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持股14年,巴菲特首次减持比亚迪,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减持比亚迪
因为巴菲特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持有比亚迪的股票了,巴菲特已经从中赚到了33倍的投资回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很多普通投资人没有关注比亚迪的时候,巴菲特就已经开始投资比亚迪了。在最早的时候,巴菲特曾经以8港元的价格大量买入比亚迪的股票,并且选择坚定持有。正是因为巴菲特的加持,很多投资人也会选择关注比亚迪的股票,因为比亚迪本身的发展情况非常好,在比亚迪的股价达到300万元左右的时候,巴菲特才会选择卖出比亚迪的股票。
总的来说,这个行为只不过是巴菲特的正常操作而已,特别是当巴菲特已经获得了33倍的投资回报之后,巴菲特根本就没有必要继续等待比亚迪进一步升值。
⑵ 巴菲特买股票原则
1、竞争优势原则
巴菲特认为,哪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秀、发展具有规划,并且拥有一批实力出众、能够为股东的利益着想的管理者的上市公司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好公司,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才能够切实获得利益。
2、现金流量原则
巴菲特曾说:“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而他进行价值评估的具体作法是:首先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估,确定他准备买入企业股票的价值,然后跟股票市场价格进行比较。价值投资最基本的策略就是利用股市中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以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相当大的折扣价格买入股票,在股价上涨后,以相当于或高于价值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3、“市场先生”原则
巴菲特对待市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投资者应当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要正确看待市场上的风险,并且将风险尽量减小。要学会利用市场,而不要被市场利用,不要盲目地跟随着市场的动向而行动。
4、安全边际原则
巴菲特所说的“安全边际”原则是指:投资的保险性越多,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买入的价格越低,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投资同一只股票的人越少,钓到大鱼的可能性就会越高。
5、集中投资原则
集中投资的优势在于:风险最小,最值得投资,最能够让投资者了解。巴菲特认为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这样的策略远远比分散投资的风险性要小得多。巴菲特之所以有信心这样做,是因为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总是会花上很长的时间考虑集中投资的合理性,并且长时间地研究投资对象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
6、长期持有原则
巴菲特把长期持有作为投资的一项重要原则,他认为只有长期持有股票的方式,才能够让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利益。
温馨提示:
1、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7-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2020年接近尾声,“股神”巴菲特买了什么卖了什么
文 |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 陈九霖
在大众的眼中,巴菲特只是被视为美国数一数二的价值投资者。但是,与普通大众印象相反的是,巴菲特其实也是一名出色的宏观经济大师。
1999年,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当时的互联网泡沫给予提醒,紧接着就发生了2000年的“互联网冬天”;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在市场对股市(尤其是金融业)丧失信心乃至极度恐慌之时,巴菲特选择了大幅增持当时的银行股。后来,美国股市开启了长达11年的长牛时代:从2009年3月6日起,截至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爆发的2月底,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涨了408%,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上涨357%,纳斯达克指数累计涨幅669%。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巴菲特的投资选择,就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风向标和晴雨表。在动荡不安的2020年即将结束之际,我们或许可从“股神”的投资选择中,看出美国未来经济的走势。
“股神”卖了什么,又买了什么
在今年一季度美国股市大跌的时候,巴菲选择奉行他自己的原则:“别人恐慌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慌。”他逆向增持当时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航空公司以及石油公司的股票。
但是,之后不久,随着美国整体疫情防控的不利,巴菲特马上改变投资逻辑,将航空股全部“割肉”(美国四大航空公司,即美国航空、达美航空、西南航空和美国联合航空)。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今年5月3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航空业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困难行业,尤其是在目前的情况之下。现在,大家都被告知不要再飞行、不要再旅行。今天所有的业务,到底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的趋势,我们不得而知。”
后来的事实证明,随着疫情在美国失控,美国航空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客运收入可能减少3140亿美元,同比下降55%。美国航空业的衰减程度更是前所未见,美国航空运输协会CEO尼古拉斯·卡利奥(Nicholas Calio)表示,美国航空公司的旅客净预订机票数量同比下降了近100%。
今年7月,巴菲特花了97亿美元购买了Dominion能源公司,包括7700英里的天然气运输管道,以及9000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存空间。其实,早在2016年,巴菲特就表示想要构建自己的能源产业。2017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曾发起对Oncor电力公司的收购计划。但是,当时市场对于能源股的追逐导致其价格过高,巴菲特没有追风。今年,美国在经历了疫情以及全球石油增产的双重打击下,能源类企业也面临着跟航空类企业一样的命运。但是,不像对于航空业那种悲观的预期,巴菲特对于能源和铁路这两大传统行业,却愿意去不断地进行投资。他还多次表示,能源和铁路是两个需要很多资金的行业,也是对抗通胀的最好选择。如今,巴菲特左手握着石油勘探开采权的上游产业资产(西方石油公司),右手握有运输管道和储存空间以及铁路的中游产业资产。巴菲特的能源帝国框架,已逐渐浮出水面。
不单单如此,就在今年8月,巴菲特又作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美国证监会(SEC)公布的最新文件显示,今年二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买入了黄金矿业公司——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近2100万股股票,并且,抛弃了自金融危机以来所持有的金融类股票,如高盛、摩根等银行股票。
令人玩味的是,2018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比较了1942年以来,投资股票与黄金的回报率相差130倍,股票的回报率远远高于黄金。巴菲特因此奉劝投资者:“炒金不如炒股。”那么,此时此刻,巴菲特为什么突然杀入黄金领域而购买黄金企业呢?
其实,巴菲特的做法,一方面预示着其对于美国未来经济的转型看法,另一方面则表明他已经开始为未来做着准备。
美国的未来:低利率+高通胀?
1999年,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影响投资的结果,有两个重要变量,分别为“利率”和“获利”。利率与投资,就好比地心引力之于物体一样,利率越高投资的回报就越低。而企业的获利,则是另外一个重要变量。
今年,由于疫情所带来的封城等一系列举措,美国企业在不断地“死亡”。据央视 财经 报道,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统计显示,截至止今年10月4日,美国申请破产的较大规模企业达504家,超过2010年以来任何可比时期的破产申请数量。在申请破产的企业当中,消费、工业和能源企业占了大头。今年9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降幅为33.2%。其中,服务支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而重挫41.8%。在消费行业之中,美国餐饮行业整体上将损失2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万亿元。而美联储为了将经济拉回正轨,可能不断地抛出更加激进的政策,比如,负利率以及比现在更大的量化宽松政策。
当地时间2020年5月7日, 有113年 历史 的美国高端连锁百货商店内曼·马库斯 (Neiman Marcus) 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那么,这种做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首先,美国的长期低利率尤其是负利率政策,会直接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当美元因量化宽松政策而直接导致其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时,原先持有美国国债的投资者,也会用这种廉价的美元去投资海外那些利率仍然较高的国家。
其次,负利率会摧毁美国的金融世界。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在正常的模式下,当央行利息还是“正”的时候,银行可以通过借贷利息与存款利息之间的利息差,并在不断放贷加杠杆的情况下,取得盈利。但是,当利率由正变成“负”时,就会遏制银行在原先正常情况下上杠杆的意愿。银行为了增加收入会转向发行衍生品以及投资高风险资产。
对于这样的一个未来,巴菲特正在用购买传统能源以及黄金等资产的手段,去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在遭遇过1970年末到1980年期间每年10%通货膨胀的经历后,巴菲特在其1981年致股东的信中给出了明确答案。巴菲特说,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类公司能够存活下来:一类是因为刚需,企业可以轻易抬高价格;另一类是可不断产生现金流。
不论是能源,还是铁路,甚至是黄金,都是巴菲特所说的这两类资产或符合其中之一性质的资产;而且,在可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它们无疑也是可以实现保值增值的优质资产。这就是巴菲特抛弃航空股、金融股,而转投能源、铁路和黄金企业的背后逻辑。它所暗示的美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将会是低利率、高通胀下的低速运行。
我的两点看法
基于对巴菲特今年的投资运作的分析后,我有如下两点看法:
1.长期看好美国。尽管美国经济短期内遭遇挫折,今年更是大幅萎缩,但是,从长远来看,美国经济有两个方面不能忽视,一是它的修复能力极强;二是它的创新活力极强。在克服当下困难后,今后二三十年内,美国经济依然强劲。
2.传统能源和基础商业仍然具有生命力。10月20日,世界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Darren Woods在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因经营困难,该公司计划裁员。但是,在他的欧洲同行称可再生能源将很快取代石化能源之际,他却对石化燃料依然充满信心,并称这一领域有帮助全球经济繁荣的“更高使命”。Woods明确地表示,在2040年之前,石化燃料仍将占全球能源领域的一半左右,而且,通常会为贫穷国家提供成本效益最佳的发展途径,尤其是非洲和亚洲的较贫穷国家。
我赞同Woods的观点,因为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尚需时日。巴菲特选择投资传统能源的做法则是另一个重要证明——巴菲特拥有天然气、煤气、电力等抗通膨且可以带来庞大现金流的传统能源公司组合。即使未来偏爱新能源的民主党人执政,也难以改变包括页岩油气在内的传统石化能源将长期占有半壁以上江山的局面!
我赞成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巴尔金都(Mohammad Barkindo)的判断:“到2045年,石油将继续在能源构成中占据最大份额!”
责编 | 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⑷ 世界大佬的股票会买进卖出吗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里,任何国家经济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到全球。因此,很多商界的翘楚都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国内外商圈的领军人物的最新动态,以此来规划自己的商业帝国。
世界上虽然有很多商人,但是商圈都很相似,也是彼此有联系的,各个行业都有佼佼者。美国马斯克、巴菲特,贝索斯作为很多行业的佼佼者,赚得盆满钵满。如今他们纷纷纷转售资产,这是一种什么信号?
一、大佬的风吹草动
很多商人在有钱之后,就会拿自己的部分钱财进行投资,以买股票的方式当公司的背后股东,用钱赚更多的钱。等到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就会抛售自己手中的股票,从而以套现的方式阻止自己的损伤和亏本。
贝索斯是亚马逊的创始人,也是2021年胡润富豪榜排名第一的富商。他的经济实力非常雄厚,但在媒体上的活跃度并不高,直到他开始抛售自己手中的股票,才在媒体当中稍露头角。
贝索斯在2020年就开始用自己手中的股票套现,在2021年5月,他更是把自己手中的股票疯狂销售,分多笔卖掉了手里的148万股股票,最终拿到了60亿美元。
可这还没有停止,在后来的时间里,贝索斯不断地售卖自己的股票套现,半年内又套现了20亿美元的股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这位前世界首富贝索斯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套现了200亿美元。
除了贝索斯之外,近两年赚得盆满钵满的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在售卖自己手中的股票。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席卷,不少商人都投资到了新能源汽车的行列,我国也有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因为疫情等多种原因,新能源汽车作为物美价廉的代步工具,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
曾经新能源汽车的佼佼者美国特斯拉红极一时,特斯拉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也让马斯克连续两年成为世界首富,靠着新能源汽车,他赚得盆满钵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特斯拉的市场就被分散,马斯克的处境就不容乐观了。曾经以2700亿美元的身价,荣登世界首富之位,几年时间不到,如今马斯克的身价已经降到了2000亿美元。
而马斯克在2021年年底抛售自己手下的基金,很多人都怀疑他要套现跑路。更让人相信这一观点的是,马斯克还把自己的一处豪宅卖掉,拿到了3000万美元,他卖掉了443.4万股股票,获得了50亿美元,这样疯狂的套现,很难不让人怀疑。
巴菲特曾经是2008年的世界首富,近两年内虽然不是第一,但一直在胡润富豪榜的前十之中,他赚钱的方式主要靠投资股票,人们都称呼他为股神。
然而他从2018年开始,就在抛售自己手中的股票和资产,同样套得了不少现金。要知道,巴菲特之前是以股票赚钱的,他会用股票赚取源源不断的资金,而如今突然抛股让很多人感到恐慌。巴菲特靠着套现,个人身价已经达到了1492亿美元。
二、套现说明什么?
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富豪,这三位大佬却不断地套现,这预示着什么?其实经常炒股的人知道,股市近两年非常动荡,自从2020年全球疫情开始,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一定的滞后,甚至很多小企业在疫情中直接宣布破产,也是股市动荡的重要原因,不少网友还称,股市常青。
由于经济阻碍,国内外的很多股票都在下跌,甚至在今年4月,股票市场出现了千股跌停的局势,很多企业的股票断崖式跌落,不少股民都感到非常崩溃。就连美国的众多企业,包括谷歌,微软等老牌稳定企业,都开始下跌,如今这些商业大佬抛售股票套现,很有可能就是预知了股票未来市场,正如很多人所想,他们就是要套现跑路。
三、股民该怎么做?
既然有了这个风险,普通股民也要注意,如果自己手中的股票开始下跌,就不要保持期待,而应该尽快地及时止损,抛售掉自己手中的股票,不要心存侥幸。因为那样很可能会亏得更多,就算等到股市反转,也很难回本。就连首富们都要抛售自己的资产,从而保住自己的财富,那么普通人更应该见好就收,最大可能地减少损失。
如今可以看出股市发展并不友好,除了疫情影响,社会动荡也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股市也在社会局势中摇摇晃晃,与其投资股市,不如投资其他行业。
要知道,商业大佬对于市场经济的敏感认知比普通百姓强得多,所以他们早就开始抛售自己手中的股票,如今已经显而易见,普通股民也应该尽早行动,我们没有办法得知股市的内部消息,但可以从大佬的动作中得知股市未来的动向。
⑸ 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巴菲特带来的一些投资理财建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到更多投资理财的漏洞,让自己的理财更加顺畅。
1973年,巴菲特以不到企业价值四分之一的价格买入了《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计算价格/价值比不需要非凡的洞察力。大部分证券分析师,媒体经纪人,媒体管理员应该是一样的。可以估算《华盛顿邮报》的内在价值在4-5亿美元之间。而且大家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它当时在股市上的市值只有1亿美元,价格明显低于其价值。巴菲特的优势在于,他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成功投资的关键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场价格远低于其价值时买入该公司。
这就是着名的“安全边际原理”。该理举裤论认为,在一项投资中,如果支付的价格不能明显低于提供的价值,那么就不应该进行投资。
所有真正的投资都必须建立在对价格和价值关系的评估之上。那些不比较价格和价值的策略,根本不是投资,而是投机。投机只是希望股价上涨,而不是建立在“付出的价格低于得到的价值”的想法上。
圆圈原则也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智慧投资思维的三大支柱之一。原则是投资者只需要关注自己能了解的公司和你了解的公司。
其实这是在告诉我们:不懂的东西不要碰,先学再碰。没有人生来就是专家。今天的专家和昨天的你一样平凡。
巴菲特曾说,“低迷的股市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一方面,它使我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收购整个公司;
其次,低迷的市场使我们的保险公司更容易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购买一些优秀公司的股票,包括我们已经持有一些股份的公司;
再次,一些优秀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会继续回购自己的股票,所以他们和我们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股票。"
巴菲特注意到了他的导师费希尔的建议,即一家公司应该提供像餐馆一样的菜单,以吸引具有某种口味的顾客。伯克希尔提供的长期“菜单”强调日交易活动的成本会损害长期投资结果。
巴菲特曾说,“我们非常愿意持有任何股票,持有期是永远的,只要公司的资产回报前景令人满意,管理层有能力、诚实,市场没有被高估。”
回忆1988年伯克希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巴菲特对公司指定的交易经纪人吉米麦奎尔(Jimmy McGuire)说,“如果你买了股票之后还要等两年才能卖出,我想你会取得巨大的成正升简功。”
第五,对于普通投资者,巴菲特曾建议:“很简单。投资指数基金。这是一条阳光大道,允许你投资伟大的美国公司。你不必像购买公募基金那样向基金经理支付高额管理费。你一直持有这些伟大公司的股票,长期来看,你会赢。”
是真的。从1950年到200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标普指数只有12年亏损,其余38年均盈利。以先锋基金为例。它发行于1928年。尽管形势跌宕起伏,但75年来其年均收益一直保持在12%左右。
选取1970年到1980年最赚钱的200家公司,做个表,看看从那以后有多少家公司能够保持15%的每股收益增长率。你会发现很少有公司能达到这个标准。
综上所述,要遵循“安全边际效用理论”和能力圈的原则,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买入,坚持长期投资理财,买入费率较低的指数基金。
相关问答:
相关问答:巴菲特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进行理财投资的?
巴菲特股东大会向私募股权基金开炮
长期以来一直抨击对冲基金行业收取高额费用的沃伦?巴菲特 ,加大了对私募股权公司的批评力度,因为这些公司近年来筹集了创纪录的原始资金。
在周六的伯克希尔股东年会上,巴菲特说:"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来自私募股权基金的失败教训,它们的回报率实际上并没有按笑高照我认为诚实的方式计算。"
他还表示如果他管理的是一家养老基金,会非常谨慎地对待提供给自己的资金。
巴菲特一贯抨击资产管理公司收取高昂的管理费,并收取表现费,而这些收益有时并不优于整个市场。 私募股权公司寻找杠杆收购公司的存在,也使巴菲特近年来更难为伯克希尔寻找大型收购。
他还表示自己的公司永远不会接触私募基金。
内部回报率是衡量大多数基金业绩的指标
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副董事长查尔斯 · 芒格批评了一些私募股权公司的表现。巴菲特表示,公司收取管理费时,将把存放在短期国库券中等待动用的资金包括在内,但在计算所谓的内部回报率时,又故意不包括在内。
企查查:巴菲特在香港的公司
巴菲特表示:"如果你长期持有美国国债,它们的回报看上去会更好。但实际上没有看上去那么好。"
芒格将这种做法描述为"撒一点谎来赚钱"。他补充称,许多养老基金选择私募基金,是因为它们不必像经济低迷时期那样大幅降低资产价值。他表示,这是"一个愚蠢的购买理由"。
巴菲特此前曾批评过私募股权基金背负债务的做法,他在2014年致股东的信中表示,当人们希望出售自己的业务时,伯克希尔会提供另一个更为永久的买家。他上周六承认,杠杆投资在良好环境下的表现将优于其它投资,但他以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产为例,说明了这种下行趋势。
尽管一些人认为,伯克希尔通过利用保险业务的现金流进行收购,已经植入了杠杆作用,但巴菲特表示,他不会在追逐交易中增加债务。
"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契约确实恶化了,"巴菲特表示,"我不会对所谓的另类投资感到兴奋。"
旗下基金万亿规模狂常做空,酷爱股票回购操作
坐拥超过1140亿美元现金储备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基金会,在第一季度购买了更多的自己的股票。
这家总部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企业集团回购了价值17亿美元的股票,该公司股价在第一季度出现下跌。这比伯克希尔公司去年放松回购政策后花费的13亿美元还要多。伯克希尔公司历来倾向于将现金用于股票收购。
巴菲特一直在为更多股票回购的可能性做准备,在他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基本上都避免回购股票。随着伯克希尔成长为一个市值739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这位亿万富翁投资者发现很难找到能够推动公司发展的有吸引力的交易。
巴菲特越老越谨慎
巴菲特在公司年会上说,按照目前的股价,"我们觉得可以买下它,但我们不会偏执于买下它。"如果巴菲特认为股票的售价比实际价值低25%或30%,他就会花费大量资金买入。
由于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伯克希尔庞大的制造和服务公司网络产生了更多的利润,即使有了回购,现金回报和美国国债在第一季度也攀升了2%,达到1142亿美元。
尽管过多的现金是一个问题,但它也影响了巴菲特超越大盘的努力。过去10年,伯克希尔股票的总回报率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
不断增长的现金储备可能会在股东大会上引发对巴菲特交易前景的质疑。这场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举行的年度盛会上,这位亿万富翁花了数小时回答投资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从公司战略、接班问题到政治和人生课。
巴菲特在会议上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说,公司现金储备的规模不会改变他的股票回购方式。
巴菲特表示:“当我们认为该公司的内在价值低于保守估计时,我们就会买入。现在内在价值不是一个具体的点,它可能是我脑海中的一个范围,可能有10%的区间。"
巴菲特本周表明,他仍然可以找到独特的机会。
在美国银行的帮助下,伯克希尔同意向西方石油公司投资100亿美元。这笔交易取决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能否赢得收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的战斗,它将为伯克希尔提供优先股和认股权证。
除了自己的股票,伯克希尔在第一季度是股票净卖家,销售和赎回总额为20.6亿美元,而购买总额为15.3亿美元。
该公司在苹果公司的股份价值攀升至485亿美元,这家科技巨头的股价在第一季度上涨了20%。
苹果公司是巴菲特投资的为数不多的科技公司
该季度营业利润增长5% ,达到55.6亿美元,得益于其铁路、能源、制造业和零售业务的收益。受到严冬天气和洪水的严重影响,铁路公司的收入仍然增长了9.4% ,部分原因是车的价格上涨。
尽管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报告了更好的投资业绩,但承保收入下滑了4.4% 。 这是由于再保险业务的净亏损所造成的,这些亏损是由于预计负债的增加和伯克希尔集团的暴跌所造成的。
后巴菲特时代,无人接班?
伯克希尔的年度股东大会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关于接替首席执行官巴菲特的人选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今年,投资者看到了潜在的候选人。
当被问及有关继承人的问题时,巴菲特指出,副手格雷格?阿贝尔和阿吉特?贾恩在场,可以回答问题。两人最终回答了许多关于能源投资和保险的问题。
88岁的巴菲特和95岁的副董事长查理 · 芒格在超过5个小时的提问和回答中仍然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发言时间,而且两人都没有表现出想要退出他们在这个庞大的企业集团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意思。
但这些副手的露面让股东们对去年直接监管公司主要运营部门的两位高管有了一些了解。
巴菲特告诉股东:“事实上,查理和我都害怕自己看起来很糟糕,那些家伙比我们强。他们对企业更加了解,迄今为止他们的工作更加努力,在这次会议上,你绝对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
巴菲特和芒格经常回答他们在投资和管理公司方面的核心哲学,而阿贝尔和贾恩则提供了一些更实际的细节。56岁的阿贝尔列出了公司清洁能源计划的时间表,以及公司在爱荷华州的竞争力,而67岁的贾恩则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伯克希尔与其主要竞争对手进步公司在利润指标上的比较。
阿贝尔掌管着伯克希尔所有的非保险业务,由于他年纪较轻,职权范围更广,人们认为他更有可能成为 CEO 的继任者。 巴菲特曾多次表示,贾恩为股东赚到的钱可能比他自己还多。
巴菲特周六表示,投资副手特德?韦斯切勒和托德?库姆斯不会回答提问,因为他不希望这两人泄露任何秘密。有意思的是,一位股东向这两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巴菲特反而回答了。
智客君认为巴菲特能够干到100岁,你们怎么看?
⑹ 巴菲特首次卖出比亚迪,股神这一举动对比亚迪意味着什么
巴菲特是很多人都特别崇拜的人,因为事业成功,并且对股票走势十分敏感,所以被大家称作“股神”。巴菲特首次卖出了比亚迪股票,这一情况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对此议论纷纷。那么“股神”的这一举神正动对比亚迪而言意味歼碧着什么呢?看完就知道。
说实话,我还是很看好比亚迪股票的,觉得如果买入的话会相对稳定一些,至少不会赔到血本无归。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眼光长短也不一样,在投资股票的时候还是应当慎重一些,以免以后会后悔。
⑺ 巴菲特都是自己下单买卖股票吗
巴悔并菲特不是自己下单买卖股票。巴菲特自尘前模己并不炒股他只是通过收购公司股票派缓,完成对公司的控制,继而经营管理这家公司。
⑻ 巴菲特一语说破股市:为什么10块的时候买入,跌到5元反而卖出
“股神”1930年8月30日诞生在充满投机与动荡的美国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秉持简单、聚焦的原则,以企业经营者的心态投资股市,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聚集成庞大的财富王国,创造了从100美元到720亿美元的财富神话。
在华尔街投资大师行列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像巴菲特那样富有凝聚力,因为不管是他的投资理念,还是他的投资语录,无一例外地被青年投资者奉为“投资圣经”。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保持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保持贪婪。 ——巴菲特
这一句是“巴神”众多语录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在2008年次贷危机刚刚过后一点点,巴菲特他带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斥资30亿美金买入了GE,通用电器的股票,因为他相信未来的美国经济市场是会大涨。
而我们大多数人在购买股票的很多时候,往往是看到涨了,疯狂地去买,看到跌了,疯狂的去卖。跟风就造成了我们会在股票在10块钱的时候认为有股票有价值而买入 跌到了5元因为恐惧反而选择卖出的第一个原因。
巴菲特一直坚持的一点,就是去独立思考,以及独立的决策。独立思考对投资以及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来说都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通常都会有一个在心理,因为更多的人说对,所以我们也倾向于认为那是对的,而往往这样的选择不一定是最正确的选择。巴菲特在投资领域更多的愿意去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他收集更多的数据和经验而且对这些数据做出自己最独立的判断。
那么我们能通过短时间的学习达到“巴神”的判断水准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巴菲特能达到今天的成就也是大量长时间坚持下来的结果。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可能。但是有一个取巧的捷径。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是市场无效理论的代表人物。巴菲特作为市场无效假说的一脉相承之者他认为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当你发现一支股票它的价格是远低于他的价值的时候,那么你买入它一定是会得到更大的回报。巴菲特在与北大同学的沟通之中也说到我们做投资的,应该是利用市场的疯狂或愚蠢,“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保持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保持贪婪”。
如果我们在悲观情绪开始蔓延的时候买入股票,而在疯狂的牛角将市场供上天的时候淡然离场。即使我们不会去判断一个公司是否足够优质。盈利也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相信这一点大家也能想到,但是很少人会去这样做,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总是期盼着我们今日买入的股票明天就能盈利,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冷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在股票在10块钱的时候买入 跌到了5元反而选择卖出的第二个原因。巴菲特也说过时间是好投资者的朋友,是坏投资者的敌人。
财富是无法复制的,但是在整个投资领域,大师级别的人物的投资哲学映射出的制胜之道,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这些顶尖人物的投资哲学及理念。
很多人认为均线是很简单的东西,不值得学习。但是我要告诉你:“你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你并没有了解技术分析的本质”。在技术分析中,往往越简单的东西越可靠,因为这些经典的分析方法存在已久,并且在多年的实战中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如果这种方法没用的话,那么它就不会流传至今。你在运用中如果用错了的话,那么只能说明你在运用和理解的深度上存在问题,之所以导致错误是因为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它,更没有真正掌握它。
1.多头排列
均线的短中长三种类型可单独使用,也可多条同时使用。综合观察长、中、短期移动平均线,可以判研市场的多重倾向。说到均线,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叫均线的多头排列。短期均线在最上面,中期均线在中间,长期均线在最下面,并且三条均线同时向上移动的排列形态即为多头排列,这是非常典型的买进信号,在多头排列的强烈支撑之下,价格会大幅上涨。
2.黄金交叉
两条不同时间周期的均线的交叉关系,如果时间周期较短的均线自下而上的穿过时间周期较长的均线,并且交叉之后同时向上运行,即可形成黄金交叉。这也是比较典型的买进信号,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有点难度,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时间周期越长的均线形成的黄金交叉可信度越高。
3.向上爬坡
短期、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上,沿着一定角度同长期均线一起向上运行,意味着后市上涨势头还在继续,但往往这种形态很容易被忽略。
4.逐浪上升型
短期、中期均线沿着长期均线的上升轨迹呈波浪向上运行,意味着价格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虽然中间会有小幅下跌,但空方没有持续能力,多方占据优势。
5.空头排列
三根均线同时以圆弧状向下运行,且从上到下时间越来越短,一般来说,一旦均线形成空头排列,尤其是经历过一段大幅上涨后的空头排列,意味着价格将会继续下跌。
6.死亡交叉
一根时间较短的均线向下穿过一根时间较长的均线,并且两根均线同时向下进行,典型做空形态,与黄金交叉有着相同的特点。
7.死亡谷
K线图中,当上升的均线系统整体发生逆转的时候,就会形成死亡谷,短期均线向下穿过中/长期均线,中期均线向下穿过长期均线,形成一个头冲下的不规则三角形或者叫扇形区域。如果死亡谷出现在价格大幅上涨之后,代表着接下来会有个极大地下降空间。
8.逐浪下降型
与逐浪上升相对应,逐浪下降指的是短期均线与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的压制下,呈现出波浪形向下运行的态势,与逐浪上升具有相同的特点,整体下跌趋势。
马云说:任何一波机会的到来,都必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股票,股票等投资交易实际上也是如此。在一波趋势由开始到终结,任何放言自己做到了完美预判的言论都是在耍流氓。投资市场是混沌的,市场的走势充满了不确定,而交易,就是在这种不确定中生成一套自己的理论假设,观察角度,做出一个关于胜率和盈亏比的取舍。
这个假设来源于股票,股票等投资人对交易的根本认知。而认知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体,来源于每个投资人的经历和思考程度。也就是说,不同的投资人,带着不同的理论假设,创建了不同的操作体系,甚至拥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但是这些都是表象,能否成功的根本,还是要看其是否满足了投资的根本逻辑。
当一个人对交易的本质洞见的足够深,他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视角和理论假设来建立操作体系,这些外在的表象只不过是一个单纯的模式选择而已。
曾经跟有位朋友向我咨询。他的方法是一套基于小周期大均线的趋势跟踪,但是他发现另一套更大级别的趋势跟踪在某些时刻表现的更加优秀。于是,他开始纠结,到底是坚持自己的操作体系,还是把两者融为其一生成一套新的体系?
这个问题实际上很简单,无论是他的小周期,还是更大级别的周期,还是把两者融合的多周期,其实基于市场不确定走势的三种假设而已。这三种假设,有着完全不同的观察角度。小周期追寻是可能是类似于日线级别的“波段行情”,日线周期追寻的是“大的趋势行情”,而多周期组合,追寻的看起来是包含了“波段”和“趋势”两种行情,但是实际上,在某些看不见的地方,追寻“波段”和追寻“趋势”的代价,这套体系也一并承担了。
实际上,之所以会困惑于哪种选择,来源于一个认知环节的不稳定。这个环节就是,多系统的融合究竟是否增加了优势,还是仅是改变了理论假设的角度而已。
方法A满足交易的本质逻辑,方法B也满足了交易的本质逻辑。那么,A和B的融合,会让结果更好么?
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需要他对“主观判断是否可以让系统更具有优势”这个问题拥有一个绝对确定,并且坚信的认知。而他目前的交易模式是一套客观跟随的交易体系,所以想彻底的根除这个困惑,想要能够在未来不确定的走势中,坚定的执行他的体系,需要他的答案是不能。
只有真正的认知,才能导致行动。缺少行动的认知都是伪认知。
⑼ 在股市什么时候应该卖出股票,来自巴菲特的回答
股神巴菲特家喻户晓,巴菲特曾经说过,对于一家好公司,我计划持有10年以上,乃至更长的时间,我十分愿意与一家优秀的公司一起到老。但是有买入,就有卖出,在股市什么时候应该卖出股票呢?看看巴菲特怎么回答。巴菲特是一位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他买入股票的基础是公司未来的成长性非常好,一旦当公司的基本面发生变化,未来的成长性没有保障,就不具备继续持有该公司的理由,无论盈亏,这个时候需要果断卖出。
2、当公司的价值被充分发现
实际上,巴菲特是比较喜欢低价值股和被市场错杀的股票的,这种公司股价便宜,无人问津,但是它具备很好的投资价值,一旦其他机构也发现了它的投资价值,大量买入,市场大量低价值已经不现实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落袋为安。
3、当公司出现财务问题或者造假时
巴菲特投资过程中,十分看重公司的诚信,在他看来,一个不诚实的公司是毫无任何投资价值可言的,造假的公司任何报表都不具备分析价值。
4、股价被严重高估
巴菲特对市场有自己的判断,它的标准是当股市的市值超过美国GDP总值的150%时,说明当前市场情绪亢奋,处于严重的高估值阶段,卖出股票,持有现金是最好的投资选择。
因此,股神巴菲特的买入和卖出操作主要还是基于对大趋势的把握和个股估值的分析,这也是价值投资的核心所在。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时应审慎评估)
⑽ 巴菲特持仓不卖赚钱嘛
可以,比如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如果市值上培伏陆涨,那么他就能从中赚钱。但是,在投资中,赚钱不仅仅取决于股票市值的上涨,还要厅裤取决于选择合适的时机出手买入配顷或卖出,以及对投资组合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