余的3000股中了!
显示亏损3000多(原来也是3000多)--这个才是正确的。不能说,你亏本卖掉了2100股,亏损就自动消失了吧。呵呵
你看市值就知道了!
既然是亏损着卖的,你的"卖"这个动作,不会改变你的亏损金额!
如果能改变那好了,干脆5100股卖的只剩5009股好了,反正卖了,就不亏本了。可能吗?不可能!
如果你在7.32时,再买入3000股,这个时候你的综合成本是7.88左右!
演算过程:
你没卖掉2100股之前,你原先的亏损是=0.66*5100=3366!
你卖掉2100股之后,成本升高到8.46,亏损是仍旧是=(8.46-7.32)*3000=3420。
你再7.32买入3000股后,成本是7.88! 亏损仍旧是=(8.46-7.88)*6000=3480!
基本都是亏讯3400左右! 误差是手续费和小数点误差!
还不明白?问我!一步一步算给你!
呵呵
9. 买的股票卖掉一部分后成本价怎么升高了
因为交易需要费用委托费、佣金、印花税等,这些费用也计算入交易成本中,所以割仓一部分后,成本会增加。买入股票价格+手续费(佣金)+1元过户费(深证股要才要收、上证不用)=股票成本价
买进费用:佣金千分0.5到千分之3+过户费每10手收一元(沪市收,深市不收)+其他费用0-5元不等。
卖出费用:佣金千分0.5到千分之3+过户费每10手收一元(沪市收,深市不收)+其他费用0-5元不等+印花税千分之1。
佣金不足5元时,按5元收,过户费不足1元时,按1元收。
如果佣金千分之3的股票帐户,买卖一次的成本超过千分之七,如果是办的佣金千分之0.5的股票帐户,买卖一次的成本只有千分之2。
10. 股票卖出一部分后成本怎么变高了
投资者在个股下跌,亏损的时候卖出一部分股票,其亏损的资金会平摊到剩余的股票上,从而会提高其持仓成本。
比如,小李以10元的价格购买某一只股票1000股,现在股票下跌到9元,股票账户中显示亏损1000元,小李打算在9元的价格卖出500股,则小李的成本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不考虑手续费用的情况下,小李的成本=(10×1000-500×9)/500=11元,与之前相比较成本提高了1元。
拓展资料: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差价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获取经常性收入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红派息是股票投资者经常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交易时间
大多数股票的交易时间是:
交易时间4小时,分两个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开始,投资人就可以下单,委托价格限于前一个营业日收盘价的加减百分之十,即在当日的涨跌停板之间。9:25前委托的单子,在上午9:25时撮合,得出的价格便是所谓“开盘价”。9:25到9:30之间委托的单子,在9:30才开始处理。
如果你委托的价格无法在当个交易日成交的话,隔一个交易日则必须重新挂单。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证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春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
股票交易手续费是进行股票交易时所支付的手续费。委托买卖的手续费分“阶段式”和“跟价式”。(1)阶段式。根据股票价格和交易股数收取手续费。
(2)跟价式。根据股票的交易金额收取手续费,世界上多采用跟价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为避免证券公司间的过度竞争,稳定证券业的经营,采取委托交易手续费最低限额制度。70年代中期以来,在证券市场自由化潮流的冲击下、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先后放弃这一制度,实现委托交易手续费的自由化,但日本等国仍实行这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