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买卖 » 居民存款买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居民存款买股票

发布时间: 2023-04-23 16:25:06

A. 鼓励居民储蓄进入股市,增加股市的长期资金,这样做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鼓励居民储蓄进入股市,增加股市的长期资金,这样做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1月4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了重要公告提到:有效发挥理财、保险、信托等产品的直接融资功能,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鼓励各类合格投资机构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虽然银保监会提出了促进居民储蓄入市的建议,但是并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银行、股市、投资者多方协调的,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

不过,从去年出台关于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规定,到银行以后售卖的理财产品不能承诺保本、银行理财产品被允许投资股票性质的股票型基金,再到如今的引导储蓄资金入市,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息可能会不复以往。

对于普通人来说,"闭着眼"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下应该提高自身投资理财的能力,合理规划资产配置,兼顾收益性与安全性。

B. 用银行存款买股票,对国内生产总值有什么影响

导致总需求不足,影响经济发展。居民的储蓄越多,并没有对国家经济皮薯发展有利。公民适量存款储蓄具有重要作用: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调节货币流通燃悉者,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过量的存款储蓄,则反映出消费需求不旺,经济发展动力受到制约,投资渠道不畅或单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甚至增加金融风险等。将不利于陆慧经济健康发展。

C. 炸了!监管放大招!鼓励居民的80万亿存款进股市

这不仅将会是一个“改革牛”,一个“人造牛”,还会是一个“自然牛”。

前些天,银保监会发了一份重磅文件:

其中最吸睛的,是“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这句话。

马上有很多自媒体纷纷解读:

“啥?这是要让老百姓把存在银行里的钱拿出来炒股吗?”

“之前有人提‘卖房炒股’都被骂死了,现在直接把存款这种无风险资产变成资本市场的高风险资产,太狠了吧?”

这样的理解其实是片面的。很快银保监会就开了媒体通气会,作出了官方解释:
“核心的政策考量主要还是培育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一部分资金就是来自于居民储蓄,机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策略配置债券、股票等资产,并非单一地让储蓄资金直接进入股市。”
1

央行数据显示,2019年11月份,全国个人性存款总额为80.1411万亿元。

显然这么多的居民存款不可能全部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但哪怕只有5%的资金通过买入保险、银行 理财 等产品后进行了这种转化,也是一个很可观的数据了。

只不过,很多人都还不明白,上面这么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在中国,除了房产以外,居民大量的财富是以储蓄的形式存在的。我国的储蓄率尽管近几年有所下滑,但目前仍然高达45%。

想要让经济更有活力,找到经济新动能,一定要推动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入口。

而且长期来看,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的 收益 分分钟秒杀存款利息,差的不是一丁半点。

所以把部分储蓄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对于居民自身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说到这,不知大家看出其中的深意了没?前些天,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其实已经帮我们指明了。

且不说去年推出科创板、放开QFII和RQFII的额度限制等等举措,最近的政策利好更是毫不遮掩。

前段时间证券法修订草案通过, 今年3月1日起将全面实行注册制。

今年一开年,先是元旦全面降准,释放了长期流动资金近8000亿元;随后就是银保监会提到的促进居民储蓄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在银保监会的那份文件里,还提到了:“银行保险机构要落实‘房住不炒’的低位,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过去,居民大约70%的财富在 楼市 ,如果这部分资金有20%转移出来,其中如果只有50%流入到股市,也是一笔很大的增量资金。

再想想,A股目前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处于估值洼地;在全球负 利率 的背景下外资又争相流入A股;A股自身又十年基本没涨,为接下来的上涨打开了充足的空间……

所以这不仅将会是一个“改革牛”,一个“人造牛”,还会是一个“自然牛”。

2

在A股的所有利好因素中,菜导再多谈谈各路流入资金。

过去,菜导的朋友船长和大家 多次闷棚提到过外资 ,今天菜导想详细说说保险和银行资金。

其实,上面早就开始大力引导这两路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了。

例如去年12月,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提到:
“要多措并举增加资本市场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包括大力加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拓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股票等。”
不过大家可能有逗罩唯种直观感受,觉得保险资金在A股中占的份量应该不小。

但银保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12月,保险行业的资金运用余额总计17.96万亿元,其中用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为2.25万亿元,占比仅12.53%。

而在当前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占七成以上,权益类理财产品仅占比为0.32%。

不过截至2019年12月8日,至少有32家银行理财公告拟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六大行及光大和招行理财子公司已正式开业。

银行理财子公司迎来了它的发展期, 它们开始积极布局权益类产品 。

可以说,这两路资金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都还有很大的可为空间。

未来,保险和银行山培大量资金涌入资本市场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过在初期,可能很多资金不是直接买股票,而是通过FOF、ETF基金等等长期投资的标的进入。

而A股的结构很快也会从散户为主转变为机构占主流。

3

即便如此,菜导并不觉得个人投资者会退出资本市场,能力强的会继续、甚至是加速进入A股市场。

毕竟,在中国,投资要跟着政策走,上面的大手指向哪里,哪里就是风口。

当然,上面的大手也只能调动到国内的资金,而最近外资开始跑步进场的原因,除了之前聊过的那些,菜导觉得还有一层避险的考量。

毕竟发达国家大都都负利率了,新兴国家也没几个靠谱的,如今中国资本市场的综合投资收益,放在全球都算是非常高了。

不过,对于比较保守而且个人精力比较有限的投资者来说,最初阶段学习银行保险资金的做法,借道基金等产品来做风险隔离,同时又能享受权益市场的红利,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D. 是不是国内居民只能买A股而其它股真的不可以买吗

并不是这样的,拿B股来说,国内居民也可以购买。但大部分国内股民都是购买A股。
B股不是实物股票,依靠无纸化电子记帐,实行“T+3”交割制度,有涨跌幅(10%)限制,参与投资者为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和外国人,持有合法外汇存款的大陆居民也可投资。
一、区别
1、A股是供境内投资者投资的股票,B股是供境外投资者投资的股票。B股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但需以外币购买。A股和B股均在上海或深圳交易所上市。
2、A股也称为人民币普通股票、流通股、社会公众股、普通股。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中国大陆上市的普通股票。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
3、A股不是实物股票,以无纸化电子记帐,实行“T+1”交割制度,有涨跌幅(10%)限制,参与投资者为中国大陆机构或个人。
二、B股开户
第一步: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到其原外汇存款银行将其现汇存款和外币现钞存款划入证券商在同城、同行的B 股保证金帐户。
境内商业银行向境内个人投资者出具进帐凭证单,并向证券经营机构出具对帐单;
第二步: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和本人进帐凭证单到证券经营机构开立B 股资金帐户,开立B股资金帐户的最低金额为等值1000美元;
第三步:凭刚开立的B股资金账户到该证券经营机构申请开立B股股票帐户。

E. 为什么农民有钱都喜欢存银行,而城里人有钱都喜欢买股票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农民往往有钱了之后,会选择存起来,而有钱人更喜欢把他手里的钱拿去投资,做生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农民辛辛苦苦几个月,种地,收获庄稼,这样才能赚到一部分钱。这种辛苦钱,让农民去做一些高风险但是高回报的投资,农民肯定是不愿意的。如果要是没投资好,钱就全打水漂了。所以农民肯定是更倾向于把钱存起来这种方式,比较稳妥,还有一定的利息,是稳赚不赔的。

其实不仅仅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更是赚钱多少的问题。城里机会多,赚钱比在农村容易很多,而且比农民做的工作要轻松,所以他们喜欢做流动的计划投资。但是农民的收入完全取决于今年的气候,收成,而且就算天天在市场卖菜,也赚不了太多的钱,还要给摊位费,一天的收入所剩无几。并且农民有一个老的观点就是存钱给孩子买房,这样的观念就促成了他们把赚的钱几乎都存银行。

F. 手里有10万存款,全部拿来买股票,这种行为值得提倡吗

手里有10万存款,全部拿来买股票,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忠告。

如果的确想在股市里面有一番作为,拿一部分钱来出来学习算是交学费,也是可以的。不拿真金白银进到里面去,是体会不局桐到涨停时的膨胀,跌停时的惆怅,狂赚时的失态,割肉时的无奈。只有经历了键迟这些,才会真正看透在股市里面的成功与失败。

10万块钱进股市,也许收益是好几倍,也许会让你赔的欲哭无泪,入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我股龄27年,我的建议是NO。我1994年进入股市,几起几落,总投入不到300W,2016年总市值超过1000W,似乎是为了印证出来混是要还的这句话,全仓踩了雷,只剩下不到200.目前我就是抱着玩 游戏 的心态,死活不再追加投资。现在滥发股票,跌破发行价已成常态,我们两眼一抹黑,不知什么时候就踩上雷。如果实在想要实践一下,可以先拿虚拟盘练习一下。

个人觉得这得要看你的技术水平了,如果可以跑赢90%的人,为什么不能全那来炒股,但是如果自己都没能稳定盈利,就拿全部身家来炒股,这其实和赌博无异,个人觉得成熟的做法应该是那出2万出来练手,8万稿腊李去投资ETF基金,创指,深沪50等稳定盈利基金。

G. 城市居民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

城市居民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取得股息和从股票升值中获得收入。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获取收益是人们投资的主要目的,股票投资的收益来源于两部分是股息和红利和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H. 如何看待近期居民存款大幅流入股市

此作出回应,但该用户的头条号的私信功能已被设置拒收。
多位金融业内专家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均认为此举不妥。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1月28日对时代财经指出,当前国内民众储蓄偏好较强,消费或投资的意愿较弱,主要是收入预期与投资风险加大所致,因此促消费和投资需要在充分认知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而非简单粗暴胡乱出主意。
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加力扩消费,推动帮扶生活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全面落地。
一、天量储蓄并非消费疲软的直接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2022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438亿元,下降2.6%;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0.2%;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下降0.4%。
当前消费疲软、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复苏,不少经济学家纷纷为拉动消费建言献策。@原味农经认为,近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是消费不及预期的主因,把目光投向了天量的储蓄余额。
1月10日,央行公布了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09万亿元。
虽然央行并没有公布目前我国住户存款余额总量是多少,但是根据之前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住户存款余额72.44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19年至2022年分别增加9.7万亿元、11.3万亿、9.9万亿元、17.84万亿。
据此计算,截至2022年末,我国住户存款余额已经达到121.18万亿,按照最新的人口数据14.12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达到85821元左右。
另据招商证券研报分析,2022年居民存款余额增加额为12.7万亿元,居民净存款增加额为9.3万亿元。据招商证券统计,2022年居民净储蓄的增悉做加规模,接近过去10年总和,创下天量。
在@原味农经看来,增加可支配收入是促进消费的必然选择,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存款余额50万以上的家庭。他提到,存款余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占0.37%,意味着全国有500多万个家庭存款余额在50万睁含衡元以上,并建议对这些家庭征利息税。
据时代财经查询,“存款余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占0.37%”这一数老亩据或与当下实际不符。2015年政府推出《存款保险条例》之前,央行曾摸底调研,当时得出的数据是全国的居民账户中存款超过50万的占比只有0.37%。
事实上,利息税并非新鲜事,1999年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恢复征收自1959年暂停的利息税,税率为20%。2007年8月15日税率由20%降至5%。2008年10月9日,国务院根据《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停征收个人所得税。
但针对@原味农经建议的征收存款利息税以鼓励消费的做法,近日,多位金融业内专家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均认为不妥。
“这位专家的建议看似科学,实际上对现实问题了解不够。”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业分析师1月28日对时代财经表示,存款是结构性的,居民消费不振是预期问题和有消费意愿的群体缺少消费能力。 
柏文喜进一步分析,居民储蓄更多的是出于风险防范和对冲预期不佳的自然需求,毕竟中国当前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尚有不足。“如果真的开征,作用也会十分有限。”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还对时代财经表示,即便开征利息税,在现实生活中,储蓄者也有很多方式规避。
二、鼓励中等收入人群的思路有可取之处
诚然,当下国内民众储蓄偏好较强,而消费或投资的吸引力较弱。有专家对时代财经表示,@原味农经把目光聚焦到有50万存款的家庭,鼓励中等收入人群这一思路也有可取之处。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1月28日对时代财经表示,应该鼓励中等收入人群拉动消费,以促进经济发展。
洪勇分析道,首先,中等收入人群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也是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能力是最大的,因此拉动他们的消费,可以有效提升经济的发展速度;其次,可以针对中等收入人群推出一些消费促进政策,比如政府补贴、消费券、税收优惠等,以鼓励他们积极消费,增加社会消费水平。
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看来,还需要在居民存款意愿为何大增上找原因,对症下药才能鼓动消费。
董希淼长期观察居民储蓄数据,他向时代财经提供了一组数据,居民存款在人民币存款中的占比,从2018年开始逐步上升,到2022年一季度已经达到45.4%。这表明,居民存款快速增长和占比提高初步呈现长期化趋势。
就这一趋势的形成,董希淼分析,首先,不确定因素增多,导致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第二,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股票、基金收益明显下降,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破净”,导致居民风险偏好有所下降,部分资金重新流向存款。
“从长期因素看,也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有关。”董希淼称,在社会保障体系难以全面覆盖的情况下,居民预防意识和储蓄意愿明显增强。
1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加力扩消费”等稳住居民预期的内容,如“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

I. 小李用存款购买股票反映出金融市场的哪个功能

融通和聚集资金的功能。在我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银行存款,这时普通居民就和银行金融机构一样成敬谨为态州了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亮闭基体。

J. 引导鼓励居民储蓄进入股市,增加股市的长期资金,难度在哪

如果想要引导居民储蓄进入股市增加长期资金的话,那我想这个难度是非常高的,最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第1个原因就是我们的A股表现一直很差,10年前和10年后的今天一直都没有怎么涨,也就是意味着没有多少散户赚到钱。第2个原因就是股市的风险比较大,政府也不可能会去引导人们去投资股市,所以自然也就不会有大批的人去购买股票。第3个原因就是中国股票投资的氛围是比较差的,你如果跟别人说炒股的话,别人就会觉得你不务正业。

一.股市不上涨

如果说我们的股市能够跟美股一样长期上涨,长期让里面的投资者赚钱的话,那我想肯定会有很多人都愿意参与进来。但是问题就在这里,我们A股的大盘10年前是3000多点10年后的今天还是3000多点,也就是意味着参与进来的散户基本没有赚钱,大部分都是被收割走了。这样的一个市场,谁会愿意主动的把自己的钱给投资进来呢?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关注+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