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析股市對經濟的影響
股市是反映國民經濟狀況的一個窗口,股市的興衰反過來也影響著國民經濟發展的好壞與快慢。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國民經濟的發展決定著股市的發展,而不是相反。因此,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對國民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一些因素都將對股市及股市中存在著的各種股票發生顯著作用。對這些作用,股票投資者和分析者必須做到瞭然於胸,不然,他們就沒法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因此,分析宏觀經濟面對股市的影響,其意義十分重大。
在影響股價變動的市場因素中,宏觀經濟周期的變動,或稱景氣的變動,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對企業營運及股價的影響極大,是股市的大行情。因此經濟周期與股價的關聯性是投資者不能忽視的。
經濟周期包括衰退、危機、復甦和繁榮四個階段,一般說來,在經濟衰退時期,股票價格會逐漸下跌;到危機時期,股價跌至最低點;而經濟復甦開始時,股價又會逐步上升;到繁榮時,股價則上漲至最高點。這種變動的具體原因是,當經濟開始衰退之後,企業的產品滯銷,利潤相應減少,促使企業減少產量,從而導致股息、紅利也隨之不斷減少,持股的股東因股票收益不佳而紛紛拋售,使股票價格下跌。當經濟衰退已經達到經濟危機時,整個經濟生活處於癱瘓狀況,大量的企業倒閉,股票持有者由於對形勢持悲觀態度而紛紛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使整個股市價格大跌,市場處於蕭條和混亂之中。經濟周期經過最低谷之後又出現緩慢復甦的勢頭,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商品開始有一定的銷售量,企業又能開始給股東分發一些股息紅利,股東慢慢覺得持股有利可圖,於是紛紛購買,使股價緩緩回升;當經濟由復甦達到繁榮階段時,企業的商品生產能力與產量大增,商品銷售狀況良好,企業開始大量盈利,股息、紅利相應增多,股票價格上漲至最高點。
應當看到,經濟周期影響股價變動,但兩者的變動周期又不是完全同步的。通常的情況是,不管在經濟周期的哪一階段,股價變動總是比實際的經濟周期變動要領先一步。即在衰退以前,股價已開始下跌,而在復甦之前,股價已經回升;經濟周期未步入高峰階段時,股價已經見頂;經濟仍處於衰退期間,股市已開始從谷底回升。這是因為股市股價的漲落包含著投資者對經濟走勢變動的預期和投資者的心理反應等因素。
B. 股價漲跌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公司股票的價格反應的是這家公司的市場價值,反映一家公司的實際價值的並不是凈資產,而應該是它的市場價值。
股票說白了就是一種「商品」,商品的價格都是由價值決定的,所以股票的價格由它的內在價值(標的公司價值)決定,而且波動在價值上下。
股票和普通商品一樣,它的價格波動,會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
如同市場上的豬肉,豬肉需求變多,豬肉的供給卻跟不上,那豬肉價肯定上升;當市場上供給的豬肉量大於市場上需求的豬肉量,那豬肉價肯定就會下降。
按照股票來講:10元/股的價格,50個人賣出,但市場上有100個買,那另外50個買不到的人就會以11元的價格買入,股價隨之上漲,相反就會下跌(由於篇幅問題,這里將交易進行簡化了)。
平日里,買賣雙方的情緒受到多方面影響,供求關系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其中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有3個,下面我們逐一進行講解。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送波福利,免費領取各行業的龍頭股詳細信息,涵蓋醫療、軍工、新能源能熱門產業,隨時可能被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哪些因素會使得股票出現漲跌變化?
1、政策
產業和行業受國家政策的影響,比如說新能源,我國很重視新能源開發,有關的企業、產業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比如補貼、減稅等。
這就成功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該市場,並且還會大力挖掘相關行業的優秀企業或者已經上市的公司,最後就會影響到股票的漲跌情況。
2、基本面
用長期的目光看,市場的走勢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場整體就向好,比如說疫情期間我國的經濟狀況先轉好,企業經營狀況也逐漸回暖,同時也會帶動股市的回升。
3、行業景氣度
這個比較關鍵,不言而喻,股票的漲跌不會脫離行業走勢,行業景氣度和公司股票的漲幅程度成正比,比如上面說到的新能源。
為了讓大家及時了解到最新資訊,我特地掏出了壓箱底的寶貝--股市播報,能及時掌握企業信息、趨勢拐點等,點擊鏈接就能免費獲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股票漲了就一定要買嗎?
大部分的新手剛了解股票,一看某支股票漲勢大好,便毫不猶豫投資幾萬塊,結果一直往下跌,被套的死死的。其實股票的漲跌在短期內是可以人為控制的,只要有人持有足夠多的籌碼,一般來說占據市場流通盤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價。如果你剛剛接觸股票不久,優先採用長期持有龍頭股進行價值投資的方法,避免短線投資被佔了便宜。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C. 請以有效市場假說分析中國資本市場的有效性
中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研究中的三個問題
一,關於研究的理論基礎問題
目前,我國學術界對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的研究,幾乎都是以"有效市場假說"這一理論為理論基礎的.法瑪把大量對證券市場效率的觀測,發展成有效市場假說.該理論的實質,是研究證券市場場價格對全部相關信息反應的速度和分布.有效市場假說較完全市場假說,無疑是前進了一大步,為人們指示現實中的證券市場效率與有效市場假說中的三種不同市場效率的差距,查明其原因,進而對症下葯,以達到提高證券市場效率的目的,提供了理論指導.但是,有效市場假說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基於有效市場假說存在的缺陷,彼得斯提出了分形市場假說,以替代有效市場假說.分形市場 說是應用"分形幾何學"這一20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來研究證券市場,有專家認為,分形市場假說集中反映了現代資本市場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時下居主流地位的有效市場假說大相徑庭,因此,對我們證券有效性的研究,應以這一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之一,才能較客觀地揭示出證券市場的特性及有效性.
二,關於研究的方法問題
目前,對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的研究,更多的是對我國證券市場是達到弱型效率還是達到半強型效率進行檢驗.其中,對證券市場是否達到弱型效率的檢驗,基本上都是採用"隨機遊走模型"和"過濾檢驗"兩種方法;對證券市場是否達到半強型效率的檢驗,基本上都是採用"市場模型"和"夏普一林特勒模型"兩種方法.而不同的則只是樣本的時間及數據不同.由此可見,目前我國學術界對證券市場有效性進行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實證法,尤其是經驗性實證法.這對於我們解釋和預測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達到什麼程度,無疑是必要且重要的.
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實證法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其表現主要有:實證法力圖用有限的事實和現象去證明普通的命題,其研究結果便不可避免地帶有概率或然性;過分強調假設和數學模型化,可能導致把研究對象過於簡單化,從而使研究結果產生較大的系統性偏差,遠離現實.忽視甚至否定價值判斷,可能造成"是什麼"和"為什麼"之間的割裂,出現"描述主義"傾向,等等.因此,在研究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的過程中,實證分折和規范分折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的.把這兩種研究方法結合起來,既有助於說明"是什麼的問題","為什麼是這樣的問題",也有助於說明"應該是怎樣的問題".
三,關於研究的定位問題
筆者認為,證券市場的有效性應集中地體現於:證券市場與國民經濟運行保持一致性,即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運行和發展中能夠真正起到了應有的促進作用.因為證券市場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功能和作用,只有在國民經濟運行和發展這一大背景下,才能得出正確的理解和評價.而且,還應該看到,證券市場的有效性在證券市場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上經濟環境下,又有著不同的具體內涵和側重點.這就客觀上決定了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對證券市場有效性的研究有一個"定位"問題.只有"定位"正確,才能使證券市場有效性的研究為充分發揮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促進作用,提供理論指導和政策建議.
在我國,證券市場在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至少應該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籌資效應";二是"改革效應",即促進國有企業產權結構和內部治理結構的轉變;三是"配置效應",即促進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但相比之下,後兩大作用更加重要.因為對國有企業來說,增強其活力和競爭力的根本問題不在於"缺錢",而在於缺少把錢用好的機制.因此,這兩大作用的發揮,應是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的集中體現,或者說是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的第一目標.然而,目前有許多學者在對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進行研究中,則把其定位單純地放在證券價格對有關信息做出如何反映的檢驗上.顯然,這便忽視了證券市場與國民經濟運行的一致性,對當前如何發揮證券市場在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而且,由於這種檢驗的范圍僅局限於證券二級市場,忽視了證券一級市場的作用.事實上,證券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只有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全面而有效地發揮證券市場的功能.
原作者:張兆國 宋麗夕 張新朝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黃迪摘自《中南財經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
走出弱型有效市場的誤區
――――對中國股市EMH實證檢驗及其結論的評述與思考
股票市場對資源的配置是通過價格機制實現,因而對股票價格行為和定價效率的研究,一直是金融理論研究中的重要問題.由於價格機制是市場配置資源的核心機制,因此,西方學者對資本市場的效率進行研究時,大多數是對價格效率進行研究,即研究金融市場中的資產怎樣定價才是有效率的,並以此來研究和驗證資本市場本身的效率.其中,最有影響的有效市場假說(EMH)是主流的金融市場理論.
一,有效市場假說及其缺陷
有效市場假說實際上是信息效率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信息以不帶任何偏見的方式在證券價格中得到反應,那麼就可認為市場是有效的.有效的股票市場意味著股票的現實價格充分地表現了對股票的預期收益,也反映了影響股價的基本因素和風險因素.然而,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現象已無法在這一理論框架下得到合理的解釋,如收益率的尖峰和胖尾,元月效應,小公司效應,低市盈率效應,過度反應和反應不足等等,盡管EMH的支持者為了應對來自各方的挑戰,一再對該理論描述做出修正,EMH仍有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其主要爭議表現在:(1)信息界定的模糊性.(2)市場價格本身並不能反映所有信息. (3)"聯合假設"的檢驗問題,有效性的檢驗犯了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4)EMH沒有涉及到市場流動性問題. (5)EMH的線性範式.
二,傳統EMH檢驗方法對中國股市的有效性檢驗及其結論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相當數量的關於中國股市的弱型有效和半強型有效檢驗方面的研究.傳統對EMH檢驗半強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三類:一是基於公司特徵的交易策略的檢驗,典型的方法有小公司效應檢驗和低市盈率效應檢驗;二是市場對於信息的過度反應或反應不足的檢驗;三是對專業投資者業績的檢驗,看專業投資者能否憑專業技能獲得超額收益.如果證券市場中存在以上情況,則說明未達到半強型有效,反之則認為達到了半強型有效.對於中國股市半強型有效的檢驗,學者們基本得出了一致的結論,即認為中國股市末達到半強型有效.
檢驗弱型有效的代表性的方法有隨機遊走檢驗,遊程檢驗和過濾檢驗.該類檢驗實質上是考察證券價格間是否存在相關性,如果證券價格間不會表現出某種可觀測或可統計的確定趨勢,則認為市場達到了弱型有效.早期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弱型有效檢驗認為中國股票市場未達到弱型有效,隨著股票市場的發展,後來的使用傳統EMH檢驗弱型有效的方法對中國股市的檢驗傾向認為,中國股市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達到了弱型有效.
三,對我國股市弱型有效結論的反思
中國的股票市場目前還不具備用傳統EMH檢驗的外部條件,用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傳統EMH檢驗得出的弱型有效市場的結論來定位中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其結論的可信度不高.原因如下:
1,傳統有效市場檢驗本身的問題
主流的EMH檢驗中應用的都是線性計量模型,獨立性和正態分布是其基礎假設.然而,實際情況卻不一定如此.在對我國股票市場有效性的檢驗中,我國學者已經注意到了價格行為的非線性關系對傳統EMH檢驗的影響,在非線性的框架下,研究結果都拒絕傳統方法對中國股市弱有效性的判斷.
2,中國股票市場自身存在嚴重的價格偏離問題
股票價格對於所代表的企業價值產生偏離,造成中國股票市場的價格嚴重脫離基本面因素決定的真實價值.用主流EMH檢驗方法得出的中國股票市場弱式有效的結論,定位中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幾乎說明不了中國股票市場定價對於上市公司價值評估是否有效,多大程度有效的問題.
四,結 語
總而言之,之所以不能照搬國外的EMH理論對中國股票市場檢驗得出的結論,歸根到底是由於中國股市及其外部環境的不成熟性,決定了中國股票市場中信息的規范性,真實性,充分性和分布的均勻性等都與成熟市場有較大差異.這加劇了投資者行為的非理性,導致反應和反映信息的價格對於企業價值的評估很難是"有效"的.當然,經驗檢驗仍然有其參考價值.市場有效性檢驗是對市場運行結果的檢驗,如果價格確實是隨機遊走的,至少說明股票市場的運行已經能比較充分,迅速地對歷史信息做出反應,這也是股票市場自身運行效率提高的表現.但如果談到股票市場定價對於資源配置的有效性,仍然需要對市場本身的運行機制,外部制度和經濟環境進行綜合分析,這樣,才可能對我國股票市場的效率有比較完整和准確的把握,從而進一步改善我國股票市場的效率,提高股市在我國市場經濟運行中的作用.
原作者:鄭 偉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黃迪摘自《鄭州紡織工學院學報》2001年12月第4期
論中國股市非有效的市場結構性因素
中國股票市場的非有效盡管為大家所接受,但問題是,須正確地探求造成中國股票市場非有效的原因.中國股市信息披露的不規范,有些人利用資金優勢操縱股市,內幕交易等類似因素只是中國股票市場非有效的一些淺表性原因,而中國股市效率的基礎性原因是市場結構,其他因素均須在此基礎上才能產生作用,所以不能把影響股市效率的各種因素相提並論.
中國股市的市場結構表現為,從股市投資者構成角度看,許多個股的流通股部分,由一個(或多於一個)"莊家"與大量"散戶"所共同擁有.將中國股票市場非有效的基本原因歸之於中國股市的這一市場結構是因為股票市場的效率需建立在這一股市接近於完全競爭市場的基礎上,而中國股市的這一結構,完全破壞了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我們知道,在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成熟的股市中,經濟學家通過對股市有效性所作的大量實證檢驗,比較一致地得到了中強有效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強式有效的結論.發達國家成熟的股票市場之所以有效,其基礎在於這些國家股市相對較為合理的市場結構,使股市成為一個非常接近於完全競爭的市場.第一,市場上有眾多的買者和賣者,任何一個投資者只能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而不能操縱市場.第二,信息是完全的.第三,資本可以自由流動.第四,產品是同質的.而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上,盡管證券法規限制股市寡頭操縱個股,例如《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和《證券法》對機構投資者投資一個個股的份額限制為該個股總流通股的5%以內,個人限制為5‰以內.但在實際上,熟悉中國股市的人都知道,股市寡頭炒作個股持有的流通股比重通過分散持倉等手段遠遠超過這個比例,否則,所謂的"莊家"概念就不會在中國股市如此流行.這就是說,在中國股市中,這一法規條文很難得到有效執行.
現在,我們來分析中國股市的這一市場結構怎樣決定了股市寡頭和中小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和投資活動,及這些決策和活動的過程怎樣成為破壞中國股市實現接近於完全競爭市場的基礎性條件,從而導致了中國股市的非有效.
由於股市寡頭的特徵是通過佔有個股相當大的份額,從而操縱該個股的價格走勢,因此,股市寡頭和中小投資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就具有典型的博弈性質.為了說明上的方便,我們先假定他們之間的博弈屬於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的類型,那麼,這一博弈就類似於博弈論中著名的"智豬博弈"的例子."智豬博弈"這一例子講述大豬和小豬需作決策,由誰去按能夠使其獲得食物的按鈕.分析這一博弈,大小豬均為最優的戰略,即納什均衡,是大豬按,小豬等待,結果是大小豬均獲得相同的收益,各能吃到4個單位的食物.在股票市場上,股市寡頭就類似於大豬,中小投資者就類似於小豬.股市寡頭要贏利,只有自己收集信息,利用資金優勢操縱價格,獲取差價.中小投資者既無能力收集信息,也無能力操縱價格,他們的最優戰略只能是跟隨股市寡頭.但前提是,這一完全信息靜態博弈類型假設成立.但在實際中,中小投資者卻遠沒有"小豬"那麼幸運.事實上,他們跟庄的結果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虧損而不是獲利.原因在於,中小投資者與股市寡頭在中國股市特定的市場構造下進行的博弈並非完全信息靜態博弈類型.換個角度說,中國股市的市場構造,使中小投資者與股市寡頭的博弈是在中國股市遠離了完全競爭的市場狀況下進行.首先,從信息角度來看,股市寡頭與中小投資者之間存在著信息的嚴重不對稱,他們之間的博弈是不完全信息的博弈.其次,從資本流動性角度來看,中國股市中的中小投資者資金流動實際上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再次,從產品同質性角度看,中國股市存在同股不同權不同利狀況.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大多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三部份,其中,國家股,法人股不能通過證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原作者:李雅珍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黃迪摘自《浙江社會科學》2001年第5期
市場有效理論對我國股市發展的啟示
股票市場是否有效是股票價格對市場信息的反應程度.根據對深滬股市1995年以來的檢驗表明,我國股市基本呈弱式有效市場.同時,運用市場有效理論有助於政府金融管理當局對股市的監管,也有利於我國股市發展中對機構投資者的培育以及對個人投資者的保護.
以下從兩個方面分析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對股票市場發展的啟示.
市場有效性理論對監管當局的啟示
政府在股票市場中主要有兩種方式的干預行為:一種是通過宏觀經濟調控,試圖通過調整股票市場的總供給和總需求,對股票價格的長期走勢進行控制,不能猛漲也不能暴跌,即把凱恩斯的市場干預理論運用到證券市場中;另一種是通過立法等規范市場行為的手段,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保證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規避違約風險.通過對資本市場有效性理論的研究,我們認為,對於第二種干預,是完全符合有效市場理論的,而對第一種干預則是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的.
資本市場上,有效市場理論告訴我們,股票價格的最終決定因素是它所包含的信息而不是供求關系,換句話說,無論市場處於強式或半強式或弱式狀態下,試圖以行政方式改變股票宏觀供求狀況希望達到對股票市場的長期運行進行調控是不可能的.在有效的股票市場中,信息是決定股價的最主要因素,所以信息在一個股票上的傳導途徑,傳導速度和傳導質量,就成為影響該股票市場體現為何種效率的關鍵.而政府對一個有效的股票市場進行干預的最好途徑是對信息的傳導機制進行完善和監管.所以,政府對股票市場的管理與干預應以目前的行政手段為主的格局逐漸轉變為大力加強建立在三公原則上的信息披露渠道,完善和規范信息披露內容和形式以及監督信息披露質量等方面,使股票市場體現更高的效率,以最低的交易成本發揮其重大作用,真正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股票市場有效性理論對投資者的啟示
對機構投資者的啟示
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在一個有效率的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首先應該是提供一級市場的發行業務,而就個人投資者而言,提供投融資服務,以收取服務費的方式對各種不同投資條件的投資者提供不同的投資服務應是其主要的經營方式,一方面,這樣才能使機構投資者在有效的資本市場中有持續穩定發展的可能,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有比個人投資者更低的投資成本,從而降低整個股票市場的交易成本.而形成這種局面的前提必然使內幕交易的利潤不足以抵付其交易成本,包括直接的交易成本和違法成本.因此,必須大力培育中國的機構投資者,通過機構投資者的理性投資以保證股票市場的穩定.
2.對個人投資者的行為也是有重要意義的
(1)對技術指標的態度.市場有效性理論告訴我們,股票價格波動符合隨機漫步模型,歷史價格只包含歷史信息,這對技術分析賴以成立的前提――歷史是不斷重復的,歷史價格包含所有信息是一種巨大的挑戰,而大多數對技術分析實證研究也表明,即使技術分析能夠帶來超額利潤,這種超額利潤也通常是在不考慮交易成本的情況下出現的,技術分析能否可以讓投資者持續地獲取超額利潤是有疑問的.
(2)對理性投資概念的理解.股票市場有效性理論告訴我們,只要投資者對新信息作出必要的有利於自身的反應,其行為就是理性的,這與股票市場價格的穩定性是沒有關系的.相反,如果在一個價格反映出無法進行長期穩定投資的市場中進行長期投資,這種投資行為才是不理性的.所以作為投資者來說,應該明確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並不是劃分理性與非理性投資的標准,只有對市場信息進行充分反映的投資行為才是真正的理性投資行為.
(3)對個人投資者投資成本的思考.在一個低效率的股票市場中進行投資的成本是非常之大的,這個成本包括進行交易所直接花費的費用,信息成本和機會成本,在考慮成本後在一個效率較低的市場中所獲得的收益實際上並不如投資者所期望的那麼多.
總之,股票市場有效性理論對發展我國股票市場具有重大的借鑒作用,它對股票市場的設立者,監管者和不同的投資者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特別是在我國股票市場各方面仍不完善的時期,研究股票市場有效性理論有利於我們在發展股票市場的過程中少走一些彎路,使股票市場這個市場經濟的中樞在我國市場經濟建設中發揮最大作用,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完善.
原作者:李木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黃迪,劉梅摘自《財經科學》2001年第2期
關鍵字: 問題 有效性 研究 證券市場 中國 三個