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买股票并长期持有是什么感受
我爸爸是一个股市老韭菜,有着两只压箱底的个股,已经持有14年了。
可以说这两只股票,是他为数不多的赚到钱的股票。
原本这两只股票可能只占到他股市资产的10%,现在可能占据了半壁江山。
一只是五粮液,一只是山东黄金。
两只股票都是在2007年的顶峰追高买的,其中五粮液足足等了10年才解套,山东黄金则是09年借着黄金的行情就提前起飞。
我没有仔细看过他的持仓盈亏,但我知道五粮液浮盈应该能有8倍了,山东黄金浮盈有1倍多。
他常笑着对我说,你爸没什么遗产,就给你留了点黄金、留了点酒。
或许也就是这个想法,让他把这两只股票一直拿到了现在,我估计未来也不太会抛售了。
作为老韭菜,我爸爸做的短线操作,基本上都是悲剧收场。
涨停买,收盘跌停,一天跌掉20%都是家常便饭。
作为散户,爱追高是正常的,因为喜欢追求刺激。
只不过一个年近70的人了,还学别人打板追涨停,真是让我有点小无奈。
他经常在感性和理性中来回切换,时而考虑短线操作,时而考虑长线投资。
跌的时候想做长线,涨的时候做短线,是他最常见的心态。
很多人会觉得好像长期持有会有回报,但他也有长期持有,最终股票退市的。
一只是海润光伏,一只是华锐风电。
海润光伏是1块多卖掉的,华锐风电是退市都没卖的。
因为华锐风电退市的时候还有盈利,所以他还觉坚信会再次重回A股市场。
在新能源领域赛道上,他挑选的两只所谓的牛股,最终都是损失惨重,悲催的收场。
只有买过几只锂电池的个股,赚了点钱。
由此可见,新兴产业风险之大,一定要审时度势,不能盲目坚持。
我曾问过他,长期持有感觉到底好不好。
他说看着浮盈很安心,看着浮亏很不爽。
确实,也不是什么股票,都适合长期持有的。
好的公司,越拿越值钱,烂的公司,越拿越悲剧。
当你长期持有一只个股的时候,心态会随着股价焦灼起来,直到股价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或者大幅度的下跌。
大幅度下跌后,基本上就是躺尸状态了,因为心态崩了,觉得无所谓了。
大幅度上涨后,心理上的安全区就建立了,对于股票的短期波动就不会太在意了。
把时间拉长来看,两极分化是自然规律。
很多人说长线是金,长线才能赚到钱。
其实拿我爸爸来举例,就是一个幸存者定律,并不是长线为王。
所谓的幸存者定律,就是你看到他持有的某一只长线个股出现了较大的涨幅,但是没有看到更多长线持有的个股,还在地板上摩擦。
持有了8倍的五粮液,完全不足以抹平我爸这20多年在股市亏损的钱。
他买过几百只个股,最终赚钱脱手的,可能只有1/3都不到。
持有一只退市的股票,代表亏损就是100%。
如果是满仓操作,那么即便一只股票涨10倍,都是无法弥补100%损失的。
还有一些股票,07年巅峰过后,都夭折了50-80%,现如今也都在3-5块。
所以很多人只看到了那些屡创新高的个股,忽略了那些一地鸡毛的个股。
事实是,一地鸡毛的个股,比起屡创新高的要多的多得多。
但是从市值上来看,那些创新高的个股,正占据整个市场更多的份额。
大市值个股越来越安全,小市值个股越跌越危险。
股民长线赚的钱,就是从小市值成长到大市值的极个别股票。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但并不是长线投资者。
股票的投资,低估值的时候有价值,高估值的时候有泡沫。
而资金就是吹泡泡的始作俑者。
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就是内涵和实质。
所谓的低估就是低于这个实质,所谓的高估就是高于这个实质。
市盈率就是衡量这个实质和估值的标准,资金是决定标准衡量的尺度。
长线投资的是趋势,趋势中一样会有价格波动,只能说企业的成长好,趋势就是向上的。
趋势向上和股价向上还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因为还有资金在作祟。
举个例子。
一家上市公司,10年间,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了5倍。
然后股价在前3年涨了10倍,然后7年跌了50%,最终10年涨了5倍。
这种情况合理吗,肯定是合理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10年前持有,就赚钱了,如果第3年买入,那就亏损了。
我们只能说股票长线投资价值和企业价值相对匹配,仅此而已。
至于做长线投资,短线投资,波段投资,其实都没有错,每个人的投资方式和理念不同而已。
买股票并长期持有不外乎有两种不同的感受,即赚钱的感受和赔钱的感受。
1、赚钱的人感受:快乐感、成球感。像林园、但斌买入茅台股票长期持有十几年,赚得钵满盆满,实现了财务自由,被誉为“股神”,都自己创办了私募基金,事情越做越大,他俩的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快乐感、成球感一定充满了人生之路,溢于言表。
2、赔钱人的感觉:痛苦感、挫败感。比如提问中提及的长期持有中国石油的感觉,我的一位股友真的持有中国石油13年了,从30元开始买起,20元开始补仓,直补到10元后无钱补为止,对中国石油一直抱有一丝翻本的希望,一直不舍得割肉,现在持有成本还在16元,股价只有区区的4.45元,账户浮亏33万元,亏损率竟然高达72.19%。这位股友长时间吃不香、睡不着,甚至噩梦缠身、痛不欲生,小韭菜变成了老韭菜,彻头彻尾地沦落为股市里的失败者。
3、买股票并长期持有一定不能无脑地买入、无脑地一路持有。买股票并长期持有,首先,要确定买入的股票是否值得长期持有,有没有投资价值,不能选择性失明;其次,要学会变通,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能硬扛;再次,要波段做T,千万不要忘记打新,以期取得收益最大化。
本人以善意之心多次提醒小散们,逢低买入持有,逢高落袋为安;存款不如买银行股,炒股不如买基金是我的座右铭和行为轨迹,想必有的人一直在跟随我的脚步行走,收获满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在年轻时候是做短线的,非常喜欢做短线交易,但是做了很多年并没有赚多少钱,等到中年以后发现长线才是金。
我现在买股票都是做长线投资至少持有几年以上。去年买了几只股票,今年到现在依然持有,其中赚的最多的是王府井,持有一年获利296%,恒瑞医药获利90%,比亚迪获利60%,海螺水泥获利52%等。共10多只股票到今年持有满一年,总共获利接近40%!
我的感受是长期投资不仅获利高,而且有利于身心,可以有大把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远离天天看盘的辛苦,远离行情波动带来的精神烦恼。
我知道很多人并不懂得长线投资,很多人都是被迫长线投资,往往都是被套以后持有7年甚至10年以上,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住长线,只懂得扛住好回本。
做长期投资必须要看懂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了解它未来的业绩增长点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潜力。
是必须要懂得和学会看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行业分析和发展前景分析。
我就经常要看一些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其中会发现很多惊喜,有很多龙头性企业,不但在国内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这样的好公司在A股中也不少。
我采取的策略就是坚定持有多家这样的龙头性上市公司。并且是长期持有。
去年在公司低迷时,我就大量买入10多个行业龙头,在今年就获得了不错的投资回报。
讲个真实的故事,三个女人,一个同学,一个朋友,一个邻居,上波牛市5000点非得买票,问我可以买什么,还要做长线。
为什么问我呢?因为我让他们4800点的样子全部卖了,股票看着涨,心里着急,我劝了两天无果,非得问我要股票。
我说那你们实在要买就买工行吧,同学,全仓杀了进去,朋友买了半仓工行,半仓小盘股,邻居没听我的继续追涨小盘股,涨的嗨。
没过几天就开始崩盘,工行开始护盘,买了工行的跟着我做了几个大差价,成本就下来了,然后一路杀跌下来。
同学浮亏15%,成本4块多点,问我怎么办。
我说你说要长线,你要信我现在继续持有,你不信我现在亏损不大小盘股也跌了50%的大片,你可以去做,不过绝大部分还得跌50%,不信你可以去试试。
最后听我的没卖,拿了两年多,分了3次红利,做了点小差价,成本3.2,涨到5块没卖,6块没卖,7块卖了,两年大熊市,赚了一倍多。
朋友工行成本差不多,小盘股被套50%+,看着小盘股着急,天天打差价,想挣回来,工行也也一直操作,最后赚了20%终于t飞了,只能买成小盘股继续挨套。
不过这个朋友运气不错,打新股一年中十多二十万,亏损的全靠中新股补上来了。
现在老老实实做长线,不敢乱动了,算是花了几年时间交了学费,运气好,没亏钱。
邻居就惨了,上个月还跑来诉苦,一个 科技 ,一个航空,现在一个套50%,一个套55%问我怎么办, 科技 让加了仓,然后又买了个低位长线,估计要回本还得两三年,再乱动估计十年回不来了。
同样的三个长线,不同的结果。
所以长线持有一只股票80%的人是亏损的,15%的人是不亏不赚,解套就跑,5%的人是真的很赚钱的。
为什么长线亏损人数的比例那么高?
第一,选择位置不对。
散户大多长线都是被逼长线,为什么是被逼?追高被套,很多都是涨了5倍10倍买套,散户基本都是最后的派发阶段买入,有可能短期赚10%多,但是一旦崩盘短期亏损50%很正常,反弹看着亏也不卖,然后越套越深。
第二,套了就动了,顺势而为也不会,如何降低亏损,如何用时间换成本降低也不会,所以跌到亏40%左右开始装死。
运气好的买的不是特别高的,一两年起一波行情能解套,运气不好买到珠穆朗玛峰的,怎么都是50%左右亏损。
至于深套怎么解决我的其他问答有解读,这里就不再重复。
第三,不知道公司的价值,到底贵不贵,到底买了几年后够能不能涨,到底有没有坑,就是觉得涨的好,那就追,都说涨的好,那就买。
只能说明炒股的基础知识太缺乏,需要交学费。但这些学费不可谓不贵。
第四打铁还要自身硬
就说你们被套的是不是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个渠道那个渠道得来的股票,还是一样的亏,为什么?
炒股理财需要自己去学习,找到适合自己股票,股性人性结合好那么就能赚钱,每个人有他的脾气,股票也一样,契合股票的节奏怎么都赚钱,不契合怎么都不挣钱。
还要去学习怎么判断股票的价值,然后找自己了解的行业去做。
曾经一个理发师问我可以买什么,我说你这个剪刀不锈钢的吧?他说是,我说最近剪刀涨价没?他说涨了不少,我说不锈钢也涨了不少,做不锈钢股票还没涨,这不可以买么?股市就是生活,不几天那个做不锈钢的三个板,他赚了一笔。
善于观察生活的炒股不会太差。做股票也会去细心观察行业,公司,产品和生活的关联。
说远了,继续说回来,不管是长线还是短线大多数都是亏的,至于为什么原因太多了,10000个人有10000个亏损原因,股票没有错,股市没有错,错只能自己去抗,敬畏市场,适应市场。
长线就是要在低于公司价值的底部去买,然后静静的等待公司的成长,价值的回归,股市没有快钱赚,赚快钱的我目前只见过一个,还是跌跌撞撞,起起伏伏最后才成功的。
要去追高再说价值投资,死扛又说长线不赚钱的,都是不愿意认错,但是早晚市场会让你认错。
我觉得长线拿着的确很煎熬,但是最后的结果都会很美好,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我还是建议散户不要把精力太多花到做短线上,时间上容易错过短线买卖机会,该上班上班,选个有机会五年两三倍的,扔那好好上班,比天天折腾五年还亏钱,上班也不认真,不知道强了多少。
2006年开始买的股票,遇上牛市,几万块钱玩到两百多万,那时刚毕业,也不工作,吃吃喝喝两三年吧,那时候觉得人生就这样了!梦想着做个职业玩家。
08年还去了北京看奥运,之后就开始急转直下了,总以为还会回来的,遇涨不卖遇跌就补仓,坚持了一段时间,结果不用想,什么都没了,剩下就是一堆数字……
市值大概还剩七八万左右,一次喝多了,把招商牛卡也折了,当然,账号和密码仍记着,因是之前在笔记本电脑设置的自动登录,也不常需输入账号和密码,过了段时间,账号也给忘了……
就这么本份、老老实实出去工作,毕竟还要生活,开始有点不适应,后来也习惯了,能有什么办法呢!碰壁多了,逆来顺受了,人也就老实了。
就这么着,工作,成家,买房买车,日子总算过得去吧!这些年不是没想过,比如回到那时的生活,骄奢极华,只不过生活有了重心,也就没了心念。
前些日子吧,又和同事聊到股票,同事问我买过股票吗,还说如果十多年前一万块钱买的茅台现在都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
我这才想起自己也曾经买过,而且也买过茅台,那会天天喝茅台,能不买几手么!
于是就这么兴冲冲的找去之前开办的招商证券补卡(也就是找账号而已),重新登记密码……
一顿操作之后,结果我买的是中石油,也只是中石油,茅台是曾经买过,只不过后面都抛了……
人生就是这样,这就是我十年前买的股票,中国石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能坚持就坚持吧,总有云开见月的时候,投资嘛,有盈有亏。
再就是好好地工作,正经地做生意,因为要生活,因为还要继续投资,但是千万得记住了,不要做中石油的股东,你玩不赢它。
长期持有股票,就等于价值投资了。
关于价值投资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专门寻找价格低估的证券。不同于成长型投资人,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帐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的股票。意思就是,要找寻股价低于公司价值的买进,并且长期持有。
3:秉承价值投资有三大基本概念,也是价值投资的基石,即正确的态度、安全边际和内在价值。
价值投资也需要花时间研究,找寻业绩好的公司,持续增长的公司,管理能力强的公司,对国家对人民有益处的公司。远离空壳公司,垃圾公司,热点公司。最后持之以恒。认真学习。
这个世界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真实案例:本人曾经买过民生银行7元买的,买了之后就从来没看过,直到有一年看很多人都谈股票,才想起找回证券密码看股票,价格是14元多,足足翻了一倍,然后卖出持股约3年。
股票可以找一只可以不退市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应该比较容易盈利。
入市十几年,经过的阶段有很多,初期的小白阶段、懵懂阶段,再就是开悟阶段、深入研究阶段,后来就是职业投资阶段、价值投资者阶段。自从进入到价值投资者这个阶段,基本就固定在价值上了。对于投资,也是长期保持持有的状态。
要说谈长期持股的感受,个人的感受有二点:1、持股并不困难,但需要你深度了解所投资的公司。就拿中国平安这家公司来说(不存在任何推荐,仅为内容所需),很多投资在其下跌的过程中就被吓跑了,甚至多数投资者亏损者离场的。可是,如果你对这家公司保持足够深度研究的话,你就能发现,这家公司的自我革新能力很强,价值属性比较高,并且估值水平就现在而言很低。这就能奠定你长期持股的基础,你持股三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只要这家公司的基本面不发生任何改变,你都能持有下去。
很多投资者无法达到长期持股,就是因为对所投资的公司根本不了解,对于投资目标的认识仅仅是“这是一只股票,它可能涨”。所以,涨起来也怕,跌下来更怕,还没持有个三五天,就想着要离场了。
2、研究公司,而不是研究股票。如今股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有很多,约3900家公司。如果对公司没有着足够多、足够深的研究,投资股票就好比是一次又一次的碰运气,失败率奇高。很多投资者想着牛市才能赚钱,可是未来的牛市真的能赚钱吗?大概率一样是困难的。以近几个交易来说,就算是行情大涨,股市一样有不少股票下跌或者跑不赢指数,分化还是有的。所以,未来处不处于牛市,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你研究公司的深度,而不是研究股票的水平。
我来谈谈我的经历,先说一下,股票长期持有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被套了,然后死马当活马医了,这种心态。第二种就是价值投资的王者,如比如,方面在港股买腾讯的那个老大爷,拿到将近20年,然后成为最大的自然人互动。第二种就不说了。那是投资高手,重点说说第一种。
第一种是什么样的心态呢?就是赌博心态。当他进入股市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是韭菜,为什么这么说。行情上涨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不买都会感觉错过几个亿。然后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结果套在最高点。然后告诉自己,回本就出,慢慢的套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后就不看了,自己告诉自己。迟早会涨回来,时间的问题,这就是人性,自己不肯认输,然后安慰自己。最终就是长线了,有句话这么说!短线变中线,中线变长线,长线边贡献。
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结果呢?就是你不了解市场,你没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系统你就会恐慌,贪婪,就会有人性。所以想要在股市生存!必须要有操作系统。
‘贰’ 描述“朋友”的成语有哪些
1.情同手足
【拼音】:qíng tóng shǒu zú
【解释】: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造句】:
1.两个战友在出生入死的战斗中结下了情同手足的友谊。
2.我和小平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却情同手足。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情同手足。
4.他们两个人从小就是好朋友情同手足。
5.你俩总是情同手足,形影不离,粘在一起难舍难分。
【出 处】: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2.心心相印
【拼音】:xīn xīn xiāng yìn
【解释】: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造句】:
1.战士和人民心心相印,血肉相连。
2.人常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指的就是心心相印,两心相通。
3.他们两人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一起生活了五十年。
4.小明说他在游戏里结识了推心置腹的兄弟.也找到了心心相印红颜。
5.努力做到与主力资金心心相印,买股票先主力一步介入。
【出 处】:
禅宗用语。心指佛心,印者印可,禅宗不依语言,以心印心,契合无间,故曰“心印”。
‘叁’ 折的拼音是什么
折的读音有: shé;zhé;zhē 。
1、折读作shé时,意思是:断;亏损;姓。
组词有:折本;亏折;折耗;折秤;折蹬;千折。
2、折读作zhé时,意思是:弄旅悔断;损失;弯;转变方向;折服;折合;抵换;折扣;折叠;折子。
组词有:挫折;折磨;折叠;折纸;折服;折价;磨折;折中。
3、折读作zhē时,意思是:翻转;倒过来倒过去。
组词有:折昌扒腾;折箩;干折;折过。
(3)爸爸买的股票折了拼音扩展阅读
1、折本(shé běn)意思是:指赔本,亏本。
引证解释:萧红《生死场》: 平儿不愿跟着,赵三自己进城,减价出卖,后来折本卖。
2、亏折(kuī shé)意思是:指损失本钱。
引证解释:毛泽东《中国佃农生活举例》:计算起来每年亏折一长项之佃农生活,在中国现时重租制度之下,是极其普遍的。
3、挫折(cuò zhé)意思是:拆迅正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遭到失败。
引证解释:邹韬奋《不相干的帽子》: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4、折磨(zhé mó)意思是:大多数指受到极度的痛楚。
引证解释:秦牧《长河浪花集·深情注视壁上人》:受着穷困和胃溃疡的折磨,但仍然一心一意要写成这本书。
5、折腾(zhē teng)意思是:对事物进行翻来覆去、反复的做和折磨的一种动作形态。
引证解释:老舍《四世同堂》:翻来覆去的,他的脑中只折腾着这一句话:报应!报应!
‘肆’ 折了本折的拼音
折本的折拼音是shé。
基本信息:
拼音:zhē,zhé,shé
部首:扌、四角码:52021、仓颉:qhml
86五笔:rrh、98五笔:rrh、郑码:DPD
统一码:6298、总笔画数:7
基本解释:
一、折zhé
1、断,弄断: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2、幼年死亡:夭折。
3、弯转,屈曲:曲折。转折。周折。折仿燃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稿大槐亦作键友“折衷”)。
4、返转,回转:折返。
二、折zhē
1、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三、折shé
1、断,绳子折了。
2、亏损:折本生意。
(4)爸爸买的股票折了拼音扩展阅读:
常见组词:
1、折秤[shé chèng]
货物重新过秤时因为已经损耗而分量减少,或货物大宗称进,零星称出而分量减少。
2、折本[shé běn]
赔本:折本生意。做买卖折了本儿。
3、亏折[kuī shé]
损失(本钱):亏折血本。
4、折耗[shé hào]
物品或商品在制造、运输、保管等过程中造成数量上的损失。
5、层折[céng shé]
重重转折。
‘伍’ 折字的拼音怎么拼
折是一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拼音分别是shé、zhé和zhē。
基本释义:
一、折[ shé ]
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了。
2、亏损:~本儿。~耗。
3、姓。
二、折[ zhé ]
1、断;弄断:骨~。
2、损失:损兵~将。
3、弯;弯曲:曲~。百~不挠。
4、回转;转变方向:转~。
5、折服:心~。
6、折合;抵换:~价。
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打九~。
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
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
10、姓。
11、折叠:~扇。~尺。
12、折子:奏~。存~儿。
三、折[ zhē ]
1、翻转:~跟头。
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一~就凉了。
(5)爸爸买的股票折了拼音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有:折耗折服波折转折 折腾
1、折耗
[shé hào]
物品或商品在制造、运输、保管等过程中造成数量上的损失:用鲜菜腌成咸菜,~很大。蔬菜在转运中~了几百斤。
2、折服
[zhé fú]
说服;使屈服:强词夺理不能~人。艰难困苦~不了我们。
3、波折
[bō zhé]
事情进行中所发生的曲折:几经~,养殖场终于办起来了。
4、转折雀启
[zhuǎn zhé]
(事物)在发扒岁银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春宴势等:~点。
5、折腾
[zhē teng]
翻过来倒过去;反复做(某事):睡得不踏实,尽~。这件事~了好几次,才定下来。
‘陆’ 爸爸的拼音是几声
爸爸的拼音是bà(声母b,韵母a) bɑ(声母b,韵母a),第一个字是第四声,第二个字是轻声。
爸爸,对指已结婚并有子女的男性昌枣行(父亲)的一种称呼。该词起源甚早。“爸爸”并非外来词,在上古汉语中“父”发ba音。
“Abba”音译“阿爸”的简称,Aramaic(阿拉姆语)的父亲,出自《圣经》之《新约》罗马书8:15 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
(6)爸爸买的股票折了拼音扩展阅读
近义词:父亲
父亲,指有子女的男性,口语叫“爸爸”或“爹”。父亲,汉语普通话读音:fù qīn。“父亲”一词书面语色彩较浓,一般不作为面称。
父亲影响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首先是父亲的人格。《三字经》中五代的窦燕山5个儿子都成耐哗了当朝官员,在当时是个成功父亲典型。他在做父亲以前曾经是个奸滑的商人,后来改过做了一个受人尊重的好人,这才有了成功培养5个儿子岩搜的佳话。
从他的故事就可看出父亲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其次,父亲影响力的大小还要看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最后,还要看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
‘柒’ 爸爸的拼音怎么拼
爸爸的拼音是bà(声母b,韵母a) bɑ(声母b,韵母a),第一个字是第四声,第二个字是轻声。
爸字的笔顺:圆镇撇、点、撇、捺、横折、竖、横、竖弯钩
爸拼音:bà
释义:
1、称呼父亲。
2、有子女的男子是子女的父亲。
相关组词:
1、爸爸[bà ba]
父亲。
2、嫌腔困阿爸[ā bà]
爸爸。
3、猫爸[māo bà]
猫爸是指针对自己子女采用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的父亲的统称。
4、老爸[lǎo bà]
对父亲的昵称,常用于子女撒娇时对父亲的称呼。
5、叔爸[shū bà]
叔父,芹念父亲的兄弟都叫叔父。
‘捌’ 交易的拼音
交易的拼音jiāo yì。
解释:原指以物易物,后泛指买卖商品。
近义词:业务、买卖、侍盯生意、交往、往还、贸易、来往、营业。
反义词:赠送。
交易造句。
虽然此种交易并不对外国人开放,但是他们却跃跃欲试。
衍生品交易所大大小小就那么十几家。
广州交易会上的商品,丰富多彩,蔚为大观。
纽约商品交易所想和老棚和一个老牌市场领袖叫板谈何容易。
听说炒股能赚钱,一时间证券交易所门前人们趋之若鹜,争相购买股票。
这笔交易完全是正大光明的。
小商品交易会上陈列的各种新产品和核丰富多彩,真是美不胜收。
‘玖’ 大智慧怎么看自己买的股票
1、利用手机进入大智慧这个股票软件,点击打开自己买的股票。
‘拾’ “折”的拼音怎么写
折,读音:
(shé)断,断掉,绳子折了
(zhé)弄断,折断扇子,折断树枝
(zhē)不老实,倒腾,折腾,折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