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沪市所有股票名称及代码是多少
沪市所有股票名称及代码是多少?股代码 沪市的为600×× 深市的为 0×××;两市的后3 字均是表示上 市的先后顺序;
代码:沪市的为58×××,深市的为031×××。
B股代码:沪市的为900×××,深市的为2×××;两市的后3位数字也是表示上市的先后顺序;
基金代码:沪市的为500×××,深市的为4×××;
配股代码:沪市的为700×××,深市的为8×××;后3位数为该股票代码的后3位数;
转配股代码:沪市的为710×××,深市的为3×××;后3位数为该股票代码的后3位数;
新股申购代码:沪市的为730×××,深市的即为该股票代码;
国债代码:沪市的为00××××,深市的为19××;
企业债券代码:沪市的为12××××,深市为10××;
回购债券:沪市的为2×××××,深市的为1×××。
一、求沪深两市股票代码名称,所属行业,流通股本,所...
不 用的交易软件是哪个 软件,如果 达信的 话,可以这样导出数据 以了:
1、先设置好 导 出的栏目,在标签栏上右键,弹出对话框,选股细分行业,流通股本等居前
2、选择系统-->导出数据
3、选择excel文件,报表中所有数据,设好路径,然后导出
二、沪市所有股票名称及代码是多少?
原发布者:nuist_zxg
股票 代 询一览表:上 票深圳股票上海 股票浦发银行(600000)白云机场(600004)武钢 (600005)东 车(600006)中国国贸(600007)首创股份(600008)上海机场(600009)包钢股份(600010)华能国际(600011)皖通高速(600012)华夏银行(600015)民生银行(600016)日照港(600017)上港集团(600018)宝钢股份(600019)中原高速(600020)上海电力(600021)济南钢铁(600022)中海发展(600026)华电国际(600027)中国石化(600028)南方航空(600029)中信证券(600030)三一重工(600031)福建高速(600033)楚天高速(600035)招商银行(600036)歌华有线(600037)哈飞股份(600038)四川路桥(600039)保利地产(600048)中国联通(600050)宁波联合(600051)浙江广厦(600052)中江地产(600053)黄山旅游(600054)万东医疗(600055)中国医药(600056)*ST夏新(600057)五矿发展(600058)古越龙山(600059)海信电器(600060)中纺投资(600061)双鹤药业(600062)皖维高新(600063)南京高科(600064)宇通客车(600066)冠城大通(600067)葛洲坝(600068)银鸽投资(600069)浙江富润(600070)凤凰光学(600071)中船股份(600072)上海梅林(600073)中达股份(600074)新疆天业(600075)ST华光(600076)*ST网络(600077)澄星股份(600078)人福医药(600079)*ST金花(600080)东风科技(600081)海泰发展(600082)ST博信(600083)*ST中葡(600084)同仁堂(600085)东方金钰(600086)长航油运(600087)中视传媒(600088)特变电工(600089)啤酒花(600090)*ST明科(600091)禾嘉股份(600093)
❷ 张磊持有的股票有哪些
张磊持有的股票大概有19种。
1、恒瑞医药:医疗创新药龙头,持有1662万股,成本价32.05元。美的集团:家电行业龙头,持有6100万股,成本价18元左右。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龙头,持有6211万股,成本价161元。格力电器:国内空调家电领域龙头,持有9亿多股,成本价46.17元。海螺水泥:水泥行业龙头,持有3732万股,成本价40元左右。
2、药明康德:创新药CRO龙头,持有7278万股,成本价66.36元。爱尔眼科:国内眼科医院龙头,持有6218万,成本价16.5元。公牛集团:插座行业龙头,持有1206万股,成本价66.35元左右。华兰生物:医疗用品龙头,投资约20亿,占15%,具体不清。泰格医药:医疗外包服务龙头,持有8333万股,成本价45元左右。
3、广联达:建筑软件龙头,持有2971.47万股,成本价50.48元左右。恩捷股份:锂电池隔离膜龙头(新能源),持有2083万股,成本价72元。甘李药业:国内胰岛素龙头,持有1684.44万股,成本价32.05元。凯莱英:CDMO行业龙头,持有1870万股,成本价123.56元。金域医学:医学独立实验室龙头,持有575万股,成本价50元左右。
4、国瓷材料:MLCC材料龙头,持有3120万股,成本价20.67元/股。水井坊:白酒行业,持有452.5万股,成本价在30-40元之间。良品铺子:零食龙头,持股良品铺子的13%,位列第三大股东,由于是原始股投资,成本价不详,但计划减持。汇川技术:工业自动化龙头,以58元/股参与定增,1300多万股,共8亿
1、张磊,男,19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高瓴集团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耶鲁大学校董事会董事 、亚洲发展委员会主席,西湖大学创校校董、创始捐赠人、发展委员会主席,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香港大学校董,未来论坛创始理事、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
❸ 高瓴资本股票代码
1. 高瓴资本没有股票代码;高瓴资本集团(Hillhouse Capital Group)是一家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投资公司,由张磊于2005年创立,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
2. 该公司投资覆盖TMT、生命健康、消费零售和企业服务等领域,其投资的企业包括:网络、腾讯、京东、携程、去哪儿、Airbnb、美的、格力、中通快递等。2021年8月,高瓴创投领投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拓展资料
企业简介
1. 高瓴集团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和产业创新,发现价值、创造价值。高瓴的投资人主要来自于全球性机构投资人,如:全球顶尖大学的捐赠基金、发达国家的主权基金、国家养老金、海外家族基金,以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保险公司、上市公司等。
2. 高瓴集团已成为跨阶段、跨地域、跨行业的全天候投资人,包括高瓴创投、高瓴投资等核心投资板块,坚定重仓中国,聚焦生命健康、硬科技、大消费、碳中和等投资方向。投资的企业包括:京东、腾讯、字节跳动、美团、Zoom、宁德时代、隆基股份、星思半导体、百济神州、飞利浦家电、普洛斯、百丽国际、格力电器、蓝月亮等。
3. 高瓴持续将资源投入到最前沿的技术领域,对硬科技、前沿技术的投资占比超过了整个投资布局的80%。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造、量子计算、云和大数据、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展开系统性布局,支持中国的原发技术创新。2021年年初,高瓴成立首支“绿色基金”。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与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一起发布了行业内首份碳中和报告。高瓴在碳中和领域已经累计了近500亿元的规模。高瓴创始人张磊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提到,高瓴成立了专门的气候变化投资团队,推出专项绿色基金,成为股权投资领域内首支以“绿色产业”为投资主题的纯市场化投资基金。2021年2月,高瓴正式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促进行业绿色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支持中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❹ 百丽股票代码多少
百丽股票代码是01880。
百丽创立于1991年,其前身为鞋类产品代工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自建品牌和零售网络。2007年百丽国际在香港上市,上市当日冻结资金高达4460亿港元,创下香港股票市场公开发售冻结资金的最高记录,而百丽国际市值曾一度超过1500亿港元。然而因为当年“跑马圈地”过快,大量门店使公司无法在市场巨变后快速转型。2016年百丽国际正式宣告集团上市10年来首次录得连续利润下滑,而业绩疲软背后还有实体店的关闭潮。
【拓展资料】
近年来,港股私有化热潮也是一直未有减退,大部分公司会以管理层认为公司股票交易度不够活跃及流通性差,以及管理层认为企业价值被市场低估,影响融资,作为私有化的考量。百丽最终以531.35亿港元的估值从港交所退市,与其巅峰时期比,市值缩水约六成。依然打破了港交所最大规模私有化的记录。
在私有化后,百丽的创始人也彻底离开公司。2017年7月18日最后一个交易日,百丽国际涨幅0.16%,报6.24港元,成交3.72亿港元。2017年7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以协议安排方式提出的私有化建议将预计于开曼群岛时间2017年7月25日正式生效。
公告称,此前由高瓴资本、鼎晖投资,以及百丽国际执行董事于武、盛放组成的财团所牵头提出的建议已经顺利通过。百丽国际私有化后,高瓴资本将持有公司57.6%的股权,鼎晖投资将持有11.9%的股权,包括于武、盛放在内的参与此次私有化的公司管理层将合共持有30.5%的股权。媒体报道称,百丽此次私有化将成为港交所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交易纪录。
百丽以531.35亿港元的估值从港交所退市,与市值一度超过1500亿港元的巅峰时期相比,“身价”大幅缩水近2/3。也因如此,这场交易甚至被外界解读为“贱价卖盘”。百丽国际首席执行官盛百椒没有直接回应关于“贱卖”的结论,此前他曾表示,对于私有化“价格高低”,“不同人的看法不同很正常”。但对于长久持有百丽的股东“表示歉意”。
百丽国际股票港股上市十年间,有过辉煌也最终黯然以退市收场,市值缩水严重不说实际上也从侧面反应了整个鞋类行业需要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才可以适应市场的多元化的。
❺ 从河南高考状元到腾讯、京东背后的男人,高瓴张磊到底有多牛
他一直以来都给人以低调、神秘的印象。你可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用过他投的产品。
BAT三大巨头中,他投资了两家:网络、腾讯。除此之外,十几年间,他还投资了京东、美团、滴滴、格力、美的、携程、去哪儿、蔚来 汽车 、摩拜单车、蓝月亮等800多家企业,在业界被称为“没人敢不给面子的人”。
作为中国“价值投资”领域教父级人物,他一直坚守长期价值投资,买入并长期持有公司股份,要做正和 游戏 ,拒绝零和 游戏 。
如今的他,早已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投资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电商格局。他就是高瓴资本张磊。
1972年,张磊出生在河南驻马店市一个“双职工家庭”,父亲是外贸局干部,母亲是律师。虽然称不上富贵,但也算是中产家庭。
小时候,由于父母都很忙,没时间管教张磊,造就了他从小非常独立自主的性格,并且鬼点子多。
张磊在七岁的时候就展露出经营天赋。当时,他家住在火车站附近,放暑假时,就在车站旁摆上小椅子,把自己的连环画书出租给候车的人看,赚了一些钱。
上小学时,张磊成绩很差,由于靠近少林寺,他满脑子想着“仗剑走天涯”,一心想要“投奔”嵩山,差点连初中都没有考上。小学考初中的最低录取分是140分,张磊考了141分,刚好多1分。
虽然不喜欢学校里的功课,他却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他认为别人知道的书里都有;但书里有的,别人未必知道。从书中看到的世界,比现实世界要大得多。
从学渣到学霸,除了多读书带给了张磊人生智慧的启迪之外,他还受到一个人的影响,这个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施一公是河南人,和张磊是半个老乡。张磊看了施一公写的文章后,很受启发,觉得人生不能虚度,要做出一点成绩。
于是,在上高二的时候,张磊开始发奋学习。
能做到学习和挣钱两不误,张磊不得不让人佩服。
高中时,张磊发动同学们从家里拿来书到火车站摆地摊,搞流动借书站。高三暑假,当别人都在享受第一个没有假期作业的暑假时,张磊却在扩大他的租书生意,大量购进杂志后再转手倒卖,后来又开始卖矿泉水、方便面以及湖南腊肠。
1990年,18岁的张磊以当地高考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就读。当离开家乡去北京时,他已净赚了800元人民币,足够支付自己的学费了!要知道,当时公务员的月薪才100元。
在人大就读期间,是张磊求知若渴的四年,也是积累人脉资源的四年。“现在我交的很多很好的朋友还都是当年在人大读书的时候认识的。他们当中,现在有的是朋友,有的是关系很深的合作伙伴,有的还一起从事一些公益性事业。”张磊回忆道。
1994年毕业后,张磊希望进入一家央企工作,并如愿以偿地入了五矿集团。
在五矿,张磊要经常坐车火车,去全国各地的收购矿山资产,这培养了他对 社会 的洞察能力。
由于长期做这份工作,感觉未来的发展有限,于是想出国留学。
1998年,张磊去美国耶鲁大学继续深造。耶鲁之行不仅改变了张磊的命运,更改变了许多当时渴望发展却苦于没有巨大投资的“刘强东们”。这是后话。
刚刚来到耶鲁大学的张磊,新鲜劲儿还没有过去,就因囊中羞涩面临了严重的财 务危机。
当时之所以选择耶鲁大学,就是因为了解到耶鲁大学是唯一能够提供奖学金的。而且,耶鲁是一所有着三百多年 历史 的世界顶级名校,培养出无数名人,其中美国总统就有5位。
据说耶鲁老师之间经常开的玩笑是:“一不小心,你就会教出一个总统来。”
不过到了耶鲁后,张磊才知道自己得到的只是一年期奖学金,而整个研究生阶段为期三年,后面的学费要自己掏,急需要找到工作。
就像很多焦虑而迷茫的年轻人一样,张磊投出了无数的简历,最终都石沉大海,他经历了无数的面试,最后都没了回音。每次都是满怀憧憬去,垂头丧气回。
然而, 人生有“生生不息”的绝望,也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当他一次次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学校时,完全没有想到,机会竟然就在自己出发的地方等他。
张磊在《价值》一书中写到,与大卫·史文森初次相见是在课堂上,但近距离的会面却是在耶鲁投资办公室。
在耶鲁投资办公室的面试室,张磊的恩师大卫·史文森教授给了他一个弥足珍贵的机会——跟着他实习。大卫·史文森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首席投资官,在全球投资界,他是和巴菲特齐名的投资 人,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而且还培养了很多投资界的人才。
而在此之前,张磊从未真正接触过投资。
大卫问了张磊很多关于投资的问题,张磊对多数问题都诚实地回答“我不知道”。后来,张磊曾问过大卫,为什么会接受一个对很多问题都回答“I don’t know”的小白?大卫说,很多时候,坦诚都是最为重要的品质。
张磊后来回忆说,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事业的坐标系,选择进入了投资行业。
在耶鲁投资办公室实习时,张磊被派去木材行业做行业研究,几周后回来,张磊拿出了一份行业深度报告,足足有2.5厘米厚,相当于一本书的厚度。
这份报告中,体现张磊不少读到的见解,其扎实的分析能力与态度,与大卫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不谋而合。
大卫在张磊身上看到了巨大的投资潜质,对他刮目相看,传授了自己的毕生所学,并介绍他认识了许多华尔街的金融界大佬。
在那段宝贵的实习期内,大卫回答了张磊提出的数百个关于投资的基本问题。
1999年,自认为羽翼丰满的张磊,决定回国发展。
2000年,张磊创办了中华创业网,主要业务就是帮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融资。那时候,张磊坚信中国的雅虎和亚马逊5年之内就会诞生,而中华创业网正是那一场革命的催化剂。此后,张磊组织了上百场投融资对接会,并与张朝阳、马云、马化腾等人结下了哥们儿友谊。
仅仅6个月过后,中华创业网就开始赢利,会员企业超过13000多家,投资机构超过200多家,遍布北京、上海、香港、旧金山等20多个城市,一度被海外媒体评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投资品牌。黄金年代,高调至极,他和公司的名字一起出现在《纽约时报》的头版和一众媒体上。
然而,2001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张磊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而告终。那一年,28岁的张磊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起大落。
此后,张磊从大众眼中消失了,他重新回到了耶鲁校友基金会。后来,他又辗转到全球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并担任纽交所驻中国首席代表。
2005年,互联网行业的魔幻之年。
当时,行业内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李彦宏身上。8月5日,网络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当天股价从27美元飙到120美元,敲钟现场,李彦宏喜极而泣。
网络的腾飞也鼓舞了一批有志青年的斗志,于是,2005年诞生了许多互联网公司:去哪儿网、58同城、 汽车 之家等等。
张磊意识到了中国即将雄起——“整个国家焕发勃勃生机,每个人都能发大财,国内涌现了众多朝气蓬勃的创业者与高 科技 创业公司。”
于是, 32岁的张磊拿着耶鲁导师的3千万美元戎马归来,创立了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 )。高瓴资本,字面上取“高屋建瓴”之意,一出道气势就有了。
据说这3000万美金,是大卫·史文森为了支持爱徒,从耶鲁投资基金拨出了2000万美元给他作为启动基金,随后又追加了1000万美金。不得不说,大卫真是张磊的贵人!
张磊人生中第一笔真正的投资和QQ有关。
2005年,腾讯只是一家刚刚在香港上市的小企业,市值只有十几亿美元,主要用户是“三低”——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即时通信市场的老大还是MSN。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腾讯绝对算不上是一家好公司。但张磊却将公司仅有的3000万美元All In了腾讯。
人们不知道的是,在投资腾讯之前,张磊曾跑到义乌商品城调研,每个摊主的名片都印有QQ号,当地招商办也有自己的QQ号,这恐怕是张磊All In腾讯的直接原因。
有人说张磊这样投资腾讯未免太过冒险,而身为股神巴菲特忠实粉丝的张磊,却一直坚持长期价值投资信念: “ 社会 早晚会奖励不断疯狂创造长期价值的企业家。”
后来,这笔投资让他获得了超过200倍的回报。
但真正让高瓴拿到顶级投资圈的门票并一战成名的,是投资京东。
2010年,京东正在筹建物流和配送体系,刘强东将营收和2009年新融资的2100万美元中的大部分都用于成立控投物流子公司、购买新的仓储场所等物流体系的建设,可以说,正是急用钱,又一时无法看到收益的投入期。
这种重资产的经营模式,并不被资本市场所看好,始终凑不齐投资款。
时年,37岁的刘强东找到大一岁的人大校友张磊,希望高瓴资本能给京东投点资。
当了解了京东的基本情况后,张磊问刘强东需要多少资金?刘强东犹豫再三,从牙缝里挤出7500万美元这个数字,他以为,张磊很难投资这么多。出人意料的是,张磊坚定地说,要么投资3亿美金,要么一分钱不投。
这是当时国内早期互联网企业的投资中,单笔投资量最大的交易之一,高瓴也一度被人取笑“人傻钱多”。
但是张磊看到了京东背后的强大发展潜力。
京东在他眼中,恰似当年的亚马逊,而贝索斯的遗憾正是亚马逊成立时美国已经有了UPS这类的物流巨头,因此丧失了做供应链整合 的机会。而在中国,京东不存在这样的对手,因此面临更好的 历史 机遇。 对于当时的京东而言,不烧足够的钱在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上,根本看不出来核心竞 争力。
正是高瓴的3亿美元大手笔投资,为刘强东争取了足够长的周期,京东才得以顺利确立B2C电子商务领域内不可撼动的领先优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威慑了新的资本投向该领域的竞争公司,强化了京东的绝对领袖地位。
当时对高瓴资本来说,3亿美金也是一笔巨款,如果投资失败,将全军覆没。张磊的这种反人性的投资,让他在投资界被贴上了“另类”的标签。然而,他又赢了。
2014年5月,京东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上升至260亿美元。京东的这笔投资让高瓴大赚12倍多,高达38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张磊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电商格局。
2014年腾讯电商和京东合并,腾讯成为京东的第一大股东,这起大变局的幕后推手正是张磊。
如今,高瓴资本基金规模从最初的3000万美元,已经飙升至600亿美元,十五年的时间,增长了2000倍,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65%。高瓴也已连续多年成为亚洲的最大基金。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不断升级,高瓴的投资领域也走向了多元化之路。
不仅投资了腾讯、京东、美团、去哪儿、摩拜等互联网公司,而且还持有美的、格力、福耀玻璃、蓝月亮、百丽等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的股票。
2017年,高瓴资本最大的一笔投资就是控股“一代鞋王”百丽。百丽本来是一家卖鞋子的传统企业,高瓴收购后一顿操作猛如虎,进行各种转型和资本运作。
2019年,百丽被高瓴分拆出一块运动类资产滔搏单独上市,市值远超百丽私有化时的估值,高瓴又是大赚一笔。大约也是在百丽之后,高瓴开始在中国的投资圈封神。
2019年,高瓴资本正式接手格力集团出让的格力电器15%的股权,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
后来,高瓴投资蓝月亮时,又把京东拉进来合作,不仅通过京东的后台数据进行消费者分析,帮助蓝月亮研发新产品,而且还帮蓝月亮解决了线上销售和供应链管理的问题。
资本市场瞬息万变,而张磊一直坚持“重仓中国”的理念,从未改变。关于张磊的故事还在继续,他过往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也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❻ 董明珠和张磊:两个狠人的进与退
5000人看似不多,但董明珠发声的背景,是家电行业一片愁云惨雾:海信裁员一万人,美的高管降薪30%,中国大陆家电(不含3C)零售额2020年一季度为1326亿元,同比下降36%。格力也难以独善其身,光2月份就亏损200亿元。然而董明珠就是敢喊。这一点和她同一代的营销大师 宗庆后也自叹弗如:“我们没有她魄力大。”
外界觉得她敢喊,董明珠自己觉得这是敢做——现在是销售的谷底,却是积累人力资本的良机, 她这是在抄底, 为格力下半年的复苏积攒力量。无独有偶,刚成为董小姐大老板的高瓴资本掌门人 张磊,这段时间也在四处下注,逆市而行。 2月16日,作为国内外大中型制药企业、生物技术企业提供药物研发、生产一站式CMC服务的凯莱英披露,高瓴资本将通过现金方式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23.11亿元;3月6日,高瓴资本增持微创医疗4773.4万股,持股比例达到6.61%;3月17日,高瓴资本参与了对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的融资;3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三生制药发布公告称,高瓴通过旗下投资基金,拟购买一项贷款,并以此获得转换成公司股票的权利。如果转股,高瓴将拥有三生制药约5%的股权。而在传统 科技 创投领域,张磊也在疯狂出击。从3月20日到23日仅仅4天时间内,高瓴资本主导并参加了估值50亿美元的小红书E轮,以及估值超过160亿元的喜茶新一轮融资。
……
和搭档董明珠一样,张磊领导的高瓴资本挥舞支票砸出最少几十亿人民币时,创投圈因为对经济形势预判而纷纷降低投入,瑞幸打头的中概股造假风波更是导致投资行业一片哀鸿。然而,正像他在与黑石老板苏世民对话时说的那样,张磊也用实际行动告诉市场,“当下,我认为最大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现在就是重仓中国最好的机会”。
张磊
面对黑天鹅时相同的逻辑,也许可以说明张磊和董明珠为什么会走到一起。 巴菲特那句名言得到了他们坚定而凌厉的践行:在他人恐惧时贪婪。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在日后的合作中,当他们中的某一位恐惧时,另一位会怎么做呢?董明珠是出了名的“铁娘子”,而张磊说过一句未必为很多人所知的话: “投资中国不适合内心软弱的人。” 李斌和刘强东肯定领教过张磊强硬的内心,以及手段。
张磊在2016年发表过一次演讲《在中国寻找钢铁侠》。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谁是中国的钢铁侠,但外界大都认为,张磊说的就是李斌。高瓴对蔚来的投资,据说是李斌和张磊在一起滑雪时敲定的,两人的交情可见一斑。2015年,高瓴资本领投蔚来1亿美元A轮融资,并在C轮及C+轮继续跟投蔚来。蔚来IPO时,高瓴持股比例达7.5%,是蔚来第三大股东。2019年二季度,蔚来股票价格一路下跌的时候,高瓴资本还大力增持了蔚来 汽车 2061.85万股,持有总股票数占比超过12%,同时张磊还买入特斯拉66.83万股。
当时,张磊持有两家中美新能源 汽车 企业股票市值超2亿美元。然而,2019年第三季度,当蔚来 汽车 的资金链越来越吃紧、李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的时候,张磊果断放手,高瓴开始大幅度减持蔚来,到了第四季度,蔚来和特斯拉这两家张磊眼中的“钢铁侠”,一起被高瓴资本清仓。对于张磊的果断与干脆,刘强东领悟得更早。
当初刘强东想上马自建物流,遭到内外几乎一致反对,他找到张磊,希望融资7500万美元,但张磊说, “这个生意如果不砸钱是看不出来行不行的,要么不投,要投我们就投3亿美元!” 像不像这一幕——雷军提出要打一块钱的赌,董明珠说:赌一块钱有什么意思?要赌就赌10亿!
京东上市之前,张磊还送出神助攻,撮合了腾讯入股京东,京东获得了微信巨大而稳定的流量支持。那时候,刘强东视张磊为恩人,而张磊则拥有了一个经典的投资案例。2018年的明州事件,成为高瓴和京东关系的转折点。事件爆出来之前,高瓴资本虽然在减持京东的股票,却是属于获利回吐的正常操作,而且有卖有买基本保持稳定。事情被曝光后,张磊毫不犹豫开始清盘京东股票。数据显示,到2018年第二季度,高瓴资本从最高持有接近1.6亿股减持到2100万股京东股票,持股比例进降低至1.45%,已经退出了京东主要股东的行列。
而在减持京东股票的同时,张磊开始不断加仓购进阿里的股票,当年就投资过10亿美元不断重仓持有。到了2020年4月9日,最新的股票持有统计信息显示,高瓴资本依旧在不断加仓阿里,而京东还是继续减持24%。 赌桌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张磊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收起筹码,全身而退。 正是这一点把张磊和董明珠区分开来。
董明珠有进无退。 强硬既是董明珠的性格,也是她的人设。 至少在公开场合,没见铁娘子软过。从36岁在格力做业务经理开始,董明珠将格力从一个小工厂带到了年营收过2000亿的巨无霸,堪称当今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让董明珠在格力逐渐养成了在说一不二的作风。而 作为国企经理人,产权不完备,随时可能被其他人摘桃子,使得董明珠不能卸下盔甲,露出空门。
问题是,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永远打胜仗。董明珠也不能,打败仗没什么,但 董明珠因为不断胜利的说一不二,和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导致的更加说一不二,在格力内部排除了一切对冲力量,注定让她难以在最合适的时机,从本不足以影响大局的小败局中退出。 2015年因为与雷老板的打赌在前,董明珠宣布格力要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
不久后第一代格力手机面世,董明珠坚持把个人照片设成了系统内置的开机动画。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 开机画面放她的照片是为了表达对消费者的尊重。 然而,现实狠狠教育了董小姐。除了针对内部员工的强制购买之外,市场销售成绩没有突破三位数,格力手机变成了人人皆知的滑铁卢。董小姐当然没死心,她认为做手机的失败只是一次偶然。没想到的是,偏执并坚持ALL IN投资银隆 汽车 ,导致了一次更大的败局。2016年1月在珠海人大的会上,董明珠认识了在河北开发过地产,现在又跑回珠海去搞新能源 汽车 的魏银仓。董明珠当时就拍板投资银隆 汽车 ,哪怕魏银仓当时并没有引资的需求。2016年8月18日,格力公布了130亿元收购银隆新能源100%股权及相关定向增发的方案,在媒体会上,董明珠公开宣称“珠海银隆就是格力 汽车 ”。
然而,董明珠始料未及的是,在10月30日的股东会上,以往对他言听计从的股东们“反水”了。一家家电制造企业要以130亿的代价收购一家新能源 汽车 公司,后者拿掉国家补贴连年亏损,“核心技术”买自一家长期亏损、从纳斯达克退市的美国企业。这种事怎么看都不靠谱,股东们没有同意。董明珠发飙了。她不满“进场没有人鼓掌”,提高声调提醒投资者,“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被股东拒绝的董明珠并不甘心。
格力电器发布终止收购公告的当日,她高调宣称,个人携大连万达集团等四方与珠海银隆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份。其中,董明珠个人投资约10亿元。之后,董明珠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到处站台,打开银隆的市场扩张潜力,引进大客户以及渠道资源。另一方面,她也利用个人关系,为珠海银隆解决了资金问题。然而真相很快揭开,这个被董明珠推到马上就要上市地步的银隆 汽车 ,居然是个“银样蜡枪头”。本身技术就不过关,还借高利贷维持生计,拖欠供应商货款,逾期未支付的货款至少12亿元。董明珠动手更换银隆的管理层,结果引起激烈反弹。之后,就是双方持续很长时间的骂战以及法律纠纷。到目前为止,格力 汽车 还是一个图纸上的梦。
就像《兰德手册》里说的那样,每一位杰出领导者不断地挑战更大的难题,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他们杰出之所在,可也常常是他们走向滑铁卢的开端。毕竟,这样的成功者非常固执,哪怕明知失败也不会去改变自己。
格力的问题很明显:缺一个能给董明珠提意见并且能让她听进去的人。以前朱江洪可以胜任这个角色,自从他退休之后,这个角色就一直缺位。 而张磊,现在被很多投资圈的大佬一致看好。
高瓴这一次从激烈角逐中胜出,成为各方都接受的格力电器大股东,博弈过程不得而知,不过,除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张磊敢于伸手,在项目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自己接盘调整,应该是一个难以忽略的因素。董明珠时代的格力堪称辉煌,然而她今年已经66岁, 离开董明珠的格力怎么发展?或者当董明珠已经不足以驱动格力时,怎么办? 这个问题被提上议程顺理成章,不去思考这个问题才不符合常理。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瓴的优势格外凸显:百丽陷入困境,作为投资方的高瓴干脆自己直接介入管理、用两年的时间实现数字化对传统企业改造,并将国际部分重新拆分上市。如果说格力存在董明珠之外的B计划,那么高瓴显然是这个B计划最佳执行者。
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有趣的问题:说一不二的团队领袖怎样和类似于护航者的角色相处?
当然,张磊也是一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从资本的角度上看,如果一帆风顺格力的盈利年年上涨,张磊躺着也能拿到分红,何乐而不为。为了安抚管理团队,张磊显得很大方。不仅承诺赠与董明珠等管理层、骨干员工近4%的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而且 高瓴保证董事会提名由格力电器管理层主导,格力电器将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的局面。
4月14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以不低于30亿元(含)不超过6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当前董明珠直接或间接持有格力9.64%的股权,若最终的回购比例按公司总股本的1.42%计算,董明珠在格力持股比例将达11.06%。
对于这次格力回购股票,自媒体阿尔法工厂评价道: 格力电器行动逻辑更像一家外资主导的美股公司。 格力用以回购股票的资金来源于中国银行180亿额度的超短期融资,考虑到当下的通胀率,格力借这笔钱几乎约等于负利率。除此之外,高瓴在对百丽改造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线上能力:通过大数据对货品安排,精益管理提升供应链能力,优化了整个供应链的通路,改变了百丽的负增长,大幅提升了盈利。而这对长于线下短于线上的格力来说,显然正是急需的力量。
因此,现在看来,高瓴入驻格力,尽管保持低调,但已经开始在财务和渠道方面发挥作用,成为驱动格力前进的生力军。可以肯定的是,张磊与董明珠之间,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