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购买理财产品有风险吗
买理财肯定是会存在风险的。
“理财”一词,根据众银网数据中心统计最早见诸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末端。
随着国内股票债券市场的扩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日趋丰富和市民总体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财”概念逐渐走俏。
个人理财品种大致可以分为个人资产品种和个人负债品种,共同基金、股票、债券、存款、人寿保险、黄金、网贷等属于个人资产品种;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消费信贷则属于个人负债品种。
拓展资料:
一般理财产品有以下几种:
1、银行定期存款
风险程度:1级
收益率2%~3%,一般来说存银行定期,安全性是很高的,因此,银行定期存款风险等级在众多的理财产品中占据首位,属于安全性能最高,而且有国家的担保,把钱存在银行中基本上是不会有亏损的风险。
2、国债
风险程度:1.5级
简而言之,就是你把钱借给国家,中国政府发行,收益一般是比银行稍高,是国家担保的,风险低,安全性能也是十分高的,除非是中国政府破产,不过可能性一般是很小。等你存的时间到了,你的本金及收益都会到你的口袋里面。
3、货币基金
风险程度:2级
一般微信零钱通、余额宝、现金宝、小金库等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2%~3%之间,其收益也比银行存款高,而且还可以随时取现,是特别方便的。
4、信托
风险程度:4级
信托产品要求的门槛较高,有本金要求。一般100万元以上,年收益率在10%左右。安全性上来说的话,信托产品是不能保本的,虽然收益高但同时风险性也较高。
5. 股票基金
风险程度:5级
股票型基金对比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银行定期,是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如果行情好的话,股票基金属于上涨的,那么它的收益是高于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银行定期,相反,如果处于下跌的话,那么它的收益是低于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银行定期,而且还可能会损失本金。
5、股票
风险程度:6级
股票风险是属于高风险,高收益,属于要么赚很多,要么赔很多的产品,收益率特别的不稳定,很多人都想通过炒股发家致富,但是真正能做到的还是很少的。
哪里能理财
目前国内能够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机构主要有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经济管理公司等。
1、银行理财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
2、证券公司理财
证券理财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资偏好选择不同理财工具。
3、投资公司理财
投资公司理财一般包括信托基金、黄金投资,玉石,珠宝,钻石等,需要的起步资金较高,适合高端理财人士。
4、APP理财
目前手机上出现了很多一系列APP理财方式,零起步资金,适合大众所有人群。
㈡ 买理财产品有风险吗
买理财产品有风险。
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何况预期收益率并不意味着实际收益率。银行短期高息型理财产品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如果要购买高息理财产品,切忌盲目出手。即使是相对成熟的投资者,面对理财产品的异动,也应充分警惕风险。
对缺乏理财常识的投资颂渗者来说,如果要购买高息理财产品,更要详细咨询专业人士,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做好风险评估,切忌盲目出手。
(2)股票公告买理财产品是好是坏扩展阅读
理财产品不尘樱游在存款保险条例偿付范围,打破了过去银行“刚性兑付”惯性,银行若破产,卖出的理财产品也就跟着无效了,其影响非同凡响。
因为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额庞大,涉及民众较多。据有关资料,2014年底,商业银行针对个人发行的理财产品余额达1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82万亿元,同比增长47.16%。理财产品资金总额约占全部居民储蓄存款20%。
可见,理财产品不受存款保险基金偿付,直接影响亿万民众投资安全和切身利益,不可掉以轻心。
显然,筑牢理财产品风险“防火墙”是一项亟须纳入金融议事日程的大事。防范理财产品风险需要银行、民众、政府监管部门共同努力。
首先,银行应对已发行的理财产品进行全面摸底,将风险状况及时公布派销,打消民众的过分担忧。同时,今后凡新发行或代售理财产品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要向购买理财产品民众如实说明风险状况。
㈢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对股民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事。
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把闲置的资金用来购买理财,则给投资者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会引起市场上的投资者不看好它,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可能会导致股价下跌。
除此之外,当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出现巨大的亏损情物腊况,则可能会引起市场上的投资者恐慌,抛出手中的股票,导致股价下跌。
购买理财产品注意事项
1、风险程度:大家在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产品的风险程度,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买哪一种。目前,理财产品基本都是不承诺保本的,且预期预期收益越高的产品,风险越大。
2、封闭期限: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理财产品很多都是有封闭期限的。在封闭期内,大家的资金是无法取出的。因此,大家要根据自己的资金安排来决定选择封闭期限是多久的理财产品。
3、罩顷滑预期收益情况:大家在买理财产品时,还需要了解理财产品的预期乎裤收益情况。大家可以了解理财产品的预期预期收益率,也可以了解理财产品过往的预期收益情况。
㈣ 000592仃牌非公开发行股票然后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利好还是利空
非公开发行股票:这是融资行为枯数派,目的是购买其他优质资产或者投资建设新的项目,想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扩大资本实力。应该是偏利好的事件。
公司用闲置没贺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说明公司新项目还没开始进行,可能只是框架设想,还毕简花不出去资金,所以暂时进行理财,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是稳健的投资决策。应该是偏中性的事件。
㈤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对股民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上市公司里有闲置资金来购买理财产品,所以在这不见得是个好事情,因为一个上市公司什么情况下他会去购买理财产品的,就是他把这些钱放在自己现有公司的主要业务方面去进行业务的拓展以及研发所带来的利润不能超过把这些钱放在金融业投资上面获得的利润的时候才会去做。
上市公司本身所做的研发投入过高,这有可能会导致公司短期内的利润水平受到影响,市场上的反响可能会不太好,但这个无所谓,因为一个企业尤其是科技型的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不投入,前期研发怎么可能形成,恰恰相反如果这个企业科研投入非常少,那证明这企业基本上就到头了,早晚会被行业所淘汰,因为行业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不投入前去研发就不会有新的成果,就会逐渐被抛弃。
㈥ 买理财产品有风险吗
一般情况下,目前态耐基本上产品都是有风险的,除非合同文本协议上注明是保本者闭银产品,没有注明的都是有本金损失的风险,具体风险程度要视产品的投资标的范围,投资需谨慎。
购买理财产品前,建议您阅读合同,首宴留意投资标的范围,风险介绍等。
㈦ 在证券公司买理财产品安全吗
在证券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证券公司自己开发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一般包括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也包括收益凭证等券商独有的品种,这类产品的安全性要低于银行理财,但基本是要高于基金产品的。另一种情况,是证券公司代销外部机构的理财产品,现阶段不排除部分证券公司会选择代销其他合作银行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的安全属性相对较高,但证券公司只是代销方,若理财产品本身出问题,则需要找发行的银行才能进行申诉。
㈧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对股民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少股民,往往认为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其实,从利润增长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这类操作,属于一种相对中性的行为。
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往往都能及时收回理财产品的本金、获得相应的利息。这类利息收入,最终会被纳入上市公司的利润累积当中。从这个角度看,上市公司的相应理财行为,对股民是件好事。
不过,上市公司的理财操作不应当过于频繁。如果一家公司频繁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就说明该公司的生产效率不高,资金大量闲置,而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个长期的利好。
㈨ 【请问】上市公司利用可用自有闲置资金投资理财产品,是利好还是利空啊
是利好(即利多)还是利空需要根据上市公司投资的理财产品的市场行情具体而定。分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利好(即利多)时:对多头有利且能刺激股价上涨的消息和因素。 比如降息对房地产板块就是利多。比液誉如2012年6月7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次日地产股板块集体涨幅超1%。
利好(即利多)对多头有利,它能刺激股价行市上涨,利多的具体表现如公司利润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经营状况好转、利率降低等。
2、利空时:对空头有利,且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重大利空消息,导致13日沪指跌2.8%,深成指跌2.97%。
利空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9)股票公告买理财产品是好是坏扩展阅读:
利空与利多,从来就是一对欢喜冤家,势不两立还不说,有时还真假难辨。市场人士一般把利空分为实质性的利空,例如调高印花税,就带有政策调控的意味。而有的只是市场传闻之类的利空,那就经不起考验了,晚间有关方面人士一澄清,第二天股指就高开高走。
利多也具同样的道理,也有实质性和非实质性之分,例如降低印花税,就带有政策鼓励的用意,股指便会一冲上天,但也有传说中的利多,一旦没有兑现,不用说,所瞎扒涉及的个股便跌跌不休。这种真假利空利多“骚扰”股市的例子,举不胜举。
多头当然喜欢多出些利多,而空头唯恐利空少了;多头有时会利用利多出货,也利用利空来吸货;空头也会利用利多反手打压,真是一对股市中的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