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篇畢業論文,還有開題報告,題目是《論貨幣政策的股票市場傳導渠道》,謝謝各位了!!!
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一、貨幣供應量的傳導機制
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通過一定的傳導機制影響包括股價在內 的金融市場的變化,其作用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貨幣供應量增加,人們持有更多的貨幣.貨幣的邊際收益下 降,從而使現時的股票收益低於預期的收益,促使人們購買更多的 股票,引起股價上升。
(2)隨著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利率會隨之下降而引發更多的投 資支出。投資的增加會創造更多的家庭收入,引起消費支出的增 加,並通過乘數的作用帶來更高的產出和公司利潤。公司利潤的提 高致使對股票的需求增加,進而抬高股價。
(3)由於股票的價格等於按市場利率貼現的預期收益流量.與 市場利率成反比,市場利率下降也會提高股票預期收益的現值。從 而促進股票價格的上漲。
(4)當中央銀行以快於正常速度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公眾發現 手中持有的現金多於日常交易的需要,從而會調整資產構成.把多餘的一部分貨幣用來購買包括股票在內的金融資產。由於股票的 供應量在短期內是同定的,需求的增加就會促使股價上漲。貨幣供 應量減少時.情況恰好相反。
二、調整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從而降低股票價格。再者,對於投資者而言.利率的提高會給靠銀行信貸進行股票抵押買賣或實行保證金買賣的 短期股票交易帶來較大影響,增大交易成本,引起股票需求下降。 從而使股票價格下降。
(1)利率變動造成的資產組合替代效應。 利率變動通過影響存款收益率,投資者就會對股票和儲蓄以 及債券之間做出選擇,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通過資產重新組合進 而影響資金流向和流量,最終必然會影響到股票市場的資金供求和股票價格。利率上升,一部分資金可能從股市轉向銀行儲蓄和債券,從而會減少市場上的資金供應量,減少股票需求.股票價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市資金供應增加。股票價格將上升。
(2)利率對上市公司經營的影響。進而影響公司未來的估值水平。 貸款利率提高會加重企業利息負擔,從而減少企業的盈利,進 而減少企業的股票分紅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紅派息降低 的雙重影響,股票價格必然會下降。相反,貸款利率下調將減輕企業 利息負擔。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使企業可以 增加股票的分紅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紅派息增加的雙重 影響。股票價格將大幅h升。
(3)利率變動對股票內在價值的影響。 股票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資產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 決定的,股票的內在價值與一定風險下的貼現率呈反比關系.如果將銀行間拆借、銀行間債券與證券交易所的債券回購利率作為參考的貼現率,則貼現率的上揚必然導致股票內在價值的降低,從而也會使股票價格相應下降。以上的傳導途徑應該是較長的一個時期才能體現出來的,利率調欄與股價變動之間通常有一個時滯效應,因為利率下調首先引起儲蓄分流,增加股市的資金供給,更多的流動資金流向股市。
(1)調節貨幣供應量對股市的影響。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和再貼現政策調節貨幣供應量.從而影響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資金供求,進而影響股票市場。如果中央銀行提高法定 存款准備金率,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業銀行體系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並通過貨幣乘數的作用,使貨幣供應量大幅度地減少. 股票行情趨於下跌。同樣,如果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商業銀行 資金成本增加,市場貼現利率上升,社會信用的收縮,證券市場的 資金供應減少,使股票行情走勢趨軟:反之.如果中央銀行降低法 定存款准備金率或降低再貼現率,通常都會導致股票行情上揚。
(2)公開市場業務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當中央銀行認為應該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就在金融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主要是政府債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價證券。當中央銀行大量購進有價證券時,市場_}=貨幣供給量會增加,從而推動利率下調,資金成本降 低,企業投資規模擴大和居民消費增加,生產擴張。利潤增加,這又 會推動股票價格上漲;反之,股票價格將下跌。我國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的運作是直接以國債為操作對象的,這會直接影響到國債市場的供求變動和國債行市的波動。進而影響股票市場的行情變化。
(3)利率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利率是股票市場的一個敏感指標,中央銀行的每一次利率調整,甚至投資者對利率走勢的預期或市場對利率變動的謠言都極 易造成股票價格的波動。利率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首先,利率發生變化會使不同投資工具的收益結構發生相應的變化。 當中央銀行降低利率時。持有債券所得到的收益相對於股票而言 就會降低,那些債券持有者將賣掉債券轉而投資股票.從而推動股 票價格上漲,而股票價格的上漲必然會為企業的股票籌資活動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其次,利率的變化會對公司的利潤產生影響。當利率提高以後,公司貸款成本提高,公司利潤下降,這會影響 資金追逐同樣多的股票,才能引起股價上漲刑率下調到股價上漲之間有一個過程。另外,利率對於企業的經營成本影響同樣需要一個生產和銷售的資本運轉過程,短時間內,難以體現出來。因此.利率和股票市場的相關性要從長期來把握。
三、結淪
貨幣政策的傳導需要依賴於比較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作為 金融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只有當這兩個市場在某種程度上一體化時,各個市場的資金價格才能及時地引導資金在不同市場之間迅速流動,以達到調節資金供求平衡的目標。只是,目前來看,要達到這一個目標條件還不成熟,措施、機制和手段還遠未臻於完善。
Ⅱ 急需一篇任意的股票分析論文,2000字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含義
所謂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未能真實地反映客觀的經濟活動,給決策者的相關決策帶來不利影響的一種現象。上市公司信息質量失真主要表現在:一是信息披露不真是,二是信息披露不充分,三是信息披露不及時。
二、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總體情況
自1720年在英國發生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案——「南海公司」事件以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問題就成為了投資人和債權人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雖然在過去的二百多年裡,由此催生的現代審計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世界各國也普遍建立和完善了財務會計准則,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有了很大的保障。但是,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並未如投資人和債權人所希望的那樣從根本上得到遏制。相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案件還時有發生。在中國,這種現象也同樣存在:據有關資料披露,財政部1999年抽查100家國有企業會計報表時,有81家虛列資產37.61億元,89家虛列利潤27.47億元;在2000年度在會計信息質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業中,資產不實的有147戶。這147戶共虛增資產18.48億元,虛減資產24.75億元;虛增利潤14.72億元,虛減利潤19.43億元。在上市公司方面:2001年經注冊會計師審計,深滬兩市上市的1000餘家公司共被審計出應調減虛增利潤189億元,擠掉利潤水分達15.9%。其中,審計調減利潤317億元,審計調增利潤128億元,調增調減利潤總額445億元;審計調減資產903億元,調增資產842億元,總體調減資產61億元,調增調減資產總額1745億元。特別是有6家上市公司資產調減幅度超過50%。同時在上市公司中也發生了如紅光股份欺詐上市案,瓊民源、銀廣廈、麥科特、ST黎明、猴王股份、東方電子、藍田股份等一系列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件。這些舞弊案件的頻繁發生不僅使會計的誠信基礎受到了嚴重挑戰,而且也嚴重損害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利益驅動的因素,也有制度缺陷的影響,同時還存在道德層面的問題。我國處在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在資本市場的完善程度、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外部監督機制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中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與復雜性。綜合考察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我認為,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
我國的資本市場是在市場經濟制度尚不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缺陷的背景下建立發展起來的,存在著市場機制缺失、市場結構單一與市場行政化等方面的問題。由於資本市場市場化程度低,企業融資渠道少,具有「殼資源」屬性的上市資格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依據現有的制度,公司上市、配股、退市等均是以會計盈利能力作為標尺,為了滿足上市或配股的條件或避免退市,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從事了合法但不合理的盈餘管理或會計造假活動。同時,以國有企業為主的上市公司,在股權結構方面人為分割,流通阻滯,「同股不同價,同股不同權」;加之國有股一股獨大,小股東所持股權較少,較少關心企業經營實際,投機風氣嚴重,很容易引發大股東通過關聯交易,侵佔上市公司資產,損害小股東利益的行為。如「鄭百文」在自身虧損嚴重的情況下,為獲得上市募集資金的目的,虛構財務贏余以獲得上市資格;「銀廣夏」為維持和重獲配股資格,虛構交易、誇大利潤以哄抬本公司股價;「藍田股份」採取多計存貨價值、多計固定資產、虛增銷售收入、虛減銷售成本等手段虛增利潤套取銀行貸款;以及在2003年1月9日國家頒布《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之後,以錦州港、大慶聯誼為發端,掀起了一股證券民事賠償的高潮。這些事件反映出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具有較強的政策拉動的特徵。
(二)企業產權中各行為主體的利益沖突導致企業會計信息失真
經濟學假定人是有理性的,理性的個體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每個個體都在他所依存的體制所允許的有限的范圍內最大化自己的效用。由於個體利益的不同,在組織中將產生不同的利益主體。
一般而言,企業產權中有政府、債權人、所有者、經營者和其他與企業相關的個體等幾大主體。政府最關心稅收的征繳;債權人最關注其債權是否能按時地收回本金和利息;所有者關心的是自己投入的資產能否保值和增值;經營者關心業績的增加是否給自己帶來額外的經濟收益;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關心股票的價值和公司的業績。由於他們具有不同的行為目標和經濟特徵,存在著不同的利益驅動,不可避免地出現利益沖突。而經營者的地位與其他利益主體相比有其獨特之處,即經營者直接管理著企業,他對企業的經營、動作負直接責任,因而他有著得天獨厚的信息優勢。然而,基於其自身利益的考慮,經營者只會提供滿足其本身利益最大化的信息。同時,由於信息不對稱所引起的經營者「偷賴」動機會帶來「道德風險」問題,即經營者有動機操縱會計信息生成甚至提供虛假信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從信息使用者方面看,由於各自的利益目標不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從信息使用者方面看,由於各自的利益目標不同,對信息的要求也不一樣,有些信息使用者確實需要真實、客觀反映經濟活動的會計信息,而有些則不然。有時由於個人、部門和地區的利益驅動,出於某種特殊目的如粉飾政績或隱瞞事實等的需要,他們可能並不需要真實的會計信息,如果這些真實的會計信息對他們的目的不利的話。從債權人角度分析,它們關注債權是否能按期收回,也應要求真實的會計信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並盡早採取對策。目前企業最大的債權人是銀行,是否所有銀行真的都需要真實的會計信息呢?恐怕未必。這里同樣涉及到銀行的利益問題。目前我國的銀行大部分是國有銀行,接受貸款的企業大部分是國有企業,如果說在貸款發放之前銀行對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還有所要求的話(實際上連這一點都存在疑問),那麼貸款發放之後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其中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銀行和信貸人員自身業績考核的需要,真實的會計信息對他們不見得有好處,二是就算他們知道借款企業的真實情況(當然是財務狀況不好的情況),他們也無法做些什麼。剩下股東,應該說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是最需要真實的會計信息的,因為他們與企業的產權關系最明晰,其利益相關性最大。但以目前我國證券市場而論,投資與投機並存,後者占的比重較大,以賺取短期差價為目的的「股民」甚眾,而真正願意以「股東」身份出現的長期投資者卻為數甚少,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對廣大股民來說並不重要,他們所關心的是會計信息是否會令股價上升,因為這才是他們的利益之所在。有時,不同的產權主體為了達到各自的但又是一致的利益目標,可能相互串通,合謀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雖然這不僅可能損害其他產權主體的利益,而且可能損害企業的長遠利益。
(三)內部控制制度缺乏或低效
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就在於發現、防止和糾正錯誤與舞弊。一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起碼應該達到以下目的:保證業務活動按照適當的授權來進行;保證所有交易和事項以正確的金額,在恰當的會計期間及時的記錄於適當的帳戶,從而使會計報表的編制符合會計准則的相關要求;保證對資產和記錄的接觸、處理均經過適當的授權;保證帳面資產與實存資產定期核對相符等。所以從理論上講,一切的錯誤和舞弊是能夠被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及時發現和糾正的。但是,如果一個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著缺乏,則很容易發生發生會計舞弊。同時,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有重大影響的控制環境的好壞也直接地影響著內部控制制度是否發揮作用。舞弊信息之所有能通過會計系統最終形成財務報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已極不正常,這才使得會計舞弊行為有機可乘。
(四)外部監管不力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泛濫
在我國,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是財政部。財政部負責制定會計制度及監督實施。根據《會計法》的規定,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按理說,我們的監管應該是有效的,能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泛濫。但是,實際上監督乏力、監管手段缺乏的現象依然存在。證券監管、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都有權監管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但是,各個監管部門缺乏配合,各自進行監管,沒有達到各家齊抓共管,形成有效的和相互補充的監管機制。就拿受到監管比較多的上市公司來講,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質量不高是有目共睹的。企業上市後,經營不善的,就採取各種手段,虛增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獲得增資配股的資格,進一步套取廣大投資者的資金。有的上市公司還配合莊家,違規炒作自己公司的股票。到了虧損得無法維持下去的時候,就進行債務、資產重組,出賣手中的殼資源。這已經成為我國上市公司的一道風景線。鄭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1997年底,鄭百文公司在實際虧損1.5億元的情況下,採用虛提返利、費用跨期入賬等手段編制虛假財務報表,年報中向社會公眾披露盈利8560萬元,並在1998年通過配股籌集資金1.5億元。鄭百文公司巨額虧空和造假事件於2000年披露後,證監會才介入調查。由於證監會監管的力量和手段都有限,很難及時發現上市公司的造假行為,其他部門也未起到相應的作用。
四、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是直接與市場經濟規則嚴重背離的行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資金和市場。上市公司向公開市場提供的會計報告信息是外界了解企業企業經營狀況的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上市公司公布其會計報告後,企業會計報表的外部使用人,包括股東、債權人、潛在投資者和其它社會公眾,都會根據這些報表所反映的信息(資產—負債狀況、經營情況等)來做出自己的決策。如果企業向公開市場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是不真實的,投資者就會感覺上當受騙了。而如果資本市場上的投資人感覺到上市公司在利用這些虛假的會計信息向他騙錢,他就不會向上市公司投資;同樣地,如果銀行知道公司提供的報表是假的,他們就不會再借錢給企業。如果大家都不向上市公司投資,則企業就會象無水之魚,遲早會陷入難以為繼的窘境。因此,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是直接與市場經濟規則嚴重背離的行為。它不但會嚴重銷弱了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危害了廣大投資人和債權人的利益,使社會公眾對會計誠信基礎產生懷疑,也會從根本上動搖了市場經濟的信用基礎,削弱和扭曲了證券資本市場的資金籌集和資源調配功能,危害宏觀經濟的正常運行。會計信息失真也助長了腐敗行為,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和企業改革的順利進行。
五、 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建議
治理上司公司會計信息失真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多管齊下,綜合治理。基於以上分析,我認為要提高上司公司會計信息質量,主要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改善股權結構,明確市場機制
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前提是要及時發現問題。通過政府行政監管為主導的會計監管體系反應太慢,當發現問題時,通常後果已無法挽回。以市場為主的會計監管機制主要依*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發現和揭示問題,發現速度往往要快得多,而建立這一機制需要調動投資者挖掘上市公司會計問題的積極性,需要以股東多元化、股權微觀分散化與宏觀集中化的股權結構為前提。因此,降低國有股比重,構造多元化股權結構,依*市場機制增加股權流動性,是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首要任務。
(二)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1、明晰產權,發揮產權對會計信息生成過程的規范和界定功能
產權是企業取得市場法人資格的基本條件,只有產權明晰的企業才能真正成為市場主體。企業本質上是一個合同,該合同廣義地規定了哪項任務應當由企業中的哪些成員來完成,在這里,基本權力(收益索取權、使用權、讓渡權)實際被分割給了不同的利益團體。在產權不明晰的企業里,權力的讓渡不足,使得企業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市場,未能按市場的規律實施企業行為,從而造成會計信息並未按市場的需要提供。
只有產權的明晰界定,才會使市場主體根據會計行為規范開展會計管理交易活動。這是因為產權的明晰為會計信息目標的實現創造了兩個重要條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資產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存在經濟上的契約關系。在這兩個條件之下,資源的配置相對地有效率:經營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時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場而非所有者的旨意來實施經濟行為。同時,會計主體可以根據交易費用的高低來選擇會計規范組合方式,充分發揮會計規范的激勵、約束、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
2、推行獨立董事制度
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確定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應當有三分之一以上為獨立董事,其中應當至少包括1名會計專業人士。如果上市公司董事會下設薪酬、審計、提名等委員會的,獨立董事應當佔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比例。獨立董事的主要職責是對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履行誠信與勤勉義務,維護公司整體利益,尤其是關注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獨立董事將在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等專業委員會中體現「獨立」的價值。獨立董事具有向董事會提議聘用或解聘會計師事務所、單獨聘請外部審計機構或咨詢機構等特別職權,並就上市公司重大關聯交易的公允性等事項發表意見。推行獨立董事制度,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的制衡作用,已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於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防止舞弊行為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1、制定發布內部控制標准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迫切要求強化內部會計監管,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為了盡快推動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財政部應制定和發布統一的單位內部控制標准,供所有單位執行或參考。一般地,單位內部控制標准應滿足以下幾方面的要求:一是制定的標准應包括內部控制制度的各個方面,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二是將共性的內容制定詳細具體的標准,對復雜和特殊的內容制定原則性的標准;三是對於關系會計信息質量的內部會計控制內容和單位履行法規制度的控制內容,應制定規范性標准,對於僅涉及單位內部管理控制的內容可制定示範性標准。
2、組織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貫徹實施工作
首先,要大力宣傳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其次, 切實履行財政部門的法定職責,通過定期監督檢查,督促各單位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第三,通過經驗交流會等方式,指導、幫助各單位搞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同時利用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力量,為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貫徹實施提供人力、技術等方面的支持。
(四) 加強企業外部監管機制的建設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處罰力度
要充分發揮《會計法》在發揚正氣和打擊歪風方面的威懾作用。進一步完善會計核算制度體系,繼續完善《企業會計制度》。針對各個行業的特殊業務,抓緊研究制定分行業的專業會計核算辦法。強化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的透明化,減少交易雙方信息差異,並完善包括司法調查、證券監管、違規預警、行業自律、媒體監督等在內的全方位信息披露監管體系。並在立法方面,加大對虛假披露的懲戒力度,從制度上提高信息披露違規違法行為的成本。
2、完善獨立評審制度
注冊會計師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的前提條件是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起步晚,相關政策不配套,因而在前進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專職注冊會計師人數不多,職齡內人數不足,缺少必要的風險基金;有的事務所單純追求收入,忽視執業質量,甚至出具虛假報告;由於組織機構部門化,審計業務行政化,介紹業務按比例分成,收入按比例上繳,成為主管部門搞福利、發獎金的重要經濟來源,因而嚴重損害社會中介組織的形象和與社會各界的關系,影響了注冊會計師獨立、客觀、公正的地位等等。黨的十五大確定了我國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培育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目標,把培育和發展市場中介組織提到了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設的高度。因此,我們應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通過脫鉤和改制兩步走推進事務所體制改革,盡快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準的注冊會計師隊伍及一批會計師事務所,並加強注冊會計師的執業監督,使社會會計監督機構真正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警察」。要進一步明確社會會計監督機制對會計審查的結論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充分發揮其作用,維護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嚴肅性。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論文名稱: 淺析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模式的現狀與問題
學 院: 會計學院
專 業: 會計學(國際會計方向)
學 號: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2008 年 10 月
一、論文選題的動因(背景或意義)
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企業集團作為若干企業組成的經濟聯合體,最重要的聯結紐帶是資金。在企業集團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理財目標的情況下,以資金管理為中心具有較為充分的理論依據與實踐依據。由於企業各方面生產經營活動的質量和效果都可以綜合地反映在資金運動中,有效合理地組織資金活動,對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業只有加強資金管理,合理組織資金供應、降低資金成本、加快資金周轉、優化資金控制和監督機制,才能促進企業現金流的良性循環和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因此現代企業集團在資金管理方面選擇適當的資金管理模式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現實問題。
二、論文擬闡明的主要問題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在於探索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問題與模式,以提高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效率,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論文的構思建立在現代企業理論和財務管理理論的理解基礎上,論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討企業資金管理的內容和作用,指出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著重分析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以及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提出多種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模式,並對它們的適用性和現實中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試圖提出作者自己對於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建議。
本論文主要採用規范研究的邏輯方法,同時結合案例分析、數據分析、圖表分析進行了論證。本文的基本觀點是選擇合適的資金管理模式有利於企業集團的資金配置效率,有利於解決企業集團在資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三、論文提綱
一、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概述
1.企業集團的概念與特徵;
2.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內容;
3.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目標;
4.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原則。
二、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模式分析——基於圖表
1.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常見模式
2.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模式優劣分析
三、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所面臨的常見問題分析——基於案例和數據分析
1.資金散亂,使用效率低下;
2.監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嚴格監督;
3.信息失真,難以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四、解決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問題的對策
1.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現金池先進管理技術介紹
2.探索多種監督方式,確保資金的安全和完整;
3.以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為手段,健全財務規章制度,減少人為因
素,實現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四、論文工作進度安排
序號 論文各階段內容 時間節點
1 2008.9.10 選題
2 2008.10.5 確定論文題目
3 2008.10.10 開始寫開題報告
4 2008.11.1 開始寫論文初稿
5 2009.2.28 完成論文初稿
6 2009.3.30 論文定稿
7 2009.5.15 論文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及相關資料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
[2]伍柏麟.中國企業集團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3]袁琳.論企業集團化與財務管理集中化.[J],《會計之友》,2000年第9期.
[4]馬學然.樹立資金管理的三個理念.[M],《經濟師》,2006年第1期.
[5]趙東方.集團結算中心結算系統的構建.[J],《財會月刊》,2005年第19期.
[6]任勇.財務結算中心:集團公司集中管理內部資金的有效方式.[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4年第13期.
[7]於增彪、梁文濤.現代公司預算編制起點.[J],《會計研究》,2002年第8期.
[8]張芳.論企業集團的未來財務管理模式.[J],《上海會計》,2001年第4期.
[9]陸正飛.論企業集團化與財務管理集中化.[J],《財會通訊》,2000年第9期.
[10]Charles T.Horngren,Gary L.Sundem.William O.Stratton. Introc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entice Hall, 12th Edition
[11]Scoot Besley,Eugene F.Brigham.Essentials of Managerial Finance,Thomson Learning,12th Edition
六、指導教師意見
是否同意學生進入論文寫作階段
指導教師(簽名):
20 年 月
Ⅲ 我的論文題目是"會計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開題報告中的文獻綜述怎麼寫啊
摘要:會計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投資者等經營主體的行為,最終影響股票價格的走向。企業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說明市場具有信息傳遞、引起股價變動的功能。根據我國證券市場的特徵,分析會計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有效市場假說;會計信息披露;股票價格;超常收益
眾所周知,股票的市場價格是股票內在價值的外部表現形式,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只能圍繞價值進行波動。雖然股票投資的盈虧是由投資人依據其意志並通過交易體現出來的,表面上看交易行為是投資盈虧的原因,但投資人投資意志的形成不僅取決於股價的市場水平,更有賴於通過對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以體現出來的股票價值的判定。企業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表明,市場具有傳遞信息,引起股價變動的功能。
一、股票價格與股票價格信息的相關性
西方價格理論的基點是均衡價格。最簡單的均衡價格模型只包括三個變數,即供給的商品數量、需求的商品數量和商品價格,在競爭的市場經濟中,價格取決於供給和需求。達到價格均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供求平衡。這種理論可以很好地說明各種實物商品的價格以及價格的變動,從大到汽車、住宅,小到針線、糖果之類的各種商品。
但是股票作為一種商品,卻有著若乾和實物商品不同的特徵。股票不是一種實物商品,而是一種虛擬商品。購買股票作為一種投資行為,是投資者放棄當前的享受,而意圖獲取未來的收益;而作為一種投機行為,則是他根據自己的預期和判斷,預測(雖然有著諸多的不確定性,雖然這種預測可能會是錯誤的)該證券在隨後的較短時間內會發生對自己有利的變動,從而給自己帶來收益。作為虛擬商品的股票本身是沒有使用價值的,它只是代表著某種所有權,然而這種所有權既不能充飢,又不能禦寒。由於股票的這種基本特徵,它就具有了與其他商品大不相同的種種派生的特徵。例如,股票供求規律和一般商品的供求規律是不一致的。按照供求法則,一種商品物價上漲,則其需求下降;而價格下降,則其需求上升。然而在股票市場上追漲殺跌卻往往是常態,即股票的價格越是上漲,就越是有人去追捧它而買進;股票的價格停止漲勢而下跌,卻往往成為投資者拋售它的理由。股票價格的運行常常出現某種「趨勢」,其實質是一種投資者的行為交互影響而形成的「自我增強機制」。但是這種自我增強機制並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在一定的條件下會出現趨勢的逆轉。股市的崩盤,往往是由於這種趨勢的逆轉而產生的。
因此,股票價格比一般商品價格包含更豐富的信息。經濟學家佛里德曼曾經指出,價格有三大功能:一是傳遞信息;二是產生激勵;三是分配財富。價格之所以能夠傳遞信息是因為在商品的價格形成中凝結了大量的信息,而且各類信息及信息的交匯在股票價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也比一般所認識到的要大得多。由於股票沒有使用價值,所以它沒有和其他商品類似的比較直觀的可比較性。因此,股票的價格是相對而言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者和投資者群體對股票價值的綜合判斷。
投資者對股票價值的判斷需要大量的信息,如該股票目前的凈資產,其未來可能的盈利狀況,產品開發、技術創新、投資項目的信息,行業發展變化的信息,宏觀經濟運行的信息等等。但這些信息都是「過去式」的信息,雖然由過去推斷未來在預測中的使用是合理的,但這樣的推斷在股票投資中的應用往往是不成功的。特別是當企業置身於非常復雜的競爭環境中,今天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明天能夠繼續成功,而今天的失敗也不意味著明天仍然會失敗。對企業經營而言,未來是或然性的,而不是必然性的。這種對未來變動的預測信息盡管是不準確的,但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卻是不得不加以考慮的。因此就有「買股票就是買未來」的說法,其實質就是在於投資者將購買股票作為投資手段,正是犧牲當前的享受以換取未來的更大報酬。在這一點上,股票的預測信息對股票價格的決定比當前和過去的信息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僅此一點就使得股票價格的信息含量比一般的商品要大得多,因此它包含著眾多投資者對該股票未來的綜合判斷。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判斷對價值型投資者是重要的,因為這類投資者是根據股票的內在價值來買賣股票,目的是獲取來自上市公司的經營回報。但是市場中另有一大類投資者,他們並不在意股票是否具有內在的投資價值,也不在意能否真正獲得來自上市公司的長期回報,他們關心的是股票價格的短期波動以及在短期波動中實現低買高賣來獲取利潤。這類人在股票市場上被稱為投機者。投機者的存在使得股票市場更加活躍,也使得股票價格的信息含量更為豐富。對這類投資者而言,他們更有興趣的是與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博弈:什麼股票會是其他投資者感興趣的股票,則在其他投資者買進之前買進;在特定的場合和時間,投資者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應。相互博弈的廣泛性,使得股票價格中所凝結的信息更為豐富,從而也使得股票價格的波動更為頻繁,其運行更加充滿不確定性。
一般而言,某種商品的價格由信息決定可能是不夠准確的,但在股票市場上卻有其特殊的意義。例如,在新股發行之時,廣大投資者作出決定的基本依據是該發行股票公司的招股說明書,這是募股時的法律文件。投資者正是根據披露出來的信息決定是否購買,同時也是根據這些信息來判斷其招股價是否合理,並以此來決定投資策略———購買與否以及購買多少。這些信息本身是投資者形成投資價值判斷的基礎,從而決定了供求關系的格局———有多少人購買以及最終的股票發行價格如何。至於在二級市場上,信息引起股價變動的實例更是不勝枚舉。一則上市公司投資於新項目的信息,可能會使股票市值在不長的時間內增加一倍甚至更多;而另一則對公司利空的消息,則卻會引發股價的大幅下跌。
證券市場上價格對信息的反應速度可能會遠遠超過任何其他市場。假如有一條對某股票是利好的消息披露出來,那麼該股票的價格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上漲,而不會留下明顯能夠盈利的長期機會。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證券市場對於信息利用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二、有效市場假說與會計信息披露
有效市場假說的核心是指有效市場中證券價格總能及時、准確、充分地反映所有有關信息。如果根據一組信息從事交易而無法賺取經濟利潤,那麼資本市場便是有效的。
有效市場假說根據證券市場與企業信息的關系將市場分為三種類型:強式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和弱式有效市場。強式有效市場的證券價格充分且迅速地反映市場上的所有信息(包括未公開的內幕信息),它真正代表公司的投資價值,從而體現證券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功能,因此,投資者無法以任何信息獲得超額利潤。強式有效市場描述的是一個理想狀態:即證券價格根據所有信息(公開的和內幕的)自動作出充分反應與調整。企業信息不會影響證券價格,因為它披露的企業信息已經作為有用信息反映在股票價格之中,所以,會計信息披露對強式有效市場毫無意義,利用內幕信息從事交易的人無利可圖。
半強式有效市場的證券價格反映了一切公開可以得到的信息,包括與現在和過去證券價格有關的信息。企業信息的披露會引起證券價格的波動,從而引起證券交易市場資源配置的變化。一般來說,只有相當成熟的證券市場,投資者普遍具有理性,信息呈報途徑暢通、覆蓋面廣,有大量的機構投資者,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完善,並具有一批高素質的投資咨詢機構,才能成為半強式有效市場。在半強式有效市場,由於可以公開獲得的信息已經充分反映在證券價格中,投資者利用可以公開獲得的信息進行交易,只能獲得經調整後的平均投資回報率。若在企業報告信息公布之前就得到它(即內幕信息),就能在證券價格作出調整前就選定投資方向,從而獲得超額利潤。因此,內幕信息交易是半強式有效市場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在弱式有效的證券市場,所有歷史價格或收益的信息均已體現在股票價格之中。價格充分反映了歷史上一系列交易中所包含的信息。有理論認為,證券價格沒有任何規律可循,所以,股票價格的波動只能是對「新」信息的反映。而新信息是不可預測的、隨機的,因此股票市場上的隨機波動不僅不是市場無效率的表現,相反它是對不可預測的新信息迅速、有效的反映。弱式有效市場揭示了新的信息會在發布瞬間充分地反映在證券價格中,故可以利用未公開的內幕和目前已公開的信息賺取超額利潤。弱式有效市場說明證券價格充分反映了所有過去的歷史信息,因而部分投資者可以憑借其信息優勢地位獲得超額利潤,同時由於可以憑借的信息包括內幕信息和目前已經公開的信息,因而弱式有效市場存在著最大也是最多的可乘之機。
國內學者對我國證券市場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證券市場具有弱式有效市場特徵,還不具有半強式有效市場特徵,正處於向半強式有效市場轉變的過程中。
三、會計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分析
國內有關學者就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已經進行過大量的實證研究。總結相關學者的研究,我們可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我國股市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趨於成熟。人們已經認識到什麼類型的信息對投資者是利好,什麼類型的信息對投資者是利空。「利好組合」可以獲得正的超常收益率,「利空組合」則獲得負的超常收益,這說明中國內地股市能區別對待不同性質的會計盈餘信息,或者說會計盈餘信息的信息傳遞效應確實存在,年報公布的盈利信息具有明顯的信息含量。
第二,無論是「利好組合」還是「利空組合」,在公布日之後均不再有明顯的超常收益率。從這個意義上講,內地股市對信息的反應明顯提高。但同時,信息的超前反應現象十分嚴重,在近幾年更為突出。因此,可以說內地股市對盈利信息的反應經歷了一個由不重視到重視,由對盈餘信息滯後反應到對盈餘信息超前反應的過程。在上市公司信息公布前,欲公布的信息或已逐步在股票市場上傳播,或已被人估計或預測到,使證券價格在相關信息正式公布前就作出了反應,而在信息公布時調整則不會太大。
第三,如果會計信息的披露是及時、充分的,那麼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就應該在信息披露前後能夠比較清晰和准確地體現在股票價格的變動上,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業績增長———股價上漲(反之下跌)的思路考慮股價的變化,相關財務指標的變化幅度與股票價格的變化幅度應基本相當。但是研究結果表明,在會計信息披露前後的較短時間內,各項財務指標的變化幅度要遠遠大於股票價格的變化幅度。事實上,股票價格已經提前反映了這些會計信息的變化,因此在信息披露前後較短時間內的變化幅度則相對較小,這也進一步證明了我國證券市場存在明顯的會計信息提前泄露現象。
我國證券市場基本能反映過去和現在的部分信息,這說明上市公司的企業信息已經對我國證券市場產生影響。但由於種種原因,股票價格還不能及時反映所有披露的企業信息;另一方面,由於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真實度不高,投資者據此進行的一些投資安排存在很大的風險,尤其是利潤操縱,已經使上市公司盈利性會計信息披露與股票價格的變動的相關度大打折扣。為此,從投資者對企業信息的要求出發,逐步完善現行會計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證券市場效率,是真正體現「在完善中發展,在發展中完善」原則的惟一出路。
參考文獻:
[1]閻達五。證券市場會計監管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孫強,郭樹華。信息非對稱條件下資本市場[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3]劉志新,賈福清。證券市場有效性理論與實證[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1.
Ⅳ 股票上市的定價如何確定
新股發行價格的確定缺轎是新股發行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環節和內容,新股發行價格的高低決定著新股發行的成功與否,也關繫到各參與主體的根本利益,並影響到股票上市後的具體表現。
IPO定價的基本原則
#01
內在價值原則
股票價格是對未來收益的貼現值,若股價不能反映股票的內在價值,或者說,股票定價與股票內在價值的偏離度過高,就可以認為該股票一級市場的定價機制存在一定的偏差。股票的發行價格應該反映股票的內在價值,一般可用現金流貼現法、相對估價法、經濟附加值法等進行計算。
#02
市場化原則
股票的發行鬧升價格應以市場化取向為原則來確定,充分反映市場的供求關系,使股票的供給和需求達到均衡,以准確地反映市場對股票價值的認可,也就是說,股票發行價格應考慮發行時整體股票價格水平、供求狀況等,兼顧各方利益。
一方面,新股發行定價必須考慮滿足發行人籌資需要。籌集企業所需的資金是發行人發行新股的目的之一,因此,新股發行定價應考慮發行人的籌資需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發行者的籌資需求。若新股發行價格過低,在發行量不變的情況下,則企業籌資規模會比較小,這不僅損害了原有股東的利益,也不利於公司成長。
另一方面,新股定價必須考慮投資者和承銷商的利益。出於投資成本考慮,投資者希望新股價格低,若新股發行價格太高,將會增加其投資成本,打擊其投資信心,同時也增加了承銷商的發行責任和風險,給二級市場增加壓力,從而損害上市公司的形象,降低上市公司再次增資擴股的能力。
一般來說,定價是否合理,在股票上市後一段時期即能表現出來,大幅度地漲落均系不正常,上漲5%~20%通常被認為是比較正常的。如果定價不留餘地,則股票上市後在二級市場的定位將會發生困難,影響公司的聲譽。因而新股發行價格的確定要注意給二級市場的運作留有適當的餘地。
#03
符合國際慣例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原則
一方面,證券市場的發展有其內在的規律和基本模式,我國證券市場也必須遵循這種規律和模式,因此我國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應引進國際慣例,盡量與國際通行做法相一致,以便於保持可比性。
另一方面,我國的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的發展都有其特色,與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環境明顯不同,尤其是我國的證券市場建立不久,與其他成熟的證券市場相比,仍然存在許多不足,某些市場信號並不能反映真實情況,加上我國股份制企業的特殊性(改制設立),所以價格制定要在符合國際慣例的條件下,照顧到我國的具體情況,不能盲目照搬。
#04
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
股票價格由於其特殊性,其構成因素有許多無法確定或很難確定,因此在價格制定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新股的可量化因素和不可量化因素。對可量化因素進行定量分析,而對不可量化因素則進行定性分析,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准確合理地制定價格。
股票發行價格受到國家宏觀經濟環境、企業行業特點、公司財務狀況、公司基本情況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新股定價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價格制定者運用定價原理,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伏彎肆綜合考慮市場環境,經過科學的定價程序,才能得到一個相對合理的發行價格。
影響IPO定價的因素
IPO定價的評判標准
評價新股發行定價的好壞,首先要看新股發行價格的確定是否遵循了上述新股定價的原則,因為這些原則是新股合理定價的前提和基礎,通常只有遵循了上述原則,所確定的新股發行價格才較為科學、合理。
新股發行定價的好壞,最終還是需要用未來的實踐加以檢驗,即用發行成功與否來檢驗。發行成功了,就可以認為定價是合理的;發行不成功,無論是多麼完美的定價理論得出的定價也不能被認為是合理的。
但怎樣才是「發行成功」,國外的標准較為簡單,主要是考察上市首13天的股價上漲幅度,若上漲幅度介於5%~20%之問,則認為發行成功;若上漲幅度小於5%,則認為IPO定價偏高,發行不成功;若上漲幅度大於20%,則認為IPO定價存在明顯低估的現象。
根據我國資本市場的狀況,如果新股定價滿足以下條件,則定價較合理:
(1)發行公司能夠據此價格按計劃順利籌集到理想的資金數量,這就說明投資者對新股定價是基本認可的。
(2)承銷商不存在被動余額包銷行為。所謂被動余額包銷,是指承銷商沒有將股票完全發售出去而不得不包銷余額的行為。余額包銷一方面意味著新股發行價格過高,不被市場認可,另一方面余額包銷不僅要佔用承銷商大量資金,而且也可能導致承銷商成為發行公司最大的股東,造成股權結構不合理,發行公司甚至會受到承銷商的干預等。
(3)在所確定的新股發行價格下,新股上市首13漲幅在40%~60%之間,若低於40%,則認為IPO定價過高;若高於60%,則認為IPO定價存在明顯低估的現象。這一標准考慮了我國的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平均達100%以上的現實和國外的成功經驗。當代著名投資家、美國金融學教授阿科波爾(Arkebauer,2002)認為,新股定價在比真實市場價值低15%~30%(即折扣率)的水平上,會刺激投資者的投資慾望。
IPO定價的主要方式
市場化的新股發行定價一般都是根據投資者實際需求情況,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協商確定發行價格.投資者實際認購需求往往是新股發行定價的決定因素。但在徵集投資者認購需求之前,主承銷商必須在發行人的配合下,估算反映發行人公司市場價值的參考價格,作為投資者做出認購決策的依據。
在完成發行新股的估值工作以後,主承銷商將根據新股發行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新股發行定價方式,保證新股發行工作順利完成,並使最終確定的發行價格充分反映市場需求情況。
不同發行定價方式的區別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在定價之前是否已獲取並充分利用投資者對新股的需求信息;
二是在出現超額認購時,承銷商是否擁有配發股份的靈活性。根據這兩個標准,各國的新股發行定價方式基本上可以分為4種類型,如表。
以上4種方式是目前世界各國經常使用的新股發行定價方式。在實踐中.各國證券監管機構根據本國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通常規定可以採取其中一種或幾種方式。
Ⅳ 長江電力(08年)股票分析論文的開題報告
居然選長江電力。。。。沒看到停牌N久了嗎????
我有中國石化的,你參考一下吧。
推薦中國石化,理由如下:
1:中國石化最近半年凈利潤下滑嚴重,上半年年報顯示其營業利潤為-237億,國家財政補貼333億,才得以盈利93億元。中國石化在上半年虧損的原因很簡單,因上半年CPI指數居高不下,發 改委沒有根據原油價格來調整成品油價,只6月20日有一次調價,上調汽油、柴油價格每噸1000元。在7月原油價格在147美圓/桶見頂後,一直回落到目前的60-70美圓/桶的區間內,中國石化的煉油業務已經能正常盈利。
2:中國石化上半年承擔的是國家責任,但作為一個上市公司,股東利益也是中國石化需要考慮的,因此國家不可能一直讓中國石化賠本賣油,然後財政補貼,保持不虧損略有盈利的狀態。發 改委目前控製成品油價格可以說是走計劃經濟時代的老路,扭曲了市場供求關系,因此在原油價格猛漲而國內成品油不提價之際,國人經常會看到鬧 油荒的現象,這種現象很好解釋,因為煉油企業的煉油成本高於其銷售價,所以以檢修的名義停產,來對政府施壓,從2006年開始,哪一次發 改委上調成品油價之前,沒有鬧過油荒?我相信時代是進步的,發 改委不可能長時間控製成品油價格,成品油市場價格遲早會市場化,這樣中國石化的煉油壟斷地位就會產生巨大的壟斷利潤。
3:費改稅,燃油稅的推出已經拖了數年,涉及各部門之間的利益,導致一直難產。但2008年國家提出節能減排的口號,燃油稅不推出,這個口號基本是空喊。燃油稅推出的前提是,國內油價和國外油價接軌,怎麼接軌?這是一個擺在決策部門面前的難題,2007年初原油在50-60美圓/桶的時候,決策部門猶豫了,錯過一個接軌的最好時機,結果原油一路高漲,最高漲到147美圓/桶,決策部門已經沒有接軌的大環境了,因為高油價的時候接軌,老百姓的生活壓力將急劇增大。目前原油跌到60-70美圓/桶,國內已經有聲音在呼籲這是最後一次機會推出燃油稅了!一旦決策部門拿出燃油稅的時間表,那麼成品油價格體系必然有所松動,可能以後每月根據國際原油價格做一個調整,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這樣的話,中國石化就不會出現虧本賣成品油的困境了。
4:中國石化作為2007年中國企業500強之首,當年營業收入1.2萬億元人民幣。但其凈利潤才549億元,比中國石油差了1345億元凈利潤少了一半還多,而中國石油的營業收入為1萬億元人民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中國石油偏重於上游業務,也就是開采原油,在成品油價格受到發 改委管制的年代,中國石油的盈利能力比中國石化強很多。但中國石化有營業收入1.2萬億元人民幣如此大的基數,只要稍微提高一下毛利率,其營業利潤就能增加很多,相應的每股收益也會增厚,再傳導至其股票價格。
5:個人預計中國石化2008年的每股收益有0.38元,而2009年的每股收益會有0.7元以上,如果發 改委理順成品油定價機制,那中國石化的每股收益還可能更高,而且每年的每股收益會成幾何級數增長。相對應的,如果10倍的市盈率在目前的環境下是合理的,那中國石化的股價從2008年的每股收益上來看,3.8元會是它的一個強力支撐,但2008年馬上結束了,2009年的業績將恢復增長,所以跌到3.8元的可能性極低,在2009年的每股收益上來看,7元會是一個弱支撐。如果把目光再放遠一點,2010年以後,中國石化在弱市的環境下,A股價格不會低於3.8元,而在7元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大盤一旦走好,市場就會給出更高的市盈率,股價也會上漲,因此我建議目前可以逢低建倉,在3.8元-7元這個區間內戰略建倉,持有至2010年以後。
寫於11月6日
Ⅵ 《股價波動及相關影響》的開題報告如何寫
股價波動及相關影響就是宏觀經濟的影響 一、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 證券投資領域中,宏觀經濟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投資對象要受到宏觀經濟形勢的深刻影響,而且證券業本身的生存、發展和繁榮也與宏觀經濟因素息息相關。 國民經濟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在這個有機整體當中,有著門類齊全的不同部門;各部門中又有干差萬別的不同行業;各行業中更有成千上萬的不同企業。這些眾多的企業、行業和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系,它們相互影響,互相制約。 企業的強弱受行業的影響,行業的盛衰受部門的制約,部門是否興旺又取決於國民經濟的增長與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位,但在不同的經濟氣候之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要受到不同的影響,生產經營的後果也會有顯著的不同,這就要求企業適時地進行調整。比如當國民經濟處在繁榮或衰退的不同階段時,影響國民經濟發生重大變化的各種關鍵因素的變數,如利率和物價等,也會出現上下波動,企業若不能適時地作出反應,必定會受到嚴重影響,遭受重大損失,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 商品經濟發展到現在,金融活動早已與生產經營活動密不可分,並且在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金融活動重要組成部分的證券投資活動,其效果的好壞,效率的高低,不僅要受國民經濟基本單位的影響,更要受宏觀經濟形勢的直接制約。因此,宏觀經濟分析無論是對投資者、投資對象,還是對證券業本身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證券投資的理論和實踐來看,證券投資分析也總是從宏觀經濟分析開始的。 二、宏觀經濟分析的主要方法 (1)經濟指標。 宏觀經濟分析可以通過一系列經濟指標的計算、分析和對比來進行。 經濟指標是反映經濟活動結果的一系列數據和比例關系。這類指標可以對將來的經濟狀況提供預示性的信息。從實踐來看,通過先行指標對國民經濟的肩峰和低谷進行計算和預測,得出結論的時間可以比實際高峰和低谷的出現時間提前半年。 施行指標主要有貨幣供應量、股票價格指數等。 二是同步指標。通過這類指標算出的國民經濟轉折點大遠挪匆行動的拋時間同時發生。也就是說這些指標反映的是國民經濟正在發生的情況,並不預示將來的變動。同步指標主要包括失業率、國民生產總值等。 三是滯後指標。這些指標反映出的國民經濟的轉折點一般要比實際經濟活動晚半年。滯後指標主要有銀行短期商業貸款利率、工商業末還貸款等。 此外,還有國內外在進行宏觀經濟分析時經常使用的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等五個有密切聯系的主要綜合指標來反映和分析國民經濟的主要面貌,如經濟發展水平及其增長狀況、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在部門與行業間的分配情況等。 經濟指標有許多個。要進行證券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主要要選取那些能從各方面綜合反映國民經濟的本來面貌,並能與證券投資活動有機結合的指標。 (2)計量經濟模型。 所謂計量經濟模型,就是表示經濟現象及其主要因素之間數量關系的方程式。 為證券投資而進行宏觀經濟分析,主要應運用宏觀計量經濟模型。所謂宏觀計量經濟模型是指在宏觀總量水平上把握和反映經濟運動的較全面的動態特徵,研究宏觀經濟主要指標間的相互依存關系,描述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再生產過程各環節之間的聯系,並可用於宏觀經濟結構分析、政策模擬、決策研究以及發展預測等功能的計量經濟模型。 在運用計量經濟模型分析宏觀經濟形勢時,除了要充分發揮模型的獨特優勢,挖掘其潛力為我所用之外,還要注意模型的潛在變數、以及引入非經濟方面的變數過多等問題,以充分發揮這一分析方法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