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区块 » 百盛集团股票实情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百盛集团股票实情

发布时间: 2023-06-16 09:56:08

1. 百胜中国是什么企业做什么的

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餐饮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创新的餐饮先锋。

从事餐饮、食品加工业、农业投资和畜牧业的投资。受所投资企业及百胜全球餐饮集团旗下品牌的被特许人的书面委托(经董事会一致通过),向公司所投资企业及百胜全球餐饮集团旗下品牌的被特许人提供相关服务。

以代理、经销或设立出口采购中心的方式出口不涉及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国内商品。购买所投资企业及百胜全球餐饮集团旗下品牌的被特许人生产的产品进行系统集成后在国内外销售,

如所投资企业及百胜全球餐饮集团旗下品牌的被特许人生产的产品不能完全满足系统集成需要,可在国内外采购价值不超过系统集成所需全部产品价值的50%的系统集成配套产品。

在中国境内设立科研开发中心或部门,从事新产品及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其研究开发成果,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

为公司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为关联公司提供与其投资有关的市场信息、投资政策等咨询服务。

(1)百盛集团股票实情扩展阅读:

百胜中国从Yum! Brands(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YUM)分拆出来之后,于2016年11月1日独立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YUMC。

百胜中国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东方既白、小肥羊和COFFii & JOY连锁餐厅品牌。

在包括风靡全球的肯德基原味炸鸡等产品的基础上,百胜中国还不断开发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从而建立起强有力的顾客忠诚度。每一个品牌都有其专属产品,很多都是中国本土创新。

同时百盛中国也研发出众多独有产品与调味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美味便捷并且高品质的食物。通过在中国多年的发展与积累,百盛中国已拥有深厚的消费者知识与忠诚度,各品牌的产品也已成功融入流行文化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之中。

2. 为什么麦当劳和肯德基同为快餐行业的佼佼者,两者的市值却天差地远

说麦当劳的市值比肯德基高这个并不是一个准确的说法。因为麦当劳是以整个麦当劳为主体上市的,而肯德基并不是上市公司,肯德基只不过是上市公司百胜餐饮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而已,所以应该说麦当劳的市值比百胜餐饮集团市值高出很多比较准确。

目前麦当劳的股价大概是204美元,总市值大概是1560亿美元

百胜餐饮的股价只有110美元左右,总市值只有35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麦当劳的股价是百胜餐饮的两倍左右,市值是百胜餐饮的4.5倍左右。

至于麦当劳市值比百盛餐饮集团市值高,这个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不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利润来看,麦当劳都要比肯德基更具有优势。

事实上从市盈率来看,麦当劳跟百胜餐饮的市盈率差不多,麦当劳的市盈率是27.6左右,而百胜餐饮的市盈率大概是25.5%,两者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由此可以看出市场对于两者的估值逻辑是差不多的。

而麦当劳的总市值之所以比百胜高出很多,因为他的规模比百胜餐饮要高出很多,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对比一些数据看出来。

1、门店数量,截止目前,麦当劳在全球的门店数量超过35,000家,肯德基的全球门店数量只有18,000家左右。

2、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 2018麦当劳210.25亿美元,净利润59.23亿美元; 百胜营业收入56.88亿美元,净利润15.42亿美元。相当于麦当劳的营业收入是百胜餐饮的3.7倍左右,净利润是百胜餐饮的了3.85倍左右。

3、肯德基中国业务是独立运营的。无论是对于麦当劳,还是对于肯德基来说,中国都是他们最重要的市场。

但从2016年开始,百胜中国从Yum! Brands分拆出来之后,并于2016年11月1日独立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东方既白和小肥羊连锁餐厅。

而根据百胜中国2018年的年报数据显示,百胜中国2018年营收达到84.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60亿;净利润7.08亿美元。这意味着百胜中国比整个百胜集团在全球其他地区的营业额都要高出很多,这对于百胜餐饮集团总体的营业收入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目前不论是从营业收入还是利润规模上来看,百胜餐饮跟麦当劳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市值有差距也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不论是麦当劳还是肯德基,他们基本上都是采用直营及加盟的模式。但麦当劳在加盟模式发展上明显要比肯德基做得更好。目前麦当劳有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是靠租金,而且加盟店已经成为了麦当劳最主要的收益来源。

对于麦当劳来说,加盟店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生意,麦当劳只提供品牌以及培训支持,然后麦当劳会自己选好地址再招商。麦当劳在选址方面是非常毒辣的,他们的眼光会放得非常长远,一般他们都会跟业主鉴定二三十年的合同,这样通过招商加盟之后,他们可以从中赚取很可观的租金差价。此外加盟商每年都必须向麦当劳缴纳一定的授权费,授权费一般是营业额的4.5%左右,所以麦当劳每年都可以从这些加盟店当中,赚取非常可观的利润。

比如2016年,麦当劳整体收入是246亿美金,其中直营店153亿美金,加盟店是93亿美金,在这93亿美金加盟店营业额当中,其中租金61亿美金,授权费是31亿,剩下的1%是保证金。 另外在麦当劳2016年直营店营业利润只有26亿美金左右,而加盟店是利润达到了76亿美金左,相当于麦当劳大概3/4的利润都是来自加盟店。

也正因为如此,麦当劳每年的营业收入以及利润都是非常可观的,而且每股收益要比百胜餐饮高出很多。

比如2019年第一季度,百胜餐饮每股的收益大概是0.85美元,而麦当劳每股的收益达到了1.74美元,相当于麦当劳每股的收益是肯德基的两倍左右。

综合各种因素之后,目前麦当劳比肯德基更具有优势,所以更容易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因此股价比百胜高,市值也远远高于百胜餐饮是在情理之中的。

麦当劳(股票代码MCD),周五的收盘价为204.26美元,公司总股本7.64亿股,总市值1559.64亿。麦当劳在2018年全球收入210.25亿元,净利润59.24亿美元。

肯德基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股票代码YUM),周五收盘110.27美元,总股本3.06亿,总市值337.40亿元。2018年总收入56.88亿元,净利润15.42亿元。

所以,数据能说明一切,无论是在开店数量,全球覆盖区域,营业总收入,经营净利润,麦当劳都大幅度领先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何况百胜餐饮还有必胜客、塔可钟等其他品牌。所以,麦当劳市值是肯德基的几倍,也不足为奇了。

在中国,肯德基是最先进入的洋快餐品牌,目前在中国经营6000家餐厅,而麦当劳目前在中国只有2500家餐厅,两者在中国业务上相差还是挺大的。

最后说一下,现在的麦当劳中国卖给了中信集团控股,肯德基中国的部分股权则卖给了“马云爸爸”。

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把目光从宏观资本市场聚焦到日常经营中来

2016年麦当劳营业额和利润达到254.13亿和45.29亿美元,位列2016年世界500强420名,而肯德基没能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火遍全球的两大快餐巨头总是开在一起,为啥麦当劳比肯德基更加赚钱呢?下面来 探索 其中的一些奥秘。

1. 售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很多人看来,麦当劳和肯德基是 美食 快餐,是垃圾食品,是不 健康 的,尤其是在中国。然而麦当劳售卖的不仅是快餐食品,薯条、汉堡、炸鸡,更是一种美式生活方式,让产品变得更有价值和内涵,也让更多消费者乐意为这份欢乐、有趣、便捷、轻松的氛围和文化买单,而肯德基却没有鲜明提出这一点。

2. 爆款做到极致

麦当劳的代表薯条、汉堡,选择更多,喜爱更多,销售更多。薯条分为大中小规格,搭配番茄酱换个包装,变成升级后的爆款,让消费者有更多不同的选择,

麦当劳有11种口味的汉堡,汉堡客单价从7.5元到21元不等,买汉堡的消费者通常会购买饮品,也能带动其他单品销售。

1962年麦当劳售出第10亿个汉堡,1984年,卖出500亿个汉堡,2002年卖出1000亿个汉堡,汉堡的销售带动作用功不可没。

而肯德基的代表炸鸡,仅只有新奥尔良烤翅、香辣鸡翅、吮指原味鸡块,脆皮鸡四种选择,比起麦当劳两种爆款单品,十多种选择来说可谓是弱了很多,炸鸡的客单价只有11元和11.5元,爆款客单价低,选择少,销售额低自然比麦当劳低。

3. 让消费者感受到实惠便捷的营销

营销方面,麦当劳做得比肯德基好,麦当劳多次针对单品开展营销活动,如薯条买一送一,这比直接打五折更好,一个人吃不了两份薯条,肯定会叫上朋友,相当于消费者免费给麦当劳做了广告,变成了两个人或多个人的消费,消费者一般不会光买份薯条,还会点份饮料,或汉堡、炸鸡等,无形中比直接五折带动的客流和消费额更大,针对汉堡推出了限时10元享受原价20元巨无霸汉堡,推出3元购原价8元派,10元购原价12元那么大鸡排等一系列优惠活动。

在套餐方面,丰富多样,选择更多,有麦趣鸡盒、三人套餐、五人套餐等套餐活动,牢牢锁定了两个人到多人的朋友、家庭等群体消费。

在支付宝服务窗口内,麦当劳每周会有新营销活动,免费领取麦满分早餐,培养消费者到麦当劳吃早餐的习惯,送甜品折扣券、单品优惠活动,优惠套餐等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常来消费。

推出的17元的汉堡、搭配饮料,鸡排饭搭配饮料的正餐套餐营销活动,培养消费者来麦当劳吃中饭晚餐的习惯,减少了消费者面对众多 美食 的复杂和犹豫选择,给消费者一个简单便捷的选择。

麦当劳真正做到了给消费者实惠便捷的同时,培养了消费者美式生活饮食习惯,让消费者爱上美美式生活方式,更让消费者通过口碑带动了更多的客流,带动了客单价和营业额。

相比之下,肯德基针对爆款的营销活动则相对较少,推出了29元包含薯条,鸡块,麦辣鸡翅,鱿鱼等缤纷小食套餐,营销活动更多针对全家桶,缺少单品的营销活动。套餐也只有全家桶套餐可供选择。

肯德基针对目标消费群体,选择了年轻人喜爱的明星鹿晗作为代言人,在电视上投放了许多广告,但在消费者真正的福利上,却没麦当劳做的到位。

4. 细节体现效益

在运营上,麦当劳从2015年推出了收银和取餐分开的方式后,提高了点餐和取餐时间,食材准备人员能第一时间内得知点餐信息,之后面对取餐区高峰期巨大的排队压力,改为取号叫号的方式,消费者点餐后寻找空位置等待显示屏幕叫号取餐,分解了取餐区排队压力,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消费者时间,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

而肯德基还是一直沿用,点餐后拿餐给消费者后,再给下一位消费者点餐取餐的方式,两者在运营上带来的细微差别,带来不同的效益,麦当劳的单店接待消费者能力大幅度提高。相同水平下麦当劳单店营业额更高。

天长日久,从单店到区域再到大区,差距就慢慢拉大,不觉间,两者就已经在资本市场的眼中渐行渐远了。

麦当劳的年收入50%来自地产出租40%来自品牌授权,10%来自餐厅运营,现如今麦当劳覆盖了全球最豪华的商业地段。买卖热门商铺,收加盟店铺高租金。全球36000家麦当劳店中直接拥有45%的土地,70%的店铺,其它才是租赁。麦当劳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拥有数万块地产。

麦当劳的房地产商业模式是50年代由其首席财务官哈里·索恩本创造的。1956年,他创建了麦当劳特许地产公司,目标是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购买便宜的店铺,并逐渐改进,最终形成了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概念。

肯德基和麦当劳的距离。可能就是差了这数万块地产吧。

肯德基在中国之所以比麦当劳更受欢迎,这跟二者的食材以及国民饥饿基因有直接的关系。肯德基一口直接咬在肉上面,感觉那叫个实在不亏。麦当劳多数是以肉馅形式出现,而“肉馅”这个玩意里面能参合的东西,国人心中是最清楚了,可以说是玩剩下的东西。就算信誉再好,一口咬到肉也还是踏实。“出门别吃带馅的”——这分明是被骗怕了。

因为你只看到了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旗鼓相当。在美国肯德基纯属垃圾价格,门店数量连麦当劳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装修差,品种少,格调低。

他们只是在中国做得差不多 在美国完全看不到肯德基好吗

让你吃一周肯德鸡你会吃到吐,吃一周麦当劳还能吃的下,味道

麦当劳是地产公司。

提这问题的人估计没去过海外

3. 中国百胜集团股票代码

百胜餐饮集团,总部地点﹕美国,上市地点﹕纽约证交所,股票代码﹕YUM。
股票代码其实很容易理解,每串代码也就意味着是一只股票,比如说“平安银行”,它的代码是000001。
股票代码和车牌号有相似之处,为了让大家区分各种不同的股票,每个股票都有一个代码,那是编制的唯一号。
就像每个车牌号前面都有“粤”“冀”“宁”等,不同板块的股票,前面的数字都不一样,有的是002xxx、有的是900xxx、有的是601xxx,下面就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的具体内容。
解释之前,先送给大家一波福利,点击下方链接,免费领取10本炒股书籍,帮助你实现长久的股市盈利:股市入门必读10本精选书一、股票代码怎么区分?
股票代码有很多种,大家可以往下看,我为大家介绍几种很常见的:
1、A股
A股是指人民币普通股票,是由我国境内公司发行,供境内(不含港澳台)投资者交易的股市。
沪市A股的代码开头的数字不是600就是601,深市A股的开头数字一般来说是000。
2、B股
B股是指人民币特种股票,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供投资者以美元或者港币交易的股市。
沪市B股的代码设置的开头数字为900,深市B股是200打头。
3、创业板
创业板和二板市场是一样的,因为上市的门槛比较宽松,创业板,顾名思义主要是中小型和创业型公司,这类企业成立时间短、业绩不突出,但是成长空间很大,那些嗅觉比较灵敏的股民就很适合购买。
创业板的代码打头数字为300。
除了这几个常看见的板块之外,还有一些带字母的股票也是能够经常见到的,比如XR、XD、*ST等等,那这些代码又是什么意思呢?
1、XR
它代表这类股票目前已被除权,这就意味着以后带有XR的股票,在以后分红的时候,将失去分红的权利。
2、XD
这代表着具有XD代码的股票是除息,意思就是取消了派息的权利。
3、*ST
简单来说就是带ST的这类股票都是连续三年亏损的公司,有退市风险的股票新手千万不要看。
Ps:新手炒股的话,我还是建议选择那些龙头股,发展前景好、盈利稳定,和那些刚上市的公司相比,风险相对小一些。这里我也总结了各行业的龙头股,点击链接即可免费领取:吐血整理!各大行业龙头股票一览表,建议收藏!
二、股票代码怎么查询?
通过很多专业股票软件和互联网都是可以查询到股票代码的。
这里我再免费送大家9大炒股神器,不仅能轻松查询股票代码,还能帮助大家收集分析数据、了解行情,是我从使用过的几十种工具中总结出来的,新手用了能少走很多弯路: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应答时间:2021-09-0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4. 百盛是国企吗

外企,是马来西亚企业
在香港上市的

百盛百货是金狮集团于1987年创立的,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发展显着,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HKEx: 3368)、[1] 马来西亚吉隆坡证券交易所(Bursa Malaysia::PARKSON)和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GX::Parkson)[2] 上市交易。连锁百货商店遍设马来西亚各主要城市,至今已开设了三十余间购物中心以及精品专卖连锁店,成为全马百货店最大、最成功的零售连锁集团。2013年8月31石家庄百盛百货日正式闭店,9月1日起终止经营。

5. 百胜中国的主要股东是

百胜中国的主要股东是春华资本和蚂蚁集团。
1.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餐饮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创新的餐饮先锋。2016年11月1日,百胜中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独立挂牌上市(证券代码:YUMC), 总部设在上海。百胜中国于2020年9月1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9987。
2.百胜中国是Yum! Brands在中国大陆的特许经营商,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三大品牌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经营权。肯德基是中国领先的快餐品牌;必胜客是中国市场领先的休闲餐饮品牌;塔可贝尔是源自美国加州的连锁餐饮品牌,提供创新美式墨西哥食品。百胜中国还独家拥有小肥羊、东方既白、黄记煌和COFFii & JOY连锁餐饮品牌。
拓展资料:
1.自从1987年第一家餐厅开业以来,截至2021年12月底,百胜中国在中国大陆的足迹遍布所有省市自治区,在1500多座城镇经营着11788家餐厅,员工人数超过40万。
2.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百胜中国不仅在店面数量,而且在品牌知名度、社交及数字媒体营销和传播、全国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以及创新方面都已经成为了一家中国领先的餐饮企业。百胜中国超过40万的员工是公司发展的支柱,与此同时,在百胜积累了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全情投入的前线伙伴也正在续引领发展活力充沛、直面机遇、和充满欢乐的企业文化。
3.2020年4月,百胜中国和意大利殿堂级家族经营咖啡品牌Lavazza宣布已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在中国运营Lavazza咖啡店。 作为双方合作的第一步, Lavazza亚洲第一个咖啡旗舰店已经在上海开业。

6. 国美并购永乐产生的协同收益大概是多少

国美和永乐宣布合并。国美支付的总价为52.68亿港元,其中:3.08股永乐换股为1股国美(与目前两公司的股票价格比相当),国美还将为每股永乐股票支付0.1736港元的现金(合计约5亿元港币)。国美的此次出价较永乐市值高出了10%左右,并选择溢价部分由现金来支付,这样安排既能够平衡永乐各方面股东的利益,又不至于稀释国美现有股东的每股收益。

国美和永乐宣布合并,是家电连锁并购的华丽序曲,标志着中国电器零售业的垄断经营的开端,流通资本对于生产资本的控制力量迅速增强,并迅速成长为资源型(渠道资源)企业。合并后,黄光裕股权稀释到51.2%,陈晓透过合并公司和管理层共同持有12.5%的股份,摩根斯丹利持有2.4%左右。经营网点方面,国美和永乐的网点重复度非常低,据从国美了解,新公司双品牌策略,短期不会关任何品牌的门店。管理层稳定和企业文化融合成本方面,对国美永乐合并案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黄光裕先生通过陈晓先生持股和担任CEO,使得二者利益得以总体一致,并有效减小了国美控制权过于集中的风险。但企业文化融合的进展是需要实践来证明的,协同效应从目前来看并不是非常明显,两家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管理风格的企业的合并,将会面临很多变数。

将二者合并后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按照合并的整合成本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按照较为审慎的假设,新国美的销售规模也超过苏宁两倍。回顾BBY 与CC 的整合过程中资本市场的一些估值经验,和二者的一些经营数据对比,目前仍然倾向于给国美更高的估值水平。从销售规模,和规模以外最重要的两项指标(同店销售收入增长率、存货周转日)的比较来看,除了苏宁的同店销售收入增长率数据不能获取,其余指标国美无论在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发展趋势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看待这一并购案例,应当认可两家公司战略方向的正确性和合并后的显着领先地位,但同时仍应当对该行业的竞争态势持审慎态度。此次收购将对家电零售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打破原来的“三国演义”局面,形成更加明显的“规模领先者”。该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门店数量过多,导致流通成本增大、单店销售被摊薄,因此难以获得好的扩张效率和利润增长。但在“多头”或“双头”竞争情况下,没有人会停止门店扩张的步伐,因此只有最终形成较为明显的“一头独大”态势才有望真正进入门店压缩清理阶段,从而根本解决该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为了最终达成“一头独大”的态势,预计国美、永乐在整合挖潜的同时并不会停止扩张的脚步,其与苏宁等其它公司的竞争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甚至会更加激烈。

与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并购案例不同,目前两公司的市盈率均处于低位(2006年17x左右)。同时,即便对该行业的竞争态势仍难以在短期内缓和,即便整合过程中还可能会发生各种摩擦或不确定性,两家公司基本面恶化的可能性已不大。因此,此次合并有可能带来明显的投资机会、值得市场广泛关注。

情景分析显示,在国美目前的价位下,新公司2006年预测市盈率区仅间为16.4x-19.6x,大幅低于百盛、李宁、物美等其它业态的零售公司。此次合并将产生一定的整合效益、促进两公司的利润提升,同时也为新公司的长期生存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有望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更高的市盈率水平。

答复补充:财务分析:

永乐这家中国内地的实体公司,上市不足十月,从股市募集的11亿资金还没有捂热,就已经面临几乎不可避免的“退市”命运。7月25日晚,国美正式发出对永乐的全面收购要约。在此之前,国美已经获得了摩根士丹利、鼎晖持有的全部永乐股份(分别为已发行股本的9.61%和1.56%),以及永乐管理层通过Retail Management持有的部分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20.9%)。仅仅因为禁售期的缘故,永乐管理层必须继续持有余下的30%已发行股本,直至10月13日。但永乐管理层已经做出“不可撤销的承诺”:禁售期届满后,Retail Management打算就其持有永乐已发行股本余下30%接纳收购建议。约61.74%的永乐已发行股本已经是国美的囊中之物。只要在发出要约后四个月内,再从公众股东手中获得28.26%以上的股份(达到联交所规定的90%),国美将强制收购余下股份,并使永乐“顺利”退市。在管理层、财务投资者的坚定支持下,国美已经获得了事实上的“绝对控股”地位。瑞信证券分析师麦嘉慧指出,在这种形势下,小股东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而这支在投行界人士看来“很出乎寻常”的早夭港股,其实,命运早已设定。

最后的价格定格在2.2354港元。由国美提供的代价“0.3247股新国美股份及现金0.1736港元”,按7月18日国美停盘时的股价折算而来。这一价格“相当接近”永乐的2005年10月的上市发行价,2.25港元。分析人士指出,最终的估值可能是以永乐的上市发行价为基础的,而这也暗合了公告前一天“对价为2.25港元”的市场传言。但2.2354这个数字当中还有其它的玄机。按这一价格,摩根士丹利和鼎晖通过出售持有的永乐股份(合计260890554股,约11.17%),共获得价值约5.832亿港元的国美股票和现金。至此,摩根士丹利和鼎晖从永乐顺利退出。而在此之前的2006年4月,二者已经通过出售同等数量的永乐股票套现8.4137亿港元。 2005年1月开始,摩根士丹利和鼎晖先后在永乐投入的5000万美元和1765万美元,今天合计收回了约14.2457亿港元。而这也最终帮助永乐“赌赢”了和大摩、鼎晖的对赌协议。根据对赌协议的第二种方式――财务投资者5000万美元“初步投资”的回报达到3倍,1765万美元“财务投资者购股权”的回报达到1.5倍。即,大摩和鼎晖如果能收回约14亿港元,永乐管理层则无需对其做出补偿。在国美和永乐的合并中,虽然摩根士丹利们被双方刻意淡化,但它们无处不在。在合并后的新公司当中,摩根士丹利通过MS Retail将继续持有约2.39%的股份,而在合并之前的国美中,摩根士丹利已经通过其它“受控公司”持有了原国美约9.54%的股份。而且,也正是作为永乐上市联席全球协调人之一的摩根士丹利,豁免了永乐管理层、财务投资者摩根士丹利和鼎晖等各方“十二个月期间不出售其持有的永乐股份的义务”。在2.2354背后,并不仅仅是国美、永乐两者的博弈与制衡。

“公平合理!”在被问及对此次国美出价的看法时,陈晓说,并借此盛赞了合并双方的财务顾问高盛(国美)和嘉诚亚洲(永乐)。虽然,“永乐不满国美开出的收购条件”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但最终,在2.2354港元这个“合理”价位上,各方力量达成了一致。双方的联合公告中指出,相比永乐7月17日停盘时的收市价2.05港元,“溢价约9%”。一位招商证券分析师指出,也许2.05港元才是永乐目前股票价值的真正反映,“甚至可能更低”。瑞信分析师麦嘉慧表示,如果永乐2006年能够达到2005年的净利润水平(人民币2.89亿元),按照17倍的市盈率,对永乐股票的推荐价格将是2.15港元。但2006年迄今为止的时间里,永乐的盈利状况可能并不令人乐观。面对“永乐上半年盈利状况如何”的追问,陈晓闪烁其词,表情尴尬。招商证券分析师指出,目前,“永乐在外地的门店很多都是亏损的”,2006年上半年,永乐可能盈利很少,甚至是亏损的。这一预测在双方的联合公告中得到了一些验证。公告指出,4月21日发布的永乐2005年年报预计,“永乐2006年上半年的利润可能低于2005年同期”,但“考虑到永乐在华北和华南地区新开店铺加上同业其他公司的价格竞争激烈,导致成本增加及表现未如理想”,“上述声明已过时,故不能反映永乐现时的财务状况”。
这段“措辞微妙”、“并非必要”的申明,在一位分析师看来,正是暗示,永乐目前的财务状况可能比三个月前预计的更加糟糕。甚至,有分析师对永乐2005年的真实盈利能力也提出了质疑。2005年10月,永乐招股说明书预测,其2005年的利润将“不少于人民币2.88亿元”。2006年4月,永乐年报最终显示,其利润达恰好为2.89亿。不过,年报中的一些细节还是引发了争议:2005年,永乐“收取了上海直辖市政府授出税务补贴收入约人民币6145万元”。这直接导致其“实际税率由2004年的17.5%下降至8.2%”;2004年,永乐对存货做出大量拨备(计提),2005年度,永乐对存货拨备作出了约人民币6274万的回拨。而为了“更确切地反映本集团的销售成本以至盈利能力”,其2006年“可能毋须为一般存货做出大额拨备”。一家国际会计事务所的会计师分析指出,“如果我知道某批陈旧存货是可以在2005年退回供应商或者卖掉的,但在2004年不这么做,而是按政策提足了准备。2005年我把这批货退回或者卖掉了,这样我在2004年提的准备就在2005年转回,等于增加了2005年的利润”。虽然,“这样的操作你很难指责他是故意”,但永乐如今的境况显示,市场最终还是给了永乐一个“合理”的判断。

而即使能够重回2005年之前,永乐也很难改变现在的命运。其时,偏安上海一隅、在家电零售业排名第三的永乐,可谓进退维谷。一位同行直言,永乐当时的处境是“不扩张是等死,扩张是找死”。2005年1月,永乐最终选择了把自己交给资本市场,并从此失去了对自己命运的把握。2005年10月之前,一切为了上市。为了迎合资本市场,永乐通过一系列并购,迅速打造出了一个“全国”概念,并且给投资者允诺了一个它们力所不及的未来――不仅是和财务投资者签订的对赌协议,也包括给股市的“盈利2.88亿”的承诺。而恶果在2005年年底已经很快 显现。虽然,永乐勉强达到了上市前的盈利预期,但“它的利润是财务总监做出来的,而不是营销总监做出来的”,“陈晓当时已经知道,这里面的后果很严重”。资本市场很快做出反应。先是更接近真相的财务投资者,然后是公众股东,最后是管理层,掀起了抛售永乐的狂潮。从2006年4月21日4.3港元的历史最高位开始,永乐股价一路下滑,直至在“合理”价位被国美全面要约收购。谁才是罪魁祸首?“是投资者套现还是盈利倒退?我觉得是盈利的问题。”证券分析人士指出。今天,财务投资者已然功成身退;国美吞并永乐,未来整合效果可期;陈晓虽难掩“败军之将”的尴尬,但“他已经把自己的利益保护住了”;而对公众股东来说,在一个低于发行价的价位上,最重要的是避免失陷“天堂”(永乐英文名字,CHINA PARAD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