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往的國家在舉辦奧運期間哪些股票升了
股市奧運神話
出處: 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 洪其華 陳漢辭 吳曉婧 2007-07-13 03:45
從一般經濟常識推理和一些歷史數據看,在奧運會舉辦前的18個月內,奧運是股市的向上推動力之一
「奧運會會成為股市『護身符』」,「奧運會結束之前中國股市不會出現拐點」……這些,正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們熱議的話題,甚至有不少投資者直接把股市的漲跌和奧運會緊密聯系起來。
奧運會通過影響經濟和人們的心理,進而影響到股市,這種關系肯定是存在的。
從一般經濟常識推理和一些歷史數據看,在奧運會舉辦前的18個月內,奧運是股市的向上推動力之一,而在奧運結束之後,推動力減弱,甚至有可能成為向下的推動力。
但是,奧運會對股市的作用是不能誇大的,尤其是在一個大國經濟中。
因為奧運會,中國股市到2008年夏季之前被鎖定為牛市,被多數分析人士質疑。
股市與奧運會無直接關系
2004年8月13日,希臘雅典奧運會正式開幕。
這一天,希臘股市因周末休市。不過,在奧運會開幕前一星期時間里,希臘ASE指數卻是一路下跌,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直到8月12日才跌到階段底部。之後,ASE指數在奧運期間漲跌互現。
在雅典奧運會期間,鮮有媒體關於奧運和股市的報道,其中一篇名為《Greece』s ASE drops to lowest this』s year》的報道,也只是簡單提及了一家名叫「GOSMOTE SA」的小靈通生產商在8月11日股價上漲18美分,可能是因為奧運會的刺激作用。
顯然,在奧運會期間,人們的焦點不在股市,所以也難以從希臘奧運和股市中間找出什麼大的聯系。
不過,2000年7月19日的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的開幕卻是伴隨著股指一路上揚。悉尼AS30指數到7月21日到達頂部。其間,有媒體報道稱奧運會期間由於大量遊客的到來,使得提供服務的連鎖類零售商公司股票得到追捧。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表明,近年來歷屆奧運會舉辦地的股市現象,似乎有著某種規律。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美國股指當年上漲19%;悉尼奧運會開幕前夕,標普/澳證200指數突破3300點創歷史新高;雅典為23%。最為典型的是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韓國KOSPI指數在奧運當年從515漲到679點。
根據長城證券的分析,時間序列上,奧運會舉辦城市所在的國家,股指在奧運前一年全部上漲,幅度在14.39%~96.74%之間;奧運舉辦當年只有一國股指下跌,其餘均為上漲,漲幅在2.8%~69.54%之間;舉辦後第一年全部都上漲,幅度在0.28%~54.2%之間;舉辦後第二年跌多漲少。
但體育經濟學家魏紀中認為,任何一種現象都要放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去看,不能斷章取義。奧運會舉辦期間對韓國和澳大利亞等股市受到的刺激相對較強,而東京奧運會和亞特蘭大奧運會並沒有太多的影響。
悉尼奧運會期間,股市發生變化是因為當時澳元貶值;東京奧運會是因為當時處於日本的經濟上升期,其前提是政府投資的兩個大項目對日本的經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漢城奧運會期間股市表現最為強勁,但是主要原因不在奧運會的舉辦,而在於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是全球性的股市上漲大背景下,當然也是整個政府推動漢城股市的發展。
「奧運會舉辦對一個經濟大國的刺激作用遠小於對一個經濟小國的刺激作用,2008年奧運會對於中國股市並沒有過多的影響。」魏紀中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對於奧運板塊股和個股是有一些影響的。」
對個股有所影響
魏紀中的上述觀點與幾位金融研究所的專家看法幾乎一致,即奧運會對於股市整體,尤其是相應板塊和個股,的確具有不可忽視的刺激作用,但奧運會並不是決定我國股市步入牛市的重要因素。
在金融行業內部,兩年前也曾有過一個奧運會與股市之間的分析。其主要是對於奧運會前、中、後期的投資與產出及影響有所分析。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殷劍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分析報告也只是針對奧運會的投資對北京的房地產、旅遊等行業的影響比較大。另外就是場館、基礎設施的修建對於其他行業發展都是有所影響的。「雖然奧運會對中國股市的發展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兩年之內的市場還是可以預測的。」
根據往屆奧運會的影響來看,消費服務業在股市的奧林匹克景氣中表現最為突出。悉尼和漢城奧運會的前三年整體表現最好的行業集中在金融、零售、旅遊等消費服務性行業;同時,建築、交通運輸等投資拉動型行業也有良好表現。根據長江證券研究表明,奧運會的主要機會將集中在北京,而主要的受益行業將集中在交通、旅遊、通訊、基礎設施、安保、環保、體育產業等相關產業。
「但即便是這些行業,也沒多少是在參與奧運中直接獲得的收益。」魏紀中告訴記者,「以中體為例,在其產業布局中,與奧運直接相關的業務所獲得的收入也是很少,對於中體而言,房地產等其他行業是企業的主要收入。」
有意思的是,成為北京奧運會三級(合作夥伴、贊助商、供應商)贊助的企業中,中國銀行、中國網通、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移動、國家電網等「國」字頭的企業幾乎佔了大多半。
「從這點其實我們也能看出一些問題,從經濟游戲規則看,奧運會與中國股市的確沒太大關系,但如果從政策層面考慮的話,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影響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 股市走牛的一個因素
雖然也有不少國際投行人士表示,「將奧運與股市掛鉤十分可笑」。但仍然有相當多的人認為,奧運經濟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繁榮和部分行業持續向好,從而給股市帶來相應的投資機會。
聯合證券研究所所長吳壽康就對記者表示,奧運會能夠拉動投資與消費,以及增強人們的信心,所以肯定會促進股市的繁榮。這也符合近年奧運會舉辦國的股市表現整體呈現出的「牛勁」。
盡管經歷了「5·30」大跌,但泰達荷銀副董事長章嘉玉依然看好中國股市,她對《第一財經日報》說:「股市在奧運會之前會有一個很好的表現,因為奧運會會對於消費、出口和投資有一個很明顯的拉動,所以奧運會對於股市的影響並不僅僅在心理層面上,而是具有實質性質的。」
總結多位經濟界人士的觀點,得出的較為一致的結論是:奧運會的舉辦絕對是中國股市走牛的一個因素,但中國股市走牛絕不僅僅因為奧運。
奧運對經濟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恐怕是一個要放在更廣大的時空范圍內討論的話題,更准確的答案,或許只有在奧運過後才能浮現。
從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來看,大多是發達國家或者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股市發展很成熟,制度層面也很完善,這些國家的股市在像奧運會這樣的新的概念的刺激下出現上升趨勢的可能性非常大。
長城證券則認為,奧運會對於國民經濟有著明顯的助推作用,其效應往往是小國強於大國,例如韓國和西班牙受到奧運會的影響大於美國和澳大利亞,這在股市的表現上也能說明。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絕不能過度放大這些影響,比如,一些和奧運貌似沾邊的股票「雞犬升天」是絕對不正常的,更不能拿個別國家的案例來「說事」。
「18個月規律」
「奧運會的效應不會僅僅體現在那幾天,我們或許可以從奧運開幕前18個月的股市表現來看看這當中的關系。」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分析師盧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他們剛剛研究了奧運舉辦國在奧運開幕前18個月期間的股市表現。
「這些奧運舉辦國股指曾經的歷史走勢,或許能讓我們從中尋找出一些脈絡。」盧沖說,
「奧運會之前18個月,韓國KOSPI指數狂飆185%。」但是這也是韓國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
再來看看離北京奧運最近的第28屆希臘雅典奧運會,從獲得奧運會舉辦權後,希臘ASE指數並沒有大的起色,而是一直下跌。就在離奧運舉辦前一年,在2003年見底反彈,之後股指一直上揚,並一直持續到奧運會結束後。統計奧運會前18個月的數據,ASE指數上漲了32%。
2000年,第27屆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在悉尼申辦奧運成功當年,澳大利亞股市就大漲40%,可以視作奧運經濟對股市刺激的最早反映。不過,隨後澳大利亞股市漲跌互現,在1999年,澳大利亞股市再次翹頭,上漲12%。在奧運會開幕前夕,標普/澳證200指數突破3300點創歷史新高。奧運會前18個月里,AS30指數漲19%。不過,在隨後的2年中,澳大利亞股市表現一般,直到2003年股市再次走牛。
1996年,第26屆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伴隨著申奧成功,標准普爾500指數開始緩慢上揚,在距離舉辦奧運會一年半左右進入快速上升通道,在奧運期間先跌後漲,有較小波動,奧運會結束之後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奧運會前18個月,標准普爾500指數升45%。
同樣,在巴塞羅那奧運會前18個月,西班牙IBEX35指數也大漲33%。
「以奧運前18個月為基點,除西班牙以外,各國股票市場在18個月的周期內均為正回報,韓國、希臘表現尤為突出。」長城證券在分析近年奧運會舉辦國的股市情況後,歸結出奧運股市呈現「18個月規律」。
舉辦奧運會被公認為「加速一國經濟發展的超級引擎」。但奧運和股市之間的「18個月規律」是否成立,卻並沒有一個肯定的說法。
「我認為這中間有些牽強附會。」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他堅持認為,「股市上漲與奧運會沒有直接的關系,現在中國股市上漲主要是因為流動性過剩、股改成功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