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首富”消失的背后
1
2003年1月22日,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发生了一起枪击案,被害人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时年48岁。
李海仓是在办公室被人开枪射杀,兇手也当场自杀身亡。
据说这起枪杀案是由于私人纠纷引起,但是真正内情至今众说纷纭。
李海仓是山西有名的“钢铁大王”,白手起家创办了闻喜县创立焦化厂,后成立海鑫钢铁,后来一路发展为山西省最大的私营企业。
事情发生后,李海仓的儿子李兆会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国,22岁的他接管了这家资产超过40亿的家族企业,成为企业新的掌门人。
这一年,21岁的车晓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就读。她出生于一个文艺家庭,父母皆是演员,
李兆会接手企业当年,海鑫钢铁曾对外发布公告称企业总产值50个亿,上缴利税超过10个亿,为当地财政贡献3个亿,形势一片大好。
可没人觉得这成绩和李兆会有啥关系,都认为这是李海仓生前的功绩。
直到2004年海鑫宣布产值达到70亿,实现利税12亿元,又被评为全国民企纳税第一,人们这才觉得这位 “太子爷”或许真有两把刷子。
也是这年,22岁的车晓一毕业就参演了军旅电视剧《水兵俱乐部》,轻轻松松踏进了演艺圈。
一毕业就得到出演机会,毫无演艺经历的车晓很难说没有“老戏骨”父母的助力。
车晓的父亲车晓彤是总政话剧团演员,曾是86版《西游记》金角大王的扮演者,也是《亮剑》中饰演刘伯承的演员。
而车晓的母亲王丽云,出演过《丈母娘来了》《妯娌的三国时代》等多部电视剧,包揽了几乎所有“婆婆”和“丈母娘”角色。
两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年轻人,彼此还不认识,生活的圈子也不一样,丝毫看不出有交集的地方。
车晓还浸泡在演艺圈的时候,刚亮相的李兆会在集团内部得到了众口一致的好评。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李兆会“第一把火”就烧了1个多亿。
他在企业内部推行福利制度,先是给全体员工完善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接着斥资7200万为员工建别墅改住宅,拿出数百万以现金加 汽车 的方式奖励有贡献的员工;又资助了上万名员工进修、培训。
不管是不是收买人心,李兆会此举确实为自己博得了好名声。
而他的“第二把火”烧了6个亿。
李兆会在海外学的是经济类,但觉得传统行业既辛苦又赚得慢,一心想搞“脱实向虚”的计划,把重心从实业转向金融,专注投资。
更重要的是,海鑫钢铁股东其实对这位空降的“太子爷”并不看好,是爷爷力排众议才让大孙子上位, 李兆会有心要在资本市场上露一手。
2
2004年,李兆会掌权不久便签署了两项股权收购协议,其中最大动作就是斥资6亿入股民生银行,随后又购入兴业证券、新能泰山、益民集团等公司的股票。
李兆会倒不是心血来潮,此时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兴起,完全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幸好第二把火“烧”得确实值,数年内,李兆会通过收购和抛售手里的十多家A股公司,足足赚了40多亿。
与此同时,李兆会还涉足房产、保险、银行等领域,几乎横扫整个资本市场,身价不断飙升。
2009年,年仅28岁的李兆会已经身价百亿,频频出现在各大富豪榜上。
通过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李兆会终于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可对年轻气盛的他来说,这是挣了“里子”,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
他还要挣足“面子”,让所有人都认识他。
于是,李兆会开始准备烧“第三把火”。
此时,27岁的车晓出演了多部电视剧,清新靓丽的她却始终不温不火。
直到一次成龙组的饭局上,车晓遇见了李兆会,对方对她一见倾心。
事后有人说,这个饭局其实是李兆会花了200万有意请成龙组的局,目的就是邀请车晓来赴宴。
不管真假,反正车晓和年轻富豪李兆会算是认识了,对方展开了热烈追求。
鲜花、钻石、名牌包包那是标配,不必多提。
在李兆会狂轰乱炸的追求下,车晓很快沦陷在爱情之中。
有意思的是,就在第二年,默默无闻的车晓在全国人民面前忽然混了个脸熟。
2010年10月,车晓凭借冯导《非诚勿扰》中一个仅数分钟的角色,获得了第三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和第十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女配角提名。
此时,车晓已经嫁给了李兆会。
这年1月,李兆会迎娶了车晓,那时俩人认识才三个月。
婚礼就在海鑫集团举行,场面那叫一个奢华盛大。
现场酒席开了500桌,助阵的200多部婚车全是豪车,文艺圈名流、资本界大佬纷纷到场祝贺。
海鑫集团员工比娶亲的老板还高兴,因为非但不用包红包,每人还收到500元红包。
这场婚礼,李兆会豪掷数千万,眼都不眨下。
这点钱对身价已超过120亿的李兆会来说,实在是值!
因为他终于将“第三把火”点旺了。
身价堪称山西首富,又娶了知名女明星,婚礼气派,人人艳羡,“面子”“里子”算是都有了。
可惜这段引人注目的婚姻,只持续了1年零3个月。
2012年,两人离婚,据说车晓分到3亿元的赡养费。
尽管车晓和家人事后否认分到这么多钱,可她也在采访里承认,自己现在不差钱。
地产大佬冯仑曾说过一句玩笑话:亿万富豪娶女明星,企业必死。
这话虽说是戏言,可多年无数现实验证下来,似乎又不无道理。
尤其是对李兆会来说。
只是谁也想不到,崩塌来得如此突然。
2013年,海鑫钢铁以营收165.5亿排在中国民营企业第184位,依旧是山西最大的民营企业。
可仅仅一年后,这个位于行业之巅多年的企业居然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海鑫钢铁看似风光的背后,其实从李兆会接班后就危机四伏。
3
李兆会当初接任海鑫钢铁时,股东中还有和他父亲一起创业的五叔和六叔。
这两位叔叔都很有能力,按照常理应该是他们其中之一来接班。
可爷爷李春元力挺孙子,表示海鑫是三儿子李海仓创立的,理应由他儿子接管企业。
爷爷这么做也没错,嫡长子继承王位,古代皇室也这么玩。说到底,还是为了避免因权力争夺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利益。
为此,爷爷还特意安排了专门的管理团队来辅佐毫无经验的李兆会。
可惜,这看似天衣无缝的安排最后还是被孙子给坑了。
李兆会刚开始信誓旦旦地表示无论五叔还是六叔接管企业,自己都没意见。
可权力这玩意就像毒品,品尝过的人就不会轻易撒手。
等李兆会真正坐上董事长的位置后,想法就不一样了。
和所有“宫斗剧”一样,看上去傻乎乎的李兆会心里很清楚,只要企业老人们在,自己就不可能真正独揽大权。
李兆会于是悄悄开始了自己的“夺权”之战。
首先“开刀”的是公司党委书记兼副董事长辛存海,他被直接调离管理层,直至被边缘化。
担任总经理的五叔李天虎,他在企业待的时间最长,对李兆会的威胁最大。
在爷爷的协助下,李兆会以一家小水泥厂轻松换取了五叔手上海鑫全部股份,将五叔彻底赶出公司。
六叔李文杰因为和自己亲近,被任命为海鑫集团的总裁,基本说啥听啥。
紧接着,李兆会安排妹妹李兆霞主管财务,彻底将企业的人事和财务大权控制在自己手上。
李兆会上任后,运气不错,由于当时钢铁市场行情看涨,海鑫集团的盈利一路上扬。
看着真金白银进账,加上一系列福利措施让所有人都笑不拢嘴,李兆会的位置总算坐稳了。
相比波动性大,利润微薄的钢铁行业,资本市场赚钱又快又多,品尝到甜头的李兆会已经对自家的钢铁企业毫无兴趣。
李兆会提出要进军资本市场,家族内部对此颇有争议。
可瞅见他凭空赚回几十亿现金,所有人都觉得这位“少帅”或许真有两把刷子。
或许旗开得胜,李兆会性格乖张的一面逐渐展现出来,为人处世与父亲李海仓截然不同。
李海仓生前被人亲切称为“海海”,为人和善。老楼的办公室大门敞开,谁想见他都能立即见到。
即便贵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当地县委一个电话,他立马会驱车赶过去。
而李兆会虽说结婚选在了老家,可实际对要啥没啥的闻喜县并不亲近,平时都住在北京和上海的豪宅内。
临时有事了,才乘坐私人飞机飞到运城机场,由专车接到企业,只要处理好事情马上就撤。
大部分时间,别说闻喜县的县委书记难见他一面,就连企业的高层也很难知道他的准确位置。
如果说李兆会“神龙见首不见尾”是在资本市场赚更多的钱,那或许是个美好的猜想。
但李兆会的金融投资,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般神勇。
因为收购民生银行股份,身家激增几十亿,李兆会被业内称赞为最年轻的投资家,可他其实是捡了父亲留下的便宜。
李海仓生前曾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同时也是民生银行董事。
换句话说,这桩资本交易在李海仓生前就已和民生银行谈得差不多,只是等正式公布时,海鑫集团已换帅为李兆会而已。
即便后来的李兆会在A股市场确实有所斩获,可按海鑫集团实际公布的数据来看,如果除去民生银行的收益,那其他所有项目收益加一起也不会超过2亿。
可惜这都是后话,人们喜欢锦上添花的故事,更喜欢听那些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传说。
李兆会风光无限的时代,所有对他的质疑都被金光闪闪的财富和热闹的婚宴遮蔽住了。
懂企业的老人靠边站,新掌门又压根不关心企业,被资本裹挟的海鑫集团犹如一辆无人驾驶的高速列车,倾覆是早晚的事情。
4
2013年,海鑫集团的员工已经感到不安。
虽说企业这年效益不错,却已悄悄开始拖欠员工工资,连逢年过节必有的米面粮油福利都没了。
连续两年的李家清明祭扫,李兆会也缺席了。
就在之前一年,已经有债主悬赏100万要找李兆会,毫无结果。
赚钱是不是很厉害,不好说。可论躲债,李兆会毫不逊色。
此时的海鑫集团基本就是一个空壳,钱已被李兆会转到了两家名为和嘉投资和惠宇投资的投资平台,地点就在北京的新保利大厦。
和那些掏空企业的“蛀虫”不同,不管怎么说,海鑫的钱也是李兆会的。
只是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他内心压根不喜欢“傻大笨粗”的钢铁行业,也不知道该如何经营和管理这家几十年的老厂。
正因压力太大,自己又被寄予厚望,李兆会才有意在资本市场寻找机会,也确实品尝到了甜头。
拿着本该用于企业发展的数十亿的现金,李兆会接连在影视、医疗、动漫、 游戏 领域都插了一脚,只是这些投资几乎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李兆会随后在资本市场几乎就干了一件事:套现。
从2012年开始,先是西南证券以11.8亿收购了李兆会所持有的银华基金20%股份,而这数字恰好是五年前,李兆会买下银华所付出的同样价格。
紧接着,李兆会又通过减持股份开始不断变现手里的股票,先后套现了15亿现金离场。
这些钱最终统统进了李兆会自己的腰包,海鑫集团没捞到丝毫好处。
甚至企业仅剩的一点家底也被李兆会安插的亲信掏了个底朝天,早已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2014年,随着全国钢铁行业日渐衰落,海鑫集团遭受严重波及,资金链很快断裂,债务高达200多亿,员工的工资也一拖再拖。
曾经的纳税大户在这年还破天荒欠缴了上亿元税金。
同年3月19日,海鑫钢铁的员工抹着眼泪看着厂区六座高炉同时熄火。
这几座高炉曾是闻喜县的地标建筑,更是无数海鑫人赖以生存的希望。
许多人还在寄希望李兆会能创造奇迹,想办法让企业起死回生。
毕竟,李兆会就任后曾表态“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
可惜,人们等来的是海鑫集团破产重组的消息。
海鑫集团陷入困境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人想来当“接盘侠”。
国内德龙钢铁和河北敬业两大企业就曾多次来考察,转了一圈悄无声息转身就走。
别的不说,光海鑫钢铁几座高炉重启至少就要上亿,后期的维护还得砸数亿。
而海鑫复杂的债务关系更是让所有企业望而生畏,自然无人敢伸手。
2015年5月,海鑫集团的重组方案会上,消失许久的李兆会终于出现。
此时,山西运城中院裁定,海鑫集团已负债234亿,确认债权143亿元,不予确认的债权23.9亿元,待确认债权66.7亿元。
简单说,海鑫集团已经欠了900多家债权人200多亿,债主登门想讨个说法。
因为债权人实在太多,最后会议选在县里一所室内 体育 馆内召开。
会上,李兆会紧张得满头大汗,不住地向周围的债权人鞠躬道歉,表示自己一定会想办法补上欠款。
虽然他名下财产、房产均已抵债,可这点钱依旧不够还债。
有人觉得这么大的企业不至于真的说没就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或许给这小伙一点时间,指不定还能要回点钱来。
就这样,会议啥问题也没解决,李兆会又一次消失。
也就从这天开始,谁也没再见过他。
由于海鑫集团成为负债主体,辉煌一时的老李家就此分崩离析。
已经八十多年的爷爷李春元,眼睁睁看着儿子打下的江山就这样败在了孙子手里,气得躲到了太原,从此不管不问。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曾经支撑起闻喜县大半财政的海鑫钢铁破产了,34岁的李兆会以一种不光彩的形式退了场。
5
李兆会事业上“败走麦城”,而前妻车晓却得到了更多机会。
尤其是离婚那年,车晓在都市喜剧《大男当婚》中饰演徐若云,将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女大款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随后,她又在《加油吧实习生》《好先生》《江河水》《激荡》等多部电视剧中出镜,都是知性美丽的女神模样。
刚刚结束的热播剧《扫黑风暴》,39岁的车晓已经“晋升”为冷艳的大嫂,克制隐忍的演技让人印象深刻。
车晓离婚后,至今没有再婚,甚至都没啥绯闻,对外宣称和李兆会依旧是好朋友。
而离婚后的李兆会并没打算当“孤家寡人”,对女演员情有独钟的他随后又找了演员程媛媛再婚。
只是这次“二婚”再没往日的排场和热闹,一切都静悄悄的。
令人感慨的是,当年为了置换五叔李天虎手上的股权,李兆会将企业下属的一家小型水泥厂分给了他。
等海鑫集团岌岌可危时,这家名为海天的水泥厂却在李天虎手中越做越红火,甚至还入股了冀东水泥,资产达到数亿元。
不得不说,企业不在大小,还得看管理者是否用心经营。
海鑫集团遇到危机后,家族内曾想请李天虎出山,可被他严词拒绝了。
如果说李兆会执掌海鑫后完全对企业生产不理不睬,也不客观。
李兆会其实一直很想海鑫转型,2006年不仅花巨资更新了高炉设备,还规划投资60亿建设了新产业园,准备建设产能230万吨的高端板材生产厂。
可惜由于李兆会心不在此,加上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他本人又陆续从中抽调资金到其他投资,导致项目半途而废,前期十多亿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自从在重组大会上露过面后,李兆会再也难寻踪影,仿佛人间蒸发。
人是躲起来了,可债务丝毫没减。
2017-2018的两年内,李兆会先后被上海和山西两地法院列为失信人名单,欠债不还的李兆会成了“老赖”,杳无音信。
这则公告内容其实就是李兆会旗下贸易有限公司欠了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16亿的债务,人家要拿出其中10%金额悬赏能提供李兆会下落的人。
虽说这笔“赏金”确实诱人,但能否找到李兆会,实在存疑。
从风光无限的“山西首富”忽然变成人人唾弃的“老赖”,李兆会的经历固然令人唏嘘,但也不用过多替他“担心”。
说李兆会是“败家子”不假,可他败的是“企业”,自己的小家并没有损失。
毕竟,海鑫钢铁是破产了,可躲了6年的李兆会并不穷。
通过投资获利以及企业资产的剥离套现,“金蝉脱壳”的李兆会依然手握数十亿现金,还是能过上潇洒快活的日子。
不过,李兆会如果不能足额还清欠款,将只能东躲西藏一辈子了。
不知道,他会不会记得当年结婚现场那副几十米高的对联:海市起蜃楼,看晓日洒金,彩凤舞霞,浓浓喜气会心至;鑫潮扬壮势,瞩金鹏举义,前程兆瑞,滚滚车流载富来。
这副嵌着海鑫、李兆会、车晓名字的对联很有气势,却也一语成谶。
海市起蜃楼,看晓日洒金。
40岁的李兆会的前半生经历,早已浓缩在了这句话之中。
Ⅱ 山西老赖名单查询网站2019, 山西所有法院老赖黑名单查询系统
年轻看遍高处风景,年过而立却是一场幻灭,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
1981年出生的李兆会,或许曾是山西省最快乐的“小年轻”之一。2008年他以125亿元身家成为山西首富,2012年以120亿元的财富位列少壮派富豪榜第3名。
“黄袍加身”担任地方支柱企业董事长,凭借百亿财富傲视全省,高调迎娶女星车晓传为佳话,这一切都发生在李兆会20多岁的年纪里。然而,就像他的成功一样,他的失败同样引起轰动,与少年英气挥手告别后,企业破产、婚姻破裂接踵而至。
在各方支持下,海鑫钢铁似乎实现了重生,然而对于那位“八零后年轻实业家”来说,他已经不再年轻,而沉重的债务如同盖在井上的石头。
;Ⅲ 幕后大佬李春元:六个儿子个个身价过亿,一步棋失算百亿帝崩塌国
2014年,一位老人召集自己子女开了一场家庭会议,会议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筹集资金。
“海鑫钢铁是咱们家族曾经最辉煌的象征,而且也是海仓的心血,你们一人拿出一个亿挽救一下吧!” 年迈的老人说道。
看到儿子们犹豫不决的样子,老人知道这个钱大家是不会拿了。
果然,这几个儿子听说要拿这么一大笔钱,纷纷拒绝了老人的提议。
这位老人就是李春元,曾经的山西首富李海仓的父亲,也是另一位山西首富李兆会的爷爷。
此时正处于海鑫集团破产前夕,李春元不忍心李海仓的心血付诸东流,于是召开家庭会议令儿子们帮衬一把。
可惜的是,海鑫钢铁败局已定,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李海仓的儿子李兆会。
这是怎么回事呢?
2003年,李兆会正在国外留学。
说是留学,其实就是换个环境继续吃喝玩乐。 他的父亲是山西首富,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李兆会注定是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
突然间,手机铃声响了。一看是爷爷打来的电话,李兆会并没有多想,以为是往常一样的家人聊天,于是按下接听键。
“你现在赶快买机票回家,你奶奶要不行了,想见见你!”
“什么,奶奶不行了?我马上回去!”
挂下电话后李兆会赶紧收拾东西回国,心里不断地祈祷着:奶奶,您可千万要保重呀,我马上就回去了。
然而实际上并不是李兆会的奶奶病危,而是他的父亲突然被枪杀,为了不让他担心,这才说成是奶奶病重了。
火急火燎赶上飞机后,李兆会心乱如麻,眼神不停地望向四周,希望能够缓解自己的紧张。
就在东张西望之时,李兆会看到报纸上出现“李海仓被杀”这几个字,瞬间升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你好,可以给我一份报纸吗?”
“好的先生,还需要其他服务吗?”
“再给我来一杯咖啡,谢谢。”
报纸送来后,李兆会仔细阅读着关于父亲的每一个字,期望这一切只是自己的错觉。
可报纸上连身份信息都介绍得一清二楚,他意识到确实是自己的父亲出事了。
知道父亲意外身亡后,李兆会仿佛被抽去灵魂,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下的飞机,完全沉浸在悲伤之中。
他不知道的是,父亲走后一场更大的挑战正在等待着他。
李海仓在春节前夕被杀,当场死亡,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谁来管理海鑫集团这个商业集团?
一切只能由李春元带着大家一同商议。
按照公司内部的情况来看,李天虎和辛存海是呼声最高的人选。
李天虎是李春元的五儿子,有专业的知识技能,也有出色的能力。辛存海虽然不是李家的人,却是当初与李海仓一同创业的元老,对公司内所有业务都了如指掌。
现在的问题是,这两个人谁更适合当海鑫集团的董事长。
考虑到海鑫集团是李家的企业,大家一致决定先将辛存海排除在外,让他继续担任副董事长。 至于李天虎这位候选人,因为李春元的六儿子李文杰极力反对,最终也只能就此作罢。
在大家为了海鑫集团董事长由谁来当争执不休的时候,李春元再次拍板钉钉: “海鑫集团是李海仓创建的,就由他的儿子李兆会继承吧。”
这句话一出,董事长人选的争执终于落下帷幕。不过所有人都不看好李兆会,就连他自己都在打退堂鼓。
李海仓在世时,李兆会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公子哥。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举动,却也没有受过苦,更没有接触过任何公司的业务。
这时的李兆会20刚出头,就已经有了中年人的大肚子。为了表达对朋克音乐的喜爱,他将自己的头发留长,挡住一半的眼睛。这幅形象的他出现在任何人面前,都会给人一种幼稚的印象。
李兆会对自己的情况一清二楚,父亲留下的十亿遗产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反倒像压在心头的大山,想到要继承集团,李兆会心里直打退堂鼓。
“爷爷,要不让我五叔或者六叔来当董事长吧,我真的不行。”
“这是你父亲的心血,你不接手谁接手?再说你是想让你五叔接手还是六叔接手,不论谁接手,另一个都会不满意。”
是啊,不论让谁当董事长,势必会引起另一人的不满,只有自己继承海鑫集团才能保证大多数人没有意见。想到这里,李兆会暗下决心: 我一定要保护好父亲的全部心血。
为了让李兆会名正言顺出任董事长一职,李春元与李兆会的母亲纷纷将手中股权让给李兆会,令他拥有九成以上公司股份。
又考虑到李兆会人微言轻,贸然上任容易引起公司的震动,李春元当机立断成立一个监事会,他本人及李兆会母亲出任正副主席,监事由公司重臣担任。
这样一来,即便李兆会没有任何管理经验,也不熟悉公司的业务,有了监事会的存在,公司便可以正常运转。
对于这个决定,李兆会并不开心,因为他没有任何权力,完全像一个傀儡一样, 尤其是叔叔们对他的态度更让他难受。为了能够重掌权力,李兆会开始偷偷学习。
借助这段当傀儡的时间,李兆会剪掉自己的长发,专心学习各种与公司有关的知识,很快站稳了脚跟,获得公司内绝对的话语权。
几个月的时间里,李兆会成功将李天虎和辛存海“下放”,前者到钢铁厂工作,后者长年驻守太原。
直到这时大家才发现,曾经被自己看不上的李兆会已经成长起来,隐隐有超越父亲的架势。
李海仓生前已经为公司接下来的发展做出了全面计划,包括投资建设高炉煤气发电厂,以及投资民生银行。
可惜没等实施这些计划,李海仓就意外身亡。
有了父亲的规划,李兆会按部就班地实施着,一年时间内就将公司的总产值提升20亿,他自己也成为福布斯排行榜19位(中国富豪排行)。
尤其是他投资的民生银行,两年时间里创收20亿,远比海鑫集团的收入高得多。
2018年经济危机时期,全国钢铁业都在走下坡路,李兆会毅然放弃之前的升级计划,转而投入建材市场。
没过多久,中国宣布四万亿救市计划, 海鑫集团不仅挺过金融危机,还趁机大赚一笔,李兆会也成为身价125亿的山西富豪。
在自己富足的同时,李兆会不忘提高员工福利,花重金为员工建造宿舍和公寓,并积极鼓励员工自学。若是有人考上了大学,公司还会出钱资助。
对于李兆会这一系列操作,有人说他是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天赋,有人说他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不过这一切都不影响爷爷李春元的开心。一是因为孙子也是自己用心培养起来的,如今的成就更说明了自己的毒辣眼光。
更重要的是,孙子要结婚了,对象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明星车晓。
李兆会与车晓的婚礼花费五千万,如今看来这却是二人跌落谷底的开始。
车晓自此之后演艺事业受阻不说,李兆会也从中国年轻富豪一步步沦落为一名老赖。
自从民生银行投资尝到甜头后,李兆会逐渐将精力放到投资上,对企业的管理越来越不上心,最后甚至完全交由自己的妹妹李兆霞及六叔李文杰管理。
李海仓活着的时候,员工的精神面貌根本不是现在可以比拟的。
他每天都会到公司实地考察,听取大家的意见,所有员工都有为企业发展出一份力的干劲。
等到李兆会成为董事长后,很少有人见过他。尤其是醉心投资股票和基金后,李兆会几乎没有踏过公司大门,更别提与员工之间的互动了。
不过投资生意有赚有赔,甚至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
或许是李兆会的好运已经用得差不多了,他接下来的投资一直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反倒是不断在赔钱。
直到2014年,李兆会的海鑫集团已经开始拖欠员工工资,企业内部也因为他长期甩手不管,被亲戚插进许多心腹, 不论是生产还是管理都出现致命问题。
公司账上开始出现亏空、欠债的情况,眼看这个曾经的纳税大户就要濒临倒闭,当地政府决定帮助一下这个民营企业。
可惜李兆会已经志不在此,没有将政府的帮助放在心上,依旧沉迷于投资。
不久之后,李兆会将父亲的遗产和自己投资所得全部赔光,还被查出账目作假、欠债等问题。所有人都知道,海鑫集团完了。
此时最难过的人不是李兆会,而是李春元。 他亲眼见证自己的儿子创造一个偌大的商业帝国,又亲眼见证孙子将其亲手败光。
原以为李兆会能带领海鑫集团走向辉煌,现在看来这只是回光返照。
李春元抱着最后的希望找到其他的儿子们,希望大家共同出手挽救这个集团。
不知是李兆会曾经对叔叔们的打压让人寒心,抑或是他们也不想再次冒险,他们纷纷拒绝了老父亲的请求。
此时的李春元年事已高,没有能力继续管理这个巨大的麻烦,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只是在回想起这一切的时候,不知道他会不会有这样的念头——若是李海仓没有死……
那么李海仓之死又是怎么回事呢?
1955年末,李春元有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李海仓。
虽说家中已有两个孩子,可在李春元的观念中,孩子越多就越幸福。所以对于这个小儿子,李春元依旧充满宠爱。
随后的时间里,李春元家中逐渐多了五个孩子,其中两个是收养的。为了能够让家里成员都吃饱饭,李春元给每个人都分配了任务。有的负责割草,有的负责砍柴,日子虽然苦,但却充满欢乐。
随着李海仓的年龄越来越大,他开始思考起日后的工作问题。
当时的企业大都是国有企业,想要获得一个编制并不容易。听说当临时工时间长了也能有转正的机会,李海仓打算去试一试。
经朋友的介绍,李海仓来到镇里的一家企业从小工做起。可不论他如何努力工作,还是没有看到转正的希望。
加上当时临时工的工作累、待遇低,李海仓干脆辞职回家,在附近的油坊打工。
一次去买肥皂的时候,李海仓接连换了几个商店都没有买到肥皂。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内心疑惑不已: 为什么就是买不到肥皂呢?难道,是肥皂缺货?
要是肥皂缺货的话,自己正好可以学习如何生产肥皂,然后将它卖给商店,远比自己现在当油工挣得多!
兴奋之下,李海仓恨不得马上就飞到家里告诉父亲这一发现。
“爸,我发现一个商机,咱们这里肥皂缺货严重,我们办一个工厂做肥皂。”
刚进家门,李海仓就迫不及待的和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谁知李春元却没有想象中的惊喜,反而一脸愁容的问道:
“生产肥皂可以,场地怎么选,钱怎么办?”
听到父亲的疑问,李海仓这才想起这些现实的问题。自己家里本来就不富裕,哪里有钱开工厂呢?还是老老实实打工吧。
正在李海仓即将放弃之时,李春元开口说道: “你先去学习技术,剩下的我来想办法。”
有了父亲的支持,李海仓来到城里一家肥皂厂当起了“小偷”,跟着一位老师傅学到了肥皂的制作方法。
学成回家后,李春元将房子抵押给村里贷款,为李海仓筹集肥皂厂的启动资金。从建厂开始,两年时间内李海仓就凭借着肥皂厂成了村里的有钱人。
当周围的肥皂厂越来越多时,李海仓意识到这样下去也不会有太多收益,随即关闭肥皂厂,用这些年积累下的销售渠道及钱财再次创业,开了一家综合超市。
超市开了五年,李海仓赚的盆满钵满。不过他并不满足于此,转而对焦炭行业打起主意。
自从他开超市进货以来,一旦他山西人的身份暴露,别人就会前来询问煤炭相关的问题。 时间一长,李海仓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商机。稳妥起见,李海仓还是先回去征求父亲的意见。
“爸,我感觉焦炭行业有市场,我想开个焦炭厂,您觉得怎么样?”
“你要感觉可以就去做,需要什么帮助就说出来,咱们一起想办法。”
得到父亲的肯定,李海仓模仿之前肥皂厂的方法,先去学习所有工艺,然后回到家中筹集资金开设一家焦炭厂。
一年时间,李海仓不仅收回之前的投资成本,还净赚四十多万。到了1992年,李海仓的焦炭厂已经身价千万,还从原本的焦炭产业发展成为钢铁厂,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海鑫钢铁集团。
到了2001年,海鑫集团已经具备将原料逐一加工成各种产品的技术,海鑫集团也成为了当地最有名的大企业。
可惜的是,这次商业大亨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全部理想,就被好友暗杀在办公室内。
在李海仓事业更进一层时,他与友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正是这种落差,最终使得他的朋友冯引亮动了杀人的念头。
冯引亮与李海仓一起长大,从小就是好兄弟。不过李海仓家里太穷,并没有上过几年学。冯引亮家里条件还可以,读到了高中。
在李海仓办肥皂厂前后,冯引亮也在村里的土地上办了一家造纸厂。
同样是厂子,冯引亮的厂子明显更加赚钱。 首先造纸的原料可以就地取材,其次纸的销量要更大一些。而且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造纸行业竞争没有那么大。
凭借着这个造纸厂,冯引亮成为名副其实的“土豪”,遇事喜欢一掷千金,吃穿衣着讲究档次。更重要的是,冯引亮在外面包养了一个情人。
若是从时间上来看的话,冯引亮比李海仓更早富起来。当初李海仓缺钱办厂,冯引亮二话不说就拿出一笔钱支持自己的好兄弟。
可当海鑫集团越做越大时,冯引亮开始走下坡路,与李海仓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最开始时,冯引亮的造纸厂电路有问题,希望能从李海仓这里接一条电线。
“你放心,我不白用你的电,咱们安电表计算,我正常付钱。”
“什么钱不钱的,你先接过一条电线用着。”
冯引亮看似大方的付电费,却动起了歪心思, 将电表改装了,无论怎么用,走得速度都十分缓慢。没过多久,海鑫集团的一位电工发现了电表的异样,直接掐断了对造纸厂的用电供给,并报告给李海仓。
知道自己理亏,冯引亮并没有过多表示,李海仓也没有追究这件事。这对兄弟看起来一切照旧,其实已经产生了隔阂。
令冯引亮始料不及的是,之后检查组查出他的偷税证据,明令他补交十万税款。若是在前几年,十万块钱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可最近冯引亮的造纸厂已经走下坡路,加上他自己还要维持排场以及包养情人,十万块钱还真不好筹集。
为了能省下这笔钱,冯引亮直接给李海仓打电话,希望他去求个情,不要罚自己的款。
谁知李海仓直接将他的电话转接给办公室,让他直接和工作人员说出自己的请求,然后再报给他处理。
冯引亮明白了,这是李海仓在拒绝自己的请求,这才想出这么个办法。挂掉电话后,冯引亮咬牙凑齐十万罚款,发誓不再与李海仓联系。
可惜没过多久,冯引亮的造纸厂因为污染太过严重被关闭了。 虽然造纸厂经济效益越来越不好,可毕竟还有不菲的收益。厂子一停,冯引亮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
为了自己的生活,冯引亮不得不再次拿起电话打给李海仓: “看在咱俩一起长大的份上,你能不能和政府说说,不要关闭我的造纸厂。”
“造纸厂污染太大,早晚得关,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你还是快想想别的出路吧。”
听到李海仓的回答,冯引亮电话一摔,破口大骂李海仓忘恩负义。随后变卖资产,来到其他城市一边投资,一边重开造纸厂。
可惜冯引亮这些投资全都打了水漂,没有带来任何经济效益。此时他的小情人不愿意了,跟随他这么多年,到头来什么都没剩下,白白搭上自己的青春。
“要么跟你老婆离婚,要么给我20万分手费。”
冯引亮害怕她闹到老婆那里,答应给她20万的分手费,不过得过段时间,因为他现在没有钱,得去和李海仓谈一笔生意。
原来冯引亮虽然造纸厂关闭了,可那片土地却是他的资产。 原本想着用这片土地东山再起,可现在情人要钱,自己也需要生活,这才想到将地卖出去。
在冯引亮看来,李海仓是最合适的人选。他的工厂那么大,一定需要土地扩张。何况二人曾经的关系,怎么也能卖个高价。
冯引亮手中的土地市场价在一百万左右,他自己想要180万卖给李海仓,被李海仓直接拒绝。
这样一来,冯引亮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对李海仓的恨增长到了极点。
土地不值那么多钱,冯引亮知道。可他没想到李海仓竟不顾朋友之情,接二连三拒绝帮助自己。
2003年,春节之前,冯引亮从抽屉中拿出两支猎枪,走进了李海仓的办公室。
大家知道冯引亮与董事长是老朋友,也没有看清冯引亮手中的猎枪,就这样将他放了进去。
不久之后,外面的人听到两声枪响,再进去时,地下躺着已经身亡的李海仓和冯引亮。
就这样,海鑫集团的创始人死在春节前夕,死在办公室内。他的老父亲李春元不仅要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还亲眼见到了海鑫集团毁于儿子们的争权夺利,毁于孙子的不管不顾。
自从海鑫集团破产,李兆会在媒体面前表示一定会还钱后,就再也不见踪影。即便将集团所有能抵押的物品抵扣债务,李兆会依旧欠下上亿的债务。
有人说李兆会偷偷回来看望过爷爷,也有人说李兆会早就预料到集团的衰退,所以将钱套现后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无法否认李春元晚年时的悲伤。最引以为豪的儿子被杀,企业在孙子手里破产,儿子们虽然都是成功人士,却各有私心,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团结了。
Ⅳ 在股市里一直拿着一只股票不动,这样长期下来能赚到钱吗
我2007年市买股票后这样想,结果是被啪啪的打脸;
2007年的时候,到香港2年多了,手里有了10来万港币,我记得那时候买入的第一支股票是港股的“中国镍资源”,我记得那时候买入价是4.8港币一股,当时买入了1万股,买入的理由是那天这支股的升幅很大。买入的时候恒生指数还是28000左右,后来恒生指数继续上升到32000点,可我买入的这支股票却一直没有再创新高。后来到2008年股市崩盘,指数从32000点跌到接近1万点,而中国镍资源最低跌到0.24港币/股。我完美的在低位交出筹码,第一次买股票,完美的持股到亏损95%出局。
你以为我是因为持股时间太短而没赚到钱吗?事实证明这支股任何时候跑出去都是对的,后来的研究才知道,中国镍资源本身是炼钢的,在我国经济粗放型发展的时候也是不断的扩大规模,但在国家收紧对炼钢的环保的要求后,这间公司的主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铁矿石不停涨价的时候,他们的主营业务的亏损越来越大,在尝试转型成特钢生产商失败后。他们收购了印尼的镍矿,尝试转型为资源型的企业,结果是亏损越来越大,以致到最后连维持上市地位的财务报表都没办法提供,最终被港交所退市,所有的投资者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A股的乐视等等这些股票也是一样的持有到最后是血本无归;至于因为财务造假的那些股票就不胜枚举了。
当然了,我的同事也有在股市里拿着股票一直不动,赚的盆满钵满的例子,香港的港交所最初上市的时候每股9块港币,一直持有到现在的话,股价上升加上分红,回报已经超过百倍;还有在腾讯最初上市买入后一直持有到现在的回报超过168倍;至于从上市后买入茅台到现在的可以获得超过300倍的回报。
如何区分哪些是适宜长期持股,哪些是不宜长期持有的呢?股神巴菲特说过“ 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只股票10年,最好连10分钟也不要持有”,我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要考虑;
1, 公司的业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或者说公司的业务是否具有长期的竞争力,我们可以看到港交所是做独市生意的,所有在香港上市的股票都要在港交所交易,只要有人交易股票,港交所就可以赚到钱,简单说他们是收过路费型的企业,企业的这种护城河不可逾越;腾讯的护城河在于他们通过微信,QQ这些软件把所有人捆绑在一起,其他的社交软件几乎没有可能性在这方面和他们争夺流量入口,他们也通过这种优势在互联网业务上所向披靡;
2, 公司有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如果一个企业依靠一个特定的管理层,那么这间公司就没有长期持股的意义,山西海鑫钢铁集团在李海仓手里风生水起,在李兆会手里却濒临破产,就是说公司没有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很多民营公司,尤其是喜欢和大股东大搞关联交易的公司,比如贾布斯的乐视,这样的股票是10分钟也不要持有;
3,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否在发生变化,比较着名的例子是港股的电讯盈科,电讯盈科的前身是香港电话有限公司,当时的香港电话有限公司独家经营香港的长途电话业务和数据业务,后来香港政府放开了运营的限制,导致这间公司从最高的28港币跌到最后的0.40港币,就是他们的护城河彻底碎了。
4,公司的业务是否具有可继承性,比如保险公司,一般来说开发了新的客户后,一般和客户的合同不会只有一年;上一年的业务会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业务,从总体上有一个累积的效果。
在2007高点买入的大部分股票,到现在都没有回本,比如港股的中交建,中建材,神华,还有大部分的航运股等等,现在的股价甚至不到最高点的30%;
大多数可以长期持有的股票都不便宜,他们有很好的护城河,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经营业绩上有累积的效果;但要想赚到钱,在熊市买入,牛市卖出才能真正赚到钱;而牛市高点买入,持股时间越长可能亏损越大。
关键是在什么价位拿什么股。在股市里一直拿着一只低估值的好股票不动,长期下来肯定是能够赚到钱。 股票是上市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买了公司的股票就是股东,享受相应的权利,公司要对其履行相应的义务。公司股票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上下波动,成长性好的公司业绩不断增长,通过分红回报股东,股价不断上涨增值,股民在低估值时买入后,长期持有就可以享受公司分红,股价上涨增值也可以赚钱。 好公司的股票买入长期持有赚钱,关键还是要看市场估值的高低,参照同行业的平均估值水平,分析公司行业发展潜力,在市场估值低估时买入长期持有就能够赚到钱。否则好公司的股票市场高估时买入,长期持有不仅赚不到钱,反而会亏钱。众所周知中石油是一家好公司,当它的股票发行上市达到了48元之颠时,市场大幅估值,当时在此价位买入的股民朋友,持有的时间再长,靠公司分红,股价触底上涨,根本就没办法赚钱,只能调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高位满仓中石油了。 问题股票不能长期持有。以前核准制下炒问题股垃圾股成风,主要是壳资源稀缺性,越亏损越有价值越光荣,炒问题股就是发财,买了问题股长期持有,等着讲故事装新酒,乌鸡变凤凰,股价一冲上天赚钱。注册制下没有上市数量的限制,壳就不值钱了,问题公司的股票无人问津,慢慢被市场抛弃,最终退出市场,买了问题股长期持有,遇到了退市,不仅不赚钱,投资者将会损失惨重。 结论:选择一个好公司在市场低估值时买入它的股票,长期持有才能真正赚钱。
这要看你拿的是什么股,如果是拿的中石油10年可以把你本金亏没了,更别提赚钱。
短线是走炒作路线,中长持股走的是投资路线。中长持股并不是很多股民认为的那样抓一个股死拿不动就可以赚钱,中长持股实际上涉及的层面比短线炒作更为复杂。
第一点,要得懂选股,什么样的股才有中长投资价值。
第二点,面对一堆枯燥的财报数据要能看懂并做出分析判断个股的经营状况。
第三点,要懂得行业前景分析,分析个股所处行业前景如何,有多大的发展前景预期,个股在同行业中有多大优势。
第四点,要对宏观经济有一定的了解,要知道点国际国内金融经济政治发展态势。
机构选股大多是调研,建仓,锁仓,然后中长持有因为他们做的就是预期,做的是价值发现。他们通过团队的力量对个股公司基本面及前景进行深入研究剖析选出标的。可是多数散户是乱抓一通就美名其曰价值投资,最后亏了就否定一切,埋怨市场不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